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年度个人年度总结
![中医师承年度个人年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a8b8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4.png)
中医师承年度个人年度总结一、工作回顾今年,我在中医行业从业已满两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研究了中医理论,逐渐掌握了中医诊疗技术,并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工作上,我主要从事中医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中医治疗。
今年,我共接诊患者500余人次,其中包括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
在工作中,我积极与同事交流、共同学习。
通过与其他中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对病例的讨论,我不断提高自身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学术交流会议和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
二、取得的成绩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首先,在临床诊疗方面,我根据中医理论诊断患者病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许多治疗效果显著的案例。
例如,有一位患者长期头痛,经过我的调理,她的头痛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
这样的案例让我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了更大的信心,并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其次,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积极参与了一项关于中医药的研究项目,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参与了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这项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可,并发表在了某高水平期刊上。
这在我个人的学术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还为患者普及了中医知识,撰写了一些健康防护方面的文章,发表在一些健康网站上,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价值,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中医。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对待临床病例时还有时候会存在主观性的影响,导致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够客观和科学。
这给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使其更符合中医的特点和要求。
其次,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虽然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没有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应用。
此外,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中医知识储备方面还有所欠缺。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优秀4篇)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dd8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f.png)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优秀4篇)中医师承学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中医师承学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优秀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篇1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中医被视为一种精妙的艺术,它融合了哲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
我之所以选择中医师承,是因为我深感中医对维护和改善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感敬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中医的独特之处。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病的方法,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中医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人的身体内环境的和谐关系,这种宏观的角度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我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但是当我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更深一层时,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值得。
我学习了许多基础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如脉诊、推拿、针灸等,也逐渐理解了中医的哲学理念。
我对中医的敬仰之情,犹如江流连于山峰之间,无比深沉。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学习能力。
在我眼中,每一个复杂的病例都是一次深入理解人体、生命的奥秘的机会。
每一次操作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思考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总的来说,中医师承的学习过程既艰难又充实,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医,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
我深信,这种学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期待未来能将我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我所学习的中医知识。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篇2医师承学习心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作为一名热爱中医文化的年轻人,有幸在去年冬天参加了中医师承班,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和亲身实践,对中医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参加中医师承班,是我学习中医的起点。
在这个班级里,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中医的理论知识,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以及临床实践技巧,如望闻问切等。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a871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9.png)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述中医院师承教育是中医院职业技能培训和传承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和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具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医生。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极推进师承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传授经验,不断提升中医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
二、工作内容1. 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根据中医院的特点和需求,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课程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师徒制度的推行我们建立了师徒制度,将有经验的中医医生与新进人员进行匹配,进行长期的师徒培养。
通过师徒制度,新进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加快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师徒制度也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传授的积累。
3. 临床案例研讨和分享每周我们组织临床案例研讨和分享会,通过分享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和治疗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同时,我们邀请了一些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医生作为嘉宾,分享他们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经验借鉴。
4. 考核评估的开展为了提高中医医生的教学效果和工作水平,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考核评估。
通过考核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中医医生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水平。
三、工作成果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 培训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中,有20%的学员在考核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2. 师徒制度的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进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老师也得到了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
3. 临床案例研讨和分享会的开展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学员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能力和治疗水平。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2篇)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d3d0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0.png)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教授、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某某中医院中医科的一名医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参与了中医院的师承教育工作,并有许多收获和体会。
在这里,我将对2024年的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我的观点和感悟。
一、师承教育工作总体情况2024年,中医院进一步加强了师承教育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师承教育办公室,并制定了详细的师承教育方案。
该方案明确了师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标准,为师承教育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在师承教育的学员方面,今年我们有50名参与师承教育项目的学员,包括20名中医科的住院医师、10名实习生以及20名中医执业医师。
他们来自不同的临床科室和各种级别的医生,为中医院的师承教育工作增添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在师承教育的导师方面,我们邀请了10位资深的临床医生作为主讲老师,他们在中医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并担任了师承教育项目的学员指导工作。
二、师承教育内容与方法1. 师承教育内容本年度的师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养生学等方面的培训。
我们从中医金经典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作为学习材料,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通过系统的讲解和学员讨论的方式,促进学员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
此外,我们还安排了丰富多样的临床实践环节,包括实际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培训等。
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临床实践,学员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技巧,提升专业水平。
2. 师承教育方法为了提高师承教育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组织了定期的讲座,邀请导师进行理论讲解,并开展学员讨论和交流。
这种形式有助于学员们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
其次,我们鼓励学员参与临床实践和病例讨论,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员们学以致用,加深对中医治疗方法的理解。
最后,我们还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手机应用等,为学员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本(3篇)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c99b0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0.png)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本医院在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通过加强师徒制度建设、提升中医师资培养质量、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内容1.加强师徒制度建设本年度,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师徒制度建设,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师徒关系管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师徒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师徒关系的内容和要求。
(2)制定师徒考核和评价制度,确保师徒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指导。
(3)定期组织师徒交流活动,提升师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加强了师徒关系的建设,促进了师承教育的良性发展。
2.提升中医师资培养质量为了提高中医师资的培养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对中医师资培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制定中医师资培养标准,明确中医师资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升中医师资的综合素质。
(2)加强中医师资的培训和考核。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和考试,提升中医师资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
(3)加强中医师资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加强临床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提高中医师资的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本年度中医师资的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工作成果1.师徒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加强师徒交流和沟通,师徒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师承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2.中医师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培养和考核,中医师资的专业素养、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3.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中医师资的培养和推广,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1.师徒关系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在本年度师徒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部分师徒关系紧张和冷漠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中医师资的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
虽然在本年度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了中医师资的培养质量,但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06825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0.png)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一、总体概述____年,我院在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协调一体,形成了高效有序的工作氛围。
同时,广大教师、培训人员和学生们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师承教育工作的发展。
年度总结,旨在总结经验、总结不足、总结成果、总结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推进我院的师承教育工作。
二、经验与成果在____年的师承教育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经验与成果:1.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师承教育制度,明确了师承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工作要求,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了师承教育的有序进行。
2.培养高素质师承人员:我们注重培养师承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和培训课程,选拔出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卓越教学能力的中医师,为培养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师承教育。
3.创新教学方法:我们积极探索适合中医教育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展问题导向的教学、病例讨论、技能操作等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4.加强师徒互动:我们鼓励师徒之间的密切互动,定期组织师徒座谈会和教学交流活动,让学生与中医师深入交流,增加师承教育的交流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丰富教学资源: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的中医师,并与其他医院、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以上经验与成果,为我院的师承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院的中医教育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____年的师承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1.师承人员素质不一:师承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师承人员在教学能力和临床经验上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
2.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有些课程的教学设备、教材等还有待改善,影响了师承教育的质量。
3.教学评估机制不完善:目前的教学评估机制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估方法,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中医院师承年度总结(3篇)
![中医院师承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2315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08.png)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中,我们中医院师承团队紧紧围绕医院工作大局,秉承“传承中医,服务人民”的宗旨,不断提升中医诊疗水平,积极开展师承教育活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强化中医人才培养(1)开展师承教育:本年度,我们中医院师承团队共开展师承教育活动20余次,涉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科室。
通过理论授课、临床带教、学术交流等形式,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
(2)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来我院授课,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学术讲座,提高了我院中医诊疗水平。
2. 提升中医诊疗水平(1)加强中医经典学习: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提高中医理论素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2)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如针灸、推拿、拔罐等,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1)举办中医文化节:以中医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医文化,提高社会对中医的认知度。
(2)开展中医科普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医院网站等平台,普及中医知识,提高民众对中医的认识。
4. 深化医改工作(1)推进分级诊疗: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诊疗下沉,提高基层中医服务水平。
(2)优化医疗服务:简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亮点1. 师承教育成果丰硕:本年度,我院师承学员在中医诊疗、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医院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中医诊疗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加强中医经典学习等措施,我院中医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 中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医文化节、中医科普宣传等活动,使中医文化深入人心,提高了社会对中医的认知度。
四、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秉承“传承中医,服务人民”的宗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fdc2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1.png)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中医师承,传承中医传统。
作为中医师学习重要形式,意义非凡。
跟师学习在师承过程中至关重要。
师者,传医术、授经验。
学者,虚心求教、勤奋钻研。
通过跟师,感悟中医精髓,传承古老智慧,为中医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中医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1 中医师承是中医传统师徒传承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跟师学习是中医师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1、选择好的导师非常重要。
好的导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能够指导你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你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知识。
能够为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你实现中医师承的.目标。
能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跟师学习要勤奋认真。
中医师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我们要勤奋认真,认真学习导师传授的知识和技巧,不断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疗效。
3、要尊重导师,认真听从导师的指导。
跟师学习期间,我们要尊重导师,认真听从导师的指导,遵守学习纪律和规定,尊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4、要善于交流和沟通。
中医师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导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
同时,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与导师和其他学员进行探讨和协商,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总结起来,中医师承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通过跟师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知识,提高疗效,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2 中医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和经验。
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有幸能够接触到这宝贵的医学遗产,通过师承的方式学习并实践中医。
中医师承工作总结
![中医师承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b71636b52acfc789ebc9a2.png)
中医师承工作总结篇一:中医师承年度总结中医师承年度总结从医十八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内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
故大多数情况下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
今年有幸能师承于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之一陈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
陈老在“仁心、仁德、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
理论来源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
当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
如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5篇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3916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d.png)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5篇第一篇: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中医院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总结我院自2010年10月被确定为五级师承教育试点单位以来,在县卫生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医院领导重视,创新进取、继承发扬组织管理,落实带教任务,对推进我院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升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将今年的五级师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组织管理师徒传授方式是中医药学重要的继承方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医院领导深知师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管理部门,确定专人管理。
由医务科负责日常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围绕师承教育,督导学术继承人跟师笔记、月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等的完成,保证了师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二、带教情况根据县乡村三级师承教育的相关文件,我院有4名带教老师,12名学术继承人。
按照《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带教日志》、《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月记》的要求,做好每次跟师随诊或实际操作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心得体会,认真写好月记。
我院跟师学生12名,每位学生每年完成导师临床医案总结24 份,学习心得 24篇,跟师笔记 96篇。
公开发表临床经验的论文1 篇,在省级、市级进行学术交流论文6 篇。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顾燕、王承芳、韩燕、王顺琴、屈小琴、王晓红,带教日志共完成576篇,其中顾燕在中国保健杂志发表论文1篇。
不断创新师承教育工作,保证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学习的连续性。
一是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的多年学术经验认真对学生的日志、临床医案、跟师笔记进行批阅、修正,提出修改意见,指出辨证或用药的不足,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
二是开展专题讲座和病案讨论,学生通过整理病案讨论,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都有详细的记录,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两年的师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3篇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78ed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7.png)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3篇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所在的中医院在师承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
经过全体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师承人才。
首先,中医院在师承教育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典文献研究等。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组织了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等活动,让学员们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医诊疗中。
其次,中医院注重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师承氛围。
我们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学员可以提出问题和疑惑,而教师则会给予积极解答和指导。
在临床实习中,每位学员都有一位教师带领,指导他们诊断、治疗患者,从而真正实现了师承教育的目的。
此外,中医院还注重师承传统医学的传承。
我们定期邀请资深中医名家来校授课,让学员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医学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中医研究,推动传统医学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院在师承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和传统医学传承,我们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师承人才。
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中医院在师承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在师承教育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人才队伍。
首先,我们重视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中医基本理论知识,还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我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临床实习、病例讨论等,我们帮助学生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增强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学生们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治疗方案,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此外,我们还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师承氛围。
师承中医医案总结报告范文(3篇)
![师承中医医案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d60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9.png)
第1篇一、引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师承中医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使中医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近年来师承中医医案进行总结,旨在探讨中医临床诊疗的特点、规律和经验,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师承中医医案概述1. 案例来源本报告所收集的师承中医医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师承教育机构、医院和诊所,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多个临床科室。
2. 案例特点(1)辨证论治:师承中医医案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注重整体观念:中医师承医案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内外环境密切相关,治疗时应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功能。
(3)注重疗效:师承中医医案注重疗效,追求标本兼治,力求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三、典型案例分析1. 内科案例(1)病例:李某,男,6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长期服用西药控制血压,但效果不佳。
(2)诊断: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
(3)治疗: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为主,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4)疗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2. 外科案例(1)病例:张某,女,35岁,患乳腺增生多年,曾接受西医治疗,但效果不佳。
(2)诊断:中医诊断为乳癖,西医诊断为乳腺增生。
(3)治疗: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方用逍遥散加减。
(4)疗效:治疗3个月后,患者乳腺增生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
3. 妇科案例(1)病例:王某,女,40岁,患月经不调多年,表现为经期腹痛、经量过多。
(2)诊断: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治疗: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养血调经、活血化瘀为主,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
(4)疗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恢复正常。
四、经验与体会1. 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师承医案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60篇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6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8524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2.png)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60篇摘要:1.中医师承概述2.跟师心得总述3.心得篇目1-104.心得篇目11-205.心得篇目21-306.心得篇目31-407.心得篇目41-508.心得篇目51-609.跟师心得总结正文:【中医师承概述】中医师承是中医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跟随有经验的中医师学习,掌握中医诊疗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历史悠久,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跟师心得总述】本文收集了60 篇中医师承跟师心得,旨在分享跟师过程中的所学所得,以期为中医学子提供借鉴。
这些心得篇目涵盖了中医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学生在跟师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心得篇目1-10】2.望诊心得3.问诊心得4.闻诊心得5.八纲辨证心得6.脏腑辨证心得7.病因病机心得8.针灸治疗心得9.中药方剂心得10.养生保健心得【心得篇目11-20】11.内科疾病治疗心得12.外科疾病治疗心得13.儿科疾病治疗心得14.妇产科疾病治疗心得15.眼科疾病治疗心得16.耳鼻喉科疾病治疗心得17.口腔疾病治疗心得18.皮肤科疾病治疗心得19.针灸临床心得20.中药炮制心得【心得篇目21-30】22.时方应用心得23.温病学心得24.伤寒论心得25.金匮要略心得26.内经心得27.难经心得28.针灸大成心得29.医案分析心得30.临床实践心得【心得篇目31-40】31.中医养生心得32.食疗养生心得33.情志调养心得34.运动养生心得35.针灸美容心得36.中医心理疗法心得37.中医外治法心得38.五禽戏心得39.八段锦心得40.易筋经心得【心得篇目41-50】41.中医经典导读心得42.中医文献学心得43.中医医史心得44.中医各家学说心得45.中医哲学心得46.中医文化心得47.中医科普心得48.中医国际交流心得49.中医政策与法规心得50.中医教育心得【心得篇目51-60】51.中医伦理心得52.中医心理心得53.中医护理心得54.中医康复心得55.中医全科心得56.中医麻醉心得57.中医急诊心得58.中医重症心得59.中医预防医学心得60.中医未来发展趋势心得【跟师心得总结】通过阅读这60 篇心得,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师承跟师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程,涉及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20篇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6458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c.png)
中医师承跟师心得20篇1. 心得:在师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中医学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医学的不足之处,希望日后能继续不断学习、进步,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心得:师承不仅是知识传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生观的传递,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医术、医德,更是师傅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在师承中,我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感受到了传统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心得:师傅不仅仅是一个导师,更是一个良师益友,关心指导我的同时,还为我提供了很多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良好的师徒关系,我学习到了很多真正有用的知识和经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4. 心得:师承让我认识到中医中“治未病”的理念,即预防、调节、保健等方面的重要性。
师傅在教学过程中,每每强调中医对于身体全局的调节作用,让我明白了预防疾病才是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方向。
5. 心得:在师承中,我感受到了中医理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精准性。
师傅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更让我亲身接触到诊断、治疗实践的全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中医学的奥妙。
6. 心得:通过师承,我学会了如何把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
在师傅的指导下,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中药的配伍、辨证论治等技能,更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
7. 心得:师承不仅学习中医学的技术和理论,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师傅的传承中,我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厚重历史,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与使命,珍惜传统文化,志存高远,继续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心得:通过师承,我领悟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治未病的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逐渐注意保持身心健康,注重饮食、锻炼、调节情绪等方面,健康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9. 心得:在师承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师傅对于中医事业的热情与追求。
师傅不仅精通中医理论和技术,更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致力于中医传承与创新,这些精神和理念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2ba69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9.png)
中医师承总结中医师承总结1本人于2______年8月开始在____市中医院实习。
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
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
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
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
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
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
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
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
”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
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
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
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
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
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
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
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
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
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
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
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
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2篇)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ec2b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5.png)
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一、综述师承教育是中医院培养中医传承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传承中医文化、保持中医技术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本次总结主要从师承教育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工作目标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出一批中医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继承中医传统的优秀中医师。
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扬传统中医文化,提高中医疗效,为中医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主要内容师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践经验、技术传承等方面。
理论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典著作、诊断方剂等。
实践经验的培养则通过实习、临床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熟练掌握中医诊疗技术。
技术传承则是通过师徒制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有经验的中医师一起工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
四、教学方法师承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
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实习、临床实践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自进行诊疗工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则是通过临床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医诊疗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实施效果师承教育的实施效果主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中医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经验积累情况等。
临床能力则是通过学生的临床实践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诊断能力、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疗效评估等。
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师承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存在问题在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理论教学侧重度不如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薄弱。
其次,师承教育中对实践经验的传承不够充分,很多优秀中医师的经验无法被学生所掌握。
另外,师承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估体系还不完善,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
中医师承学习季度小结3
![中医师承学习季度小结3](https://img.taocdn.com/s3/m/e54029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d.png)
中医师承学习季度小结3近一个季度的中医师承学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反复学习、实践和探索,我对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这个季度中所取得的重要收获和学习心得。
一、理论学习在这个季度里,我对中医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我对于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中医注重整体思维,强调辨证论治的独特理念。
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比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临床实践除了理论学习,我还积极参与了临床实践。
通过在中医诊所的实习和师傅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我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和困惑,但是多亏了师傅的悉心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
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运用中药和针灸等疗法来治疗疾病。
临床实践使我对中医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学习心得在这个季度中,我明白了学习中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沉淀知识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
同时,我也发现了中医的魅力所在。
中医作为一门传统医学,注重的是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的是通过调整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而不只是简单地消除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更加人性化,符合自然法则,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四、下阶段的学习计划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
准确把握中医的核心思想和方法,是提高中医治疗效果的关键。
同时,我还计划积极参与更多的临床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提升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能。
另外,我也会多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与同行们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
总结起来,这个季度的中医师承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5f4b8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e.png)
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引言: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独特的瑰宝。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我院一直注重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通过对2024年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的总结与回顾,我们可以掌握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
一、工作回顾:2024年,我院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院内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医药学的重要性和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必要性,增强了大家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关注。
其次,我们加强了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培训力度,今年举办了多次中医院师承教育培训班,旨在提高中医师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了一系列中医院师承教育活动,包括中医讲座、经验交流会等,为中医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二、存在问题:尽管我们在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中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
其次,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与长期性,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师。
同时,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还不够,很多人对中医药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
三、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来加强和改进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中医师的培养力度,增加中医院师承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医师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培训体系,建立起由基础知识、临床实践和研究发展三个方面组成的培训系统。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中医药学讲座、开展中医师交流活动等方式,增强大家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和关注。
四、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大对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实施得到落地和推进。
同时,我们还将持续改进中医院师承教育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中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中医儿科师承年度总结(3篇)
![中医儿科师承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5aab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5.png)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师承弟子,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医儿科的重要使命。
在导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不断学习、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儿科诊疗水平。
现将本年度的师承学习总结如下:一、学习情况1. 理论学习本年度,我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对中医儿科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提高了自己的中医素养。
2. 临床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学习了中医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我熟练掌握了中医儿科的诊疗技巧,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
3. 学术交流本年度,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交流中医儿科诊疗经验,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同时,我还参与了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为中医儿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成果1. 提高诊疗水平通过一年的师承学习,我在中医儿科诊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成功治愈了多名疑难病例,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2. 传承中医文化在临床实践中,我注重中医文化的传承,将中医儿科的诊疗理念、方法传授给患者,使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3. 发表学术论文本年度,我撰写并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医儿科的学术论文,为中医儿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不足与反思1. 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虽然本年度在中医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导师的要求相比,我的理论知识仍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2. 临床经验不足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处理一些疑难病例时,仍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3.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表达病情、解释治疗方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师承年度总结
从医十八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内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
故大多数情况下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
今年有幸能师承于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之一陈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医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
陈老在“仁心、仁德、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
理论来源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
当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
如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
陈老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还应该熟知中药学的知识,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并且能够熟悉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与安全。
因此,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到中药房辨识药材;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的联系起来,不断思考可总结,使得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与时俱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陈老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求,其局限性已渐渐在临床上显露。
为弥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方法不足,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指标作为中医辨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还给传统的辨证思维方式以新的思想。
陈老主张1.病证结合。
在临床中,首先是诊断病人患了什么病,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
治疗。
只有病证并重,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临床疗效才显着。
如临床常见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部分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都可表现为右肋部胀满或痛,都可用疏肝理气法治疗,但由于二者各有其病理特点,治疗时还应同中有异。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加郁金、茵陈、焦栀子等利胆之品;胃、十二指肠溃疡:加左金丸、海螵蛸等制酸。
2.无症从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些疾病早期或后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可辨,而理化检查异常。
对这类病人,采用因病施治之法。
3.无病从证。
无病是指目前暂时未能诊断出来的病,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口干等各种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但中医辩证却已明确显示胃阴虚、肝肾阴虚证。
此时应无病从证,采用益胃汤或一贯煎、六味地黄丸之类的方剂加减治疗,常获得满意疗效。
4.中西结合。
中医、西医虽然理论体系不同,各有长处、各有千秋,不能相互攻击其短,而应该取长补短。
一个好的中医,应在学习中医同时,不断学习现代医学,为中医学服务,提高临床疗效。
如肺结核,慢性胃炎等。
四、总结老师经验,学以致用。
陈老师行医几十年,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治疗各种内科、妇科及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
在跟师学习的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陈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
他并常常把临床实践中需要我们重点学习和掌握的临床技巧,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把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用于教导我们,使我们从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中提升自己。
我深深体会到跟诊和病案整理是继承老师经验的有效途径。
跟随老师应诊,面对临床病例,从写病例、四诊
入手,反复体会老师的辨证思想、用药经验,包括如何抓主症、辨证分析、治法、用药经验及诊疗技巧。
医案可以反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利用空闲时间,整理老师医案,特别是一些疑难病案及用药疗效显着的病案,分析老师的用药特点,从中受到启发,以指导自己临床的辨证施治。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总结出陈老师在临证时主张采取双重诊断,灵活运用“病证结合”、“无症从病”、“无病从证”等方法,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
例如:老师在胃痞病治疗中,结合现代医学胃镜的检查手段,对应用药,此乃老师用药特色,临床疗效确切。
如患者胃镜检查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常加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紫花地丁,蒲公英,高良姜,砂仁等,因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理作用,并辩证使用,而不脱离中医辩证,把所有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罗列一起,这样就偏离了中医辨病与辩证的理论宗旨。
再如乙肝的治疗,陈老会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以明确大、小三阳,肝功有无异常,再结合临床辩证论治。
陈老师将乙型肝炎的病因概括为内、外两方面。
外因有湿热疫毒、饮食不节。
其中最主要的是湿热疫毒。
“湿”反映乙型肝炎具有重浊粘滞的性质,整个病变过程缠绵难愈。
“疫毒”则反映其具有传染性的特征。
内因则与正气亏虚、内伤不足有关。
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正气不足首先变现为肝肾亏虚。
当湿热疫毒侵袭人体,如若正气实,邪气微则可驱邪外出,临床可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轻微。
若正虚邪恋,则病
情迁延不愈;若邪实正衰,正不胜邪,则病情危重。
因此,临床上必须将扶助正气放在重要的位置。
临床上陈老将乙型肝炎分为以下四型来辨证论治:1、肝胆湿热型症见:胸脘痞满,恶心呕吐,腹胀,厌油纳差,口干而苦,小便黄,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部分患者有目黄、身黄、发热,舌质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醒脾,活血凉血。
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症见:胁肋胀痛,胸闷腹胀,体倦乏力,纳差嗳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多弦。
治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
方用四逆散加减。
3、肝郁脾虚型症见:身倦乏力、胁肋胀痛,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宜疏肝活血,健脾益气。
方用逍遥散加减。
4、肝肾阴虚型症见:体倦乏力,右胁不适,或有隐痛,头晕耳鸣,腰背酸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宜滋肾柔肝,养阴活血,方用一贯煎加减。
乙肝的治疗到现在仍是医学界的难题,西医无特效药。
而中医治疗有可喜的进步,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陈老师在治疗乙肝时,常常辨证选用具有降低转氨酶的药物,如邪热或湿热炽盛的急、慢性肝炎伴转氨酶升高者常常选用垂盆草;湿偏盛者常常选用虎杖;热偏盛者可选用龙胆草;而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者往往加用五味子。
而护肝降转氨酶的药物,常选用柴胡,茵陈,女贞子,五味子等有疏肝柔肝作用的药物。
陈老师之所以这样用药是基于对药物性味、功效、特性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在跟师陈老学习过程中,让我亲身体会了陈老运用经方、验方治
疗一个个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重症,取得满意的疗效,而这些学习心得单从教课书中是根本不能体会得到的。
我相信只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中医不但能治病,而且能够治大病。
从而更坚定了学习中医、从事中医工作的信心,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带领科室成员,积极运用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为每一位住院病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使我科住院患者的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100%,不但突出了中医药特色,而且收到很好疗效,受到患者好评。
综合以上体会,我认为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是学好中医的捷径;名师心传口授、临证指导,是学好中医的最好方法;学好中医必须要在“悟”字上下功夫。
名老中医专家以对中医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毫无保留地教授我们,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为岐黄医术的兴旺昌盛而努力奋斗!
继承人:李**
**中医医院
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