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读书心得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思考中医读后感一、简介《思考中医》是一本探讨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著作。
本书主要从中医的哲学思想出发,对中医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通过对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观点,对于加深我们对中医学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中医的哲学思想本书首先从中医的哲学思想出发,深入剖析中医学的根基。
作者对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等重要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解读,通过对这些哲学思想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认知方式。
2、中医的诊断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
作者通过举例和实际案例分析,对这些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3、中医的治疗原则本书还着重探讨了中医的治疗原则。
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等治疗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这些原则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4、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对比在最后一部分,作者对比了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差异和联系。
他指出,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虽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式,但两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他呼吁现代医学应该借鉴中医的经验和智慧,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共同促进医学的发展。
三、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以下附件:1、《思考中医》原始书籍 PDF 版本;2、作者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附件。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学:中医学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2、诊断方法:指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进行疾病判断和分析的方法。
3、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之一,根据患者的整体症状,辨别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病机,并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
4、八纲辨证: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之一,通过辨别患者身体的八个方面(表里、寒热、虚实、缓急),来判断疾病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读《思考中医》有感(精选11篇)
读《思考中医》有感读《思考中医》有感(精选11篇)读《思考中医》有感篇1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一遍《思考中医》,掩卷长叹充血的脑子里感觉总有一股憋胀的味道萦绕不散,有许多话想说,有许多想法在那儿懵懂的碰撞,此刻不是中医,是文化;不只是客观世界的一科学问,而是似乎融入自己血液的一种熟知。
虽没有醍醐灌顶的豁然,却有阳气升腾的一种飞越。
西方文化90%的是研究客观世界,也就是现代科学,它必须是1+1=2,必须是无数个夸克排列组合而成一个个细胞组织。
就如西方的绘画,就是一种写实。
西方人想通过环境来改变主观。
中国画讲求意境美、朦胧美,那种让你产生共鸣的美感渲染的是画家自己内心的一种氛围。
不同的人看见同一种事物就有不同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种不同是因为人心的不同,每个人底蕴的不同,这是无又是有,所以,传统文化90%关注的是人文的内心世界的改变。
人通过改变自己来顺应环境。
一味中草药能判定其成份,当十味中草药经过煮沸你能测出它包含的成份吗?到底是一味药重要还是一组方药重要?这个一和那个一孰多孰少?孰对孰错?所以中医甚至传统文化就是心的文化,就是火的文化,就是大象的文化,就是组方的文化,因为这三者都无形!工业文明让人对财富过度的追逐,所以对能源大肆的开采,当冰川雪山开始大面积融化,异常气温年年变幻,沙尘暴雾霾天气逐渐增多的时候,西方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环境,而一味迎合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官员、无赖们却重蹈覆辙,为了追求政绩,为了聚敛财富不只占山为王,恣意开采、开发,更用一些下流甚至黑吃黑的手法为所欲为中饱私囊,地球的阳气被凶残的外泄,下层的人们被无情的蔑视,无知的他们难道真的不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万事必定是否极泰来?贪,就是对某一物事的超额累积,这种过度执着最容易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而阴阳是中医的根本。
两仪生四象后,中医生出的是六象,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只要在某个小环节上出了毛病就成其为病。
中医读书心得优秀7篇
中医读书心得优秀7篇中医读书心得篇1在我没有真正的接触美容这一行业之前,我一直都认为美容就是让人的脸部更加的靓丽、有光泽。
可当我真正的去学习时才知道那已是美容行业的过去时了,现在中医养生美容才是美容行业的领航军。
当我接触了这种理论的时候我方知其实我们成年人是没有正直的阴阳平衡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处于真正的健康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或是外在的调理、调养。
而中医养生美容也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应运而生的。
我们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道起码自己受益、周围的人受益。
所以我想多学点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法,越是掌握的知识多,知识牢做出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中医养生美容的理念是“清纯始于天然,美丽源于健康”,这明显的可以看出是以天然的产品为基础,以健康为美丽的源泉,以就是通过疏通经脉、调节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补充一定的营养,再持续养护的过程,使人达到身体的营养渠道通畅,补给的方式,身体通畅健康了,那么反应在外表的皮肤、毛发等也就有光泽度,看上去年轻靓丽了。
所以我现在越发的想自己回到家乡开个美容店让更多的人能够调节亚健康免得引发病变而进医院,同时也满足了更多爱美的女性,使她们真正的健康美丽,让她们都具有自我调节,保养的能力,不再用美白等产品掩盖脸上的瑕疵。
而同时她们学习中医医生的常识后能去调理家人,尤其是在饮食上和生活方式上和一些养生器材上。
我想做的就是让她一人和我们沟通全家受益。
中医读书心得篇2我所见习的____市中医院科室比较齐全,我们轮的科室有内儿科,中药房,放射科,急诊科,骨外科,妇产科,针灸科等七个科室。
现在总结一下我的见习情况。
最值得一提的科室是急诊科。
急诊科分有内科外科,有幸的是我内外科的急诊都轮过。
内科的急诊通常是固定哪段时间会很忙,哪段时间不忙的。
忙起来时,病人可以把整个诊室挤满,而晚上是最多病人的。
刚轮急诊的时候我会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要怎样处理病人,于是带教老师就教我,先指引病人或其家属去挂号,如果是发烧,就预先给体温计测体温,如果病人病情比较急的,就先处理。
中医读书心得(精品8篇)
中医读书心得(精品8篇)中医读书心得篇1本人于20_年8月开始在__市中医院实习。
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
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
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
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
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
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
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
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
”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
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
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
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
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
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
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
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
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
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
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
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
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
思考中医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思考中医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篇一:思考中医读后感终于把《思考中医》看完了一遍,因为不看完它,心里总是不得安宁,这本书对我启发太大了,刘力红老师的话,太刺入人心了,你说怎么能不让我心动呢?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
那么你就是在杀人!!!篇二:思考中医读后感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
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
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
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
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篇三:思考中医读后感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曾推荐《思考中医》这本书,当时不以为然,后经同学再次推荐才有了读它的念头,阴差阳错,在搬宿舍过程中偶得此书,看来是缘分的安排,不得不读了!书中的言语很朴实,且有思辨性,我自然而然地被其吸引,多处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还记得这之前有过类似的感觉,是在一次研究生组会上听同学讲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当时听起来觉得相当精彩,真想会议结束就好好读一读,好好感悟,可惜自己得了“软骨病”,没了下文。
回想一下,二十三岁了,我还真没完完整整看过几本好书,记忆中只有《围城》《简爱》了,由于自己是理科生的缘故?可我明明是很爱文学创作的!虽然写几篇文章算不得什么创作,但情怀还是藏隐在其中的,有心人,天不负?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
读完中医相关的书籍,我深深地被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吸引。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阴阳等要素来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中医的理论框架非常庞大,其中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等。
这些理论不仅包含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还包括了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与宇宙的联系。
中医讲究“因人制宜”,即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与
西医的一刀切的治疗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读完中医书籍,我也对中医的草药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草药在疾病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替代化学药物。
中医草药的药材选择非常严格,通常需要医生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制定。
而且,草药的治疗不仅仅是针对症状本身,更注重调理整个身体的平衡,使得人体能够自愈。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强调平衡、调理和养生。
它的核心思想是“治未病”,即在人体出现病症之前通过调理和养生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种思想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启发了我对健康的认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读完中医书籍让我对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注重整体性和平衡,强调预防为主,草药治疗方
法独特而且有效。
我相信中医的研究和应用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中医思考中医》读后感。
《中医思考中医》是一本介绍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著作,通过对中医的思考和探讨,深入解析了中医的精髓和特点。
这本书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医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积淀。
在《中医思考中医》中,作者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核心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分析,让我对中医的理论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尤其是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和气血津液的讲解,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之间相互联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气血不畅所致。
这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医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中医思考中医》中,作者还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我对中医的诊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辨别病情,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让我对中医的疗效和独特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阅读《中医思考中医》,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积淀。
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这些都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9篇
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9篇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通用9篇】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精选篇1中医虽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寄生虫、厉气、胎传等疾病病因,但是在治疗上仍旧应用辩证求因入手,其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
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
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
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分别此类疾病的标和本,从致病因素说寄生虫卵是本,体征表现是标。
从脏腑机能来说湿热是本,寄生虫卵是标。
在发病的过程中,从初病到病症严重两者标本可以互相转化,中医恰恰是从标本兼治的理念全面进行治疗的。
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精选篇2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
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汇集
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汇集中医学习心得与反思1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
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
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
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
《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习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习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
中医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阅读中医书籍,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中医书籍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阅读中医书籍,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整体观念。
中医治疗疾病,不仅关注症状本身,更注重病因、病机、体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例如,中医治疗感冒,不仅要针对咳嗽、发热等症状,还要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疾病,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辨证,即根据病情、体质等因素,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断;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书籍中,介绍了许多中医治疗原则,如“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标本兼治”、“治未病”等。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临床治疗,也为我们日常养生提供了指导。
三、中医的养生理念中医养生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阅读中医书籍,我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注重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志调理等方面,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我对中医养生的一些心得体会:1.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2. 适度运动:中医提倡“动则不衰”,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 充足睡眠:中医强调“睡为养生之首”,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四、中医的草药疗法中医草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书籍中,介绍了大量的草药知识和方剂。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草药的种类、功效、配伍原则等。
以下是我对草药疗法的一些感悟:1. 草药具有天然、无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是治疗疾病、调理体质的良好选择。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
疗方法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读完《思考中医》,
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对中医学的理论
和实践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
津液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贯穿于中医的诊断和
治疗过程中。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医学
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特点,以及中医学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
独特认识和解释。
中医学不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更注重疾病的
根本原因和整体调节,这种治疗思路对于现代医学也有着启发和借
鉴的意义。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和针灸、草药等治疗手段。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和解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诊疗的过程和特点。
中医诊疗不仅注
重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和分析,更注重对患者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估和
辨证施治,这种治疗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现代医学对于患者
整体状况的忽视,对于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阅读《思考中医》,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对中医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中医学作为中国
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当今社会仍然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通过对中医学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可以为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以及为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完
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尊重中医学,让中医
学在当今社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首先,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看病只看症状,还要从整体上考虑。
这种观念不仅仅适用于医学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
例如,在家庭关系中,当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只看问题本身,而是要从家庭整体来思考,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
这种整体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只有从整体考虑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其次,中医的理念强调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人体的自愈能力,主张在人体健康的同时,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这一观念值得我们反思。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注重治疗疾病,但忽视了预防。
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学习等各种事务,往往没有时间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然而,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医的预防观念,积极采取一些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中医注重平衡和调节。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体内各种元气的平衡有关,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导致疾病。
因此,中医重视调节体内的元气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问题,这些都容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中医的调节方法,注重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疾病的发生。
最后,中医注重个体差异。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观念,也值得我们思考。
在现代医学中,很多治疗方法都是标准化的,忽视了个体差异。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同样的治疗方法可能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个体差异,在治疗疾病时采取个体化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
总之,读完中医相关的书籍,我对中医产生了许多思考。
中医的整体观念、预防观念、平衡调节观念以及个体化治疗观念,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健康问题,忽视了整体思维、预防观念、平衡调节和个体差异等重要观念。
《思考中医》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读《思考中医》的时候,是在省中医针灸科进修期间。
前途未卜时献身中医事业,不单单是要有足够的热忱和激情。
在物欲横流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古人心已不可得,而是否能从古人心亦未可知?!被刘力红老师的书所吸引,是一种幸运,书里找到了一种久违了的信仰和理念,为之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一种长时间的孤独,与寂寞相伴,青灯下阅读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对经典的别出心裁的阐释,让我耳目一新,读后豁然开朗。
坚定了我从医的决心,增加了我为之的勇气!斗转星移,不觉间已从医十六载,虽然这几年也曾翻阅《思考中医》,但毕竟还是查阅性的阅读,接到三轮笔试的通知,再次翻开书橱中的思考中医,认真阅读,又是另有一番收获。
思路也无限性的扩展。
,①、阴阳五行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形而上的哲学里,阴阳五行是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和范畴。
②、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内证不就是道家在返观内视的.过程中对身体经络走行的一种高度概括啊!几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发现了这种神秘而又天人相应的修行方法,及其对人体养生保健,治病作用的延伸,与《内证观察笔记》的天人相应相互验证。
③、时相里面的假设与应用———《黄帝内经》:“谨侯其时,气可与期”,五运六气的应用及伤寒论的欲解时就是最好的应用,针灸的候气、守神又何尝不是这句话的应用呢?④、正确的认识与经验的传承———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确要从繁体字入手,繁体字的意、形、象、义,都需要认真的去琢磨,去咬文嚼字方得真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儒释道三家里,而中医又与三家文化密切相关,若说中医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载体,也未必有过分之处。
整本书写下的是一个理,留下的是对事物人情的思辨,充满智慧的总结,对经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
刘力红老师与龙子仲编辑问答中有句一句经典性总结———治境不如治心,堪称点睛之笔,由于特殊的家教关系,从小耳濡目染,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大学之道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又怎能失去一个格物致知的小人才呢!若所有人都懂得从意诚心正的修炼,积淀自己的德行而达到修己化人,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我们做医生的应该真正的做到格物致知,发扬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精神,做个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上医,这样才能实现上医医国的好大夫!医之道,君子之道也,必有恒者、仁心者、慧心者,始可为医,方能成上医!借刘力红老师祝福语谨愿普天下的人家庭幸福,身心健康!。
中医书籍读书心得10篇
中医书籍读书心得10篇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
下面本文库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医书籍读书心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医书籍读书心得1终于把《思考中医》看完了一遍,因为不看完它,心里总是不得安宁,这本书对我启发太大了,刘力红老师的话,太刺入人心了,你说怎么能不让我心动呢?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
那么你就是在杀人!!!中医书籍读书心得2《感悟中医》这本书通过集成创新、智慧之学、灵验之术、文化之花、感悟随笔、师友随感六个部分,系统的阐述了著名中医学者和科普专家马有度数十年的行医经验及概要。
读过《感悟中医》这本书后,其中细细品味,主要还在“感悟”二字,‘感’代表对于祖国中医的深深情感,对于中医的信任及坚持都能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悟’更是重要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位医学大家,集齐一生领悟到的中医内涵真理,告知于广大中医学子、同行。
本书集成创新部分,先分别阐述了学习中医,新一代的中医人,不仅要习得经典著作,更要在扎实的基础上,要创新。
既要发扬优良的医学传统,又要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不拘泥于格式。
其中又对四川名医宦世安给予高度评价,不论是医德、医术,还是对于中医的赤诚之心,都让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领悟到,‘一片丹心在玉壶’。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医学的发展在国内取得重大的突破发展,在国际上也取得深远的影响,相信加以时日,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指日可待。
针对仅仅依靠传统中医研究方法进行临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是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来研究,即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探讨。
思考中医读后感
思考中医读后感篇一:思考中医读后感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
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
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
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__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
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篇二:思考中医读后感终于把《思考中医》看完了一遍,因为不看完它,心里总是不得安宁,这本书对我启发太大了,刘力红老师的话,太刺入人心了,你说怎么能不让我心动呢?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
那么你就是在杀人!篇三:思考中医读后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
物理者,自然之理也。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
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中医思维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中医以来,我对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医思维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医思维的感悟。
一、整体观念中医思维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让我认识到,在治疗疾病时,不能仅仅关注局部症状,而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把握疾病的整体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逐渐养成了一种关注整体的习惯。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会根据四季变化调整饮食结构,注重营养均衡;在锻炼方面,我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这种整体观念使我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二、辨证论治中医思维认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让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接触中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病例都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例如,同样是感冒,有的人表现为风寒感冒,有的人表现为风热感冒,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这使我认识到,中医治疗疾病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等因素,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预防为主中医思维强调“未病先防”,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这种预防为主的观念让我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
在中医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养生保健。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注重营养均衡;在生活习惯方面,我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心理方面,我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些养生保健方法使我身体更加健康,减少了生病的几率。
四、注重情志调理中医思维认为,情志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情志调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在中医的启示下,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当我心情低落时,我会与朋友倾诉,寻求心理支持。
2022中医书籍读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2中医读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2022中医书籍读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2中医读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指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
因为我很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指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似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
我比拟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场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
20分钟后告知心跳如常。
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
假如病人没经历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照片,MR检查,均未见异常,部分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部分推拿按摩,未见改善。
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
其实自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
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病症全消失了。
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中医读书心得
思考中医读书心得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
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
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
有新意。
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
是一部
难得的好书。
终于把《思考中医》看完了一遍,因为不看完它,心里总是不得安宁,这本书对我启发太大了,刘力红老师的话,太刺入人心了,
你说怎么能不让我心动呢?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
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
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
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柴胡:味苦平。
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大黄:味苦寒。
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谷(道),调中化食,安和
五藏。
柴胡和大黄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推陈致新”。
“陈”与“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陈”代表一种旧有的东西,旧有的状态,“新”当然就是一种相反的状态,将旧有的状态推翻,建立新的状态,这是推陈致新;促使一个事物进行变化转换,以形成另一个事物,这也是推陈致新。
现代物理学有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叫“临界相变”。
所谓“相变”,说白了就是事物状态的变化,事物由此一状态进入到彼一状态,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某一区间或状态,对
于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进程、变化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决
定性的因素。
这样一个区间或状态,称之为临界或临界状态,在临
界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即为临界相变,因此,临界状态以及临界相
变的情况决定了事物的变化情况。
临界状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事物的变化,事物能否由“陈”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要看临界相变的发生情况。
从这一点
上来看,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作用,是否就是直接作用在临
界状态及临界相变上呢?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假如柴胡
和大黄确实能够直接作用于临界状态,直接促使临界相变的发生,
那这个意义就太大了。
疾病是一种状态,健康也是一种状态,有时
候我们从健康走向疾病,有时候我们由疾病回到健康,为什么会有
这个变化呢?因为相变的方向不同,所以就有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不同。
古人云:“但使五藏元真通畅,则百病不生”。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五藏元真不通畅了,为什么五藏元真不通畅呢?因为四
肢百骸、经络隧道、五藏六府,被结气、积聚、瘀血、血闭、风寒、痰湿水饮等等病理产物阻滞了、障碍了,因此,我们利用中药来扫
清障碍,拿掉阻滞,疏通道路,这就解决了疾病的关键问题。
《素问》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非出入,则无以
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出入升降为什么会废
息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这个“道”被阻滞了、障碍了。
道路不通,怎么出入?怎么升降?那就只好作罢。
只有元气的升降出入有保证,神机气立才有保证,健康才有保证。
阻滞了,障碍了,神机化灭,气立孤危,怎么还会有健康呢?所以
就要设法疏通它。
引申开来,其实每味中药都是一个“推陈致新”的高手,它们通过参与相变、影响相变,使相变的方向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此中奥秘,既可以从“推陈出新”言,也
可以从“临界相变”言,这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精髓。
中
医治疗任何疾病,都不出这个法门。
书中的言语很朴实,且有思辨性,我自然而然地被其吸引,多处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还记得这之前有过类似的感觉,是在一次研
究生组会上听同学讲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当时听起来觉得相当
精彩,真想会议结束就好好读一读,好好感悟,可惜自己得了“软
骨病”,没了下文。
回想一下,二十三岁了,我还真没完完整整看
过几本好书,记忆中只有《围城》《简爱》了,由于自己是理科生
的缘故?可我明明是很爱文学创作的!虽然写几篇文章算不得什么
创作,但情怀还是藏隐在其中的,有心人,天不负?
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
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
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
哲学课老师在分享她的写书经验时也说,一本好书,总能带给
读者一些启发。
从写考研日记开始,我就一直琢磨怎么写出来才是最好的,如果单纯写完了事,那我还不如早点睡觉,纠结始终伴随着我,现在已
经不以纠结为纠结了,反倒觉得这是个人发展中“否定之否定”的
必然结果,钱钟书也说“矛盾是智慧的结果”。
现在意识到,若定
位于未来,写一些为将来而准备的文章(比如以后某一天想出书)
会更有价值?
我应该用好人生最有时间的一段时光,把人生最学术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按中学语文老师写作文的要求来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说透”,当做书稿来写,供以后回味和把玩,也许会酿造出别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