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灭亡【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

楚汉之争交战双方
战争性质胜败原因
启示
西汉的建立
修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以农业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田赋三十税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接受主父偃建议实施“推恩令”下令诸侯王将封地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设盐铁官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大举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沉重打击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大增,吴蜀衰落,263年魏灭吴
曹魏中期,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他的两儿子专政,魏帝形同傀儡
分封诸王手握重兵,实力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完整版,附每单元概括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完整版,附每单元概括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完整版,附每单元概括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包含3个课时,包括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原始农耕生活则介绍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早期人类的农业生活,比如制作磨制石器,制作彩陶,种植水稻等等,原始农业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远古的传说则介绍了包括炎黄结盟、炎黄帝的多种发明以及禅让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二单元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上册第二单元包含夏商周更替等五个课时。

禹建立夏朝后,继位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商汤灭夏,吴王伐周,狗戎灭西周。

商代以后,青铜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功能从食器发展到礼器,甲骨文也在商代有所发展。

随着春秋时代的到来,经济上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政治上,分封制逐渐瓦解,各大诸侯势力崛起。

在军事上,诸侯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加速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进入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借助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强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文化方面,涌现出了众多代表不同思潮的思想大家,比如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墨家学派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三单元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三单元包含7个课时,包括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兴衰、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以及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经过多次战争后,依次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完成军事上的统一;秦灭六国后,皇帝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设三公,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地方设郡县制,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的控制着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秦国还在文化、经济、交通做了统一,比如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统一货币,促进商业发展;统一车轨,促进交通往来;修筑长城,巩固边防。

5张地图,了解秦国最后6位君主,是如何一步步让秦国变成秦朝的

5张地图,了解秦国最后6位君主,是如何一步步让秦国变成秦朝的

5张地图,了解秦国最后6位君主,是如何一步步让秦国变成秦朝的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据说分封了八百多位诸侯,但等到战国时期,就只剩下二十多个,这也难怪孟子会说,春秋无义战。

剩下的这二十多个诸侯国,最终都成为秦国的地盘,统一被改朝换代为秦朝。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不是一代人的功劳,而是通过秦国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得到的结果。

其中秦国倒数第七位君主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启商鞅变法,这才奠定秦国崛起,统一六国的基础。

再加上秦国最后六位君主毫不动摇的坚持商鞅变法,坚持法治,这才有秦国的灭六国之战。

下面就来看看,自秦孝公后,秦国最后六位君主都为秦朝的建立做出过哪些贡献。

1,倒数第六位,秦惠文王,公元前331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虽然将商鞅给杀了,但他知道秦国想要国富民强,想要威震东方六国,就必须坚定的实行新法,遵循商鞅定下来的规矩。

等后来平定以甘龙为首的士族叛乱,秦惠文王的权力和地位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稳定。

于是在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328年期间,秦惠文王数次发兵进攻魏国,魏国屡战屡败,不得不割地求和。

至此,秦国不仅占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全部地盘,还在黄河的东岸建立起东进的前进阵地。

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主持下,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结果被秦惠文王派出的樗里疾,趁燕国和楚国的军队未到,现在修鱼打败魏赵韩三国,斩首八万,使五国攻秦破灭。

公元前316年,在司马错的建议下,秦国进攻巴蜀,进而占领巴蜀大地,为秦国拿下兵源和粮食来源的重要基地。

公元313年,张仪出使楚国,诱骗楚国和齐国断交。

等楚国意识到自己被骗后,立马发兵进攻秦国,结果不仅三战三败,反而还把汉中丢给了秦国。

在开疆拓土上,秦惠文王为秦国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

选拔人才上不仅重用秦人,还破格提拔外籍能臣。

在权力上他立相分权,防止君权滥用。

若不是秦惠文王染病,只活到46岁,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至少可以提前十几年。

2,倒数第五位,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前307年秦武王刚登基不就,巴蜀便发生叛乱,但是在甘茂的指挥下,最终平定巴蜀叛乱。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15课思维导图

2020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15课思维导图

作用
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制作
历史老师任俊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核心观念 仁,仁者爱人
孔子
政治理念
仁政,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克己复礼
苛政猛于虎
孔子和老子
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 文献整理
创办私学 《论语》

中央体制 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 九卿


太尉
民 族
地方体制 推行郡县制 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封 建 国
巩固统一措施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 编制户籍,迁豪强贵族,整顿社会风气

疆域


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统一意义
学术下移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
老子
哲学主张
核心理念 道
天地万物本原
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政治理念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 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经济发展
阶级关系出现变化-士阶层崛起
背景——大变革时代
春秋列国形势图春秋无义战战国七雄战国形势图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吞并华夏认同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战国之后华夏族吸收大量戎狄蛮夷新鲜血液成为更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变法运动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潮流目的富国强兵提高统治效率成就逐步建立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代表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推行郡县制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作用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孔子和老子孔子核心观念仁仁者爱人政治理念仁政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顺应民心爱惜民力苛政猛于虎克己复礼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文献整理论语老子政治理念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背景大变革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变化士阶层崛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术下移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各自提出自己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农业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推广铁器时代兴建水利灌溉工程中原地区桔槔都江堰郑国渠公孙敖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工商业繁荣手工业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一批中心城市不少私营业主富比王侯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学术下移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哲学主张朴素的辩证法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核心理念天地万物本原诸子百家儒家孟子道家庄子消极保守崇尚逍遥自由墨家下层民众平民利益墨子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争鸣问题荀子人性善提倡仁政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代表新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适应了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依法治国君主独裁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

秦汉时期(思维导图)

秦汉时期(思维导图)

秦汉时期政治秦首都咸阳,今陕西西安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制度皇帝制度秦王嬴政改称“皇帝”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总览于一人之身三公九卿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集决策,司法和行政大权于一身),由皇帝直接控制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与丞相相互牵制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形同虚设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延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和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直接由皇帝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统一措施颁布秦律对商鞅变法的继承和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文字(小篆,后有隶书),车轨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受制于中央政府暴政严刑酷法焚书坑懦,钳制思想,璀璨文化修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阶级矛盾激化,爆发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灭亡积极影响促进秦朝国力增强,初步奠定祖国疆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朝首都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建制皇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九卿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为七国之乱奠定基础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诸侯王国逐渐被削弱,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级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欢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王国约分越小力量削弱选官察举制孝廉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自下而上举荐)征辟制征(皇帝特征某人为官),辟(长官自行征用士人)自上而下选官经济秦承认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移民垦荒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有利于密切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统一车轨,修驰道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农业重农抑商兴修大型水利漕渠,六辅渠,白渠推行铁犁牛耕确定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安排生产手工业纺织业冶铸业西汉煤成为冶铁燃料,发明淬火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青铜器使用鎏金,鎏银,镶嵌等装饰工艺制漆业制瓷业东汉出现青瓷造船业技术成熟,发明橹,舵和帆,使用锚煮盐业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山东海燕,山西盐卤,四川井盐商业重农抑商以法律困辱,苛以重税货币继承秦制黄金和铜钱为主丝绸之路西汉开通陆抛和海上两条外贸道路,与东亚,南亚,中亚和西亚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赋税制度编户齐民田租,人口税,更税,田亩附加税徭役,兵役,各种杂役文化秦思想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文字统一文字小篆为基础,统一标准字体,出现秦隶书法三大石刻艺术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绘画颁秦律汉西汉初无为而治,道家思想积极:适应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促进生产的恢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消极土地兼并,商贾膨胀,中央软弱无力边疆不宁,导致和亲放任和姑息王国问题,出现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正统董仲舒新儒学糅合道,法,阴阳五行家,形成新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东汉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反对天人感应,反对有鬼论,人为精神依附于形体,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客观的物质科技天文立法《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张衡地动仪浑天说,地球是圆的,最早解释月食医学西汉《黄帝内经》东汉《神农本草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望闻问切,医圣东汉华佗庥沸散,五禽戏数学西汉《周髀算经》勾三股四玄五东汉《九章算术》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宗教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建白马寺道教形成,《太平经》史学司马迁《史记》西汉班固《汉书》文学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汉字书法东汉隶书标准,草书,隶书,行书兴起音乐楚歌,楚舞绘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等历史事件(情况)文景之治历史背景长期战争使社会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经济困难秦灭亡,吸取教训措施重农抑商鼓励生产,改革律法王莽篡汉东汉建立背景王莽改制失败,农民起义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措施优待武将,重用文臣,扩大内朝权利,加强监管制度解决奴婢问题,恢复农业生产总结秦朝完成统一,建立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的一些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继承和改进万里长城暴政,灭亡汉汲取秦灭亡教训,休养生息汉初轻徭薄赋慎刑,重农抑商汉末统治阶级生活奢侈腐化,到时阶级矛盾激化分裂军阀割据,黄巾起义名存实亡,三国两晋南北朝。

渤海小吏讲中国史:秦并天下

渤海小吏讲中国史:秦并天下

《渤海小吏讲中国史:秦并天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通过本书的 阅读,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秦朝的历史,还能够领略到作者的独特魅力和深入 浅出的写作风格。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作者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 轻松理解历史事件。他巧妙地将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融入到了一个个小 故事中,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种写作风格既保留了 历史的真实性,又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过程。作者详细介绍了秦朝的政治 制度、法律体系、官僚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等。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了解到秦朝 如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这一章讲述了秦朝在统一后如何巩固统治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作者详细 介绍了秦朝修建长城、推行度量衡统实施焚书坑儒等政策的过程和影响。通过这 一章,读者可以了解到秦朝在巩固统一和推动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
例如,书中对秦始皇的描写就十分生动。作者通过对秦始皇的政治智慧、军 事才能和人格魅力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同时,通过对秦始 皇的描写,也揭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入解读。在描写秦朝的历史时,作者 不仅事件本身,还对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这种深 入浅出的写作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这一章讲述了秦始皇的生平和他即位的过程。作者详细描述了秦始皇的成长 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一章,读者可 以了解到秦始皇的治国理念和领导风格,以及他对秦朝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这一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作者详细讲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从灭 韩开始,到最终灭齐,作者对每一场战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这一章,读 者可以了解到秦朝在统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秦始皇的军事才能和 战略眼光。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建筑:A干栏式房屋、B木构水井•主要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畜牧业:猪、狗、水牛等•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内容摘要
刘邦在秦朝灭亡后的混乱中,凭借自己的能力聚集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成功地与项羽等其他势力 进行斗争,最终登上了皇位。 《秦崩》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秦朝灭亡和刘邦称帝的历史真相。它不仅为 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观点,还引发了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新思考。这本书的,无疑将对秦汉历史 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还详细描述了楚汉争霸的历史过程。项羽和刘邦是当时最强大的 两个势力,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项羽虽然勇猛无比, 但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却不如刘邦,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刘邦则凭借着 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成功地建立了汉朝。
这本书的精彩摘录很多,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 为可以永享太平,但他的统一却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五年。这是为什么呢?”这 句话问得很好,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秦始皇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和统治, 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和需求,这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想说,《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去理 解历史,去理解一个帝国的崩溃和崛起。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 国家,都必须不断地适应变化,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 史的洪流中立足,甚至逆流而上。
目录分析
《秦崩》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秦朝历史的细致梳理和深度 解读,展现了秦朝从秦始皇到刘邦崩塌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本书的目录设 置精巧,通过对各个章节题目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行 文逻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精彩摘录
《秦崩》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重写了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 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实地考察、考古发现等多种方式,生动 地再现了秦朝灭亡、楚汉争霸的历史场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 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图片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图片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图片版)一、中国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夏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相互争霸。

3. 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两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

5. 隋唐时期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李渊建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

6.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

十国:公元902年公元979年,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7. 宋朝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赵构建立南宋,偏安江南。

8. 元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9. 明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卫所制度。

10. 清朝公元1644年,顺治帝入关,建立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

二、世界历史1. 古代世界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建立,实行法老制度。

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兴起,实行民主制度。

《秦末农民大起义》历史图表

《秦末农民大起义》历史图表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图表
40万北筑长城 50万南戍五岭 70多万修骊山 陵,建阿房宫 修驰道等 其他徭役
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知识点图表
秦 末 农 民 起 义
知识点图表
项羽、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项目 时间
代表 阶层
战争 目的
秦末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
推翻秦的统 治
楚汉之争
封建地主阶 级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帝位之争
战争性质
农民战争 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争夺最高统治 权的斗争
知识点图表
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开始楚汉战争结束,西汉来自立知识点图表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 “约法三章”,得民心 烧杀抢掠,失民心

九年级历史秦朝灭亡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秦朝灭亡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秦朝灭亡知识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短暂的存在但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也在短短的15年内迅速灭亡,这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和事件。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角度来探讨秦朝灭亡的知识点。

首先,要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我们不能忽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

秦始皇是秦朝的创始人,他集权至极,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严密的行政机构和官僚体系。

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使得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愈发严密,给了地方官员太少的空间和权力。

与此同时,秦朝还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制度,使得百姓的生活倍受压迫。

这种高压政策和剥夺了人民的权益,最终导致了民众的反抗情绪不断升级。

其次,秦朝在军事上的失策也是其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对外战争却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秦朝过度依赖强大的中央军队,而忽视了地方军队的重要性。

中央军队在长期战争中疲劳不堪,而地方军队因为缺乏训练和资源支持,往往效力不彰。

此外,秦朝在对待外族和被征服地区的政策上也犯了错误,大规模的征服和统治使得许多地区叛乱频发,秦朝越来越难以治理。

此外,秦朝的纵火焚书事件也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朝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独特的思想控制手段,即焚书坑儒。

他们烧毁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杀害了许多知识分子。

这一行为不仅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大损失,也引起了广泛的舆论抨击和抵制。

知识分子的流失和民众对秦政权的不满进一步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基础。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自然灾害对秦朝灭亡的影响。

在秦朝末年,天灾频发,农业收成大幅度下降,百姓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这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发生,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

与此同时,秦朝由于长期战争,国库财政紧张,无法有效的救灾和减轻人民的负担。

灾害和经济困境使得社会动荡更加严重,最终引发了秦朝灭亡的大潮。

综上所述,秦朝灭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秦始皇的高集权制度和苛刻的统治方式,土地制度和军事策略的失误,纵火焚书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法
‎德
‎意
‎奥
‎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
‎纲领
‎广州
‎黄花岗起义
‎黄兴领导
‎四川
‎保路风潮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定都南京
‎中国民国成立
‎五色旗
‎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月12日
‎1912年
‎宣统帝宣布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担任财政大臣
‎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1640年
‎英国爆发革命
‎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 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

‎兰执政威廉
‎1689年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初
‎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波尔
‎1721年
‎英国占领孟加拉
‎1759年
‎ 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洪秀全建太平天国
‎1851年
‎金田村起义
‎1852年
‎太平军永安突围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1853年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9世纪
‎1856年
‎1858年
‎1859年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北约成立
‎德国一分为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
‎占领南京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后,自称秦始皇)在铲除权相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后开始亲政,此时的秦国经过秦孝公到秦庄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国,而东边的六国在秦国的长期打击和互相征伐下相继衰败,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

秦国迎来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契机。

嬴政在李斯尉缭的帮助下,制定下了灭亡六国的战略计划。

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通过“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策略,从内部分化瓦解六国,进而“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先破赵魏韩,再灭燕楚,最后攻取北齐,各个击破,横扫六合。

并韩灭赵公元前251年,好大喜功的燕王喜即位,趁着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大败国力尚未恢复之时,主动挑起与赵国的战争。

然而燕国地处偏僻,将寡兵少,即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受重创,燕国依然屡战屡败,国土频失。

前236年,燕赵大战再起,秦国假借援燕抗赵之名,对赵国宣战,兵分两路攻入赵国。

王翦率一路秦军从北路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等地,占领太行山脉,对赵国都城邯郸呈俯冲之势。

桓齮、杨端和率一秦军从南路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地,占领整个漳河南岸地区,与邯郸隔河相望。

此时的邯郸已经身陷南北合围,亡国危机之下,赵国军民坚守邯郸,秦军竟无可奈何,难取寸土。

桓齮攻赵前234年,秦王嬴政整合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三十万一并交于桓齮指挥,试图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国。

桓齮放弃了以往正面渡河强攻的策略,改从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至赵军后侧,攻取邯郸东南的平阳(今临漳县)、武城(兹县),击败了在漳河沿岸阻挡了一年多赵军,杀赵将扈辄,士卒十万众。

前233年,桓齮挥军北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两邑,试图与渡过漳河的秦军形成南北合计,攻克邯郸。

赵王迁(赵幽缪王)急忙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

七上历史思维导图

七上历史思维导图


◎关注学生---解决怎么教?
教学目标 ---教学的归宿
案例:宋元文化: 1.知识与能力:简述宋元时期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外传,提高表 达与交流的能力。刻制活字,进行印刷实验,提高动手实践 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探究活字印刷术的优 缺点;结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及培根的等人 的精辟论述,认识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 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创新的精 神。认识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其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领悟 科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
的故事,游历了他们曾经到达的地方,从他们身上你能学 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生:(回答略)师:对,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应 该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事应该 坚持不懈,不畏困难,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老 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关注学生---解决怎么教?
教学目标---教学的归宿
美国学者马杰认为,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的三个要 素: 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 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 ③使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成绩水准。
行为主体是学生,在陈述时往往略而不写。 行为动词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
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的稚嫩,需要借助教师的帮 助,所以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知识背后的 教育信息,同时要善用策略和机智,有效的去传递 信息,更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达成引领。

◎关注学生---解决怎么教?
教学策略---价值引领
【案例一】 :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了关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课件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课件冀教版
电影《英 雄》中的 剑客无名 (李连杰 扮演)
电影《英雄》 中的秦王赢 政(陈道明 扮演)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了强 大的秦帝国,嬴政 自称秦始皇。他妄 想自己的帝国千秋 万代,但是帝国却 仅仅存在了短短的 15年,秦王朝为什 么昙花一现、迅速 走向灭亡了呢?
秦的暴政与灭亡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想 一 想 1.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
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 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 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 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 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 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鸿 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 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 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
门 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 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
宴 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 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 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 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 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 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 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 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 霸上,得以脱身。
地点: 大泽乡 人物: 陈胜 吴广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全)(22页)一、史前时期1. 人类的起源: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进化而来。

2. 中国的史前时期: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

4.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会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二、原始农耕生活1.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2.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饲养家畜,会制作彩陶。

三、炎帝与黄帝1. 炎帝:传说中神农氏的化身,教民开垦耕种,制作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3. 炎黄战蚩尤: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4. 禅让制: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尧、舜、禹三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四、夏商西周的更迭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 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都城多次迁移,直到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

3. 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击败商朝,商纣自焚,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五、西周的分封制1. 分封制的实施: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