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有那些类型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一、解剖结构1.蝶鞍:前床突、前交叉沟、鞍结节、中床突、垂体窝、鞍背、后床突。
2.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
3.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
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4.鞍膈分型:1型鞍膈完整,有垂体柄通过2型鞍膈不完整,垂体柄周围有3mm左右的开口3型鞍膈周围仅有宽2mm或者更窄的硬脑膜环正常的鞍膈:呈下凹形或者平直形,若上凸则提示可能为垂体扩张性病变的早起征象。
少数垂体被压于鞍底,在断层影像上呈现“空蝶鞍”征。
5.垂体正常高度:垂体总高度随着随性别和年龄而不同。
青春期前儿童垂体正常高度<=6cm。
成年男性正常上限为8cm。
生理性肥大可达10cm,常见于月经期年轻女性,此类患者垂体可见向上凸起。
妊娠脯乳期妇女更大,可达12cm。
绝经期女性正常上限8cm。
二、一般情况1.垂体腺瘤是鞍区肿瘤最常见类型,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
2.发生于成人,男女发病并率相等,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的多为女性。
3.属于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4.较大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
5.分型:a根据有无分泌功能有分泌功能: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嗜酸细胞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嗜碱细胞瘤。
无分泌功能:嫌色细胞瘤。
b:根据大小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并局限在鞍内的垂体腺瘤)。
垂体大腺瘤(直径>10mm)。
三、临床表现1.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2.内分泌功能异常:如泌乳素腺瘤可出现闭经、泌乳。
生长激素腺瘤产生肢端肥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导致库欣病等。
四、影像学表现CT与MRI诊断垂体肿瘤可靠,95%以上垂体腺瘤可作出诊断,但难以明确组织学类型。
垂体瘤
垂体瘤垂体瘤(pituitary tumours)是一组由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无症状的微腺瘤较常见。
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
此外,鞍旁组织发生的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室管膜细胞瘤等可侵入鞍内,多种转移癌可累及垂体,须与原发性垂体瘤鉴别。
本病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30~50岁之间。
【病因和发生机制】垂体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研究曾出现过两种学说,即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和下丘脑调控失常学说。
现基本统一起来,认为垂体瘤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和促进阶段。
在起始阶段垂体细胞自身缺陷是起病的主要原因,在促进阶段下丘脑调控失常等因素发挥主要作用。
即某一垂体细胞发生突变,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然后在内外因素的促进下单克隆的突变细胞不断增殖,逐渐发展为垂体瘤。
一、垂体瘤细胞自身内在缺陷现在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弄清大多数有功能的及无功能腺瘤是单克隆源性的,源于某一个单个突变细胞的无限制增殖。
发生变异的原因为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
二、旁分泌与自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的促垂体激素和垂体内的旁分泌或自分泌激素可能在垂体瘤形成的促进阶段起一定作用。
三、下丘脑调节功能紊乱下丘脑抑制因子的作用减弱对肿瘤的发生可能也有促进作用。
【分类和病理】垂体瘤的分类:①按内分泌功能分类:根据肿瘤细胞有无合成和分泌具有生物活性激素的功能,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
功能性垂体瘤又可按其分泌的激素不同而命名,如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 瘤及混合瘤等。
②根据影像学检查特征分类:如根据垂体肿瘤的大小,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mm) 和大腺瘤(直径>10mm);根据肿瘤扩展情况及发生部位可分为鞍内,鞍外和异位性垂体瘤;根据有无侵袭周围组织,可分为侵犯性和非侵犯性垂体瘤。
③按免疫组化和电镜持征分类,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在高倍镜下就可将不同腺瘤进行分类,必要时亦可根据其超微结构特征来协助分类。
垂体腺瘤
2,促甲状腺激素(TSH) ,其作用是促进状腺激素的合成。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其作用是促进肾上腺合成糖
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4,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5,催产素(垂体后叶素) 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 6,泌乳素(PRL)和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 。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肿块,T1WI 及 T2WI 呈 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不规则肿块,肿块可见 「束腰征」,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 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
4.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甲状腺功能减低继发垂体增生 ”的疾病,这病其实是我们喉结下的甲状腺“太懒了不 工作”,而垂体只好憋着劲催它,结果自己变得越来越 大;有经验的医生会注意到患者有乏力、便秘、皮肤干 、水肿等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表现,而避免误诊为“垂 体腺瘤”,因为这种情况下做了手术病情不但不缓解, 还会进一步加重!
其它还有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 型垂体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FSH和 LH细胞分泌FSH和LH,FSH正常值:120ug/l,LH为40ug/l 。垂体FSH/LH腺瘤时,FSH/LH增高,垂体功能低下时, FSH/LH低。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 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肿瘤 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 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 ,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5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 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 醇。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nmol//24h,血皮质醇应 <82.8 nmol/L。
脑垂体腺瘤严重吗?
脑垂体腺瘤严重吗?脑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垂体部位的良性肿瘤,它也被称作垂体腺瘤,但是往往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负担,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脑垂体腺瘤.在临床上,垂体瘤的发病主要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良性肿瘤,同时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1.肿瘤(1)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幼儿及年轻人,病理变化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止,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临床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呈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临床影像学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
肿瘤多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
(2)鞍结节脑膜瘤多发生在中年人,病情进展缓慢,初发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伴有不规矩的视野缺损,头痛,内分泌症状不太明显。
临床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形态规矩,加强综合治疗疗效明显,肿瘤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
(3)拉氏囊肿发病者年轻,病理变化多无明显表现,少部分呈现内分泌混乱和视力减退。
临床影像学可见,体积小的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类似"三明治"。
大型囊肿垂体组织被推挤到囊肿的下、前、上方。
该病最易误诊为垂体瘤。
(4)生殖细胞瘤又称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在幼儿,病情发展快,多饮多尿,性早熟,消瘦,临床症状明显。
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多位于鞍上,加强综合治疗疗效明显。
(5)视交叉胶质瘤多发生在幼儿及年轻人,以头痛,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多位于鞍上,病理变化边界不清,为混杂危险信号,加强综合治疗疗效不太明显。
(6)上皮样囊肿青年人多见,病理变化缓慢,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临床影像学表现为低危险信号病理变化。
垂体瘤分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垂体瘤分类有哪些?
导语:垂体瘤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首先垂体属于神经中枢,一般参与者很多的神经活动,他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很多活动,首先性
垂体瘤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首先垂体属于神经中枢,一般参与者很多的神经活动,他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很多活动,首先性功能障碍,一般得了垂体瘤的患者性功能都不太正常,还有眼部神经,那么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垂体瘤分类有哪些。
一、按垂体瘤是否具有功能分为
1、分泌性(功能性)垂体瘤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CH)
泌乳素腺瘤(PRL)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TSH).
生殖激素型腺瘤(GnH)
2、非分泌性(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滤胞性腺瘤
二、按照垂体瘤的大小分:
1、垂体微腺瘤(直径≤1cm)
2、垂体大腺瘤(直径>1cm)
垂体瘤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健康,大家看了这篇垂体瘤分类有哪些对垂体瘤的分类应该有所了解,目前患者比较集中与学生等一些青少年,对于患者来说还是要积极地配合治疗,不要丧失信心,保持好好的心情,多注意锻炼,也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垂体瘤的名词解释
垂体瘤的名词解释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垂体腺体上的肿瘤,也被称为垂体腺瘤。
垂体位于人体脑下垂体内,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之一。
它负责分泌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和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垂体瘤的产生源于垂体细胞的异常增殖。
这种异常增殖可能导致垂体腺细胞分泌过多的激素,也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垂体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垂体瘤指的是肿瘤细胞产生过多的激素,而非功能性垂体瘤则是指肿瘤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
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亚型,例如催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等。
垂体瘤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从微小的微腺瘤到巨大的巨腺瘤都有可能存在。
垂体瘤的症状和影响范围与其类型和大小密切相关。
有时候,垂体瘤是无症状的,只有在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时才能被发现。
然而,当垂体瘤增大并且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压迫时,它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视野缺失等。
此外,功能性垂体瘤还可能引发相应激素过多或过少而导致的其他症状,例如女性催乳素瘤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等。
诊断垂体瘤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通过MRI,医生可以确定垂体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重要信息。
治疗垂体瘤的方法通常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于功能性垂体瘤,抑制激素分泌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实现,如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来治疗催乳素瘤,或使用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来治疗生长激素瘤。
对于无功能性垂体瘤,如果肿瘤增大且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也是治疗巨腺瘤的常见选择。
总体而言,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垂体瘤的研究深入,我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垂体瘤
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谢谢!
⑴密切观察脑脊液漏部位、色、量、气味,并做好 记录。 ⑵去枕平卧位,使漏口在最高点。 ⑶避免咳嗽、喷嚏等高压气流的冲击,以免加重漏 口损伤。 ⑷勿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升高,使空气逸入颅内, 引起感染。 ⑸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止经口腔造成颅内感染。 ⑹监测体温,每6小时1次,直至脑脊液漏停止3天 后,及时了解是否有颅内感染。
4.术前1天剪鼻毛,指导病人要练习张口呼吸 并告知必要性。 5.术前嘱病人在床上练习小便,以免术后不 习惯在床上小便而发生尿潴留。
6.交叉配血,以备手术中急需。
术前诊断垂体瘤,考虑垂体腺瘤。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于8月28日在全麻下行经 蝶肿瘤切除术,术程顺利。
术后护理问题与诊断: P1:舒适改变 P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P3:潜在并发症——尿崩症 P4:潜在并发症——感染
垂体瘤的分类
3.新分类方法:
• • • • • • • • 泌乳素细胞腺瘤:40~60%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0~3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5~15%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1% 促性腺激素腺瘤:罕见 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多为PRL+GH 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20~35% 恶性垂体腺瘤:很罕见,有争议
• 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有近一个世 纪的历史。 • 1987年Griffith和Veerapen首次报导了经 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 , 由于其创伤更小,口鼻部并发症更少而深 受患者的欢迎 。
经蝶手术入路指征
• • • • • 适合于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尤其是微腺瘤 向蝶窦方向生长 卒中及囊性变 蝶窦发育不良甚至 蝶窦炎也并非一定为禁忌症
垂体腺瘤常用手术入路
• 经颅手术
垂体瘤的定义及分类
垂体瘤的定义及分类
……
系从垂体前叶生长出来的肿瘤,良性,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
一般均有内分泌功。
过去根据肿瘤细胞染色的特性分为嫌色性、嗜酸性、嗜硷性细胞腺瘤的分类法现已被按细胞的分泌功能分类法所替代。
目前大家都倾向于将垂体腺瘤分为催乳素腺瘤(PRL 瘤),生长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ACTH瘤)等。
肿瘤的直径不到1cm,生长限于鞍内者称为微腺瘤,临床只有内分泌方面的症状,需作血清内分泌素含量测定才能作出确诊。
如肿瘤增大已超越鞍膈者称为大腺瘤,除内分泌症状外尚有可能引起视神经或视郊外叉的压迫症状,表现为视力、视野的影响,其典型者为双颞侧偏盲。
PRL腺瘤的主要表现在女性为闭经、泌乳、不育等。
在男性为性欲减退,阳萎、体重增加,毛发稀少等。
GH腺瘤的主要表现为如在青期前发病者为巨人症,发育期后得病者为肢端肥大症。
ACTH腺瘤的主要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病人有满月脸、水牛背、腹壁及大腿部皮肤紫纹、肥胖、高血压及性功能减退等。
第1 页。
垂体瘤
脑垂体瘤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脑垂体瘤简介垂体位于颅底碟鞍的垂体窝内,由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其大小为长1.2cm,宽0.8cm,高0.6cm,成年男性垂体重0.35~0.80g,女性重0.45~0.90g。
垂体又分前后两页,前页为腺垂体,后页为神经垂体;垂体前叶分泌多种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崔)乳激素(PRL)、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垂体后叶主要储存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当常见,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
临床表现脑垂体瘤脑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
其详细情况分别叙述如下:1.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
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
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
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
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
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咽管区肿瘤,多数为良性。
它来源于位于脑底部的垂体腺细胞,可以分泌过多或过少的激素。
根据其大小和功能特点,垂体腺瘤可分为微腺瘤和巨腺瘤。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外科手术等领域的进步,对于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诊断进展:1. 影像学诊断:传统的平片检查已经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取代。
fMRI可以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影响范围,并且能够检测肿瘤是否侵入周围组织,对于鉴别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准确度。
2. 激素水平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异常是垂体腺瘤最主要的诊断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抗利尿激素(ADH)、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和催乳激素(PRL)等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类型。
3. 病理学检查:对于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垂体腺瘤,从手术中获取组织标本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
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核分裂象和血管侵犯程度可以帮助判断其恶性程度。
二、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对于无功能或压迫性垂体腺瘤,尤其是微小者,药物治疗成为首选。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硫酸溴隐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类固醇激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控制肿瘤生长和减少相关激素分泌,同时也有利于保护视神经。
2.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最彻底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经经颅道或经鼻道途径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体征。
目前外科手术已经发展到显微神经导航、内窥镜等技术,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创伤小。
3. 放射治疗:对于未能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或复发的巨腺瘤,放射治疗是常用的选择之一。
主要包括传统放射治疗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它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控制或减少肿瘤生长的效果。
4. 靶向药物治疗: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针对特定靶点的抗癌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干扰垂体腺瘤细胞中关键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来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
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
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②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使其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③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失、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1]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中国缺乏垂体瘤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
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
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
国外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为16%,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
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
在某些基层和专科医院,由于缺乏垂体瘤综合治疗的中心,患者往往辗转多个科室,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脑垂体瘤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
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
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垂体肿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关系密切。
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
什么是垂体瘤?
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
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PRL瘤最常见约占50-55%,其次为GH瘤20-23%,ACTH瘤5-8%,TSH 瘤与LH/FSH瘤较少见。
无功能垂体腺瘤,占20-25%。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尿崩症脑脊液漏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外科神经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一个月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10000元)
温馨提示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营养。
最新垂体瘤-中国垂体腺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鞍区增强磁共振或动态磁共振扫描:鞍区发现明确腺瘤。部分库欣病患者 MRI可能阴性。
[6]KatznelsonL, LawsER, MelmedS, et al. Acrome_gl_y:_a_n e_n_do_c_rin_e_so_c_ie_ty_cl_in_ica_l _pr_ac_tic_e_g_ui_de_lin_e_[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4, 99(11):3933–39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诊断 :
•(1)相应的临床表现; •(2)内分泌学检查: 催乳素腺瘤:催乳素>150 μg/L并排除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血清 催乳素<150 μg/L,须结合具体情况谨慎诊断。
生长激素腺瘤:不建议用单纯随机生长激素水平诊断,应行葡萄糖生长激素抑制 试验。如果负荷后血清生长激素谷值< 1.0 μg/L,可以排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同时需要测定血清类胰岛素因子(IGF)–1。当患者血清IGF–1水平高于与年龄和 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值范围时,判断为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指征
垂体腺瘤概述及治疗
垂体的解剖及生理学
(Anatomy and physiology)
(1)解剖及生理
脑下垂体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约大小,平均重量750mg(男350-700mg,女450-990)。女性妊娠时呈生理性肥大。
01
腺垂体由外胚层的拉克氏囊(Rathke氏)囊分化而来,神经垂体来自前脑底部的 神经外胚层。垂体藉垂体柄与三脑室底和侧壁的下丘脑有密切的联系。垂体前叶分成漏斗部,包围着垂体柄(鞍上)和远侧部(鞍内)
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 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功能低下 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 垂体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患有垂体瘤疾病后应积极早期治疗。
肉芽肿:症状近似垂体脓肿,而且发展更快,除头痛,视力减退外,经常发生多组颅神经受损,多伴有垂体功能低下.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例如鞍内,蝶窦内,鞍上,前中后颅等部位.影像学表现病变周遍硬膜强化明显。
胞性垂体炎:尿崩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伴有垂体功能低下。影像学表现垂体柄明显增粗。垂体组织不同程度地增大。
垂体腺瘤的分类
1
既往按肿瘤细胞染色特性——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
2
目前为细胞分泌功能分类法——泌乳素腺瘤(PRL瘤)、生长激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ACTH瘤)等,有混合型腺瘤。
如肿瘤直径分—— <1cm,限于鞍内生长称微腺瘤,确诊靠CT或MRI及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肿瘤直径 >1cm,突破鞍膈为大腺瘤,>3cm 为巨腺瘤。
素细胞腺瘤: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问: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答:垂体肿瘤是异常细胞在的组织的生长在垂体上,有3种类型- 良性和侵袭性腺瘤(均为非癌性)和癌性(癌性,恶性)。
此外,肿瘤可能是功能性的或无功能的,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并产生过量的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或者不起作用并且不产生额外的激素。
垂体瘤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无症状,头痛,视力下降,体毛脱落,降低男女性行为,儿童生长缓慢和性发育迟缓。
女性可能很少或没有经期,乳房也没有产奶,而男性则会出现面部毛发脱落,乳房组织生长和阳痿。
其他一般症状和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和呕吐,精神错乱,头晕,癫痫发作。
然而,上述是可以增加或减少的一般症状,这取决于肿瘤是否是产生一种或多种过量激素的功能性肿瘤。
垂体产生的激素包括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H); 每个都有其特殊的效果,在这里涵盖太多。
垂体肿瘤类型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
报告的危险因素是遗传性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卡尼复合体(多发性肿瘤综合征)和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表现?垂体肿瘤的迹象包括视力问题和某些身体变化。
症状和体征可以由肿瘤的生长或肿瘤产生的激素或其他病症引起。
某些肿瘤可能不会引起体征或症状。
有时,垂体肿瘤可能会压迫或损伤垂体部分,使其停止产生一种或多种激素。
太少的某种激素会影响激素控制的腺体或器官的工作。
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头痛·失明·体毛脱落·在女性中,月经期较少或没有,或者乳房没有乳汁·在男性中,面部毛发脱落,乳房组织生长和阳痿·在女性和男性中,性欲降低·在儿童中,生长缓慢和性发育迟缓大多数制造LH和FSH的肿瘤都没有产生足够的额外激素来引起体征和症状。
这些肿瘤被认为是无功能的肿瘤。
功能性垂体瘤的体征和症状。
当功能性垂体肿瘤产生额外的激素时,症状和体征将取决于所产生的激素类型。
脑垂体腺瘤是什么了解这种常见的颅内肿瘤
实验室检查:激素 水平异常,如生长 激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
病理学诊断:金标 准,可明确诊断及 分型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了解患 者的症状、体征及 家族史
影像学检查:如 MRI、CT等,观 察脑垂体腺瘤的大 小、位置及与周围 组织的毗邻关系
实验室检查:测定 激素水平,如生长 激素、促甲状腺激 素等,有助于判断 腺瘤的性质
脑垂体腺瘤
,
汇报人:
目录
01 脑 垂 体 腺 瘤 的 定 义
02 脑 垂 体 腺 瘤 的 症 状
03 脑 垂 体 腺 瘤 的 诊 断
04 脑 垂 体 腺 瘤 的 治 疗
05 脑 垂 体 腺 瘤 的 预 防垂体腺瘤的概念
脑垂体腺瘤是一 种起源于脑垂体
的肿瘤
脑垂体腺瘤可以 分为功能性腺瘤 和无功能性腺瘤
预防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估预防措施的经济成本和效益,以确定其经济可 行性。 预防措施的长期效果:评估预防措施的长期效果,以了解其可持续性和稳 定性。
预防的长期性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头部影像学 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脑垂体腺瘤
健康饮食:保持 均衡的饮食,多 吃蔬菜水果,减 少高热量、高脂
肪食物的摄入
控制情绪:保持 心情舒畅,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坚持运动:适当 的运动有助于提 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脑垂体腺瘤
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THANKS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激素分泌异常:如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过多或过少,导 致相应症状
添加 标题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垂体腺瘤可能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
得了垂体瘤怎么办人体大脑中的垂体组织主要负责控制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垂体瘤即垂体组织出现瘤体,一般这种肿瘤基本都是良性,但也有少数得了垂体瘤的患者会被诊断出恶性病变。
通常情况下,得了垂体瘤,患者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惊慌,保持情绪稳定的去主动了解该病病理特征,认识该病并非不治之症,然后第一时间与医生沟通交流,掌握自身垂体瘤性质、类型、病情程度等信息,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最佳治疗方案,谨遵医嘱行事,都可取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
本文将对垂体瘤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该疾病,从而养成良好的防治意识。
1、垂体瘤类型特征1.1分泌激素垂体瘤临床对垂体瘤分类,大致可分为分泌激素的垂体瘤和不分泌激素的垂体瘤,也称之为垂体有功能腺瘤和垂体无功能腺瘤。
其中分泌激素的垂体瘤,通俗来讲,就是其会分泌大量激素,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受损,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较大威胁。
比如泌乳素瘤便是一种常见的分泌激素垂体瘤,乳素过量分泌,致使女性月经周期失调,甚至闭经,尤其像青年女性群体,一旦患上泌乳素瘤,无法受孕的风险也会因此而大幅升高;而像老年女性患者群体,骨质疏松风险发生率也会全面增加,对于男性患者群体而言,则多有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1.2不分泌激素垂体瘤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即垂体无功能腺瘤,通俗来讲该类垂体瘤即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有作用的激素,反而会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导致正常垂体组织受压出现功能障碍等现象,最终便会引发人体激素分泌大幅减低的状况发生,所以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可看作是分泌激素垂体瘤的“反面”,一个是过量分泌激素、一个是过少甚至不分泌激素。
大部分情况下,不分泌激素垂体瘤基本都处于低功能状态,随时间推移,肿瘤持续增加,压迫垂体周围正常结构,患者便会有明显的头痛、视野缺失等临床征象,即使不分泌激素垂体瘤较小,占位有限,同样也会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一经确诊必须尽快予以临床干预治疗,谨防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的状况发生。
垂体腺瘤形态学分类
垂体腺瘤形态学分类
1. 嘿,垂体腺瘤形态学分类里有一种微腺瘤哦!就像小小的蚂蚁藏在那里。
比如在检查中发现的那个小小的异常信号,那可能就是微腺瘤呀!
2. 还有大腺瘤呢!这就像是个显眼的大肿块屹立在那里呀。
你想想,要是影像里出现那么一个大大的东西,可不就是大腺瘤嘛!
3. 嗜酸细胞腺瘤听说过没?可以把它类比成一个有着特殊“性格”的家伙呢!就像那个病例里特别突出的存在。
4. 嗜碱细胞腺瘤也不容忽视呀!就好比人群中那个比较特别的人,一下就能被注意到。
你看有些患者的表现,不就很明显地指向它嘛!
5. 嫌色细胞腺瘤呢,比较低调,但也是重要角色哦!就类似那种默默做事的人,不引人注目但又很关键。
回忆那个不太起眼但又很关键的诊断,说不定就是它在搞鬼。
6. 混合型腺瘤呀,就像是个大杂烩呢!各种不同类型混合在一起,复杂得很。
想想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况,或许就是混合型腺瘤在捣乱。
7. 垂体腺癌可就严重啦!这简直就是恶魔一般的存在呀!那些病情急剧恶化的例子,很多时候就是它在作祟呀!总之,垂体腺瘤形态学分类真的很重要,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和研究它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腺瘤有那些类型
脑垂体瘤系良性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
脑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视力视野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所见,以及内分泌学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等。
垂体腺瘤有那些类型?
(1)按肿瘤大小分类:
微腺瘤:肿瘤直径<10mm;大腺瘤:肿瘤直径10~30mm;巨大腺瘤:肿瘤直径>30mm
(2)按细胞嗜色性分类:
依据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可分为嗜酸性细胞瘤、嗜碱性细胞瘤、嫌色细胞瘤和混合性细胞瘤。
该分类临床指导价值有限,现少用。
(3)按功能分类:
①有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占垂体瘤65%~80%:激素分泌性肿瘤是垂体瘤中临床表现最为复杂、治疗方法的选择多样、临床预后转归各异的一类垂体瘤。
A. 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PRL瘤),是垂体分泌性腺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
在非选择性尸检中,PRL微腺瘤占23%~27%,其中大多数生前没有任何症状。
B. 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GH瘤),本病以青中年发病较多。
主要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
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垂体瘤(ACTH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型垂体瘤(TSH瘤)。
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的症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心慌房颤等。
E. 其它还有FSH、LH型垂体瘤。
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
F. 混合性肿瘤:激素分泌型肿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G. 未分类腺瘤
②无功能腺瘤:占垂体瘤20%~35%,用常规的方法测定血清激素浓度不增加。
无内分泌功能腺瘤是惟一的在老年期发病,尤其在男性呈递增趋势的腺瘤。
②无功能腺瘤:占垂体瘤20%~35%,用常规的方法测定血清激素浓度不增加。
无内分泌功能腺瘤是惟一的在老年期发病,尤其在男性呈递增趋势的腺瘤。
(4)按生物学行为分类:
①侵袭性垂体腺瘤,生长突破其包膜并侵犯硬脑膜、视神经、骨质等毗邻结构的垂体腺瘤,是介于良性垂体腺瘤和恶性垂体癌之间的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属于良性,生物学特征却似恶性。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坏死、卒中、囊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原文链接:/ctxl/2015/0818/22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