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杭州市地处江南水乡,城市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共有市区城市河道470条(520个河段),全长1008公里,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
其中,1公里以上河道291条,长约900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社会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河道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河道的综合功能效益难以有效发挥,城市河道水质改善的压力愈来愈大。
从水质监测情况看,Ⅱ类水占2.13%;Ⅲ类水占10.91%;Ⅳ类水占13.11%;Ⅴ类水占11.12%;劣Ⅴ类水占62.73%。
从监测指标情况看,氨氮劣Ⅴ类百分比最高,占67.5%,总磷次之,占48.75%,化学需氧量占26.2%,目前城市河道最主要的污染因素为氨氮、其次为总磷,城市河道富营养化趋势严重。
从片区水质情况看,运河西片水质改善幅度最大,半山片次之,上泗片水质下降幅度较大,江南片水质有所下降,下沙片仍不乐观。
主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明显,城郊结合部的河道(上泗片、下沙片、江南片)水质依旧较差。
为了彻底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的面貌,适应城市对外开放的需要,杭州市委市政府从2007年起,大力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工作治理成效明显。
主要做法有:一、转变观念,创新水质治理模式突破现有河道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从按条(段)向按流域水系治理、从已整治河道到未整治河道治理、从统一管理到分级治理的转变。
坚持向水系、流域治理转变。
针对城市河道流经多个城区的情况,转变以往各个区单打独斗的治理策略,以整个水系、流域水质的改善作为主要目标,制定河流水系整体的整治规划和治理措施,除将交接断面的水质作为各城区整治工作的考核依据外,强化水系流域整体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具体实施时,按水系、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整治一片,改善一片,巩固一片。
坚持向未整治河道治理转变。
将一些处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市民热切关注、对周边环境影响重大的未整治河道纳入优先治理的计划,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动工整治,努力消除河道黑臭;对已整治和消除黑臭、水质达标、生态环境良好的河道则重点在巩固水质提升成果,总结治理经验,落实长效举措。
杭州市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杭州市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杭州市的水系目前可以分划为运河片水系、上塘河片水系、下沙片水系、上泗片水系和江南片水系共五大水系。
杭州市市区范围大致有河道1449条,总长度约7453km,市区绕城公路以内就有465条河道,总长度约为1021.5km,其中1千米以上的河道约有291条,总长度约873km[1]。
杭州的水系在分片区的基础特点上,又较为依赖人工配水,多处运用水泵、闸门等设施。
现有城区河道水污染的三大主要来源分别是未截流污水、径流、合流制溢流。
另外,河道底泥污染、大气沉降及水面降雨污染、达标排放尾水污染也是河道水污染的来源。
近年来,杭州对城区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在全国前列,现对两个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案例进行分析介绍。
1 杭州市中心沿山河治理案例1.1 地理位置及修复前河道污染状况沿山河是杭州的一条界河,属于典型的中心城区河道,河北面是西溪湿地,南面是天目山路,将湿地与城市环境、闲适与嘈杂隔离开来。
沿山河发源于余杭区闲林镇与富阳市受降镇交界的板照山麓,经留下,沿天目山路一路向东至古荡,在保俶路八字桥大拐弯后向北,改称西溪河,过文一路后并入余杭塘河,最终注入大运河。
沿山河在杭州市区内的河段全长约9.8km,河道宽度为9-30m,水深2.0-2.3m,流速约0.33-0.54m/s,整体流速较快。
沿河两岸有直立式驳岸和生态砌块驳岸两种类型。
由于周边人口密度大,污水管道比较老旧,沿线排污口密集,沿山河承担着大量的排水排污压力,所以整治前河水氮磷超标严重,属于劣V类,水华和黑臭也爆发频繁。
这使得沿山河河水的水质和自净能力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1.2治理措施及效果沿山河采用了清淤、截污、高效组合填料、鼓风曝气、微生物循环驯化系统、人工浮岛湿地、沉水盆栽、人工水草、沉水植物“水下森林”、长距离微孔曝气、水生动物放养等多种修复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沿山河整治的两期工程共处理了污染源点22处,督促公建单位整改污染源点34处,减少的污水排放量每天在1000立方米左右。
简谈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治理
简谈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河道的治理在满足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其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提出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
本文具体介绍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案例分析、治理原则,并给出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0 引言杭州地处江南水乡,市区河网纵横交错,水网密布。
为打造“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城市河道水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杭州市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市区河道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综合整治。
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围绕“河道管理让水更洁净”的主旋律,建立“三分三统”工作机制(即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考核、分片引水、分河配水、分级运行),加强水面、河岸保洁,强化水质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河道水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河道在满足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其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等工程技术手段,重塑一个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道生态系统,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
一、东穆坞溪生态治理案例分析2009年随着珊瑚沙引水入城工程将钱塘江水引入杭州西部河道,西部“四港四河”(五常港、蒋村港、紫金港、莲花港、沿山河、冯家河、益乐河、余杭塘河)水质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河道水环境质量,2010年对沿山河支流东穆坞溪、小紫金港、王家坞溪、石人坞溪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下面对东穆坞溪生态治理情况进行案例分析:1.溪流概况。
工程实施位置位于留下镇留和路西侧,河段全长约440米,总面积约2850平米。
东穆坞溪属典型山溪性河流,具有集雨面积大,汇流时间短,水流速度快,洪水暴涨暴落,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推移质和悬移质多的特点。
杭州市西湖河道水质恶劣生态环境岌岌可危
杭州市西湖河道水质恶劣生态环境岌岌可危随着杭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湖河道水质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岌岌可危。
本文将从水质恶劣的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引起人们对西湖河道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一、水质恶劣的原因1. 工业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工厂和企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
大量废水的不合理排放,使得西湖河道成为废水的“集散地”,导致水质急剧恶化。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是直接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农业投入物质化学肥料和农药,其中一部分被雨水冲刷到河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大量藻类和浮游植物,进而引发水华、缺氧等问题。
3. 城市污水排放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建设扩大,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西湖河道,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
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1.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直接导致水中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系统破坏,使得西湖河道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许多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在水质恶劣的环境下难以生存,使得生态链断裂,破坏了整个生态平衡。
2. 人类健康受威胁水质恶化会导致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饮用污染的河水可能会引发各种水源性疾病,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西湖河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恶化使得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生态系统的水净化、水文调节和养分循环等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三、保护措施1.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明确对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责任。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2. 提高废水处理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并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
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杭州是世界闻名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市区河网纵横交错,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衬托了杭州的秀美。
杭州市区内河河网水系主要可分为五个片区——运河片、上塘河片、下沙片、上泗片及江南片,范围涵盖了杭州市区绕城以内约930平方千米,涉及的河道约400多条,总长度约达1000千米。
近年来,伴随着杭州市人口急剧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杭州的水生态系统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水污染问题尤其突出,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虽然经过多年的河道整治,城区部分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但因为当时部分地区缺乏整治条件,整治的目标和手段也缺乏系统性,且受当时理念的限制等各因素,离杭州市区河道整体达到“水清、岸绿”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总体水环境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自2007年开始,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计划通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区绕城公路以内291条、约870多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治理目标是实现河道的“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使杭州真正成为亲水型宜居城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对杭州市区河道目前尚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尤其是对主要河道的水质污染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河流生态系统建设和修复等基础理论的深入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河道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河道水环境污染分析根据相关调研显示:杭州市区大部分河道的水质为劣IV类水体,主要超标指标有氨氮、总磷以及石油类物质等。
根据近年来河道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造成水环境质量不高的污染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截污不彻底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河道沿线区块为老旧建筑或是农居,内部雨污分流不彻底;另一方面,城市污水管网一般都与道路同步实施,部分河道沿线区块的周边路网与污水管网尚未按规划建设成形,导致这些区块的雨、污水仍通过雨水管道合流进入河道。
杭州水环境调查报告
杭州水环境调查报告杭州水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杭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经济活动而闻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杭州的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全面了解杭州的水环境状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便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改善措施。
二、水质状况1. 湖泊水质杭州拥有著名的西湖,作为城市的重要景点和水资源,其水质一直备受关注。
调查显示,西湖的水质整体上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水体富营养化是最为突出的,主要表现为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
这不仅影响了水的透明度,还可能引发蓝藻等有害藻类的爆发,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物造成威胁。
2. 河流水质除了西湖,杭州还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如钱塘江、运河等。
调查发现,这些河流的水质普遍较差,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
由于城市生活和工业活动的排放,河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一些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物质,如铅、汞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水生态系统1. 水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是维持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杭州的水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各类鱼类、藻类、浮游生物等。
然而,由于水质问题的存在,一些敏感物种的数量和种群密度出现下降,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
2. 水生态保护为了保护和改善杭州的水生态系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其次,加强湖泊和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植被和湿地,提高水生物的栖息地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水资源利用1. 水资源供应杭州的水资源供应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钱塘江等河流。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水资源供应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措施,提高供水效率。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
转 变观 念 。 创新水 质治 理模 式 生态 治理 保持 水平 衡。 紧 紧抓住 消除 河道 黑臭 、 改 善水 质这一主 突破 现有河道 治理 的理 念 和模式 , 实现从 按条 ( 段) 向按流域 水系 题 , 探 索和 引进实用性 、 适 用性 、 科学 高效 的生态 修复 技术 和方法 , 制
环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
杭州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委
马 良金 浙江杭州
3 1 0 0 0 3
杭 州市地 处江 南水 乡, 城市 河道纵 横交错 , 河 网密布 , 共有 市 区城 按照清淤工作程序 和实施 细则的要求 , 严抓清淤 的质量 、 进度和 安全文 市河 道4 7 0 条 ( 5 2 0 个河 段) , 全长 1 0 0 8 公里 , 水 域面 积2 6 平 方公里。 其 中,l 公里以上河道 2 9 1 条, 长约9 0 0 公里 。 改 革开放 以 来 , 特 别是新 世 纪 以来 , 杭州 经济社 会有 了飞速 的发 明施工各项措 施。 加强清淤 工作 机制方法 创新 , 在夏季高温季 节适时适 地开展清除 浮泥 工作 , 采用人工罱 泥、 环保清淤 等手段清除影 响水质的 浮泥 。 采取治 理与 开发相结合、 集 中利用 与分 散利 用相结合、 长远 利益
重。 从片 区水 质情况看, 运河 西片水质改善幅度 最大, 半 山片次之 , 上泗 瑚 沙引水入城 工程 , 西溪湿 地沿线 闸门等进行统 一调度。 采取 “ 以动治 片水 质下 降幅度 较大 , 江 南片水 质有所 下降 , 下沙片仍不乐 观 。 主 城区 静 , 以清释 污” 的方法 , 严格引水标 准 , 提 高引水水 质, 实施科 学配水 , 河道水 质改善 明显 , 城郊 结合 部 的河 道 ( 上泗 片、 下沙片、 江 南片) 水质 加 快水体置换 , 增加水 环境容量 。 各 区落 实分片 区河道配水详 细规划 , 依 旧较 差。 为了彻底改 善城 区河 道水环 境的面貌 , 适 应城市对外 开放的 充分挖掘小 泵站 、 闸门及其他配 水设施的 潜力, 在照顾重 点区域 的前提 需要 , 杭 州市委 市政府从 2 0 0 7 年起 , 大 力实施 城市河道水 环境 治理 , 着 下尽量 形成活水 , 调活各 个区域河道 配水 。 近 三年 来累计完成 主城 区城 力促进 人与 自然和谐 发展, 工作治 理成效 明显 。 主要做 法有: 市河 道引配 水1 5 . 3 9 4 L 立 方米 。
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调查研究——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
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调查研究——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丁思思;倪琪【摘要】该文实地调研分析杭州主城区城市河道,从生态河道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护坡建设与植物配置出发,结合具体实例,重点探讨生态护坡建设的原则、分类和形式;将河道植物分成河岸植物与水生植物,详细分析植物配置形式,阐明其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及其与滨水景观小品的搭配,为后续的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pot of the watercourse in the cities of Hangzhou, we discus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 kinds of construction, and we also clarify the ecological value, landscape value and reasonable display with buildings of the plant design, then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杭州;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生态护坡;植物配置【作者】丁思思;倪琪【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310057;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310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城市生态河道是当原始河道遭到破坏,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修复后,使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未破坏前的具备自我修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近似状态。
生态河道最关键的特征是河岸与水体的“通透”,此外也包括河道联系城市与郊野,保证城市内外物质交换畅通。
而生态护坡与绿色植物是河道完成这两项功能不可或缺的因素。
基于生态河道的特征提出生态河道建设概念:在满足河道水利功能基础上,通过建设生态护坡,构建河流复合植物系统,依靠河流自身作用和少量人为干预,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存在问题
参与渠道不畅
目前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的 社会参与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 参与机制Fra bibliotek平台,导致社会组织
和公众难以有效参与。
公众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广告等 多种途径,加强对城市河道养护 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 城市河道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
定期开展河道养护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和方法,增强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全奖惩机制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 晋升机会,对表现不佳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 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
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 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晋升 、奖惩等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完善法规制度建议
针对现有法规制度的不足,建议杭州市 加强河道管理立法工作,制定更加完善 、系统的河道管理法规体系,明确各级 政府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责任追究
机制。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 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确保河道管
理法规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提高公众对河道保护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养护管理的
河道淤积严重
长期缺乏有效清淤,河道底泥淤积严重, 影响水体自净能力。
岸线硬化过度
城市建设中河岸硬化过度,破坏了河流自 然生态岸线。
水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 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杭州市余杭区河道生态系统恶劣环境保护亟需加强
杭州市余杭区河道生态系统恶劣环境保护亟需加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杭州市余杭区河道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恶劣的环境状况已经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新老两代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加强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现状、环境问题、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生态系统现状余杭区的河道生态系统曾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极大的福利。
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交通、建设等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河道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正常的自然生态循环被打破,造成了环境的恶劣。
环境问题首先,河道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过量的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导致水质严重污染,无法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使用需求。
其次,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
毫无规划的建设工程导致水生植物减少、湿地消失,导致了很多生物物种的消失,破坏了整个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为了改善余杭区河道生态系统的状况,我们急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措施,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源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和个人不得非法排放废物,保护水资源。
其次,进行河道水质的治理,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的修复,提高水质标准。
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原有生态特点,保护湿地和水生植物,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此外,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环保工作水平,为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杭州市余杭区河道生态系统的恶劣环境状况亟待加强保护。
相关部门和市民应共同努力,加大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水质标准,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恢复生态平衡,保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后代留下一个美丽而健康的生活环境。
京杭运河余杭段的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京杭运河余杭段的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京杭运河余杭段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河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京杭运河余杭段的水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就该段水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水环境问题分析**1. 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京杭运河余杭段水体受到了各类污染的威胁,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环境的健康。
2. 湿地退化:京杭运河余杭段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退化严重。
湿地是水体的生态净化器,当湿地遭到破坏时,水体的净化能力将大大降低,从而加重水环境问题。
3. 河道整治不到位:对于京杭运河余杭段的河道整治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河道长期没有进行有效的清淤和疏浚工作,导致水流不畅,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治理对策建议**1. 加强污染源治理:要做好京杭运河余杭段水环境治理工作,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工业企业和居民区的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环境的健康。
2.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应加大力度进行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的原有生态功能。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方式,提升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水体的净化能力。
3. 加强河道整治工作:要加强对京杭运河余杭段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确保水流畅通。
同时,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水环境的质量。
4.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强化水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京杭运河余杭段的水环境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通过加强污染源治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河道整治工作和完善监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施行,可以有效改善该段水环境质量,保护京杭运河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思考
对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思考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杭州农村地区的河道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对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思考,探讨如何改善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的方法和路径。
问题分析杭州农村地区的河道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源多样化:由于农村地区业态复杂,存在农业排污、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多种污染源。
2.污染物浓度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河道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时常超标,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水体富营养化: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发。
4.水生态系统失衡: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河道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无法自我修复。
5.预警和应急能力不足:由于监管手段的不完善,对于河道水环境问题的预警和应急能力较弱。
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强污染源控制首先,应加强对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管控。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田、工业区和居民区的监管,对违规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此外,还应推广和普及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以便更及时地获取河道水环境的数据。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次,需要加大对河道周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建立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水集中处理系统,推广农田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再回用。
同时,对于工业废水排放高峰期,可通过调整工业生产计划或采取其他措施,减少对河道的直接排放。
强化生态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是整治河道水环境的关键。
可采用生态湿地建设、植被恢复、水生生物引种等方式,加强河道底栖生物的恢复,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河道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河道生态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监测。
健全预警和应急能力应建立健全河道水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引入先进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建立河道水环境的实时监测网络。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是保护和修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
加强城市河道水质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城市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信息,加强对水质污染源的管控。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污水直排,提高污水处理率。
加强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景观绿化带来的非点源污染。
强化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
通过治理河道岸线的混凝土化和生态修复,恢复河流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加强河道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立生态回归通道,使河道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和重建。
种植和保护水生植物,提高河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加强城市河道环境管理和规划。
建立健全城市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明确水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和部门职责。
制定城市河道环境保护和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河道资源,保护和提升河道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公众采取环保行动,减少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城市河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组织公众参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行动,增强公众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支持和参与度。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需要综合采取监测管理、生态修复保护、环境管理规划和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多种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萧山区河道生态系统恶劣环境保护亟需加强
杭州市萧山区河道生态系统恶劣环境保护亟需加强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的河道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环境恶劣的情况愈发严重。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加强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问题的现状、原因分析和加强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问题现状萧山区的河道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严重恶化的状态。
首先,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流入河道,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增多,水质恶化,严重危害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房屋建设和工地开发导致土地沉降、水源减少,造成河道周边植被减少、鸟类等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严重威胁。
二、原因分析造成杭州市萧山区河道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水污染治理不力。
目前,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但因投入不足及其他原因,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不科学,河道生态系统保护意识淡薄。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过度依赖河道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和使用,致使生态系统的恶化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三、加强保护措施为了解决杭州市萧山区河道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对水污染的震慑效应。
其次,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河道资源。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范围,确保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另外,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河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杭州市萧山区河道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范围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实施,才能有效保护好河道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河道水环境总体改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养护管理用房、闸泵站、监测监控、城市座椅、果壳箱、水尺、 标志标牌等设置维护较好,河道驳坎形式多样,生态护岸已成 主流。未整治河道景观设施极少。
(二)分析评估 杭州城市河道在水体污染治理、河道管理养护等方面仍存 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总体水质仍不容乐观,劣五类水体仍占 较大比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传统外源性污染和河道底泥 等内源性污染叠加交错影响上升 ;整治管理的系统性不足,体
区域和城郊结合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 ;河道监管 效率、技术水平、智能化程度、监管深度和覆盖率仍需提高 ;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人为直排导致河道污染情况多,公众参与 河道管理程度低。
二、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总体改善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表 1 2014 年城市河道监测断面水质表
着眼城市河流水环境的五大要素(河流形态结构、水动力、
水质、生态和景观),以改善水质为核心,以保障水安全、改 善水景观为重要内容,以“控源、截污、护岸、疏浚” 和“引 水、绿化、文化、开发”为基本路径,持续打造河道清洁水体, 提升河道管理能力,努力实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 繁荣”目标,切实发挥城市河道在防洪排涝、交通航运、景观
市容、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功能,建设“倚水而居、人水和谐” 的国内一流亲水型宜居城市。
科技支撑、养护管理、社会参与等方面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的 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水环境 ;改善
城市河道是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流或河流段,
配水可利用水资源分为钱塘江和苕溪,从多年观测记载,钱 塘江引入年均水量为 13.4 亿立方米,苕溪引入年均水量为 1.0 亿立方米。
4、河道水景观 河道水景观包括河道的水面保洁、河岸绿化、亲水平台、
杭州城市河道现状及其整治策略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2 (0 2 1 — 0 0 o 10 — 13 2 1 )0 0 6 一 3
而 过 。 自古 以来 . 州 就 与水 颇 有 渊 杭 源 。 括从 “ 包 余杭 ” “ 到 钱塘 ” 杭州 地 等 名 的 一 系列 演变 . “ 从 海滩 ” “ 到 内湖 ” 的西 湖 自身 的逐 步 变 化 ,从 自居 易 、 苏东 坡 再 到 杨 孟 瑛 之 后 对 杭 州 水 系 的治理故 事 ,以及许 多 由护城 河转 化 而来 的城 区河 道水 体和遍 布全 城 的大 大小小 的河道 水 网等 ,使 杭州 拥有 浓
述 了杭 州 城 市 河 道 现 状 及 存 在 的 问题 , 从 采 用 灵 活 的 驳 岸 处 理 方 式 、 造 差 异 性 的 城 市 河 流 景 观 以及 做 好 河 并 营 道 监 管 工 作 等 方 面 , 出 了杭 州城 市 河 道 整 治 的 若 干 策 略 。 提 关 键词 : 州; 市河 道 : 治策略 杭 城 整
Ab ta t sr c :Rie o re ,e o y tms o tr b de n trrn r a ly mp ra t rls n Ha g h u’ e v r c u ss c s se fwae o is a d waefo tae s pa i otn oe i n z o S - c lgc l n a d c p s se oo ia a d ln sa e y tm. An nrd cin s ito u t i o ma e o h g n r l i ain f rv r o re n d t te e e a st t o e c u s i Ha g h u u o i n zo C t.Th n t e p e e t o dt n n e itd r e au td r m tre s e t n ldn tp o e eme t n i y e h r sn c n io a d xse ae v l ae fo i h e a p cs cu ig y e f rv t n a d i i rame t a d c p dv ri n i ei e n,a d t te t n,ln s a e iest a d t rfn me t n mo io n n ma a e n f fv r b n s s y s ntr g a d i n g me t o e a k .Re trt n i soai o srtge a e u o w r i tr o slcin f f xb e e eme t y e c n tu t n f a o s iv r a d tae is r p t fr a d n ems f ee to o l il rv t n tp , o sr ci o v r u f e ln — e o i sa e o i ,a d i rv me to v r c u s ntrn n ma a e n . c p s fct y n mp o e n f r e o re mo i i g a d i o n g me t
浅谈杭州城市河道长效管理体系建设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杭州城市河道概况杭州是一座“五水共导”山水城市,素有“江南水乡”的美誉。
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将水利部门所管理的绕城公路内334条约676.9km 长、水域面积17.3km 2河道整体移交城市管理部门管理。
使城市河道范围扩大至400余条(520个河段),约1009km 长、水域面积约26km 2,其中,已整治河道135个河段、长285.8km 2、水域面积7.7万km 2、河岸面积3.2km 2、绿化面积3.6km 2;未整治河道385个河段、长723.1km、水域面积18.3km 2[1]。
2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目标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精干、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河道长效管理体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养护、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实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目标。
2.1提高水质量近期目标(2015年):消除绕城公路内城市河道黑臭现象、主要水质指标消除劣Ⅴ类帽子,四分之一城市河道逐渐变清、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Ⅳ类。
远期目标(2020年):城市河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初步形成能够实现自我修复的河道生态系统。
2.2确保水安全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完善城市河道排涝设施,各类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消除各类城市河道阻水点、断头河,保持城市河道通畅,提高城市河道排涝能力,确保城市河道防汛安全。
2.3改善水景观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城市河道养护和景观水位调节控制,保持城市河道水面清洁、设施整洁、水体流动,水域及河岸植物生长良好,河道景观优美。
3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围绕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目标,杭州市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杭州市城市河道及其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接收管理实施细则》、《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洁养护经费定额》、《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养护管理技术要求》、《杭州市城市河道水生植物养护技术要求》、《杭州市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杭州市区城市河道配水详细规划》、《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防汛抗台工作预案》、《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水质水量监测与评价方案》、《杭州市市管城市河道巡查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法规政策、规划方案、规范标准、规章制度,使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有章理事,有法可依。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及其生态保护的研究与思考_以杭州市余杭塘河整治为例
约 539. 48 km,新增、改造和提升绿化面积约 780. 3 万 m2 ,清淤 906. 3 万 m3 。与此同时,通过编制河道 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各项规划,始终以改善水质 为重点,推进河道综合治理,使全市河道水质明显改 善,城西地区河道、中东河等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 V 类,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1. 2 杭州城区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 1. 2. 1 存在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公民水环境 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 水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社会的 责任,又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 同参与,目前市民普遍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水 法律观念淡薄,在河道上随意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 垃圾的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河道脏乱 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市民的水环境保 护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河道整治工作得不到群 众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河道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但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没有形成共识,在河道施工中还
浙江建筑,第 29 卷,第 10 期,2012 年 10 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Vol. 29,No. 10,Oct. 2012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及其生态保护的研究与思考
———以杭州市余杭塘河整治为例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 1) 系统性综合整治原则。从运河水系出发, 在满足河道承载能力的前提下,结合绕城内已整治 好的河段,创新基地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整体改 造,系统考虑水质治理、水旅游、水景观、滨水地区开 发等内容,按水系、分片区对河道进行系统全面的整 合整治。
( 2) 生态优先与景观特色的原则。以保护和改 善河道水质环境、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结 合沿线整治、土地整理、开发利用、截污纳管等实施 河道综合整治。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景观和历史文 化特点,打造特色,实现河道景观与区域环境和谐一 致,相辅相成的亲水环境。
杭州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案例
杭州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案例你知道吗?杭州以前有些河道那可真是有点“惨不忍睹”呢。
就像个生病的老人,没什么精气神儿。
不过现在啊,那可是大变样了。
就拿贴沙河来说吧。
以前这贴沙河,周边老是有些垃圾被扔进去,河水都变得浑浊不清,还散发着一股怪味儿,就像一个很久没洗澡的大汉,让人忍不住想捂着鼻子走。
那杭州是怎么治理的呢?首先啊,就是从源头抓起。
对于那些往河道里乱排污水的企业和小作坊,那可绝不手软。
就像是严厉的老师在教训调皮捣蛋的学生一样,该罚的罚,该关的关。
这样一来,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问题就大大减少了。
然后呢,就是河道清淤。
这清淤可不容易啊,就像给河道做一场大手术。
工人们开着各种机器,把河道底部多年积累的淤泥都挖出来。
这些淤泥又黑又臭,就像河道的“陈年旧疾”。
把这些淤泥清除了,河水就像被解开了束缚,一下子畅快多了。
还有啊,在河道周边的绿化也没落下。
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就像给河道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绿衣裳。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起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作用呢。
比如说柳树,那长长的柳枝垂在河面上,随风飘动,就像姑娘的长发,给贴沙河增添了不少美感。
除了这些硬件的改变,杭州还发动群众来一起守护河道。
这就像是组建了一个超级庞大的环保粉丝团。
有很多志愿者,他们会定期沿着河道巡逻,看到有垃圾就捡起来,要是发现有人破坏河道环境,就会像正义的使者一样去制止。
而且啊,还会给附近的居民做宣传,告诉大家河道环境好对大家有多重要,就像邻里之间互相分享一个生活小妙招一样。
再说说余杭塘河。
以前这里的水也不咋样,河面上还老是漂浮着一些杂物。
现在经过治理后,你再去看,哇塞,那可真是大不同。
河面上波光粼粼,还能看到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而且啊,在余杭塘河两岸还修建了很多漂亮的步道和休闲区。
到了傍晚,人们就会在这儿散步、跑步、遛狗,就像一个欢乐的大派对。
杭州市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魔法表演。
从又脏又臭变得清澈美丽,让每一条河道都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也让生活在杭州的人们有了更多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你说是不是很厉害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探析
杭州市地处江南水乡,城市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密布,共有市区城市河道470条(520个河段),全长1008公里,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
其中,1公里以上河道291条,长约900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社会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河道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河道的综合功能效益难以有效发挥,城市河道水质改善的压力愈来愈大。
从水质监测情况看,Ⅱ类水占2.13%;Ⅲ类水占10.91%;Ⅳ类水占13.11%;Ⅴ类水占11.12%;劣Ⅴ类水占62.73%。
从监测指标情况看,氨氮劣Ⅴ类百分比最高,占67.5%,总磷次之,占48.75%,化学需氧量占26.2%,目前城市河道最主要的污染因素为氨氮、其次为总磷,城市河道富营养化趋势严重。
从片区水质情况看,运河西片水质改善幅度最大,半山片次之,上泗片水质下降幅度较大,江南片水质有所下降,下沙片仍不乐观。
主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明显,城郊结合部的河道(上泗片、下沙片、江南片)水质依旧较差。
为了彻底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的面貌,适应城市对外开放的需要,杭州市委市政府从2007年起,大力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工作治理成效明显。
主要做法有:
一、转变观念,创新水质治理模式
突破现有河道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从按条(段)向按流域水系治理、从已整治河道到未整治河道治理、从统一管理到分级治理的转变。
坚持向水系、流域治理转变。
针对城市河道流经多个城区的情况,转变以往各个区单打独斗的治理策略,以整个水系、流域水质的改善作为主要目标,制定河流水系整体的整治规划和治理措施,除将交接断面的水质作为各城区整治工作的考核依据外,强化水系流域整体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具体实施时,按水系、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整治一片,改善一片,巩固一片。
坚持向未整治河道治理转变。
将一些处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市民热切关注、对周边环境影响重大的未整治河道纳入优先治理的计划,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动工整治,努力消除河道黑臭;对已整治和消除黑臭、水质达标、生态环境良好的河道则重点在巩固水质提升成果,总结治理经验,落实长效举措。
坚持向分级治理模式转变。
对于流程长、流域面积大、流经城区多、污染严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以市级河道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整合建设、环保、林水和各有关部门力量进行治理,对于流程短、对市容市貌影响相对较小的河道,以区级河道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进行治理。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做好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
二、综合治理,促进水质全面达标
在河道水质、水位及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基础上,不断完善河道水质模型,通过水质模型实时模拟,改变以往单一的治理手段,合理安排截污、清淤、生态、配水等多种组合手段和措施,恢复水生动植物群落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截至目前,共有45条(段)城市河道已摘掉劣Ⅴ类水质帽子,城市河道总体水质呈现逐年好转的可喜变化。
寻源截污严控污染源。
有重点地推进河道截污纳管,争取截污一片、水质好转一片,按照“能截尽截、突出重点、远近统筹、多项结合”原则,坚持大市政管网建设与截污收集同步实施。
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污水设施建设,加快主次干道、支小路改造和泵房建设,新建道路污水管网与道路做到同步实施、同步到位,不断完善污水管网系统。
进一步实施城市雨污分流工作,在地块开发、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划、标准实行雨污分流同步建设,确保不欠新帐。
近三年来累计下达并完成截污纳管工程项目计划1472个,新增污水量15.39万吨/日。
清淤疏浚消除污染物。
开展城市河道淤泥成因、沉积规律分析,统筹清淤河段和方式,引进使用高科技淤积及清疏测量检测技术。
严格按照清淤工作程序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抓清淤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各项措施。
加强清淤工作机制方法创新,在夏季高温季节适时适地开展清除浮泥工作,采用人工罱泥、环保清淤等手段清除影响水质的浮泥。
采取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集中利用与分散利用相结合、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底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充分利用河道底泥的资源价值,将底泥变废为宝。
近三年来累计完成107条(段)、108.2万立方米河道清淤。
优化配水增强水循环。
根据“一轴(钱塘江)、三片(运东片、运西片、运南片)、三区(上泗、下沙、江南)”的总体格局,按照“科学引水、最优配水”的要求,不断优化配水方案,完善城市河道引水配水调控体系。
加大钱塘江水引入力度,扩大配水覆盖范围,对西湖沿线闸门,珊瑚沙引水入城工程,西溪湿地沿线闸门等进行统一调度。
采取“以动治静,以清释污”的方法,严格引水标准,提高引水水质,实施科学配水,加快水体置换,增加水环境容量。
各区落实分片区河道配水详细规划,充分挖掘小泵站、闸门及其他配水设施的潜力,在照顾重点区域的前提下尽量形成活水,调活各个区域河道配水。
近三年来累计完成主城区城市河道引配水15.39亿立方米。
生态治理保持水平衡。
紧紧抓住消除河道黑臭、改善水质这一主题,探索和引进实用性、适用性、科学高效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制订城市河道生态处理计划,组织、监督、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各项水生态处理工程实施工作,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降解水中主要污染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针对城区黑臭和严重富营养化两大污染类型河道,结合河道特点,提出配水型、城郊型和断头型河道治理模式,对每种模式采用的生态技术,推出2—3种经济、高效的配套设备及材料产品,加快了生态治理技术在城市河道的铺开。
近三年来累计在30条河道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得到了居民和媒体的关注好评。
三、落实长效,保障水环境治理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杭州市注重水质治理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短期突破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保障了水环境治理的扎实开展。
近期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在河道水质改善、长效管养、副城区河道管理上不断推进;二是推行一体化管理。
绕城内河道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均有落实,并推行综合一体化管理;三是深化养护机制改革。
通过养护市场招投标、规范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出台考核细则以及实行养护经费与考核挂钩等制度,推动了日常养护的专业化、市场化。
长效管理方面:一是加快河道养护市场化建设。
在现有养护企业基础上,招标一批养护企业,实施已整治城市河道河面、河岸一体化养护保洁工作,试点一批养护企业,实施水系片区内城市河道闸站整体运行维护工作,从业务水平、力量投入、养护效果、合同履行、内部管理、诚信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甄选,培育一批资质一体健全、业务过硬、诚信经营的城市河道综合养护作业队伍。
二是健全河道养护和岗位工作标准。
修订《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技术要求》等4个养护标准,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制订《杭州市城市河道设施市场化养护管理发展意见》,修订《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洁养护经费定额(标准)》等7个规范、标准。
落实一批河道养护运行岗位职责和作业要求,加强内部自查自改和规范自身行为。
三是运用先进管理、技术手段。
通过市级城市河道监管机构或养护招投标备案部门平台,建立市区两级城市河道养护运行人员及机具设备信息库,对养护中标项目进行系统监控管理,努力推进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运行专业化、职业化、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