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一章
护理心理学 第1章 绪论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评定项目
评分
1.肮脏不洁
01234
2.不耐烦
01234
3.哭泣
01234
4.对周围活动表示兴趣
01234
5.不引导他活动便坐着不动
01234
6.容易生气
01234
7.听到一些不存在的声音
01234
8.衣着保持整洁01234Βιβλιοθήκη 9.对人友好01234
评分 0:无 1:有时有 2:常常 3:经常 4:几乎总是
• 它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 交叉学科。
• 二、研究对象
•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理对象心理 和护士心理两大部分。
• (一)护理对象
• 1、病人
• (1)疾病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 (2)不同阶段病人的心理特征
•
(3)一般病症和特殊病症的不同
心理特征
• 2、亚健康状态的人
• 研究因社会文化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 素、不良行为方式等潜在因素导致的亚健 康状态的人的心理特征。
• 特点: 改变了护理研究方向和内容
•
改变了护士工作内容和角色
•
改变了医护关系 助手 → 合作的伙伴
•
改变了护患关系 被动接受 → 主动参与
• 优点: • 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 • 强调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 护理的工作方法是护理程序 • 护理学形成了自身的知识体系 • 弱点: • 护理以患者为主 • 护理以医院为主
三、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 护理阶段
目标: 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工作内容: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
健康问题的反应。
• 特点: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护理心理学1-3

研究护理心理学与整体护理的 关系
任何躯体疾病都能引起心理变化,将护 理心理学应用于整体护理是目前的重要 发展方向。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念:客观现实在人脑的反映则 产生了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 感、意志等心理现象与过程,同时形成 不同的兴趣、态度、气质、性格、能力、 和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些心理现象以及心理 特征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包括患有 各种心身疾病的病人和受到潜在因素威 胁的健康人。
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1、认识和研究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与特 征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响 重性疾病—心理障碍 心理因素—导致疾病;影响治疗及预后。 家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和应用心理问题的干预理 论和技术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病人的心理 问题进行干预理论并解决或使之缓解。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二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一、国外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强调心身统一,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课程设置) 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 开展量性和质性研究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二、国内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1981年刘素珍;1995年11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学会成立;1996年护理心理学规划教材;
感觉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 颞叶的颞上回 失写症: 失写症:额叶的额中回 失读症: 失读症:顶叶的角回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客观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主观性 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能动性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三、社会实践制约心理发展
护理人员
病 人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P1~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P1~2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心理评估 、 心理干预); 研究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在维护和促进健 康方面的应用。
心理教研室 张纪梅教授
四、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心理学、护理学、基础医学、 交叉学科:心理学、护理学、基础医学、临 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 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学 应用学科:把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应用到临床 应用学科: 护理当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 护理当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护理心理学
张纪梅
心理教研室
教授
张纪梅教授
心理是什么?
心理在哪产生? 心理在哪产生?
心理教研室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护理心理学定义特征:1.注重护理情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护理情境的探讨3.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护理对象(即患者)2.护士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理论任务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2.实践任务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和规范模式研究并解释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晤谈法或访问法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1.个案研究(档案研究)2.抽样研究3.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4.横向研究5.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第二章心理过程感觉的有关特性: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对比4.联觉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痛觉的特征:1.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3.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部分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基本情绪的分类:保罗艾克曼将其分为:快乐、惊讶、愤怒、厌恶、恐惧、悲哀、轻蔑七种基本情绪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应激表情动作的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情绪的生理理论: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2.丘脑情绪理论(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1.两因素理论(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2.认知评价理论(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拉扎勒斯进一步扩展)情绪的调控:1.调整行为目标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3.改变或转移环境4.心理防御或应对5.自我控制与求助情绪与护理:1.把握自己的情绪2.感知他人的情绪第三章个性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3.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结合4.社会和生物的双重属性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特质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2.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因素论3.艾森克(英国学者)的人格维度论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弗洛伊德):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期行为主义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发射作用,认为人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学习形成的。
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学》第一章复习笔记

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学》第一章复习笔记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学》第一章复习笔记考生们在备考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学》科目过程中,要熟悉科目知识考点,有目的性地进行备考,本文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护士资格考试《心理护理学》第一章复习笔记,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母体是哲学)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注意2情感过程:情感情绪3意志过程(2)人格(个性):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 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人格特征: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稳定性3自我意识系统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4、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性习论;2知行论; 3七情论;4注意分配实验(南朝、刘勰)*(二)、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演变(1)构造主义:冯特、意识、心身平行论(2)行为主义:华生、行为(刺激反应)、环境决定论(3)完形心理学:韦特墨、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4)精神分析:弗洛依德、潜意识(5)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人的本性(6) 认知心理学:乃赛尔、人的认知过程(7)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二、医学模式的概述(一)医学模式的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的转化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载全文。
护理心理学PPT课件第一章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准确判断和处理 问题。
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患者负责,关心患者疾苦,提供全方位 的护理服务。
与患者、家属和同事保持有效沟通,协同工 作。护士心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康的维护01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 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有效沟通
运用倾听、同理心和积极反馈等技 巧,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
了解需求
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维护关系
通过持续关怀、定期随访和健康教 育等方式,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效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倾听技巧
积极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其 情感和需求。
同理心表达
02
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涉 及认知、情感、动机、意识等多个方 面。
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性格等)。
心理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想象等)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等 ),以及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等)。
疼痛管理中的心理支持
03
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疼痛管理态度。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焦虑、抑郁、失落感等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措施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的心 理压力。
慢性病管理中的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第一章护理心理学绪论

(七)认知理论 艾利斯的ABC理论
1、护理心理学是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 和特点,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患者和具有潜在 问题的健康人,还包括从事和将要从事护理工作的 护理人员。 3、护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一是将心理学的理 论与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士实施有针对性 的护理;二是对护士自身心理素质的优化。
(五)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对一单一案例进行广 泛深入的研究,可采用观察、访谈、测验及实验 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适用于临床典型病例的个 案研究,局限性是个案研究缺乏代表性。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 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 究。这一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 学的诞生。
(三)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一种组织的意义。
女人和鸟
(四)精神分析学派 (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 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 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1、潜意识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 1.护理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熟悉 1.护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护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基本原则 3.心理学各派系的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
(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研 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活动的规律及 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 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与 护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护理心理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心理因素
认知评价 情绪因素 心理冲突
人格特征
(二)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社会文化 因素
心理与精神护理对护士的要求
心理与精神护理概念(熟悉)
心理与精神护理是将心理学、精神病学理论和技术 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以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为指 导,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积极探寻 解决病人心理行为问题的有效的护理技术;研究如 何为病人创设安全的、愉快的、人性化的治疗环境; 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心身早日 康复的科学。
心理与精神护理的任务(熟悉)
1.研究各类病人的心理行为 2.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 3.研究与精神病人的沟通技巧 4.理解和识别精神病人 5.健康咨询服务 6.研究如何培养和训练病人的生活技能、人际交往 的技巧等,在疾病好转后能及时回归家庭和社会。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掌握)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但是他不能直接 产生心理,只有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 产生人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心理不能 脱离客观现实。 狼孩 猪孩
卡斯巴•豪瑟
巴登大公国王子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 发展的
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主观见之于 客观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
(一)职业道德素质
1.尊重患者的人格 2.保护患者的隐私 3.具有“慎独”精神 (二)专业素质 1.专业知识 2.娴熟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 机智的应急能力 良好的沟通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 引发原因 思维逻辑性 自我意识 人格 就医 分类 单一 严密 基本完整 完整或部分缺陷 主动 正常心理不健康 状态 精神疾病 复杂 不严密 不完整或完全丧 失 解体 被动 异常心理
护理心理学_第一章

4.2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是 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Watson,1878-1958)在前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的基础上创立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和 班杜拉等进一步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在某一中性环境刺激 (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 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 条件反射,从而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 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 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指不仅条件刺激(CS) 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 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 主要的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
3)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 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大量行为的获 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 示范、观察、模仿的途径进行的。
做皇帝还是做词人,这是一个问题:五代十国时 南唐国君李煜(937-978)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儿童受关怀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 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 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 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 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 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 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化条件。
一个人倘若过于看重他人的评价, 为了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而不惜改变 自身的标准,就必然失去自己的标准。 自我概念扭曲越厉害,抑郁、焦虑、 罪恶感和精神错乱等心理异常现象就 会越严重。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德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冯特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 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是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 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 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学科性质: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 叉学科。
2 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对同一批研究对象在一连
续时段内做追踪性研究。 ▲横向研究:指相匹配的实验组、对照 组的被试者选择同一时间内就相同变量所 进行的比较分析研究
3 临床实验研究
小 结
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2.熟悉: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 式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二、现代医学观对护理实践的促进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 忽视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面,很少注意病 人的心理过程,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于 健康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 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治病、 诊断、治疗,还是预防和康复,都应将人视 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的 综合作用。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目录 返回
遗忘的影响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 的材料遗忘较慢;熟练的动作、运动的或形 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比较长 3、识记材料的数量:一次识记材料数量越大, 识记后遗忘的也越多。 4、识记程度:学习程度达到刚刚背诵时效果 最差,过度学习了的材料保持最好。
访谈法
分类
护理心理学 01第一章 绪论

国内发展概况 第一章 第三节
1.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2.科研活动广泛开展 3.临床常用心理评定量表的应用 4.临床心理护理突出个性心理特征
五、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
丰富和推动护理实践
评估和干预心理问题
改善护患关系
促进健康教育
有助于完善护士的职业形象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
心理学与护理学
第一章 第三节
1. 小刘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 你认为学习护理心理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实习护士小刘,刚到医院实习的第二天,护士长安 排她了解三病房二号床张大爷对明天手术的想法,并进 行心理护理。小刘想:张大爷及家属已经同意手术,并 且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还能有什么想法?我也不知道该 怎么进行心理护理,再说也没要求进行记录,这项工作 可以不做。
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学理 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最佳护理的一门学科。其 研究对象为护理对象及护理人员;研究的内容为: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心身健康 的影响,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研究评估与干预病人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对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研究方法有:观察 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护士应建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护理对象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为 人类提供健康保健护理服务的现代护理观。学习护理心理学意义在于:适应医学 模式的转变,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丰富和推动护理实践,评估和干预心理 问题,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健康教育,有助于完善护士的职业形象。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个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一、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 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密切相关。 • 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功能丧失。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 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 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 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 观察法是指通过科学观察,了解观察对象心理现象的表 现,研究和分析群体或个体心理行为活动特点、心理活 动规律的方法。
➢ 分类: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二、调查法
➢ 根据调查的主题预先拟定好相关的调查问题,由被调查 者自由表达其态度和观点的一种方法。
➢ 分类:访谈法和问卷法。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 提出者:斯金纳 ➢ 强化
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 过程。当 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 惩罚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 渐减弱。
斯金纳创设了斯金纳箱,箱内有一个伸 出的杠杆,下面有一个是食物盘,只要箱内 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动到食 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 的小白鼠关在箱内,白鼠不安地乱跑,偶然 压到杠杆,吃到了食丸,以后再次按压杠杆, 又可得到食物,因此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速 率迅速上升。
三、实验法
➢ 研究者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心理、 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
➢ 其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 某种心理现象,以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 结论。
四、心理测验法
➢ 心理测验法指运用测验材料(通常是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 通过标准化的方法,对被试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数量化的测量, 从而确定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方法。
第一章 绪论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引入兴趣介绍本门教材的结构及性质,举例分析心理学的神奇之处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引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及人们的重视,尤其随着生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使心理学不断引入到护理学、子女养育及社会交往等领域。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不仅推动了而且正推动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并在护理制度的变革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新课教授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从古都有探索但是真正形成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一、心理学和心理现象(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活动就叫心理现象。
3.心理学即是这样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
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的标志:虽然心理学实验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学者海什木的著作《光学》(1021年)不过,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开始于1874年,那一年,德国的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发表两册的心理学教科书――《生理心理学的原理》(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在序言里大胆宣称:“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875年,莱比锡大学聘冯特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10余年后,也就是1890年代,美国各大学风起云涌地仿效此举,建立数十座心理学实验室,尤其1892这一年就成立了20座,这一年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成立年。
通常将1874年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这一时间比许多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而形成独立学科的时间为晚。
冯特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
其他早期而重要的心理学家包括艾宾浩斯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兴起。
(二)心理现象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8
医学模式的几次重大变革
远古 时期
•神灵主义 医学模式
天谴神罚 巫术当道
1千多 年前
•自然哲学 医学模式
朴素的唯物论 和辩证法
20世 纪初
•生物医学 模式
生物因素
1977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
.
9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二)护理观的转变 以疾病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 单纯的病人 ▪ 生理异常 ▪ 生理护理 ▪ 看护者
.
29
.
30
护理人员借助于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得资料并 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以所需研究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定一些问题,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意 愿选择作答,再对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一 种方法。
分析病人心理需要、了解护患关系等问题。
类 分 访谈法
问卷法
.
21
问卷调查法
.
22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
24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的注意事项
1、精心设计和策划 2、确保真实并承诺 3、抽样要具有代表性 4、文字表达要通俗并简练
.
25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 究对象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 情景。
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
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
科。主要任务:研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
方法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目录 返回
二 感觉的分类
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 为两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 观事物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
2.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 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 如: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目录 返回
德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冯特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 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是研究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 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 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学科性质: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 叉学科。
(二)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实践的促进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 的能动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
1.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 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动物进化
▲感觉阶段
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只有感应性而无感觉 如阿米巴原虫 环节动物(如蚯蚓)有了神经系统----产生感 觉 ▲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分化出神经和脑----产生感觉和知觉
二、现代医学观对护理实践的促进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 忽视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面,很少注意病 人的心理过程,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于 健康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 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治病、 诊断、治疗,还是预防和康复,都应将人视 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的 综合作用。
调查法
借助于问卷、访谈等方式获 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访谈法
分类
问卷法
测验法
利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个体 心理特征。
实验法
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 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临床试验)。
个案法
个案法:采用观察、访谈、测评、实验等方法,以单 一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
小结
▲思维的萌芽阶段——黑猩猩
▲意识的产生----人 人脑与其他动物的脑相比 ▲人脑脑重指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 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关。
吸吮——认人——说话——人格
3、近代医学证明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
映。 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 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 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 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 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 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 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 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 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 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 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 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客观 事物
眼、鼻、 传入神经 耳、皮肤
感觉器官
大脑感觉部位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 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
试验中,被试进入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实验室, 安静地躺在舒适的床上,并蒙眼、堵耳、带手套, 吃喝也不用移动手脚,“剥夺”被试的感觉。实验 初期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随后被试变得焦躁不安, 全身不适,不耐烦,寻找刺激等。所有被试都感到 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 生活一周。
心理过程
定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 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 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与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 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 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活动。
感觉
一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促进了护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了护理教育的转变,增加了心理
学的内容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护理的服务对象: 1.病人 2.亚健康状态的人 3.健康人 护理人员
四、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病人一般与特殊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 2.个体心身交互作用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3.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 4.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转归 5.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6.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及其培养
四、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实验法
观察法
护理人员有目的、有步骤地 观察病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外显行为,以此判断病人的心理 活动的变化和规律。是护理学中 最常用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
在不加任何 干涉的自然 情境中对研 究对象的行 为直接观察 记录。
控制观察法
在预先控 制观察的 情境和条 件下进行 观察。
三、感受性及其测定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2.熟悉: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
式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及实质
心理现象 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心理过程
思维、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人格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 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原属哲学范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 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论灵魂》 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认为心理活动是灵魂的表现,灵魂与肉体是 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