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座承载力计算说明

合集下载

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塔吊基础是塔吊安装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塔吊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计算是指确定地基能够承受的荷载大小,从而确定塔吊的安装位置和地基尺寸的计算过程。

本文将介绍塔吊基础的种类、设计原则以及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一、塔吊基础的种类塔吊基础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桩基础和桩基础。

1.单桩基础:单桩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场所,基础形式简单,施工便利。

其承载形式为桩端摩擦和端承共同作用。

在设计单桩基础时,需要考虑桩身的直径、长度和承载能力等因素。

2.桩基础:桩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场所。

桩基础一般由多根桩组成,桩与桩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其承载形式为桩端摩擦作用和土体的侧阻力共同承载。

在设计桩基础时,需要考虑桩的类型、桩径和桩之间的间距等因素。

二、塔吊基础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塔吊基础的设计首要考虑因素是安全性,要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基础的造价,提高施工效率。

3.可靠性原则:基础的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质条件的需求。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计算是通过对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的分析,确定基础承载能力的过程。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线性法:线性法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均匀土层和一般土质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P=cA+qA,其中P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c为土壤的单位侧摩擦力,q为土壤的平均有效应力。

2.弯曲法:弯曲法适用于软土层和荷载较大的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P=cA+qA+ΣW,其中P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c为土壤的单位侧摩擦力,q 为土壤的平均有效应力,ΣW为上部结构和载荷的总重力。

3.有限元法: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的计算,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总结:塔吊基础的设计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是确保塔吊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计算方法,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地质报告,基础持力层土层为黄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160KPa。

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要求,塔吊基础选用5.6 m×5.6 m×1.35 m固定支腿钢筋混凝土基础。

根据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塔吊附着式安装的参数如下:载荷、工况、工作状况、非工作状况,其中Fv表示基础所受垂直力,Fh表示基础所受水平力,M表示基础所受倾覆力矩,e表示偏心距,单位为m。

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92中第13页第4.6.3条,固定式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验算要求,荷载的偏心距e取不超过b/3.地基承载力验算:一)工作状态下:1.基础所受垂直力Fv为:640 KN。

2.基础自重:G=5.6×5.6×1.35×25=1058.4 KN。

3.塔吊总重:F=Fv+G =640+1058.4=1698.4 KN。

4.力矩M/=M+Fh×1.35=2210+53×1.35=2281.55 KN.ma。

a。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F/A= 1698.4/(5.6×5.6)=54.16 kPa<f=160kPa,满足要求。

b。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e=M//F=2281.55/1698.4=1.34<b/3=5.6/3=1.66(1.87),塔吊稳定性满足要求。

Pmax=F/A×(1+6e/b)=1698.4/(5.6×5.6)×(1+6×1.34/5.6)=131.92 kPa<1.2f=192 kPa,符合要求。

Pmin=F/A×(1-6e/b)=1698.4/(5.6×5.6)×(1-6×1.34/5.6)=-23.29,计算出的Pmin<0,此时基底接触压力将重新分布,按下式重新计算Pmax:2F/3b(b/2-e)=2×1698.4/3×5.6×(5.6 / 2-1.34)=138.49kPa<f=160kPa,符合要求。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1、基础外型:基础边长(b)为5000×5000,基础厚度h值1350mm 。

2、荷载:a:砼体积及自重F G(KN)。

F G=1.2×γ×v=1.2×25×(5×5×1.35)=1012.5KNb:F v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 v(KN)。

按TC5013说明书:F v=1.2×113.2=135.8t=1358KNc:F h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平力设计值F h(KN),根据TC5013说明书:P2=7.74t,F h=1.2×P2=9.3t=93KNd:M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力矩设计值(KN·m)根据TC5013说明书:M1=216.5t·m,所以设计值M=1.2×216.5=259.8t·m=2598KN·m3、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整体式基础承受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P≤f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f——基础承载力设计值,由于塔吊基础底位于-7.8m处,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f=150kpaP=(F v+F G)/A=(1012.5+1358)/(5×5)=94.82 KN/m2=94.82 kpa ∴P<f,满足要求。

4、抗倾覆验算基础底面积:《塔式起重机使用手册》第285页抗倾覆安全系数≥1.4最不利条件为:F h同M力矩方向一致,O为支点(见下图)。

ΣM稳=(F v+F G)·b/2=2370.5×2.5=5926KN·mΣM倾= M+F h·h= 2598+93×1.35=2724KN·mK= ΣM稳/ ΣM倾=5926/2724=2.18>1.4∴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矩矩矩矩矩矩矩矩矩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二、塔机荷载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标准值ω(kN/m2)k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基础验算矩形板式基础布置图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k =blhγc=6×6×1.35×25=1215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k=1.2×1215=1458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k ''=G1RG1+G2RQmax-G3RG3-G4RG4+0.9×(M2+0.5FvkH/1.2)=60.7×29+3.5×3-34.6×6-183×12+0.9×(1134+0.5×21.42×45/1.2) =749.26kN·mFvk ''=Fvk/1.2=21.42/1.2=17.85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G1+G2RQmax-G3RG3-G4RG4)+1.4×0.9×(M2+0.5FvkH/1.2)=1.2×60.7×29+3.5×3-34.6×6-183×12)+1.4×0.9×(1134+0.5×21.42×45/1.2)=1175.53kN·mFv ''=Fv/1.2=29.99/1.2=24.99kN基础长宽比:l/b=6/6=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二、塔机荷载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基础验算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6×6××25=1215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15=1458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M2+=×29+××6-183×12+×(1134+××45/F vk''=F vk/==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M2+=××29+××6-183×12)+××(1134+××45/=·mF v''=F v/==基础长宽比:l/b=6/6=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6×62/6=36m3W y=bl2/6=6×62/6=36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6/(62+62)=·mM ky=M k l/(b2+l2)=×6/(62+62)=·m1、偏心距验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1215)/36=≥0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塔吊桩基承载力计算书(最终版)

塔吊桩基承载力计算书(最终版)

塔吊桩基承载力计算书(附件一)湖畔美居工程施工期间,用2台塔式起重机,型号:TC5613,安装位置见施工平面图。

一、 TC5613附着式塔机在附着之前对基础的荷载值,见右图。

1、竖向力F=820KN2、倾覆力矩Mx=3200KN ·m3、扭力矩Mk=480KN ·m4、水平力H=65KN5、塔吊基础(桩承台)重G =424KN说明:TC5613塔吊起重力矩为800KN ·m ,但是在使用说明书上未提供荷载值。

上述荷载值是采用的1250KN ·m 塔吊的荷载值。

此荷载值比800KN ·m 塔吊的荷载值大许多,能保证安全使用。

二、 TC5613塔吊基础桩承受的荷载值:塔机使用说明书规定,地耐力为210Kpa 、150Kpa 、110Kpa 。

而本工程的地面土层承载力仅40-80KPa ,不能作为塔基持力层。

又因为场地所限,安不下6m ×6m 的塔吊基础。

所以改为桩基。

每台塔基下设n=4根人工挖孔桩,直径d=1.2m 。

桩平面布置见图二(附后)。

砼护壁厚度150mm ,护壁外径1500mm 。

因为塔吊工作时按360°旋转,偏心力矩总是随同塔吊的吊臂旋转而改变力矩方位。

计算基桩荷载时,可取两个典型的力矩方向,对比之后,取最大的荷载值作为基桩顶面的荷载设计值N i塔吊荷载图(一)、按图a 方向:N i =(F+G )/n ±(M x Y i )/∑Y i 2=(820+424)/4 ± (3200×1.5)/[4×(1.5)2] =311±533=844KN (抗压桩) =-222KN (抗拔桩)(二)、按图b 方向: N i =(F+G )/n ±(M x Y i )/∑Y i 2=(820+424)/4 ± (3200×2.121)/[2×(2.121)2] =311±754=1065KN (抗压桩) =-443KN (抗拔桩)结论:上述两式对比,第(二)种情况桩顶荷载设计值最大,所以,当基桩受压时,荷载设计值N i =1065KN 。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塔吊地基承载力是指塔吊地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塔吊地基是为了支撑塔吊的重量和工作时所产生的水平荷载而设置的基础设施。

塔吊地基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壤的类型和性质、地基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周围环境的条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首先,进行土壤的工程地质勘察,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得到土壤的物理力学指标,如黏性、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

了解土壤的类型和特性对地基承载力计算至关重要。

根据土壤的关键力学参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塔吊地基的承载力,其中较常用的方法有下述几种。

一、经验计算法: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结合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通过类似土壤基础表面破坏的静力分析方法,得到地基承载力的估计值。

根据塔吊的型号、高度、臂长等参数,确定塔吊的自重和工作时的水平荷载,再经过填方或排水处理后,根据设计规范中给出的土壤承载力公式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二、试冲法:在地基中探孔并进行冲击试验,通过观察钻孔内土壤的位移和侧面的塌方情况,来判断地基的承载能力。

一般情况下,试冲点的拟采用与塔吊地基相同的孔径和深度。

三、加载试验法:在地基上加设“非均匀”压力,并通过监测其位移和变形来判断地基的支撑能力。

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准确的方法,但往往在实际工程中操作不便。

四、数值计算法:利用有限元或边界元方法,将地基土壤和塔吊的结构进行离散化,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地基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建模工作,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要求较高的项目。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考虑因素包括土壤的类型和性质、地基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周围环境的条件等。

如果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还应对地基进行加固或改造,以确保塔吊的安全使用。

在进行塔吊地基承载力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计算的依据应为权威的设计规范或标准,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其次,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在进行计算前要充分了解土壤的特性和地基的情况,推荐进行试验分析,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编写依据塔吊说明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塔基承台设计为5200m×5200m×,根据地质报告可知,承台位置处于回填土上,地耐力为4T/m2,不能满足塔吊说明书要求的地耐力≥24T/m2。

为了保证塔基承台的稳定性,打算设置四根人工挖孔桩。

地质报告中风化泥岩桩端承载力为P=220Kpa。

按桩径r=米,桩深h=9米,桩端置于中风化泥上(嵌入风化泥岩1米)进行桩基承载力的验算。

一、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1、单桩桩端承载力为:F1=S×P=π×r2×P=π××220==2、四根桩端承载力为:4×F1=4×=3、塔吊重量51T(说明书中参数)基础承台重量:×××=塔吊+基础承台总重量=51+=4、基础承台承受的荷载F2=××=5、桩基与承台共同受力=4F1+F1=+=>塔吊基础总重量=所以塔吊基础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二、钢筋验算桩身混凝土取C30,桩配筋23根ф16,箍筋间距φ8@200。

验算要求轴向力设计值N≤(fcAcor+fy’AS’+2xfyAsso) 必须成立。

Fc=mm2(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cor=π×r2/4(构件核心截面积)=π×11002/4=950332mm2fy’=300N/MM2(Ⅱ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S’=23×π×r2/4=23×π×162/4=4624mm2(全部纵向钢筋截面积)x=(箍筋对砼约束的折减系数,50以下取)fy=210N/mm2 (Ⅰ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dCor=1100mm (箍筋内表面间距离,即核心截面直径)Ass1=π×r2/4=π×82/4=16×=(一根箍筋的截面面积)S螺旋箍筋间距200mmA’sso=πdCorAssx/s=π×1100×200=(螺旋间接环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因此判断式N≤(fcAcor+fy’AS’+2xfyAsso)=×950332+300×4624+2××210×=.6N<经验算钢筋混凝土抗拉满足要求。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QTZ-80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书1、塔吊基础为:6m ×6m ×1.35m 的浅基础结构形式2、计算说明:塔吊基础属于设备基础,吊臂在工作状态或风荷载的作用下使塔吊基础的受力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地基承载力验算时选择最不利状态的计算原则。

地基受偏心荷载的偏心距e 不会随着吊臂的转动发生变化,所以取e 不超过b/6为最不利状态(图1-1)。

地基承载力验算的最薄弱位置为图1-2的受力状态。

3、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80 kPa塔吊拟按照40m 高,如再升高则在30m 高处附墙。

根据塔吊40m 高时的参数作如下验算:塔吊自重F =450 kN倾覆力矩M =1200 kN ·mkPa kPa ,符合要求25.46)66/()1215450(/)(=⨯+=+=A G F p 80=<f m m ,符合要求72.0)1215450/(1200)/(=+=+=G F M e 16/66/==<b 根据图1-2计算,m 33)(22402c dy y c y I cx =-=⎰45.2533==c w x kPa kPa ,符合要求。

4.9345.25120025.46max =+=+=x w M p p 962.1=<f 结论:由于方案中部分技术参数不够明确,如上述荷载的弯距M 中是否包含水平力对塔吊基底产生的弯距、塔吊基础安装平面位置、标高未明确给出等。

请承包方补充完整,并附上QTZ80的说明书。

上述计算符合要求的结论暂作参考。

QTZ80塔吊施工方案会审意见1、方案中有多处地方随意修改,字迹不清,书写格式不符合要求。

2、塔吊安装方案中附墙高度为25米处,计算书中的计算高度为40米,附墙高度与其不一致。

起重臂长方案中为50米,计算书中为40米的计算参数。

3、部分特种作业上岗证已过期,请承包方更换有效证书。

4、请承包方提供QTZ80塔吊的使用说明书原件或未经修改的版本。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八、基础验算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 基础承受的水平力: H=71KN 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 M=1668KN.m(一)、塔吊桩竖向承载力计算: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单桩竖向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Q ik=( P + G )/n ± M/a2式中:Q i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P—塔吊桩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G—桩承台自重,G=(4.8×4.8×0.4+4.8×4.8×1.3)×25=979.2KN;P+G=449+979.2=1428.2KNn—桩根数,n=4;M—桩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M=1668+71×1.3=1760.3KN.m;a—桩中心距,a=3.2m。

Q ik=1428.2/4±1760.3/3.2×2单桩最大压力: Q压=357.05+389.03=746.08KN单桩最大拔力: Q拔=357.05-389.03=-31.98KN2、桩承载力计算:(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R a = q pa A P+u P∑q sia L i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pa、q sia—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A 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u P—桩身周边长度;L i—第i层岩土层的厚度。

5号塔吊桩:对应的是8-8剖的Z52。

桩顶标高为-6.8m,绝对标高为-1.9m,取有效桩长52m,桩端进入6-1粘土层2.19m。

a=1813.51>746.08KN 满足要求3、承台基础的验算(1)承台弯矩计算Mx1=My1=2×(746.08-979.2/4)×(3.2/1.414)=2268.88KN〃m (2)承台截面受力主筋配筋面积As=1.4×2268.88×106/(0.9×1300×310)=8757.7mm2塔吊承台配筋采用22@180双层双向计27根,Ag=10258.38mm2>As(3)承台截面抗剪切验算实际计算:βfcb0h0+ 1.25fyAsv h0/(s )=(0.05×16.7×4800×1250+ 1.25×310×8757.7×1250/180)×103=28576.7KN >>γ0V=1.0×746.08=746.08KN经过计算承台完全可以满足抗剪要求。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附: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

1、基础外型:基础边长(b)为5000×5000,基础厚度h值1350mm 。

2、荷载:a:砼体积及自重F G(KN)。

F G=1.2×γ×v=1.2×25×(5×5×1.35)=1012.5KNb:F v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 v(KN)。

按TC5013说明书:F v=1.2×113.2=135.8t=1358KNc:F h作用于基础顶面的水平力设计值F h(KN),根据TC5013说明书:P2=7.74t,F h=1.2×P2=9.3t=93KNd:M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力矩设计值(KN·m)根据TC5013说明书:M1=216.5t·m,所以设计值M=1.2×216.5=259.8t·m=2598KN·m3、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整体式基础承受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P≤f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f——基础承载力设计值,由于塔吊基础底位于-7.8m处,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f=150kpaP=(F v+F G)/A=(1012.5+1358)/(5×5)=94.82 KN/m2=94.82 kpa ∴P<f,满足要求。

< p="">4、抗倾覆验算基础底面积:《塔式起重机使用手册》第285页抗倾覆安全系数≥1.4最不利条件为:F h同M力矩方向一致,O为支点(见下图)。

ΣM稳=(F v+F G)·b/2=2370.5×2.5=5926KN·mΣM倾= M+F h·h= 2598+93×1.35=2724KN·mK= ΣM稳/ ΣM倾=5926/2724=2.18>1.4∴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塔吊地基承载力说明

塔吊地基承载力说明

塔吊基础承载力说明
紫金英郡二期B地块工程,基础、结构施工阶段在10#、14#、9#、13#设置4台塔吊:
1、14#楼南侧在A轴线往南米,34轴线向西米布置1台80塔吊(型号:TC5513),臂长55米;
基础顶标高米,尺寸××,钢筋砼基础总重不低于90t,基础座落在2层土上,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塔吊下地基承载力为220kpa,基础设计按地基承载力140kpa 计算,满足要求。

2、10#楼北侧在1Y轴线往北米,29轴线向西米布置1台40塔吊(型号:QTZ40A),臂长42米;
基础顶标高米,尺寸××,钢筋砼基础总重不低于50t,基础座落在2层土上,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塔吊下地基承载力为220kpa,基础设计按地基承载力120kpa计算,满足要求。

1。

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塔吊天然根底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JL5613,塔吊起升高度H=80.00m,塔吊倾覆力矩M=193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塔身宽度B=1.5m,起重:6T自重F1=800kN,根底承台厚度h=1.6m,最大起重荷载F2=60kN,根底承台宽度Bc=5.00m,钢筋级别:三级钢。

二、塔吊根底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根底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根底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矩较大时的根底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F──塔吊作用于根底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860.00kN;G──根底自重G=25.0×5×5×1.6=1000.00kN;Bc──根底底面的宽度,取Bc=5.000m;W──根底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3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e──偏心矩,e=M / (F + G)=1.0376 m,故e>承台宽度/6=0.833 m;a──合力作用点至根底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 Bc / 2 - M / (F + G)=1.4624m。

经过计算得到: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P=(860.000+1000.00)/5.0002=74.4kPa;偏心矩较大时压力设计值Pkmax=2×(860.000+1000.00)/(3×5.000×1.4624)= 169.584kPa。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设计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 50007-2002第条。

计算公式如下: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fak--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有附着时压力设计值Pmax=74.4kPa,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矩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169.584 kPa,满足要求!四、根底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 50007-2002第条。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根据机械租赁公司提供的数据,塔吊最大支反力为1200KN(单桩)。

由于本桩机承台刚度小,对桩的约束有限,且塔吊四个支腿分别安装在四个桩顶,所以桩不考虑承台抗冲切以及群桩效应。

1、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N=F+GN=1200+1.2×25×(4×2+2×1)×0.8=1360KN2、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Q uk=Q sk+Q pk=u∑q sik l i+q pk A pQ uk= Q sk+Q pk =0.6×π(2.8×20+4.5×40+2.4×40+1.6×40+5×100+3.7×50)+1400×π×0.3²Q uk=2428.6KN桩身承载力设计值R= Q sk/r s+Q pk/r p因为r s= r p=1.7R= Q uk/1.7=2428.6/1.7=1428.6 KN3、验算R0N=0.9×1360<R=1428.6 KN 满足要求其中:F——作用于桩顶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G——承台自重r0——桩基重要性系数,取0.9;N——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竖向力设计值;R ——基桩的竖向力设计值;Q 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2.8.1取值)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2.8.2取值)l 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u——桩身周长;r s、r p——分别为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2.2取值)。

塔吊基础承载力说明

塔吊基础承载力说明

基础承载力说明(办公楼处塔吊基础)
计算依据: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TK09024 )
计算过程:
(办公楼处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办公楼塔吊基础处勘测点1.2 深处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为7.8kp。

经换算:
7.8kp=7800N/ m2=0.796t/ m2.
当基础面积为12.104 m时
地基承载力为:
f=ps=0.796t/ m2X 12.104 m =9.6t<12t.不满足地基承载要求。

现将地基增大为6m^ 6m=36m .
地基承载力为:
f=ps=0.796t/ m2X 36 m =28.7>12t.满足塔吊地基承载要求。

现已按6mi X 6m施工。

基础承载力说明(5#厂房处塔吊基础)
计算依据: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TK09024 )
计算过程:
(5#厂房处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办公楼塔吊基础处勘测点1.2 深处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为6.9kp。

经换算:
6.9kp=6900N/ m2=0.704t/ m2.
当基础面积为12.104 m时
地基承载力为:
f=ps=0.704t/ m2X 12.104 m =8.5t<12t.不满足地基承载要求。

现将地基增大为6m^ 6m=36m . 地基承载力为:
f=ps=0.704t/ m2X 36 m =25.3>12t.满足塔吊地基承载要求。

现已按6mi X 6m施工。

塔机基础承载力计算

塔机基础承载力计算

塔机基础计算说明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见附件),塔机运行过程中,基础处最大弯矩为M=223950mN ,在最大弯矩下,基础上四个固定支腿上会分别出现拉应力R t=915880 N和压应力R p=1183680 N。

I 基础承载力计算选择在最不利荷载情况下,取1m宽的底板条带,建立矩形截面剪支梁受集中荷载的模型进行计算。

情况一计算简图情况二第一种情况下:A 点支座反力 R A =6.25.0⨯P R =227631 N B 点支座反力 R B =6.21.2⨯P R =956049 N M C =M max =6.21.25.0⨯⨯P R =478025 m N ⋅ M D =6.25.05.0⨯⨯P R =113815 m N ⋅第二种情况下:A 点支座反力 R A =6.25.0⨯t R =176131 N B 点支座反力 R B =6.21.2⨯t R =739749 N M C =M max =6.21.25.0⨯⨯t R =369875 m N ⋅ M D =)6.21.21(5.0-⨯⨯t R =87925 m N ⋅综合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计算模型合力为R A=51500 NR D-LEFT=51500 N ; R D-RIGHT=967380 NR C-LEFT=967380 N ; R C-RIGHT=-216300 NR B=-216300 NM D=256060 mN⋅M C=390100 mN⋅II 配筋计算(利用最大弯矩M =390100m N ⋅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fC =10 N/mm 2 , 钢筋抗拉强度 fy =420 N/mm 2, 保护层取 a =40mm ,混凝土有效高度为 h 0=1735mm ,2332017351010103901002.1⨯⨯⨯⨯==bh f M r c d s α= s αξ211--==A s =420173510000157.0100⨯⨯⨯=y c f bh f ξ=648mm 2 验算配筋率 min 0%15.0%037.017351000648ρρ=<=⨯==bh A S 钢筋满足强度要求,但不满足构造要求,故需增加配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基座地基承载力计算说明(注意里面的错误)
以西侧塔吊为例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勘察报告及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标高位于22.62m ,埋深12.9m ,地层类别为④2砂质粉土-粘质粉土,承载力特征值ak f =170kPa ,如图所示: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4条,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0.5m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尚应按下式修正:
3)0.5)a ak b d m f f r b r d ηη=+-+-((
塔吊基础宽取6.0m ,根据规范中表5.2.4承载力修正系数b η、d η分别取0.3、1.5,基
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r 取8kN/m 3(有效重度),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r 取16.0kN/m 3。

1700.38(63) 1.516(12.90.5)475a f kN =+⨯⨯-+⨯⨯-=
塔吊基础所需承载力200kN ,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这里在计算塔吊地基承载力过程中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塔吊处在基坑中央时,四周无堆载的情况下,不应该进行承载力的深度、宽度修正!
请大家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避免这种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