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对于处理中国城市公共性空间的作用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摘要: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如何开展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正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开放空间城市设计以人为本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1.1开放空间的定义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
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
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
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
[1]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
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
此处强调的就是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社会性。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还涉及到全社会的利益。
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好坏决定着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影响着人民的幸福生活。
因此,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重要议题。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城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和建设,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城市规划。
如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和城墙建设,古罗马的水利工程和城市布局等都是城市规划的典型例子。
但是,城市规划的概念正式确立是在19世纪末期。
伴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划也不断发展和演进。
从城市的简单改造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科学方法,并开始在政策制定和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初,美国城市策划师丹尼尔·伯恩汉姆首先提出了“城市美学”的概念,推动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发展。
80年代初,城市规划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
城市规划从单纯的城市设计转变为了注重社会和经济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规划。
参与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利益方也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建筑师,而是吸纳了市民和各界专家的建议和看法。
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包括城市组成部分的要素、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等。
城市要素是指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道路、广场、住宅、商业、教育、文化、娱乐等。
从城市功能和需求出发,把城市要素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是指根据城市的规模、特点和目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用途和规划标准。
常见的城市功能分区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交通枢纽区等。
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是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
规划原则是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影响着后续的实践过程。
规划原则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科学性、可行性、民主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
城市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城市设计进入中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城市设计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设计的内容、作用及对城市规划及管理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机遇、挑战和任务,阐明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设计工作的关键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地位;差异;城市设计是一种通过控制公共空间的形成,促进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
将城市建筑、街道及其围和的空间按照美学原则组织起来,联系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形成城市特有的风格并以此服务现代生活。
城市设计的作用和地位是一个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城乡规划及其实施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1.城市设计及城市设计法规体系的相关概念1.1城市设计真正切实有效的城市设计首先是一种公共政策,而非简单技术层面的规划、建筑或景观设计。
即:城市设计不是设计城市。
城市设计是基于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标,对城市形态环境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是在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对各种层次的形态环境进行创作性的设计,并形成相应的政策框架,通过对后续具体工程设计的作用予以实施,是一种“二次设计”的过程。
其运作充满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动态的决策和作用的过程。
1.2城市设计法规体系1.2.1城市设计法规体系存在的必要性首先,现代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模式决定城市设计存在的可能性。
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它的发展大致:一、维护公众利益,二、促进人性空间的创造、保护,三、追求富有个性的高品质城市环境。
由其对应的也是时代的制度变迁和完善,既有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运行稳定的时期,城市设计作为市场经济对城市形态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城市设计实施层面对法律制度的需求。
由城市设计自身要求,处于对自身设计的实施效果考虑,城市设计编制后的实体实施效果的好坏是决定城市设计成败的关键。
公共性视角下的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公共性视角下的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作者:罗名君萧嘉欣来源:《设计》2020年第07期摘要: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公共空间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从公共空间的本质出发,解读公共空间的特性和相关的都市政策。
借助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公平性和可达性。
大部分的公共空间在规划布局和设计上存在三种现象:主观化、支配性和形式化。
然而,决策者角度下的安全性、可达性和易用性往往与用户的需求相矛盾。
在进行城市设计尤其是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开放沟通渠道,协助用户主动参与到空间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的均衡,社区互动空间的全龄融合等设计策略有助于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性开放度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4-0048-03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为所有人开放的场所。
“公共性”( Publicness)是研究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视角之一。
目前为止,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研究并不少,如城市设计对于处理中国城市公共性空间的作用[1],公共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路径探究[2],“公共性”的没落到复兴——与欧洲城市空间对照下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3]。
这些研究较多从宏观和决策层面去探讨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而从微观和使用者角度出发去讨论公共空间设计的并不多[4-5]。
因此,本文借助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openness)、公平性(equity)和可达性( accessibility),从而导向一种更友好共融的生活环境。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一)解读“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公共空间是一个体现民主的场所,公民可以在里面进行投票、集会和各种日常交流,例如讨论公共政策的集会广场[6]。
在古罗马时期,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例如一些神庙、竞技场、市政厅、司法厅等。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之外,还逐渐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公共空间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场所,还承载着传递城市文化和社交活动的功能。
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和利用建筑中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建筑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空间的定义与重要性公共空间是指与私人空间相对立的开放环境,具有公众共享的性质。
它可以是自然环境中的公园和广场,也可以是建筑中的大厅和走廊。
公共空间的存在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需,更是城市文化、社会交往和民主参与的重要载体。
对于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而言,它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交融的纽带,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区域。
设计一个合理的公共空间,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交互动、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进而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凝聚力。
二、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1. 人本设计: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设计的核心,追求人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包括提供多样化的功能、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等方面。
2. 开放性与连通性:建筑中的公共空间应具有开放性,便于人们自由进入和使用,同时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联系。
通过良好的连通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与氛围。
3. 多功能性:公共空间应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阅读区、娱乐区等,为不同人群提供丰富的选择。
4. 空间尺度与布局:合理的空间尺度和布局能够提供开敞的视野和舒适的氛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例如合适的座椅设置、绿植的引入等。
5. 特色与创新: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追求特色与创新,注重与城市文化和历史相结合。
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元素,吸引人们驻足并体验。
三、经典公共空间设计案例1. 国家大剧院(鸟巢),北京,中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国家大剧院以其奇特的外观和宏伟的内部空间设计成为北京市区的地标性建筑。
其充满活力的广场和步道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巧妙地连接起来,同时提供了一个吸引游客和市民休憩的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是社交互动的平台。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结识新朋友,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在街头绿地散步,还是在游乐场玩耍,人们都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愉悦。
再者,城市公共空间还具有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让居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此外,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园、绿化带等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调节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步行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和舒适性,方便行人通行;在座椅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人的休息需求,合理布局,并且要具备良好的遮阳避雨功能。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可达性。
要确保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都能够方便地到达和使用公共空间。
这就需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无障碍设施,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全体居民共享的场所。
另外,设计的多样性也是关键。
不同的区域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多样化。
比如,在商业区可以设置更多的休闲广场和露天咖啡座,以满足人们购物之余的休息和交流需求;在居民区则可以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方便居民进行日常的锻炼和娱乐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研究【摘要】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
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我们更需要在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背后,进一步地去探讨这一过程中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共空间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环境美学原理城市规划城市公共景观城市文化一、引言城市,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设计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来进行构思。
城市公共环境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
不仅要统一、有规律,而且要和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当然,这其中建筑的造型和外观设计非常重要,如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图书馆、影视城、体育馆的外观设计,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一定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并合乎该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
这个问题早在战国时的管子就已提出,他的“人与天调”、“天地之美生”就体现了一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
二、环境美学原理城市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它涉及城市选址、自然景观、规划布局、建筑群落、交通组织、园林绿化、基础设施、污染防治、公共卫生、社会秩序、人民生活、文化教育、雕塑小品、橱窗广告等,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功能到精神功能,从不同视觉来观察,往往其中一个因子的缺陷,足以影响对城市美整体的评价。
城市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于一定城市环境空间中能为人所感知的具有审美效果的实践。
城市设计中功能性场所空间营造分析
城市设计中功能性场所空间营造分析摘要: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当代中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然而,我国的城市设计常常忽略对城市文化、环境特色的深层次探寻,让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难以为人所认同并产生归属感,城市的场所精神面临缺失。
文章着眼城市场所,探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营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场所;精神;营造1.场所与场所精神1.1 场所与人类需求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与人类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场所提供了个人和集体创造和维护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机会,人们通过场所交流知识、获得能力,实现安全感、被人尊重,精神得以升华,从而维持和丰富人类的生活。
因此,场所反映了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而整体的关系,关乎满足或制约人类的需求。
1.2场所与空间从物质层面上看,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然而,空间并不等同于场所,空间仅仅提供了人们实现各种需求的机会,只有它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和特定的地域条件中获得意义时才能称之为场所,也就是说,场所是有意义的空间。
区分空间与场所的差别是理解场所的关键,因为空间代表的是一种相对位置,场所则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状态。
所以,人们定位于空间,行为于场所,空间与场所的关系就好比“房子”与“家”的关系,房子可以挡风御寒,但家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一个特定的空间单元,或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占领的空间。
后者则包含人们对地方情绪、观感、意义、象征、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说,场所不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且承载了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意义和符号。
1.3 场所的精神拉丁词语“场所精神”(Genius Loci)来描述,意为人们能够超越场所的物质或感官属性来体验事物,并对场所的精神产生依附感。
J・朗(Jon Lang)用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来解释场所感,他认为场所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前者与人的方位感,或较大的社会领域里的社会地位有关;后者与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归属感有关。
城市设计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评析
城市设计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评析摘要: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本文主要对城市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城市设计;重要性;发展引言中国内地城市化达到了51.3%,“农耕社会,乡土中国”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农耕转向工业、乡土转为城市是中国现阶段发展需求,是城市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我国城市设计理念,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汲取世界先进理念和技术,既重视城市、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又注重城市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处。
如今,回归自然、突出时代、体现特色是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趋势。
一、城市设计的概述城市设计,又可称之为“都市设计”。
这一概念的产生原因和存在基础依附于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关于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的社会背景,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以及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为人类打造一个舒适、健康、文明、生态、优美的,且客观存在的居住环境。
城市设计的实质定义是指为了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按照拟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当下实际的社会生活、市民风俗以及建筑设计艺术等对城市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二、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1、住宅设计(1)住宅设计对人心情的影响建筑设计是人文重要的表象。
人们的文化理念、思想和情绪都受到建筑的影响,建筑是最大体量的人类文明的表象,建筑代表的就是现代人的价值观。
仅以住宅这个角度去讲,我们的住宅很大很豪华,就觉得充满精神财富吗?那么多的高楼,你所拥有的却只是一间房子,甚至还要用你的一生来按揭。
所以未来的住宅设计可能并不一定要很大,你个人所拥有的不一定要多,但是你所分享的应该更多。
未来的住宅可能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可降解,每个人拥有的物质资源会越来越少,而在家里面所讲到的情感因素、非物质的自然因素,阳光和风会越来越重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价值观可能都要重新审理和更新。
(2)好的住宅区设计对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重视好住宅区的设计对整个城市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概述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等进行全面、长远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局部区域进行设计,包括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引导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以下意义:1.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利用效率。
3.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4.保护自然环境: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的意义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城市形象:城市设计通过对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设计,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2.改善交通流动:城市设计重视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3.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城市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公共环境,增加人们的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空间。
4.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设计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了整体的引导和指导,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城市设计必须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等指导原则,城市设计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分析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分析摘要:城市中的老城区、历史街区是城市记忆、城市精神的载体,如何延续这份记忆与精神,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而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则是造福于现代城市居民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及美学意识的觉醒,在提升城市功能、保护城市遗产、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因此本文重新梳理新时期城市更新政策及要求,简析城市更新的目的与实施路径,进一步分析在城市更新中引入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并最终提出若干城市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公共空间一、新时期城市更新政策及要求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城镇居住人口达到9.02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63.89%,也就是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逼近6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即将进入下半场。
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世代居住人群和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对于城市“美好生活”场景的诉求水涨船高,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了破解城市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此,2021年,“城市更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并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2021年8月30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即在“不大拆大改”的原则下进行渐进式、精细化城市更新。
由此在城市更新规划推进过程中,亟需引入城市设计机制,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更多采用“小规模、渐进式”街区微更新、微改造,引入街巷、社区设计师,精心设计、因地制宜的推进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二、城市更新的目的与实施路径城市更新的目的是通过拆除、改造和建设城市中的衰落地区,用全新的城市功能取代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它得以焕发和繁荣。
其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的实体(建构筑物等硬件设施)的改造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改造和延续,以城市设计推动场所精神、地域文化的保持与延续。
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体现城市内在的文化底蕴,彰显特色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属于公共开放的公共空间体,比如山林系统、水系系统、商场、广场公园以及停车场等。
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空间的应用,能够提升城市的艺术性。
因此,公共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生态,保证设计的作品与城市环境相统一,让城市更加富有魅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将公共艺术设计放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同大众产生文化互动,从而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
公共艺术和公众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会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对城市的人文情调也是一种升华。
1城市公共空间每座城都有独特的语言,隐藏着各种可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本身的发展,它的内涵也一直被学者重构。
国外对于公共空间含义的讨论最为激烈,斯蒂芬·卡尔认为公共空间是“人们公共生活场景展示的舞台”;沃尔泽认为,“公共空间是我们与陌生人,与那些非亲非故的非工作关系的人共享的空间”,是“和谐共处和非个性化交往的空间”。
但在近年内被引用最多的还是马修·卡蒙纳的观点,即“公共空间是与所有建筑及自然环境相关联的可以自由到达的场所”。
结合多种观点,公共空间的概念既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又强调与活动多样性的开放联系。
2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分析2.1公共艺术在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的应用公共艺术设计者要根据城市公共商业布局,整合内部空间,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充实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商业空间人来人往,人聚人散,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由于需求性与诉求性的不同,商场空间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第一,设计者要根据商场的位置,选择合理的公共艺术设计形式,做好空间资源的整合,为消费者营造轻松、愉悦的消费环境,丰富功能,满足人们消费、娱乐休闲的要求。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题库(模拟题)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1、根据《水法》,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水资源实行分类管理B.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C.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D.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答案】:A2、下列关于规划区表述,错误是()。
(2012年真题)A.规划区具体范围应在城市、镇、乡、村规划过程中划定B.规划区划定主体是人民政府C.水源地、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应划入规划区D.城市规划区应包括有密切联系镇、乡、村【答案】:C3、行政案件审理中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回避属于()。
A.书记员回避B.院长担任审判长时回避C.审判人员回避D.翻译人员回避【答案】:B4、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道路绿带设计中的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年期树冠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m。
A.3B.5C.4D.6【答案】:C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层以下住宅可不安装电梯。
A.6B.7C.8D.9【答案】:A6、下列各组均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指出哪组全部为指导性指标()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建筑色彩要求,其他环境要求B.用地性质,建筑色彩要求,建筑控制高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C.建筑密度,交通出入口方位,绿地率,容积率D.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答案】:A7、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不包括()。
A.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及规划主管部门提出规划条件B.对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设定用途和容量控制C.对所在地块建设提出具体安排和设计D.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答案】:B8、台阶式用地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A.0.5B.0.4C.0.6D.0.3【答案】:A9、《城乡规划法》不仅对城乡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也作了规定,这体现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与设计策略探析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与设计策略探析作者:周立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依据;然后,从城市街道、城市广场以及公共机构和建筑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公共性问题;最后,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依据;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依据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
空间公共性是指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开交流及其精神共同体形成的历程中物质空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属性。
可见,空间公共性是公共生活和物质空间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体现。
按照空间公共性的基本表述,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依据主要包括物质空间、公共生活以及社会意义三个方面。
公共性与物质空间的位置条件、规模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城市公共空间所处的空间位置与该空间位置的交通便利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公共性的强弱。
城市市民到达此空间位置的交通越便捷,路程越短,耗时就越少,则越有利于人们在该公共空间进行社会活动,空间公共性的性能越强。
空间的规模决定了空间能够容纳的人数,空间的规模越大,可以容纳的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大规模社会公共活动的进行,公共性也会更强。
公共生活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使空间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从这公共生活角度去评价空间公共性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时间元素,根据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与管理方法,决定公共空间何时向公众开放以及开放时间的多少,显而易见,全天候、全时段开放的空间公共性最强。
其次是身份元素,一些公共空间会有凭票进入、着装等条件规定,这些条件规定是对进入空间公众的身份预设,而这些条件规定的要求程度会造成空间公共性的强弱差异。
最后是行为元素,对在空间中发生的、与空间自身功能从属相异的多元化行为采取的限制、激励、不作为等不同的应对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公共性效应。
城市设计维度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统 。要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居住环境 .就要创造 良好 的城
市 空 间 ,其 间贯 穿 了 宏观 、 中观 、微 观 不 同 类 型 的公 共 空 间设 计 ,以此 满 足 和服 务 于人 们 的生 活 。 由于 现代 社 会 的 关键 词 公共空间 I 设计 { 城市 维度
K y r s P bc pc Ub nds n i ni s e wo d u l aeI a e i Dme s n is r gI o
0引言
在城 市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背 景 下 ,如 何 为 人 们 提 供 人 性 化
的 、符合城市设计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 .已经成为改 善城
市 环境 和 提 升 城 市 品 质 方 面 的重 要 课 题 。城 市 公 共 空 间作
为城 市 空 间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是 一 个 多 因素作 用 的复 杂 系
市 的物质组织形式通过艺术、政治 、教育等深思熟虑的精
( )社 会 维度 强 调 的 是城 市 空 间和 社 会 的相 互 关 系 问 3 心 努 力 ,使 得 这 种 戏 剧 变得 更 有 意 义 。城 市 的 魅 力就 是 来 题 也 属 于社 会 学 范 畴 。人 们 在 创 造 和 改 变 空 间 环 境 的 同 源 于这 种 戏剧 .城 市 中最有 意义 的 活动就 是公 共 生活 。
政 治 、 经 济 、文 化 呈 现 多 元 化 ,所 以城 市 功 能 趋 于 多 样 化 .城 市 形 态 风格 迥 异 .城 市 公 共 空 间 日益 丰 富 。通 过 在 城 市 设 计 维 度 下进 行公 共 空 间研 究 .可 以探 讨 和 整 合 日趋 复 杂 的 各 种 设计 要 素 满 足 不 同 层 次 的设 计 要 求 ,为 城 市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也在日益加快,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活水平,并且也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设计。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功能引言就目前的情况,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主要是结合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同时不断的引进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对于城市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处。
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要,回归自然、突出时代、体现特色。
1 现代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和谐理念城市设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第一步是城镇化,即将现有的条件较好的村落集中建立城镇,第二步是将城市边缘向城镇渗透合并。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设计既不是“从我开始,也不是从你结束。
”在确立城市的基本构想后,城市设计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前进的。
我们常常讲的城市活力和城市特色其实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它使人类感受到,城市中传统的东西有一种现代生活的韵味,而现代时尚有了传统的内涵在里面。
城市设计不是建筑本身的形体规划。
城市设计不是每个优秀的建筑单体的叠加,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从这个角度讲可以将城市设计理解为学习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历史建筑、自然村落的环境,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在新的城市设计中加以利用。
其次就是如何应对城市现状,有效的解决现存的问题。
第三是对理想城市的追求。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都追求理想的城市环境氛围,从具体设施配置的物质基础,到文化风韵的精神追求都应着力去考证和研究。
城市设计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和谐存在。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永远是一个和环境相匹配的元素,环境是主体建筑的重要陪衬。
浅析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诉求
浅 析城 市设 计 中公 共 空 间设 计 诉 求
徐 刚
(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 4 3 0 0 0 )
摘 要 :城 市公共 空间成 为城 市设计的主要 营造对 象,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 分;一个合理 的城 市公共 空间设计 可以
城 市规 划 ,是研究城 市的未来 发展 、城 市的合理 布局 和综 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 的综合部署 ,是一定 时期 内城市发展 的蓝 图,是城市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 和管理 的依 据 。城市规划具有 国家进行资 源再分配 的工具 和全 民城市憧憬 的双重属性 ,两方面共 同决定 了城市面貌和城市发展方向 。 城市设 计是 一种关 注城 市规 划布局 、城市 面貌 、城镇 功 能 ,并 且尤其 关注 城市 公共 空间 的一 门学科 。城市 的最 小单 元是家庭 和个人 ,城 市设计则 要 比城市规划更为细节化 ,更关 注城市 的区域发展和具体形态 , 是城市 规划 的有力补充 和展示 。 它的设计 范 围较小 ,可 以是 城市 片 区 ,住宅 小 区,商业 中心 等等 。而城市 的外部空 间是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城市单元之间 的最为贴切 的利益关 系 ,也是城市设计 的重要 内容 。 1城 市广场 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 的,以建筑 、道路 、 山水 、地形等围合 ,由多种软 、硬质景观构成的 ,采用步行交 通手段 ,具有一定 的主题思想和规模 的结 点 ( 型城市 户外公共 活动空间形式 。具有集会 、贸易 、运动 、交通 、停车等功能 , 按功能分类 : 集会游行广场 ( 其 中包 括市 民广 场 、 纪念性广场 、 生活广场 、文化广场 、游憩广场 ) 、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等 。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人性化设计的思考摘要:城市公共空间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指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缺失,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对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并对如何构筑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城市建设“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口号。
在当今城市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呼唤人本主义,城市呼唤公共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潮流。
然而在经济发展高速、城市化建设超速的我国,近年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人性化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则更显缺失。
不少知名学者纷纷对我国城市建设的趋同化、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忧虑。
一、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什么是城市公共空间(Urba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作为城市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
具体来看:对居民而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居民可以无拘无束光顾、自由自在活动的地方,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贸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领略城市魅力;对城市而言,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它为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
文章编号:1006-4303(2000)02-0179-05收稿日期:1999-12-20;修订日期:2000-01-06作者简介:张建强(1962-),男,讲师,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张建强(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摘要:以城市发展为主要线索,针对城市发展的转变及趋势,讨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
借助城市空间语言,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化过程,以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意义有更深层次上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发展过程;城市公共空间;本质意义中图分类号:C9121815 文献标识码:AU nderstanding essential meaning of urban public space fromurban evolutionZH ANGJian 2qiang(C ollege of Art &Desig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urban public space ,talking urban development as a major clue ,focusing on the change and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ev olu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 with aid of the language of urban spa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 2ternal meaning of urban public space m ore profoundly.K ey w ords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public space ;essential meaning0 引 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也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是人的生命空间,它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空间,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1]。
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公共空间设计与优化
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公共空间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智能公共空间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智能公共空间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智能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并介绍智能技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一、智能公共空间的定义和特点智能公共空间是指基于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感知、收集和处理城市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为居民提供智能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智能公共空间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信息化:智能公共空间依赖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过连接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获取城市数据,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方便。
2. 互动性:智能公共空间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居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居民参与城市事务,共同建设美好城市。
3. 智能化:智能公共空间具备自动感知、自适应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情况进行智能化调节和优化。
4. 可持续性:智能公共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手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智能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1. 人性化设计:智能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创造适合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2. 开放性和包容性:智能公共空间应具备开放的性质,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创造一个包容、友好的社区环境。
3. 灵活性和可变性:智能公共空间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智能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居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居民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三、智能技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1. 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感应技术和互联网控制,实现公共空间灯光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效果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对于处理中国城市公共性空间的作用■ 黄健二■ Huang JianerThe Function of Urban Design Dealing With Public Space of Cities in China[摘 要]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市民生活的关联的说明,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意义及其与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和都市景观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设计方式。
[关键词] 公共性空间 生活景 城市文化 城市魅力[Abstract]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urban plan and urban design with the relation to civilian life, the essay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 desig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ublic area and city view, with the emphasis on China’s urban public areas and their design patterns.[Key words] Public area, City view, Urban culture, Urban charm 一、前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来检视,城市规划设计关系着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优劣。
一个城市逐步迈入富裕时,首先追求的是个人衣食住行的质量,然后才会追求公共空间环境的质量,这要由城市规划设计来处理。
从历史来看,中国对私领域空间的规划设计是非常讲究的,留下了不少精致豪宅和庭园,但对公领域的公共性空间(如道路、广场、市场以及都市景观等)并不重视。
而如今,城市的公共性空间角色日益重要,关系着城市环境质量,而城市设计在处理公共性空间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市民生活城市规划是做市民生活活动所需的土地规划,然后在土地上设计活动所需的空间设施,也就是将平面的土地设计成为立体的空间和设施。
城市设计是其后续工作,共同创造出供市民生活的空间和设施。
城市规划的对象包括公私部门的土地,而城市设计主要是公领域的空间,没有办法去设计私领域的空间,但可制定设计规范要求私领域的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的实施主要是依土地利用计划并依相关法令管制其开发和使用。
而在土地上的建筑行为,是依相关建筑法令来管制,由单一建筑集合成建筑群的都市景观是前述两者的相关法令所无法规范的。
城市设计的另一功能是协调规范两者所形成的城市空间质量和景观。
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关系着市民生活是否便利、顺畅、舒适、安全、高效,以及是否拥有美好的城市景观。
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空间,此是市民共同使用的空间,亦是市民维持社会、经济活动关系的空间,使这空间内的活动更多样化和丰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城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质量,创造城市特色和城市魅力,进而活化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所以近年来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空间内的实体物以及如何作者单位:中国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市政暨环境规划学系所收稿日期:2010-12-28供人使用,并考虑其所形成空间的相互关系事宜,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生活空间和优美的都市景观。
城市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不应仅局限于实体物的素材,也要涵盖地方人文社会、传统历史、风土文化和自然,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城市设计思考的原点应从市民的生活活动需求开始,并兼顾市民中各年龄段和属性的特别需求,如高龄者、幼者、青少年、妇女、身心障碍者等活动需求和对应的空间设施的设计。
城市空间从属性上可分为:公共性空间——是供公共使用或观赏的空间;私密性空间—不论是公有或私有的土地,不开放供人使用且以高墙围绕;半公共性空间—公有或私有的建筑基地内的空地或庭院,开放供公共使用;可视透的公有或私有建筑基地—以低矮围墙或栏杆围绕,不能进入使用,只能看其基地内的庭院和建筑物。
四、中国城市空间中国早期对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管制不如欧美各国严谨,可以说也没重视城市设计和要求城市生活环境的概念,忽视城市公共空间和都市景观的重要性和对市民的意义。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急速地都市化,人口向都市集中的速度和数量前所未有,是都市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经验。
都市发展难以应付如此集中的人口,于是产生了很多问题,而管理者和设计者时常以旧的思维来处理新的都市问题,使都市的质量产生了一些落差,影响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这三十年来,中国由落后贫穷发展到今日的进步富裕,人民的生活也逐步迈入小康,追求本身衣食住行的质量之后,也开始关心自己周边环境的品质。
在新开发的市街追求良好的环境质量比较容易。
但旧市街区因有其发展的历史和纹理,是对应过去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城市空间,当时没有环境质量的概念,都市公共空间大概只有道路的公共性空间和私人产业的私人空间,不像今日有那么多种类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水面、水滨等)。
公共空间的有与无、多与寡以及规划设计的好与坏,都影响14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着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都市景观以及市民的生活方式。
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公共空间的质量,特别是人们容易接触到的公共空间,如道路空间中的步道空间及其所构成的城市景观,所以步道空间质量的好坏给人的印象决定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好坏。
市民在广场中举办种种活动,广场是最有活力和最有人性的空间。
同时其宽阔的开放性,衬托广场外围的建筑,使得城市景观更壮观。
所以这种公共广场空间的存在对都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空间,在前述城市空间的四种类型之外,还有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面的设计问题,都会影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
以下就分别说明,希望可供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参考。
城市的景观除了实质空间的景观外,更应包括在这实质空间内市民的活动共同结合而成的动态城市景观——所谓的“生活景”的问题。
1.公共性空间是供大家使用的空间,主要有公园、广场、水滨、水面、道路(包括步道,自行车道)等,这些在空间性质上都属于开放空间,但也有少数是属于室内的公共性空间。
其中公园是市民们平日最常去的休憩场所,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因此,城市规划中适当地规划大小公园有其必要性。
城市的公园多、绿地多,城市会更美,同时这也是城市的骄傲。
此外公园是市民日常散步、运动、社交聊天的场所,是润滑日常生活的空间。
基于上述公园的功能,不仅在规划上要有公园,公园内部的设计也要能满足市民活动的需要。
另外,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上应依地区之不同思考其规模、设计其空间形态和设施。
住宅区的公园是其附近居民休憩的场所,其内部的设施要符合散步、聊天、运动等需求;设置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园,附近的上班族时常会来此休憩,一般的游客在逛街后会来此休息一下,或有的以公园为约会场所,因此公园内的设施就要有一些地标性场所,便于约会指定地点,如人物铜像、公共艺术、大树、凉亭等,另外要有座椅以供休息之用。
广场通常是城市的核心地区,大城市可以在其城市的各大据点规划广场。
广场于都市的意义非常之大,是政府与市民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是创造城市活力的空间场所,广场与其周边地区通常是城市最热闹繁华、最有活力的地区,通常被称作是城市的心脏。
今日于城市中心要规划一个广场不容易,但可经由旧城改造之际,规划小广场与周边建筑物形成一体性的规划设计,同时这些小广场也可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政令倡导、公益活动、商业活动、地方工艺品或农产品的展售等,变动性的活动是创造城市活力最好的空间。
2.私密性空间以高围墙围绕,表示私人占有,是防御性空间,同时带有神秘性。
但是,我们关心的是高大的围墙与城市景观的关系,高围墙给人的多少是有压迫感的负面影响,所以,设计围墙时,就要考虑其外墙的绿化,以多层式植栽的绿化或以树篱来遮蔽围墙,增加绿化面积,美化地区环境,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
3.半公共性空间私密性空间提供给公共使用,产权私有。
在高密度的城市发展中,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不足,为了疏解城市的平面拥挤感,增加城市的宽阔度和城市的景观时常有半公共性空间的设计。
今日城市设计的理念已经跨越闭锁性空间的理念,迈入了开放性空间的理念。
大型建物逐渐摆脱了以围墙围绕建筑基地的闭锁性、防御性的想法,而将建物本身以外的私人基地开放供众人自由出入。
同时将此空间美化、庭园化,人们可以进入休憩,今日我们可看到很多大型建筑都有这种设计方式。
让公共空间的领域延伸到私人空间,增加了可供公共活动的空间。
美化了都市景观的同时也增加了大楼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一类型的空间设计是今后城市设计上应积极鼓励的。
4.私密性空间只能观赏而不能进入这是前面私密性空间的围墙改用低矮围墙或栏杆围绕,可看到私人基地内的建筑物和庭园,也就是只能观赏不能进入,但仍具有防御性、占有性,放弃神秘性。
这种形态的设计于都市设计上亦是值得鼓励的,至少都市的空间景观已经延伸到私人空间,对降低拥挤的都市压迫感和增进都市景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5.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面的问题这可分两个层面来说明:一是步道或广场的空间与其毗邻空间的关系和设计的问题,二是从广场或步道可看到的毗邻建物群所形成的都市景观问题。
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是访客对该城市的第一印象,其内涵包括城市是否清洁、步道是否宽敞、铺面材质的感觉以及是否易于行走、步道的美化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步行者的心理感受。
主要商店街步道有良好的空间质量加上沿街商店有良好的橱窗设计和展示,街道必然成为集客场所,是城市的活力场所,这种人性空间亦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之一。
旧市街区的都市景观最主要的是由道路和邻街的建筑群所构成,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趋势下,保持地方的人文历史、风土文化是对抗全球化最佳的方法,所以在旧市街区,不要一味地追求全球化的建筑造型,而应走保存、整修、维护的方向,维护地方特色都市景观。
6.城市生活景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空间,其设计思考的原点是能够对应市民生活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与设施。
所以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设计市民生活活动空间,而市民生活方式也就是生活形态是市民文化的表现,生活空间和设施的设计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市民生活方式与所使用空间、设施之关系所形成的景象是所谓的“城市生活景”,是将静态的城市空间设计配上动态的市民活动使用空间的景象,是市民生活内涵和空间结合的表现,亦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表现。
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时,要融入与地方文化有关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文、城市纹理等因素。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市民最常接触到的活动空间,亦是最容易看出一个城市文化和文明的“生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