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kV 直流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

合集下载

±80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

±80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08±80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本规定......................................................................... . (1)4 施工准备......................................................................... . (2)5 塔式起重机分解组塔 (2)6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3)7 内悬浮外拉线摇臂抱杆分解组塔 (10)8 落地摇(平)抱杆分解组塔 (13)9 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15)10 其他组立铁塔方式 (18)11 质量保证措施 (19)12 安全措施......................................................................... .. 19前言本《±80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是由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本标准是在总结我国500kV、750kV及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参考750kV及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标准编写的。

本标准主要内容如下:——范围;——基本规定;——组塔方式及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研究

±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研究

±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研究摘要:±800kV直流架空线路是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直流系统至关重要。

带电作业技术是保障±800kV直流架空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是其中的关键参数。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得到不同带电作业方法的典型作业位置;根据带电作业危险率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典型作业位置安全距离及组合间隙的带电作业危险率,验证了±800kV直流架空线路典型带电作业方法路径的合理性。

关键词:±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1.±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典型作业位置关于±800kV直流架空线路的带电作业,导线形式结构、各种塔型具体的构件布置等皆不相同,然而带电作业典型工作位置基本相同。

±800kV线路带电作业的几种典型工作位置分别如图1所示:1)带电作业人员立于塔身(地电位),如图1(a)所示;2)带电作业人员在铁塔横担上(地电位),如图1(b)所示;3)带电作业人员位于导线与铁塔之间(中间电位),如图1(c)所示;4)带电作业人员位于导线上(等电位),对带电导线进行作业如图3.1(d)所不;±800kV线路中典型带电作业位置如图1中所示。

图1 典型带电作业位置图2.±800kV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原理带电作业危险率指带电作业绝缘间隙的绝缘损坏率,根据统计学原理,假设操作过电压及空气间隙击穿的概率都服从正态分布,则带电作业危险率可通过以下计算公式得到:根据GB/T18037《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标准的规定,可接受的危险率水平应小于1.0 x10-5,故此次作业中关于带电作业危险率的计算均基于以上理论,运用数学函数编制计算机编程可计算相应的带电作业危险率。

带电作业危险率是衡量作业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云广±800kV直流线路仿真塔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云广±800kV直流线路仿真塔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Ke o d : 0 VHV rjc; igp s th gi us;ltd orcin yw r s±8 0 DCpoeta a;wi i k r c n mp l a i e ret e tu c o
研究 不 同绝缘 子 片数 即不 同间 隙距离 下 ,塔头
i fm,两侧呈 梯形 ,中部宽 37 0 l 0 mm,边沿 宽 1 0 0 8 ml。立 柱上 部直 至 9 m 长 的部 分 ,横截 面为边 长 T l 370mm 的正 方形 。导线 排列方 式 为 v 形 串 , 缘 0 绝 子 串夹 角 为 9。导线采 用 6分裂 L J 604 钢 芯 0, G - 3/5
铝绞线 , 导线极间距离为 2 I 2T 1。典型直线杆塔塔头
21 0 0年 第 4卷 第 2期
21 0 0, V 1 4,No 2 o. .
南 方 电 网 技 术
S OUT HERN POW ER YS S TEM TECHNOLOGY
Hale Waihona Puke 系统 、配置与方法 S se . n g r t n& M eh d y tm Co f u a i i o to
2 C GT c n lg eerhC ne, u n zo 16 3 C ia . S eh oo yR sac et G agh u5 2 , hn ) r 0
Ab t a t h wi h n mp le d s h r e c a a trsis o i la a c t i lt n t we so u n n— Gu n d n sr c :T e s t i g i u s ic a g h r ce it far ce r n e a mu a i o r fY n a c c s o a g o g± 8 0 k 0 V

±800kV特高压复奉直流接地极线路调爬工程施工技术

±800kV特高压复奉直流接地极线路调爬工程施工技术

±800kV特高压复奉直流接地极线路调爬工程施工技术顾俊杰;袁奇【摘要】强调了提高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水平的重要性,通过将接地极线路绝缘子片数增加至5片,并按照间隙与绝缘子干弧距离比值为(80+2.5)%配置并联间隙,同时确保满足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安全距离要求等技术要点,确保了接地极线路满足线路运行规范,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探讨了±800kV奉贤换流站-廊下接地极线路调爬工程的施工技术,并为重要输电通道特高压直流线路技改工程提供施工经验.%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insulation level of UHVDC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The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insulators are increased to 5 pieces;the parallel gap is configu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ulator gap dry arc distance ratio (80+2.5)%,ensuring that wire-to-ground safety distance and cross-cutting requirements and other technical points meet the demands and that the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operates according to the line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Therefor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wer network have been improved.Besides,it discusses the creepage adjust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porch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in ± 800kV Fengxian converter station,and provides some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HVDC transmission channel lin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期刊名称】《电力与能源》【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直流输电系统;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电网运行【作者】顾俊杰;袁奇【作者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上海 20006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上海 20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随之迅猛增长。

正负800kV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正负800kV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正负800kV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八、一前言目前,随着直流电压等级由原来的500 kV 上升到800 kV ,导致换流站和线路的绝缘部分在总设备投资所占比重相当大。

如输送容量约为原来的2 倍,因绝缘故障带来的损失以及系统的扰动问题严重。

所以,优化直流系统过电压保护,进而确定合适的换流站绝缘水平,在换流站设备设计、制造和试验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如果绝缘水平取得过高就会造成换流站的设备尺寸过大即难度太高,若取得过低则导致运行中故障率或是停电损失和维护费用增加,进而造成经济浪费。

1.换流站交流侧的操作过电压及电压选择1.1 操作过电压换流站的交流侧中有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以及三相接地故障出现,随后在故障清除的过程中,换流变和滤波器组会通过系统的阻抗进行充电,进而引起暂态过程在交流侧产生过电压,而且电压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

由相间过电压通过换流变传递到了阀侧,需要计算出换流站交流侧A类型避雷器与换流阀V类型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以及能量的工况。

若果按保守的方法来计算故障清除过电压时,假设在故障期间以及故障之后换流站一直处于闭锁的状态,由于阀闭锁时,串联的两个阀相间接在避雷器上,产生能量很小,另外阀侧相间过电压最高。

如果故障期间阀闭锁投入旁通对时,就会有部分阀相间接在避雷器上,其能量最高。

所以,这与常规低压直流工程一样,换流变的断路器和交流滤波器组装有合闸电阻,能够抑制交流滤波器组和换流变的操作过电压。

1.2换流站交、直流侧避雷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在某一瓷器厂生产的420 kV 避雷器在吸收较高的预注能量之后,能够承受 1.03 倍避雷器额定电压的时间超过了1000 秒,所以,如果选择的额定电压为400 kV 的国产避雷器也能够保证安全。

跟据调查本厂的换流站交流侧选择的额定电压达到400 kV,则直流工程的换流变侧A类型的避雷器额定电压选择为399 kV,这是多年实践运行的经验。

所以,这里建议换流站交流侧的避雷器,还包括交流母线避雷器都选用额定电压为400 kV 的避雷器,即不需要照搬以前500 kV 直流工程的模式,交流母线避雷器只需选用420 kV 避雷器,作为换流变侧和交流滤波器母线侧则选用400 kV 避雷器。

±800kV直流线路邻近耐张塔档弧垂与验评规程偏差的讨论

±800kV直流线路邻近耐张塔档弧垂与验评规程偏差的讨论

±800kV直流线路邻近耐张塔档弧垂与验评规程偏差的讨论作者:毕和生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07期摘要: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中对导、地线相间弧偏差一般按合格级300mm,优良级250mm执行,连续档紧线观测弧垂时,必须执行这个标准,但输电线路工程遇到连续档较少的耐张段时,难免会选择邻近耐张塔档作为观测档,铁塔受转角度数、横担宽度、基础预偏、横担预拱、耐张串长、串重等影响,相间实际档距和高差可能不相等,这种情况下观测的弧垂就不一定能《评定规程》标准执行。

本文以工程实际为例,计算相间弧垂实际偏差,探讨邻近耐张塔弧垂观测方法。

关键词:±800kV;输电线路;弧垂;验评规程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1 观测档概况3 结论经笔者对本工程其它类似情况进行验算、对比,发现所有邻近耐张塔档的实际弧垂均比不考虑转角、串长、串重、相间档距差等因素的弧垂都偏大,导线弧垂增大比例为27%~33%,地线弧垂增大比例为5.5%~9%,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一档的弧垂为30m,则导线弧垂要增大近10m,那么对地距离则有可能不够,笔者针对此疑问也进行反复验算,设计断面图上已经考虑过这些影响,实际对地距离是安全的。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以下结论:1 施工现场如果不能选择直线档作为观测档来控制紧线弧垂,可以选择邻近耐张塔作为观测档观测弧垂,但必须考虑耐张塔转角、相间档距差、串长、串重等因素,不能一味追求《评定规程》中的要求值,这样符合架空线的力学计算模型;2 孤立档紧线时,需要考虑两侧耐张塔对弧垂的影响,考虑到耐张塔基础的预偏和横担的预拱,计算数据必须以现场实测为准;3 运行单位验收时,不推荐以邻近耐张塔作为观测档检查,更不能以《评定规程》要求值作为判定合格、优良的标准。

4 ±800kV直流线路验收规范中的“不推荐以邻近耐张塔作为观测档”是正确的,因施工时,连续档采取的是先断线、紧线,再平衡挂线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施工,在移印后,邻近耐张塔档的架空线会自动平衡,该档相间弧垂本身就不会相等。

201701_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跳线上绕耐张塔研究_吴庆华_刘文勋_李健_赵远涛_徐维毅_朱焰

201701_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跳线上绕耐张塔研究_吴庆华_刘文勋_李健_赵远涛_徐维毅_朱焰

表 2 上绕跳线耐张塔与下引跳线耐张塔的钢材指标比较
塔头设计及技术经济比较,结论与内角侧一致,也推 荐采用三 I 型跳线串 + 软跳线方案。
呼高 /m
下引跳线耐张塔 JC27151A 的塔重 / t
上绕跳线耐张塔 JC27151B 的塔重 / t
4 上绕跳线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从耐张塔受力荷载角度来看采用跳线上绕布置 后,上绕跳线耐张塔与同呼高的常规型下引耐张塔 相比,导线垂直、水平、纵向负荷没有变化,仅仅地线 支架多出了上绕跳线和 3 串跳线串的负荷,对耐张 塔负荷几乎没有显著影响。
第 40 卷第 1 期 2017 年 2 月
四川电力技术 Sich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Vol. 40,No. 1 Feb. ,2017
图 4 不同上绕跳线方案示意图 表 1 上绕跳线 0° ~ 20°转角耐张塔内角侧的跳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大风工况
项目
跳线风偏角 /( °) 跳线串风偏角 /( °)
耐张塔塔型 跳线方案
呼高差额 /m 地线支架高度差额 /m
塔材费用差额 /元 跳线费用差额 /元
总费用差额 /元
JC27151 - 48A 双 V 型硬跳线
0 0 0 0 0
JC27151 - 48B 三Ⅰ型软跳线
0 9 24 956 - 45 766 - 20 810
JC27151 - 39B 三Ⅰ型软跳线
-9 9 - 70 448 - 45 766 - 116 214
从表 3 中可以得出: 1) 相同呼高的跳线上绕耐 上绕后带来的经济性,结论如下:
85. 98( 等效 42 m)
36
85. 54
89. 20( 等效 45 m)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用避雷器的研制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用避雷器的研制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用避雷器的研制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线路分布广的特征。

在地理条件复杂、气温气象变化大、地形地貌恶劣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气象变化剧烈的地区,由于雷电活动频繁而且不规律,因此线路容易收到雷电干扰,给输电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需要对雷击造成的故障进行分析,对非故障性雷击、故障性雷击、普通故障等进行分类,得到正确的雷击特性的分析数据对于线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1±800kV直流线路雷击闪络特性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曾对仿真模拟塔头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对±800kV真型塔头雷电冲击电压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真型塔头空气间隙进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表明,±800kV塔头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与空气间隙距离保持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且雷电冲击的放电路径集中在均压环到横担、均压环到立柱的最短空气间隙路径上,其放电弧道呈直线状,充分反映出雷电冲击放电路径主要沿着最短空气间隙距离发展的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000m以下,在操作冲击电压下,导线与杆塔的净空气距离达到6.1m时,可以满足对空气间隙的最低要求,此时塔头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约为3660kV。

2±8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设计要点区别于交流线路避雷器,直流线路避雷器在运行条件、工作原理与之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流线路避雷器可利用电流自然过零点的时机来切断续流,而直流线路避雷器没有电流过零点可以利用,因此直流线路避雷器灭弧较为困难;②正常运行时,由于直流积污,直流线路避雷器的污秽情况更加严重;③直流线路避雷器外绝缘要求高。

通过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特征及绝缘配置的分析,可以发现直流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条件比交流线路避雷器更加严酷,因而对直流避雷器提出的技术要求更高。

高压直流输电复习题及答案

高压直流输电复习题及答案

⾼压直流输电复习题及答案⼀、1.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怎样构成的,有哪些主要部分?主要构成:整流站,逆变站和直流输电线路三部分。

2.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类型有哪些,系统接线⽅式如何?单极系统双极系统背靠背系统3.直流输电的优点是什么?●直流输电架空线路只需正负两极导线、杆塔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损耗⼩;●直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造价低、损耗⼩、不易⽼化、寿命长,且输送举例不受限制;●直流输电不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容量送电;●采⽤直流输电实现电⼒系统之间的⾮同步联⽹;●直流输电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换流器消耗的⽆功功率均可由控制系统进⾏控制,可以改善交流系统的运⾏性能;●在直流电的作⽤下,只有电阻起作⽤,电感电容均不起作⽤,可很好的利⽤⼤地这个良好的导电体;●直流输电可⽅便进⾏分期建设、增容扩建,有利于发挥投资效益;●输送的有功、⽆功功率可以⼿动或⾃动⽅式进⾏快速控制,有利于电⽹的经济运⾏合现代化管理。

4.直流输电的缺点是什么?●直流输电换流站⽐交流变电所的设备多、结构复杂、造价⾼、损害⼤、运⾏费⽤⾼、可靠性也差;●换流器对交流侧来说,除了负荷(在整流站)或电源(在逆变站)是⼀个谐波电流源以外,还是⼀个谐波电流源,会畸变交流电流波形,需装设交流滤波器;换流器对⾄直流侧来说,除了是电源(在整流站)或负荷(在逆变站)以外,它还是⼀个谐波电压源,它会畸变电压波形,在直流侧需装设平波电抗器合直流滤波器;●晶闸管换流器在就进⾏换流时需消耗⼤量的⽆功功率,在换流站需装设⽆功补偿设备;●直流输电利⽤⼤地(海⽔)为回路⽽带来⼀些技术问题;●直流断路器没有电流过零可以利⽤,灭弧问题难以解决。

5.直流输电的应⽤有哪些?●远距离⼤容量输电●电⼒系统联⽹●直流电缆送电●现有交流输电线路的增容改造●轻型直流输电6.直流输电的⼯程⽬前有哪些?其输送距离、输送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各为多少?两端换流站各为哪⾥?⾈⼭直流输电⼯程输送距离54km,输送电压等级±100kv,输送容量为100MW,整流站在浙江省宁波附近的⼤碶镇,逆变站在⾈⼭本岛的鳌头浦;葛洲坝——南桥直流输电⼯程,距离1045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1200MW,整流站在葛洲坝⽔电站附近的葛洲坝换流站,逆变站在上海南桥换流站;天⽣桥——⼴州直流输电⼯程,距离9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1800MW,整流站在天⽣桥⽔电站附近的马窝换流站,逆变站在⼴州的北郊换流站;嵊泗直流输电⼯程,距离66.2km,电压等级±50kv,容量6MW,可以双向送电,整流站在上海的芦潮港换流站,逆变站在嵊泗换流站;三峡——常州直流输电⼯程,距离8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三峡电站附近的龙泉换流站,逆变站在江苏常州的政平换流站;三峡——⼴东直流输电⼯程,距离88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湖北荆州换流站,逆变站在⼴东的惠州换流站;贵州——⼴东直流输电⼯程,距离9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贵州安顺换流站,逆变站在⼴东的肇庆换流站;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程,电压等级120kv,容量360MW,;⼋、1.换流站过电压保护装置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经历了保护间隙、碳化硅有间隙避雷器,⾦属氧化物⽆间隙避雷器2.直流避雷器与交流避雷器运⾏条件和⼯作原理的差别是什么?(1)交流避雷器可以利⽤电流⾃然过零的时机来切断续流,⽽直流避雷器没有电流过零可以利⽤,因此灭弧较为困难;(2)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容元件远⽐交流系统多,换流站避雷器的通流容量要⽐常规交流避雷器⼤得多;(3)正常运⾏时直流避雷器的发热较严重(4)某些直流避雷器的两端均不接地;(5)直流避雷器外绝缘要求⾼3.对直流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要求:⾮线性好,灭弧能⼒强,通流容量⼤,结构简单,体积⼩,耐污性能好4.避雷器芯⽚导通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第⼀阶段为低电场下的绝缘特性;第⼆阶段为中电场下避雷器的限压特性;第三阶段为⾼电场强度下的导通特性5.氧化锌避雷器性能的基本参数有哪些?避雷器参考电压U ref,避雷器参考电流I ref,避雷器额定放电电流,避雷器保护残压U res,避雷器保护特性,避雷器连续运⾏电压6.直流输电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的是什么?⽬的是寻求⼀种避雷器配置合参数选择⽅案,保证换流站所以设备在正常运⾏、故障期间及故障后的安全,并使得全系统的费⽤最省。

直流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外绝缘配置与电磁环境控制

直流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外绝缘配置与电磁环境控制

电磁环境控制
• 4、换 流 站 噪 声 控 制
运行经验表明,±500kV换流站的噪声已接近限值,±800kV换流站的声 源设备数量、容量和运行电压都比±500kV大,其噪声控制更加严峻,必须 从降低声源噪声功率、阻碍噪声传播途径和优化设备布置三个方面采取综合 措施。 降低声源噪声功率是控制噪声的根本,设备制造厂商为此对设备声结构 进行了优化、并大量采用了降噪降震材料。为阻碍噪声传播途径,中国特高 压换流站站界处均设置有声屏障,针对换流变等主要声源设备,采用了 “Box-in”降噪技术。在换流站设备布置方面,中国特高压换流站采用了阀厅 和换流变压器面对面布置方案,相比于阀厅和换流变压器一字形布置,其噪 声水平明显改善,两种布置方案下的噪声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
电磁环境控制
4、换 流 站 噪 声 控 制
图2 换流变和阀厅一字形布置时的噪声分布
图3 换流变和阀厅面对面布置时的噪声分布
小结
• 直流特高压输电大多应用于低海拔地带, 具有与交流特高压输电类似的间隙距离。
• 直流电的静电吸附效应导致污秽积聚对绝 缘子串的绝缘性能有更高要求。
• 直流特高压输电的通信干扰较低但是换流 站的噪声污染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因素。
表5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截面,分裂型式和极间距
电磁环境控制
• 3、线 路 附 近 地 面 合 成 电 场 和 离 子 流 密度控制
中国直流特高压工程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极导线最小对地高 度将线路下的地面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控制在限值要求的水 平。中国目前已建成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均为单回水平排列,线 路的最小对地高度,在非居民区取18m,在居民区取21m。从而 将线路下的地面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控制在国家环保限值内。

±800kV直流输电工程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试验及间隙距离选择D08-1961

±800kV直流输电工程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试验及间隙距离选择D08-1961

different tower width
目前±800 kV 向上线已由原来的 2 071 km 调整 为 1 935 km,基于新的直流线路长度及可能采取的
直流系统谐振抑制方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
所对直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沿线过电压水平
进行了仿真研究,此时非故障极线路最高过电压幅
值为 1 395 kV[3-4]。
1.2 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及间隙距离选择 为获得 50%冲击放电电压与 V 型串塔头最小
间隙距离的关系,通过改变绝缘子串之间的横担长 度以及 V 型串每边的绝缘子串长度,从而改变导线 到横担和塔身的间隙距离,对塔头空气间隙进行正 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试验,求取不同距离下的 50%放电电压值并观察放电路径。放电路径见图 2。
第 32 卷 第 22 期 2008 年 11 月
文章编号:1000-3673(2m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853 文献标志码:A
Vol. 32 No. 22 Nov. 2008
学科代码:470·4034
±800kV 直流输电工程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试验及间隙距离选择
2
4
6
8
10
空气间隙距离/m
图 5 直流线路杆塔空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
关键词:±800 kV 直流输电;空气间隙;放电特性;间隙 距离
0 引言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拟建的±800 kV 输电线路, 直线杆塔采用了 V 型绝缘子串的悬挂方式,操作冲 击放电特性有可能成为间隙距离选择的控制因素。 本文介绍了±800 kV 输电线路直线塔空气间隙放电 特性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800 kV 向家坝—上海 (向上线)和锦屏—苏州(锦苏线)线路最大操作过电 压的仿真结果,推算了这 2 个直流工程输电线路杆

±800kV楚穗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

±800kV楚穗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
简 洪 宇
( 中国 南 方 电 网超 高 压 输 电公 司 ,广 东 广 州 5 对 ±8 0k 楚 穗 直 流 线路 杆 塔 高 和 海 拔 高 等 特 点 ,结 合 该 线 路 塔 型 、 导 线 布 置 以及 作 业 人 员在 塔 上 的 0 V 作 业位 置 等 实 际情 况 ,在 模 拟 塔 头 间 隙上 开 展 带 电作 业 间 隙试 验 研 究 。提 出 ±8 0k 楚 穗 直 流 线 路 带 电作 业 典 0 V 型 工 况 下 的 最 小安 全 距 离和 最 小组 合 间 隙 , 为线 路 塔 头 间 隙尺 寸 设 计 和 线 路 带 电作 业提 供技 术依 据 。 关 键 词 : ±g 0k 直流 输 电 线路 ;带 电作 业 ;安 全 距 离;组 合 间 隙 O V
Su iDC i n t pialop atng c lne i y c er i ond tons ii ,w hih ovi st c c pr de e hnialb i o m e i sgn of t c ass f r di nson de i owerhe d ce an e a a lar c nd wor orlv k f ie wor ng on t e ln ki h i e.
第 2 3卷 第 1 2期 21年 I 00 2月
广 东 电 力
GU AN GDO NG ELE( ' C W ER RI PO
V o123 N O.1 . 2
De . c 201 0
±8 k 楚 穗 直 流 线 路 带 电 作 业 安 全 距 离 研 究 V 0 0
p a e o p r t e n t e t we .Th ri l r p s smi i m l a a c n o p e a o ie wo k n n 8 0 k Ch - lc f o e a i so h o r v e a t e p o o e n mu ce r n ea d c m l x g p f rl r i g o 0 V u c v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设计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设计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设计摘要: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规程、试验数据 , 参照±500kV 直流输电线路的试验数据、设计及运行经验 , 通过直流击穿场强、塔头间隙的计算 , 提出了±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各工况下空气间隙的计算方法, 对各工况下不同海拔的空气间隙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

通过对仿真塔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各工况下设计的推荐参数。

通过合理选取操作过电压工况下的空气间隙, 从而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控制工程投资。

关键词:空气间隙;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海拔修正1国内外现有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1.1国内外现有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我国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 已陆续建成 ±500kV葛 ( 州坝 )—上 ( 海南桥 ) 线等 6 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 总输送容量达到 12360MW。

国外比我国早 20 年开始陆续建设了多条直流输电线路。

目前运行的最高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为巴西 1990 年建成投产的±600kV 伊( 泰普 )—圣 ( 保罗) 线。

1.2国内外超高压直流输电空气间隙研究目前 , 国内外对 ±500 ~ 600kV 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研究较多且已经成熟 , 但对 ±800kV直流系统的外绝缘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 , 以及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完善 ,±500kV 直流输电线路塔头空气间隙取值已基本趋于一致, 具体参见 DL/T436—2005《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

目前, 我国正在规划设计向家坝至上海、楚雄至穗东 ±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

对于 ±800kV 直流系统的外绝缘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

2±800kV 特高压直流塔头空气间隙计算选择2.1直流击穿场强的确定空气间隙击穿电压和电场不均匀程度关系极大, 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选择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选择
Ab t a t Re e i g t h e t d t s r c : frn o t e t s a a,d sg s a d o e a i n e p r n e o e i n n p r to x e e c f± 5 0 k U HV 0 V DC r n mi so i e , h ta s s i n l s t e n
不 同海拔的空气间隙计算结果进行 了修正 。通过对仿真塔试验结果 的分析 比较 , 提出 了各工况下设计 的推荐参数 。
通 过 合 理 选 取 操 作 过 电压 工 况 下 的空 气 间 隙 , 而 保 证 线 路 安 全 运 行 , 制 工 程 投 资 。 从 控 关 键 词 : 气 间 隙 ; 流 特 高 压 输 电线 路 ; 拔 修 正 空 直 海
中 图 分 类 号 : M 7 6 1 TM 8 3 T 2.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50 (0 70 —0 10 1 0 —3 6 2 0 ) 40 0—4
塔 头 空气 间 隙 的选 定 , 接影 响特 高 压输 电线 直 路 安 全运 行 及 杆 塔 重量 等 指 标 , 确 、 理 地 选 择 正 合

1 02 ) 3 0 1
要 : 据 国 内外 有关 技 术 规 程 、 验 数 据 , 照 ±5 0k 直 流 输 电线 路 的试 验 数 据 、 计 及 运 行 经 验 , 过 直 流 根 试 参 0 V 设 通
击 穿 场 强 、 头 间 隙 的 计 算 , 出 了 ± 8 0k 特 高 压 直 流 输 电 线 路 在 各 工 况 下 空 气 间 隙 的计 算 方 法 , 各 工 况 下 塔 提 0 V 对
r gultonsa e td t e a i nd t s a a,a d hec lul ton r s t de fe en o ki o aton n t a c a i e uls un rdif r tw r ng c nd i sanddif e e g sa ove fer nth i ht b s a lv e a en d. T h e o m e de r m e e s ar t f r a d t r gh t om p i g d a l ss oft e e elar m de e rc m n d pa a t r e pu o w r h ou he c arn an na y i he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250mm~2截面导线极间距优化研究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250mm~2截面导线极间距优化研究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250mm~2截面导线极间距优化研究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速度,多条±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陆续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

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本体造价中杆塔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塔头尺寸又是控制铁塔重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何在满足电磁环境、噪声、空气间隙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减小塔头尺寸对控制工程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正负两极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极间距”,塔头尺寸主要受极间距控制。

本文依托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进行极导线间距的优化研究。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极间距的主要因素有电磁环境限值要求、空气间隙要求以及绝缘配置要求等。

影响极间距的电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导线表面最大场强、地面场强及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音。

通过实验及计算得出导线表面最大场强随极导线间距增加而减小,极间距对最大合成场强和地面离子流密度的影响很小,无线电干扰以及可听噪声对极间距不起控制作用。

空气间隙要求值、绝缘子串长及V串夹角对极间距有着一定影响。

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电磁环境限制要求的最小极间距为10m-13m,空气间隙要求最小极间距为15.2m-18m,绝缘子串长及V串夹角要求最小极间距为18.3m-22.8m。

绝缘子串长及V串夹角对极间距起控制作用。

通过对极间距与铁塔指标的相关分析可知,极间距离的大小是影响水平排列直流线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缩小塔头尺寸,减小塔重,将V串塔身侧的挂点放置到塔身内部可从电气和结构布置上有效缩小极间距。

Y型绝缘子串在持续大风区可以有效减小V串受压问题,可以缩短极间距1-4m,同时也可以在高海拔中、重污区等绝缘子串比较长需要控制极间距的地段使用。

±800kV直流线路直线塔极间距的影响分析

±800kV直流线路直线塔极间距的影响分析

±800kV直流线路直线塔极间距的影响分析林建营【摘要】合理设计直流线路的极间距对控制直流线路工程电磁环境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意义重大.针对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离子流密度和合成电场强度等电磁环境指标,分别给出了其与极间距之间量化的影响指标;分析了空气间隙、V型串长及夹角对直流线路的极间距影响;结合极间距与塔重的关系研究,给出了合理的极间距选择方法.【期刊名称】《上海电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2【总页数】5页(P134-137,144)【关键词】极间距;电磁环境;空气间隙;V型串长及夹角【作者】林建营【作者单位】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线路设计部,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3.8;TP273目前,全球经济正高速发展,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越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输电线路结构则是决定电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合理地设计输电工程的结构以满足环保条例标准.直流线路正负极导线分裂中心间的垂直距离称为极间距,合理选择极间距对确保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满足环保的要求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在)建±800 kV直流线路工程设计运行经验,分析电磁环境、空气间隙、V型串长及夹角对极间距的影响,并计算出6×1 250 mm2截面导线在不同海拔、不同污秽区、不同风速下满足要求的直线塔极间距值.1.1 无线电干扰根据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在海拔1 km以内且在架空线路正极性导线对地投影附近20 m处,时间和置信度为80%的0.5 MHz电磁干扰限值为58dB(μV/m);而在海拔超过1 km的区域,该指标需根据海拔高度进行适当修正.根据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计算公式为:式中:U——极导线对地电压,kV; N——分裂导线数; S——极间距,cm; H——极导线对地距离,cm; r——子导线半径,cm; Rc——子导线圆的半径,cm.根据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的规定[2],双极直流线路无线电干扰(平均值)强度计算公式为:E=38+1.6(gmax-24)+46lgr+式中:E——距离为D的点晕无线电干扰场强,dB或μV/m;N——分裂导线数;D ——正极性导线与所求点之间的距离,式(2)适用于D<100 m;ΔEW——气象修正项,海拔500 m以上按每300 m增加1 dB(μV/m)的标准进行海拔高度影响修正;ΔEf ——干扰频率修正项;f——测量频率,MHz,式(3)适用于0.15~30 MHz频段.根据以上公式,±800 kV直流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取18 m时,6×1 250 mm2截面导线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线路无线电干扰满足限值所需的最小极间距见表1.1.2 可听噪声根据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在海拔1 km以内且在架空线路正极性导线对地投影附近20 m处,电晕导致的可听噪声限值为48 dB(A);而对于超过1 km的人迹罕至区域,该指标不得超过50 dB(A).由于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推荐公式只适用于以下情况:表面场强为15~30 kV/cm,子导线直径为2~5 cm且分裂导线数为1~6,本文选用美国邦维尔电力局推荐的公式:AN=-133.4+86lggmax+40lgDeq-11.4lgD式中:AN——可听噪声,dB(A); Deq——导线等效直径,0.66n0.64d(n>2),mm.式(4)适用于处于春秋晴朗时节可听噪声L50值时,而对于夏冬季可听噪声则需适当±2 dB(A),天气较差时,则应减去6~11 dB(A).式(4)对海拔高度500 m以下区域适用,对于海拔高度500 m以上区域,需对可听噪声进行修正,海拔每升高1 000 m,可听噪声增加2.2 dB(A).根据以上公式,±800 kV直流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取18 m时,6×1 250 mm2截面导线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线路可听噪声满足限值所需的最小极间距见表2.1.3 地面合成电场场强以及离子流密度根据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晴天时,直流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限值为居民区不超过25 kV/m,一般非居民区不超过30 kV/m;当直流线路邻近民房时,在湿导线情况下房屋所在地面的未畸变合成电场强度不得超过15 kV/m;当晴天时,直流线路下地面离子流密度限值为居民区不超过80 nA/m2,一般非居民区不超过100 nA/m2.由半经验公式地面某点的合成场强Es为[3]:式中:U0——电晕起始电压,kV;g0——导线起始电晕场强,kV/m;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晴天时取0.49,雨天时取0.38;δ——相对空气密度. 式(5)中Ke=f(U/U0),可根据H/r′和U/U0由图1查曲线求得,其中r′为分裂导线等效直径.由图2查曲线求得饱和电晕时所求点对应的值:地面某点的离子电流密度为[3]:其中Ki=f′(U/U0),由H/r′和U/U0的比值按图3获取,并由图4查曲线求得饱和电晕时所求点对应的值:经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地面标称场强计算公式为[3]:式中:X——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根据式(9),±800 kV直流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取18 m,极间距取19 m,6×1 250 mm2截面导线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值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导线对地距离为18 m,极间距为19 m时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均满足晴天地面合成场强(30 kV/m)、离子流(100 nA/m2)的限值要求.与电磁环境一样,塔头空气间隙也是影响±8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间距的重要因素,最小极间距需要的空气间隙及串长与V串夹角示意图见图5.具体控制参数如下:±800 kV直流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间隙如表4所示[4],6×1 250 mm2截面导线空气间隙最小极间距如表5所示.±8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间距除受电磁环境和空气间隙制约外,还受绝缘子串长和V串夹角的影响,具体控制参数为:各污区复合绝缘子结构高度如表6所示[4].考虑金具的长度为0.9 m,绝缘子V串角度为85°~95°时,6×1 250 mm2截面导线最小极间距如表7所示.塔头大小由直线塔极间距决定,因此极间距也是决定铁塔的耗材需求和走廊宽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已(在)建±800 kV直流线路工程设计经验,直线塔极间距与塔重的关系如下:(1) 轻中冰区直流线路,直线塔的塔重增幅约为极间距增幅的1/2;(2) 重冰区直流线路,直线塔的塔重增幅约为极间距增幅的2/3.(1) 直线塔极间距由电磁环境、最小空气间隙和V型串长及夹角控制;(2) 影响直线塔极间距的主要因素是V型串长及夹角,电磁环境和空气间隙对极间距的影响较小;(3) V型串夹角对极间距的影响明显,风速越大要求的绝缘子V串夹角越大,相应的极间距也要增加;(4) V型串长对极间距的影响明显,海拔越高、污染越严重要求的绝缘子V串越长,相应的极间距也要增加;(5) 极间距的大小对塔重的影响很大,如何减小极间距是控制铁塔技术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文献】[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GB 50790—2013 ±800 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2] 全国电力线、高压设备和电力牵引系统的无线电干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DL/T691—1999 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3] 李本良.灵州~绍兴±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 250 mm2导线电磁环境影响及极间距优化研究[R].北京: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2013.[4] 周刚.灵州~绍兴±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绝缘配合及空气间隙深化研究[R].成都:西南电力设计院,2013.。

±800kV直流线路邻近耐张塔档弧垂与验评规程偏差的讨论

±800kV直流线路邻近耐张塔档弧垂与验评规程偏差的讨论

其 中 ,数 值 1 2 . 9 1 为N 3 1 9 6 直 线 塔 “ v ” 串挂点 至导 线横 担 的垂直 距离 ( i n ) ,
G o 地= 2 9 . 9 2 k g ,

数值 0 . 5 4为 N 3 1 9 6地线 金具 串的 串长
( m )。
1 . 0 5 7 m
行 验算 、对 比,发 现所有邻 近耐张塔 北京 : 中国 电力 出版社 . 档 的实 际 弧 垂 均 比不考 虑 转 角 、 串长 、 【 2 】 李博 之 . 架 空送 电线路 铁 架线施 工 计 串 重 、相 间档 距 差 等 因 素 的 弧 垂 都 偏 算手册 【 M】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大 ,导 线 弧垂 增 大 比例 为 2 7 %一 3 3 %,
张塔 对 弧垂 的影 响 ,考 虑到 耐张 塔基 础 的预 偏 和横 担 的预拱 ,计 算 数据 必须 以
将 以上数 据 代入 不 考虑 串重 的弧 垂 现场 实测 为准 ; 现场 实 测左 右相 导 、地 线悬 点 高差 公 式 和考 虑 串重 的弧 垂公 式 巾 ,计算 得 3运行单位验收时,不推荐以邻近 ( 略去计 算 步骤 ): 为: 耐张 塔 作为 观测 档 检查 ,更 不能 以 《 评 定规 程 》要 求值 作为 判 定合 格 、优 良的 Ah 左 =1 02 . 9 3m , f 0 = 3 0 . 6 5 6 m,f 左 = 4 0 . 9 6 m 标准。 Ah =1 0 2 . 5 6m f n = 3 1 . 7 2 9 m,f = 4 2 . 0 1 6 m 4 ±8 o o k v直 流 线 路 验 收规 范 中的
2 0 1 4 N O. 0 4( 上)
工 业 技 术

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选择

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选择

110~220kV高海拔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带电部分与杆塔间及相间的最小空气间隙选择2012年1月4日编写:李XX内容提要本文根据下列2008~2010年颁布的技术规定编写: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79-2008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CSG 11502-2008对高海拔地区线路绝缘选择的初步意见:1)220kV输电线路2)110kV输电线路注:括号中为V串数值。

3)相间的最小空气间隙1. 空气放电电压的海拔修正系数依据《110kV-500kV架空输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CSG 11502-2008)的规定,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带电部分与相应杆塔构件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不小于下列数值:雷电过电压 1.90m操作过电压 1.45m工频电压 0.55m带电作业 1.8+0.5m当海拔高度超过1000m以上时,应按《110kV-500kV架空输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CSG 11502-2008) 9.11条的公式(5),仅提供了空气放电电压的海拔修正系数修正。

即Ka=e mH/8150式中:H-海拔高度,m;m-海拔修正因子,工频、雷电修正因子m=1.0,操作过电压修正因子,按规程给定曲线确定,I串约为0.87,V串约为0.84。

根据不同的海拔高程,可以算出工频、操作、雷电三种情况下放电电压的海拔修正系数如下: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在1000m以下空气放电电压,可按《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2.2条(P.27)计算如下:2.工频电压空气间隙的修正工频50%放电电压应符合下式要求:Ui.s≧K2Um/√3≧1.35хUm)/√3≧189(V串196)kV (再乘Ka后得下表数字)式中:K2-线路空气间隙工频电压统计配合系数,对110~220kV取1.35(V串取1.4);Um)/√3-为系统最高相电压,242/√3 kV。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习题库(含答案)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习题库(含答案)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输电线路带电作业》P17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导线和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1.2B、3C、2.5D、2正确答案:C2.每条线路必须有明确的(),应与变电站和相邻的运行管理单位明确划分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点。

A、维护要求B、维护质量C、维修界限D、维护职责正确答案:C3.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偏移角不应超过(),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

A、50,100mmB、100,200mmC、50,200mmD、100,100mm正确答案:C4.直流高压送电和交流高压送电的线路走廊相比()。

A、交流走廊较窄B、直流走廊较窄C、两种走廊同样D、直流走廊要求高正确答案:B5.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在最大风偏后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应依法砍伐,所需费用()。

A、由树木所有者负担B、由电力管理部门负担C、由国家支付D、由树木所有者与电力管理部门共同负担正确答案:A6.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工具软件B、通用软件C、系统软件D、应用软件正确答案:C7.进行()的放线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及施工设计。

A、终端档B、大跨越档C、孤立档D、大高差档正确答案:B8.当电力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部分切除,保持其他非直接故障部分继续运行,称为继电保护的()。

A、灵敏性B、可靠性C、选择性D、快速性正确答案:C9.《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4.1带电作业用填充泡沫应粘合在绝缘管()。

A、外壁B、内壁C、上面D、外表正确答案:B10.杆塔的呼称高是指杆塔下横担下弦边线至()间的高度。

A、杆根B、杆塔施工基面C、杆塔基础D、地面正确答案:B11.±800kV:塔高100m及以上杆塔,杆塔倾斜度小于或等于1.5‰,且大于1‰,属于什么缺陷()A、其他缺陷B、一般缺陷C、重大缺陷D、紧急缺陷正确答案:A12.220kV输电线路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交通困难区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kV直流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 直流叠加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研究 廖蔚明1,崔国华2,孙昭英1,李成榕2(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北京市100085;2.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2206)摘要: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表明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在纯操作波和直流预电压情况下有很大的差别,这对高压输电线路塔头空气间隙的选择可能会有影响,因此在我国直流特高压杆塔空气间隙设计中需要对导线上直流预电压的影响进行研究。

通过真型尺寸模拟塔头空气间隙放电试验,研究了特高压线路杆塔空气间隙在直流预电压叠加操作冲击下的放电特性,得到了叠加电压的试验数据。

通过与纯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的比较,发现叠加电压情况下杆塔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比纯操作冲击情况下约高2%~4%,因此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特高压杆塔空气间隙设计中,采用纯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数据是可行的。

关键词:±800 kV直流输电;杆塔;空气间隙;直流叠加操作冲击1 引言在传统的交流输电线路设计中,一般不需考虑工频电压对操作冲击的影响;而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直流电压持续施加在导线上,且幅值较高,因此预先存在的直流电压对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的影响就值得考虑[1]。

关于直流预电压对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的影响,日本的研究结果[2]表明:棒–板空气间隙正操作冲击叠加正直流预电压的击穿电压比纯操作冲击高7%;负直流预电压叠加正操作冲击的击穿电压比纯操作冲击低4%~7%;正直流预电压叠加负操作冲击的击穿电压比纯操作冲击低10%;负直流预电压叠加负操作冲击的击穿电压比纯操作冲击低3%~4%。

瑞典的试验结果表明,棒–板间隙在正直流电压叠加正操作冲击时的放电电压比纯操作冲击时高,且随着直流预电压幅值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当直流电压超过400kV时升高的幅值非常明显[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500 kV直流预电压下的试验结果表明[4],导线–杆塔间隙在有直流预电压时的正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比仅施加正操作冲击时约高3%~5%。

清华大学对棒–板间隙的研究表明[5-6],正直流预电晕能提高气体间隙正操作放电电压,而负直流预电晕却能降低气体间隙的正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且电极的棒直径越小这种效应越明显。

以上资料表明,为使±800 kV直流线路获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比较,应考虑直流电压对杆塔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

由于空气间隙的正极性放电电压低于负极性的放电电压[7-8],因此在研究合成放电电压特性时,仅考虑正极性直流电压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情况。

本文在已完成的±800 kV线路仿真塔头空气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的基础上,选取2~3个点进行比较试验,得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修正系数,为是否需要采用直流电压叠加操作冲击试验结果进行杆塔塔头的空气间隙设计提供依据。

2 试验电路模拟实际运行线路上出现操作过电压的情况,需要在模拟导线上同时施加直流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

为避免直流电压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或冲击电压对直流电压发生器互相造成损坏,需要设计特殊的保护电路分别保护这2个设备。

根据文献[9-11]和本次试验的具体情况,试验中采用一个隔离球隙放置在冲击电压发生器之后,以阻止直流电压施加到冲击电压发生器上。

同时,在直流电压发生器后加装了保护电阻,以阻止冲击电压直接作用到直流电压发生器上对其造成损坏。

试验电路如图1所示。

其中:①冲击电压发生器,7200 kV,480kJ;②直流电压发生器,±1500 kV,50mA;③隔直间隙,防止直流电压加到冲击电压发生器上,球隙的隔直电压大于800 kV;④电容C2和C3构成电容分压器,测量合成电压的幅值和波形;⑤电阻R1和R2以及直流电压发生器的滤波电容C1共同构成保护滤波电路,防止冲击电压对直流电压发生器造成损坏,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希望尽量大些,本文试验中选择R 1=10 M Ω的水电阻,用绝缘绳悬挂安装;⑥电阻R 3和R 4,构成电阻分压器,测量直流电压的幅值;⑦试品S ,塔头间隙组合。

试验中,直流电压发生器产生的直流高电压直接施加到模拟导线上。

冲击电压击穿隔离球隙后,也作用到模拟导线上,从而得到合成电压。

3 试验方案3.1 试验设备和试品试验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的户外试验场进行。

户外试验场尺寸为180 m ×90 m 。

悬吊试品的门型塔架高60 m 、宽50 m ,设有3台悬挂重量为5 t 的吊车,用于吊挂试品。

试验中使用的主要试验设备包括:7 200 kV/480 kJ 冲击电压发生器,7 200 kV 弱阻尼电容分压器及冲击测量系统,±1 500 kV/50 mA 直流电压发生器 等。

试验电压由7 200 kV 冲击电压发生器和±1 500 kV 直流电压发生器共同产生,同时作用在试品上。

试品为±800 kV 直流仿真型杆塔(单极)。

仿真型杆塔的横担、立柱和绝缘子串型及布置参照中南电力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加工制作。

模拟导线使用长为25 m 的6分裂导线。

子导线直径32.2 mm(模拟截面为720 mm 2的导线),相邻子导线的间距为450 mm ,由镀锌铁管焊接而成。

导线对地距离为18 m 。

悬挂导线的绝缘子使用300 kN 复合绝缘子。

全部金具按照±800 kV 直流输电工程要求配置。

导线侧均压环的环径为1120 mm ,管径为120 mm ,安装高度330 mm ;杆塔侧均压环的环径为400 mm ,管径为90 mm 。

3.2 试品布置由门型架悬吊±800 kV 直流仿真型杆塔(单极)。

绝缘子采用单V 串布置,V 串夹角为90°。

L 1和L 2分别为导线侧均压环到横担和立柱的最小间隙距离,也是放电的2条主要路径。

具体布置如图2所示,图3为试验基地现场照片。

通过改变V 型串每边的长度以及2串绝缘子之间横担的长度,模拟导线侧均压环到杆塔横担和立柱之间的空气间隙距离可在6.5~8.5 m 范围内变化。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配置了自动气象测量装置(气象站),可对试验现场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大气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储存,便于对试验数据进行气象校正。

叠加试验时杆塔立柱接地,模拟导线上施加直流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

试验电压的波形和幅值由7 200 kV 分压器测量系统测量。

分压器的低压臂经同轴电缆与示波器连接,示波器采集到的信号再经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直接显示或存储记录。

L 1 L 2图2 试验塔头悬挂示意图图3 试验设备和试品布置照片4 试验方法试验参照GB/T 16927.1-1997[6]《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和GB/T16927.2-1997[1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的规定进行。

(1)试验电压波形为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250/2 500 μ s 操作冲击波。

(2)采用升降法求取50%放电电压U 50%,计算公式如下:50%()i i n UU n=∑ (1)式中:U i 为施加的电压,kV ;n i 为相同施加电压U i 下试验的次数;n 为总试验次数。

(3)试验的标准偏差σ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σ=(2) (4)试验电压数据修正到标准气象条件下。

5 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800 kV 直流线路V 型串塔头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的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得到正极性800 kV 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与空气间隙距离的关系,如图4曲线所示,现场试验的球隙和空气间隙放电照片如图5所示。

2 300 1 8002 000 2 200 2 100 1 900 7.07.58.0 8.5 9.0间隙距离/m放电电压/k V图4 ±800 kV 直流线路杆塔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图5 球隙和杆塔空气间隙放电照片由图4的试验结果可知,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直线塔外形尺寸以及绝缘子串的布置,±800 kV 直流线路塔头空气间隙的正极性800 kV 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约为2 228 kV ,变异系数为2.70%。

采用目前设计的杆塔及均压环的外形和尺寸,均压环到横担以及均压环到立柱的空气间隙大体相同。

操作冲击的放电路径集中在均压环到横担以及均压环到立柱的空气间隙上,其中均压环对横担放电约占50%~80%,均压环对立柱放电约占20%~50%,没有沿复合绝缘子放电的记录。

作为对比,图6分别列出了±800 kV 直流塔头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和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

图6中同时列出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500 kV 直流塔头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电压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和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8]。

由图6的试验结果可知,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直线塔外形尺寸以及绝缘子串的布置,±800 kV 直流 线路塔头空气间隙的正800 kV 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比相同条件下的正极性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提高约2%~4%。

还可以看出,±500 kV 直流塔头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2 0001 0001 4001 8001 6001 20024 6 8 10间隙距离/m 放电电压/k V2 2002 400纯操作波(超高压杆塔) 纯操作波(特高压杆塔)±800 kV 直流叠加正操作波 +500 kV 直流叠加正操作波图6 ±800 kV 和±500 kV 直流塔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试验结果击电压的50%放电电压比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的50%放电电压约高3%~5%。

因此±800 kV 直流线路塔头空气间隙叠加试验结果与±500 kV 直流线路塔头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绝缘裕度没有增大的趋势。

因此在进行±800 kV 直流线路塔头空气间隙设计时,从偏于安全的角度考虑,可仍按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来考虑空气间隙距离。

6 结论(1)用±800 kV 直流线路真型尺寸模拟塔头进行空气间隙直流叠加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本文采用了迄今最接近±800 kV 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实际的直线杆塔外形和尺寸。

获得了工程所需的直流杆塔塔头空气间隙距离 8.5 m 、绝缘子结构高度12 m 的正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操作冲击的试验结果。

(2)试验中对直流叠加操作冲击电压放电路径的统计结果表明,采用目前设计的杆塔以及均压环的外形和尺寸,均压环到横担以及均压环到立柱的空气间隙大体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