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合集下载

《旅游地生命周期》课件

《旅游地生命周期》课件

总结词
维护品质、稳定市场
详细描述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稳定阶段,应对策略主要是维护产品和服务品质,保持现有市场份 额。这一阶段,旅游目的地已经相对成熟,吸引了稳定的游客群体,需要注重维护和提 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持游客满意度。同时,也需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份额,防止竞争
对手的侵蚀。
停滞阶段的应对策略
总结词
案例三:丽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
01
丽江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停滞
阶段。
影响因素
02
丽江旅游地生命周期受到人文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政
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发展策略
03
丽江应加强文化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以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
THANKS
02
有利于预测旅游地的未来发展趋 势,为旅游投资和经营提供决策
支持。
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 略,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 力。
03
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02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探索阶段
总结词:旅游地处于起步 期,知名度低,游客数量 少。
旅游地开始受到外界关注 ,有少数游客前来探访。
04
当地旅游业发展面临瓶颈, 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创 新点。
01 03
详细描述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地的 吸引力逐渐下降,游客数量 增长缓慢或停滞。
衰退阶段
总结词:旅游地进入衰退 期,游客数量减少,旅游 业萎缩。
详细描述
由于各种原因,如自然灾 害、社会动荡或竞争激烈 等,旅游地的吸引力逐渐 下降。

03 第三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

03 第三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

第三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第一节理论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 W, 1963)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美国学者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 C, 1978)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旅游发展时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 Butler, 1980)提出的。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如图6.1所示。

1.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

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2.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

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

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一些本地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调整生活方式,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3.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

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

4.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

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

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广告无所不在。

常住居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会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产生反感和不满,因为这一切会限制他们的正常活动。

旅游地在这一阶段有了界线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

11级旅游管理二班王莉莉在国际上,最权威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R.W.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概念,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六个周期: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本文将以北京欢乐谷为例,阐述巴特勒模型。

北京欢乐谷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方向上的一座文化主题公园,依托首都的有利地形资源和游客资源以及强大的辐射力招揽客源。

一.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

在2006年的时候,北方地区的人们对于主题公园的遐想依旧只停留在对美国迪士尼的企盼上,鲜少能有一些游乐园具有大型刺激的游乐设施。

而在此时开幕的欢乐谷一期则在整个北方地区独树一帜,除去所宣传的硬件设施先进、完善外,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也极其用心。

诚然,此时的欢乐谷有其独到之出,但高昂的门票使周边游客开始观望。

而北京游乐园和周边城市如天津乐园以其低廉的价格依旧掌握着绝大部分客流。

二.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情况。

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北京游乐园与天津乐园不得不关闭运营。

整个华北地区很难再找出能够同北京欢乐谷“势均力敌”的游乐场。

于是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欢乐谷的短途线路,吸引河北、天津、辽宁、山东、山西等北京周边省市的大批游客。

三.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机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

在北京欢乐谷开始吸引大批客源后,2011年6月开始陆续开放第二期第三期设施,其中大部分设施是周边酒店和影院等服务资源。

由于酒店的开放方便了游客的住宿和餐饮,对游客的吸引力更是上一层楼。

四.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

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

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

此时虽然北京欢乐谷还在不断开放三期工程,但游乐设施大同小异没有新意且由于吸引的游客大部分属于周边地区,重复前来的游客已属少数。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旅游地的发展和运营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学者们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本文将介绍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指旅游地从开发到衰退的一种演变模式。

这个理论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根据文献研究,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和再生阶段。

1.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刚刚开始进行规划和开发,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通常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2.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逐渐发展壮大,游客数量和收入都在快速增长。

重点是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3.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的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增长速度放缓。

此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4.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吸引力和利润也在减少。

可能会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游客流失等问题。

5.再生阶段:在旅游地进入衰退阶段后,可以通过重新定位和转型恢复活力。

可能会采取改造旅游设施、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宣传等措施。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不仅仅是理论,也是旅游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实践中,通过对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的判断,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

1.发展策略制定:根据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开发阶段,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推广;在成长阶段,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成熟阶段,适当进行市场调整和创新,保持竞争力;在衰退阶段,可以通过再生阶段的措施恢复活力。

2.问题解决方案: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游客满意度下降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结合其他相关理论,深入探 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 制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05
CATALOGUE
结论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总结
0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和预测旅游地 的演变过程。
02
该理论认为旅游地经历五个阶段: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和衰落。
03
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驱动力,影响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发展状况 。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平衡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 益,确保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可持续 性。这包括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 经济发展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总结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能够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详细描述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 多的游客选择前往实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的地。因此, 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能够提升旅游地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 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VS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纳 西文化和古城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丽江 古城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成熟的过程, 目前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国际案例
夏威夷
夏威夷是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以其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文 化吸引着全球游客。夏威夷在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经历了探索 、发展、成熟和转型阶段,目前正通过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来 应对市场竞争。
总结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有助于实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延续和扩展 。
详细描述
通过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地可以在保持原有吸引力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 延长其生命周期。同时,可持续旅游发展也有助于培育新 的旅游地,推动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09旅管马慧 0946070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一、1、探查阶段: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游客多油冒险精神;没有特别的设施;自然、社会环境、经济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2、参与阶段:旅游者的人数增多;旅游逐渐有季节性;当地政府开始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基础、服务和游览设施);当地居民开始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和投资;开始出现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市场开始形成。

3、发展阶段: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外来旅游者大大超过当地旅游者;出现大量的旅游宣传广告;形成了明确的客源市场;大量外来投资融入,并取代政府投资占据主要地位;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迅速增加。

4、巩固阶段:游客数量增速明显减缓;旅游者数量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的不满情绪增加;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5、停滞阶段:旅游地容量达到最大甚至出现过饱和的状况;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回头客;接待设施过剩;旅游资源中的人造景观增多甚至取代原有自然文化景观。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旅游设施大量闲置并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房地产转卖率高,宾馆可能变成公寓、疗养院和退休住宅。

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该理论能提供给管理者长远的思想及揭示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影响力;3、作为预测工具:该理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而且可能难以得到发展;对中国而言,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ppt课件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ppt课件
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金供应
……
经营多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在多种旅游产品的共 同作用下,形成了旅
游地的生命周期
开发生命周期长的旅游产品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旅游地域要素 的周期现象与 旅游地域周期
旅游地域产品 周期与旅游地
域周期
旅游资源
劳动力供给
经营一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旅游地生命周期可 以等同于主要旅游
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金供应
……
经营多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在多种旅游产品的共 同作用下,形成了旅
游地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域尺度 与旅游地域周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里,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是较为模糊的。 其范围可小至一个风景区,大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际地区。 最基本的旅游地域单元是一个空间范围较为完整的景区或景点。
【目录】
1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 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的争议 4 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1.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由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系统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如同产品一样,也会经历一种“从生到死”的过程,只是旅游者的数量 取代了产品的销量而已。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里,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是较为模糊的。 其范围可小至一个风景区,大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际地区。 最基本的旅游地域单元是一个空间范围较为完整的景区或景点。
THANK
Yo u The End
Lancaster显示出一 个成熟旅游地的特征, 它同时具备巩固、停 滞、衰落和复兴四个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TLCS)理论是最具实用性和研究机会的一种可视化旅游地研究方法。

它可以以某种程度上提供旅游地发展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信息,从而在形成或促进旅游地策略与政策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任何的旅游地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并处于(起始)发现、流行、衰老、淘汰阶段之一。

起始发现状态是旅游地开发进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会出现新的想法和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提高旅游开发效率,旅游发展的热度也会逐步上涨。

流行阶段是整个旅游发展的高峰期,旅游资源的开放和使用逐步增多,大众对其也有着较大的兴趣和信任。

在这一阶段,旅游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得到更多的认可。

衰老状态将旅游资源的利用收缩到一定程度,旅游市场上出现低迷。

因为已经进入了衰退阶段,旅游资源会呈现出“古老化”和“破旧化”,当地人民社会面又开始出现忧郁、寂寞和不满。

淘汰阶段是一个整合阶段,旅游资源和关注度已经逐渐减少,会话与改建手段可以使旅游资源转变成新的形态,并与当代文化融合,获得不错的口碑。

在理论上,旅游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点考虑和改造当前的衰老旅游资源和空间,使其能够在各个旅游地阶段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提出
该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 W)1963年 在他的文章《对欧洲旅游地的一些思考:外围地区—低开发的乡村—娱 乐地》(Some consideration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 The peripheral Region—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中提出的,他观察到旅游地都经历一个相对一致的演进过程: 发现(discovery)、成长(growth)、衰落(decline)三个阶段。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使用的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R W 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他在《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Vol. 24,1980 , P5-12)提出了六境问题 政府参与
宣传; 基础设 施建设; 功能分区。 研究者认为,黄山1993年时还处于发展阶段。
张家界旅游地生命周期
三、案例-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遍在性旅游资源 1、溶洞的特点 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2、溶洞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 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然后维持一 个规模或者停止营业关门。
广东
贵州
二、Butler R. W.(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六个阶段-S形曲线
(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市场的旅游地
如颐和园、黄山这样具有广域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成熟期(稳固 +停滞)将会维持很长时间。 1985年以后,颐和园就处于成熟阶段。除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或社会经 济动荡,否则是不会衰落的。 成熟期 颐和园游客年变化曲线

第四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颐和园、泰山、黄山等
14
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黄山历年游客数量
100
唐宋89至00 上 个世7纪0 早 期:6探0 索 阶段50 19304s019703s0: 参与2阶0 段
发展阶段Biblioteka 巩固阶段东部10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8 1989 1991 1992 1993
停滞阶段
游客量达到饱和,环境、社会问题增多, 寻求发展潜力
衰落或复苏阶段
7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8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衰落或复苏阶段: A:深度开发卓有成效(建人造景观或者发挥未开发资源优势) 可促使游客再增加和市场扩大; B:较小规模地改造和调整,持续对资源吸引力的保护,游客量 较小幅度增长; C:再调整容量水平,遏制游客量下滑; D:过度利用资源,竞争能力降低,导致游客量显著下降; E:发生灾难性事件,游客量急剧下降,基本没有复苏的可能。
5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980,R.Butler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exploration—involvement—development— consolidation—stagnation—decline of rejuvenation
新游客越来越少,严重依赖“回头客”
客源市场在空间和数量上减少;旅游设施可能转做他途
开发新的资源;新的吸引物取代了原有的吸引物
11
二、旅游地演进的动力
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4)
• • • • • • 8、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9、明清 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 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主食: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 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 马铃薯,甘薯 • 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 • 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 • 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高峰。
• • • • • • •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3)
6、周秦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 在不同 7、汉 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 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 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mù xu ,莴笋、大 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 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 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 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 植物油有杏仁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 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二、Butler R. W.(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六个阶段-S形曲线
(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1)
• • • • • • • • •
1、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 造巢 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 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 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了动物 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 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gu以教佃tian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巩固阶段
总结词
旅游地发展趋于稳定,游客数量和收入保持 稳定。
详细描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旅游地逐渐进入稳定 期,游客数量和收入保持稳定,旅游地资源、 设施和服务得到充分开发。
停滞阶段
总结词
旅游地发展出现瓶颈,游客数量和收入增长缓慢。
详细描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地资源、设施和服务逐渐老化,游客数量和收入增长缓慢,旅游 地发展出现瓶颈。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目 录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分析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未来研究展望
0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一个旅游目 的地从被发现、开发、发展、成熟、 衰退,到最后复兴或消亡的过程。
基础设施
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基础设施完备的旅游地更具有吸引 力,生命周期更长。
管理能力
旅游地的管理能力决定了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程度。管理能力强的旅游地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 化和游客需求,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外在因素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消费 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地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 场需求,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02 03
技术创新
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旅游地生命周期产生影响。例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了游 客的旅游决策效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旅游服务 质量,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环境可持续性
环境可持续性是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旅 游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文档资料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文档资料
•4
2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景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 旅游区生命周期现象的实质 旅游区生命周期现象实质是旅游区产品供求关系的一种描述性 反映。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景区旅游产品的供求情况,并通过到 景区的游客的人次、景区的旅游收入状况、景区的自然及人文环境 的变化等因素表现出来。
•5
2、生命周期理论在景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景区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促使旅游区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游客增长率已经下降,但总 量将继续增加,产品的销售成本增加,促销活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开展。 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已经产生反感,吸引力下降。 5、停滞阶段 在这个阶段,旅游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最大限度,旅游的社会 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显著。产品已被大多数的潜在购买者接受, 市场需求量逐渐饱和,销售增长趋缓、甚至停滞。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 上依赖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自然或文化吸引物被人造景观所取代, 接待地设施出现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 游客被新的旅游区所吸引,大批设施被其他设施所取代,房地产转 卖程度相当高。原来的旅游区或者成为所谓的"旅游贫民窟",或者完全 与旅游脱节。另一种可能是旅游区在停滞阶段后,通过创造新的人造景 观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而进入复苏期。
1 一、Butler的旅游区生命周期理论
一般地,规模较大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大体上呈现S形,而较小的 出现不规则变化。目前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 Bulter.R.W 提出的。他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突出旅游地的演变 经过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 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见图4-3) 。
•6
参与阶段:旅游经营企业进入市场,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景区 实行资产化经营,景区经营者必须合理规划景区产品,使产品尽快成 形。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完善理论框架
进一步深化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完善理论框架,提高其解释力和预测能力。
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调查 ,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和方法论基础。
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的 深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包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
定量研究方法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定量研 究方法的应用,通过收集大 量数据和运用统计分析技术 ,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模
型构建。
跨学科融合
将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 ,如地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以更全面地揭示旅游 地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 素。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规 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不是线性的, 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 需求、资源条件、政策法规等。
理论发展历程
起源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20世 纪80年代,由加拿大地理学家巴 特勒提出。
发展
该理论在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关 注和应用,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 各个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提高竞争力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 投资。
02
CATALOGUE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地规划概述
旅游地规划定义
旅游地规划是对旅游地资源、环境、设施等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的 过程,旨在满足游客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广东
贵州
2、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提出 该理论最早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 W)1963年 在他的文章《对欧洲旅游地的一些思考:外围地区—低开发的乡村—娱 乐地》(Some consideration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 The peripheral Region—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中提出的,他观察到旅游地都经历一个相对一致的演进过程: 发现(discovery)、成长(growth)、衰落(decline)三个阶段。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使用的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R W 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他在《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Vol. 24,1980 , P5-12)提出了六阶段论。
黄山游客年变化曲线
人数猛增,出 现环境问题 政府参与
宣传; 基础设 施建设; 功能分区。 研究者认为,黄山1993年时还处于发展阶段。
张家界旅游地生命周期
三、案例-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遍在性旅游资源 1、溶洞的特点 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2、溶洞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 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然后维持一 个规模或者停止营业关门。
二、Butler R. W.(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六个阶段-S形曲线源自(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市场的旅游地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1、国际级旅游地的生命周期(1)国际级旅游地具有较高的旅游品位;拥有极为独特的自然特征;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全球范围的不可替代性;旅游市场具有广域性的特征;客源地球涵盖全2)生命周期没有衰落或复苏阶段;经过巩固阶段或停滞阶段后进入稳定和成熟阶段;可以长期稳定地维持在成熟、稳定阶段黄山陆林,1997年已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必须注重采取相关的措施引导和保障黄山向成熟期转化2、地区级旅游地的生命周期(1)地区级旅游地具有较高的品位;不具备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区域性的旅游吸引物;区域级的市场(2)发展特点在与新旅游地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3)延缓衰退期和刺激复苏方法:其一,开发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其二,广告宣传、改进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3、溶洞类旅游地(1)发展特点共性大、独特性小,区域性旅游资源;没有探察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了发展阶段轰动效应一过,游客的数量剧减;孤立的溶洞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非常短;很快进入衰落阶段;但,位于旅游热线、高级别旅游景区内、溶洞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则不会很快走向衰落杭州的瑶林仙境安徽的褒禅山华阳洞(2)溶洞类旅游地规划注意问题同一地域多个溶洞,选择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开发投入以满足基本游览条件为准则;不宜在游客量下降时大规模追加投资以换取游客的增长;当游客数量小于门槛游客数时,应该考虑关闭洞穴一、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评估内容与方法(1)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旅游资源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简称区域条件):旅游设施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条件用地状况当地社区中心区位特性(2)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分值系统(3)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专家征询:直接征询间接征询(4)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评价2)RBD与CBD的关系(差异)在区位选择上:CBD,由商业的重要性、土地价格、可进入性、经济地租的相互作用决定,行业空间竞争的结果,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RBD,决定于自然、历史景观,异心性,位于旅游点与CBD之间,没有一个地价峰值地段;重要人口路径区位和旅游特色中心(海滩或瀑布)的相对区位相结合的结果;旅游点是影响RBD 区位的最重要的力量在形态上CBD,中心区域RBD,往往是长条形,以步行街形式设计Stansfield C.A. & Rickert J.E.,以来访的游人汇聚点和观光点为中心这一地带V.泰勒,1975,南非的东伦敦,RBD :用宾馆及其他旅游接待设施、咖啡店、古董店、剧院、服务站、游乐园、饭店、公共浴室和公共水族馆的分布来加以定义把上述设施建筑面积占街区建筑面积50%以上的城市街区,在地图上表示出来,观察到长条形地带在功能上设施的吸引范围或腹地;RBD是从CBD功能中分化出来的;二者可能相邻或重叠,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城镇;潜在地同时为旅游者(游憩者)与城市居民服务。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5城规1班葛小蒙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总结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

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

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巴特勒(Butler,1980)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探讨。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1,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

2,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

3,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着。

4,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

5力划?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其基本特点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与具有巨大的和特殊的以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颐和园,由于其皇家园林的特殊性,她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从开放之日起,就开始了一个相对长的发展阶段。

可以认为,1949-1985年是颐和园的发展阶段,1985年之后,颐和园进入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但由于其不可取代的地位,除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或社会经济动荡,颐和园这样的旅游地不会进入衰落阶段,她的演化可以脱离巴特勒理论的后续阶段,进入维持时间较为长久的成熟稳定阶段。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
25
旅游承载力的影响
受休假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景区临时性超负荷 现象普遍 ,但长期超负荷现象较少,并且这些出 现超负荷的景区却被预言为处于永久成熟期如黄山 (陆林,2019)、故宫、颐和园(保继刚,2019,徐 红罡,2019)。 国内旅游者感知容量容忍度较高,景区承载力瓶 颈主要是生态容量问题,但除极少数生态极其脆弱 的景区外,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负面影 响。目前景区遇到的容量问题实际上大多是游道容 量问题。
游客量
7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以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为例
200 150 100 50
0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图6.3 肇庆七星岩游客量年变化曲线
8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游客量/104人
5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表6.1 颐和园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比率(引自保继刚,1987)
日期
外地游客/% 本地游客/% 抽样量/人
1983.8.10 星期四
1983.8.14 星期天
1985.6.6 星期四
1985.6.9 星期天
69.01 48.05 73.95 71.68
26
旅游形象的影响
旅游地
衰退的表现
衰退的直接原因
丹霞山 游客量停滞增长;
根源在于形象危机:是由于景区开发不
游客停留时间短,住宿率低; 足和现有景区老化而引起的旅游者对旅
总体经济效益不高
游地的综合感知印象危机(保继刚, 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目的地只有探险型游客且数量有 限,分布零散,与当地居民接触频繁, 目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 而改变。
旅游人数逐渐增多,吸引当地居民开 始专为旅游都提供一些简易设施,旅 游季节逐渐形成,广告开始出现,旅 游市场范围已界定。
宠大的旅游市场形成,吸引大量外来 投资。旅游者人数持续上升,交通、 住宿等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大规模, 现代化设施已改变了旅游地形象,应 防止对设施的过分滥用。
域周期
旅游资源
劳动力供给
经营一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旅游地生命周期可 以等同于主要旅游
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金供应
……
经营多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在多种旅游产品的共 同作用下,形成了旅
游地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域尺度 与旅游地域周

2020/4/2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里,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是较为模糊的。 其范围可小至一个风景区,大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际地区。 最基本的旅游地域单元是一个空间范围较为完整的景区或景点。
C 调整满足各种容量水平,遏制游客 量下滑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 的水平
D 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竞争能力降低, 游客量显著下降
E 战争、瘟疫或其他灾难性事件的发 生导致游客量急剧下降,再恢复到 原有水平极其困难
---
【3.争议】
Hovinen(1982) 认为,Lancaster 旅游地生命周期可 分为五个阶段:探 索、参与、发展、
Getz认为,在尼亚加拉 瀑布,参与阶段与发展阶 段间并无明确的界限,而 且没有单独、完整的巩固、 停滞、衰落与复兴阶段,
这些阶段是并存的。
【3.争议】
可以说, 巴特勒旅游 地生命周期 阶段划分及 阶段特征是
理想化的
标准。
保继刚认为,肇庆七星岩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与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 特征非常一致。
这一称谓之争最终确定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根
据产品周
期的概念,
提出了旅
游地演化
的6个阶
段:










2020/4/2












---
或 复 苏 阶 段
【 2.各阶段特征】
各阶段的特点
1 探索阶段 2 参与阶段 3 发展阶段
2020/4/2
2014-10-13
-
---
【目录】
1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 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 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的争议 4 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2020/4/2
---
【1.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由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系统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如同产品一样,也会经历一种“从生到死”的过程,只是旅游者的数量 取代了产品的销量而已。
成熟、衰落。
Hovinen(2002)进 一步指出,
Lancaster显示出一 个成熟旅游地的特征, 它同时具备巩固、停 滞、衰落和复兴四个
阶段的特征。
争议
2020/4/2
Agarwal认为。旅 游地的不同组成部 分(如宾馆、主题 公园等)都有各自
的生命周期。
---
Priestly提出“后停 滞阶段“,认为许 多具有竞争力的旅 游地在经历了增长 过程达到发展巅峰 后并没有马上衰落, 而是进入一个相当 长的平稳法阵阶段。
旅游地生命周期可 以等同于主要旅游
产品的生命周期
资金供应
……
经营多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在多种旅游产品的共 同作用下,形成了旅
游地的生命周期
2020/4/2
开发生命周期长的旅游产品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旅游地域要素 的周期现象与 旅游地域周期
旅游地域产品 周期与旅游地
---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旅游地域尺度 与旅游地域周

2020/4/2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里,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是较为模糊的。 其范围可小至一个风景区,大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际地区。 最基本的旅游地域单元是一个空间范围较为完整的景区或景点。
---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2020/4/2
旅游地如同其他产品一样,也有兴衰的过程。这 一过程称之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之前这一理论曾被 称为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经过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变迁,认为旅游地是一个 拥有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资源或人造吸引物的地区, 从供需双方的角度考察, 认为旅游地是具有不同生命 周期的各种旅游产品的综合, 是具有独特的自然、历 史和人种特征(意即民俗风情) 的地区。它能够发展一 种或多种不同旅游(阳光和海滩、文化旅游、乡村旅 游、宗教旅游等) , 能够吸引本地居民以外的人。即旅 游地是一种旅游产品的综合。
---
【 2.各阶段特征】
各阶段的特点
4 巩固阶段
目的地经济发展与旅游息息相关。旅游客 增长率已下降,但游客总量继续增加。为 扩大市场范围,延长旅游季节,广告促销 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地居民已产生反感, 设施下降,旅游地不再是向往的地方。
5 停滞阶段
旅游环境容量达到或超过最大限度,许多 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产生,游客数量最 大,自然或文化吸引物被人造景观所取代, 接待设施出现过剩。
6 衰落或复苏 阶段
2020/4/2
衰落期,旅游者被新目的地吸引,旅游设 施被其他设施取代。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 程度恢复增长。复苏期,新的人造景观, 开发未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等。
---
【 2.各阶段特征】
2020/4/2
A 深度开发,并卓有成效,可使游客 增加,市场扩大
B 小规模改造和调整,持续对资源吸 引力保护,游客量较小服毒地增长
旅游地域尺度 与旅游地域周

2020/4/2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里,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是较为模糊的。 其范围可小至一个风景区,大至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洲际地区。 最基本的旅游地域单元是一个空间范围较为完整的景区或景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
Yo u The End
2020/4/2
陆林认为,黄山已经经 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 阶段与参与阶段,目前处于 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黄山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方向。
2020/4/2
---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形成的机理】
旅游地域要素 的周期现象与 旅游地域周期
旅游地域产品 周期与旅游地
域周期
旅游资源
劳动力供给
经营一种旅游产 品的旅游地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