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第8变质相及变质相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章--变质岩总论PPT课件

第十章--变质岩总论PPT课件
10
无定向压力
不定向 无片理
定 向压力
定向 片理
.
11
三. 化学活动性流体
热流体(如岩浆晚期气-水热液) →交代作用(流体与围岩产生化学反应) →形成新的变质矿物
如:菱镁矿 + 热水
滑石
.
12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
6种 讲主要的
1.接触变质作用 发生在侵入岩体
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的变质作用。
.
13
接触变质带
2.韧性变形:
地壳中、深部,温度和压力较高,
岩石具塑性,在断裂带中的岩石一
般不发生明显的破裂,而是以强烈
韧性剪切变形或塑性流动为主。
.
18
3)形成岩石:
1.断层角砾岩: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 2.碎裂岩:二者之间。 3.糜棱岩:细粒化,并具有明显的定向构
造,似流纹条带状构造 。
(变质作用界线自己看)
.
28
.
29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
30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根据矿物适应温度、压力等变质因素变化 的情况,可将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分为两类:
较大温度、压力变化范围的矿物,在变 质岩中可以保存下来,如石英、长石、云母。
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变质矿物,如硅灰石、
红柱石、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
蛇纹石、石墨等。
.
19
内蒙东升庙
断层角砾岩
.
20
3.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指在大范围内,由于温度、压力
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 产生的变质作用。
.
21
1) 主要类型
* 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 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 埋藏变质作用 * 洋底变质作用

变质岩-第8章.变质相及变质相系

变质岩-第8章.变质相及变质相系
20171014变质带和变质相11在苏格兰高地共标绘出黑在苏格兰高地共标绘出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云母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夕线石等蓝晶石夕线石等55条等变线图变线图181888这五条等变线将该变质区划分等变线将该变质区划分为为绿泥石带绿泥石带黑云母等黑云母等变线低温侧变线低温侧黑云母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夕线石带蓝晶石带夕线石带带等等66个指示矿物带通个指示矿物带通称为巴罗式区域变质带
2019/7/28
变质带和变质相
10
变质带划分
英国地质测量学家乔治·巴洛(George Barrow) 于1893年第一个成功地在苏格兰高地加里东造山 带东南部Dalradian地区绘制出递增变质带图。他 是以变泥质岩中随变质程度(温度)增高而依次 出现的新矿物(称为指示矿物)为标志划分变质 带的,因而称该变质带为指示矿物带(index mineral zone)。是以指示矿物出现的线作为等 变线划分变质带的。
2019/7/28
变质带和变质相
9
一、变质带的概念
在变质岩分布区,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 在空间上往往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根 据变质岩矿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 特点,可将这些变质程度不等的带划分 出来。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在一个基本相 同的P-T-X范围内形成,这些指示变质 程度的带称为变质带(metamorphic zone)。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 (isograd)。
浊沸石相的典型矿物组合是在变质杂砂岩中出现:
浊沸石+绿泥石+石英 浊沸石+葡萄石+绿泥石+石英 浊沸石相的温压条件为P=0.2-0.3GPa, T=200(150)-300℃。
2019/7/28
变质带和变质相
25
(2)葡萄石-绿纤石相
Turner(1968)称之为葡萄石-绿纤石变质硬砂岩相,从浊沸石相进入葡萄石- 绿纤石相的标志是浊沸石转变为绿纤石,在变质杂砂岩中的矿物组合为:

岩石学-共生分析、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岩石学-共生分析、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为了用图解表示,要把这些值换算为A+C+F=100,即用摩
尔百分数表示。
四、A’KF图 计算岩石的A’KF程序如下:
A′=[Al2O3]+[Fe2O3]-([K2O]+[Na2O]+[CaO]) K=[K2O] F=[FeO]+[MgO]+[MnO] A′+K+F=100 为了用图解表示,要把这些 值换算为A’+K+F=100, 即用摩尔百分数表示。
一个薄片中出现两个共生组合 a.由于原岩成分的细微变化,使得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出 现两个共生组合:Cc+Q(上)和Wo+Q(下); b.视域中A、B、C三相有机会彼此接触,属一个矿物共生 组合。而D则被包裹于B中,不与A、C接触, 不包括在该共生组合中,D与B构成另一个矿物共生组合
矿物相律
一、封闭体系的矿物相律 — Goldschmidt矿物相律 在封闭条件下岩石系统达平衡时服从Gibbs相律。由于变质作 用常常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区间内进行并达平衡的,必定至少 有两个自由度,即f ≥ 2。由Gibbs相律公式可得:
C=1 :Al2SiO5
P(Max) = C + 2 - F = 3
P
P=3相:And, Sill, Ky 平衡共
Ky
生时,只能在三相点上,此
时, F=0。
Sill
P=2相:And/Ky, And/Sill,
Ky/Sill, 只能在单变相线上,
And
此时,温度的改变必须压力 随着改变才能保证两相平衡
A=100 A=50, F=50 A=50, C=50 C=50, F=50 A=25, C=75 C=100
三、岩石成分的标绘
计算岩石的ACF程序如下:
(1)用副矿物含量校正岩石化学分析;
(2)把校正过的岩石化学分析的各个氧化物wB%(可不考虑SiO2 和H2O)除以其分子量再乘以1000,换算成氧化物的摩尔数。 如: [CaO]=CaO wB%×1000/CaO分子量;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
次生石英岩是一种变质岩石。它的主 要矿物成分是石英,约占70-75%,还 含有绢云母和富铝矿物明矾石、高岭石、 红柱石、叶蜡石和水铝石等。呈红灰、 暗灰或绿灰等色,隐晶质,至密块状, 硬度比较大。次生石英岩多半由火山岩 受到火山喷出的含硫蒸气或热液的影响, 使原来岩石中的矿物转变成石英和富铝 矿物而成的。
矿物 名称
石英
形状 块状
颜色 白色
正长石 柱状 肉红
斜长石 柱状 灰白
白云母 板状 无色
黑云母 板状 棕黑
硬度 光泽
7
油脂光

6
玻璃
6
玻璃
2
玻璃
2
珍珠
相对 密度
2.65
2.542.57
2.612.75
2.763.10
3.023.12
解理 无
两组 两组 极完全解理 极完全解理
斜 长 石
矿物 名称
•区域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的共同作 用,在大范围深埋地下的岩石受到变质
作用
三、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阳起石
特征矿物
特征矿物 石墨
特征矿物 绢云母
四、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 •压碎结构 (一)变晶结构
岩石在固体状态经重结晶作用形成
变质岩的变晶结构
颜色 白色
正长石 柱状 肉红
斜长石 柱状 灰白
白云母 板状 无色
黑云母 板状 棕黑
硬度 光泽
7
油脂光

6
玻璃
6
玻璃
2
玻璃
2
珍珠
相对 密度
2.65

变质岩ppt课件

变质岩ppt课件
矿物置换,有的 仍保留矿物晶形,称为交代假象结构。
(三)变质岩的构造
指岩石的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按成 因分为:
变余构造:保留有岩部分构造特征,这些残留的构 造称为变余构造,如变余气孔构造,变余层理构造。
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包括: 板状构造:破裂、无重结晶 千枚状构造:重结晶,片状矿物初步平引排列 片状构造:大量片状、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片麻状构造:片状与粒状断续排列
水平挤压形成褶皱,白云母、 绿泥石等片状矿物定向排列
⑤变质分异作用
岩石在不发生熔融和交代的情况下,某些组分经
扩散产生不均匀聚集,使成分均匀的原岩变成矿物成 分不均匀的变质岩。可形成细脉、透镜体、变斑晶等。
三、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
1、动力变质作用(碎裂变质作用) 2、接触变质作用
(1)热接触变质作用 (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3、气化水热变质作用(溶液交代变质作用) 4、区域变质作用 5、混合岩化作用
程度高,一般为岩粉或细粒。 3.糜棱岩
石特征。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
裂结构四种。
A.变余结构(残留结构):改造不彻底,残留有
原岩结构特点,在原岩结构名称前加“变余”二字,
如变余砂状结构。
B.变晶结构:经过重结晶以后所形成的。与岩浆
岩的结构相似,变晶结构也可进一步细分,如等粒变
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
按晶粒大小分为:
粗粒变晶结构—>3mm 中粒…………—1 ~ 3mm 细粒…………—<1mm
页岩
角岩,由接触变质作用 形成,白色斑点为变质 矿物
③交代作用:化学活动性流体和固体岩石之间发生 物质置换作用。原矿物被破坏和新矿物形成同时进行。 体积不变,但成分改变。如常见绢云母交代石榴子石或 红柱石的假象 。

变质岩-地质PPT

变质岩-地质PPT



1、多形转变

红柱石( And )、蓝晶石( Ky )、 夕线石(Sill)之间的反应: Ky=And,Ky=Sill,And=Sill

三种矿物的摩尔体积分别为: VAnd =51.5,VKy=44.09,VSill=49.90。 所以 Ky = And , Ky = Sill 反应 △ V 均 为正值,其反应线都具有正斜率。 而反应 And = Sill 的 △ V 为负值,反 应线为负斜率。在 P-T 图解上 3 条反 应线相交于一点,点上 And 、 Ky 、 Sill三相共生,故称三相点。


自然界也常见到两个Al2SiO5多形变体同时出现而其中一个 处于准稳定状态的现象,如在Sill稳定区出现准稳定的And。 这种准稳定现象在做成因解释时必须注意。 另外两个重要的多形转变反应是: Coe (柯石英)= Q (石英)和 Dia (金刚石)= Gra (石墨)。 Coe 和 Dia 的 出现都说明岩石形成于 3.0GPa(深100km)以上的超高压 变质条件,是很好的超高压指示矿物。
2、脱碳酸反应

脱碳酸反应是钙质变质岩中常见的变质反应。代表性的两 个反应:
CaCO3+SiO2=CaSiO3+CO2
Cc
Q
Wo
CaMg(CO3)2+2SiO2=CaMgSi2O6+2CO2
Dol

Q
Di
前者是中级变质与高级变质的临界反应,后者是低级变质 与中级变质的临界反应。

Cc + Q 组合在低-中级变质条件下稳定, Dol + Q 组合在 低级变质条件下稳定;富钙岩石中Di的出现标志着中级变 质的开始,而Wo是富钙岩石高级变质的指示矿物。 由图18-5可以看出,这两个反应具有脱碳酸反应的下述一 般特点:

变质岩PPT课件

变质岩PPT课件
结 构
层理构造
构 造
层面构造
化石
3
五、岩石2-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风化产物、有机质和其他物质,

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特征 物
质 成
常见矿物

几乎无
特点是适应常T、常P的环境。
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 石膏、硬 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鲕绿泥石、绿泥石
39
2.2.4 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别
鉴别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岩石的 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 放大镜等)进行鉴别。
1.岩浆岩的鉴别方法
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对岩浆岩进行鉴定 时,首先要注意岩石的颜色,其次是岩 石的结构和构造,最后分析岩石的主要 矿物成分。
40
(1)先看岩石整体颜色的深浅。岩浆 岩颜色的深浅,是岩石所含深色矿物多 少的反映。一般来说,从酸性到基性, 深色矿物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故岩石 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果岩石是浅色的, 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等酸性或偏 于酸性的岩石。

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特征 物
质 成
常见矿物

几乎无
特点是适应常T、常P的环境。
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 石膏、硬 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鲕绿泥石、绿泥石
榄石、辉石、角闪石(适应高温高压环境)
结 构
层理构造


波痕
层面构造
泥裂
10
虫迹

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2024)

第五节变质岩PPT课件(2024)

如石墨、云母、石棉等,与变质作用过程中 的温度、压力条件以及原岩成分密切相关。
2024/1/29
25
变质作用对矿产的影响
2024/1/29
矿物的重结晶和新生矿物的形成
变质作用可使原岩中的矿物发生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同时也可生成新的矿物,这 些新生矿物往往与矿产的形成密切相关。
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16
动力变质作用
断裂和剪切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断裂带和剪 切带内,由断裂和剪切应力导致岩石 变质。
局部高温高压
动力变质作用通常伴随局部高温高压 条件,使岩石发生变质。
碎裂和糜棱化
岩石在动力变质作用下发生碎裂、糜 棱化等现象,形成碎裂岩、糜棱岩等 。
2024/1/29
17
接触变质作用
岩浆侵入
01 02
片理构造
变质岩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类型,表现为岩石中矿物颗粒或碎块呈定向排 列,形成平行的片状或层状构造。片理构造反映了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应 力方向和变形程度。
块状构造
变质岩中矿物颗粒或碎块无定向排列,呈均匀分布的构造类型。块状构 造的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024/1/29
03
流纹构造
矿物成分和变质程度。
结构构造
观察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如片 理、片麻理、板状构造等,有 助于判断其变质类型和程度。
矿物成分
识别变质岩中的矿物成分,特 别是特征变质矿物,如石榴子
石、绿泥石、滑石等。
岩石组合
观察变质岩与其他岩石的组合 关系,分析其成因和变质环境

2024/1/29
21
室内鉴定与命名
薄片鉴定
角闪石(Amphibo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2
巴洛式变质带
在苏格兰高地共标绘出黑 云母、石榴石、十字石、 蓝晶石、夕线石等5条等 变线(图18-8),这五条 等变线将该变质区划分 为绿泥石带(黑云母等 变线低温侧)、黑云母 带、石榴石带、十字石 带、蓝晶石带、夕线石 带等6个指示矿物带,通 称为巴罗式区域变质带。
变质带和变质相
6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7
变质岩镜下特征
metagabbro. Note how the interlocking plagioclase grains in this rock meet at ~120 degree triple junctions. This feature is characteristic of granoblastic texture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代表性化学成分见表1
五个等化学系列的代表性化学成分
表1 五个等化学系列的代表性化学成分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3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变质岩是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所以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取 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特征。当原岩的化学成分不 变时随着变质程度的变化可形成一系列变质岩石,这一系列 变质岩石称为等化学系列。Turner以这一概念为基础把常见 的变质岩石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 富铝(泥质)系列、 基性(镁铁)系列、 长英质系列、 碳酸盐岩(钙质)系列、 超基性(超镁铁系列)系列.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8
变质岩镜下特征
quartzite. Note the sutured grain boundaries between the quatz grains in this rock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9
第8章 变质相及变质相系
一、变质带 二、变质相 *三、变质相的划分 四、变质相系
• 低压区域变质相系 60-25°C/Km 红柱石、 矽线石、堇青石
• 中压区域变质相系 25-16°C/Km 浊沸石、 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
• 高压区域变质相系 16-7°C/Km 硬柱石、 蓝晶石、蓝闪石、硬玉
14
巴罗式变质带的反应等变线

和线云
野石母
外等、
P-T
变石
曲 线
线 。
P-T

FPC


迹 (





线 2020/7/30
榴 石 、 十 字 石 、 蓝 晶 石 、 夕
变质带和变质相
15

二、变质相及变质相系
变质相的概念 变质相的划分 变质相系的概念 典型变质相系分析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0
一、变质带的概念
在变质岩分布区,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 在空间上往往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根 据变质岩矿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 特点,可将这些变质程度不等的带划分 出来。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在一个基本相 同的P-T-X范围内形成,这些指示变质程 度的带称为变质带(metamorphic zone)。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 (isograd)。
变质带和变质相
19
1960年Turner建议把接触变质和区域变质两个系列的变质相名称分 开,在接触变质相中分出了钠长绿帘角岩相和普通角闪石角岩相。 1968年Turner将绿帘角闪岩相改为绿片岩相之中的一个高温亚相,把 蓝闪石片岩相改为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这样共分出十一个变质相, 它们在PT图上的位置见图5-1。从1968年至今在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 书籍中,这个图解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1
变质带划分
英国地质测量学家乔治·巴洛(George Barrow) 于1893年第一个成功地在苏格兰高地加里东造山 带东南部Dalradian地区绘制出递增变质带图。他 是以变泥质岩中随变质程度(温度)增高而依次 出现的新矿物(称为指示矿物)为标志划分变质 带的,因而称该变质带为指示矿物带(index mineral zone)。是以指示矿物出现的线作为等 变线划分变质带的。
Fyfe和Turner于1966的提法:
一个变质相指一定的温度、压力区间内的一整套变质矿物 共生组合,它们在时、空上反复出现并密切伴生在一起, 一个变质相内部其矿物组合和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之间有着 固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8
三、变质相的划分
2020/7/30
不过,许多人都主张把绿帘角闪岩相还是从绿片岩相中独立出来 (Miyashiro, 1972)。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20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21
变质相的划分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22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23
各变质相系的地热梯度和矿物特征
• 接触变质相系 ≥60°C/Km 硅灰石、堇青 石、红柱石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4
五个等化学系列特征对比表
2020变质作用:类型和各种影响因素
类型:区域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温度、压力、应力、流体 温度 应力 流体 应力 温度和;流体
2020/7/30
16
挪威地质学Goldschmidt 芬兰地质学家Escola 1911-1915年 的工作.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7
Escola于1920年就明确提出了变质相的定义:
一个变质相是指类似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的 所有岩石的总和(不论其结晶方式),一个变质相内部, 随着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改变,其矿物组合作有规律的改 变。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13
等变线
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出现是变质反应的结果。 因此,上述指示矿物等变线实质是发生在自 然界的变质反应线。等变线记录的是岩石在 热峰时发生的变质反应。因为一个地区热峰 是穿时的,所以一个地区各等变线,也不是 同时形成的,也是穿时的。
2020/7/30
变质带和变质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