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ppt7 中图版
合集下载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ppt7 中图版精选教学PPT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ppt7 中图版精选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191bee50e2524de5187e39.png)
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意义:
削弱作用 降低了 白天的最高气温。
昼 夜 有利于生物 保温作用 提高了 温差小 生存和发展 夜间的最低气温。
一、选择题:
1、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AC) A.日落后和日出前仍有一段时间天空是明亮的 B.夏季天空多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C.阴天的室外和晴天的室内,没有太阳光的直 接照射也是明亮的 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2、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地面反射 D.大气逆辐射
选择题2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4、下列辐射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 是…………………………………………( D )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保温作用.swf
解说
•大气是如何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
•对流层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增强地面辐射,并且产生大气逆辐射,减少
•保了温地面作热用量的散失强,弱对地与面天起气到保有温何作用关;系?
•阴天多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
•保•人温类作活动用排的放强大量弱的与温室人气类体活,加动强有了保何温关作系用,?使全球气候变暖。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 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4、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 辐射
AB C
可见光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占太阳辐射的50% 红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占太阳辐射的43% 紫外线区波长小于0.4微米,占太阳辐射的7%
可见光区波长由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紫 外 区
可 见 光
区
中图版必修一2.2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共46张PPT)
![中图版必修一2.2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4a3959ad51f01dc281f1a8.png)
风向 地转偏向力
风的初始方向
南半球偏转方向
北半球偏转方向
风的偏向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3)摩擦力 摩擦力
大小: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风向
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4.力的作用效果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B 风向 (hPa)
大气的水 形成 水平气压 产生 同一水平面
平运动
梯度力
气压的差异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 地面受热不均。
3.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
(百帕)
水平气压梯度力
@canmeippt
1010
1020
A
1030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4
1006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1008 1010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成一定夹角
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4
1006
1008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气压 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海拔
C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 增加 而 降低
B
A
气压比较:A > B > C
@canmeippt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热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24685371fe910ef02df81b.png)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气压差 气压梯度=—距—离—— 比较下面三图的气压梯度的大小:
1008(hpa) 1004(hpa) 1004(hpa)
1010
A
1010
B
答案:C >B >A
1010
C
探讨:
大气运动需要有力的作用,请说出在 大气的运动过程中都受到哪些力的 影响?
(一)、大气运动所受到的作用力
大,反之 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 则小低
不改变风速
判断下列AB两图分别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 北 半 球 )
A图
( 南 半 球 )
B图
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探讨:
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 还会受到哪个力的作用?
3.摩擦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始终与风 与地面状况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810
气
北
压 梯
半
度
球
力
风向
820
830
840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850 风向 (百帕)
22
2.受到两个力作用的风(高空中的风)
当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与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的大小 _相_等___,方向_相__反__,合力_为__零__的时候, 风向_平__行__于等压线,北__半__球___向右偏, _南__半__球__向左偏。
判断以下两地在南北哪个半球的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共49张PPT)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fc951f998fcc22bdd10dd6.png)
常见的天气系统 之
气旋 反气旋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叫等压线。在等 压线分布图上有多种气压场系统:
低气压----闭合等压线组成的中心 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气压系统。
从低气压向 外延伸的狭
长区域。
从高气压向外延 伸的狭长区域。
高气压----闭合等压线 组成的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高的气压系统
【对点训练】
读“某日某时 海平面天气图 ”(单位:百帕),图 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 )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二、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像江河中的漩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 旋转运动
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 转流出。
高空云层
锋面云
锋面系统的类型
A
C
B
辐合
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
B
辐散
南半球近地面高压低压中气流有时如何运动的?
1030
1D020
顺时针 逆时针
1010
D1020
1010
1030
A
C
A
C
B
B
辐合
辐散
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
气旋天气系统 .swf
反气旋系统.swf
气旋
低 1000.0
1002.5 1005
反气旋
高 1005 1002.5 1000.0
过境时 过境后 实例(我国)
阴天、 大风、 降温、 雨雪
气压升高, 气温和湿度 骤降,雨过 天晴
北方夏 季暴雨
我国冷锋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 春季的沙尘天气 夏季的暴雨 冬季暴发的寒潮
暖锋与天气
过境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4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9e45c3c850ad02de8041cd.png)
热量传递情况。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2 种作用:
地
3 种辐射:
面 吸
3 个过程:
收
大 气 辐 射
水汽、CO2 射向宇宙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实验1:
◆实验分析
B
A较B温度高 地面(土层)能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再使箱内大气较快升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散射 H2O CO2
【学以致用: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下列现象】
➢ 现象1 :严重的雾霾时,能见度低。 ➢ 现象2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现象3 :清晨,阳光未照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 现象4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 ➢ 现象5: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火地岛,政
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遮阳帽。
小组活动:辐射旅行
假设你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 的一种,让大家了解一下你愉快的旅途吧!
例如太阳辐射:我是太阳辐射,我的能量 来自于……,我在前往……的旅途中遇到 了……发生了……;最后我把热量给了……
请结合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分角色分别扮演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画图描述三者之间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
人造烟幕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 保温作用。
◆练习2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动手学地理”实验1:
B 观察,A、B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B气温有何差异?
“动手学地理”实验2:
透明塑料盖
C
观察,A、C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C气温有何差异?
气温
气是指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2 种作用:
地
3 种辐射:
面 吸
3 个过程:
收
大 气 辐 射
水汽、CO2 射向宇宙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实验1:
◆实验分析
B
A较B温度高 地面(土层)能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再使箱内大气较快升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散射 H2O CO2
【学以致用: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下列现象】
➢ 现象1 :严重的雾霾时,能见度低。 ➢ 现象2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现象3 :清晨,阳光未照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 现象4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 ➢ 现象5: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火地岛,政
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遮阳帽。
小组活动:辐射旅行
假设你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 的一种,让大家了解一下你愉快的旅途吧!
例如太阳辐射:我是太阳辐射,我的能量 来自于……,我在前往……的旅途中遇到 了……发生了……;最后我把热量给了……
请结合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分角色分别扮演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或大气辐射,画图描述三者之间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
人造烟幕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 保温作用。
◆练习2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动手学地理”实验1:
B 观察,A、B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B气温有何差异?
“动手学地理”实验2:
透明塑料盖
C
观察,A、C实验条件有何区别? 猜想,A、C气温有何差异?
气温
气是指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
层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大 气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臭氧
臭氧 (平流层) 吸收作用
水汽和CO2(对流层)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平 流 层
水汽
吸收作C对流O用2
层
反射作用
1、特点: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主要对可见光(无选择性)
2、影响因素:
云层越厚越多,反射越强.
3、实例:
夏季,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会 太高 .
•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
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起消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
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
•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 •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有削弱作用; •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有反射作用; • 地面对对流层大气加热——地面是大气的
主要热源,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大气直接吸收的 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
3.大部份可见光能够透过大 气射到地球表面,因此,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并不多
高
层
大 气
臭
氧
平
流
层
水汽 CO2
对
流
层
••吸太大收阳气、通辐反过射射对通、太散过阳射哪辐三些射个的环 节环被节削削弱弱了了太?阳辐射;
••太哪吸阳些收辐作环射用节有和的选分择削子性弱散特作射征对用; 具有选择性特征?
散射作用
1、特点及实例: 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
有时有选择性:质点小时,在可 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 射能力最强,所以在明朗的天空, 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天空呈蔚蓝 色。 有时无选择性:质点大时(如较 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它们 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 被散射,使天空呈白色。
如:日落后和日出前仍有一段时间天空是明亮的
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 。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体会:
• 同学们想必有过这样的体会:夏季,有云的白 天气温不会太高。有的同学还可能见过农民用 人造烟幕在晚秋或寒冬防御霜冻。
• 地球上这些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 现象,都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 因此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大气的 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
想一想,为什么火山喷发出的颗粒物使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变得 更红?
答案:
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的灰尘,热气体和水蒸 汽进入大气时,日出和日落,由于太阳光 线是斜射过来的,穿过很厚的灰尘,空气的 分子,水汽和杂质,使得红橙光线的短波部 分大量散出,光边很红。
吸收作用:
1.特点:(有选择性)
臭氧 吸收紫外线 水汽 吸收红外线 CO2
0.2 0.4 0.76 1.0
2.0
3.0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两小儿辩日》导入新课。2000多年前的鲁国。 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一个 孩子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 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 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 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 们远才显得小。另一个孩子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 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 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 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到底哪位孩子说得 有理,为什么?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 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4、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 辐射
AB C
可见光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占太阳辐射的50% 红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占太阳辐射的43% 紫外线区波长小于0.4微米,占太阳辐射的7%
可见光区波长由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紫 外 区
可 见 光
区
红 外
区
•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 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的过程十分 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反射,散射 和吸收作用,大气吸收的太阳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部分被反射 回宇宙空间,部分被吸收。地表吸收的太阳能部分转 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储藏于生物体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讨论:
• 经过讨论得出,两个小孩都不对。早上太阳大, 是因为视觉误差,而中午太阳热,学生能说出 太阳高度角的道理,但说不全。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大气中发生的 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与太阳辐射能及其转化密 切相关。太阳辐射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 达地面,这样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 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从而形成地球表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 第1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 2、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
保温效应。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 波
2、太阳辐射由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三部 分组成。
影响削弱作用的因素:
⑴、大气状况
晴天弱 阴天强
尘埃多 强 尘埃少 弱
⑵、太阳高度
大 削弱作用弱
小 削弱作用强
H1
大气上界
H2
()
地平线
太阳高度如何影响不同纬 度地区的太阳辐射?
提 示
1单位面积的辐射量不同
2.路程长短不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不同
答案: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是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低纬度地 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 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地球表面 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多;高纬度地区的情 况则相反。
阴天的室外和晴天的室内,没有太阳光的直 接照射也是明亮的,这些都是大气散射作 用的缘故。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阅读:
仰望天空,你所看到的颜色就是太阳光被大气中的气 体分子散射后形成的颜色。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 现蔚蓝色。
日出或日落时分,太阳光要穿过一层比太阳高挂 时更厚的大气层,大部分蓝色光线在到达你的视野之 前就已经被散射掉了,剩下主要包括红色和橙色的太 阳光。所以此时的太阳看起来呈红色,周围的云朵也 被映射得绚丽多彩。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还
•会到被达地地面面、的水面辐、射植能物被 地叶被面面地反面全射吸部一收吸部的收分约吗,47?最%后。
削弱作用.swf
解说
对削弱作用的小结:
•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消弱作用。 如果把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作 为100%计算,其中约19%被大气吸收, 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 空间,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约占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