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8年专插本《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二、考试总体要求本大纲为报考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管理原理、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管理法制、行政方法、行政文化、行政机关管理、财务行政、行政效率、行政发展等。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从事行政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三、考试内容、要求和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 考试内容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特点第三节行政管理学的演进第四节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二)目标要求1.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和范畴。

3.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特点及有关规律。

(三)考试知识点关键术语:行政;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

复习参考题:1.简述行政与公共行政权力的含义。

2.说明行政与管理、行政与政治的区别。

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4.行政管理学具有什么特点?5.试述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思想。

第二章行政管理原理(一) 考试内容第一节行政管理原理概述第二节体制上的封闭原理第三节能位原理第四节弹性原理和权变原理第五节可比性原理第六节优化原理和效益原理(二)目标要求1.了解行政管理原理的含义。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专科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专科

《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适用对象: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专科学生二、主要参考教材: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三、考试目的: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考试,学生能熟练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概念与原理,能对行政管理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并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解释行政管理行为。

四、考试范围和重点《行政管理学》考试范围在第一章至第十四章。

其重点是第三章行政职能、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行政领导、第六章人事行政、第九章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方法,和第十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第一章导论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

了解:中西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主要考点: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中西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行政环境理解:行政系统与环境要素的互动关系。

了解:环境各要素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主要考点:行政系统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和互动机制,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第三章行政职能理解: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历程。

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行政职能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点: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和行政体系的组成要素,中西行政职能的发展历程,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行政组织理解: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原则和方法。

了解:中西行政组织理论。

掌握:行政组织的类型和机构。

主要考点:中西行政组织理论,不同行政组织结构的优缺点、行政组织结构运行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行政领导理解: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等相关概念。

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及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

掌握: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及责任间的关系,集中主要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本次考试的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 行政管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 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 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形式的比较
4. 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二部分: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1. 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分类
2. 行政管理的职能和职责分析
3. 行政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制
4. 行政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
1. 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2. 行政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3. 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和对策
4. 行政管理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经验
第四部分:行政管理的伦理、法律和道德规范1. 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
2. 行政管理的法律规定和监督机制
3. 行政管理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4. 行政管理的道德建设和培养模式
第五部分:行政管理的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1. 行政管理的专题研究方向和方法
2. 行政管理的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
3. 行政管理的案例分析和评述
4. 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以上即为本次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准备,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4页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4页

《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课程编码:81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公共管理一、考试大纲说明1、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力求反映国内外行政管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特别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当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达到考察考生对该学科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为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考试参考书目[1]彭国甫主编:《中国行政管理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与中山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8年版。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2、行政管理学在中国3、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第二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3、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4、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5、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章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概述2、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3、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第四章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概述2、行政组织理论3、行政组织结构4、行政组织体制5、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第五章行政领导1、行政领导概述2、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3、行政领导制度4、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5、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6、行政领导者成才的基本要素7、公共领导: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第六章行政决策1、行政决策概述2、行政决策模式3、行政决策体制4、行政决策的非理性因素5、行政决策的价值评估第七章人事行政1、人事行政概述及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2、现代人事行政制度与国家公务员制度3、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第八章公共财政1、公共财政概述2、公共预算:我国的预算改革;我国预算过程中预算的参与者、职能与预算周期;预算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国家(政府)决算3、公共财政收支管理4、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第九章行政信息1、行政信息概述2、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3、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第十章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概述2、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4、公共政策的调整与终结5、政策分析的方法第十一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1、政府公共关系2、行政沟通3、行政协调第十二章行政文化1、当代行政管理的主题2、行政文化的结构与功能3、行政伦理:兴起、发展与功能;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内容;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行政伦理4、行政文化的型铸途径第十三章行政法治1、行政法治概述2、行政法治的基础3、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4、行政司法与行政诉讼5、行政法治监督6、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第十四章行政执行1、行政执行概述2、行政招执行过程3、行政执行偏差分析第十五章行政监督1、行政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2、行政监督体系3、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第十六章公共危机管理1、公共危机管理概述2、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3、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第十七章机关管理1、机关管理概述2、机关管理的内容3、机关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4、政府采购制度5、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第十八章政府绩效管理1、政府绩效管理概述2、政府部门绩效计划与实施3、政府部门绩效考核4、政府部门绩效反馈与改进5、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第十九章行政改革与发展1、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概述2、行政发展的力场分析3、行政发展规律4、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5、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三、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插班生招生《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I I. . 考试的性质我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行政管理学》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我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就读的必考科目。

II. . 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考试大纲的编写着重于考生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2、政治与行政二分3、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4、行政与管理5、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流派2、领会(1)政治与行政二分(2)行政与管理3、应用(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管理的制度环境一、考核知识点1.制度环境的概念及其行政环境的关系2.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及其关联3.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作用4.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二、考核要求1、识记(1)制度环境的概念(2)制度环境的构成要素(3)政治制度环境的基本要素(4)经济制度环境的主要因素2、领会(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及其关联(2)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作用(3)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4)行政法治化的基本要求3、应用(1)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当代中国的经济制度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章行政职能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职能及其构成2.行政职能的实现方式3.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与发展4.中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2)行政职能的构成(3)行政职能的实现形式2、领会(1)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过程及其模式分类(2)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3、应用(1)中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第四章行政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组织概述2.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3.行政组织的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4.区域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现实形态5.编制与编制管理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组织的概念、基本要素(2)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3)行政组织的纵向和横向结构(4)区域公共管理组织的现实形态2、领会(1)区域公共管理的含义(2)区域公共管理及其发展趋势(3)行政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3、应用(1)如何坚持行政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章类行政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类行政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类行政组织与行政组织、民间组织、NGO/NPO 的比较3.类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4.类行政组织的类型5.类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二、考核要求1、识记(1)类行政组织的特征(2)类行政组织的分类2、领会(1)类行政组织的概念(2)类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3)行业协会的功能(4)行政性公司与行政类事业单位3、应用结合我国的社会建设,谈谈如何推进我国类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第六章行政管理者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的类型与权力。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全)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全)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发展状况(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二、行政管理学在中国(一)20世纪30年代即已引入的行政学(二)解放初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及其中断(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学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管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二)行政管理应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三)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一、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一)行政环境的含义1.行政系统的界限2.行政环境的含义(二)行政环境的构成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三)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1.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2.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和塑造3.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二、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2.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三、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管理范围有不同的期望(2)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输入、输出有不同的期望(3)对行政系统的认同程度决定着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差异2.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2)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超人意志(3)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3.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人治观念认为,行政系统内外治理的好坏,关键在人,而不在制度(2)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法治观念,又分为专制主义的和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4.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特殊的人际关系观念(2)普遍的人际关系观念5.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系统成员的政治方向(2)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系统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道德影响行政系统成员的社会地位(二)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2.民族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的体制3.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4.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三)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宗教制约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行使2.宗教推动或妨碍行政系统的管理活动四、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3.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4.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5.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及机构2.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3.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5.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的制约五、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1.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2.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3.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1.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2.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3.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4.大力推动法治建设(三)创建良好的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1.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1)树立民主意识(2)树立法律意识(3)树立双向沟通意识(4)树立政绩意识(5)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2.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1)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2)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3)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4)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法治化经济文化事业,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3.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1)实现政教分离(2)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当场所(3)加强行政系统与宗教界的双向沟通(4)宗教信仰自由与其他民主权利一样受法律的约束(四)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1.培养行政系统成员的国际意识2.发对侵略,发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3.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第三章行政职能一、行政职能概述(一)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1.执行性2.多样性3.动态性(二)行政职能体系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1)决策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三)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1.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是改革行政组织系统的依据和关键3.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二、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四)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三、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一)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1.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政府职能转变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3.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关系的理顺(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3)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4)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3.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第四章行政组织一、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1.行政组织的含义2.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法规制度(6)物质因素3.行政组织的特性(1)政治性与社会性(2)法制性与权威性(3)系统性与动态性4.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1)行政组织与共产党组织的区别(2)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3)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区别(4)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区别(5)行政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二)行政组织的类型1.领导机构2.执行机构3.监督机构4.咨询机构5.信息机构6.辅助机构7.派出机构(三)行政组织结构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2)层次管理的原则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3.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二、行政组织理论(一)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1.古典行政组织理论2.新古典组织理论3.现代组织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的组织理论2.列宁的组织理论3.毛泽东、邓小平的组织理论三、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一)编制管理的含义及其意义1.编制管理的含义2.编制管理的意义(1)编制管理是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2)编制管理是防止官僚主义,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手段(3)编制管理有助于节省财政开支(二)编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编制管理的原则(1)精简原则(2)统一原则(3)编制立法原则2.编制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律方法第五章行政领导一、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及其特点1.领导的概念2.领导的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2)领导是动态的行为过程(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4)领导是体现高度权威的管理活动3.“领导”与“管理”:概念的异同辨析(1)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2)在狭义上两者具有本质差异性(3)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1.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2.领导、管理专业化的意义3.领导、管理专业化的实现途径(三)行政领导的含义和作用1.行政领导的概念2.行政领导的特点(1)行政领导发生在行政管理活动中(2)执行性是行政领导的重要特征(3)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行政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3.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2)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过程的战略核心(3)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1.行政领导者职位的含义2.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1)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2)职位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3)职位本身有相对稳定性(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1.行政领导者职权的含义2.职位与职位的关系(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1.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含义2.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内容(四)行政领导权威1.行政领导权威的含义2.行政领导权威的意义3.维护行政领导权威的原则(1)维护行政领导权威,首先取决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威(2)维护行政领导权威,必须加强组织纪律建设,形成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及地方政府服从中央的高校领导体制(3)维护行政领导权威,必须在各层领导集体内加强团结、密切配合并形成坚强领导核心(4)维护行政领导的权威必须与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统一(5)维护行政领导的权威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权力分配体系,做到合理放权三、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2.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1.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含义2.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关系3.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1.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的关系制度2.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的联系制度3.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四、行政领导的方式、方式和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1.实事求是的方法(1)实事求是方法的含义(2)实事求是方法的基本内容2.群众路线的方法(1)群众路线方法的含义(2)群众路线方法的内容3.矛盾分析方法(1)矛盾分析方法的含义(2)矛盾分析方法的内容(三)行政领导方式1.行政领导方式的含义2.几种主要的领导方式(1)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方式(2)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的领导方式(四)行政领导艺术1.行政领导艺术的含义与分类2.行政范围影响意义上的领导艺术(1)总体性领导艺术(2)专业性领导艺术3.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1)授权艺术(2)用人艺术(3)处事艺术(4)运时艺术五、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1.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2.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3.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特点(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心理素质(三)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1.合理的静态结构(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智能结构(4)气质结构2.合理的动态结构(1)合理关系(2)合理状态第六章人事行政一、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一)人事管理1.招聘2.调配3.培训4.考核5.薪酬6.劳动关系管理(二)人事行政人事行政与企业人事管理的区别:1.管理对象不同2.管理权来源不同3.权威性不同4.性质不同5.复杂性不同6.法律规范程度不同(三)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2.内容不同3.任务不同4.职责分担不同5.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二、国家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1.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2.强调政治中立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4.实行功绩制原则5.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二)中国公务员制度1.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1)不搞政治中立(2)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3)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4)宗旨是为人民服务3.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1)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2)职位分类(3)公务员录用(4)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5)职务任免与升降(6)培训、交流与回避(7)工资、保险与福利(8)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9)职位聘任三、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一)当代西方国家人事行政的变革1.政治中立原则的动摇2.弹性化的任用制度3.谈判工资制4.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出现5.放松规制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二)中国人事行政的变革1.政府雇员制2.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3.绩效考核创新4.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第七章公共预算一、公共预算概述(一)公共预算的含义(二)公共预算的功能1.控制2.管理3.计划(三)公共预算的目标1.总额控制2.配置效率3.运作效率4.财政问责二、我国的预算改革(一)预算改革前我国的预算体制(二)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迈向现代公共预算三、我国预算过程中预算的参与者、职能与预算周期(一)预算参与者及其职能(二)预算周期四、预算编制与审批(一)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二)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原则1.合法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完整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5.稳妥性原则6.重点性原则7.透明性原则8.绩效性原则(三)编制方法1.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定额管理2.项目支出3.绩效评价(四)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五、预算执行(一)控制与灵活性的权衡(二)财政管理周期(三)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1.执行进度缓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2.收支过程中仍存在违规行为3.预算变更的随意性仍然比较大六、政府决算(一)政府决算的主要内容(二)政府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三)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第八章行政信息一、行政信息概述(一)行政信息的内涵1.信息资源与行政信息2.信息资源管理(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2)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3)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3.行政信息管理(1)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2)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二)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视角1.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2)行政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2.行政信息管理研究视角(1)内容视角(2)技术视角(3)经济视角(4)人文视角(三)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1.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概述(1)标准的分类与分级(2)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内容(3)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方法2.行政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1)数据元素标准(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3)用户视图标准(4)概述数据库标准(5)逻辑数据库标准3.中国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二、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一)行政信息管理体制1.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2.行政信息管理职能3.行政信息管理人员(二)行政信息采集管理1.行政信息采集的含义2.行政信息采集的过程(1)行政信息采集的准备阶段(2)行政信息采集的实施阶段(3)行政信息采集的评估阶段3.行政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法(1)行政信息采集的渠道(2)行政信息采集的方法(三)行政信息存储1.行政信息存储的含义2.数据库3.行政信息库的构建(1)行政信息库构建的目标(2)行政信息库的构建(四)行政信息分级分类1.行政信息分级(1)社会公开类行政信息(2)部门共享类行政信息(3)依法专用类行政信息2.行政信息分类(五)行政信息公开1.行政信息公开的含义2.行政信息公开制度(1)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2)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措施(六)行政信息交换共享1.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的含义2.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的管理措施(1)编制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体系(2)健全与完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标准规范(3)健全与完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制度(4)加强行政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共享库的建设三、行政信息开发利用(一)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概述1.行政信息开发(1)行政信息开发的含义(2)行政信息本体开发和应用开发(3)行政信息开发评价2.行政信息利用(1)行政信息利用的含义(2)行政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关系3.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框架(1)机制框架(2)经济框架(3)建设工程框架(4)建设内容框架(二)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1.西方国家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1)推行市场化政策取向(2)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科学开发行政信息(3)重点建设数据库资源,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4)完善行政信息政策法规,为行政信息开发创造良好环境(5)重视信息人才开发和培养2.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及战略(1)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2)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三)行政信息法制建设1.国外信息资源法制建设的基本概况2.美国A-130号通告3.我国行政信息法制化建设概况4.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1)确定信息资源法是独立法律部门地位(2)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第九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一、政策过程(一)政策议程建立1.政策问题的确认2.建立议程的途径(二)政策方案形成1.信息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预见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三)政策决定1.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2.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3.政策内容的合法化4.政策内容法律化(四)政策执行1.政策执行的主体及其对象(1)各级政府行政部门(2)立法与司法机构(3)中介组织(4)社区组织2.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1)政策决定因素(2)政策资源因素(3)政策环境因素(五)政策评估1.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1)内部评估者(2)外部评估者2.政策评估的类型(1)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3)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二、政策分析的方法(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二)专门的分析方法1.过程方法2.实体方法3.逻辑实证方法4.计量经济学方法5.后实证主义方法6.参与主义路径7.规范性描述方法8.意识形态方法9.历史方法第十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一、政府公共关系(一)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1.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2.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1)主体的权威性(2)对象的复杂性(3)传播的优越性(4)目标的独特性(二)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1.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动力(1)经济市场化是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基础(2)政治民主化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行政改革的突破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2.我国推行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有利于维护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4)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三)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1.把握公众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争取公众了解和支持3.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完善有效的渠道,缩短公众与政府的距离4.多办实事,协调内部外部关系,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四)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举要1.民意测验2.信访工作3.信息公开与办事公开4.新闻发布(1)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2)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5.拓宽社会沟通渠道(1)社会协商对话(2)公众议政活动(3)公众投票公决6.公共危机事件处理(1)尽快掌握事实真相的全貌(2)确定对外发言人及统一新闻发布口径(3)加强信息交流,寻求公众支持(4)做好善后处理7.政府形象管理(1)政府形象的基本特征(2)政府形象管理二、行政沟通(一)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要素(二)沟通主体:行政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个人1.行政组织作为传播源的缺陷2.行政沟通把关人(三)沟通内容:行政信息1.沟通内容与行政活动2.不同层次的沟通内容对行政过程的影响(四)沟通渠道:质量与选择1.沟通渠道的容量与长度2.行政过程中的沟通渠道选择(五)沟通对象:受众心理与状态分析1.信任度与认同感:一般受众心理状态分析2.主动性和积极性:双向不对称沟通模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六)沟通效果对行政过程的影响三、行政协调(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1.行政协调的概念2.行政协调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2)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二)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和方法1.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全局(2)坚持分层运作(3)坚持动态协调(4)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2.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1)内部协调模式(2)外部协调模式(3)纵向协调模式(4)横向协调模式3.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1)主体合流法。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试卷1~5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试卷1~5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一套)一、简释题1.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2.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3.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二、简答题1.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2.简述行政信息的涵义及其意义。

3.简述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

2.试述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职责三者的统一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正文】为改变林业生产中长期形成的林木品种单一、林业生产率低的局面,B县人民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全县人民大搞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

为贯彻县政府的指示,该县林业局立即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建设丰产林基地的问题,与会的三位局长经过简单讨论,一致决定在该县某区沿江村建设一块面积达200亩的“泡桐”速生林基地。

沿江村有一片200亩的荒滩,这片滩地由于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土壤的碱性重,根本不适合泡桐树的生长。

针对这种情况,在局长办公会议的决策形成后,林业局的林业助理工程师曾专门向局长进谏,要求局长取消这个决定。

可是局长却无视劝告,一意孤行,坚持实施原决策。

于是,林业局便利用省里下拨的林业扶助款,一方面从邻省购树苗,另方面从沿江村召集劳动力,从而正式开始了基地建设。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作为“样板林”的泡桐速生林基地建成。

然而,至第二年春天,该基地的泡桐树苗却发芽慢、长势弱。

一到夏天,由于基地的地下水位迅速增高,树苗开始大面积枯黄,至年底,树苗已死亡了40%,而到第二年年底,该基地的树苗已全部死亡。

【案例分析】某县林业局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决策为什么导致失败?该局领导对此是否要负责任?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二套)一、简释题1.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2.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3.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系。

2.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有何作用?3.简述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

二、论述题1.试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论述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正文】A局办公室共有工作人员六人,其中正副主任各一人,干事四人。

行政管理学考试范围

行政管理学考试范围

行政管理学考试范围P1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管理: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3、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的两种严重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和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始终体现民主法治的原则精神.第二章、行政环境P24行政系统的界线1、行政系统:是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社会系统,它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在与后者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保持自己运行的和谐.2、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间环节。

3、行政系统的界线的功能及其特点(1)两种功能:一是抵抗外界环境干扰,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二是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行政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2)特点:行政系统的界线具有开放和可渗透性。

任何投入和产出都是通过这种界线而输入或输出。

由于行政系统不可能接受所有外部环境投入和对各种外部环境提供相应的产出,因而,其开放性、可渗透性又有一定的限度。

正式这种特点使行政系统界线能对投入和产出进行过滤和筛选。

这样,行政系统界线既开放又不完全开放,既渗透又不完全渗透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它既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对独立清晰地边界,又是连结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纽带。

这一概念是我们区分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基础。

P25行政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1、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称。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年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英语
专业课考试大纲:《综合英语》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专业:金融工程
专业课考试大纲:《货币金融学》
《国际金融》
.专业:行政管理
专业课考试大纲:《行政管理学》
《政治学原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课考试大纲:《计算机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专业课考试大纲:《汉语表达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电子商务
专业课考试大纲:《电子商务基础》《技术与应用》
.专业:会计学
专业课考试大纲:《会计学》
《财务管理》。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学教学大纲本课程着重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的基本内容,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结构与内容包括:(1)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其产生和发展,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基础与原则;(2)行政环境,研究行政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我国目前行政环境的特点;(3)行政职能,研究行政职能体系及西方国家与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演变;(4)行政组织,研究行政组织理论及其编制的管理;(5)人事行政,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公务员的管理制度;(6)行政领导,研究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制度、方法、方式与艺术,行政领导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7)行政立法,研究行政立法的体制、程序及效力;(8)行政文化,研究行政心理、道德与精神;(9)财务行政,研究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会计和审计;(10)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计划,研究决策、目标与计划的程序、方法、作用、管理及制度;(11)行政执行,研究行政执行的前提、手段、方式、权力保障与对权力的控制;(12)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研究信息与咨询的管理及电子政务的发展;(13)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研究公关与协调的任务、作用及实务举要;(14)行政监督,研究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和行政救济监督制度;(15)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研究办公室管理的性质、任务、科学化和现代化,后勤管理的内容和体制改革;(16)行政效率,研究行政效率测定和提高的原则、标准、途径与方法;(17)行政改革,研究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和我国行政改革的趋势、特点、经验和难点。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第二章行政生态与环境理论第一节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二、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三、现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联系的加强第二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第三节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章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第一节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概述一、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与管理的关系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三、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四、战略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四、行政领导权威第三节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第四节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三、行政领导方式四、行政领导艺术第五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三、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第四章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第一节现代公共政策一、现代公共政策的内涵二、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三、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四、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五、政策系统的运行六、公共政策体制第二节行政决策一、行政决策概述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第三节行政目标一、行政目标及其作用二、行政目标管理第四节行政计划一、行政计划及其作用二、行政计划的制定第五章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三、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理论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一、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利二、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三、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五、公务员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第六章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第一节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概述一、公共预算的概念、职能和作用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第二节政府预决算管理一、政府预算概述二、政府预算组织形式三、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式预算四、绩效预算改革五、政府决算第三节预算会计一、预算会计的概念和作用二、预算会计的分级三、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演变和发展第四节政府审计一、政府审计的概念和作用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内容三、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第七章公共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第一节公共信息概述一、公共信息的内涵及意义二、公共信息管理第二节行政咨询一、行政咨询概述二、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三、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第三节电子政务一、政府信息化及其发展二、政府信息化对公共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三、我国电子政务四、“一站式”网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第八章行政立法第一节行政立法概述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节行政立法体制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第三节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一、行政立法的程序二、行政立法的效力三、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第九章行政执行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一、行政执行的概念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三、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行政执行的前提与手段及其方式一、行政执行的前提二、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第三节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及对权力的控制一、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二、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三、对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第十章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第一节行政公共关系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二、行政公共关系在中国三、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四、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举要第二节行政协调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二、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四、行政协调技术举要第十一章行政效率第一节行政效率概述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二、行政效率的要素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第二节行政效率的测定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四、行政效率测定第三节行政效率的提高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第十二章行政监督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概念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概况第二节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一、行政监督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行政内部的监督三、行政外部的监督第三节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第十三章行政文化与行政现代化第一节行政文化概述一、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二、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第二节行政心理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约因素二、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第三节行政道德一、行政道德概述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第四节行政精神一、行政精神概述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第五节行政现代化一、行政现代化的含义二、我国实现行政现代化的途径第十四章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第一节当代美国的行政改革一、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三、当代美国行政改革评述第二节当代英国的行政改革一、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当代英国行政改革评述第三节当代日本行政改革一、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三、当代日本行政改革评述第四节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评述四、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途径。

18年广东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18年广东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2018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大学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不同的用法。

识别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语、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4.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修辞格及其用法。

5.理解现代文中的疑难词语,掌握现代文中的语法知识。

二、文学基本知识1.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姓名、字号、朝代或国别、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2.识记指定篇目中的名句。

3.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古今各类文体知识。

4.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5.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知识。

三、阅读阅读材料选自课内或者课外的文段。

1.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

2.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及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3.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及审美风格。

4.概括作品的主旨、领会作品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写作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畅、标点正确。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018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18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18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2018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是聚英考研网为广大考研中山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同学研发的一般复习全书,下面就是该书的内容介绍如下:
一、适用考试科目代码与专业
适用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
适用专业: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
二、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专业课深度解析
第一节历年真题考点分布
第二节历年试题分析
第三节命题预测
第四节专业课全程规划
第二部分考点解析
《行政管理学》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三章行政职能
第四章行政组织
第五章行政领导
第六章人事行政
第七章公共预算
第八章行政信息
第九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第十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第十一章行政伦理
第十二章行政法治
第十三章行政监督
第十四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
第十六章政府绩效管理
第十七章行政改革与发展
《公共管理导论》
绪论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第三章新公共管理
第四章政府的角色
第五章公共企企业
第六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第七章战略管理
第八章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
第九章财务管理
第十章电子化政府
第十一章管理外部要素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第十三章责任
第十四章结论: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中山大学2007-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
案解析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具体内容可登陆官网查看。

B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B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B030302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专业代码:B030302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中山大学
开考方式:面向社会及独立办班
报考范围:全省及港澳地区
课程设置:必考课11门47学分;选考课13门79学分;加考课1门5学分。

说明:
1、101至113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24学分。

2、非政治学类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选考108和109两门课程。

3、考生在报考选考课程时,不得重复其专科专业中已经考试通过的课程。

4、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两门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5、考生在办理毕业时,需提供其专科学习的完整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6、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待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l.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A.原则层次B.惯例层次C.前惯例层次D.后惯例层次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A.政治体制B.供应商C.顾客D.竞争对手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位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A.多国组织模式B.国际组织校式C.跨国组织模式D.全球组织模式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指的是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B.闭环的物料盂求计划C.制造资源计划D.企业资源计划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A.环境因素B.组织自身的因索C.决策问题的性质D.决策主体的因素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A.定性决策方法B.确定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A.程序B.规则C.方案D.预算11.根据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A.收缩战略B.剥离战略C.市场开发D.消算战略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度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采用的技术是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B.大批量生产技术C.流程生产技术D.连续生产技术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A.矩阵型结构B.动态网络型结构C.扁平式组织结构D.锥形式组织结构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设立的职权是A.直线职权B.职能职权C.参谋职权D.管理职权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A提高组织的效能B.提高组织的效率C.提商组织的获利能力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B.感召性权力和专长性权力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者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D.激进剧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面表现为A.高任务—低关系B.高任务—高关系C.低任务—高关系D.低任务—低关系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21.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成就和工资均是激励因素B.成就和工资均是保健因素C.成就是激励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D.工资是激励因素,成就是保健因素22.在影响有效沟通陌碍的因素中,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属于A.个人因素B.人际因系C.结构因素D.技术因素23.“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俏或最小值构成”这一特点所对应的控制类型是A.程序控制B.跟踪控制C.自适应控制D.最佳控制24在控制过程的基本工作环节中,控制的基础是A.确定问题对象B.制定控制标准C.采取纠偏措施D.衡量工作绩效25.直接材料预算所属的预算类别是A.收入预算B.支出预算C.资金支出预算D.资产负债预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最新《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专科

最新《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专科

《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适用对象: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专科学生二、主要参考教材: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三、考试目的: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考试,学生能熟练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概念与原理,能对行政管理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并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解释行政管理行为。

四、考试范围和重点《行政管理学》考试范围在第一章至第十四章。

其重点是第三章行政职能、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行政领导、第六章人事行政、第九章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方法,和第十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第一章导论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

了解:中西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主要考点: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中西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行政环境理解:行政系统与环境要素的互动关系。

了解:环境各要素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主要考点:行政系统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和互动机制,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第三章行政职能理解: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历程。

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行政职能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点: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和行政体系的组成要素,中西行政职能的发展历程,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行政组织理解: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原则和方法。

了解:中西行政组织理论。

掌握:行政组织的类型和机构。

主要考点:中西行政组织理论,不同行政组织结构的优缺点、行政组织结构运行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行政领导理解: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等相关概念。

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及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

掌握: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及责任间的关系,集中主要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管理学大纲专插本

管理学大纲专插本

2018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颜色填充为新内容)Ⅰ.考试性质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业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任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A.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试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B.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相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的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总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定义;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管理学的特性;4. 管理的性质;5. 管理的职能;6. 管理者的角色;7. 管理者的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 古典管理理论;3. 行为管理理论;4. 现代管理理论。

(三)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1. 管理与伦理道德;2.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3.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4. 改善企业道德的途径;5. 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全球化管理1. 全球化内涵;2. 全球化与管理者;3.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五)信息与信息化管理1. 信息及其特征2. 信息管理工作;3. 信息化管理。

二、考核要求(一)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⑴管理的概念;⑵技术技能;⑶人际技能;⑷概念技能。

2.领会:⑴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⑵管理学的特性;⑶管理二重性;⑷各种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⑸管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⑹管理者的角色;(7)管理者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I.考试的性质我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行政管理学》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我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就读的必考科目。

II.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考试大纲的编写着重于考生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2、政治与行政二分3、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4、行政与管理5、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流派2、领会(1)政治与行政二分(2)行政与管理3、应用(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行政管理的制度环境一、考核知识点1.制度环境的概念及其行政环境的关系2.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及其关联3.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作用4.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二、考核要求1、识记(1)制度环境的概念(2)制度环境的构成要素(3)政治制度环境的基本要素(4)经济制度环境的主要因素2、领会(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及其关联(2)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作用(3)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4)行政法治化的基本要求3、应用(1)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当代中国的经济制度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章行政职能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职能及其构成2.行政职能的实现方式3.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与发展4.中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2)行政职能的构成(3)行政职能的实现形式2、领会(1)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过程及其模式分类(2)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3、应用(1)中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第四章行政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组织概述2.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3.行政组织的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4.区域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现实形态5.编制与编制管理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组织的概念、基本要素(2)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3)行政组织的纵向和横向结构(4)区域公共管理组织的现实形态2、领会(1)区域公共管理的含义(2)区域公共管理及其发展趋势(3)行政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3、应用(1)如何坚持行政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章类行政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类行政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类行政组织与行政组织、民间组织、NGO/NPO的比较3.类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4.类行政组织的类型5.类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二、考核要求1、识记(1)类行政组织的特征(2)类行政组织的分类2、领会(1)类行政组织的概念(2)类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3)行业协会的功能(4)行政性公司与行政类事业单位3、应用结合我国的社会建设,谈谈如何推进我国类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第六章行政管理者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领导的类型与权力来源2.行政责任与行政问责3.中层官员的角色、职责与基本素质4.街头官僚及其自由裁量权二、考核要求1、识记(1)领导类型(2)领导的权力来源(3)领导的技能构成(4)影响行政领导力的主要因素2、领会(1)行政问责(2)街头官僚(3)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3、应用(1)我国行政问责制如何完善;(2)处长治国与科长现象及其矫治;(3)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及其责任控制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2.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式变迁3.公务员制度4.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分类管理5.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及发展趋势二、考核要求1、识记(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2)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3)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2、领会(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式变迁(2)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比较(3)中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4)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与发展趋势3、应用(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第八章财务资源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政府财务资源管理的重要性2.政府财务资源管理的内容和特点3.公共预算的重要性与原则4.公共预算的基本模式和形式5.政府财务执报告的目标6.政府审计的作用、内容和原则二、考核要求1、识记(1)政府财务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内容(2)预算编制的形式(3)公共预算的基本模式和形式2、领会(1)政府财务资源管理的重要性(2)公共预算、绩效预算、零基预算、功能预算、部门预算、预算民主的概念(3)理解公共预算的本质、功能、原则(4)政府审计的作用、功能与原则3、应用(1)如何理解预算民主?第八章信息资源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内容和特点2.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原则、方式与范围3.电子政务二、考核要求1、识记(1)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3)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管理(4)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5)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2、领会(1)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原则(2)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3、应用(1)联系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第十章行政决策一、考核内容1.行政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2.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型3.行政决策体制4.行政决策过程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决策的特征(2)行政决策的类型(3)巴纳德有关行政决策的主张2、领会(1)有限理性决策模型(2)渐进决策模型(3)垃圾桶决策模型(4)行政决策的一般过程3、应用(1)专家在行政决策中的角色(2)试述决策在行政过程中的地位(3)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第十一章行政执行一、考核知识点1.行政执行的含义、特点与意义2.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3.行政执行的路径4.行政执行的影响因素1、识记(1)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2、领会(1)行政执行的特点(2)行政执行的自上而下路径(3)行政执行的自下而上路径(4)行政执行的综合路径3、应用(1)试述影响行政执行的主要因素(2)行政执行的偏差及其纠正第十二章行政监督一、考核内容1.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特征2.行政监督的类型3.行政监督的意义4.行政监督体系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监督的类型(2)行政监督的内外体系(3)行政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4)绩效评估的方法2、领会(1)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2)行政监督的实现途径(3)绩效评估的应用以及其局限性、以及在中国的发展3、应用谈谈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第十三章行政改革1.行政改革概述2.影响行政改革的主要因素3.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4.美国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5.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二、考核要求1、识记(1)行政改革的主要类型(2)英国行政改革进程及重要举措(3)中国改革开放后几次重要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2、领会(1)影响行政改革的主要因素(2)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3)美国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主要特点3、应用(1)结合中国行政改革实践,分析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第十四章公共危机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产生背景、重心、问题与挑战2.风险规制的含义、特点及主要环节二、考核要求1、识记(1)协作性公共管理(2)风险规制2、理解(1)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产生背景(2)协作性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3)协作性公共管理的重心(4)风险社会的主要特点3、应用(1)协作性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如何理解风险沟通在风险规制中的重要性III.考试形式及时间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试卷内容比例:第一章10%,第二章7%,第三章10%,第四章4%,第五章4%,第六章10%,第七章10%,第八章5%,第九章8%,第十章10%,第十一章5%,第十二章8%,第十三章5%,第十四章4%3.试卷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30%4.试卷难易比例:易、中、难比例分别为30%,50%,20%IV.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对政府决算进行审查和批准的部门是()A.立法部门B.司法部门C.行政部门D.监督部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2项或以上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选少和选多均不得分。

阿伦﹒希克将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A.计划B.管理C.控制D.协调 E.指挥三、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领导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正式制度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联系实际论述影响政策执行力与绩效的因素有哪些?V.参考书目陈瑞莲、刘亚平主编,《行政管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