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课程难点与解析·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一、背景及作者简介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

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

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

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

《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案

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案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 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 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 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 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 《读韩愈》
总结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使形式整齐,气势充沛,增强了表现力。
2.被动句:不拘于时
3.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词结构后置 (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而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学于余
5.省略句 (1)吾从(之)而师之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说
韩愈
回顾总结常用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3、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5、事实论证 6、因果论证
一、古学师道(正面)
老师职责:授业 、解惑 传道
(必要性)(标准) 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果论证)
研讨与练习一:怎么逐步推出论点的?
讨论
“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是你心中的理想 的老师吗? 一个好的老师有怎样的品质呢?
知识渊博 以身作则
品行端正 传道解惑
亦师亦友……
二、今众摒道 (反面)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加
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课后作业
1、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对他的学生说:“你不 能老跟我一样,你要学我的心,不能学我的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 法。
2、把归纳的字词和本课的名句整理在笔记本上。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师说》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师说》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师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师说》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与中心思想;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理解作者观点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前复印好文章《师说》的课文;2. 学生准备: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分享一些关于教学的经验和感悟,引出谈论教师角色的话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教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写下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并进行讨论。

步骤二: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个别阅读课文《师说》。

2. 学生在课文中圈出或标记出他们认为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词。

3.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标记的部分,并讨论这些部分与教师角色的关联。

4.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步骤三:深入理解(30分钟)1. 教师将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呈现在投影仪上,学生跟读并解释这些段落和关键词的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和关键词是如何支持作者的观点和思想的。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步骤四:思辨讨论(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思辨讨论,让学生表达对教师角色的看法,并辩论教师应该有怎样的素质和能力。

2. 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提出一些实际案例,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理由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影响他人。

2. 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在未来的职业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师说》部分内容,了解《师说》中韩愈对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

2、理解《师说》中韩愈对耻学于师现象的批判,倡导从师的风尚。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难点】了解《师说》中韩愈对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

理解《师说》中韩愈对耻学于师现象的批判,倡导从师的风尚。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家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三、自主研习阅读全文,阅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任务一: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呢?(自主完成)明确:①他不拘于时②能行古道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三段,完成任务二、任务三。

任务二:韩愈作《师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说“嘉其能行古道”,其中“古道”指的是什么?(同桌讨论)明确:古人从师之道: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圣人无常师任务三: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四人小组合作)明确:古人从师的原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的原则: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五、背景链接——文以载道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补充背景材料:1、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师说》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师说》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式。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师说》的作者背景和成书时代。

《师说》的主要观点和论述结构。

《师说》中的重要词句和文言文特点。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师说》的背景、观点和词句。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分析《师说》中的具体论述和例证。

2.2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和参考资料: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在线阅读和讨论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师说》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师说》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式。

分析:分析《师说》中的重要词句和文言文特点。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

总结:总结《师说》的核心观点和论述结构。

3.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讲解:15分钟分析:20分钟讨论:10分钟总结: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表现,评估其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师说》的理解程度。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自我评估:教案编辑专员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资源5.1 教学拓展相关阅读材料:推荐与《师说》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对《师说》背景的理解。

5.2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和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查找信息。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和交流。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优质课一等奖3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优质课一等奖3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优质课一等奖1【教学设想】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

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

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

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一、预习安排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

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

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⑴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

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老师是干什么的?②人为什么需要老师?③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⑶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2023师说优秀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2023师说优秀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2023师说优秀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师说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及“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

2、读懂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理解文义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3、领会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激疑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__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一、导语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但是,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__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又称“韩吏部”。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师说》。

(2)理解《师说》的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师说》的核心观点。

(2)学会如何分析古文,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尊师重道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师说》。

(2)理解《师说》的文意,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对文中某些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师说》的作者韩愈及其时代背景。

(2)介绍《师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师说》,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师说》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讲解:(1)讲解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对文中某些观点进行深入讲解和批判性思考。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师说》中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师说》。

2. 运用《师说》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写一篇关于师生关系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师说》的理解和应用。

3. 读后感:评估学生在读后感中对《师说》观点的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考。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古文朗读音频、视频资料等,增强学生对《师说》语言和情感的理解。

2.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描述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

3. 设计相关的讨论话题和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韩愈师说教案(优秀3篇)

韩愈师说教案(优秀3篇)

韩愈师说教案(优秀3篇)师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

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2 《师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2 《师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2024年小学校长岗位竞聘演讲稿小学校长岗位竞聘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小学。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这次竞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说,在学校的舞台上,校长是领跑者,校长跑得多快,老师们跟着就会跑多快;校长是船长,是掌舵的,你要指挥学校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远航,达到理想的彼岸。

因此,要出一流的学校,必须先有一流的校长。

一流的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一、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校长,应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有了这颗心,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办学方向,不断增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有了这颗心,就能在逆境中经受住考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永远向前;有了这颗心,就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坦荡胸怀,襟怀坦白,任人唯贤,在学校工作中,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二、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

小学校长不仅要做“管理上的能手”,而且还要是“教学上的高手”。

这样的校长,群众才会由衷地佩服你,也才能成为教学上的“领头羊”,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

在学习上除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自己要经常地学习教学杂志上刊登的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

并应坚持写业务学习笔记,规定在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要带一门主课(语文或数学)。

力求做到多带课,带好课。

三、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负有组织和管理学校全盘工作的责任,有权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决策和运筹。

好的决策,就是学校领导和群众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校长要精心设计工作项目和措施,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案,写出计划,以便顺利实施。

1.抓教育思想的引导工作作为校长应花大力气引导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从理论高度和具体实践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在各自的工作中处处以方针为指导,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既抓智育又抓德育;既抓智力因素,又抓非智力因素;既抓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又抓升学工作,一切工作都纳入贯彻方针、提高办学质量的轨道上来,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的观念。

师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师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师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这是师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师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1《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为唐代散文,在单元说明中编者就指出,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说》正是韩愈反对骈文浮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的代表之作。

本文的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的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德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从全篇布局来看,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

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

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

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

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

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

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

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韩愈的《师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古文阅读和分析,详细内容涉及《师说》的全文解析,包括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

具体章节为古代汉语文学经典篇目《师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师说》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并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 培养学生理解和领悟古代文学经典的能力,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3. 通过学习《师说》,使学生认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师说》中的句式结构、词义理解以及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重点:全文翻译、文章主旨以及古代文化背景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古汉语词典、《师说》原文及注释、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出尊师重教的主题,进而导入《师说》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解读《师说》的全文,分析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注重讲解与实践情景的结合。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和段落,进行翻译和解读,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师说》中的重点句子,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师说》中的难点和疑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重点词汇、句式及翻译。

3. 文章主旨及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翻译《师说》全文,并对照注释检查。

b. 分析《师说》中的比喻手法。

c. 阐述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答案:1. 略。

2.a. 传道:传授道理;受业:接受学业;解惑:解答疑惑;师道:教师的道德;尊严:威严和尊贵。

b. 《师说》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职责。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及文体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课时:3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三、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写作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谀经传郯苌弘蟠贻巫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小结全文。

四、作业:1、背诵第一段。

2、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演示过程和方法。

2、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一、检查上堂作业:1、背诵第一段。

2、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内容结构:第一段:正面阐述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 以什么人为师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古之圣人——从师圣益圣今之众人——不从师愚益愚爱其子——择师惑矣,未明也于其身——耻师《师说》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学习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1《师说》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

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

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

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其缜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但文章的观点从现在看来,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资源优势,引发学生积极展开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动口说”“动手写”等能力,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议题。

【学情分析】224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文化课的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但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加上我平时也常把“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只要诱导得法,学生会表现出空前的探究热情,分组讨论时,教室内会涌动着一种积极探索、主动进取的热烈气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参与者。

而因“参与”感受到的喜悦又会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愿望。

【教学理念】关于语文教学,叶老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生只领会教材的质与文还不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能自领会之境。

”(《书简》)杨贤江先生也认为学习上应提倡“自动主义”:“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

”而张熊飞教授实践和倡导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也以“诱导学生思维”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所以我组织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以引导学生感知、认识韩愈“论师”的主要观点为诱发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的欲望,围绕“师”这一永久话题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并以此为作文契机,进而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韩愈的《师说》。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主要围绕“师”的主题展开,探讨师者的角色、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等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师者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3.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一些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

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师生关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解释作者对师的定义和职能。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择师的标准3. 重点词汇、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择师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师生关系的文章,如《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师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师说》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反思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树立尊敬教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师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分析并理解《师说》中的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师说》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2. 引导学生运用《师说》中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师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分析文章观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师说》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运用《师说》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韩愈及其作品《师说》。

2. 讲解:详细讲解《师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师说》中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作用和价值。

4. 案例分析:举例子,让学生运用《师说》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教师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包括词语填空、翻译句子、论述观点等,以检验学生对《师说》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以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自评: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师说》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3. 教学改进:根据教师自评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拓展活动:1. 辩论赛:组织学生就“尊师重道”的主题进行辩论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师说》中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

《师说》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师说》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和认识。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1.2 教学意义通过学习《师说》,使学生对古代儒家教育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要点2.1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文章主题思想:阐述师生关系,强调尊师重道的价值观。

文章结构分析:导入、、结尾三部分。

2.2 教学要点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尊师重道的价值观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解读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主题思想和结构。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师生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观点。

3.2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过程导入: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主题思想和观点,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讨论:组织学生就师生关系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题思想。

第三步: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同行评价:请教同行教师,争取获得宝贵的教学建议。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师说》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关于韩愈的生平和思想教学课件与教案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6.2 教学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整理好教学课件和教案。

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案共38页

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案共38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韩愈《师说》公开课获奖教 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第一篇:《师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贻()谀()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答案:1、du fǒu zhuàn yí yú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

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梳理本课的论证过程,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记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结合美读法感知,抓重点字词举一反三法疏通课文,合作探究法深入赏析,归纳法总结升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论辩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师重道、能者为师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课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师”“道”“之”等,感悟课文的思想之美。

教学难点:梳理本文的论证过程,体会论辩之美。

教学时间:2学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自古以来最为尊奉的是“天帝君亲师”,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重,足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所以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然而在唐朝中期,社会上却弥漫着“耻学于师”的风气。

柳宗元在他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就谈到过人们耻学于师的现象:“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一个狂人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这个狂人就是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愈的这篇《师说》。

请大家看到课本54页。

二、作者简介与解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愈。

①愈(768—824)768—824)生活在唐朝中期,恰好在安史之乱后,朝政日益衰败的时期。

字退之,河阳(今孟县)人。

又称“吏部”、“文公”,祖籍郡望昌黎,故称“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

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长大。

在25岁中进士。

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②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后世尊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

后人评价说:如潮、柳如泉、欧如澜、如海。

愈的文章有如潮水一般浩荡奔腾,情感充沛,气势磅礴。

③他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复兴儒学,反对骈文,提倡先两汉散文。

主文以载道、言务去、创造性的学习古文。

问:我们学过哪些他的哪些作品呢?《马说》《师说》还有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题目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论说文体,属议论文围,重在议论。

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一般述对某种事物的见解,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说”,古义为述和解说,故“师说”可理解为“解说从师的道理。

”背景简介:晋时期,文帝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按家世背景,将人分为几级,上层的士族阶层的子弟可以凭借他们高贵的家族身世,出仕为官,他们不用学习,自恃清高,也看不起老师,这样的风气一直沿袭到了唐朝,柳宗元在他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写到:“由、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

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

只有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

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而且大肆渲染、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

”当时愈35岁时,还在长安当国子监博士。

本课是他写给他的学生蟠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要作这篇课文给蟠。

三、整体感知1、老师示朗诵,学生对照注释,对不懂的词句进行圈点。

2、老师指导学生诵读⑴字音:读(dòu)(不通否fǒu)谀(yú)郯(tán)聃(dān)贻(yí)传(zhuàn)Jiāo 把知识和技能传给别人(jiāo)教Jiào教育、教导。

强调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导,是对教育工作者更高的要求。

⑵难点句节奏: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强调:“也”作为语气词,可以放在句末,句中,这里表示句中的停顿。

)⑶情感。

同学们想想朗读这篇课文的情感是怎样的?语气词最能表达情感,我们一起来找课文中的语气词:嗟乎、矣、呜呼、欤:这几个语气词是作者苦苦的呐喊与申诉,是作者愤怒、悲叹失望的心写照。

因此,大家在朗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节奏,还要把握“愤慨、失望”的情感。

3、让学生朗读。

(先大致了解课文容)四、理解课文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找出不懂的词句,课堂提出大家解决。

⑵老师点拨重要字词。

第一段〔1〕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者:…的人〔2〕所以:古:用来…的凭借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道:道理,这里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

〔4〕受:通假字通“授〔5〕业:学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6〕知:知:懂得〔7〕闻道:闻,听见,引伸为懂得。

〔8〕从而:古:两个单音节词,从:跟随而:表顺承。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无贵无贱:无古无论今没有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省略句:生乎吾前(者)…同学注意要注意文言翻译要尽量直译的前提下翻译得通顺流畅,服从原意。

请同学口译。

逐一点评。

问:这是一篇论说文,这一段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并概括。

明确:古学师道第二段〔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传道:道理〔2〕出人:超出(一般)人。

其皆出于此乎?:出:产生〔3〕众人:普通人。

今:现在。

下:方位名词——动词低于其皆出于此乎: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

圣、愚:形容词——名词〔6〕惑矣:(真)糊涂啊!解惑:名词疑惑,困惑。

〔7〕彼童子之师:那些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8〕句读(dòu):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

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

〔9〕身:自身〔1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小学:古:小的方面学到了今:人们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

小、大:形容词——名词〔21〕复:恢复。

族:类〔12〕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

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

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

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

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13〕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

〔14〕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表示强调。

介词结构后置:耻学于师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学生口译,点评纠正。

问:这一段作者嗟乎叹息的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明确:“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难矣!”师道之所以不能流传,正是下文谈到的人们耻学于师导致的,这一段,作者批判了人们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今众摒道)第三段〔1〕常师:固定的老师师:以…为师〔2〕不必:两个单音节词,不一定还有“没有必要”的意思。

〔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

攻:学习,研究。

〔4〕如是而已:就是这样罢了。

介词结构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省略句:反不能及(之)学生口译,点评纠正。

问:这一段以孔子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明确:“圣人无常师。

”对,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圣崇道)第四段〔5〕氏子蟠: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6)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经:六经本文。

传:注解经文的著作。

通:普遍嘉:赞许古道:古人的从师之道贻:赠送被动句:不拘于时(不于时拘)介词结构后置:学于余学生口译,点评纠正。

问:这一段中,作者赞许了蟠不拘于时,遵行古道,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

明确:蟠行古道经过大家努力,我们已经攻克了这一课的文言难点,接下来我们再梳理一下本课的写作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从古学师道中提出观点,接着批判了今众摒道的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圣崇道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最后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

(古学师道——今众摒道——孔圣崇道——蟠行古道)五、归纳积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整理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点,分类整理,易于记忆和掌握。

大家要认真,并积极回忆巩固。

1、通假字:“受”通“授”,传授“不”通“否”2、一词多义:师、出、道、惑3、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下圣人形容词——名词解惑也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3、古今异义:学者所以从而众人小学不必4、虚词:于其乎之5、特殊句式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乎1. 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

例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诘,呢。

)“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吧。

)2. 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

例如:“生乎吾前。

”(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

”(表比较,比。

)于1.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

例如:“耻学于师。

”(从、向)“其皆出于此乎?”(从、在)2.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例如:“于其身也。

”3. 介词,表示比较,比。

例如:“师不必贤于弟子”。

4. 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例如:“不拘于时”。

其作语气副词1、表猜测。

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2、表强调。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确实)1、指代人或事物。

例:择师而教之①代词2连接定中,表统一关系,相当这类这些。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2、于定中间古之学者之②助词3、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皆通习之5 、表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③动词作动词,到、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