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展鹏-环境工程学: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PPT课件
最新《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资料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废水处理》PPT课件
姓名 金蕾 程雅芳 邵世云 廖建华 葛晓东 李寿辉 陈鹏 温丽丽 夏莲珠 刘欣 叶鹏 孙玉霞 许楠 徐冰晔 刘小峰 张宇 曾明 于雪娜 鞠文学
成绩 良 优 良 良 良
良 良 优 中 中 优 优 良 良 良 良 优 良
存在缺点
第二题没解完 没交
第二题没解完 第二题有错误 第二题有错误
第二题没解完
• 单位体积的平均生物膜量可近似表示为:C1/Dm
其中m是经验常数,表示生物膜分布的指标。通常假设 分布均匀,因此,m=0,C=1。
• Schulze-Velz方程,求得BOD去除率:
St S0
exp[
KD (Q / A)
n
]
K:经验速率常数,(m/d)n/m S0, St分别为进水和出水的BOD,
• 温度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ET
E (T 20) 20
= 1.053 T: C
• Schulze方程:滴滤池中废水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与滤 池深度成正比,而与水力负荷成反比:
t
CD (Q / A)n
C:单位体积的平均生物膜量 D:滤池深度,m Q:水力负荷 A:废水接触的滤池面积 n:与滤池介质有关的经验常数
• 微生物与有机物完全混合,微生物利用有机物为食物而 生长。当微生物随空气的搅拌而混合在一起时,单个微 生物就会凝聚而形成微生物团块(生物絮体),称谓活 性污泥。
• 实际上,废水不断流入曝气池,空气被注入池中以使活 性污泥和废水混合,并向微生物提供氧气以去除有机物。
• 滴滤池按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分类。水力负荷为每天每 平 方 米 滤 池 表 面 积 所 承 受 的 废 水 体 积 ( m3/d•m2 ) ; 有 机负荷定义为每天每立方米滤池所承受的BOD5质量数 [kg/d • m3]。
废水处理ppt课件
第一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一级处理与深度处理的区别 一级处理: (1)在常规处理之后增加的一项处理工艺 (2)去除某种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 深度处理: (3)以废水回收和再次复用为目的, (4)在对废水常规处理后,水质要求更高。
第一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二、污泥 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污泥,不加以妥 善处理,就会造成二次污染,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废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污泥的含水率很高,不便于远距离运输和使用 污泥浓缩和脱水主要采用物理方法,有时辅以化 学方法。经脱水后的污泥,根据污泥成分不同可 采用不同的处置和利用方法,如填埋、焚烧、制 作建筑材料或用作肥料等。有机性污泥经消化后 产生的甲烷气还可以用作能源。
第一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3、一级处理 一种净化要求较高的处理,主要是去除二级处理 所未能除去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 的有机物和磷、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 溶性无机物等。 一级处理所使用的方法很多,如过滤、活性炭吸 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以及 生物法脱氮除磷等。 一级处理后,BOD5可从20~30mg/L降至5mg/L 以下,能够去除大部分的磷、氮。
第一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二)按处理程度分类 按处理程度划分 废水处理
三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一级处理
第一节 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三级处理: 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 物质。 大多采用物理方法,有时也采用化学方法。 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污水,只能除去少量的 BOD,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针对二级处理而言,三级处理又成为预处 理。
第二节 废水的物理法处理
(二)设施 过滤介质有格栅、筛网、滤布、粒状滤料 及微孔管等,可根据废水中悬浮固体颗粒 的大小和性质来决定选用。 不论何种污水,在送入水泵和水处理主体 构筑物之前,均需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杂 物;设置筛网以截留较细悬浮物。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课件: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共84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2蒋展鹏:环境工程学课件:第二章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0.1或1mm
筛滤截留
格栅 筛网 微滤机
重力沉降 沉砂池
离心分离
旋流分离器 离心机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一、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1、格栅
主要用途:用于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闸门的粗大悬 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结构特点: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栅 条间形成缝隙。(缝隙宽度和水质决定截留效率)
四、过滤
1、 过滤机理
阻力截留 重力沉降
水中悬浮物的粒径 表层滤料的最小粒径 过滤速度
滤料直径 过滤速度
接触絮凝
滤料直径(比表面积) 荷电量
单层滤池 双层滤池 多层滤池
重力式滤池 压力滤池
慢滤池 快滤池
普通快滤池 虹吸滤池 无阀滤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2、普通快滤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1) 过滤工艺过程(过滤、反洗)
出水
取样栓 排泥
投药
电动机 投药
澄清水 泥浆池
二次混合及反应区 转动 叶轮
竖管
孔口 原水
浓缩斗
一次混合及反应区
回流区
罩
排泥及放空
机械加速澄清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2) 常见澄清池
悬 浮 澄 清 池
泥渣悬浮层
强制 出水槽
反应罩
进水 穿孔管
排泥 泄水 穿孔管 穿孔管
检修人孔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u1 u0 v
u1
h
t (1.5 ~ 2.0)t0
L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q0
Q A
H
2、普通沉淀池
(1)类型
环境生态工程之水体自净培训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
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学(第3版) 作者: 蒋展鹏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三节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第四节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7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三版)
作者: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 主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
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上篇 排水管渠系统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排水管渠系统
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 排水管渠水力计算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工程的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基 及 第 内 化法 第 大 制 释工 固 术 终 性 学 材 使其学法本一容以二气、程体,处、、,用发处控本理 篇 包 及 篇 质 气 及 废 固 置 振 环 也 。展水 理大 制书论 括 水 量 态 其 物 体 , 动 境 可质 方气 。可、 水 处 与 污 他 管 废 以 和 工 供趋净 法污 作污 质 理 大 染 污 理 物 及 光 程 相第势化、染为染 与 工 气 物 染 系 资 噪 污 、 关三。与 水 控 普防 水 程 污 控 防 统 源 声 染 化 领篇全水 的 制 通治 体 系 染 制 治 , 化 、 的 工 域固书生 高污 工技 自 统 、 以 技 城 、 电 防 等 的体分废物 等染 程术 净 与 颗 及 术 市 综 磁 治 专 科为物化 院控 ,与 、 最 粒 污 , 垃 合 辐 技 业 技3篇污学 校制 内控 水 终 污 染 内 圾 利 射 术 学 人,染处 环工 容制 的 处 染 物 容 处 用 、 。 生 员共控程包工 物 置 物 的 包 理 与 放 的 参理 境1制,括程理。控稀括技最射教考方科2章。第第三四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章章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废水水水水水水水水的废好好厌生水废废处给再废最中中中中的生水氧氧氧物处水水理水生水终粗悬溶有其物处悬附生脱理土人工与水的处大浮解害他化理浮着物氮厂地工程排系最置颗物物微物学微生生处除污处湿系水统终粒质质生理处生长长理磷泥理地统工处物和的物化理物处处技技处技处与程置质胶去的学方学理理术术理术理系的体除去处法基技技技技统去 物 除 理 础 术 术 术 术质 方除的 法去除
最新《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资料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ppt课件
解时耗氧,使水质恶化。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3)无机物指标
铝
铁
有毒金属 氯化物 亚硝酸盐氮
影响水的可饮用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生物有
一定毒性。 在不同条件下可呈Fe3+或胶粒Fe(OH)3状态,造成水 有铁锈味和浑浊,形成水垢,繁殖滋生铁细菌。 常见的有镉、汞、铅等,一般来源于工业废水。 影响可饮用性,腐蚀金属表面。 是婴幼儿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病原物,与仲胺类作用 生成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
46.5036 g
悬浮?固体
挥发?性悬浮固体
46.4718g
46.4848 g
溶解固体?
67.9624g 总固? 体 68.0138g
固定性悬浮固体?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2、化学水质指标
(1) 非专一性指标
电导率
表示水样中可溶解性电解质总量。
总含盐量 水中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称。
碱度
一般来源于水样中OH-、CO32-、HCO3-离子。 关系到水的许多化学反应过程。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水体污染物
2、物理性污染物质
1)悬浮污染物质:固体物质
图1-18 受石油污染的海鸟
2)热污染:热电厂、核电站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
3)放射性污染:Sr90、Cs137、I131
3、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病 毒、寄生虫等。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色度 感官性指标,水中悬浮物、胶体或溶解物质均可生色。
表色:由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真色: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总固体 (TS) 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水样蒸发至干所残留的固体物质总量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共84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管网形式
泵
泵站
站
泵站
(a)枝状管网
(b)环状管网
(c)综合型管网
管道布置 ⑴布置位置:沿道路或平行于建筑物,布置在绿化带、人行
道及慢车道下,满足各种管线综合规划要求 ⑵埋设深度: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
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⑶管网的主干管布置在两侧用水量较大的地区,并以最短的
并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渠;1-净水厂;2-水塔;
地形高差较大或输水距离较长而分区
.
19
河流
串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3-加压泵站
地形高差较大或输水距离较长而分区
.
20
按照输水方式分
(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 无动力消耗,运行最为 经济,但必须有合适的地形条件(如西安曲江水 厂、南郊水厂等)
第四章 水处理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水与排水 第二节 再生水系统(本章重点) 第三节 废水的最终处置
.
2
水处理工程系统
给水工程系统: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 输配水系统 排水工程系统:废水收集系统、废水处 理系统
.
3
第一节 给水与排水
城 镇 给 水 系 统 示 意 图.Biblioteka 4一、给水工程系统
图1.5 多水源给水系统
.
14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同一管网按相同的压力供应生活、 生产、消防各类用水。
系统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 水量比例小,地形平坦的地区。按水源数目不同可为单水源给 水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系统。
(2)分质给水系统:因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高的地区。
.
16
(3)分区给水系统
将给水管网系统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管网具有 独立的供水泵站,供水具有不同的水压。分区给水管网 系统可以降低平均供水压力,避免局部水压过高的现象, 减少爆管的几率和泵站能量的浪费。
.
17
河流
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隔而分区
.
18
河流
3、管网的布置原则
(1)输水管渠的布置
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量缩短线路长度, 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渠施工和运行维护, 保证供水安全;
选线时,应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 现有道路定线、以便施工和检修;
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
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地下水位和 河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
距离向最大的用水户供水 。
.
9
调节构筑物 调节构筑物有:清水池、管网高低水池或水塔。
水塔是设在城市内的高架贮水箱,用以调节供水与 用水量间的不平衡及稳定管网内压力。
k1[H[H][2HCOC3]O3]
.
10
管网上的附属设备
(1)阀门及阀门井 在给水管道上要设置各种阀门来调节水量或进行开闭控制, 同时还要在适当地方设置排水阀和排气阀来保证系统正常 运行与维修,这里阀门都安装在阀门井内。
➢ 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因为管网中任一段管 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
➢ 树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 缓慢,甚至停滞不流动,因此水质容易变坏,有 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
➢ 树状网中水锤作用损坏管线较严重。
.
25
✓ 环状网
➢ 环状网中,管线连接成环状,当任一段管线损坏 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和其余管线隔开,然 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从另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 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供水可靠性增加。
环状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
但是环状网的造价明显地比树状网为高。
.
26
管网布置形式
1 5
3 2
6
4
1
3
2
4 6
5
.
27
管网布置形式
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 给水事业的发展逐步连成环状网。 实际上,现有城市的给水管网,多数是将树状网 和环状网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 状网,在郊区则以树状网形式向四周延伸。 供水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矿企业须采用环状网, 并用树状网或双管输水到个别较远的车间。 给水管网的布置既要求安全供水,又要贯彻节约 投资的原则,为安全供水以采用环状网较好,要 节约投资最好采用树状网。
(2)压力输水管网系统
清水池的水经供水泵站加压后进入给水管网供 应各个用户(有时需要多级加压)
.
21
2、管网布置的基本要求
1)管网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在技术上要使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2)正常工作或在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证 不中断供水。
3)定线时应选用最短捷线路,并便于施工与管 理。
.
22
.
23
(2)配水管网布置 1)应根据用水量要求合理分布于全供水区。 2)必须安全可靠,局部管段事故,不能造成大面积
停水。 3)尽可能以最短的距离到达主要供水区、大用户。 4)施工、运行方便、尽量避免和其他构筑物和管线
冲突 5)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留有充分发展余地。
.
24
管网布置形式
✓ 树状网
➢ 树状网一般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这类 管网从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 状。
(2)室外消火栓 在给水管网的适当地点要设置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有火灾 时消防车能就近取水补救。室外消火栓的安装有地上式和 地下式(设在室外消火栓井内)两种。
.
11
La4(2TDy)1/2
La
QrCr qwCw Qr qw
.
12
.
13
配水管网与输水管渠布置
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可分为生活给水管网和生产给水管网等。 可以从同一水源取水,在同一水厂中经过不同的工艺和 流程处理后,由彼此独立的水泵、输水管和管网,将不同水 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
.
15
河流
分质给水系统
采用此种系统,可使城市水厂规模缩小,特别是可 以节约大量药剂费用和动力费用,但管道和设备增多, 管理较复杂。
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大,水质要求不
(一)供水管路系统 配水管网的布置 设计水量计算
(二)给水处理系统 给水处理厂总体设计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
5
选择厂址
选择工艺
确定药剂
选择消毒方法及设备
附属建筑物 水厂总体布置
.
6
输水管网
输水管是指从水源到水厂或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 管道。
管中流量沿程无变化。
.
7
配水管网
将输水管引来的水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用。 因此,在管网规划布置时,应根据供水区域的建筑规 划、地形及用水单位的分布情况,使管网布满全供水 区,满足各用户的用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