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实验方法专题
欧姆定律探究(实验结论与步骤)

结束
大家好
5
普遍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述注意:
(1)前提 (2)因果关系(顺序)导体电阻的关系。 U= V一定
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将滑片移到接入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并试触;
②将定值电阻R1 ~ R6的阻值记入表格; ③ 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到某位置,用调好的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
端的电压为U2 ~ U6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的电流为I2 ~ I6 , 记入表格;
⑤整理器材。
大家好
1
实验一: R=5Ω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成正比! I kU
本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为5Ω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式为:I0.2A /V U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R= Ω一定
实验步骤:
①将电流表、电压表指针调零;
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将滑片移到接入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并试触;
③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到某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两端
的电压为U1,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为I1,记入 表格;
④仿照步骤③,再改变滑片的位置5次,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 两
3
⑥整理器材。
实验二: U=2V
导导体体两中端的电电压流就一减定时小,为原导来体的的几电分阻之增一大。为成原反来比的!几I倍,k R
本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电压为2V不变时,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关系式为:I 2A R
普遍结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述注意:(1)前提 (2)因大果家好关系(顺序) (3)完整性 4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实验探究专题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实验探究专题练习1.图甲是小刚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1)①将甲图中的滑动变阻器(0 20Ω)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时,会看到下列哪种现象 .A.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B.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也偏转较大②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错误处画“×”,并在图上改正.(2)用改正后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将定值电阻换成一只标有“2.5V”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某时刻电流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得小灯泡的电流为 A,从丙图中小灯泡的U I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3)小刚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为1.5V,将M,N用导线连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指在0.6A处,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若在M、N之间加入电阻R x,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 x阻值是 .2.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完成下列题目:①在记录数据时,小明由于粗心,忘记将第三组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同学们可以帮忙算出这里的电压值应该为 V.I/A0.10.20.30.4U/V0.5 1.0 2.0②接下来,小明利用上述电路原理图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V,然后断开开关,将CD间的电阻R1从5Ω换成10Ω.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接下来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填“A”或“B”)移动.③最后小明在桌子上发现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为了测量电阻阻值的大小,小明用这个定值电阻换掉原电路中的R1,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测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通过计算可得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小明认为这样通过一组数据直接计算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准确,为了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他接下来应该 .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和20Ω.(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2)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Ω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3)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4.小明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电阻R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实验组次12345电压U/V0.5 1.0 1.5 2.0 2.5电流I/A0.10.20.30.40.5(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发现两电表指针立即发生偏转,其原因可能是 (只填序号)A.开关未断开B.滑动变阻器短路C.电阻R断路(3)解决问题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小明得到五组数据(如上表):①获得第3组实验数据后,要想得到第4组数据,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②分析论证时,同组小丽通过计算,认为表中有一组可能是错误的,请指出她认为错误的数据组次及原因 .③排出错误数据后,分析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比.5.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他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此,他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100Ω 1A”.(1)图乙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完整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两变阻器的阻值至最大并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A.R1短路B.R1断路C.R2短路D.R2断路(3)排除故障后,他调节R1和R2的阻值,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分别为 V、 A.(4)接着他保持开关闭合及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了三组数据,如表.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12 4.00.203 4.50.154 5.00.10① ;② .(5)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I 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6.小亮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1)在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中, 连接有错误;(2)小亮将电路连接的错误改正后开始实验,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很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在此实验中,为达到实验目的,每次应更换 ,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目的是使 表的示数保持不变.(4)在实验过程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点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如图2甲、乙所示,则此时小亮所使用的电阻的阻值为 Ω.7.现有下列器材:蓄电池(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要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出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示数,并记于表格中,由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次数123456电阻R/Ω30252015105电流I/A0.10.120.150.20.30.6(4)上述实验中,小明将10Ω的电阻换为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50Ω0.5A C.20Ω 1.0A D.20Ω0.5A(6)小明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可行吗?请说出理由.答: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 .8.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流表示数(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 (选填序号);A.10Ω0.5A B.20Ω1A C.50Ω2A(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9.小丽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择了下列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新干电池三节、定值电阻R=10Ω、导线若干.请按要求完成实验:(1)请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乙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端,保护电路.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3)小丽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记录表中.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U/V 1.0 3.0I/A0.10.3第二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如图丙所示,则电压U= V;电流I= A.(4)通过测得的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10.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V恒定)、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R短路B.滑片P接触不良C.R0短路D.R0断路(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改变R0的阻值,测出对应的电流I.当R0的阻值变大时,为完成探究,应将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4)将R0阻值换为50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请在丙图坐标中补描该点,并作出(I )关系图象.(5)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反思产生原因,小明回忆是某次将R0的阻值由 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11.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王亮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成完整的电路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2)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一)中所示.①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Ω.②由表(一)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表(一)次序123电压(V) 2.0 4.0 6.0电流(A)0.10.20.3表(二)次序123电阻(Ω)51015电流(A) 1.20.60.4(3)如果仍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器材使用正确,量程选用合理).12.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2)小芳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眼睛观察 表,直到其示数为 时,停止移动滑片,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Ω) 电流表示数(A) 15 210 0.18 320 0.09(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6)实验结束后,小芳问老师在此实验中 (选填“能”或“不能”)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芳分析了其原因是 .13.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所用的电源电压恒为6V.(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2)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3)如表是该同学排除故障后正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选填“10Ω0.5A”“20Ω1A”或“50Ω2A”).第4次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实验次数1234 R/Ω51015I/A0.400.200.130.10 14.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 1.0 1.5 2.0 3.0电流I/A0.20.30.40.50.6(4)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5)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探究结论是: .15.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1)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导体ab .(3)排除故障后,小明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E”或“F”)端移动.(4)小明又将乙图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标有“2.5V”的小灯泡,图丙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16.小亮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可调节电压的一电源,可用的定值电阻有5Ω、10Ω、3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60Ω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并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小亮想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不变,则电源电压选取的范围是2V V.(3)他将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电阻”或“电压表”)断路;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达到实验要求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他所用的定值电阻为 .(4)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他将原来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达到实验要求.(5)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后,小亮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为50Ω,请完成以下实验步聚:(1)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使电流的示数为0.2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2)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位置不变,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此时灯泡时的电阻就等于滑动变阻器 (选“A”或“B”)接入电路的电阻;(3)再保持滑动变阻器B的滑片位置不变,将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W.17.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5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指定位置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填“左”或“右”)端.(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在图示坐标纸上描点画出I U图象,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 1.0 1.5 2.0 2.5电流I/A0.10.20.30.40.5(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先将5Ω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分别改接10Ω、15Ω、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当改接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请你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18.小军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小军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小军改正错误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路可能的故障是 .(3)图乙时他解决故障后某次实验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小军选择的定值电阻是 Ω.若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小军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4)小军进行了多次实验后,绘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正确的图象是 (选填“A”或“B”).(5)小军又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利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选择三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规格为“80Ω 1A”的滑动变阻器.若他想三次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不变,则电源电压的选取范围是 V~ V.19.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4.5V且不变),小灯泡(标有“2.5V 0.3A”),定值电阻R (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0(标有“50Ω 1A”),学生用双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导线若干:(1)某实验小组经过相互讨论,完成了该实验方案的三次设计.由图甲到图乙,改进的理由是 ;接着小组再优化电路设计,由图乙到图丙.(2)如图丙,实验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4.5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接着在图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移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位置时,发现两电表中某一个表的指针达到满刻度,如图(丁)或(戊)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 .(4)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U/V 1.5 2.0 2.5 3.0I/A0.150.200.250.30(5)最后用图丙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当定值电阻为10Ω时,对应的电流表示数为0.15A,接着为了测量更多组数据,又提供了15Ω、20Ω、25Ω、30Ω、35Ω定值电阻各一个,其中 定值电阻不能使用.20.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2)请根据图甲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B.滑动变阻器短路C.电阻处接触不良D.电阻短路(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实验次数12345电阻R/Ω510152025电流V/A0.60.30.20.15(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6)实验结论是: .2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猜想2: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1)在验证“猜想1”时,某同学的做法是:①按图1所示电路连接实物图2,由于粗心,该同学的电路没有连接完整,请你帮他连接完电路.②保持定值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2)为了继续验证“猜想2”,该同学接下来的做法是:①在上一次实验中挑选了一组电流表示数为0.5A的实验数据作为本次实验的第一组数据.接着将10Ω的电阻换成2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该同学应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②再将25Ω的电阻换成5Ω的电阻,为了正确完成实验,该同学还必须改变的连接.(3)实验室购买了一批规格为“2.5V 0.8W”的小灯泡,小明同学还想探究数据是否合理,于是他将电阻换为灯泡进行实验.他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实验,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原因是 .(4)排除故障后,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填入他自己设计的表格.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功率P/W平均电功率P'/W120.342 2.50.4330.44I请指出这个表格设计不合理的地方.Ⅱ小明操作规范读数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求得小灯光的电功率为 W,故小明认为该小灯光不合格.22.【探究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三节新干电池、“10Ω、15Ω、20Ω”的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进行实验】(1)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如图2所示位置,且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的原因是:①电流表 .②R0 .(2)检查电路并改正后,首先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3)断开开关,取下10Ω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未动时,改接15Ω的电阻到电路,闭合开关,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断开开关,取下15Ω电阻,改接20Ω的电阻到电路,重复上面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结论】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3.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 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152100.183200.09(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 .2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15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3A”字样,实验中所用的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在a、b间接入5Ω的电阻时,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2.0A.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要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应将滑片向 端移动,读数时电压表示数为 V.(4)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三组时间,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阻R/Ω51020电流I/A 2.0 1.00.525.小明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将R调为5Ω,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记录两电表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如图乙所示,它的示数为 V;(2)将R调为20Ω,小明在记录数据前,他应先调节 ,使 .(3)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到电流和电阻R的倒数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此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4)小明手边有一只仅能看清“0.25A”字样的小灯泡.为了知道其额定功率,他根据图丙得到0.25A对应的电阻值为8Ω,从而算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0.5W.你认为小明求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26.如图甲是小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10Ω、15Ω、25Ω和30Ω.。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复习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复习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保护电路 电阻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如图24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 )、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40Ω 2A )、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Ω;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调节__▲__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并调节__▲__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相同,读出电流值,所测得几组数据见表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__▲__V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关系。
(3)就本实验所用器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V ,为能完成实验,电阻箱可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Ω至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49.(1)5 正比例 (2)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 2 反比例 (3)3.3 203、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图。
(1)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 由2Ω换成4Ω,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户应向 ▲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 两端的电压控制在 ▲ 伏。
(1)右 (2)2.4伏AVR 1 R 24、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除了电源( 3V) 、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 还有可供选择的: A. 定值电阻 B. 小灯泡。
专题13 欧姆定律(知识手册)

专题13 欧姆定律一、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设计实验:①自变量为电压,因变量为电流,不变量为电阻;②自变量:测量—电压表;改变—换电源或串联滑动变阻器;③不变量:控制不变—定值电阻;④因变量:测量—电流表;⑤实验电路图:(2)进行实验:①电表调零,断开开关,按图连接电路,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各电表至合适值,记录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各电表至另一合适值,记录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④仿照步骤③,重复四次实验,得出另外四组I和U并记录在表格中(3)分析和论证(直接分析表格中数据或采用图像法)(4)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设计实验:①自变量为电阻,因变量为电流,不变量为电压。
②自变量:测量—电阻箱或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改变—调电阻箱或换电阻;③不变量:控制不变—电压表结合串联滑动变阻器;④因变量:测量—电流表;⑤实验电路图:(2)进行实验:①电表调零,断开开关,按图连接电路,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②调节电阻箱至合适阻值R并记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各电表至合适值,记录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③断开S,调节电阻箱至另一合适阻值并记录,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记录电流表示数I ;④仿照步骤③,重复四次实验,得出另外四组I 和U 并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和论证(直接分析表格中数据或采用图像法)(4)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3)理解:①若只是描述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有条件。
比如: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②自变量与因变量不能相反。
比如: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这句话是错的。
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方法

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方法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如何随着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验证欧姆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方法。
一、电流测量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电流测量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直流电源、一个变阻器、一个电流表和一截导线。
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变阻器的两端,然后将电流表串联在变阻器的一端。
接下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我们可以测量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强度。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值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之间应为线性关系。
二、电压测量实验除了电流测量,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压测量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直流电源、一个电压表、一个变阻器和一截导线。
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变阻器的两端,然后将电压表连接到变阻器的某个位置。
接下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我们可以测量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强度。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值保持不变时,电压与电流之间应为线性关系。
三、电阻测量实验除了电流和电压测量,我们也可以通过电阻测量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直流电源、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未知电阻。
首先,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未知电阻的两端,然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到未知电阻的某个位置。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四、图表分析除了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表分析来验证欧姆定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在不同电压下测量相应的电流值,并绘制出电流-电压图表。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值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之间应为线性关系,图表中的数据点应该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观察图表的趋势和数据点的分布,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方法和图表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验证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适用性。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1篇一、重视试验探究过程,发觉新问题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了解基本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从而提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是怎样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毕竟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到最终处理试验数据和争论沟通,得出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U/R.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例1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讨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然后,他又转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请回答:(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_____.(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其缘由是________.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姆定律试验探究题,重点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结论.一个要留意的细节问题是,欧姆定律的整个探究过程运用了掌握变量的思想.因此,在处理试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时,肯定要体现这种思想.所以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不变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倍增加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也随着成倍增加).但分析表2中数据却发觉,电流和导体电阻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这个结论明显不符合欧姆定律.那么,为什么得不出正确结论呢?这是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本身与这个试验的设计思想连接在一起,由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因此当电阻箱R1的阻值转变时,肯定要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再读出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分析数据.那么,当R1的阻值成倍增加时,如何调整滑片P才能使它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呢?如上图,应将滑片P向右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想想看,为什么呢?二、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近年来,从中考试题来看,在欧姆定律试验题方面,不仅仅考查了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和伏安法测电阻,也消失了一些创设新情景,运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新问题的试验题.这类试题的解答肯定要抓住“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的交通规章”这一点,运用公式I=U/R和电路的特点来解答.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纳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_______),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精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试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试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其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解析这是测未知电阻的另一种方法――“等效替代法”.这种试验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它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曹冲称象”),让你从这个新情景中受到启发,来解决一个新问题.它不是欧姆定律探究过程的简洁重现,而是要求同学们真正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即电压肯定时,电流相等,则电阻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按图3的试验电路来完成待测电阻Rx的粗略测量.连接好电路后,将开关S与a相接,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某一刻度(由于电流表的刻度不精确,因此不能精确读数);接着将开关S与b相接,这个时候需要调整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同一刻度处,读出电阻箱上电阻值为R,这一步充分利用了欧姆定律的结论,当电压相等时,电流相同,则电阻相等.即Rx=R.同学们想想看,本题为什么说只是粗略测量呢?S接a和接b的挨次能颠倒吗?假如电流表的刻度精确且灵敏度良好,那么可不行以较精确地进行测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依据欧姆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分别读出S接a和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和I2,则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Rx=RI2/I1,且这个时候与S先接a还是先接b没有关系.)三、查找试验规律,渗透数理思想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数理思想,要求从定性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定量的关系式.因此,在以后的中考命题上,这种思想的体现可能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例4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是否与金属一样,也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试验方案:首先他找来几根粗细不同的乳胶管,按要求剪下长短不同的几段.并在其中灌满质量分数相同的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将盐水柱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依据试验数据,请解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试验序号_______或_______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2)通过对试验序号1、4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_______.(填“正比”、“反比”)(3)请填写表格中未记录的两个数据.(4)对于试验序号6,开关闭合,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动,将乳胶管拉长,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这是典型运用自己探究得到的结论解答相关问题的一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整个学问点有肯定的驾御力量.试验中测得的是电流和电压,而问题是与电阻有关,因此我们先应运用欧姆定律求出相应的电阻值,再进行分析(这是试题的一种创新).我们对1、3、4、5组数据的处理得出R1=3Ω,R3=1.5Ω,R4=6Ω,R5=4Ω.运用掌握变量的思想,由试验1和3,或4和5,很简单得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由试验1和4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正比.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2篇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附解析】

B.定值电阻R开路
C.滑动变阻器开路
D.电流表开路
(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 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___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 、15 、20 、30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1A”。
(1)如图甲所示,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记录电流表示数。再将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②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V的条件。为使该电阻也能完成实验,小华认为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预设电压,该预设值应不低于__________V;他们重新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丙所示的图像,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的小明认为不改变电压表预设值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只需将上述准备的10Ω电阻__________(填连接方式)在电路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欧姆定律(1)内容: ;(2)公式: ;变形公式: 、 ;(3)符号及单位:I ;U ;R .(4)对R=IU 的理解: 。
1、如图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装置:(1)请你帮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2)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 的定量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图20是分别用R 1、R 2、R 3进行实验所作的图象,综合图象中的虚线AB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分析1、2、3次中的数据,可说明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填“有”或“无”)关;也可以看出滑片的滑动方向是向 (左或右)滑动.(根据电路图回答)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
A .电流表断路B .电压表断路C .R 1断路D .R 2断路(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R 1/R 2)。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 A ;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 ,R 1的阻值是 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 ~R 1图像是图乙中的 。
(4)该同学为研究可变电阻功率的变化规律,他将R1换成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把R2换成阻值范围是0~10Ω的电阻箱。
实验中R2从lΩ逐渐调大到10Ω,实验数据如下表当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其电阻约为。
A.4Ω B.5Ω C.6Ω D.4Ω和6Ω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八个题型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变, 电阻R1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 值为30Ω,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由左端滑到右端,电压表、电流表示 数的变化范围是( ) A.0~2.4 V 0~0.12 A B.6~3.6 V 0.2~0.12 A C.6~3.6 V 0.12~0.3 A D.6~2.4 V 0.3~0.12 A
2.如图,已知L的电阻为20Ω,R是阻值0~ 8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6V保持不 变.在滑片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 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A.0~1.2V、0.06~0.3A B.6~1.2V、0.30~0.06A C.0~4.8V、0.3~0.06A D.6~4.8V、0.06~0.3A
• 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 两端的电压不变。 • 3)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作用是:保护电路,改 变电阻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 差。 •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小 灯泡的电流和它的两端的电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5,查找电路故障。 • 6,表格的分析:1)数值的计算,2)实验结论的总结 • 7,图像的分析:1)数值的计算,2)规律的总结(如:小灯泡 的阻值的变化规律), • 8,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2如图所示,R1=15Ω,R2=10Ω,当S1合上、 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 S2均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 (1)R3的阻值;(2)S1、S2均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
二.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 专题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 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 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 ) A电压表V1示数不变 B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灯泡L亮度变亮
欧姆定律专题

欧姆定律专题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
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
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
(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或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D、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
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50Ω、2A50Ω表示:。
2A表示:。
3、“伏安法”测电阻①原理:R=U/I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④电路图: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串联∴U=U1+U2I=I1=I2又∵U=IR、U1=I1R1、U2=I2R2∴IR= 得到: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并联∴U=U1=U2I=I1+I2又∵I=U/R 、I1=U1/R1、I2=U2/R2∴U/R=得到:1/R=1/R1+1/R2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完整版)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 端滑动时( )
A.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大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R2的阻值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根据欧姆 定律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 可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关系.
A.(2)(4)
B.(2)(3)
C.(1)(3)
D.(3)(4)
2、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 R0为阻值 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 为 I1;当开关S、S2闭合,开关 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2.则下列四个 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I = I 1 = I2 U = 3; I2 U = U1 =U2 1 1 1 R R1 R2
电阻关系 分压(流) 原理
U1 R1 U 2 R2
I1 R2 I 2 R1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串、并联电路这一类题目, 解题时要理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中标 出 已知量和所求量,充分结合串、并联电 路特性,再运用欧姆定律表达式或其变形公 式,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二、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例3】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键K闭合,则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 ,伏特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欧姆定律实验方法专题

电压/电流 (U/I)
20
20 20
20
20
20
… …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
2021/6/16
6
[探究2] (UX=10V)依次改变电阻值:5Ω、 10Ω、15Ω、20Ω、30Ω,读出对应的电流值并完 成下表:
电阻(R) 5Ω 10Ω 15Ω 20Ω 30Ω ……
电流(I) 2A 1A 0.67A 0.5A 0.33A ……
(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 ,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6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 电阻是9.6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1/6/16
13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21/6/16
1
控制变量法
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
这个物理量与引起变化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我
们在研究各个引起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的因素时,往往需
要考虑这个因素与物理量间可能是什么关系,以及在引
起变化的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或贡献。但在研究
中,不可能让所有的因素都发生变化,那是无法研究的,
只能让要研究的因素变化,而让其他的因
素都不变,即在同等条件下,找出这个因素与物理
量间的关系,以及在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完一个因
素,再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另一个因素,如此依次研究,
逐个解决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2021/6/16
2
回顾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材料 ②长度 ③横截面积 ④温度
研究过程
电压一定
电阻一定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2021/6/16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实验(基础必会)

欧姆定律实验(基础必会)一、探究I -U 实验U = U 1 ↓ + U 2 ↑拓展:①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
原因: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数据拼凑问题:电流最小的一组(一般为第1组)。
原因:电路中的最小电流达不到此值:min 12max=UI R R二、探究I -R 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定值电阻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图像 通过滑动变阻器(主要作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 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图像 通过滑动变阻器(主要作用)更换(成倍) 如5Ω、10Ω、15Ω、20Ω拓展: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V 都达不到控制不变的值。
原因: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max =U U R R U -定滑定定三、电学实验通性 1.电路连接: ①开关断开;②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滑片离下接线柱最远;③画实物图——电表:a.正进负出;b.量程(○A →一般情况下看图;○V →看电源电压。
2.电路故障: 例如:3.滑动变阻器作用:具体实验具体分析——主要作用 次要作用——次要作用 4.多次实验的目的:探究型: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测量型:减小误差 四、学以致用1.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 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 ”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有示数短路无示数断路A ⎧⎨⎩(同有同无)(一有一无)(电压表所一致对外不一致测对象)对内V 方法闭合S 后,电流表有明显偏转,电压表几乎不动。
问: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有示数→短路无示数R 1短路(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P 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U) 2V
3V
4V
5V
6V
12V
… …
电流I(I) 0.1A
0.15A 0.2A
0.25A 0.3A 0.6A
… …
电压/电流 (U/I)
20
20 20
20
20
20Biblioteka …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
[探究2] (UX=10V)依次改变电阻值:5Ω、 10Ω、15Ω、20Ω、30Ω,读出对应的电流值并完 成下表:
(四)测电阻:
RU
1、实验方法是:伏安法;实验原理是:_____I__ 2、实验电路图(在圆圈内填上电表符号)。根据
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V
A
•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灯泡 两端的电压,还有一个作用是:保护电路
• 4、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测电阻时,发现 在不同电压下其灯丝电阻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5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 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30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 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 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 电压 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 电阻 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 ~ 0.6 A,电压表的量 程应选 0 ~ 3 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 0.4A,电压表的示数是l.6V,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 程,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 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保持 电压不变。
(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 ,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6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 电阻是9.6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只能让要研究的因素变化,而让其他的因 素都不变,即在同等条件下,找出这个因素与物理
量间的关系,以及在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完一个因 素,再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另一个因素,如此依次研究, 逐个解决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回顾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材料 ②长度 ③横截面积
研究过程
④温度
(1)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让长度、横截面积、温度都相同;
电阻(R) 5Ω 10Ω 15Ω 20Ω 30Ω ……
电流(I) 2A 1A 0.67A 0.5A 0.33A ……
电流与电阻 的乘积(I.R)
10
10 10.05
10
9.9 ……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时, 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 电阻分别是5Ω、10Ω、
(2)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让材料、横截面积、温度都相同;
(3)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让材料、长度、温度都相同;
(4)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让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
I U R
I U R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一定
电阻一定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1] 连接电路(R=20Ω),依次将电压 值置于12V、6V、5V、4V、3V、2V等位置,读 出对应的电流值并完成下表:
控制变量法
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 这个物理量与引起变化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我 们在研究各个引起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的因素时,往往需 要考虑这个因素与物理量间可能是什么关系,以及在引 起变化的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或贡献。但在研究 中,不可能让所有的因素都发生变化,那是无法研究的,
•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 阻实验中:
•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 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 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晓明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 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端(选填“左”或 “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