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职品级及名称(精排)

合集下载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明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1、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2、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3、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

4、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5、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6、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7、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8、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9、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10、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11、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12、内阁。

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国家政事要务。

一般大学士连任其他职务抬升品级。

明朝官员制度是怎样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明朝官员制度是怎样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明朝 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 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的官衔!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明初,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明太祖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丞相制度被废除,殿阁大学士,明代 ,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

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

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为各部正官,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明代是正二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

正二品官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为从二品[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从二品,[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为正二品,[刑部侍朗]刑部副长官,从二品,[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正二品。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

明朝官衔品阶集锦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6、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明朝官职图一览表

明朝官职图一览表
典籍(2人, 从八品)
侍书(2人, 正九品)
待诏(6人, 从九品)
孔目(1人, 无品)
史官修撰(无 定员,从六
生药库 惠民药
品)

编修(无定 大使(各1 员,正七品) 人,无品)
检讨(无定 副使(各1 员,从七品) 人,无品)
庶吉士(无定 员,无品)
府丞(2人,正六品)
侍读 (2 人,正 六品)
左寺寺 右寺寺
都事(1人,正七品)
正(1 正1 人,正 人,正
誊黄右通政 六品) 六品)
(1人,正四
品)
左寺寺 右寺寺
监察御史(110人,正
副1 副1
七品)
人,从 人,从
六品) 六品)
录事(2人,正九品)
五经博士(9 人,正八品)
典籍(2人, 从八品)
校检(1人正九品)
云南
13清吏司
太仓银 库
御马库
郎中(1人,正五品)
照磨 提举
郎中(山东2人,陕西、贵州 、云南各3人,山西4人,其余
各1人;正五品)
(1 人,正
(1 人,正
八品 八品)
大使(各1人,正九品)
员外郎(1人,从五品)
员外郎(各1人,从五品;四 川、云南宣德7年增设,后 革)
副提举 (1
人,正 九品)
副使(各1人,从九品)
职方清吏司4人)
尚书(1人,正二品)
工部 尚书(1人,正二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左侍郎(1人,正三品)
右侍郎(1人,正三品)
右侍郎(1人,正三品)
校检(1人,正九品) 司务(1人,从九品),刑部司务厅

明代官衔

明代官衔

明代官衔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

明代文武官品级表文官:1、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中书令、中书省右左丞相;•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爵:无。

2、从一品:•职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令、尚书省右左丞;•散官:特进;•爵:无。

3、正二品:•职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散官:光禄大夫;•爵:无。

4、从二品:•职官:枢密院正副长官、通政司正副长官、大理寺正副长官;•散官:给事中;•爵:无。

5、正三品:•职官:侍郎(工部侍郎除外)、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散官:詹事;•爵:无。

6、从三品:•职官:大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卿;•散官:太仆寺卿;•爵:无。

7、正四品:•职官:左右春坊大学士、翰林院学士;•散官:国子监祭酒;•爵:无。

8、从四品:•职官: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散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爵:无。

9、正五品:•职官:行人司正、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散官:员外郎;•爵:无。

10、从五品:•职官:鸿胪寺少卿、监察御史;•散官:奉直大夫;•爵:无。

11、正六品:•职官:左右春坊中允、左右庶子、翰林院编修;•散官:州同知;•爵:无。

12、从六品:•职官:翰林院侍读侍讲、鸿胪寺丞;•散官:奉议大夫;•爵:无。

13、正七品:•职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散官:朝奉大夫;•爵:无。

14、从七品:•职官:京县知县、通判;•散官:朝议大夫;•爵:无。

15、正八品:•职官:县丞;•散官:承议郎;•爵:无。

16、从八品以下至未入流,即归入流外之职,不在叙阶之列。

如县主簿由八品降为九品,州吏目以下未入流品第,均以吏员出身,不入常选。

此类官员多由考授或荐举就职,故又称“杂流”。

武官:17、正一品:•职官:都督府左右都督;•散官:上柱国;•爵:无。

18、从一品:•职官: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散官:柱国;•爵:无。

明朝的官职等级

明朝的官职等级

明朝的官职等级明朝官职等级中央官员品级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1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正二品吏部尚书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2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正二品户部尚书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3礼部礼仪部0 :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正二品礼部尚书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4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正二品兵部尚书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5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书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6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正二品工部尚书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6、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

明朝的官位制度和等级是什么?不太明白问题。

就回答一下明朝的职官及官品吧,只列举官职大类,具体细目不列,如六部清吏司名称,宦官二十四衙门名称,卫所名称等均不列。

中央官1、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

属官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

2、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

太子宾客,正三品。

3、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

(大学士一般会加官,品级不等正三品到正一品都有)4、六部,尚书,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清吏司各郎中,正五品。

员外郎,从五品。

主事,正六品。

按:六部还有很多属官,就不列了,即便是历史研究者也很少关注他们。

5、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正二品。

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

正七品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

初设四人,后革二人。

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检校,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

初设六人,后革五人。

各一人。

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十人,正七品。

总督、巡抚的官职位不等,具体官品要看他的加官。

(从正四品到正二品不等,明末甚至从一品。

)6、大理寺。

卿一人,正三品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寺丞各一人。

正五品。

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

从九品。

左、右二寺,各寺正一人,正六品。

寺副二人,从六品,后革右寺副一人。

评事四人。

正七品。

初设右评事八人,后革四人。

7、詹事府。

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

正四品。

府丞二人,正六品。

主簿厅,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二人,正九品通事舍人二人。

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

左庶子,正五品。

左谕德,从五品,各一人。

左中允,正六品。

左赞善,从六品。

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二人。

左清纪郎一人,从八品,不常设。

明朝官级

明朝官级

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另有、、(从一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正二品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正二品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礼部(礼仪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正二品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管理)正二品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正二品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再往下设,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6、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7、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txt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历史学添加到搜藏已解决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7-6 09:03从正一到不入流排名提问者: angelahan100 - 经理四级最佳答案明代官衔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1、宗人府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2、三公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3、三孤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4、太子三师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5、太子三少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6、东宫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7、内阁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8、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9、吏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10、户部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江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二人正五品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四人正五品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一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一人从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宣德七年增设,后仍革。

〖全套〗明朝官职列表和职能

〖全套〗明朝官职列表和职能
太仆寺少卿【兼管官府的畜牧业】
通政太常【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掌建邦之天地、神只、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
苑马少卿【掌养马】
少詹太常(可能是少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东宫)事务】
京府丞副使【???】
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可以说是古代的外交官。】
武官叫上护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从二品官:
布政使【管一省之行政】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加授正奉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初授镇国将军【爵名。明用以授郡王除被封为郡储以外的诸子】
升授定国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副安抚使【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
官阶,文官初授奉训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升授奉直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初授武略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升授武毅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勋位,文官叫协正庶尹【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官阶,文官初授朝列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升授朝议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加授朝清大夫【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武官,初授宣武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升授显武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加授信武将军【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官员品级明朝(中央官员品级)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另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正二品吏部尚书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正二品户部尚书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礼部(礼仪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正二品礼部尚书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正二品兵部尚书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书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正二品工部尚书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几品?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几品?

大明朝的官职都有哪些,几品?文官官职: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无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职外官:无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各省总督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从三品: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正四品: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从四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正五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从五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正六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正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正八品: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从八品: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正九品: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未入流: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武官官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

明朝官职表

明朝官职表

尚书 左侍郎、右侍郎 六部 郎中 员外郎 主事 左、右督察御史 左、右副督察御史 都察院 左、右签都御史 十三道监察御史 都给事中 六科 左、右给事中 给事中 大理寺 太常寺 五寺 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左、右都督 五军都督府 都督同知 都督签事 布政司 左右布使 按察司 按察使 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 都指挥同知 都指挥签事 知府 府 同知 知州 州 同知 知县 县 县丞 主簿
说明 佐天子理阴阳,其权至重,其位至高 辅导太子。府下有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掌制诂史册文翰之事,并备皇帝在文史顾问
皇帝私人秘书,后渐尊崇为宰辅,兼三公尚书等职
户部、兵部各设13司。吏部、礼部各设4司。
都察院各道(省)监察使人数不一,共百人以上

皇帝身边级别低而位高权大的监察各部和大臣的官员 主管最高上诉案卷的审阅裁决 主管祭祀事宜 主管宫廷伙食筵席 主管马政 主管外宾礼仪事物 前、后、左、右、中五军各设都督府 掌一省只行政 掌一省之刑名 掌一省之军政 府级主管 州级主管 县级主管
三公 三孤 詹事府
翰林院 国子监 内阁
官职 品级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詹事 正三品 少詹事 正四品 府丞 正六品 翰林学士 正五品 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从五品 侍读、侍讲 正六品 祭酒 从四品 大学士 正五品 正二品 正三品 正五品 从五品 正六品 正二品 正三品 正三品 正七品 正七品 从七品 从七品 正三品 正三品 从三品 从三品 正四品 正一品 从一品 正二品 从二品 正三品 正二品 从二品 从三品 正四品 正五品 从五品 从六品 正七品 正八品 正九品

明代职官表

明代职官表

明代职官简表表格1中央政府编号官府官名品级备注1 三公太师正一品太傅正一品太保正一品2 三孤少师从一品少傅从一品少保从一品3 宗人府宗人府宗人令正一品左右宗正正一品左右宗人正一品4 内阁内阁大学士正五品世宗(嘉靖皇帝)时,共四殿二阁,即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

5 六部吏部吏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户部户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礼部礼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兵部兵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刑部刑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工部工部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6 都察院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湖广、山西、云南共110人。

7 诸司寺院科监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左右通政正四品謄黄右通政正四品左右参议正五品大理寺寺卿正三品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丞正五品翰林院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从五品侍讲学士从五品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司业正六品太常寺寺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六品光禄寺寺卿从三品少卿正五品寺丞从六品太仆寺寺卿从三品少卿正五品寺丞正六品鸿胪寺寺卿正四品左右少卿从五品左右寺丞从六品尚宝司司卿正五品少卿从五品司丞正六品六科都给事中正七品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左右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从七品中书科中书舍人从七品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从七品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从七品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从七品制敕房中书舍人从七品行人司司正正七品左右司副从七品钦天监监正正五品监副正六品太医院院使正五品院判正六品上林苑监左右监正正五品左右监副正六品左右监丞正七品8 诸都督府指挥使司五军都督府五府左右都督正一品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

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五城兵马指挥司指挥正六品副指挥正七品表格2地方政府编号政区官名品级备注1 直辖府府尹正三品顺天、应天二府。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
学技术 > 历史学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明朝官职按品级排名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7-6 09:03
从正一到不入流排名
提问者: angelahan100 - 经理 四级 最佳答案明代官衔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从二品: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轻车都尉。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正六品: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
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柱国。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后代)。

明朝中央官员的级别

明朝中央官员的级别

明朝中央官员的级别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另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官职均为加官,没有实际管辖范围,只是用来表明其的功绩与身份。

2、五军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5个都督府,各领几省都司。

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3、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各设尚书(正二品)1人;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

4、督察院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5、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

6、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正职从三品,副职少卿正四品。

7、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1人,正四品少詹士1人,正六品府丞1人。

8、通政司主官通政使1人(正三品);左右通政(正四品)。

9、太医院设正五品院使1人,正六品院判2人,正八品御医4人。

10、翰林院主官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2人,侍讲学士2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2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考中后榜眼、探花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11、内阁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国家政事要务。

12、国子监主官是国子监祭酒1人,品阶为从四品;司业1人,正六品;监丞1人,正八品;博士5人,从八品。

附:1、地方文官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正三品)。

知府(正四品);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

2、地方武官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卫指挥使(正三品);卫指挥同知(从三品);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官职品级及名称
品级
官职名称
品级
官职名称
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
督。
保、都督同知。
正一品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勋位,柱国。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户、
文官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文官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待诏,詹事府、上林苑录事,通事舍人,正字,司
校书,国子学正,部院检校,鸿胪寺署丞,上林苑
务,国子学录,国子典籍,鸣赞序班,韶舞司乐,
典署,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
五官司晨,漏刻博士,京府检校,京县典史,院司
正九品
从九品
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司知事。
大理寺正,詹事府丞,中允,侍讲,侍读,国子监
赞善,司直郎,修撰,光禄、鸿胪寺丞,大理寺副,
司业,尚宝司丞,太仆寺丞,京知县,都指挥使司
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正理问,运判,州同知,
正六品 经历,通判,上林苑、钦天监副,五官正,太医院 从六品 正提举,副长官。
判,兵马指挥,所镇抚,百户,典仗,审理正,神
国子监丞,行人,部院照磨,五经博士,通政司、
翰林典籍,寺监典簿,博士,国子监助教,鸿胪寺
卫、按察司、转运司知事,京县、钦天监主簿,御
主簿,京府、转运司知事,挈壶正,祠祭署丞,布
医,保章正,协律郎,营膳副,王府典膳奉祀等所
正八品
从八品 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奉祀等所副,宣抚司经历,知
正,府经历,县丞。
观。
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左右春
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左右庶子,通政使司左右参
侍读、侍读学士,谕德,洗马,尚宝、鸿胪寺少卿,
议,大理寺丞,尚宝司卿,光禄寺少卿,太医院使,
员外郎,五军都督府经历,知州,都转运盐使司副
郎中,钦天监、上林苑监正、宗人府经历、按察司
使,正提举,京府通判,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
事,通政司、按察司经历,太常寺博士,典簿,兵 祠祭署奉祀,州判,副提举,府、卫、都转运盐使
正七品 马副,营膳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审理副, 从七品 司、宣慰司经历,布政司都事,蛮夷副长官。
安抚司佥事,蛮夷司长官。 文官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
文官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出身授宣议郎; 武官阶只有六品。
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慰副使、宣抚使。
事、宣慰同知。
文官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四品
从四品
文官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武官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
武官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
勋位,文官称赞治少尹,武官称骑都尉。
勋位,文官称赞治尹,武官称上骑都尉。
佥事、府同知、长史、仪卫正、正千户、宣慰使司
正五品
从五品 招讨使,宣抚副使,安抚使。
佥事、宣抚使司同知。
文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官初授武略
文官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官初授武德
将军,升授武毅将军。
将军,升授武节将军。
勋位,文官称协正庶尹,武官称飞骑尉。
勋位,文官称修正庶尹,武官称骁骑尉。
文官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出身授宣德郎;
乐观提点,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
武官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文官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官初授昭信校尉, 升授承信校尉。
正七品:都给事中,编修,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 检讨,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
行人司正,五军都督府、都察院、留守司、都司都 署丞,詹事府、太仆寺主簿,京府经历,灵台郎,
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武官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
武官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
勋位,文官称资治少尹,武官称轻车都尉
勋位,文官称资治尹,武官称上轻车都尉。
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苑马寺少卿,左右通
政,少詹事,京府丞、鸿胪寺卿、知府、卫指挥佥
卫州所各吏目,内外教授,府照磨,司狱,巡检,
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驿丞,各大使副使,僧道阴阳杂职。
文官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未入流:孔目,国子典馆,儒学正,教谕,训导,长官司吏目,府检校,县典吏等。
奉国将军。
龙虎将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卿,武官称护军。
勋位,文官称正治上卿,武官称上护军。
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
光禄、太仆、苑马寺卿、左右参政、都转运使、卫
理寺卿、太常寺卿、檐事府詹事、顺天、应天府尹,
指挥同知、宣慰使。
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正三品
从三品 文官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礼、兵、刑、工)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
左、右布政使,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守、都指挥使、衍圣公(孔子後代)。
官阶: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
正二品 官阶:文官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 从二品 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
德大夫;武官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