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免疫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重点知识总结

一、免疫学概述(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表现,了解免疫学发展史) 1、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过程。

机体识别非己抗原,对其产 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但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膜型分子 分泌型分子 中枢 胸腺 骨髓 法氏囊 (禽类)外周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皮肤相关 淋巴组织干细胞系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其他A P C (树突状细胞、 内皮细胞等)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肥大 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等)TCR BCR C D 分 子 粘附分子 MHC其他免疫球蛋白 补体分子 细胞因子3、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生理表现(有利) 病理表现(有哲)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抗感染超敏反应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清除突变细胞 清除病毒感染细胞 恶性肿瘤病毒持续性感染 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自己”耐受“非己”产生适度应答 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二、免疫器官和组织(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的组成及作用,了解T 、B 淋巴细胞 的发育成熟及分布,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 1、免疫器官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骨髓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HSC 可分化成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髓样 干细胞可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淋巴样细胞可分化为B 细胞、T 细胞和 NK 细胞等 (2)B 细胞和 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后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1)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激素,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分 化为成熟T 细胞,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也有调节作用胸腺 结构:皮质胸腺髓质功能:浅皮质区 深皮质区(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阴性选择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 (T 、B) 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结构: 功能:(1)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场所:75%T 细胞,25%B 细胞 (2) 免疫应答场所 (3)过滤作用(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 结构:白髓 (white pulp): (1) 脾小结(2)动脉周围淋巴鞘 动脉周围淋巴鞘-- T 细胞区 红髓 (red pulp):(1) 脾索(2)脾血窦 脾小结-- B 细胞区 边缘区:白髓和红髓交界的狭窄区。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应答的分类二、固有免疫1.概念和特点2.固有免疫细胞3.固有免疫的作用三、适应性免疫1.概念和特点2.适应性免疫细胞3.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四、免疫应答的调节1.免疫抑制2.免疫促进五、免疫学应用1.疫苗2.免疫治疗3.免疫检测正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防御机制,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等方面。

本文将对医学免疫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

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中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适应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二、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非特异性和先天性特点。

它主要由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组成,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三、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组成。

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使其失去活性。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和免疫促进。

免疫抑制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降低免疫应答的强度;免疫促进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

五、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如疫苗、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测等。

疫苗是通过引入病原体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检测是通过检测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诊断某些疾病,如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总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涉及到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免疫学应用等方面。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3、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4、抗原的特性和分类。

5、抗体的结构、功能和产生机制。

6、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作用。

7、体液免疫的过程和作用。

8、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意义。

9、免疫耐受的概念和形成机制。

10、超敏反应的类型、发生机制和防治。

11、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见疾病。

1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13、免疫学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11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111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调节以及免疫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的一门生物医学科学。

112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个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现象和机制。

113 免疫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理解和防治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12 免疫系统的组成121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122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如T 细胞、B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

123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等。

13 免疫应答的类型131 固有免疫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免疫防御机制,具有快速启动、非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的特点。

132 适应性免疫是在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4 抗原的特性和分类141 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142 抗原可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

15 抗体的结构、功能和产生机制151 抗体的基本结构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呈 Y 字形。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掌握:1、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2、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1、免疫细胞的分类和种类。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答: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异常: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疾病。

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丧失——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3.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清除损伤的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二.免疫应答的特点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特点: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非特异性免疫)的分子。

如:T oll-like receptor4(TLR4)识别多糖(表达于多种G-肠道杆菌表面)固有细胞活化→免疫效应→释放CKs(IFN)→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淋巴细胞】特点:细胞克隆分布,表达一种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天然大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中的多肽、糖中的寡糖、脂酸、核苷酸片断)这些小分子称为抗原(Ag)。

三、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特异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的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免疫和免疫学概念: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

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产生的有害物质,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伤。

3. 免疫系统的分类:免疫系统可以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机体天生具备的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免疫防御机制,而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感染病原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特异性免疫防御。

4. 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包括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三个过程。

免疫识别是指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的过程,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针对病原体的攻击和清除过程,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对先前感染过的病原体具有长期保护免疫的能力。

5. 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免疫系统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主要负责清除病原体和感染细胞,T细胞和B细胞则负责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调节免疫应答。

6. 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调节机制,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反应。

这包括免疫系统内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以及外部的免疫调节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7. 免疫记忆和免疫防御:通过先前的感染或疫苗接种,机体可以建立免疫记忆,当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从而提供持久的免疫防御。

8. 免疫失调和免疫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会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等。

对于免疫疾病的治疗,常采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调节免疫反应。

9.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发、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领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
和白血细胞等。

-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消除外来入侵的病原体,维持
机体的免疫稳态。

2. 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
- 免疫系统有两种免疫反应方式: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 先天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立即对抗病原体。

- 获得性免疫是通过经历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免疫能力,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

3. 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B 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

-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粒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

4. 免疫系统的疾病及治疗
- 免疫系统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

- 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免疫增强治疗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

- 过敏反应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治疗。

以上是免疫学的重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提问。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免疫具有识别“自己”与“非己”的特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免疫还具有特异性和免疫记忆功能,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

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抗衰老和抗肿瘤。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生物体的防卫系统包括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和淋巴系统。

免疫系统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构成,包括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淋巴结、脾、淋巴组织、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免疫分子包括分泌型和膜型,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TCR、BCR、CD、MHC等。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包括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淋巴结是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和过滤作用(淋巴液)。

脾脏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和滤过作用(血液)。

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T细胞包括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和CD8+T(杀伤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CD4+T作用包括辅助B细胞体液免疫和T细胞细胞免疫,CD8+T作用包括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和分泌抑制因子减弱或抑制免疫应答。

B细胞包括B1细胞亚群和B2细胞亚群,B1细胞亚群主要产生IgM类的低亲和力抗体,不发生抗体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B2细胞亚群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和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分子信使,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够调节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特性:识别:“自己”与“非己”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免疫记忆: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功能:免疫防御:针对外来侵入者—抗原,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抗体,消灭异物,起免疫保护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细胞会把体内废物清除出体外。

废物包括异物残渣、老死细胞、外来的杂质等----抗衰老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是一种生理保护功能----抗肿瘤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 1) 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 2)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淋巴系统(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抗体。

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它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分泌型: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型:TCR、BCR、CD、MHC等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淋巴结:1)、T 细胞及 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作用(淋巴液)脾脏: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4)、滤过作用(血液)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细胞:CD8+T(杀伤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CD4+T作用:有CD4抗原,Th能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辅助B细胞体液免疫和T细胞细胞免疫。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名词解释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又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时已具有的免疫,经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组成: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δγT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指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组成成分: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名词解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P14)1、名词解释:①自然免疫: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②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③体液免疫:指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④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直接作用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第二章抗原(P33)1、名词解释①抗原(antigen):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就是抗原。

②半抗原与载体: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发抗体的形成),但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物质。

③抗原表位:结构已经明确了的抗原决定簇成为抗原表位,它是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者其他部位的具有一定组成和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

④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⑤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科学热点。

利用基因组学可以预测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以筛选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2、思考题①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答:应具备两种特性:其一: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

其二: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具有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或免疫原,各种微生物和大多数蛋白质属于此。

有些小分子物质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

②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是什么?答: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

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段能与TCRVβ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清除自身异常细胞以及维护机体稳态的学科。

下面是关于免疫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器官、白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防线。

先天免疫反应快速、非特异性,主要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等执行。

获得性免疫反应慢速、高度特异性,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等负责。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无粒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分为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负责调节和执行免疫反应。

B细胞是抗体的主要产生细胞,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并分泌抗体。

自然杀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的能力。

3.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细胞因子。

抗体是B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标记其进行清除。

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蛋白,包括白介素、干扰素等,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

4.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机体固有的免疫防御机制,与病原微生物的非特异性结合和杀伤有关。

这种免疫反应在感染初期迅速发生,不依赖于记忆和特异性识别,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执行。

5.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在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记忆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配合,通过特异性抗原识别和抗体生成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6.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反应,包括细胞免疫记忆和体液免疫记忆。

细胞免疫记忆由经历感染并留在体内的记忆性T细胞完成,可以快速识别和清除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体液免疫记忆由记忆性B细胞完成,可以迅速分泌抗体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

7.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耐受,以避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1.免疫是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3.免疫系统具有:(1)免疫防御功能: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2)免疫自稳功能: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3)免疫监视功能: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4.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细胞。

5.免疫细胞:NK细胞+B细胞+T细胞+其他(嗜酸性粒细胞核嗜碱性粒细胞等)。

6.固有免疫:固有性(或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模式识别受体等,无免疫记忆。

7.适应性免疫:活动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产生记忆细胞。

8.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9.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10.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11.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称之为表位。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特异性。

12.T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受体TCR,必需MHC分子参与。

13.B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受体BCR,无需MHC分子参与。

14.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CD40、CD80和CD86、CD20、CD22、CD32。

15.B淋巴细胞的功能:(1)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B细胞的次要功能是向T细胞提呈可溶性抗原。

16.BCR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17.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淋巴细胞及其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18.黏附分子功能:提供T、B细胞活化时的协同刺激信号。

介导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1.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指机体通过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过程。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固有免疫的特点是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中枢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5.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6.淋巴细胞妇巢:成熟的淋巴细胞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归巢。

7.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抗原是指能够与T、B细胞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8.半抗原:半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9.表位(AD):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的共同抗原,最初由ForSSn1.an发现,又称为Forssman抗原。

11.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2.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APC和Th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绝大多数的天然抗原属于TD-Ag。

其特点是均为蛋白质抗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表位种类多,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但每种表位的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5.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正文: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效应。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则是指体内T、B 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 细胞执行,可分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CD4+T 细胞可释放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T 细胞(即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主要杀死胞内菌、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主要由B 细胞执行,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通过吞噬细胞等清除抗原。

四、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免疫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病等。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移植排斥反应是受者与供者之间存在免疫不相容,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肿瘤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清除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五、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免疫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免疫抑制剂可以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和治疗疾病等。

免疫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就像一个超级战队,有好多成员呢。

首先是免疫器官,就像战队的基地一样,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这些都是重要的“基地”。

骨髓就像是个大工厂,制造好多免疫细胞;胸腺呢,是T细胞成长的地方,T细胞可是很厉害的战士哦。

脾脏就像是个战场,在这里会发生很多免疫战斗。

淋巴结就像是一个个小据点,分布在身体各处,能捕捉那些入侵的“敌人”。

免疫细胞也超酷的。

白细胞里面有好多类型,像淋巴细胞,又分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然后像超级英雄一样把这些“坏蛋细胞”消灭掉。

B细胞呢,可以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像小导弹,专门去找那些外来的病原体,然后把它们黏住,让它们没法作恶。

还有巨噬细胞,这个大吃货,会把入侵的病原体直接吞掉,然后消化分解,简直是个“清洁小卫士”。

免疫分子也很重要,像抗体、补体这些。

抗体就是前面说B细胞产生的,它们的形状像个Y,每个分支都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病原体。

补体呢,可以在抗体结合病原体后过来帮忙,把病原体打得落花流水。

二、免疫应答当病原体入侵身体的时候,免疫应答就开始啦。

就像是警报拉响,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都动起来了。

首先是识别阶段,免疫细胞得知道来的是“敌人”,这时候抗原提呈细胞就很关键啦,它会把病原体的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就像是给T细胞看“通缉令”一样。

然后T细胞就会被激活,激活后的T细胞会分化成不同的类型,有的去帮助B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有的就直接去攻击被感染的细胞。

B细胞在T细胞的帮助下,会大量产生抗体,然后这些抗体就到身体各处去寻找病原体,把它们消灭掉。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还有免疫调节呢。

就像一场战斗得有指挥一样,身体里不能免疫反应太过火,不然也会伤到自己。

所以就有一些细胞和分子来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让免疫反应刚刚好。

三、免疫防御与免疫失调免疫防御就是免疫系统保护身体不受病原体入侵的功能。

像我们平时不容易生病,就是因为免疫系统把那些病菌、病毒都挡住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如何识别“自身”与“非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来排除“非己”物质,以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科学。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如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也是 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

胸腺则是 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它们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免疫细胞种类繁多,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抗体是由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防御。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和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

二、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其反应迅速,但特异性较低。

例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NK 细胞的杀伤作用等都属于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则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T 细胞和 B 细胞会被激活,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T 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

B 细胞则主要介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中和或清除抗原。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效应等阶段。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提呈给T 细胞,使其活化。

活化的 T 细胞和 B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

1、抗体的基本结构●单体结构:所有种类Ig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即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四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1)重链与轻链重链由420-4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0-75kDa,根据重链的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IgG、IgM、IgA、IgD、IgE。

轻链:又称L链,由210-2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5kDa,轻链分为κ、λ两种。

每个单体Ig分子只具有一种轻链。

(2)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Ig轻链氨基末端(N端)的1/2,重链N端的1/4(λ、α、δ)或1/5(μ、ε)肽段,其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多变,故将此区称为可变区(V区)。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轻链羧基末端(C端)1/2及重链C端3/4或4/5肽段,氨基酸组成和排列较恒定,称为恒定区。

(3)超变区和骨架区超变区(HV区):在V区中某些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更加变化多端,因抗体特异性不同呈现极大的变异性,故称这些部位为超变区。

它是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超变区也叫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骨架区: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

VH和VL各有4个FR。

(4)铰链区铰链区:位于CH1、CH2之间有10-60个氨基酸,富含大量脯氨酸和二硫键,不易形成α螺旋,对蛋白酶处理很敏感。

张合自如,可展开至180度。

适与抗原结合部位与不同距离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使补体结合点暴露,为活化补体创造条件。

(5)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基本结构:1)四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组成H2L2重链:450aa, Mr.5X104,五类(a、g、m、d、e)轻链:214aa, Mr.2.5X104 ,两型(k、l)2)分三个功能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H/VL, Fv):结合抗原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H/CL):次级反应、抗原性绞链区(Hinge region)CH1-CH2间, 30aa,2-5链间二硫键3)蛋白酶可酶解木瓜蛋白酶(papain):Fab、Fc胃蛋白酶(pepsin):F(ab’)2 →2XFab’、pFc’2、抗体的主要功能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Fv2)激活补体:3)细胞亲嗜性:结合FcR,促吞噬(opsonization),调理作用;介导过敏,介导细胞毒(ADCC) 4)穿过胎盘和粘膜5)调节免疫功能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功能●IgG:(单体)(1)分4个亚类:IgG1、IgG2、IgG3、IgG4(2)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小(3)出生后3月开始合成,半衰期长21天左右(4)唯一通过胎盘的Ig(5)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6)抗感染抗体、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IgM:(五聚体或单体)五聚体IgM:(1)分子量最大,存在于血流中,抗败血症(2)合成最早、半衰期短,用于早期诊断、产前诊断(3)具有强大的调理、激活补体及杀菌作用(4)血型抗体主要为IgM(5)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单体IgM:SmIgM为B细胞最早出现的重要表面标志●IgA:血清型IgA: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免疫作用弱分泌型IgA:双体、三体及多体(1)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2)局部免疫、激活补体(替代途径)、ADCC●IgD:(1)血清含量低(1%);绞链区长不稳定(2)SmIgD 为BCR成分,B细胞成熟标志(3)与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有关●IgE:(1)正常时含量极低(0.002%);寿命断;热敏感;进化最晚(2)两类Fc受体—高亲和力受体: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3)抗寄生虫感染有关4、白细胞介素-1家族的细胞因子促进炎症信号发生:4.1. IL-1家族的细胞因子:IL-1、IL-18、IL-33主要生物学功能:局部低浓度--免疫调节:协同刺激APC和T细胞活化,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

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

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是先天性的、快速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通过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来抵挡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后天性的、慢速的、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通过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来抵挡病原体。

2. 免疫应对的起始和调控免疫应对的起始是由抗原的接触和抗原呈递活化抗原递呈细胞(APC)引发的。

抗原呈递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引发T 淋巴细胞活化和分化。

T淋巴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帮助效应T淋巴细胞。

帮助效应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和调整性T细胞,分别引发不同类型的免疫应对。

3. 抗体的产生和功能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它通过与抗原结合来中和病原体、沉淀毒素和增进病原体吞噬。

抗体的产生经历B 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

抗体通过其Fc区域与免疫细胞的Fc受体结合,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介导细胞毒性。

4. 免疫应对的记忆和免疫调整免疫应对的记忆指的是在初次感染后,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细胞和抗体,使得再次遭遇同一病原体时能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免疫应对。

免疫调整是指机体通过调整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分子的产生来维持免疫平衡,防止免疫应对过度活化或免疫耐受。

5. 免疫系统的异常和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免疫缺陷、自身免疫和过敏反应等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缺陷指的是免疫系统的功能缺陷,容易导致再三感染。

自身免疫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免疫应对,导致炎症和组织毁伤。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敏感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总结: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它探究了生物体如何抵挡疾病。

本文对免疫学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对的起始和调控,抗体的产生和功能,免疫应对的记忆和免疫调整,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和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学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

免疫学知识点复习总结.docx

一•免疫: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牛理功能的稳定。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和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MHC, CD分子等)来发挥作用。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二•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主要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也是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 B占25%);免疫应答发牛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分布最广泛的免疫器官。

脾: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主要是T;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最大的免疫器官。

黏膜和关淋巴组织(MALT):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牛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牛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功能: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o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分子基础: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一血管地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特性:识别:“自己”与“非己”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免疫记忆: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功能:免疫防御:针对外来侵入者—抗原,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抗体,消灭异物,起免疫保护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细胞会把体内废物清除出体外。

废物包括异物残渣、老死细胞、外来的杂质等----抗衰老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是一种生理保护功能----抗肿瘤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1)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2)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淋巴系统(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抗体。

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它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分泌型: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型:TCR、BCR、CD、MHC等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淋巴结: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作用(淋巴液)脾脏: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4)、滤过作用(血液)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细胞:CD8+T(杀伤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CD4+T作用:有CD4抗原,Th能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辅助B细胞体液免疫和T 细胞细胞免疫。

CD8+T作用:杀伤性T细胞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抑制性T细胞能分泌抑制因子减弱或抑制免疫应答。

B1细胞亚群B细胞:B2细胞亚群B1细胞亚群作用:主要产生IgM类的低亲和力抗体;不发生抗体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

B2细胞亚群作用: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免疫调节。

5.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1)能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的功能。

2)可产生IL-1、IFN-r、TNF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3)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的发生。

6.抗原的概念、构成抗原的条件、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交叉反应抗原概念: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又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条件: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也称表位。

交叉反应: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和自身诱导产生的抗体结合,还与其他抗原诱导的抗体结合所发生的反应。

(甲抗原+乙抗体)7.免疫佐剂、胸腺依赖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半抗原的概念免疫佐剂:是指那些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物质。

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依赖于T细胞辅助的抗原。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抗原递呈细胞之外的抗原。

内源性抗原:由抗原递呈细胞在其胞内合成的抗原。

半抗原: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8.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概念、结构,各功能区的功能、Ig的生物学活性、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结构: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各功能区的功能:Ig的生物学活性:1)调理作用2)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产生的生物学效应4)通过胎盘被动免疫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IgA:可从母乳中获得分泌型IgAIgD: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IgE: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有关。

9.克隆、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的概念克隆:是指由一个细胞无性增殖而来的一个细胞群体。

单克隆抗体:单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在分子上是同质的抗体。

多克隆抗体: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在分子上是异质的抗体。

10.细胞因子的概念、种类、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所产生、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种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

特性:1、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

2、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向性和多源性3、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4、具有高效性、多效性、网络性5、细胞因子作用的两面性生物学活性:1.介导和调节固有免疫(抗细菌感染抗病毒)2.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在受到抗原的刺激后,淋巴细胞的活化受到细胞因子的正负调节)。

3.刺激造血(由骨髓基质细胞和T细胞等产生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在血细胞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11.补体的概念、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及补体的生物学活性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球蛋白。

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1.激活物:1)IgM或IgG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2)核酸、酸性粘多糖、肝素、鱼精蛋白等。

2.活化过程分为3个功能单位:1)识别单位:C1q,C1r,C1s2)活化单位:C4,C2,C33)攻膜单位:C5~C93.经典途径活化过程:1)识别阶段(Ag-Ab2)活化阶段(C3转化酶,C5转化酶的形成)3)膜攻击阶段补体的生物学活性:1)溶菌、杀菌、细胞毒作用2)调理作用3)免疫黏附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12.MHC分子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MHC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即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生物学功能:1、参与加工与递呈抗原2、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3、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4、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13.CD分子的概念、T、B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是指白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发育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抗原(细胞表面标志)。

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①CD3:形成TCR-CD复合体,促进T细胞活化。

3②CD4:1)作为TH与APC之间的黏附分子2)信号转导作用:细胞内传导③CD8:1)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CD8与MHC-I类结合,激活CTL。

⑤信号传导:CD8-MHC-I结合,启动T细胞免疫应答⑤CD28与CD80: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共刺激信号,及第二信号。

⑥CD2/CD58: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粘附,促进T细胞对抗原识别和CD2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参与B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①B细胞抗原受体(BCR):特异性识别抗原②CD19/CD21/CD81:共同构成B细胞活化的共同体,加强跨膜信号传导,促进B细胞活化。

③CD40/CD40L: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协同刺激信号。

14.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基本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15.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的概念体液免疫应答:成熟的B细胞进入外周循环若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活化、增值、并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清除病原体。

细胞免疫应答: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

16.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及特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Ag免疫后,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Ab,该种Ab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应答。

TDAg以IgM为主,IgG 出现较晚。

特点:①潜伏期长②产生的抗体浓度低③在体内持续时间短④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低,以IgM为主。

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Ab下降恢复正常时,再用相同Ag进行免疫,则Ab 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Ab含量大幅度上升,且维持时间长久,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明显缩短。

(2)产生高水平Ab。

(3)Ab绝大部分为IgG。

IgM与初次应答相似。

17.TD抗原引起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8.血清中颗粒性、可溶性抗原的检测方法,协同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琼扩试验等概念。

颗粒性抗原:凝集反应检测(除沉淀凝集)可溶性抗原:沉淀反应检测(除直接凝集)协同凝集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蛋白A(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IgG分子的Fc片段结合,Fab就暴露。

(SPA+IgG→暴露Fab片段+相应Ag→协同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可溶性Ag+相应Ab+相应致敏颗粒→不出现致敏颗粒凝集(未知)琼脂扩散试验:可溶性Ag+Ab 电解质、琼脂扩散白色沉淀线。

19.B、T淋巴细胞的鉴别方法。

B淋巴细胞的鉴别方法:SmIgM/D是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

通过对该种标志的检测,可对B细胞进行鉴定和检测。

(方法:免疫荧光直接法。

)T淋巴细胞的鉴别方法: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和免疫荧光间接法20.设计诊断血清、免疫血清、灭活疫苗、抗T淋巴细胞免疫血清等制备的技术路线21.免疫制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诊断制剂:诊断血清、诊断抗原,用于传染病、肿瘤等诊断。

预防制剂:主动免疫制剂:疫苗;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治疗制剂:细胞因子制剂、抗血清、免疫细胞治疗等22.就某一免疫学主题,阐述最新研究进展题目类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有2个以上答案,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每题1分,共5分)三、是非判断题(错“×”,对“√”,每题1分,共10分)四、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五、问答题(4题,共24分)六、论述题(2题,15分)七、案例设计题(3题,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