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如何改善这一现状,真正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
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
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
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
”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
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
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
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
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作文教学反思六年级
作文教学反思六年级
第一篇:
作文教学反思
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是,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更多地着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自身表达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会设置更多的口语、听力和阅读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在写作时更具有表达能力。
写作重点的要点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增加口语、听力和阅读练习的设置。
用词分析的要点包括:重点单词包括表达能力、思考、口语、听力、阅读练习、语言水平、自信心。
第二篇:
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缺乏同理心和观察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会加强题目设计,授课时使用更多的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源,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和联想,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
创作能力。
同时,我也会从教材内容出发,增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课程设定和教学方法上做出改进后,我会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充分展现自我。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小组或班级讨论,让同学们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写作重点的要点包括:加强题目设计,使用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源,锻炼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增强同学的阅读能力,重点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增加小组或班级讨论。
用词分析的要点包括:重点单词包括同理心、观察力、声音、图片、视频、想象力、创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班级讨论。
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
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是把握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在这里,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
首先,应加强环境引导,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更加专注、积极。
其次,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主题写作、实践写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力、思考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
再次,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自身出发,让学生在运用思考的过程中,来检验和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同时,教师也要巧妙设计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合理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深入思考,锻炼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最后,教师要定期反馈学生的进步情况,提供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以调动学生发掘写作潜能的积极性。
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具体、及时的反馈,正确引导学生,批评时要客观公正,及时给出正确的建议,以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中,提升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圆满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有关中职作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有关中职作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中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其作文教学也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中职学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欠缺、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等。
对中职作文教学进行调查和思考,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
一、中职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 写作能力欠缺。
中职学生在写作方面往往存在句子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思维逻辑不清晰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作文结构都不清楚。
2. 缺乏写作积极性。
部分中职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对于作文任务缺乏动力,导致写作任务完成质量参差不齐。
3.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中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示范等方式,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中职作文教学调查为了解中职学生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某市某中职学校的100名学生和10名教师。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写作情况、写作习惯、写作方式、作文评价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发现了教师的某些教学不足。
1. 学生写作情况:61%的学生表示写作能力不足,只有39%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题目。
2. 学生写作习惯:大部分学生表示写作习惯较差,不愿意主动去写作业。
有高达8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写作文,更加偏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
3. 学生作文方式: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在写作文时缺乏条理,思路不清晰,缺乏逻辑性。
4. 作文评价:作文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评分标准,缺乏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5. 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为主要教学方法,较少开展针对性写作训练。
三、思考中职作文教学的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作文教学模式需得到创新。
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1. 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写作比赛、作文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
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激发写作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
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
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我手写我心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
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
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学生心中有杆称,“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
老师家访好不好,惩罚学生对不对,处理某事公不公,学生不敢写,丰富的学校生活变得乏味,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事物有两面性,阳面、阴面,薄如蝉翼的纸亦是如此,正是阳光下的镜子,明亮而耀眼,可另一面,暗多了。
作文要写真事,说真话,那么暗面就不是真事、就不是生活了吗?只写一面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圆滑事故,虚伪自私的性格。
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鼓励他们讲假话,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要提高作文水平真是天方夜谭。
因此,要改变这种柴米堆积却无米下锅的现状,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对他们以鼓励、抚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暗面也可曝曝光,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综合2014·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教学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广泛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在多重对话中,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阅读实践,走进文本,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课前,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充分与文本对话,真正实现了为人师表。
1.仔细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我都会认真阅读文本,哪怕一个字、一个词,我都会翻来覆去地读,并且查阅字典、词典,充分理解作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真正用意,还上网学习其他同行对此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独到的理解,帮助自己正确把握文本。
如《白杨》一文,我抓住“浑黄一体”,体会到了大戈壁的荒凉,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生活环境的恶劣;通过“高大挺秀”一词,我体会到了白杨的坚强,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通过“笑”字,我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读出了惊喜。
在仔细揣摩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真正走进了文本,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悟意明理,与文本实现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我在悟意明理上下工夫,实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我首先全面地了解了作者,了解了文本的时代背景,掌握了文本的时代意义,通过字里行间,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道理,以备阅读时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如《观潮》一文,作者生动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潮来时的雄伟气势。
我反复诵读重点语句,细细地欣赏品味,通过课件,切身感受到了钱塘潮声音越来越响亮、气势越来越浩荡,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的宏伟场面。
作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作文教学的思考作文,作为一种“倾吐”,它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愿望,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唤醒主体意识。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打破陈规,拓展想象空间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倾吐见闻、思想和情感,我们要打破陈规,给学生开辟一方想象的天地。
(一)放宽命题,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的作文,只要有话说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可让学生在“写人”的范围内自选素材,自主拟题,可写大人、小孩、好人、坏人等,只要学生能用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思维生活实际的不同,可选择充足的感性材料,便于展开思路的文题,如《我爱……》、《记一件……的事》;也可变换角度命题,如写老师可以从《我的老师》、《我心目中的老师》、《假如我是老师》等角度去写,灵活命题,自由选择。
(二)写法自由,想象创新在小学作文中应该淡化文体,激发学生想象创新,自由表达。
如练写《我的文具盒》这类题目时,可以写成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以写成以介绍用途为主的散文或诗歌,甚至可以写成喜闻乐见的童话……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大胆想象的机会。
(三)放胆写作,体现个性小学生习作要强调自我,提倡写放胆文,要自由表达思想。
如写《我的老师》这类题目,不一定要写出老师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写一写弱点或缺点,这样全班学生写出来的教师就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二、开放形式,唤醒主体意识人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只有当他去主动作用于客体,才有可能对客体进行有效的认识,才能借助语言文字这种形式,形成有价值的文章。
作文教学不妨实行有目的的开放式教学,以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
(一)拓展习作空间老师要有意识地将作文课堂引向课外、社会、大自然。
如《记一次活动》,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创造轻松愉快的习作环境,像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活动等。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有效思考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有效思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随笔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笔是一种自由性较强的写作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随笔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用文字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
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作文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检测的一种方式。
通过作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写作练习,如描述描写、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等,帮助他们逐步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学生改正和进一步提高。
在进行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和动力,就很难坚持下去。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写作训练和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分享一些优秀的作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写作感到兴趣和乐趣。
其次是合理安排训练和教学内容。
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话题和写作形式进行训练和教学。
要注意逐步增加难度,循序渐进,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是注重评价和指导。
在进行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评价和指导。
可以通过批改作文、评价作文等方式,及时告诉学生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篇一《让作文回归生活》在作文教学里,我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文就像挤牙膏,痛苦得很。
为啥呢?因为他们无话可说。
就像我班上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
有一次我让写《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小明抓耳挠腮半天,就写了两行。
我问他为啥写这么少,他说不知道写啥。
我就跟他聊天,原来他周末就是在家打游戏、看电视,觉得没什么值得写的事。
这可不行,我就琢磨着得让作文回归生活。
生活里到处都是素材啊。
我开始让学生们每天记录一件小事,不管是路上看到的小花,还是爸妈做的一顿饭。
我跟他们说,就像你跟朋友聊天讲故事一样去写。
比如说小明早上来上学路上看到个卖棉花糖的大爷,那棉花糖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周围围了好多小朋友,小明自己虽然没买,但那场景觉得特别温馨。
我就让他写这个。
慢慢的,小明能写的东西就多起来了。
他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些被自己忽略的小事情写出来还挺有意思的。
这就是从生活里找作文素材的妙处,让作文不再是无源之水。
篇二《趣味的开头和结尾》写作里,开头和结尾特别重要。
可学生们就常常弄成那种干巴巴的模式。
像“今天我要写一个事,我现在开始写了”这种开头,让人看了就不想再看下去。
我曾经给他们布置作文《我的宠物》。
我留意到小红写的作文。
她开头就写“我的宠物是一只小狗,它叫旺财,很可爱。
”特别简单直接,没啥吸引力。
我就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开头法。
我举例说,就像你跟别人介绍你的宠物,你不能只说我有个宠物狗叫旺财,你可以说“你绝对想象不到,我家有个毛绒绒的小跟班,每天跟着我跑来跑去,那就是我的小旺财,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狗。
”然后我让小红按照这种方法改。
这还没完,结尾也不能马虎。
有些同学结尾就仓促地来一句“这就是我的宠物,我很喜欢它。
”很平淡。
我告诉他们可以来点温馨或者俏皮的结尾。
像描述自己和旺财玩了一天后的感受,“玩累了的旺财趴在我的脚边睡着了,我看着它,心想,有这个小家伙在身边,生活都更有趣味了呢。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小学作文教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困惑,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动力小学生在面对作文作业时,常常感到无从下笔,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写作的认知不够深刻,觉得写作是一种枯燥的任务。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引入绘画、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作为写作素材或引发学生思考的起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并设置奖励机制,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能够驾驭各种写作形式和题材,而有的学生则只能囫囵吐批,表达能力有限。
这种差异性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个别化教学。
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从简单的写作题目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然后再逐渐引导他们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写作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三、评价标准不明确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面临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学生们不知道作文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导致作文评价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与学生进行共享和明示。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要求。
在给学生评价时,教师应该针对每个方面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质量。
四、缺乏实践机会和写作环境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写作环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优质范文)
篇1: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体现一个小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能够看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因此,作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水平,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是小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要求,也是小学生实现自我个性发展,提高创造性的要求。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爱,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发现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思维,小学作文的教学将如何体现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呢?目前,在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困惑,教师的作文教学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这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困惑,老师们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呢?这些都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一些小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痛不已,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或者每次都写一些落入俗套的东西,很是烦恼。
小学语文老师也总是觉得头疼,看到学生写的东西大多都是千篇一律,感觉平淡,像记流水账。
具体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困惑。
1、缺乏个性,感情平淡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的教学中,往往给学生指导,一篇文章该怎么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给学生编制条条框框,造成学生思想狭隘,为了套用形式而写作。
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使内容符合形式,而不是使形式符合内容,所以造成了小学生作文新意缺乏,内容简单,读起来枯燥无味。
比如,许多小学生在作文《快乐的一天》中写道:“今天和妈妈去爬山,到了山顶,妈妈说安静的山间会有回音喔。
我和弟弟一起试着大叫—‘你好吗’,果然大约三秒之后就听到:‘你好吗’,‘你好吗’。
一个字都没有变,课本说的音波反射,我终于体会到了。
真是快乐的一天。
”这篇文章在学生看来,是非常符合老师的要求,因为文章里面既有中心思想,又有记叙文写作的几个要素,所以是一篇好的文章。
因此,许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往往受一些写作规矩的束缚,不能把自己的个性凸显出来。
其实,为了凸显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文章更应该侧重的是小学生个人的思想活动,文章重在描写小学生在听到回声时内心的活动,通过内心思想的活动才能凸显一个人的品质,才能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才能彰显个性。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初中作文教学时,老师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思考。
初中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作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写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和目的性。
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思路的构建和文章结构的安排。
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性的写作练习,如描述性作文、记叙性作文、议论性作文等,帮助学生培养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对优秀作文的解析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要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写作作业的批改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和改进。
老师还可以通过补充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规范等,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作文比赛、写作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写作主题和写作活动,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和文学作品的模仿,帮助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然后按照教 师的指导写作文 , 学生很有兴趣 , 写 的文章有具 体内容, 有 真情实感。如果学生对 身边 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
的认 识 , 就让他们去描写 , 去 评 论 尤 疑是 很 难 的 。对 小 学 生
从生活中去领悟 , 去积 累, 引导他们掌握更多 的学习方法。 3 . 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 中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
பைடு நூலகம்
破 万卷 。下笔如有 神。”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 言材料 , 增长见识 , 提高认识水平 , 才能提高作 文能 力。
5 . 引 导 学 生从 互 联 网上 查 阅 资 料 , 做实验 , 咨询别人 , 在
来, 让 学生 掌握 了这些写作方法 以后 , 再让学生 留心身边的 动物 , 如小狗 、 小鸡 、 小鸭 等 , 激 发学生 的观察兴趣 , 并 使他 们懂得观察 的重要性 ,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 习惯 。这样不 仅有利于学生对课 文的理 解 ,也在潜移默化 中让 学生初步 掌握描写一种动物的方法。学生通过 观察 , 积 累了大量 的素 材, 写起作 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以 下几 方 面进 行 长 期 训 练 :
1 . 可 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 定期检查 。
2 . 课外 向学 生 介绍 一 些 名 言 、 古 诗词 、 儿童诗歌 , 要 求 他
、
培 养 学生 的 观 察 能 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 的第一步 。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 象的事物 , 才能激发其积极地 思维 , 进 而产生表达愿望 。在
W EN U DA0 HANG
作 文 教 学 的 困 惑 与 思 考
文 /范 晓 芬
作文难 , 究竟难在哪里? 总结过 去 , 我认 为 , 作文难 固然 有其写作本 身的难度 , 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 中 , 也存在诸 多原因。长期 以来 , 语文教学限于 课本本身 , 忽视 了教学 与 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 , 词汇贫乏 , 认识水平低 , 学 生感到有 话不会表达 。在作文教学 中, 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 学各个 年级作文教学 的阶段特点 ,忽视 了小学作文教学 的 阶段性 和连续性 , 要求普遍偏 高 , 没有遵 循作文教学循序渐 进的原则 , 因而收效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 在课程 目标部分 对中年级 的习作 明确提 出了以下 阶段性 目标 :留心周 围事 物,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 的 自信心 ,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见闻、 感受和想像 , 注 意表现 自己觉 得新奇有趣 的或 印象最 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 尝试在 习作 中运用 自己平时积 累的语 言材料 ,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篇一《从“无话可说”到“滔滔不绝”》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说不知道写啥的状况。
就像我之前教的一个叫小辉的学生,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
我问他怎么了,他苦着脸说:“老师,我觉得我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啊。
”我就开始琢磨,得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素材。
于是我搞了个小活动叫“生活放大镜”。
在这个活动里,我让学生每天花十分钟观察周围的一个小事物,然后分享出来。
小辉第一天观察的是他书桌上的一个小摆件,是个有点儿旧的小木偶。
他开始描述这个木偶的样子,脸上那有点掉色的腮红,身上缝缝补补的衣服,还有那有点歪的帽子。
说着说着,他就想起了这是小时候爷爷给他买的,爷爷带他逛集市时的热闹场景,还有爷爷那温暖的大手。
他越说越兴奋,从这个小木偶扯到了和爷爷一起度过的好多时光。
从这我就明白了,得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
我让他们把日常观察变成一种习惯,无论是上学路上的一朵小花,还是课间同学的一个鬼脸,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这样慢慢地,那些觉得无话可说的学生,作文里也能有很多鲜活的内容了。
教学不就是这样嘛,得陪着孩子找到那扇通往精彩内容的门,让他们能从“无话可说”变得“滔滔不绝”。
篇二《让作文有血有肉》作文不能光有干巴巴的骨架,得有血有肉才行。
这就像我之前批改作文的时候遇到的情况。
有个学生写他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就简短地写“我看到老奶奶要过马路,我就去帮助她了,然后我很开心。
”整个过程简单得像个公式。
我就打算让学生学会详细描写。
我给他们举例,还是那个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事。
我开始详细描述:“那天阳光正好,我在马路边等红灯。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那是一位老奶奶。
她站在路边,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紧紧握着一根拐杖。
她那满脸的皱纹就像老树的树皮,眼睛微微眯着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眼神里有一丝害怕。
我急忙走上前去,轻声对老奶奶说:‘奶奶,我扶您过马路吧。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往往注重对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背诵和模仿优秀作文,学习好的表达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生活化。
而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写作是一种个体的情感和思维的表达方式,需要学生有兴趣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生活素材,帮助他们将日常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让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在家乡的生活、人情风俗、自然风光等。
这样的写作话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写作需要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这些细节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的作文,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和记录生活的点滴,感受校园的氛围和文化。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
生活化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写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提供一些奇思妙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写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写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生活化教学还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
语文作文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写作。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参赛的经历,不断进行实践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困惑。
本文将探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学生作文难以表达思想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常常难以将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
许多学生写作时存在词汇匮乏、句式简单、逻辑不清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帮助他们模仿和借鉴。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词汇和句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二、评价作文存在主观性强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主观性强、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不同教师对同一篇作文的评价可能存在差异,这给学生带来了困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建立作文评价的标准化体系。
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既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也包括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纪律性。
此外,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具体的修改建议,指出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激励和肯定。
三、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小学作文教学往往注重技巧的训练,而较少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
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作文内容显得单一和呆板。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写作的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融入到作文中去。
在教学中注重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只注重任务布置与批改,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有效指导。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遇到困惑,但往往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作文指导。
先从简单的写作任务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呢?我认为下面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一、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开掘学生的“情’、“趣”效率不高是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老问题。
其症结何在?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调动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其情感因素。
学生如把作文视为苦事,谈“文”色变,写文章只为应付教师检查,当然写不出好文章来。
相反,如果学生以作文为乐,写真事抒真情,情溢文中,即使其文字稍劣也不愧为一篇佳作。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出现得多的是一些未扣紧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学生或对它未熟悉,或已写过多次;兴趣不高,往往是皱着眉头完成“任务”,文章写出来当然会枯燥无味。
那么,针对之的办法便是让学生写随笔,不规定标题内容、文体篇幅,让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自己的笔墨,让他们写自己要写的人、要叙的事。
我规定学生每两周交一篇这样的文章,结果出现了大量情满胸怀,让人动容的好作文。
要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还得在平时评分时不打“标准分”(统一尺度,不分学生作文基础好坏而只根据文章质量打的客观分),而应打“进步分”——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次作文较上次作文有明显进步则不论其水平是否还低劣,则给予高分;相反,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本次作文较上次作文没有进步,则即使其达到发表水平,也不必给予高分。
二、应努力拓展学生见识,促使其看多练多开展讨论学生作文头痛有“二难”:一是无素材,二是有素材不知从何挖掘主旨。
速成学生作文无素材,与其生活阅历有关,但也与学生阅读面窄小息息相连。
由于课程多,作业量大,中学生读书看报的时间较少,加之某些学校阅览室只是空摆设,学生得不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接触不了当前中学生的优秀作品。
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拓展学生见识。
我的作法有二:一是每堂课有五分钟的优秀作品朗读,要求学生去查找一篇有思想深度、文笔优美的文章,在全班朗读,同时点名学生进行评论;二是发动学生多订多借报刊,并利用余暇带学生去进行参观、访问。
作文教学的思考心得体会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关乎学生思维品质和创造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作文教学的教师,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写作要求,引导他们从写一句话、一段话开始,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拓展写作领域。
2.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组织户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作文比赛、举办作文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写作积极性。
3.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良好的写作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
此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写作模式。
二、注重方法,提高写作技巧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写作素材。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写作积累素材。
2.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写作思维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关键。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如逻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思维导图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3. 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段落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关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对作文主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作文内容千篇一律,雷同问题非常严重,也没有真情实感,不能吸引人阅读。
新课改为作文教学明确了个性化作文的改革新方向,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下面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个性化作文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挥个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
这样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情感、思想、观念。
个性化作文具有主观性、创新性、体验性以及真实性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重要影响,能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更符合写作教学的需求,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仍有很多教师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拟定作文题目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和生活环境,导致学生对作文题没有共鸣,没有写作热情。
有的教师过于看重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导致学生的作文陷入模式化的僵局,没有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落入机械化的写作学习困局中。
在作文评价方面,评价角度和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评价,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且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创新角度等也得不到认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写作热情,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二、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先明确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基本方针,树立以个性化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等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和安排个性化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思考
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作文有别于口头表达,它要求使用的是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语言的组织要比口头表达更严密,逻辑性更强。
如何组词、构段、成篇?这些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从何而来,如何“植入”学生头脑?答案就是——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三学段的作文训练称为“习作”,“习”即学习模仿的意思。
学习模仿的是别人所写的好文章,那就离不开阅读。
阅读包括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和课外自由广泛的阅读。
课堂上的阅读是有意识的从课文中习得作文的营养: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范式等,这种习得有时需要有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去习得,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用心地去朗读课文,甚至熟读成诵。
在这个过程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就会印在学生脑中,日积月累就丰富起来了。
在表达(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时,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如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改革自己的阅读教学,教师的分析讲解尽可能少一些,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背诵优美段篇,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从400篇左右的课文中汲取丰富的作文营养!
课外的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更多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是学会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品味和思考,这一点对学生的作文极其重要,这种观察、品味和思考是否敏锐、高尚、全面、深刻直接决定学生作文内容的质量。
一个学生如果能博览群书,他就会比别人更注意观察生活、自然、社会,就会更喜欢思考,也会有更多独特的发现、感悟和见解,表达的欲望比别人更强烈,作文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写作方法的指导应放在阅读教学时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沿袭这样的模式:教师布置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多是放在学生动笔作文前这个时间段。
很多教师主要是是从审题、选材、表达技巧等方面去说,由于时间不多,教师能做到的也就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对学生写好作文帮助不大,有效性不高。
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要想让学生明白“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准确”等等,就要在阅读教学时注意“读写结合”,抓住课文里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这就叫“内容具体”,那就叫“语句生动准确”“过渡自然巧妙”。
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去做,因为阅读课的课时是最多的,所以就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学生就会从许许多多的例子中学会怎样写作文。
三、作文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动笔写作文前教师应做什么?多数教师是从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去指导学生,但实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我市金秀县潘海珍老师的“情境再现,自主作文”课题研究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学生动笔作文前,她会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过程、体验生活、有所感悟,然后顺势让学生动笔写作文。
我有机会观摩了她执教的几节作文课,都是借班上课,学生表达的欲望很强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具体,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的情感特别真实。
不少教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写出来的作文都比较好。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源于作者强烈的情感驱动。
作文前教师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情动”起来,让他们想说、想写。
教师干巴巴的有关作文方法技巧的指导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愿望。
试想,在作文课前学生上的也许是数学课、体育课,学生此时也许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情境中,这时却叫他们动笔写一篇作文,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然多数学生这时是心不甘情
不愿地去写,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每一次作文的训练内容,精心地创设与之匹配的写作情境,可以通过教师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表演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等等,让学生融入此情此景后再动笔写,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四、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十分重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此教师们都不会有异议,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坚持去实践这一规律,反而总是抱怨学生作文太糟糕。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很难一次就达到要求,反复修改方能不断完善。
要让学生从改中悟写,掌握写作的方法。
教师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找出做得比较好的有哪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对每次作文训练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修改。
如,内容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作文中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整篇文章,或者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一些例子,教师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明白怎样写才是“内容具体”。
学生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模式后,再修改自己的习作,或是与他人一起修改。
通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作文内容不具体的问题就一定会解决。
每个学生每次的作文都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除了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外,教师还应给予个别的指导,如果时间不允许,每次可以选择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作文进行指导。
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每次修改习作也不一定要求做到面面俱到,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修改,力求每课一得,长期累积就一定会达到目标。
五、作文训练要注意分层分类达标
分层,在这里指的是把学生的作文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个体之间会呈现较大的差距。
如果在教师的心中总是以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势必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教师对一部分所谓的差生总是不满意,失掉信心,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很难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作文的兴趣、信心。
作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分层达标,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如,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让他达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形象,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美观的目标;对水平稍低的学生可以让他基本做到文章有中心,内容比较具体,句子通顺,减少错别字,书写工整;而对一些特别差的学生,可以从把一段话写通顺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作文教学分层达标体现的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师生以更轻松的心态对待作文教学:教师会变得宽容了,教学的针对性强了,而不是以前的“一刀切”;学生作文会变得更有自信,因为每次作文的目标都是以他(她)现有的基础作为起点而确定的,只要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
分类,在这里指作文训练常常涉及到的中心、内容、语句、书写等。
每一次作文训练虽说都是整体训练,但由于小学生理解接受水平有限,如果一次性提出太多的要求,就会顾此失彼完不成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学情在某一个阶段强化某一方面的训练,如某班学生作文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句不通顺”,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对这方面进行指导训练,当该问题基本达标后再解决诸如“内容不具体”等问题。
由于训练目标明确集中,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很多,同时,作文训练的效果检测起来较简单,对提升师生的信心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