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c3d7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4.png)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洁净室浮游菌检测
1. 仪器准备
a. 准备洁净的生物安全柜或实验台。
b. 准备细菌培养基和培养基用具,如采样器具、培养皿、接种环或接种针等。
c. 准备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菌种。
2. 洁净室准备
a. 关闭洁净室内循环风扇,并等待室内空气静置20分钟。
b. 使用消毒剂对洁净室内表面进行彻底消毒,特别是操作台面和各种接触物品。
c. 使用穿透洁净室的手套。
3. 采样操作
a. 将采样工具彻底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采样器具。
b. 打开采样器具,确保培养皿内无细菌污染。
c. 在洁净室中选取要采样的位置,避免遮挡,最好靠近洁净室出风口。
d. 将采样器具缓慢地接触洁净室内表面,确保空气样品充分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吸流速度。
e. 在接种盘上面画“S”-形移液的道。
f. 接种盘不备皿带蓋放入收纳盒内,用铅笔标明采样时间等信息。
g. 立即将采样器具放入密封袋中,避免细菌污染。
h. 重复上述操作,采样多个位置。
4. 培养操作
a. 将采样出来的培养基封闭并标记。
b. 将培养基放入30-35℃的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4-48小时。
c. 检查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形成。
d. 记录菌落数量和种类。
5. 结果分析
a. 对于每个采样点,计算浮游菌的菌落形成单位
(CFU/m^3)。
b. 验证质量控制菌种的生长情况,若出现异常结果则检查操作步骤是否出错。
c. 将浮游菌数量与标准比较,判断洁净室的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423eb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a.png)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是保证洁净室环境卫生水平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一般的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1. 仪器准备a.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仪器:例如,空气采样器、平皿培养基等。
b. 培养基:适用于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培养基,例如TSA(琼脂糖营养琼脂平板)。
2. 采样准备a. 根据需要确定采样点,并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b. 准备好采样器,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污染。
根据仪器说明书操作采样器。
3. 采样操作a. 在采样前,将采样器在洁净室内加装好装置。
b. 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采样。
一般可以选择固定时间或者体积进行采样。
c. 采样时注意避免触碰到其他物体,防止采样器受到污染。
4. 样品处理a.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拆卸,并立即送至实验室。
b. 实验室中,将采样器上的培养基转移到琼脂糖琼脂平板上。
c. 将平板培养基按需要进行稀释。
d. 然后将平板培养基在特定条件下孵育(一般为25-30°C),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
5. 计数和分析a. 孵育结束后,对每个平板进行菌落计数。
注意,只计数可见菌落。
b. 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鉴定菌落的种类。
6. 数据处理和报告a. 将菌落计数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b. 按照相应的标准(例如ISO标准)进行数据的判定和报告撰写。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和标准要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操作前最好参考所在地区或实验室的具体操作规程和标准。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二)1. 引言洁净室是一种为实现特定环境要求而设计和建造的特殊空间。
在洁净室中,浮游菌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
为了确保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浮游菌检测。
本文旨在制定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洁净室浮游菌检测工作,包括检测设备的使用、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以及检测方法的执行和结果判定等方面。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c814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b.png)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工作,确保洁净室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场所。
二、术语定义1. 洁净室:指用于控制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噪声、颗粒物和微生物等环境要素,以达到一定洁净度要求,并具有一定空调性能的房间或特定空间。
2. 浮游菌: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单个或团簇状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
3. 计数器:指用于测定洁净室中浮游菌数量的仪器。
三、设备及试剂准备1. 计数器: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且检定合格的计数器进行测定。
2. 静电脱落采样器:确保其表面清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正确的操作。
3. 无菌纱布:对测定区域进行必要的清洁。
4. 75%酒精及脱脂纸:用于清洁样品采集器具和操作台面。
5. Luria-Bertani (LB) 培养基:用于样品的培养。
6. 培养基平板:准备好对浮游菌进行培养的装有LB培养基的平板。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仔细阅读计数器和静电脱落采样器的使用说明并熟悉操作要领。
b. 检查计数器和静电脱落采样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c. 对操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使用75%酒精和脱脂纸擦拭干净。
d. 打开无菌纱布包装,用清洁的无菌纱布擦拭测定区域。
2. 浮游菌采样:a. 根据洁净室设计和布局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
b. 将静电脱落采样器置于测定区域,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
c.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头部分放入培养基平板中进行培养。
3. 培养和读数:a. 将培养基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b.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培养。
c. 培养结束后,使用计数器进行读数,记录浮游菌的数量。
4. 结果分析:a. 比对采样位置和读数结果,根据国家标准对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进行评判。
b. 对高浓度的浮游菌污染区域进行排查,找出可能的污染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228bbd69eae009591bec2d.png)
目的:对不同洁净区环境浮游菌进行监测并规范管理以确保生产环境符合GMP的要求,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检验部洁净室(区)的浮游菌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确认。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责任:质量部(检验)检验员负责监测;质量部(质监)质监员负责监督;内容:1. 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浮游菌采样器、培养皿、培养基、生化培养箱。
2. 培养皿制备:2.1 培养皿的处理: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法灭菌20分钟或180℃干热灭菌至少2小时(或取一次性培养皿)。
2.2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皿的制备:根据监测点的个数,领用所需培养基的量,将培养基置于100℃水浴加热至熔化(注意:时刻观察水浴锅的水量,防止水烧干,导致玻璃炸裂,发生意外),冷却至45℃(不能急速冷却,将水浴锅设置45℃左右,使其自然冷却,以免发生意外)。
在微生物检查室内,用剪刀将培养基瓶口打开,将瓶口放在点燃的酒精灯外焰,旋转360°,目的使瓶口周围处于无菌状态,将培养皿盖打开1/3后,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20ml,(注意:培养基应均匀铺开,不得有气泡)。
倒好后马上盖上培养皿盖,使其自然凝固,以备用。
2.3 胰胳大豆胨琼脂培养皿的预培养:将制备好的培养皿,倒置于30℃~35℃的生化培养箱内,预培养2天,若培养基平皿上无菌落生长,即可供使用。
2.4 培养皿的盛装、存放:预培养结束后,用不锈钢桶在培养箱内,将培养皿装好(11~14个/桶),并保证桶上的小孔保持关闭,将平皿置冰箱内,2-8℃保存,并在七日内用毕(使用前检查有无干裂等情况)。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5db8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6.png)
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准备必要设备和试剂,包括洁净室采样器、空气费氏培养皿、洁净无菌办公用品、评价菌种等。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保证无菌和完好。
3.准备洁净室进出口空气流速仪,测量室内外空气流速是否符合要求。
二、样品采集1.样品采集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
2.在采样器上固定好无菌采样头,确保不受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3.将采样器插入室内适当位置,保持采样头不与其他物体接触。
4.开始采样后,保持采样器连续运行一定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以保证采样量足够。
5.每次测试至少采集3个位置的样品,并记录位置信息。
三、菌落计数1.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取出并标记样品编号和采样时间等信息。
2.使用洁净的工具将采样头从采样器上取下,放入含有适量无菌溶液的容器中。
注意避免非洁净区域的污染。
3.搅拌均匀后,取出一定体积的样品液体,分别接种在凝胶平板上。
4.将接种的凝胶平板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培养条件需符合相应的标准。
5.按照标准时间进行培养,一般为48小时。
6.在培养结束后,使用显微镜对培养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观察,记录菌落的数量和特征。
7.使用专业的计数器对菌落进行计数,每个培养平板至少进行三次计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1.统计每个采样点和不同采样时间的菌落计数,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2.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3.生成报告,包括测试日期、采样时间和位置、菌落计数结果、评价和建议等信息。
4.将测试结果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束后1.实验结束后,清洗和消毒测试设备,确保无菌。
2.整理并保存好测试数据和相关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3.定期检查和维护测试设备,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总结:洁净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以确保测试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和污染。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fe8cd9f7ec4afe04a1dfd5.png)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定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相关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 术语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
通常用个数表示。
浮游菌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 3或个/L 。
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壮态下进行的测试。
职责中心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人员负责浮游菌的定期检测工作。
质量标准环境菌落监测标准 区域 内容 D 级洁净区 万级洁净区 百级洁净区 标准cfu/平皿 ≤200 平均≤100 平均≤1 警戒限度cfu/平皿 160 2 --------- 测定频次1次/季1次/日1次/班QCA/QC-SOP05-003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起草人 日 期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审核人 日 期 批准人 日 期 第05版实施日期总页数共6页材料与设备设备浮游菌采样器、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放大镜、显微镜、电冰箱、菌落计数器。
用具培养皿(平皿):Ø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fb9a0e76eeaeaad1f330e6.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浮游菌的测试。
二、引用标准:GB/T-16293-1996,GMP(1998年修订)附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三、浮游菌测定的标准:四、仪器、设备和培养基1、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1.1 浮游菌采样器1.2 真空抽气泵1.3 培养皿(φ150mm×15mm)1.4 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1.5 恒温培养箱2、仪器、设备、培养基的要求2.1 浮游菌采样器2.1.1 浮游菌采样器必须要有流量计和定时量。
2.1.2 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1.3 采样器必须按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项目有:定时器,转盘转速,流量计。
2.1.4 每次测试前应先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抽气泵,然后调节流量计和定时器。
2.1.5 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nin)两者相乘即采样量( L)。
2.1.6 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定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2.2 真空抽气泵2.2.1 真空抽气泵的排气量应及采样器匹配。
2.2.2 宜采用无油真空抽气泵,必要时可在排气口安装气体过滤器。
2.2.3 真空抽气泵安装的位置一般装在采样器下面。
五、测试方法1、测试有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1.1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用于100级洁净室的采样器宜一直放在被测房间内。
1.2 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1.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盘,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外内壁进行消毒,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1.5 采样者应穿戴及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85a5068e9951e79a892763.png)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定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2. 相关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 3. 术语3.1 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3.2 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3.3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
通常用个数表示。
3.4 浮游菌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3.5 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 3或个/L 。
3.6 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3.7 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壮态下进行的测试。
\iknow\docshare\data\cur/-???4.职责中心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人员负责浮游菌的定期检测工作。
5.质量标准6.材料与设备6.1设备浮游菌采样器、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放大镜、显微镜、电冰箱、菌落计数器。
6.2用具培养皿(平皿):Ø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钢精锅:10000ml。
三角瓶:300ml。
天平、称样纸、勺。
此外还需要棉塞、牛皮纸、线绳、微波炉、玻璃棒、海棉擦、毛刷等用具。
6.3空白培养皿的准备6.3.1包扎取洁净、干燥的培养皿用牛皮纸或专用包皮布包严扎紧待灭。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8a73aff90f76c661371abe.png)
1.目得建立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保证洁净环境能达到洁净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得监测.3.依据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得测试方法》4.职责品管部负责洁净室(区)中浮游菌得监测。
5.浮游菌测试步骤5、1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严格消毒5、1、1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得消毒剂灭菌,用于100及洁净室得采样器宜预先放在被测房间内.5、1、2用消毒剂擦拭培养皿得外表面。
5、1、3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清洗采样器得顶盖、转盘以及罩子得内表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得内壁与转盘。
5、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霉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得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5、1、5采样人员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得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或无菌手套操作。
5、1、6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得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5、1、7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
5、1、8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5、2培养5、2、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2、2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得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得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5、2、3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就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3菌落计数5、3、1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得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就是否遗漏.5、3、2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得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可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1af0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9.png)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检测前准备工作:1. 确保洁净室内部定期进行了彻底清洁,无明显污染。
2. 检查洁净室的过滤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空气流动和过滤效果良好。
3. 获得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物品,包括取样器、空气采样器、培养基等。
二、取样过程:1. 关闭洁净室门,确保仅有一个入口进行取样。
2. 手持空气采样器,保持垂直方向,将取样器置于预定点位置。
3. 开始取样前,等待采样器内部稳定。
4. 带动取样器,使得空气流经采样头。
5. 取样时,保持从低到高的连续恒速运动,取样头与环境接触时间约为2分钟。
6. 完成取样后,停止采样器。
7. 注意避免过多触碰或接触取样头,以避免产生异物污染。
三、样品处理:1. 将取样器中的培养基或其他采样介质转移到无菌培养基容器中。
2. 将培养基容器密封,标注样品编号和采样点信息。
3. 将采样容器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四、培养和分析:1. 将培养基容器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2. 按照标准菌落计数方法进行分析。
3. 根据培养结果和标准要求,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1. 记录所有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参数和结果。
2. 报告样品的检测结果,包括菌落计数、菌种鉴定等信息。
3. 如超出标准限值,记录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
六、清洁和消毒:1. 检测结束后,及时清理采样器和检测设备,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检测完毕后,对洁净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检测时的环境卫生。
以上是一份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具体操作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b18a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d.png)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范文一、检测目的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旨在评估洁净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确保洁净室的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洁净室的浮游菌检测。
三、检测仪器和设备1.生物安全柜:用于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的微生物的隔离。
2.无菌采样器: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样品。
3.霉菌计数器:用于测定空气中的霉菌数量。
4.细菌计数器:用于测定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5.洁净室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洁净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样品。
四、检测方法1.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根据洁净室的结构和功能,确定采样点位,确保全面、代表性采样。
(2)准备工作:在开始采样前,保持检测设备的清洁和无菌状态,检查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3)采样仪器调试:按照相关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调试和质量控制。
(4)采样时间和流量:根据洁净室的要求,设置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流量。
(5)采样操作:将采样器插入洁净室内,保证采样器与室内空气充分接触,并根据操作说明启动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
(6)采样结束:根据设定的采样时间,停止采样器的运行,取出采样器,确保样品的无菌状态。
2.样品制备和分析(1)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转移到生物安全柜内,添加合适的培养基。
(2)将培养基培养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3)根据培养的结果,使用霉菌计数器和细菌计数器分别对霉菌和细菌进行计数。
(4)根据计数结果,评估洁净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与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对比。
五、质量控制1.培养基验证:使用合适的阳性对照菌株和阴性对照菌株验证所使用的培养基的适用性和质量。
2.仪器校准:定期对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样品交叉感染控制:在样品制备和分析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样品之间的交叉感染。
4.结果解读: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定义合格和不合格的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和判断。
六、数据处理和报告1.数据统计和分析:将测试结果整理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的计算。
SOP-TP-007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改)
![SOP-TP-007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改)](https://img.taocdn.com/s3/m/a811c34dbe1e650e52ea9924.png)
文件名称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编号SOP-TP-007 编制者审核者批准者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编制依据GB/T19001、ISO13485 版本号A0颁发部门公司办公室第页共页分发部门质量部实施日期1.目的:通过检测净化空气微生物状况,确认净化空气质量。
2.范围:适用于净化空气浮游菌测试。
3.责任:参与测试的所有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4.程序:4.1测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测试方法》(GB/T16293-1996)4.2仪器和试剂:JCQ-1型浮游菌采样器,ф150×15mm培养皿(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恒温培养箱。
4.3器具准备4.3.1培养基平皿的制备用ф150×15mm培养皿进行制备,每皿中加培养基约60ml。
4.3.2采样仪表面清洁用消毒剂(0.1%新洁而灭或75%酒精)对浮游菌采样仪表面和取样器外罩等擦拭消毒后置于万级洁净区域。
4.4样品采集4.4.1器皿消毒4.4.1.1在无菌过滤用气点用消毒剂(0.1%新洁而灭或75%酒精)擦拭采样器的外表面和外罩及净化空气接头。
4.4.1.2打开采样器外罩,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外罩的内表面,盖上采样器外罩,压紧压板使外罩密封。
4.4.2测试程序4.4.2.1抽气调流量小心按上取样管,将采样管与待测试的净化空气管阀门连接。
打开电源,开动真空泵,真空泵15秒后自动抽气,调节净化空气进气阀,控制进气流量50L/min,设置采样时间为5分钟,抽走残留消毒剂,5分钟后真空泵自动关闭。
关闭净化空气空气进气阀。
4.4.2.2打开采样器外罩,将φ150×15mm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置于采样器内,盖上外罩,压紧压板使外罩密封,调节刻度盘,旋转调节钮使采样器狭缝与培养基保持约2mm距离。
4.4.2.3按设置按钮,设置采样时间为20分钟,按启动键,真空泵15秒后开始抽气,调节净化空气进气阀,进气量控制在50L/min,对净化空气进行采样。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591b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0.png)
2023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____年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洁净室是一种应用于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特殊环境设施,用于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空气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浮游菌是洁净室内最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之一,因此对洁净室内的浮游菌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浮游菌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检测设备和试剂准备2.1 检测仪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空气采样器和浮游菌培养计数仪进行浮游菌检测。
2.2 采样器配件:采样器头部、采样器滤膜、采样器滤膜固定环等。
2.3 试剂准备:无菌生理盐水、微生物培养基等。
3.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3.1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熟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3.2 检测设备和试剂:检测人员应检查设备和试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3.3 洁净室准备:在检测前,应进行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检测环境的洁净。
4. 检测操作步骤4.1 采样器准备:将采样器头部连接到空气采样器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安装新的滤膜和固定环,确保滤膜完整无损。
4.2 采样点选择:根据洁净室布局和要求,在洁净室内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
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4.3 采样位置标记:在每个采样点上标记编号,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定位异常情况。
4.4 采样时间和次数:根据标准要求,确定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次数。
一般情况下,每次采样时间为10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次采样。
4.5 采样操作:将空气采样器放置在采样点附近,保持垂直方向,避免接触其他物体。
按照要求打开空气采样器,启动采样过程。
4.6 采样结束:采样结束后,关闭空气采样器,并将采样器头部拆下。
注意避免滤膜污染。
4.7 滤膜处理:将采样器滤膜置于含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容器中,用振荡器振荡5分钟,使微生物充分脱附,形成悬浮液。
5. 培养和计数步骤5.1 样品制备:将振荡后的滤膜悬浮液取出适量,按照一定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得到适宜的菌落计数范围。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421f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1.png)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是指对洁净室中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计数。
下面是一份标准操作规程:
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和了解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检测前,将洁净室内的空调系统关闭,并确保室内没有人员活动。
3. 确保检测设备和所需要的培养基、净化好,并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校验和验证。
4. 将采样器放置在洁净室中,将采样头置于设备上,并尽量避免采样头与固定结构物接触,防止浮游菌被固定物体捕获。
将采样器开启并设定好采样时间和流速。
5.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头收回,并关闭采样器。
将采样头和所采集的空气样本封存好,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6. 在实验室中,将样本均匀地分散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并使用无菌的螺旋棒进行均匀划线。
7. 将培养基培养好的琼脂平板标注并进行计数。
根据所采集的样本量和所检出的浮游菌数量,计算出单位体积(一般为立方米)的浮游菌数。
8. 对所检出的浮游菌进行分类鉴定,并记录下不同种类的菌群的数量和类型。
9.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法。
10. 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洁净室浮游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以进行长期的质量控制。
以上是洁净室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流程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189275b7360b4c2f3f6452.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浮游菌的测试。
二、引用标准:GB/T-16293-1996,GMP(1998年修订)附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三、浮游菌测定的标准:四、仪器、设备和培养基1、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1.1 浮游菌采样器1.2 真空抽气泵1.3 培养皿(φ150mm×15mm)1.4 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1.5 恒温培养箱2、仪器、设备、培养基的要求2.1 浮游菌采样器2.1.1 浮游菌采样器必须要有流量计和定时量。
2.1.2 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1.3 采样器必须按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项目有:定时器,转盘转速,流量计。
2.1.4 每次测试前应先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抽气泵,然后调节流量计和定时器。
2.1.5 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nin)两者相乘即采样量( L)。
2.1.6 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定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2.2 真空抽气泵2.2.1 真空抽气泵的排气量应与采样器匹配。
2.2.2 宜采用无油真空抽气泵,必要时可在排气口安装气体过滤器。
2.2.3 真空抽气泵安装的位置一般装在采样器下面。
五、测试方法1、测试有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1.1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用于100级洁净室的采样器宜一直放在被测房间内。
1.2 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1.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盘,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外内壁进行消毒,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1.5 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
![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ea3e952b160b4e777fcf8b.png)
1.目的建立浮游菌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人员操作,保证洁净环境能达到洁净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3.依据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4.职责品管部负责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监测。
5.浮游菌测试步骤5.1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严格消毒5.1.1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用于100及洁净室的采样器宜预先放在被测房间内。
5.1.2用消毒剂擦拭培养皿的外表面。
5.1.3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清洗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表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5.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霉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管中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5.1.5采样人员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或无菌手套操作。
5.1.6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浮游菌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
5.1.7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
5.1.8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5.2培养5.2.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2.2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5.2.3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3菌落计数5.3.1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
5.3.2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可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测试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测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4e3b25527284b73f24250f6.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测试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悬浮粒子的测试。
二、引用标准:GB/T-16293-1996,GMP(1998年修订)附录三、悬浮粒子测定的标准:四、测试方法:1、仪器CLJ-01D型尘埃粒子计数器。
2、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2.1仪器开机,预热至稳定后,方可按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
2.2采样管口置采样点采样时,在确认计数稳定后方可开始连续读数。
2.3采样管必须干净,严禁渗漏。
2.4 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仪器的允许长度,除另有规定外,长度不得大于1.5m。
2.5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处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6 必须按照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五、测试规则1、测试条件:1.1 测试温度和湿度:无菌室的温度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1.2 压差:不同洁净度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应≥4.9Pa,无菌室>缓冲间>培养室。
2、测试状态2.1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2.2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采用的状态。
3、测试时间3.1 对单向流,净化操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3.2 对非单向流(缓冲间)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4、悬浮粒子计数4.1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洁净度测试的最少采样点及其布置,最小采样量,如下表:采样点布置净化工作后,水平单向流净化工作台(1.7×0.45m)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微生物限度检查(2.4×2.0m)缓冲间(2.0×1.0m)4.2 采样点的位置4.2.1 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4.2.2 对于水平单向流的净化工作台,采样点一般在工作台面上0.2m高度的平面上均匀布置。
洁净室(区)浮游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浮游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0d99e481c758f5f61f67e2.png)
1.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室(区)浮游菌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洁净室(区)洁净程度。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和洁净区、无菌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浮游菌的测定和环境的验证。
3.责任:质量管理部QA监测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操作规程。
4.1.1.菌落:微生物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集落,简称CFU。
通常用个数表示。
4.1.2.浮游菌:用本标准操作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4.1.3.浮游菌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数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3或个/L。
4.1.4.纠偏限度:对于受控的洁净室(区),由使用者自行设定微生物含量等级。
当检测结果超过该等级时,应启动监测程序对该区域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立即进行跟踪。
4.1.5.警戒限度:对于受控制的洁净室(区),由使用者自行设定一个微生物含量等级,从而给定了一个正常状态相比最早警戒的偏差值。
当超过该最早警戒的偏差值时,应启动保证工艺或环境不受影响的程序及相关措施。
4.2.测试方法4.2.1.方法提要:本标准操作规程采用的方法是计数浓度法。
即通过收集悬游在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选择能证实其能够支持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经若干时间和适宜的生长条件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计数,以判定该洁净室的微生物浓度。
4.2.2.人员的职责及培训:洁净室(区)的测试人员应进行本专业的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后才能履行对洁净室(区)测试的职责,其中包含涉及的卫生知识和基本微生物知识。
洁净室(区)的测试人员应选择与生产操作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的穿戴方式。
4.2.3.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选择合适的浮游菌采样器,包括采用无油的抽气泵,较低的气流流速和较大的采样流量,以保证培养基表面的水分不被吹干。
本测试需要具备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如下:浮游菌采样器、培养皿、培养基(见本标准附录B)、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
![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https://img.taocdn.com/s3/m/1e81ba201ed9ad51f01df2fb.png)
一、目的建立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为浮游菌测试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的全过程。
三、责任微生物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微生物室检验员: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
四、内容:1.1 测试方法:通过收集悬游在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经若干时间和适宜的生长条件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计数,以判定该洁净室的微生物浓度。
1.2测试仪器:培养皿、培养基、隔水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1.2.1 培养皿:一般采用 90mm×15mm规格的培养皿。
1.2.2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1.3 测试前的要求:1.3.1 测试状态:1.3.1.1 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检验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为宜),同时应满足测试仪器的使用范围。
1.3.1.2 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1.3.1.3 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检验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均在动态下监测。
1.3.2 测试人员:1.3.2.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1.3.2.2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1.3.3 测试时间:1.3.3.1 对单向流,如A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
1.3.3.2 对非单向流,如B级、B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1.4. 注意事项:1.4.1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1.4.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1.4.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7-浮游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7-浮游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c005e1856a561252d36ff5.png)
目的:建立洁净区(室)中浮游菌的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的浮游菌的监测。
职责:质量管理部检验员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内容:1取样前准备工作:1.1 依据检测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灭菌标准操作程序》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1.2 在超净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法将配制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以每皿约15ml 的装量分装,待培养基凝固后移出洁净区。
1.3 将制备的营养琼脂平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于30~35℃培养48小时。
取出逐个检查,确认无菌落数后即可使用。
1.4采样:将上述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平皿放置在各个取样点。
2.仪器、设备和培养基:2.1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2.1.2 浮游菌采样器2.1.3 培养皿(φ90mm×15mm)2.1.4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2.1.5 恒温培养箱2.2 仪器、设备、培养基的要求:2.2.1 浮游菌采样器:2.2.1.1 浮游菌采样器必须要有流量计和定时器。
2.2.1.2 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2.1.3 采样器必须按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项目有:定时器,转盘转速,流量计。
1.2.1.4 每次测试前应先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抽气泵,然后调节流量计和定时器。
2.2.1.5 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min)两者相乘即得采样量(L)。
2.2.1.6 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定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3. 测试方法:3.1 测试用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3.1.1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
3.1.2 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3.1.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盘、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浮游菌的测试。
二、引用标准:GB/T-16293-1996,GMP(1998年修订)附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三、浮游菌测定的标准:
四、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1、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1.1 浮游菌采样器
1.2 真空抽气泵
1.3 培养皿(φ150mm×15mm)
1.4 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
1.5 恒温培养箱
2、仪器、设备、培养基的要求
2.1 浮游菌采样器
2.1.1 浮游菌采样器必须要有流量计和定时量。
2.1.2 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1.3 采样器必须按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项目有:定时器,转盘转速,流量计。
2.1.4 每次测试前应先接通电源,启动真空抽气泵,然后调节流量计和定时器。
2.1.5 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nin)两
者相乘即采样量( L)。
2.1.6 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采样管严禁渗漏,内壁应光滑,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测定点的高度定,尽量减少弯曲。
2.2 真空抽气泵
2.2.1 真空抽气泵的排气量应与采样器匹配。
2.2.2 宜采用无油真空抽气泵,必要时可在排气口安装气体过滤器。
2.2.3 真空抽气泵安装的位置一般装在采样器下面。
五、测试方法
1、测试有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1.1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用于100级洁净室的采样器宜一直放在被测房间内。
1.2 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1.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盘,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轻轻喷射罩子的内壁和转盘。
1.4采样口及采样管,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管的外壁外内壁进行消毒,应将管中的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1.5 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2、采样程序
2.1 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动真空泵抽气,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调好流量,转盘转速。
2.2 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盖子后调节采样吕缝隙高度。
2.3 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采样器、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
3、培养
3.1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0~35℃培养48h。
3.2 每批培养基可选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4、菌落计数
4.1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4.2 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5、注意事项:
5.1 使用前应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培养基及培养皿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
5.2 采用一切措施防止采样管的污染或其他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5.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六、测试规则
1、测试状态
1.1 浮游菌测试前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的温、温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1.2 浮游菌测试前,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已经过消毒。
1.3 测试状态为静态测试,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2、测试人员
2.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
2.2 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不得多于2人。
3、测试时间:
3.1 对单向流,如100级净化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 后开始。
3.2 对非单向流,如缓冲室、培养室,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4、最少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最小采样量,见下表
采样点的布置,见“质检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悬浮粒子测试操作规程(5.4.1)”。
4.1 对每个100级净化操作台,可在离药物敞开口处30cm处设测点,每班一次。
4.2 对每个1000级洁净工作区或可在工作面处设测点,每班一次。
4.3 采样点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
4.4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4.5 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向上。
4.6 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离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1m以上。
4.7 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七、结果计算
1、用计算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2、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的计算:
菌落数
平均浓度(个/m3) = ————
采样量
1m3=1000L
八、结果评定
用浮游菌平均浓度判断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空气中的微生物。
1、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关于细菌浓度的界限。
2、若某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必须合格。
九、记录
1、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测试状态。
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浮游菌测试记录
编号:测试单位:
测试依据:测试状态:
温度:相对湿度:
采样品名称:型号:
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测试日期:报告日期:
结论:
测试人:复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