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一词句内涵理解教案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教案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eab8fd4028915f814dc215.png)
训练一 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练前提醒1.理解实词含义题文言实词题考查的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差异又有关联的实词,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答这类题,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把词代入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文已知条件去推敲、判断,同时要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为判断提供必要依据。
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两次代入法。
不仅要把词义带入句中理解,还要把句子带入段中理解。
(2)要善于借助语境,利用词性,利用对应的结构甚至邻字等方法去综合推断。
(3)实在解释不通的实词可以考虑通假或者活用。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题(1)掌握常见的判断方法:看语法结构,看对应位置,看特殊标点,看语气表达,看具体语境。
(2)根据题型特点准确判断。
因为浙江卷虚词命题是将一个课外句子(文中)、一个课内句子编成一组比较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所以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一是代入验证法,即将能确定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看这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二是删换法,即把两个句子中的虚词同时删掉或替换成相应的意义,看看是否影响原意表达,变化是否相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邵山人潜夫传陈维崧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
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
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
间操笔为之,则大工。
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
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
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
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
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辍叱去,不顾也。
里中儿争匿笑之。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
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
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来吴中,而与王伯谷稚登谈诗一昼夜也。
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
而属有世变,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
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餔食。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a090d9376baf1ffd4fad48.png)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六)Word版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题强化训练(三)-—古代诗歌鉴赏(4)一、(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错。
由首联下句的“独”可知,应是诗人独坐房间。
答案:A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答案: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
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
②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专练:小说文本阅读精准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专练:小说文本阅读精准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41d5b7d4d8d15abe234e7f.png)
精准训练二分析环境描写练前提示小说环境题主要是针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考查的。
答好这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苦恼[俄]契诃夫暮色昏暗。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
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
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
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
“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就跟有鬼附了体一样。
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
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儿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明天也到不了。
快点走!”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
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伛下腰,又不动了。
2020高考语文浙江大二轮专题散文阅读训练词句理解(25张)
![2020高考语文浙江大二轮专题散文阅读训练词句理解(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2f767587551810a6f52486e0.png)
“什么是‘鱼拓画’?” “就是给鱼做拓片,像拓碑一样,把宣纸放在上面……” 这令我更加惊奇。我马上想到的是要等活蹦乱跳的鱼死去,等它僵硬时,然后 再涂墨,按上宣纸。鱼毕竟不是石头和木头,这事儿从头到尾做下来肯定麻烦。不 过到底有多麻烦,我怎么也想不清楚。只觉得这种办法高明而巧妙,他能够想得出 真不简单,也许只有生活在海边的艺术家才能有这种奇思妙想。 我知道他喜欢出海钓鱼,是海猎能手也是烹鱼高手。大概就是这种海上生涯给 了他灵感,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画家。我尽力发挥想象,说:“如果没有猜错,你 肯定要把逮到的大鱼搁置一会儿,等它不动了才开始动手。这大约需要多次实践, 积累经验,比如墨色浓淡、宣纸按上去轻拍重拍、怎么把握力道等,会有许多技巧。 宣纸揭下来还需要动动画笔,最后才能题字落款,成为一幅作品。”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进院 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 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 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 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 边有了什么东西。
一条大鱼留下自己生前的刻记。它带着水族的秘密来到面前,那一刻刚刚沉睡。 它曾经活生生地、惊讶地看着这个新的世界,看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命,大睁双 眼……
关于鱼和海的故事,朋友可以讲上一整天。那是一些烂漫的故事,惊险的故 事。故事的主角大多是鱼。他的这些经历铸就了与水族的深刻情感,也催生了手中 的艺术。
5.理解文中加颜色词的含义。(4分) (1)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2分) 答案 运用通感手法,写出月亮在酒杯中颤动时酥软、柔和的情态。(2分) 解析 词语含义要结合词语所在句子进行分析。“酥酥地”修饰“颤”,描写月亮 在杯子中颤动时的酥软、柔和的状态。月亮颤动本是视觉,却用触觉来形容,完成 了感觉器官的转换。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d2ec9f90f76c661371ae7.png)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真题演练(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 微专题(一) Word版含答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文学类阅读 小说阅读 微专题(一) Word版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09dd569002768e9950e738b6.png)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微语]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作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新样式,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苏教版必修二教材选入了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师陀的小说《说书人》。
散文化小说也受到浙江高考命题专家的重视,他们曾把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捡烂纸的老头》选入高考试卷中,即便2017年高考卷选的当代小说《一种美味》,其实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那么,这类文体应该如何阅读,这种文本的试题又应该如何解答呢?本专题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
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
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淡化情节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
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这类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
这类小说也不存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
虚化人物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的本真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中.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三描写和语言艺术赏析教案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三描写和语言艺术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ac40a7fd5360cbb1adb72.png)
训练三描写和语言艺术赏析练前提醒赏析描写艺术以“赏析画线句子”最为典型。
首先要根据描写内容分清“画线句子”是属于哪类描写:是人物描写,则要思考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征;如是景物描写,则要思考景物描写的技巧(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等等),分析景物描写在环境、人物、情节与主题方面的作用。
赏析语言艺术在审题时要分清两点:是小说叙述语言还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全文语言还是局部语言。
对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般从地方色彩(方言)、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生活情趣(个性化语言)三方面分析。
其余的语言赏析,可以按照惯常的词语、句式、修辞和风格四方面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外国小说+远的美好,近的残酷远和近[美]托马斯·沃尔夫在小镇郊外离铁路不远的土坡上,有一座别致的绿色百叶窗的洁白小木屋。
屋子的一侧是个园子,里面几块菜地构成整齐的图案,还有一个八月末结着熟葡萄的架子。
屋前有三棵大橡树,夏天以它浓郁的树荫遮蔽着小屋。
另一侧,生机盎然地长着一溜鲜花,与邻居为界。
整个环境弥漫着一种整齐、节俭而又朴素的舒适气氛。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就有一辆区间特快列车路过这里。
它从容地跃入视野,一掠而过,发出一阵低沉平和的隆隆声,然后便消失在远处的弯道上了。
二十多年来,每当这列火车驶近小屋时,司机就拉响汽笛,听见这信号,便有一个女人出现在小屋后面的门廊里并向他挥手。
最初,她身边偎依着一个很小的孩子,现在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体态丰满的姑娘。
每天,她仍旧和母亲一块到门廊去向他招手。
司机就这样常年开着车。
他老了...,头发变得灰白。
他曾经驾驶他那重载满员的巨大火车,上万次地穿越大地。
他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且结了婚。
曾有四次,在前方的轨道上,他看见酿成悲剧的可怕的黑点,凝聚着恐惧的阴影,像炮弹一样朝着车头直射过去——一次是一辆轻便马车,车上挤满一排排面容惊恐的孩子;另一次,一辆蹩脚的汽车在铁轨上抛锚,车上的人都吓得呆若木鸡;还有一次,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走在铁路边,他又老又聋,完全听不见鸣笛的警告;又一次窗内有人忽然尖叫一声跳了出去——这一切他都看见了,懂得了,凡是像他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悲哀、欢乐、危险以及劳累,他都遇到过。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五)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b7a234089b6648d7c1c746db.png)
任务(十五)探究主旨意蕴,多角度、深挖掘任务情境小说易读但难懂,难懂主要表现在小说的主题上。
小说主题带有隐蔽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读懂小说主题是真正读懂小说的关键,高考常把小说主题放在探究层级中考查。
探究的途径是什么,探究意蕴如何在读上下功夫,如何多角度、深层次展开探究角度,这些都是完成探究主旨意蕴这一复习任务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歧途艾玛“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不是我们看到的小灰兔的样子,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这是儿子五岁时候对他说的话。
很多年以后,他还记得那一刻的情景。
儿子悄悄推开门,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安静地注视着专心写作的父亲。
“好吧。
”为了尽快打发走这孩子,他应付着答道,“等我写完这本书,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
”他是个作家,一直过着极其窘迫的生活。
四十岁那年,时来运转,他的一本只印了两千册的小说突然被某个电视剧导演看中了,他得到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
这笔钱在城市里花不了多少年,在乡下,却可以过上许多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于是,作家向他年轻的女友求婚,带她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靠自己的双手让一座破败的小院焕然一新。
到了晚上,作家就到书房写作,妻子在书房旁边的房间里做针线,偶尔,作家会把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她听。
第二年春天,妻子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孩子长得很漂亮,就是有点唇裂,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加爱他。
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夫妻俩带他到市里的大医院做了修复手术。
这孩子近乎完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妈妈干活了。
而且,这孩子也像作家的妻子一样,对作家的写作怀有神圣的敬意,从不无缘无故跑到他的书房打扰他。
孩子稍大一点后,坐在妈妈的膝头听作家读小说,如果故事很悲惨,他会把脸埋在妈妈的怀里哭泣。
大部分时候,后默默走掉。
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爸爸,你能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二)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197c01bd84254b35eefd34db.png)
任务(十二)准确判断叙事特点,全面分析叙事效果任务情境当我们的小说复习还在传统的三要素里打转转的时候,高考已悄悄为我们开辟了小说学习的新视野——叙事。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体裁,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线索变化、安排技巧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更应该在复习中得到重视。
如果说先前的学习还处于零碎状态,那么现在有必要系统地思考与研究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答题之道了。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生日杨帮立树叶稀疏,冠顶上还剩下最后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小灯笼似的照亮着院落,闪着吉祥的光。
院后的野菊绽放了。
菊花开,露水轻,老太太一大早去屋后捋野菊了。
儿女们要用这些野菊装枕头,今个,孩子们会回来的。
此时的菊花很能满足她,似乎她一边采着一边开着,连着手采,这不会让她分神,她和花一起在时光里静悄悄的。
临近中午,隔着院墙,她还是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一会儿听到挂在老柿子树上的提桶,入井打水的响动。
她返回院子,院子里空荡荡的。
提水洗洗脸,她想清醒清醒疑神疑鬼的脑子。
她取下提桶,掀开井盖——揉揉眼,是不是眼看花了——井里一条蛇,昂头张嘴吐着芯子。
井,盖得严丝合缝,哪来的蛇?再看,还有,再看,又无,再看,还有。
哎——老太太长叹一口气,你咋一回来家就不小心掉进井里去了呢?老太太来到屋檐下,那里有一根长竹竿,她要把蛇捞上来。
拿起竹竿,老太太又想起来这么光的竹竿怎么能捞起一条比竹竿还光溜的蛇呢。
她找来破布条子和几根木棍,在老木凳上坐下来,她要在竿梢绑上她能用得上的东西——这些对付生活的小聪明,都是和她生活半个多世纪的老头子教她的。
小时候她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傻姑娘。
竹竿在她手指间长出枝枝杈杈,她满意地笑着,向井上看了一眼。
看了一眼,老太太僵那儿了:井的上方老柿子树上吊着一条蛇,张着嘴吐着芯子。
两条蛇?老太太疑惑着。
不会是两条蛇。
停一会儿,老太太坚定了她的想法:水里的蛇是树上蛇的影子。
树上攀着层层蜘蛛网,蛇爬到网里,缠裹严实了,被一缕秋阳照的明晃晃的一绺蛛丝倒挂在树上,在清爽的秋风里荡着秋千。
高考人教版语文(浙江)二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6小说核心知识突破
![高考人教版语文(浙江)二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6小说核心知识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63b0b3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8.png)
众齐呼好,兵丁来报,巴图王爷射空。满达胜。 第二阵满达先射。满达斜眼看看王爷,“嗖——”一声发 出一箭。巴图王爷也拉开宝雕弓,一箭飞去,也射落满达的 箭,余劲儿射落一只大雁。 众皆呼好,兵丁来报,满达射空。王爷胜。 满达脸色涨红,脖子绽出条条青筋,斜着牛眼怒视王爷。 皇帝口谕,不可同时发箭,一人射完另一人再射! 空气再一次凝固了。 满达仰望天空,一行大雁正飞过头顶。满达嘬唇尖啸, 一股真气直冲雁阵,群雁受惊炸群,四散飞逃。满达觑个空, 射出一箭,两只大雁应声而落。
第三日早朝,巴图王爷浑身水洗似的,准时现身朝堂。 皇帝走下龙椅,扶住巴图王爷说:“卿来京城,朕心甚慰!分 别日久,思卿心切也。哈哈哈哈。”
巴图王爷三天三夜,人不离马,马不离鞍,早已筋疲力 尽,但仍跪倒在地,山呼谢恩,久久也不起身。
午门外,千里追风驹已力竭倒地,吐血而亡。 早朝议罢,皇帝和众大臣领巴图王爷来到演兵场。 天高气爽,雁阵行行。 皇帝指指天空中的雁阵,对巴图王爷说:“卿善射,何不 与侍卫满达赛射以助兴?”
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连贯、脉络清楚、结构 照应
紧凑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
伏笔 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来龙去脉
更分明
把两种对峙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
4.请简要分析满达的形象特征。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应重视把握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 等。比如在立生死状时,满达“斜着眼睛”,一个“斜”字 体现了满达的骄傲自大;再如王爷不杀他时,他就滚鞍下马, 叩谢王爷,可见其善变的性情。如此分析,便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①自大。要与巴图王爷比赛时,他斜着眼睛,并且以 生命做赌注。②阴险。第一局比赛时,把王爷的箭射掉。③ 狠毒。因为失败,就想要射杀王爷。④善变。王爷不杀他时, 他随即叩谢王爷不杀之恩。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讲义: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1+专题一 小说阅读+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讲义: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1+专题一 小说阅读+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acd4b2bceb19e8b8f6baaa.png)
浙江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选文上来说,2012年、2013年考的是散文,2014年到2017年考的是小说,2018年考的是散文,2019年考的是小说。
因此,在复习时,小说和散文应并重。
从题型上看,近几年一直是简答题,只是数量上有了变化,2016年及以前一直是5个题,2017年开始减为4道题。
但分值还是20分。
专题一小说阅读抓文体特征知命题点——依文体特征读懂文章小说阅读,设题的考查点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特点”“语言手法”等,对“人物形象”考查较多。
一、高考命题的四大着眼点——因为高考这样考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包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上面文字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对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归到“人物”这一命题点。
因此,以上几个关键点就是高考命题者在“人物”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情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在情节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0746e0dcf84b9d528ea7ab6.png)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高考二轮复习教学案:小说的情节抓住情节结构设置特点,综合分析其作用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
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
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
非常简单。
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
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
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
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
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
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
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
黑马、青马、枣红马。
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
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散文阅读 训练一 词句理解教案不分版本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散文阅读 训练一 词句理解教案不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960ecfd52ea551811a68777.png)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散文阅读训练一词句理解教案不分版本训练一词句理解练前提醒理解词句含义(意)要把握两点关键:1.回归文本,结合语境。
这里的“语境〞,一是全文的“大语境〞,即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等,从全局观照局部;二是文本的“小语境〞,即重要词语、句子的上下文,所在语段的中心句,语段的内部层次等。
同时,要辨析题目指定句子的表述特征,如是含蓄句、形象句、结构句还是主旨句等。
2.由内到外,逐层深入。
只要是考到的词语、句子,其含义(意)往往是丰富的。
解答时,先本意后深意,先表层后深层,先内部后外部,先实后虚。
逐层深入,由表及里,层层理解,确保获得总分值。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叙事散文+艺术生命与创造鱼拓画张炜一位多年不见的海边好友,从打磨文字的作家变成了画家。
他展示一幅幅作品,令我无比惊讶:都画了鱼,大鱼小鱼,那么逼真而古朴,看上去有些异样,与以前看过的绘画完全不同。
我见过各种各样鱼的水墨画,还从未看到这样的风格。
我向他讨了一幅。
我选中一条一尺多长的黑色大鱼,说:“这好似是一条比目鱼。
〞他说:“是的,一条比目鱼。
〞他指点着墙上的画,依次告诉:“赤鳞鱼、鲷鱼、鲳鱼……这是一条红鲷,多大的红鲷啊,四斤二两!〞最后一句让我吃惊:他显然在说一条真实的鱼。
看着我惊讶的样子,他主动解释道:“我忘了告诉你,这不是一般的画,这是‘鱼拓画’。
〞“什么是‘鱼拓画’?〞“就是给鱼做拓片,像拓碑一样,把宣纸放在上面……〞这令我更加惊奇。
我马上想到的是要等活蹦乱跳的鱼死去,等它僵硬时,然后再涂墨,按上宣纸。
鱼毕竟不是石头和木头,这事儿从头到尾做下来肯定麻烦。
不过到底有多麻烦,我怎么也想不清楚。
只觉得这种方法高明而巧妙,他能够想得出真不简单,也许只有生活在海边的艺术家才能有这种奇思妙想。
我知道他喜欢出海钓鱼,是海猎能手也是烹鱼高手。
大概就是这种海上生涯给了他灵感,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画家。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三)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2ecb675bf111f18583d05adb.png)
任务(十三)练就审美技能,赏析描写艺术任务情境同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样,小说描写艺术也是审美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
为此,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构建起以叙事、描写艺术为主体的艺术技巧知识网络,二是在实战中练就审美技能,尤其是针对具体文本的具体技巧作出具体赏析,而不是说空话套话,这一点才是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卖葱侯德云朋友老刘在晚宴上讲一个卖葱的故事,刚起头我就笑。
老刘瞪我一眼,说笑什么笑?我说,我想起《手机》里的卖葱。
老刘发愣,手机里卖葱?电子商务啊。
我说不是,作家刘震云有个长篇小说叫《手机》,里边有个卖葱的故事。
老刘说,噢。
老刘没问《手机》里怎么卖葱。
他不问我也得说,话头赶到这里了嘛,对不对?我说,《手机》里边的主角叫严守一,哎哎,拍成电影了嘛,电影也叫《手机》,老刘你没看过?老刘摇头。
我用眼睛扫别人,也都摇头。
嗨,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我接着讲卖葱。
严守一他爹老严,跟谁一起卖葱(那人我给忘了),一天说话不超过三句的人,跟那谁卖葱,卖得眉开眼笑,都会讲笑话了。
老严的变化,让严守一觉得,世上最好的事,好不过卖葱。
只不过年底时老严跟那谁算总账,那谁在账上做手脚,还背地里骂老严傻,让老严听见,那个气啊,从此不卖葱。
老严委屈啊,说一辈子就遇到一个能说上话的,还骂我傻。
老刘笑了,说《手机》卖葱,不如我的卖葱。
我赶紧收起下巴,说,你说你说。
旁边哥几个也催促,你说你说。
下边是老刘讲的卖葱。
很长时间的事,隔现在,差不多十七八年。
那时候,钱还当钱,不像这阵儿,一百块的票子,你刚掏出来,嗖一声,没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的工资也就千把块钱。
东山早市,有两口子,四十多岁的样子,天天来卖葱。
不卖别的,只卖葱。
一辆三轮车,装满满一车葱。
半头晌散市,卖光的时候比较少,大多时候,要剩一些。
这两口子的长相怪有意思,男的细长,女的墩粗。
男的不光身子细长,脑袋也细长;女的不光身子墩粗,脑袋也墩粗,还没脖子,像个碾盘倭瓜……说到这里,老刘张开两手比划了一下,“碾盘倭瓜”你们知道吧?哥几个都点头,谁不知道呢?就是偏呼呼圆咚咚的那种大倭瓜嘛。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四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教案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四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aae50af242336c1eb95ef9.png)
训练四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练前提醒“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是让考生倍感纠结的试题。
其实,破解此题并不难,关键有二:一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三层内涵。
①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等。
②思想性格特征。
思想特征,包括人物的理想、信仰、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性格特征由基本特征(主干性格)与辅助性格(多元性格)组成,这两者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忠诚与偏执等。
③人物形象意义、作用。
二是抓住“六个一”。
一句话:选取小说中人物最常说,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
一个细节:能够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或最有意义的一个细节。
一个眼神(表情):人物肖像中最能透射人物精神灵魂的一个眼神(表情)。
一种作用:人物主要性格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格式:概括+分析的答题格式(视题干而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对传统的坚守碗匠和他的碗周天红烂泥田,一个村子最响亮的事儿就是烧碗了。
烂泥田村子口一大块田,那泥巴,扶墙抹墙不行,真的是烂得扶不上墙了。
栽秧种谷也不行,栽了秧,不走根,反倒要烂根,没得收成。
那泥巴,就适合做碗烧碗。
泥质沙细,糗性好,水质也好,捏成碗坯子,放到窑上一烧,轻轻一敲就能听见当当当的清脆响声。
那釉质那花纹那造型,一看就是好货色呀。
据说,烂泥田这地方,早年是官窑呢。
至于是哪一级的官儿,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谁也没说个明白,就是八爷,也没说出个来龙去脉。
反正是官家的窑呗,要不,你看那村子右边的岩湾子里,现在还排着十好几孔老窑呢,如果不是官家的窑场,哪有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场面哟。
八爷是村子里最好的碗匠。
八爷拿捏碗坯子,那是村子里最快的。
小半个下午就能做出五六十个呢,就是村子对门成天牛皮吹得哄哄响的刘老大,忙得汗水长流也没比过八爷。
八爷烧出的碗,那更是一绝。
造型,釉色,图案,那都是没得挑。
能在碗边碗底上搞出花花草草,有鱼有鸟,有人物有动物,买主点着要什么他就能给你烧制出什么。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六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六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7fcad17376c66137ee0619b0.png)
答案 (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 的唯一话题。) (2)(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 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2.(2018浙江,5)在下面一段文字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
,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
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
答案 (1)(示例)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关联思维,展开联想,找出与“名”相关联的字词,推断它们之间 的关联意义。璋,一种用玉制成的器物,可取“字”为“玉成”,“名”与“字”的关系可以是 “玉汝于成”,或“玉成其器”。也可以考虑用与“璋”相关的字为“字”,如“琳”,取“字” 为“宝琳”,意义关联为“同为玉器”。冠群,为群之冠,出类拔萃之意,取“字”可以从相反的角 度立意,“名”有傲视群雄之意,“字”可以从谦虚的角度考虑,告诫其人要谦虚谨慎。
5.(2015浙江,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
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
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位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讲义:复习任务群六 小说文本阅读 任务(十四)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40da68cc17552706220829.png)
任务(十四)人物形象特点,全面概括、准确分析任务情境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一轮、二轮小说复习的重中之重。
二轮复习应在一轮复习已基本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的精准度,在审题、阅读与答题三个环节上加大思考与训练力度。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手指甫跃辉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
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
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
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
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
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了村子。
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些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
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
端午,父亲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
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
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
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
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着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刺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
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
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
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一词句内涵理解练前提醒小说中关键词、句的内涵,往往会涉及小说的线索、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细节的描写等,通过对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从而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环境渲染的作用、情节发展的变化等。
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境的分析。
首先要抓住词、句描述的主体或“语言的主体”;然后根据题干指向,从全文或局部出发,结合具体的语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外国小说+替身爸爸的眼泪眼泪鲁道夫刚从战场上退下来,虽然战争并没有给他的身体带来残疾,可是他心里的那道闸门已经自动关闭了。
他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戒备的心理,很少说话,更不轻易谈什么感情。
虽然有暂时的鲜花和啤酒迎接他,但是没人真正关心他的未来。
对于鲁道夫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一个新兴的职业,就是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当替身爸爸。
鲁道夫身上的军人气质非常符合单身妈妈们的要求。
一个月的报酬,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决定试一试。
当鲁道夫微笑着出现在一个叫爱玛的单身妈妈面前时,她立即被他阳刚的外形吸引,并同意跟他签合同,让他当她5岁儿子汤姆的爸爸。
鲁道夫出现在爱玛的住宅前,隔着栅栏,他看到一个男孩箭一般地从门里冲出来。
朝阳下,那一头卷曲的金发,像极了鲁道夫小时候。
孩子张开双臂朝他飞奔过来,鲁道夫刚刚准备弯腰拥抱他,他就一蹦老高,牢牢地箍住了鲁道夫的脖子。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去饭店吃第一顿团圆饭。
鲁道夫向汤姆绘声绘色地描绘起执行任务的那个神秘的岛屿的故事。
他还教汤姆如何按住核桃的一端,让它像子弹一样射出去。
汤姆高兴坏了。
两个人打闹的声音惊动了邻座的人。
鲁道夫说:“好了,回家我们再玩。
”汤姆立即停了下来,爱玛望着鲁道夫说:“真是难以置信,要是平时,他非要犟着玩到底不可。
”第二天一大早,鲁道夫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上班。
鲁道夫的任务就是培养汤姆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毅力,给他树立起男人的形象。
汤姆起床后鲁道夫立即教他刷牙、用冷水洗脸、站在喷头下洗澡,而汤姆以前都是泡在浴盆里由妈妈帮他洗的。
鲁道夫先给他示范了一下,说男子汉都是这样冲澡的。
汤姆虽然看着高高的喷头有点害怕,但还是站到了下面。
鲁道夫打开喷头,强大的水流一下溅到了他的眼睛和耳朵里,汤姆难受得哭起来,但始终坚持不离开喷头,直到全身冲洗完。
随后,鲁道夫将快乐得像只小鸟一样的汤姆送到幼儿园。
汤姆向他遇到的每个小朋友介绍说:“这是我爸爸,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傍晚的时候,鲁道夫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附近。
远远地,汤姆走出大门,到处张望搜寻;看到鲁道夫,那张小脸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
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合同到期了,他的账户进了不少钱。
鲁道夫内心有些轻松..,但又是沉甸甸的....。
爱玛认为汤姆关于父亲和男人的直观认识已经建立,而汤姆对鲁道夫又过分依恋,事情到此也该结束了。
她拒绝了鲁道夫将合同延长一个月的要求。
和孩子分手那天,鲁道夫装作又要长期出差执行任务。
听到这个坏消息,汤姆的眼里溢满了泪水。
鲁道夫说:“我跟你说过,男子汉是不轻易流泪的。
”汤姆只好强忍着泪水。
尽管战场上不断有鲜血和牺牲,但鲁道夫从没流过眼泪。
离开时孩子的哭喊,却让他的眼泪涌出了眼眶。
他快步钻进车子,再也不敢探出头看汤姆。
不久,鲁道夫找到了一份保卫工作。
但他始终不能忘记汤姆。
有许多次,他都不由自主地来到汤姆家附近。
有一次,他看到汤姆独自在院子里练习跨越,神情是那么认真和寂寞。
泪水再次模糊了鲁道夫的双眼。
鲁道夫知道,爱玛是不会允许他再靠近孩子的。
她会在孩子逐渐习惯独立生活的时候,突然对孩子宣布,他的父亲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鲁道夫想在爱玛宣布他“牺牲”前,通过写信的方式再为孩子做点什么。
信件可以由她负责传达,通信时间和内容都由她控制。
爱玛同意了他的要求。
鲁道夫在第一封信里告诉汤姆,他非常想念汤姆,问汤姆有没有按照他的要求继续严格锻炼,他在信的最后还编造了神秘岛上惊险而离奇的生活。
爱玛看到信中有许多男孩感兴趣的新知识,提出要为他写的信付费。
鲁道夫拒绝了,说这只是后续服务。
没过几天,鲁道夫收到了汤姆的回信,汤姆得意地报告了他在各方面的进展,还一个劲儿地抱怨“爸爸”怎么还不回家。
其中有一段内容让鲁道夫再次黯然泪下:“你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你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却没有落下来。
我想跟你一样,不让眼泪落下来,因为你说真正的男子汉是不轻易落泪的。
现在,我可以让想你的眼泪停留5秒了,但我想让它停留得更久。
你的眼泪落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它落下来了,请将那滴眼泪寄给我,因为我想看看爸爸落下来的眼泪和我的是不是一样……”鲁道夫看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他给汤姆回信:“我很高兴你学会了忍住泪水……我的眼泪到现在还没落下来,我正努力让它停留得更长一点。
但是,万一哪一天它落下来了,我敢保证它跟你的眼泪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男子汉……”日子一天天过去。
不再是替身爸爸的鲁道夫依然思念着汤姆。
他的心灵早已不再封闭,脸上也有了笑容,这都要拜那个可爱的“儿子”所赐。
他盼望着有一天还可以再见到汤姆,看见汤姆欢欣雀跃地跑过来,搂住他的脖子喊“爸爸”。
为此,他每天祈祷。
鲁道夫的祷告真的应验了,他收到了汤姆的信。
信里夹着一张纸条,那是爱玛的笔迹:“明年同一时间,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回家’探望一次汤姆。
他为了验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将想你的泪水都滴在了一只小瓶里。
我想你该回来让你的眼泪也落到瓶子里去,亲眼见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
”(有删改)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轻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沉甸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完成了工作,拿到了报酬,因此感到轻松。
(2分)(2)即将与汤姆离别,有些伤感与不舍,因此心里沉甸甸的。
(2分)解析理解词语内涵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根据前面“合同到期了,他的账户进了不少钱”可知,“轻松”其实是一种释放,他的工作任务结束了,报酬也拿到了。
而根据下文可知,内心“沉甸甸的”说明他舍不得离开汤姆。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描写了鲁道夫与汤姆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②用比喻的手法和“冲”“飞奔”“蹦”“箍”等动词写出了汤姆的兴奋之情,表现了他对拥有一个父亲的渴望。
③写鲁道夫看到汤姆像极了自己小时候,为他后来与孩子产生深厚感情做了铺垫。
(每点2分)解析赏析句子,首先看句子写了什么,然后看句子有没有使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等。
如果被赏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比较突出,可以分析其语言特点。
就本题来说,画线句子的内容是鲁道夫与汤姆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箭一般地从门里冲出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汤姆的多处动作表现了他的兴奋之情;画线句子中还有一句对汤姆外貌的描写,鲁道夫眼中的汤姆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给鲁道夫一种情感上的亲近,为后文做了铺垫。
3.从与汤姆的关系的角度,简要概括小说中鲁道夫的形象特征。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外表阳刚硬朗,是孩子崇拜的对象;②喜欢孩子,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③对待孩子重情义,有责任感;④有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理念。
(每点1分)解析根据要求,概括形象特征必须从小说中寻找鲁道夫和汤姆的关系。
同时需要从人物的外表到内心、行动,筛选出相关内容,再进行整合。
如爱玛选中鲁道夫是因为他外表阳刚硬朗,会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而汤姆对他的言听计从说明他对汤姆确实很有影响力;从他对待汤姆的态度以及合同结束后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很喜欢孩子,重情义,有责任感;而他对汤姆的影响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的,说明他有意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4.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眼泪”的丰富意蕴。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表现了鲁道夫与汤姆之间超越金钱关系的真挚情感;②表现了汤姆在鲁道夫的影响下由脆弱到独立坚强的性格成长;③蕴含着汤姆对鲁道夫的信任,对未来二人再次见面的期望。
(每点2分)解析小说中既有鲁道夫的眼泪,也有汤姆的眼泪,需要从小说中找出与“眼泪”有关的细节加以品味。
如鲁道夫与汤姆分别时,两人都流了眼泪,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汤姆从轻易流泪到不轻易掉泪,表现了汤姆由脆弱变得坚强;汤姆想比较自己的眼泪与鲁道夫的是不是一样,说明他对鲁道夫的信任以及对再次见到鲁道夫的期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贫困与婚姻冬夜高沧海康麻子来提亲,康麻子看中了我三姐。
两床红缎子被面,一匹蓝平纹棉布,重要的是,康麻子找人背来一袋面。
天爷呀,那可是精打细做的一袋面,细皮嫩肉的一袋面,不掺麸皮不掺糠的一袋白面呀。
爹手指肚儿捻着白面说,皇帝佬儿吃啥,咱吃啥哩!娘抱着棉布抽抽搭搭地哭了,在她有限的关于布料的记忆中,她所能拥有的布从来都不是以这种奢侈样子出现。
去年,娘家兄弟娶儿媳妇,她偷偷裁了二尺半的确良,给自己做件新衣裳,在娘家人面前不能太寒酸,多少体面一些。
吃酒回来,爹脱下脚上的鞋,用鞋底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败家娘们儿呀,老李家,家门不幸!抿过二两小酒的爹乜斜着娘,乜斜着那卷布,他说,败家娘儿们,可劲儿号!娘号啕大哭,哭过后,不知哪来的胆量,她竟然把爹的酒杯从桌子丢到地面上,还一脚踢到墙旮旯,她说她要一下做两身新衣裳,谁也管不着。
爹撅腚拱腰把酒杯掏出来,用袖子擦擦。
天爷呀,爹竟然在笑,他竟然如此无视娘的无礼和败家,而不是像原来那样骑身上去劈头盖脸地揍一顿。
爹从村东到村西穿街而过,他说,看看今儿冰冻封住河没有。
他又从村西到村东迂回而来,听说有三只狗在村东树林里打架。
爹像一条鱼。
娘说,爹把身上的鱼鳞来来回回都蹿掉了。
爹的心思,估计家里的狗都明白,只是狗不会像人那样吹捧爹,老李呀,赚了个有钱女婿,恭喜,恭喜!爹做梦都双手抱拳说,同喜,同喜!爹已经完全以康麻子的老丈人自居了。
至此,三姐将来要嫁给康麻子,是铁板上钉钉,铁打的事实。
但是三姐不同意,她把被面扔到娘身上,谁爱嫁谁嫁!爹把桌子拍得震山响,他的三钱小酒盅都从桌子上跳起来。
爹说,反了!三姐要出去,爹说,锁起来!爹说,捎信给康家,过年节礼跟上轿衣一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