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业分析指标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煤的基本性质、工业分析及其指标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煤的基本性质煤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有机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硫、氮等元素构成。

它的颜色和物理性质有所不同,通常分为褐煤、无烟煤、焦煤和石墨烯等几种。

1. 褐煤:颜色呈棕黑色,气味有浓郁的煤焦油味,属于含水率较高的低热值废弃物质。

其硫含量较高,热值约为12-30MJ/kg。

2. 无烟煤:是指不释放烟雾和灰烬的煤炭,颜色为黑色,质地坚硬,热值在25-38MJ/kg之间。

4.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属于单层石墨晶体,具有高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化验和测试,对煤的基本性质、成份、热值、含水率、灰分、硫含量等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

根据国家标准,煤的工业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值分析:煤的热值是指每千克煤所释放的热量,可通过热量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和评估。

2. 元素分析:煤中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硫和氮等,其中碳和氢元素所含量占比较大。

3. 水分分析:煤中的含水率对于燃烧效率和热值等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蒸发法或烘干法进行测试。

4. 灰分分析:煤中的灰分主要是含有杂质和未燃尽的煤粉,对于煤的热值和燃烧性能有影响。

三、煤的指标关系在煤的工业分析中,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例如,热值和含水率、灰分等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掌握煤的质量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热值和灰分的关系:煤中的灰分含量会显著影响热值,通常情况下,灰分越高,热值越低,其关系可用如下公式表示:qnet.mi = qnet,m0(1-Ka)其中,qnet.mi为煤的低位热值;qnet,m0为煤粉干燥基的热值;Ka为煤的灰分含量。

3. 含硫煤的环保性分析指标:含硫煤在燃烧时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炭种类及简介

煤炭种类及简介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

品质会随矿藏的条件变化而变化,但其有易点燃,燃烧彻底、低硫等特点常做火力发电厂的燃料。

褐煤是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

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远运。

传说百年前,有位媳妇从娘家探亲回来,忽然发现炉灶灰堆里有几块没有燃尽的火炭(火种),大似拳头,小如杏核。

惊喜之余,这媳妇就往炭上放了几块碎炭。

不一会儿,炭就吸着了。

从此,“住娘家炭”的趣说,便在民间流传至今。

“住娘家炭”学名叫褐煤,又称煨炭。

褐煤呈褐色或褐黑色,光泽暗淡。

煤化程度高于泥炭,属于年轻煤。

褐煤具有独到的优良秉性,取暖时,只要往炉里放上几块火种,火种上再放一些捣成块的褐煤,不多会儿,炭就忽忽忽地着了。

涮羊肉时,如果用这种没有黑烟的火种当木炭火苗很旺。

做饭时,若没有火种,没有劈柴,顺手取一张报纸,就可把褐煤点燃。

褐煤质松、易风化。

保存褐煤,必须躲避风雨,放在屋里。

若经风吹日晒、雨淋,不明显的层状结构,就被剥蚀得像鱼鳞鳞片似的浮泛起来。

较紧密的结构,也变得松松散散,以至最后把褐煤风化成粉末。

褐煤除直接用于燃料、可供发电外,还能分解出煤气、煤焦油、焦炭;提取苯、合成氨、氨乙烯、乙炔等多种化工原料;回收稀有元素锗、镓、钒、铀、钆、铍;其液体部分的煤焦油和轻油以高压加氢,可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精制后的苯酚和二甲酚,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

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是煤化程度仅高于褐煤的最年轻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都有。

长焰煤是指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介于% ~ 0. 65% 的高挥发分低煤阶烟煤。

不黏煤(英文名Nonbakingcoal)是一种低-中变质程度的烟煤,它的丝炭化组分普遍含量高,水分大,氧含量较高,氮,氢,碳含量则比一般相同变质程度的煤低。

弱粘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从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加热时,产生较少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很差的小焦块,有的则只有少部分凝结成碎焦屑,粉焦率很高。

褐煤一氧化碳率

褐煤一氧化碳率

褐煤一氧化碳率褐煤一氧化碳率的问题是一个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生成主要是由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

褐煤作为一种主要的化石燃料,其一氧化碳率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的程度。

我们需要了解褐煤的特性。

褐煤是一种低质煤,其含水率高、燃烧性能较差。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煤中含有较高的挥发分和灰分,容易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

高一氧化碳率不仅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还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为了降低褐煤一氧化碳率,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优化燃烧工艺是关键。

通过调整燃烧温度、氧气浓度和燃烧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褐煤的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

其次,改善燃烧设备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更新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烧产物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此外,加强排放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安装污染物净化设施,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褐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除了技术手段外,能源转型也是降低褐煤一氧化碳率的重要途径。

替代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褐煤的依赖,从而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

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不仅可以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还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总的来说,降低褐煤一氧化碳率是一个既具有挑战又具有可行性的目标。

通过优化燃烧工艺、改善燃烧设备、加强排放控制和推动能源转型,我们可以实现对褐煤一氧化碳率的有效降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这不仅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褐煤

褐煤

褐煤,又名柴煤,煤的一类。

煤化程度仅高于泥煤的精煤。

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

由于它富含挥发份,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

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

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

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挥发成分大于40%。

无胶质层厚度。

热值约为23.0-27.2兆焦/公斤(5500-6500千卡/公斤)。

多呈褐色或褐黑色,相对密度1.2~1.45。

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

通常有两种:(1)土状褐煤(brown coal),质地疏松而较软;(2)暗色褐煤(lignite),质地致密而较硬。

可直接用作家庭燃料、工业热源燃料及发电的燃料,也可用作气化、低温干馏等的原料。

焦化后的褐煤可制作为煤砖用于炊事和加热;它也作为活性炭的来源,用于水的处理、复原黄金和提取碘。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把褐煤用作热源燃料和化学制品及气体与液体燃料的原料。

在美国,最先在大平原北部(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东部、怀俄明州东北部和南达科他州的西北部)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亚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堪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以及太平洋沿岸诸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发现了褐煤。

中国褐煤量只有2118亿吨,与世界褐煤资源量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1/3相比,比例也很低,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20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东部、东北和华南也有少量。

=================================褐煤蜡是一种稀缺矿产,1897年德国最早开始从褐煤中提取蜡,因此在国外又称作蒙旦蜡(Montan Wax)。

它是一种含有蜡,树脂和地沥青的矿物蜡。

物理化学性质:熔点高(83℃-86℃)、化学稳定性强、导电性低、耐酸性、强度高,具有表面光洁度高且无致癌作用应用领域: 1.日用化学工业:用褐煤蜡的深加工产品精蜡作为特效化妆品,如口红、霜膏、发胶,应用量很大;2.精密铸造工业:作为中高温蜡模,可提高铸件的精密度和光洁度;3.橡胶、塑料、纺织工业:用作润滑剂,尤其是PVC工程塑料用作模压及反粘附的润滑剂;4.造纸工业:用作施胶剂;5.电气工业:电线、电缆等用作绝缘材料,用以防水、防腐、防粘、防老化等;6.印刷行业:高速印刷油墨、复写纸、打字蜡纸等用作涂料,不易干裂、字迹不扩散和渗化;7.包装工业、热熔胶工业和蜡烛工业;8.应用于钻井、公路路面维护、水库堵漏、矿山除尘等;9.汽车、家具、地板、自行车、精密仪器等作为优质上光蜡且用量很大;10.鞋油工业:皮革、皮鞋油中作为光亮剂褐煤蜡资源分布:我国褐煤资源丰富。

褐煤大分子结构

褐煤大分子结构

褐煤大分子结构
褐煤是一种低品位的煤炭,其大分子结构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褐煤的大分子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子层次、聚合物层次和微观层次。

在分子层次上,褐煤的大分子结构主要由多环芳烃、脂肪酸等有机分子构成。

其中多环芳烃是褐煤的主要有机成分,占到了总有机质的50%以上。

在聚合物层次上,褐煤的大分子结构是由多种有机物质聚合而成的大分子链结构。

这些链结构包含了大量的杂原子和官能团,使得褐煤的大分子结构非常复杂。

在微观层次上,褐煤的大分子结构通常呈现出一种拉曼散射的特征。

这是由于褐煤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杂原子和官能团,使得其分子振动频率非常多样化。

总的来说,褐煤的大分子结构非常复杂,但是其具有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 1 -。

煤炭的质量标准

煤炭的质量标准

煤炭的质量标准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煤炭的质量标准是评估其适用性和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煤的基本性质、质量分类和标准制定等方面,探讨煤炭的质量标准。

一、煤的基本性质煤是一种由植物在地壳中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的矿物质。

煤的基本性质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硫分等。

1. 灰分(Ash)灰分是煤中不燃烧部分的总和,它主要由矿物质组成。

煤的灰分越高,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也越多。

2. 挥发分(Volatile Matter)挥发分是煤中在高温下释放出来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总和。

挥发分的含量越高,煤的燃烧性能越好。

3. 固定碳(Fixed Carbon)固定碳是煤中不挥发且可以燃烧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煤炭的热值。

固定碳越高,煤炭的热值也越高。

4. 硫分(Sulfur Content)硫分是煤中的硫元素的含量。

高硫煤在燃烧时会产生酸性气体,对环境和设备会造成腐蚀。

二、煤炭质量分类根据煤炭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其他低热值煤等。

1. 无烟煤无烟煤,也称为烟煤,是指挥发分较低,煤中固定碳和热值较高的煤种。

无烟煤燃烧时烟雾较少,适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效能燃料。

2. 烟煤烟煤是指挥发分较高,煤中热值较低的煤种。

烟煤燃烧时产生较多的烟雾,适用于火力发电等领域。

3. 褐煤褐煤是一种质地较松散、水分含量较高的煤种。

褐煤的热值较低,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加热。

4. 其他低热值煤其他低热值煤包括煤泥、煤渣等,其热值较低,适用于特定的工业生产和民用燃料。

三、煤炭质量标准制定煤炭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煤炭的生产和使用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环境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其特定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煤炭质量标准。

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煤炭的质量标准,如ISO标准。

ISO标准规定了针对不同煤种的质量指标,包括热值、挥发分、灰分和硫分等。

2. 国家标准各国根据本国的工业需求和环境法规,制定了对应的煤炭质量标准。

中国的煤炭分类

中国的煤炭分类

煤炭分类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等几种煤炭。

褐煤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40%左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因产地煤级不同,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烟煤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30%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无烟煤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

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80%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

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1986年1月 ,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 b、煤样透光性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等6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14类。

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煤种划分方法有:1.煤的成因分类: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积环境分类,称为煤的成因分类。

2.煤的科学分类:煤的元素组成等基本性质分类,称为科学分类。

3.煤的实用分类:煤的实用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

按煤的工艺性质和用途分类,称为实用分类。

中国煤分类和各主要工业国的煤炭分类均属于实用分类,以下详细介绍我国煤实用分类的情况。

根据煤的煤化度,将我国所有的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类。

又根据煤化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将褐煤分成2个小类,无烟煤分成3个小类。

烟煤比较复杂,按挥发分分为4个档次,即Vdaf>10~20%、>20~28%、>28~37%和>37%,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种挥发分烟煤。

褐煤气化技术

褐煤气化技术

褐煤气化技术研究一、引言大力发展煤化工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煤化工涉及煤的焦化、气化、液化以及煤化工制品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煤的洁净化、高效燃烧、联合循环发电、干熄焦、炼焦过程自动化、煤炭气化以及环保洁净能源为主的煤化工能源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烟煤、无烟煤等优质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已被充分利用,走向枯竭是必然趋势。

而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仅高于泥炭的煤炭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褐煤储量达2118亿t,探明储藏量达1280亿t。

对烟煤、无烟煤进行保护性开采利用,发展褐煤气化技术、拓展褐煤开发利用空间是当前我国节能技术政策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我国,褐煤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其中内蒙古褐煤储量近2000亿t,云南昭通褐煤储量约81.58亿t。

褐煤占中国煤炭储量的1/8,在中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外对褐煤利用技术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涉及到褐煤初加工、褐煤燃烧、褐煤液化、褐煤热解与炼焦、褐煤非燃料利用、褐煤共伴生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各国政府对能源和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合理、有效、洁净地利用褐煤是褐煤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世界能源供求发生变化,人们希望从廉价的褐煤中取得洁净能源以保护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褐煤气化有着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煤化工项目的用水。

而褐煤气化是一种最洁净的煤炭利用技术,能够避免煤直接燃烧的污染。

因此,引进褐煤地上地下气化新技术(示范项目),待试验成功后大规模推广可大大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发展”的目标,对于充分利用褐煤资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应用的煤气化技术有三种,即美国比克比地上闪蒸气化技术和英伦金桥、中节能地下气化技术。

试验项目有四项,分别是苏尼特碱业褐煤半焦油清洁利用(采用比克比技术)中试项目、锡市广厦比克比地上气化项目、英伦金桥地下气化项目和中节能地下气化项目。

褐煤自然发火临界值

褐煤自然发火临界值

褐煤自然发火临界值1.引言1.1 概述褐煤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中广泛应用。

然而,褐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自然发火的风险。

自然发火是指褐煤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内部燃烧反应而自发燃烧的现象。

这会导致能源和环境的巨大损失,甚至有可能引发火灾。

了解褐煤自然发火的临界值对于预防和控制自然发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发火临界值是指褐煤中自发燃烧开始的最低温度。

一旦褐煤的温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就会引发自然发火。

因此,确定褐煤的自然发火临界值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对褐煤自然发火临界值的研究,探讨其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自然发火临界值的因素。

通过分析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自然发火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褐煤自然发火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本文还将介绍褐煤的定义和特性,以及自然发火的原因和危害。

通过本文的研究,相信能够为褐煤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降低因自然发火而导致的损失,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进行说明。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的一种可能描述: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2.1 褐煤的定义和特性本节介绍了褐煤的定义和主要特性。

首先,对褐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概述。

接下来,重点讲解了褐煤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以及与自然发火相关的特性。

通过对褐煤的定义和特性的分析,为后续讨论自然发火的原因和危害打下基础。

2.2 自然发火的原因和危害本节详细探讨了褐煤自然发火的原因和危害。

首先,介绍了自然发火的概念和机制,包括煤中可能存在的热点和自然发火的传播方式。

随后,对褐煤自然发火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火灾事故、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等。

通过对自然发火原因和危害的论述,强调了对自然发火进行研究和防控的重要性。

3. 结论本节总结了自然发火临界值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自然发火临界值的因素。

褐煤燃烧值

褐煤燃烧值

褐煤燃烧值
褐煤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值。

它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煤炭类型,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水分。

褐煤的燃烧值取决于其含碳量和水分含量。

褐煤的燃烧值通常以热值来表示,单位为千卡/克或千焦/克。

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

褐煤的燃烧值较低,通常在3000-4000千卡/克之间。

与其他煤种相比,褐煤的燃烧值较低,因此在能源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褐煤的燃烧值较低,使用褐煤作为燃料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燃料才能产生相同的热量。

这导致了褐煤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不足。

然而,褐煤具有丰富的储量和较低的开采成本,使其在某些地区仍然被广泛使用。

褐煤的燃烧过程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由于褐煤中含有较高的水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

这些烟雾和颗粒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逐渐减少对褐煤的依赖成为了许多国家的目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等方式,可以减少对褐煤的需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褐煤的燃烧值较低,但具有丰富的储量和较低的开采成本。

然而,由于其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加之能源转型的需求,
减少对褐煤的依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清洁能源,我们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褐煤

褐煤

一、褐煤的特性1、褐煤褐煤,又名柴煤,煤的一类。

是一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与烟煤之间的棕褐色、无光泽的的低级煤。

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是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的腐殖煤,煤化程度最低。

褐煤水分大、挥发分高、密度小,发热量低,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氧含量常达15~30%。

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30%,挥发分15%~30%,相对密度1.2~1.45,含碳量60%~77%,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 /kg,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

由于它富含挥发份,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

2、干燥褐煤吸潮褐煤内部存在许多毛细孔,湿褐煤就像吸足水分的海绵;而干燥(指仅脱除表面水的情况)后的褐煤就像拧干后的海绵。

当干燥(指仅脱除表面水的情况)后的褐煤遇到水时,就会吸潮,与拧干后的海绵吸水的原因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干燥(指仅脱除表面水的情况)后的褐煤在放置过久或运输过程会吸潮的原因。

二、褐煤干燥的意义及必要性目前全国褐煤资源量1903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41.18%。

由于湿基褐煤具有高含水、高挥发分的物质特性,燃点低、易自燃,即不利于运输,又难于储存,直接成型更难。

发电行业既影响锅炉运行,又易造成发电机组运行不稳定;煤化工业因其含水率高,制备的煤气质量差、纯度低、损失浪费大,还影响了产气装置使用寿命及运行时间。

在目前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褐煤的经济价值及其相关加工生产技术又重新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视,因此研究与掌握褐煤干燥和提质核心技术及成套干燥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是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三、褐煤干燥的现状及难点目前国内的煤化工业、型煤产业、煤矿业、新能源和电厂等企业使用的干燥设备有:滚筒式干燥机、圆盘式干燥机、立式横流干燥机、振动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等;按热介质使用分类:主要有蒸汽热解式流化床干燥机、蒸汽导热式干燥机、直接烟道气对流传热干燥机等等。

但这些干燥工艺普遍存在处理能力小、干燥效果差、干后褐煤易返潮吸水、干燥过程易燃烧爆炸等问题。

各类煤的基本特性及主要用途

各类煤的基本特性及主要用途

我国煤炭分类最终确定的分类有褐煤二小类、烟煤十二小类、无烟煤三小类。

各类煤的性质如下。

1.褐煤(HM)是煤化程度最低的一类煤。

外观呈褐色到黑色,光泽暗淡或呈沥青光泽,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碎裂成小块甚至粉末状,使热值更加降低。

煤灰熔融性也普遍较低,煤灰中常含较多的钙盐。

发热量低,挥发分Vdaf大于37%,且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大于24MJ/kg。

根据其透光率PM(GB/T2566-95)的不同,小于30%的称为褐煤一号;PM 为30%~50%的为褐煤二号。

褐煤一般作发电燃料使用,也可以作为加压气化、低温干馏的原料,并用它来萃取褐煤蜡。

年轻褐煤也适于作腐植酸铵等有机肥料,用于农田和果园,能起增产的作用。

吉林省舒兰矿区是我国典型褐煤产区。

煤分类中编码为51,52。

2.烟煤(YM)是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一类煤。

黑色,不含腐植酸。

从有沥青光泽、玻璃光泽到金刚光泽。

条带状结构明显,可明显区别煤岩成分。

挥发分产率范围宽(Vdaf大于10%),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大于24MJ/kg。

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烟煤的主要分类指标为Vdaf和G,对强黏结煤用胶质层最大厚度y 值或奥阿膨胀度b值作为辅助分类指标。

烟煤分有不黏煤、弱黏煤、长焰煤、1/2中黏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

3.长焰煤(CY)是烟煤中煤化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Vdaf大于37%)、黏结性很弱(G 值小于35)的一类煤。

煤的燃点低,纯煤热值也不高。

从无粘结性到弱黏结性的均有,有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有的长焰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数量的胶质体,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焦炭强度甚差,粉焦率甚高。

所以长焰煤一般不用于炼焦,多作电厂、机车燃料以及工业炉窑燃料。

也可做气化用煤。

辽宁的阜新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长焰煤矿区。

煤分类中编码为41,42。

煤炭种类及各种煤的介绍

煤炭种类及各种煤的介绍

煤炭种类及各种煤的介绍煤炭是一种固体燃料,主要由有机化合物组成,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不同种类的煤炭由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煤炭种类及其特点。

煤种分类按煤炭的形成过程和化学成分,通常将煤分为以下几类:褐煤褐煤是一种煤质较低的煤炭,通常为棕色或黄褐色,含水率高,易燃。

它是在温度和压力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较低的碳含量和较高的水含量。

褐煤大多用于火力发电等领域。

烟煤烟煤是一种较高煤质的煤炭,通常为黑色,质地较硬,燃烧时产生较少的烟尘,具有高热值和较低的水含量。

烟煤的主要用途为工业生产和采暖。

焦煤焦煤是一种煤质较高的煤炭,通常为黑色,含有较高的固体炭。

它是用于制造焦炭的原料,焦炭是一种重要的铁合金熔炼原料。

因此,焦煤在铁路、钢铁、焦化等行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煤质较高的煤炭,通常为黑色,易燃,不含烟尘,具有高热值和较低的灰分和硫含量。

无烟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采暖。

煤的主要特点不同种类的煤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一些煤的主要特点:热值热值是煤炭的重要特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煤的能量价值。

热值一般以焦化前的干基煤计算,不同种类的煤炭热值也有显著的差异。

水分含量水分是煤炭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不同种类的煤水分含量也有显著的区别。

通常,水分含量越高,则煤的热值越低。

灰分和硫含量灰分和硫含量是煤炭中的两种关键成分,它们对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灰分和硫含量越低,则煤的热值越高,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也越少。

结语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不同种类的煤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了解各种煤炭的特点和差异,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用途的煤炭,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无烟煤,烟煤,褐煤的划分依据_概述及解释说明

无烟煤,烟煤,褐煤的划分依据_概述及解释说明

无烟煤,烟煤,褐煤的划分依据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无烟煤、烟煤和褐煤这三种主要的煤种划分依据,并对它们各自的特征和性质进行解释说明。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煤在能源供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准确了解并分类识别不同类型的煤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划分依据及其各自的特征和性质。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文章目的以及整体结构安排,接下来将逐一详细阐述每一种类型的划分依据,并解释相关特征和性质。

最后,通过总结得出准确分类并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煤所带来的相关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三者划分依据,并通过对它们各自特征和性质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本文可以促进对煤炭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认识,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无烟煤的划分依据2.1 煤质特征无烟煤是一种高能量、低含硫和低灰分的煤炭。

其主要特征是含有较高的固定碳和较低的挥发性物质。

无烟煤具有良好的可燃性,火焰稳定,且产生的灰渣相对较少。

2.2 碳含量无烟煤中的碳含量通常在75%以上,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高效能源。

碳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能源供应。

2.3 燃烧特性无烟煤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长的点火延迟时间。

它以慢速、渐进式的方式进行完全氧化反应,产生持久并且温度较高的火焰。

由于其特殊的燃尽特性,无烟煤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于锅炉、加工设备和发电厂等领域。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的无烟煤特征,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煤按其固定碳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来划分。

无烟煤作为一种高质量的能源资源,因其低灰分、低硫含量、高能量密度以及可持续供应而受到广泛重视和使用。

3. 烟煤的划分依据:3.1 煤质特征:烟煤是一种具有较高碳含量的煤种。

它通常具有坚硬而致密的纹理,颜色多为黑色或棕黑色。

煤炭种类及分类标准

煤炭种类及分类标准

煤炭种类及分类标准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

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煤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在国际上有一套统一的分类标准。

本文将对煤炭的种类及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煤炭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煤炭的种类。

1. 根据形成过程的不同,煤炭可以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变质煤四大类。

褐煤是一种低阶煤,主要由植物残体组成,含水量较高,热值较低;烟煤是高阶煤,由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含碳量高,热值也高;无烟煤介于褐煤和烟煤之间,含碳量和热值适中;变质煤是在地壳深部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煤炭,具有较高的热值和碳含量。

2. 根据煤炭的外观特征,还可以将煤炭分为块煤、粉煤和煤泥。

块煤是指颗粒较大的煤炭,适合于直接燃烧;粉煤是经过研磨加工后的煤炭,颗粒较细,适合于工业锅炉和热电厂的燃烧;煤泥则是煤炭在运输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状物质,一般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后才能利用。

二、煤炭的分类标准。

1. 国际上通用的煤炭分类标准主要有美国煤炭学会(ASTM)标准和国际煤炭分类标准(ISO)两种。

其中ASTM标准将煤炭分为烟煤、无烟煤、褐煤和变质煤四大类,每个大类下还有详细的细分,如烟煤又可以分为热烟煤、焦煤、气煤等;ISO标准则将煤炭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三大类,同样也有详细的细分。

2. 除了形成过程和物理化学性质外,煤炭还可以根据灰分、硫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指标进行分类。

灰分是指煤炭中不可燃烧的矿物质含量,硫分是指煤炭中的硫元素含量,挥发分是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含量,固定碳是指煤炭中不挥发的有机碳含量。

3. 此外,煤炭还可以根据其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进行分类,如炼焦煤、燃煤、煤泥等。

炼焦煤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的焦化和铁合金生产,燃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和工业锅炉,煤泥则多用于煤化工和煤化学产品的生产。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煤炭的种类及分类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0110705 褐煤的特点与性质

20110705 褐煤的特点与性质

201107051.1褐煤的特点与性质1.1.1褐煤的特点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

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

褐煤大多数无光泽,真密度在1.10~1.40g/cm3之间,水分高达30%~60%,热值底(原煤2700Kcal/kg左右),燃点低,不粘结,易风化变质,含原生腐植酸,含氧高,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

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分、高灰熔点的“两高两低”显著特点,是火力发电厂、沸腾炉理想的燃料。

1.1.2褐煤的结构从煤化过程来看,褐煤是一种相对年轻的煤种,介于植物和烟煤,无烟煤之间的一种物质。

煤样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顺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和气体等温吸附法进行分析鉴定,发现褐煤内部存在许多毛细孔,并含有较多的脂肪烃类物质和含氧官能团,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物质。

1.1.3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含水分高是褐煤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水分主要由3部分组成:①植物经成煤过程和成煤作用后残留、保存下来的水分,主要存在于褐煤毛细孔中,称为内在水(结合水),这部分水分基本反映其煤化程度,煤化程度愈浅,水分含量愈高。

②煤开采、堆放和运输过程中,由外部环境吸收或向环境释放部分水分后保留在煤表面的游离状态的水,通常称为外在水(非结合水);③褐煤中矿物质所含有的结晶水。

一般来说,脱除褐煤的外在水分比较容易,但要脱除褐煤内在水分和矿物质结晶水则困难得多。

褐煤内在水分的脱除性取决于其孔结构的发育程度和状态。

1.1.4干燥褐煤的吸潮由于褐煤内部存在许多毛细孔,使褐煤内部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较高,且褐煤含有原生腐植酸,表面具有亲水性,导致褐煤通过表面吸附、毛细管凝聚和界面扩散三种作用吸潮。

湿褐煤就像吸足水分的海绵;而干燥后(仅指脱除表面水的情况)的褐煤就像拧干后的海绵。

当干燥后的褐煤遇到水或湿空气时,就会吸潮。

1.1.5褐煤的自燃褐煤反应性强,孔隙率较高,氧含量较高,一般为15%-30%,是一种化学活性较强的煤种。

褐煤 堆煤高度

褐煤 堆煤高度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其特点是含碳量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同时富含挥发份,易于燃烧并冒烟,产生黑灰。

由于其特性,褐煤的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两米,以防止其自燃或引发其他安全问题。

即“堆煤高度不超过6米,且保持堆场排水系统通畅”,是人工堆煤区域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下雨时排水不良,导致煤碳含水量过高而引起坍塌流失。

同时,也为了避免煤碳储存过久容易自燃。

在储煤时,除了考虑储煤场的地基、周壁、排水、周边设备及气候影响外,还须正确选择堆煤方式。

堆煤时由于粒度的偏析所造成的通风状态,在粗粒与细粒界面上易于积累热量而引发高温自燃。

此外,当干煤棚或室内贮煤场采用钢结构时,煤堆设计高度及以上1.5m范围内的钢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受煤坑的防火分区不应大于3000㎡受煤坑为地下结构,其建筑长度是由生产需要的火车货位决定的。

受煤坑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_概述说明

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_概述说明

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烟煤和褐煤是两种主要的煤炭类型,它们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区分烟煤和褐煤对于煤炭资源利用、合理布局以及产品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通过对比它们的理化性质和特征,以及应用领域的差异,为科学分析、鉴别和合理利用这两种能源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目的以及整体结构;区分标准部分将详细探讨从分类概述到理化性质比较等方面来区分这两种类型的方法;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所提出的区分方法,并阐述该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给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与比较烟煤和褐煤的理化性质,从而确定可靠的区分标准。

通过系统地研究它们的分类概述,特别是基于糖化指数和挥发分含量等关键指标的对比,以及其他理化性质的差异性,我们将提供一种科学、准确和实用的方法来区分这两种重要能源类型。

此外,在探讨应用领域重要性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明确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适用性和特定优势,并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提出建议。

2. 区分烟煤和褐煤的标准2.1 煤炭分类概述:在讨论区分烟煤和褐煤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煤的分类系统。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煤分类系统,煤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和融化焦等。

其中,褐煤是一种低阶化石燃料,在形成过程中未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因此具有较低的碳含量和比能值。

2.2 糖化指数和挥发分含量:两种常用的区分方法是通过比较其糖化指数和挥发分含量。

首先是糖化指数(Vitrification Index),它衡量了在加热过程中,有机质从纺锤体结构转变为玻象质结构的程度。

一般来说,螺旋体结构越强大,对应的亚块就越可能是脂沥或者无糖木质构件。

而对于排列较松散并且更容易进行氧化pyrolysis 反应的段木质组分或褐煤,其糖化指数值则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褐煤的基本性质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孔隙度大,挥发分高,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氧含量高达15%~30%,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在空气中很容易风化变质,碎裂成小块甚至粉末状,使热值更加降低,灰熔点也普遍较低,煤灰中常含有较多的钙盐,其中有的来自腐植酸钙,有的来自碳酸钙和硅酸钙。

(2)褐煤中的水分
水分是褐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对其使用影响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褐煤的水分在各类煤中是最高的,全水分Mt 一般可达10%~40%,其中第三纪年轻褐煤的Mt 可达30%~40%,侏罗纪褐煤的Mt一般不超过30%。

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2种。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用和过程引起的。

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是褐煤的脱水过程。

国内外褐煤干燥技术比较:
采用目前水蒸气干燥或烟气干燥后的褐煤由于活性很高,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自燃。

烟气干燥工艺还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
澳洲褐煤研究中心(Lignite CRC)研究的机械热挤压(MTE)技术尚处在实验室开发阶段,而且只能将水分从65%降低到20-30%;
环太平洋有限公司开发的褐煤热压干燥技术目前处在5 吨/小时的小试阶段;
日本NEDO 针对印尼褐煤开发的重油煤浆干燥技术也处于小试阶段;
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部门也进行了褐煤干燥和提质的技术研发,主要采用滚筒干燥、管状干燥、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热风炉干燥,普遍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

但目前尚没有工业化的报道。

各种改性提质工艺对比
比较项目低温干燥高温干燥神户制钢长青能源洛阳万山
干燥工艺低温直接干燥高温半干馏油炸法高压蒸汽蒸煮高温水蒸汽
工作介质热空气隔绝空气加热轻油和沥青高压蒸汽低压蒸汽
工作温度100℃-300℃500℃以上150℃300℃350℃
工作压力常压常压常压高压4.5MPa 低压
干燥时间长短长短短
降水率10%内20%内20%内30%内40%内
热值提高约15% 约20% 约20% 30%以上33%以上
产品稳定性易返水较少返水不返水不返水可提取蒸馏水
复杂程度简单较低高高低
工艺安全性易生煤层易爆燃含油要求高高压设备低压安全无操作工艺成熟度简单成熟在试验在试验成熟成熟
投资低较低高较高中
产品价值提高少较高高高高适应用途当地少量提质少量提质少量提质大规模提质干燥成型一体化
结论要求低小规模要求高小规模要求高小规模要求高大规模年处理量500万吨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