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共32页文档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二)以电子崩发展至一定大小为击穿条件
定义α为液体介质上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 类似气体放电 行径单位距离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条件的处理
1 eChveE
单位距离 电离几率 碰撞总数
电极距离
Eb
Chv
eln(d A)
设击穿条件为dA
其他参数一定时 Eb∝1/lnd
二、含气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发热量可达1013J/s·m3,足以使附近的液体气化。
设温度为T0的m克液体加热至沸点Tm并气化 所需热量为ΔH,则
ΔH=m[c(Tm-T0)+lb]
液体比热 液体气化热
由于阴极场致发射电子,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引 起的能量损耗 u 可近似地用下列半经验公式表示, 即
u=AEnτ 当液体得到的
n-代表空间电荷影响的常数 τ-液体在电极粗糙处场强区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 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
对绝缘油击穿时的气体进行光谱分析,发现不存在残留 的空气和油的蒸气,主要存在的是氢气。
电离化气和热化气一样,仅讨论了产生气体的原因,而 没有解决气泡出现与液体击穿现象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三、工程纯液体电介质的杂质击穿
(一)水分的影响
(二)固体杂质的影响
液体介质中 含水分
C-大于1的整数
E Chv
b e
如何确定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以直链型碳氢化合物液体为例 设液体分子浓度为N,分子由各种CH基团组成,Sj代 表第j个基团的碰撞截面,设一个分子主链由m个原子 构成,原子间有效距离为h0,线型分子的有效半径为a, 则一个分子的总碰撞截面为
S=ΣSj=2a(m-1)h0=s0(m-1)
2H0→H2↑ CnH2n+2+CmH2m+2→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杂质中εr大
油中电场强度 增高 油分解出气体 气泡扩大
气泡因电 离或发热而 不断扩大, 排列成气体 小桥贯穿两 极,液体最 终在气体通 道中击穿
引起油电离
6/90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第二节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二.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
1. 液体介质本身品质的影响
① 含水量 液态水在油中的两种状态: 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油中, 对击穿电压影响不大 以乳化状态悬浮在油中, 易形成“小桥”使击穿电 压明显下降 含0.1%的水分,油的击穿电 压降到干燥时的15%~30%
米
10/90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第二节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2. 温度
干燥的油(曲线1):随油温升 高,电子碰撞电离过程加剧,击 穿电压下降 潮湿的油(曲线2) 温度由0℃开始 上升:一部分水 分从悬浮状态转为害处较小的溶 解状态,使击穿电压上升; 超过80 ℃后:水开始汽化,产生 气泡,引起击穿电压下降,在60 ℃~80℃间出现最大值
5/90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3. 工程液体电解质的击穿(变压器油)
工程液体的特点:含有杂质、纤维等, εr很大(变压器油εr=2.2)
由于水和纤维的εr很大,易沿电场方向发生极化,并排列成杂质小桥。
杂质中电导大 小桥 击穿 理论 水分汽化
泄漏电流增加 ,导致发热
气泡扩大
3/90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2.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击穿过程 液体中出现气泡 交流电压下串联介质中电场强度 的分布与介质的εr成反比 气泡εr 最小,将承担高场强,且 电气强度比液体介质低很多 气泡电离后温度 上升、体积膨胀 、密度减小 气泡先发 生电离
液体介质的击穿
(二)采用固体介质降低杂质的影响
• 1、覆盖层 • 覆盖层是指紧贴在金属电极上的固体绝缘薄层,他的作用
主要是使油中的杂质、水分等形成的“小桥”不能直接与 电极接触,从而减小了流经杂质小桥的电流,阻碍了杂质 “小桥”中热击穿过程的发展。适用于电场较均匀时。 • 2、屏障 • 屏障又叫隔板,是放在电极间油间隙中的固体绝缘板屏障 的作用一方面是阻隔杂质“小桥”的形成;另一方面可改 善油间隙中的电场分布,从而提高油间隙的击穿电压。
• 当电场极不均匀时,油的品质对油的击穿电 压影响很小.
(一)减少液体介质中的杂质
• 1、过滤 • 将油在压力下连续通过滤油机中的大量滤纸层,油中的杂质(包括纤
维,炭粒,树脂,油泥等)被滤纸阻挡,油中大部分的水分和有机酸 等也被滤纸纤维吸附,从而大大提高了油的品质。 • 2、祛气 • 常用的方法是先将油加热,在真空中喷成雾状,油中所含水分和气体 机挥发并被抽走,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将油注入电气设备中。
• (3)含碳量 • 从变压器油中分解出来碳粒,新生的碳粒有很强的吸附水和气体的能力,使油的
耐电强度提高.当其吸附能力饱和后会沉积到介质表面,影响散热,且易造成油 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所以含碳量过高,也会影响其击穿电压.
• 电场越均匀,杂质越易形成小桥,杂质对油的 击穿电压的影响越大.
• 只有油的纯净度高时,改善电场分布能使工 频或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明显提高.
• 3、吸附剂 • 在运行中保持油的品质的方法是吸附剂循环过滤法。吸附
剂是一种很微小的颗粒,具有很大的吸附面,对水及油的 老化产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运行中自然加热的油通过 很厚的吸附剂层,可使油中的水分和老化产物滤去。 • 4、防潮 • 油浸式绝缘在浸油前必须烘干,必要时刻用真空干燥法去 除水分;在油箱呼吸器的空气入口放干燥剂防潮气进入。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图2-11 变压器油Eb与含水 重量浓度m的关系
2. 固体杂质的影响
当液体介质中有悬浮固体 杂质微粒时,也会使液体介质 击穿场强降低。一般固体悬浮 粒子的介电常数比液体的大, 在电场力作用下,这些粒子在 电极表面电场集中处逐渐积聚 起来。考克(Kok)根据这种 现象提出液体介质杂质小桥击 穿模型(见图2-13)并进行了 理论计算。
图2-13 杂质小桥击穿模型
小桥理论 • 气体桥击穿 工程用液体电介质中含有
水分和纤维、金属末等固体杂质。在电 场作用下,水滴、潮湿纤维等介电常数 比液体电介质大的杂质将被吸引到电场 强度较大的区域,并顺着电力线排列起 来,在电极间局部地区构成杂质小桥。 小桥的电导和介电常数都比液体电介质 的大,这就畸变了电场分布,使液体电 介质的击穿场强下降。如杂质足够多, 则还能构成贯通电极间隙的小桥。杂质 小桥的电导大,因而小桥将因流过较大 的泄漏电流而发热,使液体电介质及所 含水分局部气化,而击穿将沿此气体桥 发生。
上,触头切换时会产生电。
变压器油击穿过程和特点
就是之前说简述的击穿理论
变压器油击穿过程可用气泡击穿理论来解释,整个过程由气泡 的形成、发热膨胀、气泡通道扩大并聚成小桥,即:杂质、 气泡在电场作用下,在电极之间形成小桥,击穿沿小桥发 生。有热的过程,属于热击穿的范畴。有两种情况发生即 杂质小桥尚未接通电极和杂质小桥接通电极。
当液体介质中电场很强,致使有高能电子出现时, 也会发生上述类似的过程,液体放气,这就是电离化 气的观点。放电时产生的气体并不是蒸气,而是氢气。 对绝缘油击穿时的气体进行光谱分析,证明了不存在 残留的空气及油的蒸气,主要存在的是氢气。
三、工程纯液体电介质的杂质击穿
工程用液体介质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在工 程纯液体介质的击穿中,这些杂质起决定性作用。 杂质大致主要有以下两种
5液体、固体介质的击穿教程
②80度以上: 温度↑→汽化↑→Ub↓
③-5度-0度:冰水、全部悬浮,Ub最低 ④-5度以下:粘度↑→小桥不易形成→Ub↑
3、电场均匀度
电场较均匀时,电场越均匀杂质小桥越易形成,油的品质 对工频Ub影响越大; 电场极不均匀时,电极附近电场很强,造成强烈电离,电 场力对带电质点的强烈作用使该处的油剧烈扰动,杂质和水 分很难形成“小桥”。
悬浮态的水易在电场下形成 “小桥”,对击穿电压影响很大;
变压器油中含水量超过溶解度 50ppm时,含水量↑→Ub迅速↓
(2)纤维越多,杂质小桥越易形 成,击穿电压越低
有纤维存在时,水分影响特别明显
(3)气体含量超过油中溶解度时, 将以自由态出现→Ub迅速↓
2、油温
①0-60度: 温度↑→水珠溶解度↑→Ub↑
2、热击穿理论
由于电导γ存在→损耗→发热→T↑→R↓→I↑↑→损耗 发热↑↑(Q发>Q散)→T↑↑→介质分解、劣化→击穿
热击穿的主要特点:
击穿与环境、电压作用时间、电源频率及介质本身有关。 击穿时间较长,击穿电压较低。
3、电化学击穿
固体介质在电、热、化学和机械力长期作用下,会逐渐 发生某些物理化学过程,使其绝缘性能逐渐劣化,这种 现象称为绝缘的老化。 由于绝缘的老化而最终导致的击穿称为电化学击穿。 最终可能是电击穿也可能是热击穿。 电化学击穿特点: 长时间;击穿电压低(工作电压下即可能发生)
2、工程用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及其特点
可用气泡击穿理论解释其过程,依赖于气泡的形成、发热膨 胀、气泡通道扩大并形成小桥,有热过程,属于热击穿范畴。 由于水和纤维的εr很大,易沿电场方向极化定向,并排列成 杂质小桥。
油中受潮→水分(εr=81) 纸布脱落→纤维(εr=6-7) 有两种情况: (1)如果杂质小桥接通电 极,因小桥的电导大而导 致泄漏电流增大,发热会 促使汽化,气泡扩大,发 展下去会出现气体小桥, 使油隙发生击穿。
液体电介质
二、影响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因素
液体介质的击穿(变压器油)
影响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除了氧气和温度这两个主 要的因素外,还有日光照射、强电场、水分、纤维、金 属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速变压器油的劣化。 1、 氧气的影响 变压器油的氧化程度,由可溶性酸、酸值等的含量 反映,而酸值的增加表示油已处于氧化阶段。对击穿电 压影响比较大的是杂质和油的污染程度,这种油污染情 况主要是指油中的含水量。 变压器油氧化后不仅酸值增加,tgδ 增大,而且粘度 也在增加,油色逐渐变为橙黄色、暗黄色以及深褐色, 透明度下降,当氧化严重时还能析出油泥和水分。
2. 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热液体,分解出气体; 2)电子碰撞液体分子,使之解离产出气 体; 3)静电斥力,电极表面吸附的气泡表面 积累电荷,当静电斥力大于液体表面张力 时,气泡体积变大;
4)电极凸起处的电晕引起液体气化。 串联介质中,场强的分布与介质的介电常数 成反比气泡r=1,小于液体的r ,承担比液体 更高的场强,而气体耐电强度却低,因此, 气泡先行电离。当电离的气泡在电场中堆积 成气体通道,击穿在此通道内发生
4、强电场的影响 强电场附近的油发生强烈分解和老化,另外强 电场造成局部放电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撞击油分子并 使油发生裂解。
液体介质的击穿(变压器油)
液体电介质的电导
两种电导: 1、离子电导:液体本身(本证离子)或杂质的分 子解离的离子(杂质离子)决定, 2、电泳电导:也称电流电导,由固体或液体杂质 以高级分散状态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胶体质点吸附 离子而带点电造成的。
2、 温度影响 当油温低于60~700C时,油的氧化很微弱 。油温再高,氧化开始加快,大约温度每增高1 00C油的氧化速度增大一倍。而当油温超过115 ~1200C时,油将开始产生裂解。 3、水分的影响 水分在变压器油中以三种状态存在:溶解 于油中、悬浮在油中或沉积于设备的底部,其 中以悬浮在油中的水分对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 影响最大,而油中的极性杂质的存在也会助长 水分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液体击穿理论1220
液体击穿理论1、电击穿:阴极发射电子-电子撞击液体分子发生电离-正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层,加强阴极表面电场-电流剧增,击穿2 、气泡击穿:产生气体(1)电子撞击液体分子发生分解,2)阴极发射电子电流加热分解液体,3)尖电极电晕液体汽化,4)原有气泡带电后体积变大)=》气泡电离=》气泡温度升高,电离发展=》产生更多气体=》气泡堆积形成气体“小桥”=》沿“小桥”击穿3、工程液体的“小桥”击穿:杂质(多数介电常数较大)极化,并沿电场方向排列=》沿杂质通道泄漏电流增大,使水分汽化、液体分解=》气泡电离、膨胀,形成“小桥”=》沿“小桥”击穿4、影响液体击穿电压的因素1)杂质:处于悬浮状态的气体、水分和固体颗粒;电场越均匀影响越大,击穿电压分散性也越大;不均匀电场中局部放电扰动液体,不易形成“小桥”;对冲击击穿电压影响不大。
2 )温度:冰-溶解-汽化=击穿电压“N”形变化3 )电压作用时间:杂质与小桥的形成时间4)电场均匀程度5)压力5、提高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1)覆盖层:在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上,常覆盖以薄电缆纸或黄蜡布,或涂以漆膜。
2)绝缘层:在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上,包以较厚的电缆纸或黄蜡布的固体绝缘层,它有一定厚度,故还可承受一定电压,改变油中电场分布。
如变压器引线上包的厚绝缘层及屏蔽线匝上的绝缘等。
3)屏障:在油隙中放置尺寸较大厚度在1~mm3的层压纸板层压布板屏障,它既能阻止杂质“小桥”的形成,又能如气体介质中那样,当电极曲率小处先发生游离时,离子积聚在屏障一侧,使屏障与另一电极电场变得均匀,从而使间隙的放电电压提高。
4)多重屏除:将原来的油间隙分割成较上的间隙。
当间隙愈短时,击穿不易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可提高整个间隙的击穿电压。
如电力变压器中采用这种薄纸筒,小油道的绝缘结构,可大大缩小变压器的尺寸。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二)以电子崩发展至一定大小为击穿条件
定义α为液体介质上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 行径单位距离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类似气体放电 条件的处理
1
e Chv eE
电离几率 电极距离
单位距离 碰撞总数
Chv Eb e ln(d A )
设击穿条件为d A
其他参数一定时 Eb∝1/lnd
二、含气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一次碰撞中,液体分子平均吸收的能量为一个振动能 量子hʋ。
当电子在相邻两次碰撞间得到的能量大于hʋ,电子就 能在运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能量,至电子能量大到一定 值时,电子与液体相互作用时便导致碰撞电离。
2.定量分析 设电子电荷为e,电子平均自由程为λ,电场强度为E 则碰撞电离的临界条件为 eEλ=Chʋ 如果把这个条件作为击穿条件,则击穿场强可写为
Chv E e
b
C-大于1的整数
如何确定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以直链型碳氢化合物液体为例
设液体分子浓度为N,分子由各种CH基团组成,Sj代 表第j个基团的碰撞截面,设一个分子主链由m个原子 构成,原子间有效距离为h0,线型分子的有效半径为a, 则一个分子的总碰撞截面为 S=ΣSj=2a(m-1)h0=s0(m-1)
(m-1)h0
2a
2h0 直链型碳氢化合物分子模型
已知电子平均自由程与碰撞截面的关系为
1 SN
液体分子浓度
M -液体分子量 ρ -密度 N0-阿佛伽德罗常数
N N0 M
代入上式,得
M M SN 0 N 0 S 0 (m 1)
从而根据击
穿场强的表达式得 固有振动频 率平均值 Chvi Chvi Eb S 0 (m 1) N 0 A(m 1) e e M M
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2、采用固体介质降低杂质的影响 2)绝缘层——在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包缠很厚的固体绝缘,改善 油中的电场分布。适用于极不均匀电场。
1)覆盖——在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覆盖固体绝缘,以切断杂质小 桥、限制泄漏电流。适用于电场比较均匀的场合。
紧紧包在小曲率半径上 薄固体绝缘层(诸如电缆纸、黄蜡布、 漆膜等)称为覆盖,其厚度一般只有零点几微米,所以不会引起油 中电场的变化。它能阻止杂质小桥直接接触电极,因而能有效的控 制泄漏电流,从而阻碍杂质击穿过程的发展。电场约均匀,杂质小 桥对油隙击穿电压的影响越大,采用覆盖的效果越显著。由于采用 覆盖花费不多,而收效明显,所以在各种充油的电气设备中都很少 采用裸导体。
当覆盖的厚度增大到能分担一定电压时,即成为绝缘层,一般 厚度为数毫米到数十毫米。绝缘层不但能象覆盖那样减小油中杂质 的有害影响,而且能降低电极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大大提高整个 油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和冲击击穿电压。变压器中某些线饼或静电屏 上包以较厚的绝缘层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3)屏障——”油-纸”或“油-布”绝缘,切断杂质小桥,改善电场 分布,提高油间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屏障的形式要因电极形状而定, 并且,屏障要足够大,已能包住电极。 如果在油隙中放置尺寸、形状与电极相适应、厚度为1~5mm 的层压纸板(筒)或层压布板(筒)屏障,那么它既能阻止杂质小 桥的形成又象气体屏障那样拦住一部分带电粒子,使电场变得比较 均匀。电场越不均匀,放置屏障的效果越好。 如果用多重屏障将油隙分隔成多个较短油隙,则击穿场强能 提高更多。但相临屏障间距不宜太小,因为这不利于油隙冷却循 环。另一方面,屏障的总厚度也不能太大,因为固体介质的介电 常数比变压器油大。所以固体介质总厚度的增加会引起油中电场 强度的增大。通常设计时控制屏障的总厚度不大于整个油隙长度 的1/3。
液体介质的击穿
温度突变产生内部应力
突然降雨使瓷表面骤冷,在其内部产生应力
2.5.4 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绝缘的老化有很大的影响
绝缘油的老化(氧化、温度》》》油枕) 户外绝缘应能耐受日晒雨淋 湿热区域使用的要有抗生物特性
气隙的产生
制造过程:浇注、挤压成型等 绝缘与电极接触不良
2.3.3.1 局部放电的等值电路
Cm>>Cg>>Cb
Cb ug u C g Cb
1、微量压降
2、电流脉冲
放电前后,间隙g两端的电压变化为(Ug-Ur) C m Cb 对间隙g放电的电容量为: C g C m Cb
C m Cb 真实放电量Δqr为: q r 不可测! C g C C U g U r C g C b U g U r m b
2.3 固体介质的击穿
固体介质的固有击穿强度比液体和气体介质高 特点:
击穿场强与电压作用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一旦击穿,绝缘无法自行恢复
1年=31536000s
2.3.1 电击穿
电击穿过程与气体中相似,电强足够强 时破坏介质晶格结构导致击穿 体积效应
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导致击穿场强分散性 很大;加大试样的面积或体积,使材料弱点 出现的概率增大,会使击穿场强降低
无机材料(云母、玻璃等)
有机材料的累积效应
2.3.2 热击穿
是一个热不平衡的过程
介质损耗导致发热和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加剧损耗和发热 发热与散热相等,达到平衡温度 发热大干散热,温度不断上升,造成热破坏
热击穿所需时间较长(几小时~几分钟)
高电压2.3
2. 电离化气击穿
在研究气体放电对绝缘油的影响时发现,油在放 电作用下产生低分子气体,其中主要是氢气、甲烷 等,这种化气过程大致如下: CnH2n+2→CnH2n+1+H0 CmH2m+2→CmH2m+1+ H0 2H0→H2↑ CnH2n+1+ CmH2m+1→Cn+mH2(n+m)+2 其中,H0为氢的游离基。 这种化气的作用解释为电离产生的高能电子使液体 分子C—H键(C—C键)断裂所致。
以产生泡条件作为液体击穿条件,即
AE τ = m [ c(Tm − T0 ) + lb ]
a b
(2-22)
式中 m ——代表空间电荷影响的常数 ,约在1.5~2之间; T——液体在电极粗糙处强场区滞留的时间; A——常数; C——液体比热; B——液体气化热; E——为液体击穿场强。 式(2-23)可以粗略地估算液体介质的击穿场强。 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击穿场强下降。
返回
2.3.1 高度纯净去气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
1.碰撞电离开始作为击穿条件 假设液体分子热振能量是量子化的,那么当液 体分子基团的固有振动频率为υ时,在与电子的一 次碰撞中,液体分子平均吸收的能量仅为一个振动 能量子hυ(h是普朗克常数)。 电子在相邻两次碰撞间从电场中得到的能量大 于hυ时,电子就能在运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能量,至 电子能量大到一定值时,电子与液体相互作用时便 导致碰撞电离。
当液体介质含有杂质时,杂质粒子的移动能使 液体内的电场发生畸变,均匀电场实际上已被畸变 为不均匀电场,所以杂质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较大。 相反,在极不均匀电场的情况下,杂质粒子移动到 场强度最大处,出现了较多的空间电荷,从而削弱 了强电场,致使杂质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变弱。对于 冲击击穿电压,杂质的影响也较小,因为在冲击电 压的短时作用下,它还来不及形成“小桥”。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H
180
C
>180℃
根据这个绝缘耐热等级可以进行设备运行负荷的最佳经 济性设计
19
§4.5 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液体电介质 :纯净的液体电介质 工程用液体电介质(水分+杂质) 击穿机理不同:电击穿理论、气泡击穿理论 小桥击穿理论
20
1. 纯净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
液体中因强场发射等原因产生的电子,在电场 中被加速,与液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
第四章:
固体、液体和组合绝缘 的电气强度
1
§4.1 固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
气、固、液三种电介质中,固体密度最大,耐电 强度最高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过程最复杂,且击穿后是唯一 不可恢复的绝缘 普遍规律:任何介质的击穿总是从电气性能最薄 弱的缺陷处发展起来的,这里的缺陷可指电场的 集中,也可指介质的不均匀性
2
1. 固体电介质击穿特性的划分
击穿电压为一分钟耐压的百分比数 (%)
500 450 400 350 300 区域B 区域A 250 Φ 50 200 150 100 50 0 Φ 100 μs
AB:电击穿 C:热击穿
区域C
15.3
s
min
278h
10 -1 1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10 10 10 11 10 12
树老化类型:电树老化和水树老化 树老化的原因 电离性老化 电导性老化
15
树枝老化的一般形状
Tree-like
树枝状
Bush-like
灌木丛状
chestnut-like
栗子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