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2024年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范本(六篇)
![2024年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范本(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239b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a.png)
2024年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范本1、在院内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产生还是患者入院时已存在,均需立即进行记录并上报《压疮登记表》。
2、需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情况以电话形式报告给护理部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前往科室进行核实和指导。
3、填写完整的皮肤压疮登记表需提交至护理部,以便进一步的管理和追踪。
4、采取积极的护理策略,密切监测患者皮肤状况,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患者在转科时,应确保压疮观察记录表随患者转移,由接收科室继续进行监测和记录。
6、患者出院或不幸离世后,应及时将压疮观察记录表送回护理部,以完成整个护理过程的记录。
7、任何情况下,若出现隐瞒不报的情况,一经查实,将直接影响科室的月度质量控制评估结果。
皮肤压疮管理政策1、对于住院患者出现的皮肤压疮,无论院内产生还是院外带入,均需立即在《压疮上报表》上登记,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将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规定时间内需向护理部和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组电话报告,质量管理组成员应迅速到达科室进行核查,同时详细记录皮肤状况。
3、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根据患者皮肤状况进行定时翻身,密切监测皮肤变化并准确记录。
4、对于易发生皮肤压疮的患者,如高龄、消瘦、牵引、长期卧床等,责任护士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并加强交接班,防止压疮的发生。
5、对于因不可抗拒因素(如严重低蛋白血症、手术后、癌症晚期等)可能导致压疮的患者,护士长需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压疮的发生。
6、如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皮肤破损情况未及时上报,导致未能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被护理部查实,将按照护理部相关规定对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并扣除科室管理奖励。
7、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会对压疮报告进行反馈和讨论,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2024年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范本(二)1、当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皮肤压疮情况,无论是院内产生还是院外携带,需立即在《压疮上报表》中登记并上报。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模版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1b67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7.png)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皮肤压疮是指由于体内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或严重的外压力而引起的皮肤和(或)组织损伤。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慢性病患者和行动不便的人口增加,皮肤压疮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及时发现、监测和干预皮肤压疮,提高护理水平,我们制定了该报告制度。
二、适用范围该报告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养老院及相关照护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
三、报告内容1. 压疮发生情况及分类:报告应包括压疮发生的具体时间、部位、压疮的严重程度和压疮相关因素等信息。
同时,对压疮进行分类,如根据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的压疮分类系统,将压疮分为四个级别:I级、II级、III级和IV级。
2. 压疮评估工具使用情况:报告中需注明所采用的压疮评估工具的名称和评估结果,如使用Bradens评估工具等。
针对高危人群,应加强评估频率,并及时记录评估结果。
3.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报告应详细描述对压疮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转换体位、使用压力分散设备、维持皮肤清洁、保持足够的营养等。
同时,对采取护理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压疮的面积、红肿程度、痛觉反应等。
4. 并发症及干预情况:报告中需记录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疼痛、伤口渗液等,并对干预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使用药物、换药频率、伤口处理等。
5. 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报告中需记录对患者进行的康复护理措施,如维持足够的营养、定期康复训练等。
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压疮预防知识、压疮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6. 报告的时效性要求:对压疮患者的报告应及时准确,特别是对于高级别压疮需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四、报告的记录与保存1. 报告的记录:对每位患者应建立独立的报告档案,并按照压疮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记录,确保每一份报告都能得到及时更新。
2. 报告保存期限:报告文件应保存至患者康复出院或死亡后的一年,并按规定进行备份,以便随时查询和复核。
医院压疮的评估认定和报告制度及程序
![医院压疮的评估认定和报告制度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437c52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3.png)
医院压疮的评估认定和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发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入需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报护理部,并每班跟踪评估。
二、对难免压疮需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疱申报表》到护理部,评估表一式两份,一份留科室,一份交护理部。
三、护理部或压疮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下科室查看,了解其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签名,到科室督促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对照Braden评分表,认真评估每一位病人,根据评估的分数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评分>18分者,评估结果填写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
2.评分<18分,建立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跟踪表,并在科室压疮评估记录本上做好登记,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可能出现压疮的危险。
3.12分〈评分<18分,科室至少每3天跟踪评估一次。
4.评分<12分,申报难免压疮,科室至少每班跟踪评估一次,压疮小组每周跟踪评估一次。
同时,填写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告知患者或家属极有可能发生压疮,请家属在评估表上签字。
5.当出现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
五、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六、患者转科时,跟踪评估表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七、护理部每季对全院上报的难免压疮及发生或带入院的压疮进行汇总。
八、除难免压疮外,一旦发生院内压疮,扣当事人5分并扣护士长2分。
九、发生压疮隐瞒不报者,检查发现后加倍扣分。
十、难免压疮及已发生压疮患者治愈或出院后及时向护理部反馈。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5篇)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6e42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0.png)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1.所有患者入院评估时必须检查皮肤,入院____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运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初次评分,并将分值记录到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内,如分值≤____分即为危险预警患者。
____分为低危患者,____分为中危患者,≤____分为高危患者,分数越低表示风险越大。
2.对评分>____分及中、低危患者如病情平稳无变化者无需再次评估,对中、低危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对高危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告知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认真记录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单,每周需进行评估____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并在24h填写《土右旗医院皮肤压疮报告单》向护理部报告;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内填写《土右旗医院皮肤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
5、无论院内、院外发生的皮肤压疮,均需认真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科室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6.护理部接到报表后,及时到科室查看、核实患者情况,督导检查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效果。
7.隐瞒不报,一经检查发现与科室质量管理考核挂钩。
8.定期对发生压疮案例进行分析,完善护理措施,无非预期压疮事件发生。
(____年____月修订)压疮评估报告制度(二)1、压疮评估1.1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手术或病情变化→进行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压疮危险患者(评分≤____分)评估表挂于床尾→采取预防措施并报护理部备案→总分>____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
1.2评估频次。
初次评估后,轻、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高度、极度危险患者每____天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
2、评分办法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
总分____分,评分在____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____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____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范本(2篇)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de68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2.png)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范本一、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二、发生皮肤压疮后,应在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压疮护理组人员到科室检查,指导护理工作。
三、认真填写皮肤压疮报表。
(1)在“患者皮肤评估”一栏中,要填写清楚具体发生的部位、面积,并在图中标明。
(2)根据皮肤压疮的分期,按要求填写四、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准确填写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
五、当患者专科时,将皮肤压疮护理记录单交由所转入科室继续填写六、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皮肤压疮危险及压疮护理记录表由科室统一保留三个月。
七、如有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范本(2)摘要:随着医疗服务的迅速发展,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因此,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对于改善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定义、目的、范围、流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供一个完善的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范文。
一、制度的定义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是一套规范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和压疮时应当采取的报告程序的体系。
其目的是为了记录、分析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预防患者伤害,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
二、制度的目的1. 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及时报告和记录不良事件及压疮,能够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和满意度。
2. 改善医疗质量: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和压疮的原因,可以发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
3. 保护医护人员权益:制度规定了医护人员在不良事件及压疮发生时的义务和责任,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公开和透明地处理不良事件及压疮,能够建立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医院的声誉。
三、范围和适用对象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护理院等,涵盖了所有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压疮。
手术室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报告制度2022年模板
![手术室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报告制度2022年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7ba31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a.png)
手术室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报告制度2022年模板
(一)术前评估
⑴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需对患者年龄、体态、体质、皮肤状况、营养状况等情况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风险患者进行有效告知,术前做到周密准备,规范操作,尽量避免皮肤受损。
(2)术前访视时发现患者皮肤完整性已经受损,应及时与手术医生与病房护士长沟通确认。
(3)术前患者皮肤完整,但根据术前评估结果显示为可能发生压疮的高风险患者,术前方时应进行有效告知。
(4)巡回护士应根据术前评估制度手术护理计划,术前备齐相关用物。
(二)术中护理
(1)对手术患者进行皮肤完整性常规检查。
术前已发生皮肤受损的患者,应及时与病房护士长沟通确认,并在《临床护理记录单》上准确记录皮肤受损面积、受损程度等。
根据术前制定的护理计划,规范操作,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术中密切观察,尽量避免皮肤受损程度进一步加重。
(2)术前皮肤完整,但根据术前评估结果显示为可能发生压疮的高风险患者,巡回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填写《手术患者难免压疮申报表》,并在《手术室压疮筛查记录表》上登记患者及手术相关信息。
手术室护士长应在手术开始前向护理部申报手术患者难免压疮。
根据术前制订的护理计划,有效落实护理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实施适当按摩,保证受压皮肤血液循环,尽量避免皮肤受压。
(三)术后检查
仔细检查患者全身皮肤状况,如发现压疮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护士长汇报,积极与病房护士长沟通,在《临床护理记录单》上准确记录受损皮肤面积、受损程度等。
巡回护士将手术患者信息及压疮发生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经护士长审批后上交护理部。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3篇)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ffed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a.png)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新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填写《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单》,评分≤____分,上报护理部,有相应护理措施,≤____分>____分患者每周动态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的患者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每天动态评估,做好交接班。
2、转入、手术后患者,应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当面交接清楚,在《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单》上详细记录并签名。
3、院外带入压疮,由责任护士填写《院外带入压疮上报表》,并及时上报,白天通知护理部,夜班通知总值班护士长到现场查看、指导并签字确认,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应检查压疮护理落实情况,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4、院内难免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病区护士长应于____小时内查看患者,检查责任护士压疮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科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护理部主任于____周内查看患者,检查压疮监控措施是否得力,给予相关护理指导,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5、院外带来的压疮,强调医疗病历的大病历的系统回顾皮肤一栏、压疮风险评估单、交班报告三处记录必须一致。
6、对院外带入的压疮或院内难免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认真做好压疮处理、预防、监控管理工作。
7、当患者转科时,压疮上报表随护理病历一起转到相应科室,并做好交接班。
8、疑难压疮请伤口造口护士会诊,科护士长给以现场指导。
9、《难免压疮上报表》、《院外带入压疮上报表》在患者出院后完善相关记录后上交护理部。
10、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科室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发生皮肤压疮而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绩效挂钩。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二)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____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____个月内每周评估____次,之后每月评估____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五篇)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a311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d.png)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1、发现住院患者出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入,均要及时登记上报《压疮上报表》,护理部将根据具体情况与奖惩挂钩。
2、____小时内电话汇报护理部和基础护理制控组。
基础护理组合成员应及时到科室核查并指导皮肤护理,并详细记录局部皮肤情况。
3、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严格床边交接班,根据皮肤情况按时翻身,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对有可能出现皮肤压疮的患者如年老体弱、消瘦、牵引、长期卧床等,责任护士要有预防见性地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加强交接班,避免发生皮肤压疮。
5、对院外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入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____、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6、入院后患者出现皮肤压疮且皮肤已破损未及时上报,为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护理部检查发生者,按护理部相关规定对个人进行相应得处罚,并扣科室管理奖。
7、基础护理制控组每月对压疮报表进行反馈讨论。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____小时内报告护理部,由护理部____小组成员到科室核查。
3、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转科时,应将压疮观察记录表交由转往科室继续填写。
6、当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将压疮观察记录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7、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1)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____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____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报告制度和程序: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
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二甲医院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二甲医院压疮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19f6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4.png)
二甲医院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生压疮,24 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报护理部。
2.有压疮或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各班严格交接皮肤情况并记录。
当遇到难愈性压疮等疑难护理问题时,应及时请求会诊。
3.当压疮难以避免时,护士长向护理部申报难免压疮,护理部实地查看确定符合申报难免压疮的条件,并指导具体的预防措施。
4.申报难免压疮,必须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1)强迫体位。
(2)全身营养不良,高度水肿。
(3)恶液质,极度消瘦。
(4)大小便失禁。
(5)末梢循环障碍。
(6)皮肤感觉障碍。
(7)Braden 压疮评分≤12分。
5.符合申报难免压疮条件者,由责任护士填写《难免性压疮申报表》,护士长审核并签名后报护理部。
6.对申报难免压疮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压疮措施,压疮危险因素解除后,护士长及时告知护理部,由护理部查看患者情况并将患者预后情况填报护理部。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5c32b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1.png)
压疮登记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由于组织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在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机构及家庭护理中,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为了更好地预防、监测和治疗压疮,压疮登记报告制度应运而生。
二、制度的意义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压疮登记报告制度,可以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发现压疮的发生规律、高发区域和高发人群,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护理质量:通过登记报告制度,可以对不同机构和护理团队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估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3. 监测防控效果:通过定期分析报告,可以监测压疮防控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和恶化。
三、制度的要求1. 登记报告内容:压疮登记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压疮发生的部位和程度、压疮阶段、相关危险因素等重要信息。
同时,还应该包括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如医院科室、医护人员等。
2. 报告责任人:每个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压疮登记报告工作,对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数据收集和分析: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客观评估:压疮登记报告应尽可能客观,避免主观判断和评估。
相关医护人员应按照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进行压疮的评估和登记。
5. 隐私保护:在进行压疮登记报告时,医疗机构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不得透露患者的真实身份和具体信息。
四、制度运作流程1. 压疮发生:当患者发生压疮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评估和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并汇总。
2. 报告准备:报告责任人负责收集和整理压疮登记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报告提交:报告责任人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将压疮登记报告提交给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同时保留合适的备份。
4. 数据分析: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对压疮登记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异常,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400f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3.png)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一、压疮预防(一)按《XX省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压疮护理实施预防与护理。
(二)消除压疮发生的原因。
做到“七勤一交班”: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换衣、勤检查、勤交代;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和护理措施。
(三)做到“二避免二增进”: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避免拖、拉、推、擦动作;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增进营养的摄入。
(四)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昏迷、瘫痪、极度消瘦、低蛋白血症、水肿、恶液质、脏器衰竭、肢体活动受限、强迫体位、大小便失禁,以及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和呼吸、心跳骤停等特殊患者需绝对制动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视具体情况决定翻身间隔时间,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床褥平整、干燥,皮肤清洁。
(五)当遇到特殊情况科室无法解决时,应申请护理会诊。
(六)按要求做好压疮的预报与监控管理。
护理部应做好压疮护理指导和监控登记工作。
1、院内难免压疮预报: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向护理部申报难免压疮。
护理部到实地察看,确定是否符合申报难免压疮的条件。
2、院内发生压疮上报: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或护理措施不当发生压疮,科室要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到实地察看情况,以便确定难免或非难免压疮。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非难免性压疮,按护理质量单项考核对科室进行扣罚。
3、院外或转科自带压疮上报:对抬床入院、转科患者及大、中型手术后患者,由接收护士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应当面交清,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护理部。
转科患者由转出科室和接受科室护士双方签字。
二、压疮预报与监控程序(一)对以上三种情况,护士要严格执行压疮预防与监控措施,填写《压疮预报与监控记录单》。
当患者转科时,此表随病历一起送至转入科室,并做好交接班;当患者出院时,此表填写完整后交护理部备案。
(二)凡未填写《压疮预报与监控记录单》而发生压疮者,按院内发生压疮处理。
(三)护士长应于压疮预报后及时查看患者,检查责任护士压疮监控措施是否落实,护理记录和《压疮预报与监控记录单》的填写是否客观一致,并签名;护理部应于压疮预报后及时查看患者,检查压疮监控措施是否得力,并签名。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a196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皮肤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加重病 情,影响康复。因此,建立有效的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肤压疮是指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 现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皮肤坏死及溃疡。
分类
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可分为Ⅰ度压疮、Ⅱ度压疮和Ⅲ度压 疮。
长期卧床患者
责任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是在骨突出和 受压力大的部位,如骶骨、股骨大转子、足跟等。
高风险患者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老年等高风险 患者,应特别注意皮肤护理和检查。
报告与记录
发现皮肤压疮
一旦发现皮肤压疮,责任护士应立即报告给上级护士或医生。
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
责任护士应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包括患者的详细信息、压疮的部 位、程度、原因等。
记录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还应记录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翻身、按摩、使用气垫床 等。
跟踪与监控
定期复查
对于已发现有皮肤压疮的患者 ,责任护士应定期复查,观察
压疮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监控护理质量
护士长应对皮肤压疮的登记和护理 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护理 质量达到标准。
记录与分析
皮肤压疮登记表应妥善保存,并定 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找出可能 的原因和改进护理措施。
02
皮肤压疮预防措施
常规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评估
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皮肤 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压疮 风险评估,以确定高危人 群。
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 ,以减少皮肤刺激和压疮 的风险。
更换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定期更换体位,以 减轻局部皮肤承受的压力 。
压疮上报制度及上报流程
![压疮上报制度及上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dffa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e.png)
压疮上报制度及上报流程压疮是指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而导致皮肤和组织丧失血液供应,产生坏死、溃疡等损害的一种皮肤损害。
压疮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缺乏活动、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或残疾人士身上。
为了及时掌握和预防压疮的发生,建立压疮上报制度及上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压疮上报制度内容1.制定上报标准:明确何种状态的压疮需要上报,如压疮分级标准、面积及深度等指标。
2.确定上报人员和责任:明确上报人员的要求,一般由护士、医生等医疗人员负责,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压疮管理人员。
3.规定上报频率:确定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上报,以确定压疮的发生趋势和变化。
4.提供上报教育培训:为上报人员提供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其具备正确上报压疮的能力,并了解预防压疮的措施。
5.建立上报记录和表格:建立相应的上报记录,对于每一起压疮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相应的上报表格。
6.确定上报渠道和时效:明确上报的渠道,可以是纸质报告、电子报告或通过专门的管理系统上报。
同时确定上报的时效性,一般要求在发现后24小时内完成上报。
7.建立上报数据统计和分析机制: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压疮的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压疮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压疮上报流程1.发现压疮:护理人员或医疗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患者有压疮的迹象,如红肿、疼痛、溃疡等表现。
2.记录压疮信息:及时记录压疮的发生情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压疮部位、大小和深度等详细信息。
3.通知上级领导:护理人员或医疗人员需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压疮的情况,并寻求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4.上报压疮信息:按照制度要求选择相应的上报渠道,如纸质报告或电子报告,将压疮的记录信息上报给负责压疮管理的相关人员。
5.上报审核和统计:相关人员收到上报信息后,对上报内容进行审核和统计,确保上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数据分析和制定对策:通过对上报数据的分析,了解压疮的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压疮防治工作布置:上级领导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布置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压疮防治工作,并监督执行效果。
压疮管理制度(五篇)
![压疮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e38c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4.png)
压疮管理制度1.压疮评估、报告制度1.1接收入院、转入、手术后患者时以及日常护理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及需要重点护理的患者,护士应仔细交接和认真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1.2高危患者及时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____小时内由护士长评估签名后上报科护士长。
1.3科护士长收到压疮护理记录单后在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内进行评估,亲临床旁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实施。
1.4详细记录患者目前皮肤或皮损状况,如部位、范围、程度、深度等(转入、大手术病人需陪送护士确认签字)及创面处理方法。
1.5压疮伤口评估内容:(长____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
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____、表皮增生、伤口____周围硬度。
正常、泡白、粉红、深红、紫色、黑色。
1.6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
1.7对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如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____、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压疮但有发生的危险,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2.压疮防范监控制度2.1每位入科病人均按评估单中“压疮风险评估”进行筛选,并按书写标准予以记录。
2.2凡高危患者(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带入压疮、评分≥7)科室必须及时预报压疮,并实施全程跟踪防范。
2.3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观察、防范,按书写规范做好相应记录。
2.4护理部每季度在护理质量讲评会上公布与讲评压疮的监控情况。
2.5对压疮随访中发现的疑难病例____护理会诊,以指导压疮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压疮护理管理质量。
①告知病人或家属,请家属在护理安全系列告知书上签名。
②全程观察:从评估到终止监控。
③全程防护。
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适宜的措施,作好护理记录。
④出院转归。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6篇)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2457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6.png)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1.发现皮肤压疮或评分有危险的,无论是院内还是医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等级。
2.填写皮肤压疮传报表,____小时内通知医院压疮组,由压疮组质控员____小时内到科室核查,并登记入汇总表。
2.1科外发生的要填写清科室,科外或院外发生的须由交班科室的护士或家属签字确认。
2.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并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2.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按要求填写,且至少每周监控记录一次。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在每月底交回压疮组,科室须复印留底一份。
6.如隐瞒部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8.对预防传报后发生压疮或压疮长期不愈的患者,科室可电话通知压疮组进行会诊。
皮肤压伤登记报告制度(2)一、背景和目的皮肤压伤是一种常见的事故伤害,包括压疮和压迫伤。
这种伤害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皮肤压伤,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登记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全面、及时、可追溯的登记报告体系,促使医院和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预防和治疗皮肤压伤。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所有皮肤压伤,并包括患者以及与患者相关的各个环节。
三、制度内容3.1 登记报告的时间要求(1)对于已发生的皮肤压伤,应立即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伤情描述和危险因素等。
(2)对于正在进行的压伤治疗,应每日进行登记,包括伤口状况、治疗方案和效果等。
(3)对于已治愈的皮肤压伤,应进行最终登记,总结治疗方案和效果。
3.2 登记报告的内容要求(1)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伤情描述,包括伤口位置、大小、深度等信息。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8999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养老院等机构中,针对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的情况,需要进行报告和记录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皮肤压疮,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报告对象:报告对象是出现皮肤压疮的患者。
不同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规定,例如,一般情况下,只有院内发生的压疮需要报告,而患者家中发生的压疮可能不需要报告。
2. 报告要求:报告要求包括报告的时间、方式和报告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报告应该及时进行,并采用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压疮的部位、大小和程度、发生的时间、原因等。
3. 报告流程:报告流程是指报告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
这包括报告的责任人、接收报告的部门和人员、报告的审核和确认等环节。
一般情况下,报告应由护士或医生等负责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的人员进行,并由护士长、质控科等部门进行审核和确认。
4. 报告记录:报告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保存和追溯。
一般情况下,会在患者的病案中进行记录,并建立专门的报告档案。
记录应包括报告的时间、内容和审核确认的人员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皮肤压疮报告制度,可以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皮肤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落实责任到位,及时处理和改善患者的压疮情况,并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f7bf0a360cba1aa911da63.png)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摘要: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发现皮肤压力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小时内到科室核查
医院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力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4 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 24 小时内到科室核查。
2、凡在入病室前发生的褥疮为带入压疮,接收病区进行详细护理体检后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3、对消瘦、水肿、恶液质、低蛋白质症、截确等高危病人,做好压疮预防工作,如建立翻身卡、卧气垫床。
4、护士长必须随时督促检查各班护土对压疮护理措施及转归情况的执行和记录。
5、住院病人一旦发生压疮,护士长应在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不得隐瞒,如隐瞒不报,一
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6、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病区对各期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入,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填写皮肤压伤登记表
(1)在“压伤来源”一栏中,要填写清楚是院外带人还是人院后发生。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
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应将“皮肤压力伤登记表”交所转病区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护士长管理绩效考核及病区月质控成绩挂钩。
7.护士长要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讨论促进压疮愈合的方法。
8.护理部根据病区上报情况,每季度组织鉴定小组人员讨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