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 实验2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实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第三章 实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对点训练] 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索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
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 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 6 组数据描点在图 坐标系中,请作出 F-L 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 L0=________ cm,劲度 系数 k=________ N/m。
(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 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3)①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 力 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②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 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0 N(即:F=0 N),此时弹簧伸长量不等于 0;③因为在弹簧 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线性关系。综 合上述分析可知四个图像中只有 C 符合。
[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 产生,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稳定时,记录原长 L0;表中的数据 L3 与其他 数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同,所以数据 L3 不规范,标准数据 应读至 cm 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读值,所以刻度尺的 最小分度为 1 mm。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3章课件 第2节弹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3章课件  第2节弹力

二、弹力
与施力物体恢复原状方向 相同
表接格触二面施力物垂体 直施形力于变物的接体方发向触生 面施原力指状物的向体方恢向受复 弹力力物方向体受力物体
绳对球的
拉力绳
绳沿绳指向向下绳收缩向的上方向向上 球
球 球对绳的 拉力
向上
向下 向下 绳
F1 (板对球)
F1 (绳对球)
F2 (球对板)
F2 (球对绳)
小结
第二节 弹力
一、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 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弹性形变海:撤去外力能够恢撤复去原状

非弹性形绵变:撤去外力不能外恢复力原状
后有
铁 丝
如果形变橡过大,超过一定的什限么度, 撤去作用皮力后物体不能完全不恢同复?原
来的形状泥。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微小形变放大
形变的观察:
直接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 :
LOGO
例1:条件: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1、形变法
是否发生了挤压形变? 只
2、可采用假设法 有
球动了么? 能假否设保没持有原这状面?墙
支 持 力
.
F
F
假设没有下 F
面的墙呢
(1)
弹力 :
LOGO
例2: 条件: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采用假设法:
FF11
★ 明显形变: 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 微小形变: 仪器“放大” 法
①通过光线“放大”形
在外力的作用下,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微小形变放大
问题
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 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怎样呢?
二、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 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 生力的作用。

2020-2021学年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2 摩擦力

2020-2021学年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2 摩擦力
答案:两次实验装置都是利用了二力平衡,即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第一种实验装置的物块只有 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满足上述关系;而第二种实验装置, 不论外力多大,木板做什么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 块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对物块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4.按照图丁的实验装置,分别用大小不一样的外力拉 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 题?
2.继续将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但木块在下,铁块在上, 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图乙相比有什么变化?说明什 么问题?
答案:铁块在下时,摩擦力发生在铁块和长木板之间, 接触面是“木—铁”;木块在下时,摩擦力发生在木块与长木 板之间,接触面是“木—木”.“木—木”接触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变大,即滑动摩擦力变大,说明当压力不变时,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有关.
知识点一 滑动摩擦力
1.如图所示,木箱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沿地面向右运动.
如果撤去推力 F,木箱可以沿地面一直运动吗?为什么?
答案:撤去推力 F 后,木箱运动一会儿就会停下来.这是因 为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木箱的运 动方向相反,阻碍木箱的运动.
2.用力按住一毛刷,使其在水平桌面 上向前滑动,如图所示.刷毛为什么向后 弯曲?用手提着毛刷使刷毛只和桌面接触 但不挤压,毛刷在桌面上滑动时,刷毛是否发生弯曲?请解 释原因.
答案:书没有下落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摩擦力作用, 由于纸与书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所以书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由于重力作用,书有下落的趋势.
2.如图所示,手压在桌面上并向前推,在 手发生滑动前增大手对桌面的推力,你有什 么发现?
答案:推力越大,桌面对手的阻碍作用越大. 3.你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静摩擦力的方向特点以及静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课件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课件

(4)弹簧测力计需要在实验前进行校零,以便减小力的读数误差, A 错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是越大越好,适当即可,同时注意 不要超过量程,B 错误;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不一定为 90°, 适当即可,保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尽量充满纸面,C 错误;拉细绳 套时,拉力应与木板平行,同时还要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垂直, 从而减小实验误差,D 正确。
2.操作与记录 (1)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 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如图所示)。用铅笔描 下结点 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 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3)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答案] (1)2.6 (2)B (3)弹簧测力计读数有误差、力的方向记 录不准确、作图不准确等(其他答案正确也可)
(4)D
类型二 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 2】 (2020·天津六校高一联考)某 实验小组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 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 点,OB 和 OC 为细绳。
[答案] (1)4.0 (2)①F1、F2 和 F 合如图所示 ②4.0 0.05
谢谢观看 THANK YOU!
[解析] (1)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 4.0 N。 (2)①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②由图可知 F 合=4.0 N,若从 F 合的顶点向 x 轴和 y 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 度为 1 mm,顶点的纵坐标对应长度为 20 mm,则可得出 F 合与拉力 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0.05。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简谐运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简谐运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
复习提问
问题一: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 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问题二:向平静水中,投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以石子击水点为中心,振动(波浪)远离中心向 四周传播,直到很远
问题三: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 上下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观察弹簧形成的波
在图3.1-4所示的波中,质 点左右振动,波向右传播, 二者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叫作纵波(longitudinal wave)。
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 波是纵波。例如振动的音叉,它 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压缩邻近 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叉 股向另一侧振动时,又使这部分 空气变得稀疏。这种疏密相间的 状态向外传播就形成声波(图 3.1-5)。声波传入人耳,使鼓 膜振动,就引起声音的感觉。声 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液体、固体中传播。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 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 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 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小结:
形成 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播
机械波
分类
课堂练习
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 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声波是纵波
三、机械波
1. 波源和介质: 波源——能够产生振动的物体或质点. 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020-2021学年物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 2 波的描述

2020-2021学年物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章 2 波的描述

2.周期、频率 (1)规律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 相同的,它们都等于 波源 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决定因素 波的周期或频率由 波源 的周期或频率决定.
(3)时空的对应性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 一个波长. (4)周期与频率关系 周期 T 与频率 f 互为 倒数 ,即 f=T1.
A.A、C、E、F、H 具有相同的位移 B.A、C 位移相同,H、F 位移方向相反 C.B、I 振幅相同 D.A、B 振幅相同 思路点拨:分析和判断问题时,要正确理解波动图像的意义及其 传播特点,可以结合绳波的形成和传播模型来理解.
3.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如果只知道波沿 x 轴传播,则有可能沿 x 轴正向传播,也可能 沿 x 轴负向传播,具有双向性. 注意:(1)波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沿 x 轴正方向,有可能沿 x 轴负 方向,由题意判定. (2)坐标原点不一定是波源位置,要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定.
【例 1】 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 动图像.绳上有 A、B、C、D、E、F、G、H、I 九个质点,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波的图像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过程,从波源开始,随着波 的传播,介质中的大量质点先后开始振动起来.虽然这些质点都在 平衡位置附近重复波源的振动,但由于它们振动步调不一致,所以 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不相同.如图所示横 波的图像可以形象地描述出波的运动情况.
3.(多选)关于波的周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周期就是波的周期 B.波的周期是由波源驱动力的周期决定的 C.波的周期与形成波的介质的密度有关 D.经历整数个周期波形图重复出现,只是波形向前移动了一段 距离

第三章 实验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第三章 实验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实验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 成规律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二、实验原理 1.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一个轻质小圆环。 (1)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至某点 O,小
圆环受到拉力 F1、F2 的共同作用,处于 O 点; (2)撤去 F1、F2,改用一个力 F 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
(3)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1 N,因此根据读数规则应估 读到下一位,为 9.0 N。 [答案] (1)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有下列实 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
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 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弹簧测力计把小圆环拉到同样
六、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否则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码 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
2.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 小圆环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3.在同一次实验中,使小圆环的位置 O 一定要相同。 4.在具体实验时,两分力 F1 和 F2 间夹角不宜过大,也 不宜过小,以 60°~120°之间为宜。 5.读数时应正视、平视刻度。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适当大些,但不能 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2)下面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如图甲,用两支弹簧测力计共同拉着小圆环处于 O 点时, 两支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 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再用一支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如图乙),必须保证小圆 环仍然处于 O 点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 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稍长一些,用以标记细线方向的两点 距离要远些 (3)图丙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 ________ N。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法则,即两个共点力可以合 成为一个对角线力,或者一个对角线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共点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合力为零 的条件。
三力平衡条件
当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 力必须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即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刹车问题
刹车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刹车过 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通过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刹车距离、刹车时间等关键参数 。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另一个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物体以 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 高度、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等关键参数。
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分类
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 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类型。
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 用,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称 为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称为力的分解 。
安装器材、启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 带、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数 据处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章 2 摩擦力—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三章 2 摩擦力—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2摩擦力基础巩固1.冰壶比赛的冰道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

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常在冰壶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壶滑得更远。

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则冰道被擦刷后()A.μ和F f都增大B.μ和F f都减小C.μ增大,F f减小D.μ减小,F f增大2.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F N计算B.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C.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3.《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金属小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4.如图所示,汽车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B.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D.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5.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 cm、15 cm、8 cm,则当它平放、侧放和竖放时,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A.F f1>F f2>F f3B.F f1=F f2=F f3C.F f1<F f2<F f3D.无法比较6.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f1和F f2,那么()A.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B.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C.F f1向上,F f2向上,且F f1=F f2D.F f1向上,F f2向下,且F f1=F f27.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230 N的水平力推箱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 3.2重力 弹力 课件(共3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 3.2重力 弹力 课件(共30张ppt)

小结
一、弹力的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
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二、弹力产生条件: 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 三、弹力的方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平面 2、拉力:绳(弹簧)的拉力沿着绳(弹簧)收缩的方向 四、弹力有无的判断: 五、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量有关)
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 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b.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 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 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 条)或细绳来替换。
c.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 衡知识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微小形变 非弹性形变
2)按可否恢复分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 过一定限度,即使 撤去作用力,物体 也不能完全恢复原 来的形状,这个限 度叫弹性限度
弹性形 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停止 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 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一)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 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对公式F=kx的理解
公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l -l0),也可能为缩短量(l0-l)];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 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 定,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k越大,弹簧越硬, 其长度越难改变.
特别 提醒 1.胡克定律的成立条件:弹簧的形变必须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 第3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 第3章

解析
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 Fmax=μFN=μmg
=0.5×2×10 N=10 N.
(1)F=5 N时:F <Fmax,物体静止,F静=F=5 N
例: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 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 (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 摩擦力是多大?
(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
• 一、摩擦力
小结
▪ 摩擦力的定义
▪ 二、静摩擦力
▪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
方向相反
▪ 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可用力的平衡求解
▪ 三、滑动摩擦力
▪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 大小:F=μFN
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等效替代”
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思考:两位小孩对水桶施加 的两个力与一位大人对水桶施加的一个力,就“提起 水桶”这一作用效果而言,相同吗?它们可以相互替 代吗?说出你的看法。
F1
F2
G=200N
G=200N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
的作用效果相同”。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细心体会 “等效替代”的含义。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其质 量分布和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实验法(悬挂法或支撑法)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 用效果
▪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
用效果替代
F′
▪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 (3)下列措施中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B_C_____ ▪ A.拉橡皮条的细绳细些且长度适当
▪ (2)合力理论值F的确定:作出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 定则利用作图法求得合力F。
▪ (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和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2.实验器材
▪ 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 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
▪ ④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 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 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
▪ ⑤作图要用尖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方 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 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典例 ▪ 考点剖一析 实验原理与操作
▪ (4)一个力拉:①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 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 ②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 (5)重复: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 4.数据处理
▪ (1)理论值:在白纸上按比例从O点开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 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合力F。
▪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 木板面平行
▪ C.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 远些
▪ D.应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为90°
▪ 解析:(1)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两弹簧测力计共同 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故D正确。
▪ (2)题图乙中的F是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合力的实际值,两力 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 【学习目标】 ▪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2.进一步练习作图法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 【思维脉络】
课前预习反馈
▪ 1.实验原理
▪ (1)合力F′的确定:把一端固定的同一根橡皮条拉伸到某点,一 次只用一个力F′的作用,另一次用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共同作 用,则F′为F1和F2的合力。
▪ 甲所▪示典 题,其“中探A为究固两定个橡互皮成条角的度图的钉力,的O合为成橡规皮律条”与的细实绳验的如结图 点,O1B和OC为细绳,图乙为白纸上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的图示。
▪ (1)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D____。
▪ A.橡皮条可以用细绳替代
▪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 用效果
▪ 3.实验过程
▪ (1)钉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 (2)拴绳套: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 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 (3)两个力拉:①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 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O点(如下图所示)。
▪ ②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 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 ②弹簧测力计不能在超出它的测量范围的情况下使用。 ▪ ③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 ▪ ④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
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 ⑤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 (2)实验注意事项
▪ 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 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 位置。
▪ (3)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 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F 置。图中____是力 F通1与过F把2的FF和合′ F力′进的行理比论较值,;验_证__平__行_是四力边F形1与定F则2的。合力的实验值。
▪ (2)测量值: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作出一个弹簧测力 计拉橡皮条时拉力F′的图示。
▪ (3)相比较: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 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 5.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 ①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 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 若读数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
▪ (3)拉橡皮条的细绳细些且长度适当,以便确定力的方向,选 项A正确;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 板且与木板面平行,选项B正确;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时,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这样可减小记录方向时产生 的误差,选项C正确,拉力F1和F2的夹角不一定为90°,大小 适当即可,选项D错误。
▪ 对点 ▪ 1.训做练“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时:
▪ (1)下列器材必需要用的是B_C____(多选)。
▪ (2)在做上述实验时,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
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
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 OO_点_,位__此置__时_需__记__细下_绳_:_所_①_指__方____向_____。_然__后_;用相②一应_弹个__簧弹_测_簧_力测_计_力_读_计_数_把__橡_;皮③条 拉长,使结点到达______________,再同记一下位置O点 _弹_簧__测_力__计__读_数__和_细__绳_方__向_________。
▪ ②互成角度两个力的合力的变化,看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变化, 而在每次实验中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一定不能改变。
▪ ③经验得知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 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 一般以不大于90°为最佳。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 平面内,测力计的挂钩应避免与纸面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