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6b9c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
古人常常认为,自然是最美的,因此古典园林以模拟自然景观为主要手法,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古典园林也注重人文因素的渗透和凸显,通过建筑、雕刻、文物等手段,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严谨的布局和精细的设计。
古典园林通常被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整体呈现出前小后大、高低错落的空间结构。
园林内部的建筑、树木、花草、水池等元素都被精心安排和布置,力求达到景色如画、层次分明的效果。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情境营造和意境表达。
古典园林主要通过几何形状、圆形、曲线、对称式等手法来呈现出美的情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宁静、雅致的氛围。
此外,古典园林也通过水、石、树等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种意境,如流水潺潺、花香袭人、山水相连等,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第四,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虚实的对比。
古典园林通过建筑、围墙、树林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和动态变化,给人一种丰富多样的感觉。
同时,园林内部的虚实对比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过设立假山、水池等元素,来强调空间的变化,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和惊艳。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还注重季节变化的体现和游览的愉悦。
古典园林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花草,展现出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人们在园林中游览,可以欣赏到春花秋月、夏日荷香、冬日雪景等不同季节的美景,增加了游览的乐趣和体验。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为特点,注重布局和设计的严谨性,力求营造出情境和意境的美感,通过空间变化和虚实对比的手法,展现出多样化的美景和氛围,同时也注重季节变化的体现和游览的愉悦,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这些特点使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e8570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f.png)
中国古代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些特色:
取材自然:古代园林注重以自然为本,模仿自然景观,营造出山水、湖泊、溪流、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的景观。
它们常常利用周围的山水、河流等自然地形来打造园林景观,使整个园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构思精巧:古代园林注重整体布局和细节的精心设计。
园林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通过巧妙的空间划分和景点设置,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和观赏点。
同时,园林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建筑的雕刻、园林的小品、花草的摆放等,以增强景观的美感。
追求意境:中国古代园林追求意境的塑造,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审美的体验。
园林常常通过布局、景点的选择和名称的取法来表达主题和意境,使游人在其中能够感受到特定的情感和心境,如静谧、舒适、深远等。
四季变化:古代园林注重四季变化的呈现。
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花卉和树木,古代园林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让游人在不同的季节中享受不同的美景和氛围。
融合艺术:古代园林将建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
园林中的建筑常常采用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墙壁上常常绘有山水图案,还有时常会有文人雅士在园林中吟诗作画,增添了艺术气息。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园林以自然、精巧、意境和多艺术融合为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712d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0.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
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
园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
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四、空间布局有序: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
园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和感受。
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9bc70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1.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edc3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4.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藏: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隐蔽和掩饰,通过布局设计以及植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隐藏和遮掩的氛围。
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布局,不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视线中,而是需要游客探索才能发现。
园林中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将景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遮蔽和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另外,园林中的建筑也经常采用层层叠障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感觉,进一步增加了隐蔽的效果。
二、通: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连通,每个景点都能够与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和交融。
园林中的路径通常是弯曲自然的,游人可以顺着路径欣赏景色,同时路径又能够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也是用来串联各个景点的重要设施。
这种景点之间的通连,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和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尺:中国古典园林重视空间的尺度和比例的安排,通过不同尺度的设置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植物等都经过精心的布局和安排,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大小相间的主次关系。
园林的局部也体现了尺度的变化,从大至小、从高至矮的递变关系形成了景观的层次感。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也注重利用空间的限制和限定,通过狭小空间和过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
四、谐: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
园林中常用的元素包括水、山、石、树等,这些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力和平和能量的象征。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携手的感觉。
此外,园林中的景点和花草树木的选择也注重充满生机和好感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a26c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6.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一、追求自然:
二、注重空间变化:
古典园林建筑强调空间的变化和布局的合理性。
通常以山水为基础,
通过布局的安排和景色的变化展示不同的空间感受。
有的园林布局如迷宫,让人们在其中迷失自己;有的园林设计将湖水、树木、山岳、建筑等有机
结合,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
三、注重意境和艺术:
古典园林建筑注重表现意境和艺术。
通过对建筑物、花木、水景等进
行精心布置和组合,使之达到一种特定的美感和氛围。
园林中常常配以诗词、曲调等艺术形式来增强意境效果。
园林中的每一个建筑、每一处景点
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四、注重动静结合:
五、展示人文精神:
古典园林建筑在设计中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人文精神,并且经常以特定
的文化内涵来诠释园林的意义。
园林中常常有建筑物或景点,以纪念历史
人物,表达文化价值观念,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风韵。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追求自然,注重空间变化,注重意境和艺术,注重动静结合,展示人
文精神,这些特点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形式。
这种建筑风格与西方的对称和几何形状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国人对自
然、人文和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对后世的园林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5630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有以下特点:
1. 造型别致丰富: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园林的造型,园林中常以假山、亭台、廊、桥为主要景观,打造了优美别致的景观形象。
2. 园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代园林常常利用自然山水、植被等自然资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园林既有人工的设计,也有自然的风光。
3. 园林有主题和意境:中国古代园林注重意境的创造,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等,园林中有一定的主题,例如文人雅集、赏花品茗等。
4. 园林有意象的创造:中国古代园林善于用意象来表达主题和意境,例如以石头堆叠成的假山表现山川意象,以花木搭配出的花木意象等。
5. 园林有艺术性: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艺术性的体现,园林中建筑、园艺品位均需要体现优美和娴雅的文化气息。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b5072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b.png)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1.自然融合: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再现,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的布局和构造都十分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合。
园林中常有人工湖泊、山水石、假山等自然景观元素,使整个园林景观承担起平衡和谐的作用。
2.四季呈现: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力求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呈现。
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冬雪夏荷,中国古代园林都能营造出独特的气氛,让人们在园林中享受不同季节的美景。
3.精巧构造:中国古代园林在布局和细节上都注重精巧的构造。
园林中常有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桥梁池塘等元素,这些构造物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既起到实用的作用,又增添了园林的艺术魅力。
4.寓意深厚:中国古代园林常常含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园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深刻的意义,比如假山代表山水之神,葱翠的植物象征长寿等。
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呈现,园林传达出丰富的寓意和哲学思想。
5.微缩世界:中国古代园林通常被视为是一个微缩世界,呈现出广大的天地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园林中有水有陆,有人有景,仿佛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
这样的布局不仅方便游赏,还能够体验到自然的美妙。
6.手工艺品: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和维护都依靠人工劳动,凝结了数百年来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绘画等都是手工艺品,凝聚了大量的劳动和艺术成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感官体验: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注重视觉景观的呈现,还关注其他感官的体验。
园林中有香味花草、有涌泉声、有溪流声音等,让人在园林中不仅能够欣赏美景,还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味道和触感。
总之,中国古代园林通过自然融合、四季呈现、精巧构造和寓意深厚,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6fbb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6.png)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一、整体布局方面:1.整体规划合理:中国古代园林通常有序而不乱,布局合理。
整座园林类似于一幅画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
2.多元化空间布局:中国古代园林往往通过分隔、连续的方式组合不同的空间,使园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通过错落有致的山石、花草树木、水池、亭台楼阁等组成不同的空间,使游人能够在不同的空间中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周正式布局:中国古代园林中一般遵循周正形,即中轴线和对称轴线的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使得整座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能够给人以安定、稳重的感觉。
二、建筑风格方面:1.历史沿革的变化: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历史沿革,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及地域文化的影响。
例如,汉唐时期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宋元时期的建筑则更加注重石材的使用。
2.注重形式美: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注重对称、整齐、简洁的美感。
建筑物一般采用重檐歇山顶、绿色石材、白墙黑屋檐等风格,形成典雅而不失庄重的建筑风格。
3.回避世俗纷扰:古代园林建筑往往追求一种宁静、幽雅的美感,远离尘嚣、避开世俗纷扰。
例如,背山面水的布局能够使人们远离尘嚣,享受宁静。
三、景观装饰方面:1.艺术性的花草树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花草树木通常都是精选的,所选用的植物常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园林中重要的景观点往往会配以名贵的花木,以增加景观的美感。
2.人工山石的创造:中国古代园林在景观装饰方面注重人工山石的创造。
通过人工塑造山石形状、注重山石的纹理、色彩处理等手法,使山石呈现出自然、生动的美感。
3.艺术性的桥梁和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园林中的桥梁和亭台楼阁往往也非常注重艺术性的表现。
例如,各种形态的桥梁常常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亭台楼阁则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卓越的创意。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园林以其独特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和景观装饰等特点,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园林的设计与建造方式,对后世园林园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09b3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9.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源于自然,胜于自然中国的园林常常利用自然的名山大川作为原型来建造,同时加以提炼,通常以艺术和自然风景为主题,以山水地貌作为构景要素,配以树木植被作装点而成。
2、做到自然美和建筑美的统一中国园林在处理建筑和自然景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园林中总要把小山、流水、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突出和谐、互补的一面,避免相互对立、排斥的一面,使建筑美和自然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中国的园林创作,常常蕴含着古人的诗文、画作中的一些境界,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让整个规划设计都有着文学艺术的结构,使得园林作品从总体到局部,都有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步移景异“移”和“景”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艺术的创造力,景观设计师在园林中享受着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并以此来唤起参观者的喝彩。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1657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2.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首先,自然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借景造景和景物与人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和自然与人类的融合观。
古典园林中常借山水之势,包括山水、植物、水池和石头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它们常被布置成水波荡漾的湖泊、溪流和小桥流水。
园中的植物也多种多样,有树木、花草和花果等。
整个园林犹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审美融为一体。
在园林中游走,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生活性。
古典园林常被设计为居住和休闲的场所,具有实用性和舒适性。
它们通常有房屋、走廊、厅堂和庭院等空间,可以供人们休息、聚会和娱乐。
古典园林也常设有休憩处和雅座,供人们小憩或品茗。
园内常有盆景和花坛,增添生活的色彩。
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愉悦和安宁。
第三,艺术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杰作,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独到的艺术审美。
古典园林的设计和构造通常非常精细,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园林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常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和造型美学,包括门楼、拱桥、楼阁和廊道等。
园林中的石头和石雕也以其精雕细琢的工艺和生动的形象而闻名。
园林以其细腻的构思和精致的工艺,传递出纯粹的艺术美感。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文性。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既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和人文价值观。
园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诗句和文字的雕刻、书法和绘画的挂饰等。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也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幸福。
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境界的所在,也是人们传承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包括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这些特点使古典园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8f15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d.png)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第一,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创造一个与自然融合的环境,通过利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湖泊、池塘、石头等,将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
通过使用透景、借景等手法,使得园林的景观延伸到周围的山水之中,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二,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使用花草树木、石头和水等自然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来突出变化和细节。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精致的花卉、奇石以及各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这些细节展示了园林主人对美感和审美细节的追求。
第三,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多层次和多个区域的布局,通过设置门户,回廊,湖泊等,将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创造出一种步移景异的感觉。
这种空间序列设计让游客在园林中可以逐步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同时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第四,强调隐逸和寂静。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有个别的精致园林,常常被人们用于修身养性和隐逸思考。
此类园林通常通过精致的建筑和布局,创造出一种宁静、寂静的氛围,让人能够在喧闹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安抚。
第五,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文人雅士的书法、绘画作品和诗词碑刻,这些作品与园林的景观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一种文人境界和人文氛围。
第六,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风格和工艺,如四合院、廊亭、石桥、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结构通常采用木材、砖石和瓦片等传统材料制作,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雅和精细的工艺。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观、建筑和文化元素。
它通过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强调隐逸和寂静、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等特点,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人文的园林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呈现,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0699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1.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模拟自然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倡导“山水一体”,即山、水、建筑的有机结合。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往往模仿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峡谷悬崖等景致。
同时,它还运用诸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元素,巧妙构建起具有虚实结合、真实与幻想相互交融的自然景观。
二、注重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空间的布局和衔接。
它通常以山水为主要背景,通过设置回廊、廊桥、走廊等空间构筑物,将不同景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园林中的空间层次分明,既有大气磅礴的宏伟空间,又有细腻柔美的小型空间,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三、注重季节变化: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因季节而变化的。
四季更迭,每个季节园林中的景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韵味。
春季樱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落叶飘飞,冬季枯草凋零。
园林中的建筑、植物和水景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季节画卷,使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体验到不同的美感。
四、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以用景营造抒情境地的效果。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水景等都以凸显其中一种特定的情绪为目的,如静谧、悲凉、寂寥、浪漫等。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通过形式上的布局和色彩运用,还通过文人墨客在园林中的作品和诗词来赋予意义,使园林景观更富有文化内涵。
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亲近自然,追求人与环境的融合。
在古典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无穷魅力,体会到身心的宁静与放松,提高精神的修养。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特点在于模拟自然景观、注重空间布局、注重季节变化、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以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艺术价值。
各时期园林特点范文
![各时期园林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8968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9.png)
各时期园林特点范文园林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艺术塑造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综合表现。
不同时期的园林特点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1.古代园林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纪)在古代园林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帝王贵族独享:古代园林大多由帝王和贵族所有,是贵族权势的象征,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特点。
-复杂而庄严的建筑:园林内建有宫殿、寺庙等建筑,大量采用雕塑、壁画等艺术手法来装饰。
-追求人造景观:古代园林注重创造出美丽、怡人的人造景观,并借鉴自然景观的元素,如山水园林以天然山石、水池、山洞等元素为主,构成山水画的自然风景。
-庄园经营:园林内有大量的农田和果园,用于供养宫廷和保障园林内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2.中古园林时期(公元3世纪-公元14世纪)在中古园林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宗教性质:宗教园林兴起,如佛教中的禅宗所建禅宗寺庙园林,基督教中的修道院园林等。
-迷宫式的设计:园林中的迷宫设计流行,人们可以在其中追逐、寻找和思考,体现了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建筑和园林的结合:建筑与园林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如拜占庭式、哥特式等。
-曲径通幽:注重打造一种趣味性的园林环境,通过狭小的曲径、变化多端的景观,使人感到探险和意外。
3.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在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追求对古代希腊罗马园林的回归,追求简洁、高雅和理性的美感。
-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园林布局采用了几何形状,如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并注重对称性。
-水景的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注重利用水池和喷泉来增添景观的魅力,体现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创造力。
-雕塑的应用:园林内常常用雕塑来装饰,雕塑作为园林的一部分,具有纪念意义和美学价值。
4.当代园林时期(18世纪-现代)在当代园林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主义:园林注重展示自然景观的美,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打破了过去对园林的人工雕琢和控制。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https://img.taocdn.com/s3/m/a1bb0f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9.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1.自然山水: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以自然山水为中心,通过山、水、石、林等元素的精心布置,营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自然景观。
园中的山势、水池、石塔等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2.园林和建筑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一般以“一个园、两个景、三个步骤”为主要原则。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为亭台楼阁、廊桥水榭等,与山水景色相得益彰,将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
3.规划严谨:古典园林的规划是十分严谨的,一般会有明确的整体布局和细致入微的设计。
例如,古典园林常常采用对称和反射的布局,左右对称的设计将整个园林划分成一左一右两个部分,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4.植被安排: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配备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以增添园林的美感。
同时,植物的繁茂性也能使人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5.意境凝练:中国古典园林追求以凝练的手法表达其中一种情感或主题。
园林的设计通常以一个故事或一些主题为依据,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细腻的构思,表达出园林主人的审美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6.景色变化: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色的变化,通过人行的动态和时间的推移,使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观。
比如在一个园林中,可以通过走进不同的亭子、通过廊桥,或者沿着湖边散步,就可以领略到多种多样的景色。
7.隐逸性:中国古典园林追求隐逸的艺术,强调园林与外界的隔离,通过巧妙的布局、墙体和其他屏障,将园林与外界的喧闹和烦忧隔绝。
人们可以在园林中寻找宁静与放松。
8.独特的装饰: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往往富有装饰性,采用了传统的装饰方法和手法,如砖雕、石雕、假山等。
这些装饰物不仅是园林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68e6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0.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山水的创造和表现,将山水融入园林中,使山水与建筑、景物相互映衬,形成动静交融的美感。
园林中的水池、湖泊与山石、小山坡等景观相互配合,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境。
水是园林中重要的元素,通过人工的水景,如喷泉、水帘、小径等,将水景与园林的布局融为一体,使园林具有自然、优雅的氛围。
二、建筑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精巧的建筑布局,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园林中互相映衬、烘托。
其中,主要的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榭、长廊、宫殿、观景台等。
这些建筑根据地域特点和造园的需要不同,有些建筑作为观景点,有些作为休憩场所,有些作为活动场所。
建筑大多选用精美的木材和石材,有的还有彩绘和雕刻装饰,赋予园林以艺术的美感。
三、景物组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组合是在整体布局中的相互配合和衬托,使得各个景点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园林中的景物包括树木、花草、湖泊、池塘、假山、花坛、廊桥等,它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主题进行调整和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景物的选择和组合应该注重形式的对比和色彩的协调,以达到景观的美感和和谐。
四、意境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通过景观的设计和布局来表达园林主人的意境和情感,使园林具有独特的氛围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山水之境的意境,追求宁静、舒适的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花草等元素的选择和搭配是为了传达园主对自然和人文的理解和喜好,体现出园林的主题和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是山水相映、建筑布局、景物组合和意境营造。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美学的独特见解。
古代庭院的特点
![古代庭院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59c6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4.png)
古代庭院的特点古代庭院作为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古代庭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整体布局:古代庭院的布局一般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即四面围合,中间有一个天井。
天井是庭院的核心,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四面围合的结构有利于隔绝外界的喧嚣,形成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
二、建筑风格:古代庭院建筑一般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庭院中建筑物的外观常常采用青砖灰瓦的形式,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建筑物的屋顶多为檐下式屋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三、园林景观:庭院中的园林景观是古代庭院的重要特点之一。
庭院中常种植花草树木,布置假山、池塘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一个自然、宜人的环境。
古代庭院的园林景观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追求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四、室内装饰:古代庭院的室内装饰注重细节和精致。
室内常常摆放着古代的家具、器皿等,展示着古代的文化和艺术。
古代庭院的室内装饰以朴素、雅致为主,给人一种淡然、宁静的感觉。
五、功能布局:古代庭院的功能布局一般分为前厅、正厅、后厅等,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用途。
前厅一般用于接待客人,正厅是主要的起居区域,后厅则是主人休息的地方。
不同区域的布局合理,使得庭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封闭性与开放性:古代庭院的特点之一是同时具备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庭院四面围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使人们远离喧嚣和纷扰。
但庭院又常常与外界相通,通过门窗等开口与外界交流,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七、文化内涵:古代庭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庭院的设计和布局常常融入诗词、书画等艺术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
庭院中的建筑、景观和装饰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总的来说,古代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庭院的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室内装饰、功能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美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9008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3.png)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1.特点:(1)自然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和谐融合。
通过山石、水池、花木等自然元素的布置,营造出山水、林木、田园等各种自然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情趣。
(2)神秘隐蔽: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采用曲径通幽、蜿蜒曲折的布局,设计出一些迷宫般的景点。
游人在其中穿行,时而触景生情,时而惊喜不已,体验到了独特的游园乐趣。
(3)寓意深远: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以文化和艺术寓意为主题,通过建筑、雕塑、题刻等手法,表达对自然、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也经常引用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拓展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有限的空间中,常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如偷窥、倒影、窗棂留白等,使游人的视觉空间得到拓展,感受到虚实与立体的变化,以及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5)小品精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小品形式丰富多样,如亭、台、榭、楼、轩、阁等。
这些小品以其独特的形态、精细的雕刻和精致的装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美和独特之处。
2.形式:(1)山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山水互映和造景手法,营造出宛如山水画卷的景观。
山峦起伏、水池曲折,水流环绕山岛,使人们沉浸在虚幻的自然美景之中。
(2)花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花园注重花草的种植和布置。
不同种类的花卉在园林中相互映衬,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花海,给游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享受。
(3)水景: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修建湖泊、池塘、喷泉等水景,营造出清澈见底的水质和流动的水面,给园林增添了一片和谐的水墨世界。
(4)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建筑物以亭、台、榭、楼、轩、阁等为主,形式多样。
建筑常常辅以彩绘、雕刻和装饰,展示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
(5)林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林木是重要的景观构成之一、各种树木和花木的种植和配搭,以及树木的修剪和造型,使得园林中的林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观。
中国古代园林有什么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有什么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dfc81d5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b.png)
中国古代园林有什么特色?1.师法自然。
有两层意思,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时力求突破园林实体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它表现自然。
这就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的关系,比如漏窗的运用就可以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做到了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到了互相渗透的作用。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园内所有建筑的形与神都与天空、自然环境相吻合,做到各部分自然相接,使园林拥有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讲究表现自然,如树枝弯曲自如,形与神,意与境都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最大特色。
趣味链接: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面积290公顷,整个布局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以西山、玉泉山为借景,景观宏伟开阔,是我国园林的典范。
颐和园建于清朝。
金朝时,此处是皇帝的行宫;明朝时,这里叫“好山园”,山称瓮山,湖称西湖。
清朝时,康熙帝将此作为行宫。
到了乾隆帝执政时期,在瓮山上建了一座9层“大报恩延寿寺”,并更名为万寿山;再以后,清政府又借口要训练海军,将山前的西湖扩大加深,改名为昆明湖,称为“清游园”。
1860年,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将其毁坏殆尽。
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享乐,私自挪用海军经费纹银2千万两重修此园,又更名为“颐和园”。
1900年,它又被八国联军毁过一次,之后又一次将其修复。
来源: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有以下几种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
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
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
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
园林离不开叠山理水,苏州网师园是一个小型园林,园内仅有半亩方塘,但环水池叠石成山,崎岖有致,形成若干洞穴,使人不感单调。
临山池建半亭、水阁和小桥,皆低凌水面,居高临下,可见流水潺潺;立足桥上,会引起寻觅流水源头的意思,望去有广远不尽之意,尺幅天地也就不感局促了。
中国园林还讲究借景,如无锡的寄畅园为山麓园林,身临其境,满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目是山,正是纳野外自然山景于园内,起到园外有景、景内有景的效果。
借景常见以水为镜,水中现景,称为借镜。
还有远借、邻借、仰借和俯借等构景手法。
通过建筑的门洞、花墙和窗口都可达到借景,以丰富园景。
苏州沧浪亭,大门外沿河用黄石假山叠为驳岸,在园内复廊上开数十个花窗,观景仿佛分不出园内园外。
这是为实现借景而采取的一种造景方法。
小中见大、实中求虚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典园要的另一特点。
扬州园林小盘谷,面积不大,充其量不过一湾池水,一座假山和一幢楼舍。
然而造园通过叠石堆山,给人造成一种园景深远的错觉。
园中用玲珑湖石临水造景,架起小桥,突兀假山,映带屋宇。
细察剔透的湖石,像虎,像狮,像鬼怪,姿态各样。
再望山上苔藓斑驳,藤萝掩映,好像幽壑中微露出一条羊肠小径,穿过去又别有洞天,使人越发感到这座小屋的情趣。
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 人工山水园中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2.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3. 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有层次感,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中国园林中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也有其特点的差异:以颐和园与苏州园林拙政园做对比,颐和园来历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
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
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
“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
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皇家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
现存的皇家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
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
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
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
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
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
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拙政园建园特点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
”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
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