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所考汉字字形、字音专项调查研究
07届高三语文备考资料之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汉字字形辨识

07届高三语文备考资料之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汉字字形辨识第一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杜鹃枝上杜鹃啼》)字词:僻(幽僻)缀(点缀)泻(腹泻)倩(倩影)靓(靓丽)避(躲避)辍(辍学)泄(排泄)靖(绥靖)婧(婧女)谐(和谐)辨(辨别)采(神采)蹩(蹩进)芜(芜杂)楷(正楷)辩(辩论)彩(彩色)踅(踅摸)怃(怃然)嫉(嫉恨)竞(竞争)疾(疾病)竟(竟然)成语:礼尚往来残羹冷炙冠冕堂皇甚嚣尘上不可估量纷繁芜杂豁然开朗卓有成效第二单元(《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记念刘和珍君》《过万重山漫想》《简笔与繁笔》)词语:嘉(嘉客)砺(砥砺)遐(遐想)寥(寂寥)蔼(和蔼)佳(佳丽)厉(厉兵)暇(闲暇)廖(姓廖)霭(暮霭)喋(喋血)污(污染)黯(黯然)殒(殒命)弦(弦歌)牒(通牒)诬(诬谄)暗(暗淡)陨(陨落)舷(舷窗)怯(怯懦)矫(矫健)蔽(遮蔽)悚(毛骨悚然)宵(宵衣旰食)祛(祛除)娇(娇美)敝(敝帚自珍)竦(竦身一摇)霄(霄壤之别)成语:百折不挠民不聊生梦寐以求长歌当哭殒身不恤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穷形尽相各得其宜洋洋洒洒第三单元(《内蒙访古》《琐忆》《胡同文化》《外国散文两篇》)词语:躁(烦躁)驿(驿站)烁(闪烁)囿(苑囿)镂(镂空)燥(枯燥)绎(演绎)砾(瓦砾)宥(宽宥)缕(丝缕)噪(聒噪)怿(不怿)铄(众口铄金)敝(敝帚自珍)晤(晤见)消(消释)嬉(嬉戏)弊(针砭时弊)梧(梧桐)销(积毁销骨)嘻(嘻嘻哈哈)成语:款塞入门积毁销骨妄加揣测不期而遇莫名其妙民怨沸腾不约而同冷眼旁观青红皂白安分守己安土重迁逆来顺受天伦之乐第四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成语:卧薪尝胆门庭若市第五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成语: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锲而不舍望洋兴叹第六单元(《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成语:追亡逐北威振四海项庄舞剑纵横捭阖囊括天下因利趁便任人宰割瓮牖绳枢崇山峻岭比权量力群贤毕至流觞曲水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游目骋怀欣欣向荣第二册第一单元(《改造我们的学习》《物种起源》《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的旅行》)词语:瞒(隐瞒)滥(泛滥)谬(谬种)札(札记)炫(炫目)懑(愤懑)槛(兽槛)缪(绸缪)扎(扎实)眩(眩晕)沧(沧海)苍(苍茫)成语:华而不实发号施令夸夸其谈前仆后继自以为是有的放矢行云流水叹为观止生花妙笔众说纷纭异想天开第二单元(《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为了忘却的纪念》《读<伊索寓言>》《米洛斯的维纳斯》)词语:妨(妨碍)磋(磋商)渡(渡过难关)辑(编辑)竣(竣工)防(防止)搓(搓手)度(度假)缉(通缉)峻(严峻)浑(浑身)诨(打诨)成语:隐约其辞明珠暗投情随事迁人心惟危仓皇失措急于事功信而好古老羞成怒相安无事矫柔造作毋庸赘言精美绝伦第三单元(《黄鹂》《咬文嚼字》《我与地坛》《<宽容>序言》)词语:至(至死不屈)谛(谛听)即(不即不离)牍(尺牍)褪(褪毛)致(淋漓尽致)蒂(瓜蒂)既(既往不咎)渎(亵渎)退(退缩)雀(鸦雀无声)鹊(声名鹊起)成语:咬文嚼字才高八斗索然寡味失魂落魄亘古不变绰有余裕天伦之乐弥天大罪鸦雀无声杀一儆百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书》《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成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老当益壮穷且益坚钟鸣鼎食钩心斗角垂拱而治高朋满座第五单元(《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成语:抱薪救火第三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我爱这土地》《赞美》《中国当代诗四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山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外国诗四首》《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词语:寥(寥廓)猝(猝死)圮(倾圮)隧(隧洞)箫(笙箫)廖(姓廖)淬(淬火)圯(圯上)燧(钻燧取火)萧(萧条)嘶(嘶哑)惘(迷惘)溶(溶解)厮(厮杀)罔(欺罔)熔(熔炼)成语:峥嵘岁月第二、三单元(《<诗经>三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近体诗八首》《词七首》)成语:二三其德夙兴夜寐白头偕老总角之交信誓旦旦九死一生岌岌可危及时行乐摧眉折腰晓风残月良辰美景琵琶别抱金戈铁马周公吐哺衣锦还乡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封狼居胥黍离之悲第四单元(《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词语:厮(厮杀)缥(缥缈)廓(轮廓)沌(混沌)悠(悠闲)炖(炖肉)倏(倏忽)撕(撕毁)飘(飘渺)廊(长廊)钝(刀钝)攸(生死攸关)折(折腾)骋(驰骋)溯(回溯)祷(祈祷)缀(点缀)拆(拆卸)聘(聘请)朔(朔风)畴(平畴)辍(辍学)柝(击柝)俜(伶俜)搠(搠倒)筹(筹措)啜(啜泣)掇(拾掇)掾(掾吏)谧(宁谧)椽(如椽大笔)谥(谥号)缘(缘木求鱼)缢(自缢)喙(不容置喙)溢(溢美)成语:天真无邪第五单元(《灯下漫笔》《巴尔扎克葬词》《散文诗两篇》《短文两篇》)漫(漫谈)祥(发祥)惶(惊惶)琐(琐屑)挚(恳挚)谩(谩骂)详(端详)遑(遑论)锁(锁国)贽(贽见)厮(厮杀)烦(厌烦)谛(真谛)靡(靡费)孽(罪孽)澌(澌灭)繁(繁杂)缔(缔造)糜(糜烂)蘖(萌蘖)磕(磕碰)摄(摄影)篡(篡夺)粹(国粹)裨(裨补)溘(溘然长逝)蹑(蹑手蹑脚)纂(编纂)碎(粉碎)稗(稗官)拥(蜂拥)姣(姣好)儒(儒术)踊(踊跃)皎(皎洁)糯(糯米)成语:心悦诚服数见不鲜万户胪欢直截了当莫名其妙熠熠发光泰然自若愤世嫉俗触目皆是第六单元(《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赤壁赋》)成语:孤苦伶仃朝不虑夕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皇天后土人命危浅乌鸟私情门衰祚薄冯虚御风遗世独立如诉如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郁郁苍苍沧海一粟杯盘狼藉结草衔环鸿蒙希夷第四册第一单元(《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荷花淀》)词语:暄(寒暄)驯(驯熟)钝(钝响)秘(秘密)谬(谬种)喧(喧哗)训(训练)顿(顿首)密(严密)缪(纰缪)惶(惶恐)谄(谄媚)凫(凫水)掂(掂量)规(正规)慌(惊慌)诌(胡诌)浮(飘浮)惦(惦记)轨(轨道)代(代劳)洪(洪亮)待(以逸待劳)宏(宽宏大量)成语:百无聊赖沸反盈天宽宏大量莞尔一笑张冠李戴藕断丝连第二单元(《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词语:晃(晃荡)妆(梳妆)怨﹝怨言)昵(亲昵)誉(名誉)幌(幌子)装(装扮)冤(冤枉)怩(忸怩)誊(誊写)概(气概)赖(依赖)啬(吝啬)倜(倜傥)赝(赝品)慨(愤慨)籁(天籁)穑(稼穑)绸(绸缪)膺(胸膺)贴(体贴)讫(收讫)堪(难堪)匾(金匾)檐(房檐)勘(校勘)篇(篇目)赡(赡养)帖(服帖)迄(迄今)戡(戡乱)编(编造)瞻(瞻仰)瞥(瞥见)秘(诡秘)嫌(嫌弃)蹩(蹩脚)泌(分泌)赚(赚钱)敝(敝人)沁(沁心)歉(道歉)成语:置之度外冠冕堂皇不翼而飞索然无味鞠躬尽瘁老态龙钟面面相觑恬退隐忍第三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智取生辰纲》《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词语:雷(雷同)竣(竣工)孽(孽根)粱(膏粱)诞(诞生)类(类似)峻(轩峻)蘖(分蘖)梁(栋梁)涎(涎皮)趱(趱行)褛(褴褛)辎(辎重)殴(殴打)拥(蜂拥而至)攒(积攒)缕(丝缕)锱(锱铢)抠(抠搜)涌(汹涌而来)按(按兵不动)诺(承诺)蹉(蹉跎)掸(掸子)喏(唱喏)磋(磋商)惮(肆无忌惮)安(安步当车)偌(偌大)嗟(嗟叹)殚(殚精竭虑)成语:胁肩谄笑倍道兼行不经之谈纨绔子弟徒有虚名第四单元(《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三块钱国币》)词语:沏(沏茶)妨(妨碍)腌(腌渍)偿(赔偿)规(规矩)砌(砌墙)防(防止)湮(湮没)尝(品尝)轨(轨道)殓(殓衾)躁(烦躁)婢(婢女)敛(收敛)燥(干燥)捭(捭阖)成语:兵荒马乱老气横秋自食其力回光返照风烛残年一气呵成流离颠沛初出茅庐理屈词穷第五单元(《窦娥冤》《长亭送别》《闺塾》《哀江南》)词语:帏(罗帏)枉(冤枉)垒(废垒)膳(膳食)赓(赓续)纬(经纬)妄(狂妄)磊(石磊)赡(赡养)庚(年庚)屈(负屈衔冤)晖(朝晖夕阴)宵(宵衣旰食)诨(插科打诨)曲(委曲求全)辉(星月交辉)霄(霄壤之别)浑(浑水摸鱼)带(披枷带锁)赃(贪赃枉法)戴(披星戴月)脏(肮脏不堪)成语:前合后偃顺水推船举案齐眉蝇头微利桃李门墙第六单元(《逍遥游》《虎丘记》《促织》《柳毅传》)成语:鹏程万里鳞次栉比瓦釜雷鸣向隅而泣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孔孟》)词语:倍(倍感亲切)铭(座右铭)暇(目不暇接)励(励精图治)备(关怀备至)名(欺世盗名)瑕(瑕不掩渝)厉(厉行节约)迭(迭出)序(序言)斓(斑斓)叠(重叠)绪(绪论)谰(谰言)成语:根深蒂固无所适从从容不迫芸芸众生困兽犹斗改弦更张草菅人命第二单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说“木叶”》《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词语:炼(锤炼)弛(松弛)婉(婉转)费(费解)缴(缴械)练(练习)驰(奔驰)惋(惋惜)废(废止)交(交税)黯(黯然)斥(斥逐)叩(叩问)接(直接)才(德才兼备)暗(暗淡)叱(叱责)扣(扣人心弦)截(直截了当)材(大材小用)常(常备不懈)混(鱼龙混杂)长(长年积雪)浑(浑然不觉)成语:妍媸毕露含辛茹苦匪夷所思凤毛麟角焚膏继晷激浊扬清积重难反间不容发开门揖盗高屋建瓴瓜田李下第三单元(《阿Q正传》)词语:辩(抗辩)籍(籍贯)伸(伸张)陪(陪嫁)泻(腹泻)辨(分辨)藉(蕴藉)申(引申)赔(赔笑)泄(排泄)评(评论)渔(渔樵)振(振聋发聩)销(一笔勾销)濡(耳濡目染)平(平心静气)鱼(鱼目混珠)震(震耳欲聋)消(消失殆尽)孺(孺子可教)仆(前仆后继)谩(无礼谩骂)扑(扑朔迷离)漫(漫山遍野)成语:出言无状诚惶诚恐不足齿数视若草芥刮目相待素不相能名正言顺第四单元(《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成语:冥顽不化无济于事食不甘味仁至义尽一筹莫展怙恶不悛火中取栗买椟还珠力透纸背每况愈下朋比为奸怀瑾握瑜罄竹难书杞人忧天趋之若骛第五单元(《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李杜诗五首》)成语:钟鼓馔玉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短文两篇》)成语:明察秋毫缘木求鱼第六册现代文部分(《数学与文化》《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宇宙的未来》《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演变》《修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诉肺腑》《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 词语:尤(无耻之尤)厉(变本加厉)寥(寥寥无几)呕(呕心沥血)犹(记忆犹新)利(利欲熏心)了(不了了之)瓯(金瓯无缺)蜡(味同嚼蜡)尚(礼尚往来)燥(口干舌燥)撞(招摇撞骗)腊(腊梅盛开)上(蒸蒸日上)躁(心浮气躁)装(装腔作势)逾(逾期作废)优(优柔寡断)修(学识修养)异(异口同声)渝(始终不渝)忧(忧郁寡欢)休(休养生息)一(一口咬定)议(不可思议)阴(绿树成荫)铤(铤而走险)义(义愤填膺)茵(绿草如茵)挺(挺身而出)成语:怀古伤今弱不禁风一曝十寒无人问津牵强附会名同实异升堂入室汗牛充栋有条不紊脍炙人口蕉叶覆鹿差强人意弹冠相庆擢发难数自怨自艾莘莘学子审势度势深孚众望尸位素餐时乖命蹇始作俑者爱屋及乌不一而足鞭辟入里从长计议坐地分赃洗心革面万人空巷炙手可热同音异形字模仿(摹仿)缘由(原由)详实(翔实)纯朴(淳朴)风采(丰采)伶仃(零丁)故伎(故技)踟躇(踟蹰)抹杀(抹煞)红鸿(鸿运)词典(辞典)辗转(展转)戴孝(带孝)糟踏(糟蹋)伸冤(申冤)皈依(归依)轱辘(轱轳)旋涡(漩涡)风姿(丰姿)肤浅(浮浅)深省(深醒)寒战(寒颤)折衷(折中)纪念(记念)交代(交待)仓皇(苍黄)含义(涵义)婉转(宛转)委靡(萎靡)叮咛(丁宁)恍惚(恍忽)飘渺(缥缈)压韵(押韵)驾御(驾驭)环球(寰球)流连(留连)侮辱(污辱)文言文部分(《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博闻强识礼贤下士冠盖相属引车卖浆。
07年高考字音解读及扩展

例4(2007年辽宁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组是
C
A.摄制(shè ) 执拗(niù ) 染色体(rǎn) 长歌当哭(dāng) B.疾病(jí ) 吮吸(yǔn) 露马脚(lò u) 遂心如意(suì ) C.辑录(jí ) 恪守(kè ) 干细胞(gà n) 数见不鲜(xiān) D.血液(xuè ) 脑髓(suī) 文绉绉(zhōu) 睚眦必报(zì ) A 长歌当哭dà ng B 吮吸 shǔn D 脑髓 suĭ
A.耄耋(dié ) 悬崖勒马(lè ) B.沉淀(dià n) 并行不悖(bè i) C.差劲(chà ) 似是而非(sì ) D.供给(gōng) 春色撩人(liá o)
A 惊魂甫fǔ定(刚刚) 耄mà o耋(指老年,高龄) B 喟kuì 然 C 数见不鲜shuò
练
习(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 确的一组是:(96年高考题) A.绮 (qǐ) 丽 箴 (jiān) 言 乳臭 (xiù 未干 ) B.擂 (lè 台 i) 皎 (jiǎo) 洁 卷帙 (zhì 浩繁 ) C.戕 (qiāng) 害 璞 (pǔ) 玉 塞 (sà 翁失马 i) D.踪迹 (jì ) 姊 (jiě) 妹 载 (zà 歌载舞 i)
奈何/按捺
关卡/卡壳
呜咽/哽咽 pàn yè bǎi
B yíng/yún qiǎ D lì
C mǔ/móu
nài/nà
例8(2007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 同的一组是
B
A. 发霉 B. 疏浚 C. 犄角 D. 弹劾
懊悔 皴裂 绮丽 刻薄
欺侮 逡巡 崎岖 隔阂
风雨如晦 日月如梭 倚马可待 垓下之围
例1(2007年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
2007年全国高考所考汉字字形、字音专项调查研究

一
擐 常用 字 次 常用 字
通用 字表 字
通用 宇 衰外 字
字形 宇音
总计
9 2 6 7
3 6 5 3
4 6 4 8
0 O
1 59
8 9
9 4
( )所 考汉 字 的 笔 画数 在 字表 中的 分布 二
整体 看 来 ,考查 的 5 以 内的汉字 共 1 次,其 中一 级常 用 画 7 字 共考 查 了 1次 , 占5 以 内的汉 字考 查总 频 次 的8 .5 。 1 4 画 2 3% 6 画 ( 包括 1 画 ) 以上 的字 共 考查 了2 次 ,其 中不 在常 用字 表 6 9 中但 在通 用 字 表 中 的有 1 个 . 占1 画 ( 括 1 画 )以上汉 字 2 6 包 6
9 4 0
j 用 宇衰 宇 圣 j 用 宇衰外 宇 圣
( )字 形 、字 音 的 考 查情 况 三
我们 对 2 0 年 高考 中所考 汉 字 的字 形 、字 音根 据 笔 画 的 07 4字 7 次 汉 语通 用 字 表 》 中除 《 代汉 语 常 用字 表 》 中 的3 0 个字 外 分布 情 况 进行 了统 计分 析 , 在3 2 次汉 字 的考 查 中 , 13 现 50 的字 ; “ 用字 表 外字 ”是指 《 代汉 语 通用 字 表 》 7 0 字 考 查 了字 形 , 占考 查 总 数 的5 . 8 ; 1 9 通 现 50 0 5 % 6 次考 查 了汉 字 的字 中没有 的字 。 音 , 占考 查总 数 的4 . 2 。 从总 的数据 来 看 ,字 形 、字 音 的 94% 由于有 些 汉字 被 不 同试卷 考 查 的 次数 不 止 一次 ,这样 , 考查 基 本 是对 等 的 。 在 统 计表 格 中我 们 用 “ 次 ”表 示该 汉 字 出现 的总 次数 。 频 从总 数 来看 ,无 论是 字 音 的考 查 还 是字 形 的考 查 ,6 1 -5 三 、调 查 结 果 画 ( 括6 、 1 画 ) 的汉 字共 考 查 了2 6 , 占考 查 总数 的 包 画 5 9次 ( )所 考 汉字 的字 形和 字 音 在字 表 中 的 分布 情 况 一 8. 5 ,5 以 内 ( 括 5 )和 1 画 以上 的汉 字 共考 查 了 4 65% 画 包 画 6 6 20 年全 国 高考 语文 试 题 中 ,对 汉字 进行 专 项 考查 的共 次,占考查总数的1. 5 。值得注意的是,在1 画以上的考 07 3 4% 6 3 2 ,其 中常用 字 表 中 的有 19 , 占考 查总 数 的4 . 9 , 4次 5个 6 4 % 次常 用 字表 中有 8 个 , 占考 查 总 数 的2 . 2 。因此 ,考 查 的 9 60% 常用字 占到了考查总数的7 . 1 ,这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是基 25% 本一致的。通 用字表的常用字表 中没有 的汉字 共考查了9 4 个 , 占考查 汉 字总 数 的2 . 9 ;通 用 字表 外的 字考 查 总 数 为 74% 0 。从 以上 数据 来看 ,20 年 的高考 语 文命 题是 符合 考 试大 纲 07 也 是符 合 我 国高 中学 生 的学 习实 际 的 。具 体情 况 见
中国高考语文汉字考查字频研究

第33卷第2期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Vol.33 No.2 2018 年 4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pr.2018中国高考语文汉字考查字频研究桑哲(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对汉字的测查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搜集整理1977-2013年 的277套高考语文试题,对其进行封闭统计研究。
文章从字频角度对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与《现代 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是对我国高考语文试题汉字考查的字表式总结,力图为今后 包括高考在内的汉字考查命题工作提供具有详实数据统计和语料描写与采集等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高考语文;汉字考查;字频研究;测试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_、弓I言在我国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汉字的考 查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单独拟题、名言名句背 诵填空、作文。
其中,单独拟题考查是以汉字考 查为核心,另外两种形式是以汉字考查为附属内 容。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典型性,本文只探讨以汉 字考查为核心的单独拟题考查题目所含汉字字频 有关问题。
本文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封闭式语 料库统计分析,共收集整理了自1977年恢复高 考到2013年的277套高考语文试题,并以这些 试题为语料建立语料库,研究高考语文中所考查文章编号:2095 - 4735 (2018 ) 02 - 0025 - 06汉字的字频情况及相关问题。
在这277套高考语文试题中,210套试题对汉字进行了单独考查,68套试题没有对汉字进行 单独拟题考查。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1977年29个 省份的33套试卷中,没有单独对汉字考查的有25 套之多,如果不把1977年的数据计算在内,这样 1978年后的244套高考试卷中,只有43套没有单 独对汉字进行考查,占总数的17.62%。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语文课标卷(余闻)_1

【转贴】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解析(《语文月刊》)高考, 月刊, 语文课, 试题, 解析传统与创新兼备——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解析余闻三年前,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第一批进入新课改实验;今年,第一批新课改实验省区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
高考语文,海南和宁夏两省区采用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广东、山东两省分省命题。
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根据《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也符合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
它既保持了恢复高考30年以来全国高考语文的优良传统,也吸取了近三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成果。
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有什么新的特色呢?一、试卷结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由两卷构成,第Ⅰ卷阅读题(70分,占全卷的47%),包括“古代诗文阅读”(36分,占全卷24%)和“现代文本阅读”(34分,占全卷23%)两个板块;“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阅读”(2题11分)和“名篇名句默写”(1题6分)三个分题;“现代文本阅读”板块包括“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25分)三个分题。
第Ⅱ卷表达题(80分,占全卷的53%),包括“语言文字运用”(20分,占全卷13%)和“写作”(60分,占全卷40%)两个板块。
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的这个结构框架,既继承了原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模式,又根据新课改的新理念以及新的教学实际对部分考点内容以及位置进行了调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设计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包括“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学科的知识体系也与现在的试卷结构大致相同。
这样的试卷结构,从学科内容安排来说,是合理的;从教与考的关系来说,是和谐的;这样的分数比例也保证了阅读是语文的基础、表达是语文的提高这一认识的落实。
二、根据教学内容调整部分考点内容这方面的调整主要在阅读题。
2007年高考字音专题复习应对策略

2007年高考字音专题复习应对策略一、考点特点1.考查方式呈多元化,如同音异形、形似音异等的考查;2.考查范围为常用字和次常用字;3.多音字考查力度有加大的趋势;4.考查对象多为使用频率高、错误率高的词语。
二、命题趋势1.难度系数有所降低如2005、2006年全国卷II和各省、市的字音题,绝大多数的题干是“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均属于对中选错,考生只要在选项中找到有两个读音不同的一项就可以了,这与以往让考生“选择读音各不相同或两个、三个读音相同的项”类型试题相比,难度明显降低。
2.命题范围明确单一《考纲》明确规定了考生必须要掌握20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的读音,而且从今年16套高考试题来看,绝大多数字音都出自这里。
考生只有平时多加留意,注意积累,高考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多音字渐唱主角如2005年的全国卷II和部分自主命题卷中,第1题中均有对多音字的考查;而全国卷II和山东卷字音题直接就是对多音字的考查。
4.形似音异字颇受青睐如江苏卷字音题全为对形似音异字的考查,浙江卷第1题C项“飞镖”中的“镖”和“剽悍”中的“剽” 的读音,“绯红”的“绯”和“妄自菲薄”中的“菲”的读音。
5.鼻音和边音及前后鼻音也被列入考查范围鼻音是指以“n”为声母的字,边音是以“l”为声母的字。
如2005年高考重庆试卷第1题的B项,除了“酝酿”的“酿”字声母为鼻音“n”外,其余声母均为边音“l”。
前后鼻音是指韵母后有无“g”收尾的字。
无为前鼻音,有则为后鼻音。
如重庆卷第1题的C项和天津卷的D项就考查了前后鼻音。
6.平舌和翘舌不可忽视平舌是指以“z、c、s”为声母的字,翘舌是指以“zh 、ch、sh”为声母的字。
如2005年辽宁卷第1题的A、B两项。
A项“塑料sùliào”“暂时zàn sh픓纸屑zhǐ xiâ ” “胳臂gē bei”;B项“擦拭cā shì” “察觉chá juã” “撺掇cuàn duo” “串珠chuàn zhū”。
2007年高考调研摸底自测语文试卷

2007 年高考调研摸底自测语文试卷参照答案1. A本题观察识记现代汉字字形。
能力层级为 A 级。
B 项没有错别字, C 项的“平”应为“凭”, D 项的“曲”应为“屈”。
而 A 项中“练”应为“炼”字,“采”应为“彩”。
高考试题对汉字的观察常常本着一个“熟习的陌生” 原则,即大部分人耳熟能详而又习焉不察,不会加以重视。
观察范围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 个常用字以及1000 个次常用字。
2.A本题观察正确使用词语(包含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D 级。
成语题目重点有二:一是要正确理解词义,二是仔细体察语境,特别是合用对象与环境气氛等方面的外面语境。
B 项的“阳春白雪”是指文雅的文字艺术,用在这里明显不合语境; D 项的“登堂入室”也作“升堂入室”,是指人的学识与技术由浅入深,顺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词义与语境体察均不正确。
A 项“金科玉律”比喻不可以更改的信条或法律条则,吻合语境。
3. C本题观察分析病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D 级。
辨析改正病句从2005 年开始明显地分为两类:一是语意性语病,二是结构性语病。
2006 年高考表现为两种语病并重的特色。
本题的 A 项属于句子成分残破。
“大有”以后缺乏宾语“之势”。
B 项则属于句式杂糅,是“《作家文摘》出生了孪生兄弟”与“《作家文摘》孪生兄弟《作家文摘·典藏》今天创刊”两种说法的杂糅。
D 项“储存、获取和办理”的语序不妥。
4.A本题观察语言的连接与连结。
能力层级为 D 级。
这种问题多是以排序题形式出现的。
做这种题时梳理清楚作者的立足点特别重要。
在这里“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前站立了好久”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因为下边就依据“树木形象” “作者思虑”来行文,最后是作者感悟。
此外,注意能够和下文的“那么”有关系的词语。
5.C本题观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B 级。
A 项是说广义相对论的作用,但不是“宇宙自觉创生的图景”;此外,因果关系不对。
2007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试卷字形题

2007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试卷字形题1.(2007全国Ⅰ)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茵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2007北京)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2007天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荫庇频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磋商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珠联璧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2007山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秣马厉兵B.忽略题词肄业优哉悠哉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D.伏法寂寥任性对薄公堂5.(2007安徽)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秘黯然失色独挡一面化干戈为玉帛B.涵养合盘托出惺惺相惜反其道而行之C.鼓噪出神入化难辞其咎不登大雅之堂D.膨涨抑扬顿挫不绝如缕如坠云里雾中6.(2007四川)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门可落雀痉挛部署B.推心置腹各行其是对弈九州C.出奇制胜一枕黄粱松弛朗颂D.一如既往真知灼见锻练蛰伏7.(2007辽宁)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矍铄再所不惜人情世故B.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C.梳妆赋与人才辈出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8.(2007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凭心而论众口铄金心有灵犀一点通B.溜达门可罗雀原形毕露置之死地而后生C.纰漏贻笑大方恼羞成怒冒天下之大不韪D.吞噬重整旗鼓共商国是一年之计在于春9.(2007重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笑靥秣马厉兵篷荜生辉B.脉搏涣散耳濡目染汗流夹背C.喝彩炽热哀声叹气恼羞成怒D.副刊伫立青出于兰察言观色10.(2007江西)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籍贯筹划家具百废待新B.翔实瞭望暴燥斐然成章C.肖像赢弱修葺一愁莫展D.迁徙戳穿针砭如愿以尝2007 字形11.(2007湖南)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2007――2009年高考字音题汇编

2007—— 2009 年高考字音题汇编一、 2007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字音编1.(湖南卷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飒爽 s à框架 ku àng 榛莽 zhēn大厦 sh àB .睦邻 mù河边 b àn栖息 qǐ文牍 d úC .发酵 xi oà混杂 xi oá绥靖 j ngì楔子 xi ēD .手绢 ju nà轴心 zh óu土坯 pī正月 zh èngA (B 河边 p àn ,栖息 qī。
C 发酵 ji oà。
D 正月 zhē ng2.(江西卷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酝酿 (ni ngà校 (xi oà对腼腆 (tiǎn一曝(pǜ十寒B .匹 (p ǐ配穿凿 (z oá内哄 (h òng 不肖 (xi oà后代C .莞 (gu ǎn尔搭讪 (sh nà隽 (ju nà永要言不烦 (g āiD .刹 (sh à那机械 (xiè恪(kè守草菅(jiān人命B (A 校(ji oà对:查对能否切合标准。
C 莞 (wǎn尔 :形容浅笑。
D 刹 (ch à那 :极短的时间 ;瞬时3.(天津卷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样的一组是A. 发霉后悔侮辱风雨如晦不厌其烦B. 疏浚皴裂逡巡似水流年怙恶不悛C. 犄角绚丽曲折倚马可待风光旖旎D. 弹劾苛刻隔膜垓下之围要言不烦B (A 项加点字读音挨次为 :mé i , hu ǐ , w ǔ ,。
huBì项,加hu点字ì读音挨次为 :j ùn, cū n, q ū n, su ō。
, quC 项ān加点字读音挨次为 :j ī , q ǐ , q 。
2007年高考字音试题

2007年高考字音试题说明:共19套试卷,7套试卷未考字音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全国卷二)()A、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侍侯(shì)洁身自好(hào)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解析][A项“杳”应读“yǎo”,B项“毗”应读“pí”,C项“笺”应读“j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天津卷)()A.发霉懊悔欺侮风雨如晦诲人不倦B.疏浚皴裂逡巡日月如梭怙恶不悛C.犄角绮丽崎岖倚马可待风光旖旎D.弹劾刻薄隔阂垓下之围言简意赅[解析]B。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重庆卷)()A.耄耋(diã)调运(diào)悬崖勒马(lâ)惊魂甫定(pǔ)B.沉淀(diàn)喟然(wâi)并行不悖(bâi)酩酊大醉(dǐng)C.差劲(chà)拙劣(zhuō)似是而非(sì)数见不鲜(shù)D.供给(gōng)囤积(tún)春色撩人(liào)蒙头转向(mēng)[解析]D。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广东卷)()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D.辍笔啜泣拙劣相形见绌[解析]B(诅zǔ趄qie狙jū沮jǔ)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湖南卷)()A.飒爽sà框架kuàng 榛莽zhēn 大厦shàB.睦邻mù河畔bàn 栖息qǐ文牍dúC.发酵xiào 混淆xiáo 绥靖jìng 楔子xiēD.手绢juàn 轴心zhïu 土坯pī正月zhâng解析:A B.河畔pàn 栖息qī C.发酵jiào D.正月zhēng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湖北卷)()A.舆论哄然一哄而散四处哄传哄逗小孩B.应接不暇应有尽有点头应允应答如流C.不顾劳累日积月累冗长累赘连篇累牍D.强词夺理强弩之末弱肉强食生性倔强解析:B7、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江苏卷)()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解析:C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江西卷)()A.酝酿(niàng) 校(xiào)对腼腆(tiǎn) 一曝(pǜ)十寒B.匹(pǐ)配穿凿(záo) 内讧(hîng) 不肖(xiào)子孙C.莞(guǎn)尔搭讪(shàn) 隽(juàn)永言简意赅(gāi)D.刹(shà)那机械(xiâ) 恪(kâ)守草菅(jiān)人命解析:B。
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研究

现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汉字研究中已经出现。
从周朝到汉末,汉字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里就包括了统一规范字形和单字形音义的解释这两个重要方面。
整体来看,中国古代的汉字学,包括了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方面的研究,而又以研究单个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彼此关系为主要形式。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许多研究者尽力创建新型汉字学,研究汉字的性质起源和发展,研究个别汉字的历时演变问题,同时也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彼此关系。
现代汉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现代汉字是指隶书及其以后的汉字;狭义的现代汉字是指书写现代汉语所利用的全数汉字。
咱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汉字指的是狭义的现代汉字。
对现代汉字的研究称为“现代汉字学”。
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的研究和对汉字教学的研究是现代汉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现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一、现代汉字字形研究字形结构的研究是现代汉字学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传统的字形分析法是偏旁分析法,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在六书理论指导下,用偏旁分析法分析汉字合体字的结构。
20世纪以来,人们对汉字字形的研究,主要在汉字结构单位的研究和结构单位之间组合形式的研究这两个方面。
李大遂(1992)以为:汉字结构单位的研究汉字具有笔画、偏旁和整字三级结构单位。
由于偏旁数量太多,汉字教学和汉字编码输入等方面都碰到必然的困难,所以有人就破除偏旁的概念,提出部件这一概念。
部件和偏旁不是对等的概念。
它们是不同汉字结构分析方式的产物。
偏旁和部件虽然都是汉字结构的中级单位, 但偏旁是汉字学家为汉字教学和汉字结构研究特别是内部结构研究而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所取得的中级结构单位, 而部件是从事汉字信息处置的专家们为汉字输人编码而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所取得的中级结构单位。
(笔画≤部件≤偏旁)随着汉字教学研究的深切,把“部件”这个概念慢慢利用到汉字教学中来。
利用部件分析法进行教学的人,多采用笔画、部件和整字作为汉字结构单位的三个层次。
试论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变化之解读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变化之解读200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与200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相比,变化最小,只做了一点修补和调整,保持了较好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透过修补和微调部分,我发现今年的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考查方向更加明确清晰,考查范围更加具体集中,考查目的更加实际有效;在表述上更具科学性,在情感上更具人文性。
1、从试题上看,对字音、字形的考查基本上立足“常用字”,加上“常用字”表述更加准确、科学。
今年高考《考纲》中的“识记”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的内容,将原有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将“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变“宽泛”为“明晰”。
(1)语音考查重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及异读字,加上了“常用字”,应该说对这一考点的要求降低了,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考生在备考此考点时,要更多地关注教材中的重点词语的读音,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易误读的字。
(2)“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字形考查重在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应特别注意因形音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以及易混字,2006年的大纲加上了“常用”,意在提示考生在对此考点不要漫天撒网,而应以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和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为主,如《咬文嚼字》杂志上归纳的100个错别字要特别注意。
主要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等。
另外,以3500个常用字为基本语素构成的词语可适当多加留意。
2.今年高考《考纲》“作文”部分的“发展等级”的内容又发生了变化,在“丰富”这一要点中增添了一项内容就是“论据充实”,它弥补了在此要点中只强调形象而弱化思维的不足,变“残缺”为“完美”。
增加了“论据充实”,意在引导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积累论据,在考场上要善于应用论据,且能做到精要熨帖。
2007年高考语文字音考查题解析

2007年高考语文字音考查题解析
薛吉辰
【期刊名称】《考试:高考理科版》
【年(卷),期】2007(000)0Z1
【摘要】在200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12套省市卷考查了字音题。
一、考查形式字音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是两种:1.注音式【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全国Ⅱ卷) A.数落(shù)多财善贾(gǜ)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
【总页数】3页(P8-9,27)
【作者】薛吉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2011年高考字音考查点与2012年高考字音题巧妙对策 [J], 褚福民
2.高考语文字音题考察研究 [J], 刘丽媛
3.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诗不同——盘点2006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诗词考查题 [J], 李清江
4.高考语文核心素养考查目标下的读题能力培养——以2019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为例 [J], 尧卫国
5.高考语文核心素养考查目标下的读题能力培养--以2019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为例 [J], 尧卫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细评析1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细评析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茵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答案】C。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能力层级为A级。
A项中,“娇健”的“娇”有误,应写作“矫”,错因是音形相近致误。
“矫”意为“强壮,勇武”,“矫健”意为“强壮有力”。
B项中,“联结”与“连结”通用,不算错;错误的是“拾人牙惠”的“惠”,应写作“慧”,错因是音同致误。
“牙慧”意为“别人说过的话”,“拾人牙慧”意为“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比喻袭取或改头换面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
D项中,“繁衍”与“蕃衍”通用,不算错;错误的是“磬竹难书”的“磬”,应写作“罄”,错因是音同形近致误。
“罄”意为“尽,完”,“罄竹难书”意为“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难以尽述”。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而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答案】B。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该题的A、C、D项在对加点成语的使用上都是正确的,考生只要能够理解成语的意思,应该不会判断错。
B项对“蠢蠢欲动”犯了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的错误。
“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比喻敌人准备进攻,坏人准备搞破坏,干坏事”,属贬义,而本句用来形容学生纷纷选学新闻专业,显然应该选用一个褒义或中性的词语,如“跃跃欲试”等。
近三年高考汉字字形题比较分析

近三年高考汉字字形题比较分析识记字形是高考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2005年高考全国16套试卷有13套为此考点单独设题,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试卷有15套为此考点单独设题,2007年高考全国18套试卷有12套为此考点单独设题。
阅卷中我们发现,这一题的得分总体偏低,综合比较分析近三年识记汉字字形题,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一、近三年已考查的错别字全记录1.2005年考查过的错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字)按迹寻(循)踪白内瘴(障)裨(稗)官野史察颜(言)观色沉缅(湎)船仓(舱)唇枪舌箭(剑)烦燥(躁)蜚(斐)然成章幅(辐)射赋与(予)涵概(盖)记忆尤(犹)新既(即)便箭(剑)拔弩张金壁(碧)辉煌禁止赌搏(博)痉孪(挛)拢(笼)络人心脉博(搏)名(明)信片日没(暮)途穷跚(姗)跚来迟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副)世外桃园(源)试(拭)目以待水笼(龙)头悬梁刺骨(股)循(徇)私舞弊揠(偃)旗息鼓衣衫烂(褴)褛义(意)气相投异曲同功(工)缘份(分)蕴籍(藉)糟塌(蹋)坐阵(镇)指挥2.2006年考查过的错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字)班(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卑恭(躬)屈膝毕其攻(功)于一役彪柄(炳)彬彬有理(礼)泊(舶)来品不径(胫)而走凑和(合)大有稗(裨)益惮(殚)精竭虑貂婵(蝉)顶礼摩(膜)拜侯(候)车室辑(缉)拿简炼(练)见风驶(使)舵竭泽而鱼(渔)精(经)典举步为(维)艰嗑(磕)碰罗(啰)唆民生凋蔽(敝)名(明)信片摩娑(挲)能曲(屈)能伸沤(呕)心沥血凭(平)心而论前事不忘,后世(事)之师亲(青)睐磬(罄)竹难书去逝(世)弱不经(禁)风声名雀(鹊)起誓(视)死如归捅漏(娄)子挖墙角(脚)慰籍(藉)纹(文)身渲(宣)泄演译(绎)一幅(副)对联一诺千斤(金)雍荣(容)华贵针贬(砭)直接(截)了当珠光宝器(气)主弦(旋)律3.2007年考查过的错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字)哀(唉)声叹气百废待新(兴)暴燥(躁)苍(沧)桑独挡(当)一面锻练(炼)对薄(簿)公堂奋(愤)而辞职赋以(予)汗流夹(浃)背合(和)盘托出急功进(近)利娇(矫)健精(经)络鞠躬尽悴(瘁),死而后已朗颂(诵)门可落(罗)雀篷(蓬)荜生辉膨涨(胀)披沙捡(拣)金频律(率)凭(平)心而论青出于兰(蓝)磬(罄)竹难书屈(曲)意逢迎如愿以尝(偿)拾人牙惠(慧)同甘共苦,祸福予(与)共细水常(长)流协(胁)迫要言不繁(烦)一愁(筹)莫展一言即(既)出,驷马难追赢(羸)弱优哉悠(游)哉再(在)所不惜二、近三年考查之比较分析1.重复考查的比率较低2005年13套试卷的考查涉及37个错别字,当年重复考查的有“幅(辐)射”(天津卷、浙江卷、湖南卷)、“唇枪舌箭(剑)”(广东卷)与“箭(剑)拔弩张”(江苏卷)。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音认读试题对比分析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音认读试题对比分析作者:王淑华郭曙纶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3期摘要:字音认读试题是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首测到现在,字音认读试题在出现位置、题型等方面均有所调整。
2012年和2015年本部分试题所有用字和测试字均未达到大纲规定的“7:2:1”的要求。
2012年试题在难度和区分度方面较为合理,2015年略有欠缺,但这两年均有部分试题因难度和区分度低于理想值而需要修订。
字音认读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主要受汉字字频、字表属性和读音特征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音认读试题;对比分析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简称为“HZ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水平测试,旨在衡量具有中等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程度与此相当者掌握和使用汉字的水平与能力。
汉字字音认读能力是汉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字音认读试题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占有1/4的比例(另外3个部分分别为字形辨误、汉字选用和汉字书写)。
它们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为找出一组汉字中注音错误或读音不同的一项,受测者据此可以对自身的汉字字音认读水平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有鉴于此,本文以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的字音认读试题为对象,在分析历年试题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对比2012和2015年测试字的字表属性、难度和区分度等,探讨影响汉字字音认读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各种因素,为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培训工作和受测者备考提供参考,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测试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使该测试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推进。
一、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音认读试题的变化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开展十多年来,字音认读试题一直是整个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题量均为30题,不过其题型及具体出现位置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7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汉字书写、字形辨误、汉字选用、字音认读、字义辨别,其中字音认读处于第四部分。
2007年语文高考试题分析

2007年语文高考试题分析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与去年相比,变化较小,稳定性更大,针对性更高,考查方向更明晰,考查内容更具体,现简要分析如下:第一大题:语言知识运用。
较去年,变“宽泛”为“明晰”,加上“常用字”要求,难度降低。
第1、2题,所选拼音、词语都出自课本,都是常用字,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答案。
第3、4题,语病的识别、虚词的运用,答案也较明晰。
第二大题:说明文阅读这是一篇社科类说明文,也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生物多样性。
第5至7题依次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
此题在语言的把握上只需要从“准确”的角度去思考就行了。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此题还是维持了以往的传统——对传记的阅读与理解。
所选内容是《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内容不难。
还是先介绍人物出身及性格特征,再从不同角度展现人物的这些特征,主体部分体现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的关系,涉及到他的外交思想,此外,主要人物任职地点的变化对完成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很有用。
第8题,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看搭配、位置、上下文内容,在语境中比较分析是关键。
第9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注意上文所说的人物关系就可以了。
第10题,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这个问题最好解决,对其他题还有提示作用。
第四大题: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识记。
第11题,文言文翻译。
这是文言文阅读题的重点。
这一题的处理,一方面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就是平时所积淀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句式、实词活用、虚词、古今异义等等,考生在完成此题时,必须牢记“信、雅、达”的翻译原则。
第12题,古诗鉴赏。
所选古诗为王维的五言侓诗《新晴野望》。
学生对王维诗风应该相当了解:对自然田园的热爱,语言质朴,用语精炼,风格上历来被评为“诗中有画”。
把握了这些,理解鉴赏就容易多了。
第13题,名句名篇的识记。
两个题有难有易。
第1题虽为名句名篇且句式对仗工整,但学生不会注意此文的背诵,第2题,一篇出自选修课本,一篇出自初中初中教材。
从2007年高考试题看字音的备考复习

从2007年高考试题看字音的备考复习
彭水浪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07(000)019
【摘要】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共有19套语文试卷,其中有13套涉及对字音的考查。
分析这些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字音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种类型:
【总页数】1页(P)
【作者】彭水浪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三角函数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复习建议 [J], 吴能文;林番龙
2.从2007年高考试题看函数复习的几个切入点 [J], 谢发超
3.让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备考复习融为一体——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谈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 [J], 严业安;
4.看历年《选修3-3》高考试题定2019年备考复习重点 [J], 田家富
5.领悟高考试题导向提高备考复习实效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J], 张贤芳;周群;袁廉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

2007年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复习重点】1.音同致误的别字;2.音近致误的别字;3.形近致误的别字。
【复习难点】音、形、意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
【课时安排】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知道俗语“王八蛋”是一句骂人的话,但大家是否知道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这么个词来骂人呢。
实际上,这一俗语是“忘八端”的谐音。
古时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竟被以讹传讹变成“王八蛋”了。
同学们有时也因为谐音而将字词误写,而你们误写的字词难以成为俗语,而只会闹出许多笑话。
如有人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误写成“关关雎鸠,在河之舟。
”(鸠鸟飞到船上去了)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误写成“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真乃巨人,两手可以围抱众山!)不写错别字,是汉字书写的最基本要求;“识别现代汉字的字形”,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第二个考点。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复习这一考点。
二、考点解读。
《考纲》对字形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通行的汉字规范的书写形式。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
三、2006年高考字形题回顾与预测。
2005年,全国共有16套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有13套试卷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字形辨析。
2006年,全国共有17套高考语文试卷,更是有15套试卷字形辨析。
由此可见,字形辨析题在高考卷中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依然是高考当中必须准备的热点题型。
2006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查情况一览表院校库四、高考命题特点。
1、考查的范围以3500个常用字(即国家语委规定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一般是课本上曾出现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全国高考所考汉字字形、字音专项调查研究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考试大纲指出,“高考语文要求测试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次。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汉字的考查是这样规定的“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为了了解高考所考汉字的具体情况,我们收集整理了2007年全国高考的试卷,对其中所考查的汉字字形、字音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与研究。
一、语料说明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2007年我国大陆高考的18套语文试题,其中,有15套专项考查了汉字,这15套试题分别是:安徽卷、北京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山东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其他三套如福建卷、海南卷和上海卷没有对汉字进行专项考查。
我们统计调查了每套题中各个被考查汉字的相关信息,下面依次介绍。
二、调查内容
我们分别统计了试卷所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的多项信息,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0常用字和1000次常用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分布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统计表格中,“一级常用字”是指《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常用字;“次常用字”是指《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1000次常用字;“通用字表字”是指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字外的字;“通用字表外字”是指《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500字中没有的字。
由于有些汉字被不同试卷考查的次数不止一次,这样,在统计表格中我们用“频次”表示该汉字出现的总次数。
三、调查结果
(一)所考汉字的字形和字音在字表中的分布情况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对汉字进行专项考查的共342次,其中常用字表中的有159个,占考查总数的46.49%,次常用字表中有89个,占考查总数的26.02%。
因此,考查的常用字占到了考查总数的72.51%,这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通用字表的常用字表中没有的汉字共考查了94个,占考查汉
字总数的27.49%;通用字表外的字考查总数为0。
从以上数据来看,200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是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也是符合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的。
具体情况见表一:
(二)所考汉字的笔画数在字表中的分布
整体看来,考查的5画以内的汉字共17次,其中一级常用字共考查了14次,占5画以内的汉字考查总频次的82.35%。
16画(包括16画)以上的字共考查了29次,其中不在常用字表中但在通用字表中的有12个,占16画(包括16画)以上汉字考查频次的41.38%。
6-10画的汉字共考查了173次,占汉字考查总数的50.58%。
11-15画的汉字共考查了123次,占汉字考查总频次的35.96%。
详细情况见表二。
(三)字形、字音的考查情况
我们对2007年高考中所考汉字的字形、字音根据笔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342字次汉字的考查中,173次考查了字形,占考查总数的50.58%;169次考查了汉字的字音,占考查总数的49.42%。
从总的数据来看,字形、字音的考查基本是对等的。
从总数来看,无论是字音的考查还是字形的考查,6-15画(包括6画、15画)的汉字共考查了296次,占考查总数的86.55%,5画以内(包括5画)和16画以上的汉字共考查了46次,占考查总数的13.45%。
值得注意的是,在16画以上的考查的汉字中,有23次考查了字形,占16画以上考查总字数的79.31%,5画(包括5画)以内的考查的汉字中,有11次考查了字形,占5画(包括5画)以内的考查汉字的64.7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对字形的考查倾向于笔画繁杂的汉字。
一级常用字5画之内的汉字共考查了14次,其中10次考查了字形,占5画之内的一级常用汉字考查总数的71.43%。
详细情况见表三、表四、表五、表六:
(四)被考汉字字形、字音的频次统计
我们对考查较多的汉字进行了频次统计,在考查的342字次的汉字中,“矫”字共考查了4次,其中两次字形,两次字音,分别是:矫枉过正(山东卷)、矫健(四川卷)、娇(矫)健(全国统一卷)、矫饰(浙江卷)。
“是、联、筹”3字考查了3次字形。
有24个字被考查了2次,其中“予、曲、罗、诵、部、置、像、躁、涣、矫、涵、寥、砭、铄、秣”考查了2次字形,“角、校、着、数、拙、侥、恪、淆、矫”考查了2次字音。
详细情况见表七:
(桑哲,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文》执行主编、全国中语会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专题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