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济研究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王育琴,赵 芳(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101)摘 要:甘肃省作为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加显著。

本文选取甘肃省2011-2018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数据,在分析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发现: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良种推广率低,中医药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资源;中医药;产业甘肃省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主要的中药材品种有当归、大黄、党参、黄芪等,其中甘肃省当归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了90%。

2018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60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180万亩,产量超100万吨,居全国前列。

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为切实推动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2018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展目标中指出,要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甘肃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从中发现其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甘肃省现有的2500余种药材中,有110余种为人工种植,30余种为大宗道地药材,276种属于国家重点药材品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以定西为核心的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初步实现了集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1 中药材种植业文章选取了2011-2018年的相关数据,但因嘉峪关市的统计数据仅找到2017年,所以表1中2017年甘肃省数据加入了2017年嘉峪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94万亩、产量0.65万吨。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分析甘肃省作为我国特色农产品贸易大省之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因其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特色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

发展特色农产品对外贸易有利于加快甘肃农业的发展,促进甘肃经济的发展。

本文结合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比较分析特色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开发有优势、有特色、有品质、有技术含量并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定占有率的特色农产品的对策。

标签: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一、甘肃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特殊的土壤、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性的气候条件使得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马铃薯、高原夏菜、蔬菜种子、中药材、优势果品、草食畜产品、百合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促使农业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优势的形成,带动了甘肃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甘肃省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快开放步伐,越来越多产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一)贸易规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沿线各国农产品产量和消费需求互通互利,拥有丰富特色农产品的甘肃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在农产品通关、贸易、税收等方面制定较以往更加便利和优惠的一系列政策,开通甘肃农产品出口服务平台,拓展出口市场,让更多不同种类的甘肃特色农产品出口海外,实现了特色农产品出口量价齐增的好势头。

据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甘肃省农产品进出口23.3亿元,同比增长10.3%。

其中,出口21.53亿元,同比增长7.8%;进口1.8亿元,同比增长52.5%。

农产品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达到17.5%。

农产品出口品类149种,出口额5000万元以上的商品8类、1000万元以上的39类。

鲜苹果、蔬菜花卉种子、苹果汁、脱水蔬菜、杂粮杂豆出口额超过亿元。

农产品出口企业130余家,占全省出口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出口产品结构目前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依旧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农产品比例较小,产品层次低、附加值低,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马铃薯、优质果品、葡萄酒、高原夏菜、洋葱、中药材、百合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甘肃省作为西部省份的中心省份,在出口贸易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甘肃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交通相对较为便利,而且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这为甘肃省的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的出口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甘肃省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较低;甘肃省的外贸企业数量较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甘肃省的出口贸易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甘肃省的外贸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包括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出口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产品结构单一甘肃省的出口产品结构单一是制约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甘肃省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农产品、轻工制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上,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相对较低。

这种产品结构单一的状况不仅影响了甘肃省的出口贸易规模和效益,还使甘肃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甘肃省的外贸企业数量不多,绝大部分为小微型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使得甘肃省的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占据有利地位,更难以与国际市场上的大型外贸企业进行竞争。

3.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甘肃省的出口贸易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的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信息获取和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较弱,对市场变化反应相对迟钝;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甘肃省的外贸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

4.外贸环境的不完善甘肃省的外贸环境相对不够完善,包括政策支持不够、金融服务不足、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

甘肃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和问题及对策

甘肃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和问题及对策
第2 7卷 第 2 4期 21 年 1 01 2月
甘 肃科 技
Ga s ce c nd Te h o o y n u S in e a c n lg
正2 7 De . c
Ⅳ0 2 .4 2 1 0 1
甘肃 农 产 品对 外 贸 易现 状 和 问题 及 对 策
陈俐伶
( 甘肃农业 大学 资源与环境 学院 , 甘肃 兰州 70 7 ) 3 00 摘 要: 甘肃是我国玉米 、 马铃薯 、 苹果 、 啤酒大 麦等农 产品 的主要产地 , 独特 的 自然资 源孕育 了众 多的特色农 产 其
“ 十一五” 时期 , 甘肃农产 品出 口保持 了较快发
1 2




第2 7卷
出 口 17 7 8万美 元 , 长 2 3 ; 衣 出 口 13 美 增 5% 肠 13万
2 12 出 口农 产 品质 量优 势 ..
元 , 长 7 %; 增 3 洋葱出 口 80万美元 , 1 增长 2 % ; 3 葵 花籽 出 口 5 3万美 元 , 长 8 - 。 3 增 花卉等农作物对外制
种 业 稳步 发 展 , 子 出 口发 展 势 头 良好 ,0 9年 全 种 20 省5 2家对 外制 种 企业 外 繁殖 面 积 4 3 h 出 口种 13 m , 子 60 00多 万美 元 , 比增 长 1%左 右 , 省 外 繁 种 同 0 全 子 约 占全 国 种 子 出 口额 的 6 % 以 上 。高 原 夏 菜 已 0

1 甘肃农产 品对外贸易 现状
1 1 出 口贸 易总体 分 析 .
1.% ; 9 8 番茄酱 出 口 26 69万美元 , 下降 1% ; 7 蔬菜 种 子 出 口 25 33万 美 元 , 长 1. % ; 檬 酸 出 口 增 47 柠 28 万美元 , 04 增长 4 % ; 6 杂豆出 口 14 万美元 , 90 增 长 4 %; 0 鲜苹果出 口 13 万美元 , 83 增长 9 干酪素 %;

甘肃省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发展对策

甘肃省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发展对策

药和藏成药。传统的有贞芪扶正系列、 金匮肾气丸、
查的 32种药材 , 6 甘肃就有 2 8 9 中 国药典》 3 种- 。《 J
(05年版 ) 收 中药 材 5 1种 , 中 36种 在甘 肃 20 共 3 其 6
板蓝根 冲剂、 当归腹宁滴丸、 归脾丸等 8 0余个品种。 藏成药有洁白丸、 奇正消痛贴、 七十味珍珠丸等 3 O
枣、 银杏 、 兰州 百合 等产 业链 的研究 与开发 , 势喜 形 人 。中药 农 业 、 中药加工 业 、 中药工业 、 中药物 流业 产业 链正在 逐步形 成 。
能教授主编《 甘肃中草药资源志》 收载 2 5 0 5种来源 24 50种 中草 药 J 。关 于 甘 肃 中药 资 源 的 调 查 与增 补, 各方面仍然有报道 - 我们综合认 为, 3J q, 甘肃 中 药资源为 23 种来源约 20 35 80种 中草药 , 其种类在 全 国(27 种 ) 172 排名第 1 0位 ;97年全 国重点普 18
艽、 羌活、 半夏、 天麻 、 岷贝、 远志 、 柴胡、 板蓝根 、 地骨
皮、 花椒 、 苦杏 仁 、 仁 、 冬 花 、 桃 款 肉苁 蓉 、 阳、 黄 、 锁 麻 麝香 、 牛黄 、 膏等 3 种 - 石 0余 1 。 12 中药与 民间 民族药研 究循序 渐 进 . 近2 O年来 , 肃省 内科 研 院校 、 检 等部 门对 甘 药 蒿属 、 椒属 、 花 天南 星属 、 堇菜属 、 莲花属 、 银 芍药 属 、
1 中药资源开发 利用现状与特点
11 中药 资源开发 利用初 具规模 . 早 期记 载甘 肃 中药 资源 18 0 1种 J 92年甘 。18
肃省医药公司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全省 中草药资源普 查, 编写了《 甘肃 中药资源普查名录( 内部资料 ) , 》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的中药材资源概况、种类、产量和优势,同时探讨了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当地资源的研究,为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1. 背景介绍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使得许多中药材在此得以生长和繁衍,其中包括不少名贵中药材。

甘肃中药材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优势,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中药材资源概况甘肃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植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黄芪、参、红景天等;动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麝香、牛黄等;矿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雄黄、石斛等。

甘肃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中药材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黄芪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辐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外,红景天的种植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 甘肃中药材产业的优势甘肃中药材产业具有以下优势:- 地理环境优越:甘肃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具备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 资源丰富:甘肃拥有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包括多种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 传统药材文化底蕴:甘肃是中医药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传统文化和药材资源的积淀。

4. 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甘肃的中药材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产业链短、利用率低:甘肃的中药材产业链相对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中药材的加工利用率较低,浪费资源严重。

-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部分农民缺乏先进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5. 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为了促进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以下建议供参考:- 健全中药材产业链:推动形成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实现全程监管和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的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政策的支持,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还有助于提升甘肃省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背景】1.2 问题概述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着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一些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难以满足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市场较为局限,缺乏多元化的市场渠道和竞争优势,制约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壮大。

如何解决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促进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提质增效,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拓展出口市场,提升农民收入,推动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的转化。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的重要产区之一。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甘肃省中药材产业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如产业链条不完整、质量标准不统一、市场开拓困难等。

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进行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有助于推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升级。

本文旨在探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为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建议。

【研究背景】的分析,将为后续的研究与讨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知识背景。

1.2 研究意义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甘肃省作为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中药材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研究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该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思路。

研究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意义还在于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

中药材不仅是一种药材,更是一种文化传统。

通过研究中药材产业,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推广中医药知识,促进中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研究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保护和传承中药文化。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策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为中药材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提升和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甘肃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中药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为广大中药材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药材产地,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传统中药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甘肃省中药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1.资源短缺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因此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

但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一些中药材资源出现了短缺现象,比如黄芪、当归等。

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当,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的。

2.产业链不完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链不够完善,从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种植环节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加工环节存在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销售环节存在市场信息不畅、产品销售缺乏保障等问题。

3.质量安全问题部分中药材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存在药材含有有害物质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一些中药材的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工艺不规范、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4.市场营销困难甘肃省中药材产业面临着市场销售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中药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信息不畅、产品宣传不够等问题导致了中药材销售困难。

1.加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甘肃省应该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范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禁止盲目开采,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人工栽培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甘肃省应该加强中药材产业链的建设,从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完善中药材产业链。

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高中药材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推广高效的种植、加工技术,提高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

加强中药材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完善中药材的销售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甘肃省中药资源情况汇报

甘肃省中药资源情况汇报

甘肃省中药资源情况汇报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样,这为中药资源的丰富提供了有利条件。

甘肃省中药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兰州盆地、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包括草本、木本、动物和矿物等多种类型的中药材。

以下将就甘肃省中药资源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甘肃省的中药资源种类繁多。

甘肃省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中药材资源。

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种类多样,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石斛、决明子、首乌、甘草等数百种中药材。

其中,黄芪、当归、川芎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临床和药物制剂的生产中。

其次,甘肃省的中药资源产量丰富。

甘肃省地广人稀,自然环境优越,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甘肃省的中药资源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较高水平。

甘肃省祁连山区的人参、兰州盆地的黄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决明子等中药材产量均较为丰富,为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再次,甘肃省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高。

甘肃省注重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种植、野生资源保护、加工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了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甘肃省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加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生产,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甘肃省的中药资源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虽然甘肃省的中药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野生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种植技术不足等问题。

同时,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甘肃省需要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甘肃省中药资源丰富多样,产量丰富,开发利用水平较高,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希望通过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开展〔2021~2021年〕为了深进贯彻D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开展瞧,依据省委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本着我省独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得以科学地谋划、有效地开发、有序地建设和稳步地提升,得到又好又快开展,实现增加农民收进的目标,特制定本。

一、中药材产业开展现状1、面积逐年扩大,品种全然稳定,产量稳步提高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

200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24.03万亩,位列全国第一,比2002年新增24.9万亩,年均增幅达2%;产量40.89万吨,比2002年增加10.32万吨,年均增幅达5%;产值26.42亿元,比2002年增加ll.36亿元,增幅达75%。

能够瞧出,中药材产量、产值的增幅明显高于面积的增幅。

目前,全省有70多个县种植中药材,其中有3个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他们是“中国当回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和“中国D参之乡〞渭源县;有3个县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有3个县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有10个县种植面积3—5万亩。

甘肃有110种家种药材可不同程度提供商品,常见品种有20多种,在国内具有较大碍事,包括当回、D参、黄芪、红芪、甘草、大黄等传统地道品种,以及柴胡、板蓝根等优势地产品种。

2007年种植当回34万亩、产量6.5万吨,D参48万亩、产量6.3万吨,黄(红)芪37万亩、产量6.9万吨,柴胡30.5万亩、产量4万吨,板蓝根12.9万亩、产量2.6万吨,甘草5万亩,大黄3万亩。

同时,一批具有鲜亮地点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如款冬花、牛蒡子、羌活、黄芩、独活、红花、丹参、银杏等开展迅速,并初步形成规模生产优势。

2、优势产区全然形成,栽培技术日臻成熟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生态气候条件和多民族聚居特点,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逐步形成了适宜于多种类型中药材生长、特色相对明显的四大优势产区:①陇南山地亚热带热温带秦药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有药月植物资源1000多种,要紧种植红芪、纹D、大黄、黄连、半夏、天麻、杜仲、银杏等。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但受制于地域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较为滞后。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知名度高的品牌是农产品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甘肃省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知名度较低,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强化品牌策划和推广力度,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2. 通过参展、推介会等活动,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广甘肃省优质农产品,拓宽市场份额。

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优质产品是出口贸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甘肃省农产品品质优良,但仍有提升空间,应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采收、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生产,提高产品针对性和竞争力。

3. 注重细节管理,提高产品的包装、配送等质量,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推进产业升级行业协会是联系政府和企业,协调行业发展的组织形式。

建立有效的行业协会,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统筹协调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升级。

2. 加强行业内部合作,促进产业链条更加完整,提升产业附加值。

3.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

四、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提升企业信心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是农产品出口贸易成功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企业信心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化贸易结构。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专 论 0. 题 述20 16
辩蛳 I 鲞 女
甘 肃省 中药材产 业 化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及建 议
王润琴 常 栋
( . 肃省农 业科 学院 甘肃 兰州7 0 7 ; . 1甘 3 0 0 2 甘肃 省定 西市临 洮农业 学校
甘肃是 全 国 中药 材 优势 主产 区之一 。近 几 年 , 随 中存 在 的问题加 以分 析 , 并提 出现 自给 , 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 比较效 1 存 在 的 问题 受 益 鼓励 和市 场需 求拉 动 , 中药 材生产 呈 现持续 规模 化 11 资源过 度开发 , 护 利用不够 . 保
发 展 的强 劲势 头 。 0 7 全省 中药材种 植 面积 由2 0 2 0年 02
降雨 量 极 不平 衡 ,伏 秋 干 旱 年 发 生 率 为4 .% 的特 正值 晴 朗少雨 季 节 ,收 获 质量 有 保证 ,而 且上 市 较 78 征, 可推 广适 时早播 、 膜覆 盖 以及 荚果 播 种 以及 行 早 , 为加 工食 用型 花 生深受 沿 海市 场欢 迎 。花 生育 地 作 间盖 草等技 术 措施 。调查 发 现 , 省 花生 产量 低 的一 种 的 目标 应 注重 高产 、 全 高蛋 白质含 量 或 高产 、 高含 油
齐 飞 、 团发 展 、 体 推进 ” 区域 发 展 战备 , 调要 之 中。由于这 些资 源生 物学 习性独 特 , 组 整 的 强 驯化栽 培技 术
按照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促进组团发展 , 为促进 还 不成熟 , 以满 足市 场需求 。 0 难 2 世纪7 年代 , 0 陇西县 作 为 特色 优 势 产业 之 一 的 中药 材 产 业得 以有 序 建设 的丹参 、 秦艽 、 牛蒡 子 、 草 、 益母 薄荷 、 麻黄 等 中药材 储 和稳 步提 升 ,不 断 提 高 中 药材 生 产 的产 量 和种 植 效 藏量 还较 大 , 因无 限制 采挖 、 但 环境 退化 等 因素 , 中 使 益 , 定 增加 农 民收入 , 稳 我们 就 目前 中药 材 产业 发展 药 材 的分 布 区域逐 渐缩 小 , 重影 响 了陇西县 中药 产 严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一、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气候多样,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甘肃省农产品品种繁多,包括小麦、玉米、马铃薯、瓜果、中草药等,而且质量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较小,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贸易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体系,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增强农产品出口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施较为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需要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

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益和竞争力。

二、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1.健全贸易体系要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建设,制定相关规范标准,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和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出口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降低出口成本,增强出口贸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2.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拓展海外市场要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策略,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合作,拓展出口渠道,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出口规模。

4.完善物流体系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物流的管理和服务,优化运输线路和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确保农产品出口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小麦、玉米、马铃薯、苹果、葡萄等。

由于交通条件、市场需求、贸易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甘肃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较为滞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需要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优化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甘肃省应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产,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量和质量水平。

加强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甘肃省应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认证、标志、追溯等手段,提升甘肃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竞争力,满足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三、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甘肃省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贸易公司和市场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出口的辐射范围和覆盖面,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和利润空间。

四、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信息化程度甘肃省应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贸易政策信息、物流信息等,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口的效率和效益。

五、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推广与营销甘肃省应加强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推广和营销工作,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参加国际农产品交易展会、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甘肃省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投入和创新。

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设立专门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扶持基金,为企业提供贷款、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的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中国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主要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产业内部问题1.中药材基地规模不足。

甘肃省中药材基地的规模较小,供应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方式吸引更多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实现规模化生产。

2.中药材质量不稳定。

由于生产环节管理不严格,加工方法不科学,导致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中药材的药效。

对策:加强中药材生产全程质量管理。

建立中药材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中药材质量稳定。

二、市场问题1.销售渠道单一。

甘肃省中药材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批发市场和药材市场,渠道较为狭窄。

对策: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

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开拓直营店和加盟店销售渠道,扩大中药材的市场覆盖面。

2.品牌知名度低。

甘肃省中药材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较为困难。

对策: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产品包装和形象展示,提升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政策问题1.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政府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扶持政策。

对策: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支持。

制定并落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

2.监管不到位。

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策: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

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准入、质量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保障中药材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内部问题、市场问题和政策问题。

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和质量管理,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强化监管,可以推动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甘肃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甘肃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甘肃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1.现状分析:甘肃省是中国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历史。

该省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

其中,内地中药材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80%,主要包括党参、麻黄、黄芪、茯苓等。

另外,甘肃省还拥有丰富的藏药资源,如青藏高原特有的金露梅、冰菇等。

但是,甘肃省的中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中药材种植主要以传统的粗放型种植为主,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其次,中药材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加工环节中存在浪费、低效等问题。

此外,缺乏中药材的加工和深加工基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最后,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才。

2.特点分析:首先,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较为优越。

这为甘肃的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甘肃省的中药产业链较为完整,从中药材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

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甘肃省中药产业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限制了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中药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有待提升,中药企业的规模和知名度较低。

这些劣势可能制约了甘肃省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建议:为了促进甘肃省中药产业的发展首先,加强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模式,促进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

此外,还应注重中药材的质量安全管理,强化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生产管理。

其次,加强中药材的深加工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加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研磨损失和浪费。

同时,建立中药材加工和深加工基地,提高中药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外,加强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高水平的中药研究机构,培养和吸引中药产业的科研人才,提升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作者:刘璐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2期摘要: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现状主要出口水果与蔬菜种子,农产品出口量与出口价格都呈现增势。

甘肃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印度、德国以及东盟诸国,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市场还在不断的向西发展。

但甘肃省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更加剧烈;产品低端,利润有限;物流过程中损耗巨大,降低竞争力;贸易壁垒制约国内农产品出口。

关键词: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因素一、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现状甘肃省是西北农业大省。

甘肃省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上游,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

从总体上来看,甘肃省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基础设施落后,对于农业这样对自然环境要求高,但是事实上,甘肃省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条件还是很多的:土地辽阔、气候多样化,日照充足,有利于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三是生物资源丰富,农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一)出口种类以蔬莱种子水果为主甘肃省由于地形狭长,包含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温带沙漠型气候等多种自然条件。

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作为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马铃薯是甘肃省主要的出口农作物,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

由于国内小麦、玉米的价格己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小麦、玉米己不具备出口竞争优势。

马铃薯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甘肃省鲜苹果和牧业产品,如白牦牛肉、清真奶茶等,近年也逐步走进了国际市场。

(二)出口市场以印度、德国、日韩及东盟诸国为主甘肃省主要出口市场为印度、德国、日韩以及东盟诸国。

除了东盟国家外,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展,曾经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走廊的甘肃省,首次将自己的农业产品卖到了“西域”。

据了解,随着“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的签署,甘肃省的农产品在通关、贸易和税收等一系列方面比以往更便利和优惠。

苹果、马铃薯、药材和秋冬蔬菜等农产品向中亚国家的出口在逐年上升。

甘肃省还设立了农产品出口中亚服务平台,平台将对省内向西出口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与帮助。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与建议一、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宣传力度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知名度较低。

因此,甘肃省需要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国内外客户了解甘肃农产品的品质和独特性,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宣传方面,甘肃省可以使用多种渠道,如互联网、媒体、展会等方式,提高甘肃农产品的曝光度。

二、提高农业生产和质量水平提高甘肃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水平是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关键。

甘肃省农产品的质量在国内属于上乘,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因此,甘肃省需要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并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达标。

三、加强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研究了解农产品出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对农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

因此,甘肃省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研究,掌握国外市场的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出口策略,满足市场需求。

四、建立贯彻执行标准农产品的出口对商品质量要求非常高,对质量的管控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甘肃省应根据国际上流行的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建立自己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出口农产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

同时,尽可能的让消费者看到甘肃农产品的标准真实可信,增加甘肃农产品的曝光量。

五、利用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电子商务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也是农产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甘肃省农民可以运用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直接销售甘肃优质的农产品。

随着国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甘肃农产品的销售,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

六、加强农业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加强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建立贸易与工商协会等机构,强化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经济学院学年论文题目: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职称:讲师2013年3月11日经济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学院:经济学院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学生姓名:漆梨霞学号: 201021060121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作者:漆梨霞指导教师:讲师【摘要】中医药是甘肃省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最具潜力和可以有所作为的行业。

中医药在我国起源很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绿色生态价值在人类健康需求的发展的今天来看,无疑是具有战略性的产业。

而甘肃省中医产业却是欲振乏力,本文就以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为线索,以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甘肃省中医药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中药材出口中医产业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一、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一)、甘肃省出口中药产业的现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虽然在1500种以上,但甘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该说甘肃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

据统计,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公顷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

药材总产量己达31.6万t,产值16亿元。

上市的家种药材品种达350多种。

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的50%,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5种药材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

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崛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

甘肃中药材初级加工产品(饮片、切片),年加工量已达6.5万t,消化全省药材量的21%,产值10亿元。

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甘肃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

但是,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全国的12 807种中药材相比,在品种和产量方面均不处于优势地位,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大黄、党参、当归、红(黄)芪、甘草等少数大宗品种上。

另外,由于甘肃山大沟深等地理环境因素,运输条件限制,野生品种资源量十分有限,没有形成主流商品,其中有些野生品种由于乱采乱挖,野生资源量十分有限,如肉苁蓉、甘草、冬虫夏草等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中药材种植农户分散,对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的限制,加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药材质量不稳定,市场竟争力不强,所以,甘肃中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

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生产初具规模,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草药种植面积和栽培范围不断扩大。

据甘肃省农牧厅统计,2010 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6. 0万hm2,居全国第一位; 年产中药材50. 36 万t( 5. 036 亿kg) ,仅次于四川省,位居全国第二。

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中草药有党参、当归、大黄、黄芪、红芪、甘草、麻黄、柴胡、板蓝根、远志、款冬花等20 余种,其中岷归、纹党、铨水大黄、民勤、甘草等名贵道地中药材驰名中外,享誉东南亚。

甘肃省的中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岷县、漳县、宕昌县等为中心的当归生产基地,以文县、舟曲、渭源、临洮、安定、陇西县等为中心的党参、红芪、黄芪生产基地,以武都、康县、成县等为中心的杜仲、天麻生产基地,以民勤、张掖、酒泉等地为中心的甘草、麻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的建成,引领甘肃省的中药材生产发展迅速,并使优势中药材产业向适生区汇聚。

当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红芪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 % ~ 80 %,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 % 以上,大黄和甘草产量约占60 %和25 %。

为促进中药材生产的发展,甘肃省在“九五”期间分别组织实施了“优质当归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优质党参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进行了中药材GAP 示范推广,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使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升,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2、产品畅销中外,成为重要特色产业在甘肃省的农业发展中,中药材已成为颇具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中药材主产区的支柱产业。

在中药材这一新型产业的催生下,甘肃省的中药材物流产业日臻完善,已形成以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陇西县文峰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首阳中药材大型集散市场和岷县当归大型交易市场等为主体的中药材集散基地,不仅对甘肃地产药材发挥了交易、贮藏及中转的功能,而且发挥甘肃气候凉爽、少雨干旱的资源优势,对全国的中药材产业发挥了南药北贮、西药东藏的作用,成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中药材交易的旱码头,甘肃也积极将陇西打造建设成为“西部药都”。

仅陇西就拥有千吨以上的大型中药材仓储企业23 家,仓储容量13 万m3,仓储能力15 万t,年药材吞吐量50 万t,已吸引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千金、广药集团和中国药材公司等在甘肃建立仓储中转基地,实现中药材年成交量18 万t交易额10 亿元,出口量达1 500 t。

为使中药材物流产业升级,近年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应用高技术含量的贮藏防虫防霉措施,使中药材的贮藏、中转、交易步入了冷链产业的正轨。

通过集散地将大批的中药材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欧美各国。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的岷县、“中国党参之乡”的渭源县和“中国黄芪之乡”的陇西县已形成中药材种植、成药仓储、中药材加工和组织销售的综合生产基地,在当地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区域特征明显,种植区域向优势产区集中甘肃省中药材产区按照自然环境和中药材分布特征已形成陇南亚热带与暖温带秦药区、甘南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西( 藏) 药区、陇中东部黄土高原温带-暖温带半干旱西药区和河西温带干旱西药区4 大区域性特征明显的中药材产区。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产区集中,中药材也向自然资源适宜于种植的定西市、陇南市和天水市集中,形成规模化生产。

2010 年定西市、陇南市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 8 万hm2 和4. 0 万hm2,产量分别达16. 89 万t 和7. 9 万t,产值分别为10. 02 亿元和4. 72 亿元,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66. 0 % ~ 69. 0 %。

甘肃省的主产道地中药材有誉为陇上“五朵金花”的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和黄芪,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大,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主要集中在优势产区种植,规模化程度较高; 人工驯化栽培的中药材种类日渐增多,而且有数十种药材已进入规模种植,大宗种植的中药材由陇上“五朵金花”,发展到甘肃十大陇药,即: 归芪参黄草( 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 ,板杞柴秦花( 板蓝根、枸杞、柴胡、秦艽、款冬花) 。

栽培面积分散的地产中药材有板蓝根、小茴香、金银花、天麻、生地、丹参、柴胡、贝母、半夏、薄荷、红花等约40 多种,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4、效益得到彰显,“粮农”转为“药农”由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比效益较高,在药材主产区许多“粮农”已变成了“药农”,将种植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朝阳产业和特色产业经营,不仅在种植理念上得到升华,而且在栽培技术方面不断提升,农业向中药材质量规范化管理的高度发展。

甘肃省委省政府对药材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审视,列到了农业的“六大产业”之中。

2010 年调查,种植枸杞每公顷的产值可达22. 5 万元,是种植小麦的12 ~ 15 倍,种植当归每公顷的产值可达15. 0 万元,是种植小麦的8 ~ 10 倍。

2011 年枸杞的价位为45. 0 ~50. 0 元·kg -1,当归30. 0 ~50. 0 元·kg -1,党参30. 0 ~ 50. 0 元·kg -1,鲜甘草5. 0 ~ 5. 2 元·kg -1,种植中药材单位面积的产值普遍高于种植粮食作物。

中药材价格近年来一直呈走高态势,柴胡由1990 年的8. 0 ~10. 0 元·kg -1 上扬到2010 年40. 0 ~ 50. 0 元·kg -1 ;款冬花20 世纪90 年代一直在20. 0 ~ 30. 0 元·kg - 1 之间徘徊,但2007 ~ 2008 年攀升到50. 0 ~70. 0 元·kg - 1 ; 半夏2000 年春季价格为26. 0 ~ 28. 0 元·kg - 1,2010 年西和县产的半夏价格最高达到148. 0 元·kg - 1。

甘肃省种植的16 万hm2 中药材的总产值约为31. 0 亿元,相当于种植38 ~ 40 万hm2 的小麦。

中药材的这种比较效益优势是其他粮食和蔬菜作物无法比拟的.(二)、甘肃省中药材出口产品的结构及现状数据来源:甘肃省发展统计年鉴从上图可以看出,中药材价格在2008~2009年之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跌幅,大部分原因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自2010年起,其价格又不断趋于上涨趋势,而且不难看出这个增幅是还是比较大的。

其价格增长率无疑是大于通货膨胀率的,所以从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可以说明中药材市场的需求是不断扩大化的。

目前,中药出口主要有三种: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提出物。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但中药、中药及饮片、提取物、中成药和保健品的出口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2009年,甘肃省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约2900万美元,2010年1 8月虽有较大提高,但仍以5402.76万美元位居全国31个省的第26位;2009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提出物、中成药、保健品、人参、蜂王浆产品出口20强企业中,甘肃省只有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13位,而在其他中药系列产品出口中,甘肃省企业均榜上无名;省内几个主要的中药和藏药制药公司的年出口额平均都在200万美元以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企业,这与甘肃省中药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目前,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52万亩,产量52万吨。

二、甘肃省中药材出口存在的问题(一)、药材栽培品种混杂,生产技术落后甘肃省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品种繁多,但主产区药材栽培品种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使名牌产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

中药材的育种工作刚刚起步,应用成果还显不足,科研单位主要偏重于粮食作物的育种,而从事中药材育种研究的人较少。

甘肃省的许多王牌药材也没有定名,已限制了中药材向更高层次发展。

栽培技术也较落后,影响中药材产量提高。

与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相比,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除党参、当归等大宗栽种的中药材有一般性的研究外,大多数栽培药材仍处于经验型栽培阶段,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成果供药农使用,与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