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识记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区。

2.指图说出我国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理解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措施。

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方向,明确因地
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一、农业概述
1.农业结构: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1.种植业
(1)分布:
(2)南北差异
(3)主要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2.其他农业部门
(1)畜牧业。

①牧区畜牧业:②农耕区畜牧业:
(2)林业:
(3)水产业:
三、我国农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2.发展对策:
3.发展前景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
游南部沿海

西南地区青藏区西北
优势劣势课内探究
1.结合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东南沿海发展水产养殖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
4.黑龙江已经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措施,今后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5.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6.为什么说节约用水是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3.1农业区位因素(一)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二

3.1农业区位因素(一)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必修二

湘教版(2019)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

【重点关注】1 . 农业2 . 农业区位的因素【知识清单】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的定义: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生产的特点:(1) 性: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2) 性和性: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并有一定的周期。

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抢季节、不违农时。

3.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地形等方面。

①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分布。

②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生长。

③水源:是农业生产的条件。

④地形:对农业生产具有影响。

(2)科学技术因素:①农业科学技术因素:技术装备、、信息化等。

②农业技术装备的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 ,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③农业生产技术:涉及、耕作技术、、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④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①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②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上检测】1、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的是()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B.海南岛三季稻季稻——水源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2、下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B. ①甜菜②棉花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C. 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D. 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虎林市位于三江平原,开发较晚。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在讨论中,学生们提出了水分、光照、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撰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关注,增强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责任感。
2.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产业布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其地域自豪感。
三、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使学生能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了解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总结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重点知识点。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导入新课
1.展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高一地理课时学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编号:第1页第2页训练展示学案学生笔记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训练展示题,然后小组讨论。

【探究1】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为“奇异果”(乙图)。

奇异果在生长过程中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中。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种植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甲图为新西兰北岛地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探究2】山东省寿光市是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

海南是全国的蔬菜基地。

图1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北京市蔬菜供应地寿光及海南的运输路线图,图2是山东半岛的地形及交通分布图;图3为冬季暖式大棚模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2)与山东寿光相比,海南岛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第3页当堂检测学生笔记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

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

当时的县委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2.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旱涝灾害频繁B.种植经验缺乏C.劳动力D.机械化水平低3.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河湖众多②政策引导③兴修水利④科技进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20)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20)

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区位条件。

2.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分布及特点。

3.运用资料,分析影响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1.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因素和分析方法。

【学习过程】一、对标导学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为什么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二、自学静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方式如何?3.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是什么?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三、合作学习【探究一】比较中美两国商品谷物农业2017年3月21日,中美两国商会发布《充分释放中美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报告,呼吁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释放两国农业合作的巨大潜能,提高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国际竞争力。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1.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纬度37°N~45°N42°N~46°N地形平原平原土壤有机质3%~6%2%降水量/mm500~700450~650无霜期/天160~200130~145玉米面积比重50%50%~60%玉米单产/(kg·hm-2)7500675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从自然条件看:从社会经济条件看:【探究二】大牧场放牧业材料一: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16)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16)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农业类型,降水量和地形对农业类型的影响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降水量>400mm(湿润、半湿润区):平原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降水量200mm-400mm(半干旱区):发展牧业2、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人文),每一种区位因素对农业有哪些影响自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人文: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机械化水平、培育良种、化肥农药)、地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气候:决定作物种类分布、耕作制度、产量、质量。

水源: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及分布;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影响农作物种类、产量、品质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新疆瓜果甜(或者品质好)的原因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4、瓜果甜的原因?(纬度低、海拔高,晴天、昼长)光照强、(低纬,夏季、地形)热量充足,(晴天、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温低、品种)生长周期长5、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同上)+(温度低)病虫害少,使用农药少;土壤肥沃,使用化肥少;(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水质好;地广人稀,生长环境好6、产品利润高的原因?(从价格高、成本低、产量高、市场广阔四个方面考虑)品质好,价格高;研发的新品种,价格高;知名度高,具有品牌效益,价格高;上市时间早/晚(错峰上市),价格高;(生产、运输、销售)成本低;生产规模大,产量高;销售市场广阔;7、提高产品利润的措施?(从提高价格,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扩大市场等方面考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价格;研发新品种,提高价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益,提高价格;上市时间早/晚(错峰上市),提高价格;降低(生产、运输、销售)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扩大销售市场;8、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品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益;降低(生产、运输、销售)成本,产品具有价格低的优势;完善售后服务;上市时间早/晚(错峰上市)9、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文因素: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居民喜食稻米,市场需求量大;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0、农产品能够远距离运输的原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11、青藏高原发展河谷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利: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三地理⼀轮复习导学案课题农业区位及其发展变化⾼考定位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学习⽬标1、掌握农业区位因素,会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类问题。

2、结合实例,理解农业⽣产的主导因素。

3、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问题、归纳规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课前预习案】(2010·⼭东⽂综)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郊区⼟地利⽤⽰意图。

读图回答1~2 题。

1影响当地⼟地利⽤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候 B.⽔源 C.地形 D.⼟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变化。

下列⼟地利⽤类型在该地农业⽤地中的⽐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2011·上海地理)⽐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主产区项⽬长江流域河套灌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作物农业发展的⾃然条件有利⽅⾯不利⽅⾯砂砾层⼟壤【课中探究案】课中探究⼀(农业⾃然区位因素):(2008· 海南地理)兰州为克服⾃然条件对种植⽩兰⽠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地上增铺砂砾层,使⽩兰⽠的产量、质量显著提⾼(图7)。

说明砂砾层对⽩兰⽠⽣长⾃然条件的改善作⽤。

(10 分)图 7⽅法归纳列举:⼈类对农业⽣产⾃然条件的改造课中探究⼆(农业区位发展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改⾰开放前90 年代中期以后北京市蔬菜基地变化⽰意图(1)请分析改⾰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产基地的原因。

【合作探究】变式训练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 地年平均降⽔量 734.5 毫⽶,其中夏季降⽔量占全年的 61.4 %;1 ⽉平均⽓温-12.O ℃, 7 ⽉平均⽓温 24.6℃。

( 1)说明图⽰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产⾃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2) 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产基地。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____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________、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②水源:临近________,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________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③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________有所不同。

④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①市场:消费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交通:农产品运往________,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________、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________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科技: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________、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________。

4.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________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设计:3.1《农业区位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设计:3.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导学案一、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判断某地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并识记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1、广义农业:、、、、。

2、农业生产特点:、、。

3、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等条件影响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及产量。

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温室效应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2)土壤:是农作物所需的主要来源,因此土壤的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3)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平原适合发展;山地适合发展 )(4)水源:是、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农业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4、农业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和。

(2)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3)政策:政府用来、的重要手段。

(4)劳动力:劳动力的和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5)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使土地大幅度提高。

5、特别提示主要因素:指区域符合某种农业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若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的分布。

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

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

(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改善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

)填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1)天然橡胶种植园。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郊区乳畜养殖基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农业区位因素(一)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农业区位因素(一)导学案
4.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5.读教材P55图3.3“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
4.学习方式:
观看视频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课堂上的思考,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5.学习环节:
观看视频,根据老师提问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完成新内容学习→反思小结→完成课后作业
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导学案
1.课题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
2.学习任务:
(1)说出区位的概念。
(2)结合实例说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区分限制性因素和主导性因素。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
3.学习准备:
观看视频课之前,请在网上下载电子课本(本节内容在课本54-56页),完成下面的预习内容:
一、农业区位
思考什
二、农业区位因素
1.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导学案(原卷+答案)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3.实地考察某种农业类型,分析其主要的生产特点及形成条件。

(地理实践力)知识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农业区位因素1.概念:农业是指利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

①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常以活动作为衡量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②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③水源:农业生产必备的条件。

水源较多的地方,适宜于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源较少的地方,往往只能经营旱作农业或灌溉农业。

④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2)科学技术因素①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②农业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③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水平。

(3)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二、农业布局1.农业布局(1)概念: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

2.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类型:亚洲、大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商业型谷物种植业、商业型乳酪业、畜牧业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区位因素。

第一部分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这部分先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和特点、农业区位,然后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怎样影响人们进行区位选择,并利用案例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影响农业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的发展。

【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能力比较差,但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有较高的热情和探究的意愿。

学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识记性知识关注较多,缺乏从整体上对某一地区农业区位进行综合分析的意识与习惯,应用农业区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需要教师综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发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农业区位的知识,对某区域的农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对不同农业活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

【教学方法】
社会调查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导学案。

学生准备:填写调查问卷,结合导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8)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 (8)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自主学习基础填空1.农业及其特点(1)农业:人们利用① 的自然生产力,栽培② 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特点:③ 性、季节性和④ 性。

2.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2)含义:一是农业所选定的⑤ ,二是农业与相关地理因素的⑥ 。

3.主要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⑦ 、⑧ 、土壤等。

(2)人文因素:包括市场、⑨ 、政策法规、资金、 、 、历史、文化、政治等。

4.农业区位选择:要做到,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自主学编号 31116班级: 姓名:自我检测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因此要遵循因时制宜原则。

()2.农业区位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受政策法规的影响。

()知识整合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气候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适宜发展林牧业。

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畜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东南丘陵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2.人文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的指导下发展农业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农业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01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02季节性和□03周期性很明显。

3.农业区位的含义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自然因素(1)气候:在自然因素中,□04热量、□05光照、□06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很大,使农业具有明显的□07地域差异。

(2)水源:便于□08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

(3)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09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10林业或□11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12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5.主要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13类型和□14规模。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15运输、□16存储费用和□17运输时间。

(3)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18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19价格等。

(4)其他人文因素:□20资金、□21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1.判断正误。

(1)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2.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D.吐鲁番种植葡萄答案 A解析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江南丘陵种植茶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

3.目前,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

这反映了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示政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2.人文因素(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价格变化影响农产品的□01生产规模。

(2)科技:通过技术手段对□02光热、□03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04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05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中国农业的区位因素变化(1)经济发展使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大批□06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增加了□07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08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推进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使□09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

1.判断正误。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人文因素变化较快。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种植技术提高,越冬作物改为种植小麦。

(×)2.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答案 B解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热量不足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坡地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反映了对哪个区位因素进行的改造?提示地形。

任务探究农业区位因素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为“奇异果”(乙图)。

奇异果在生长过程中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中。

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种植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甲图为新西兰北岛地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成果展示](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1.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2)人文因素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1)从宏观角度(自然因素)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的判读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17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社会经济因素)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的判读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

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A.水热充足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A.冷藏保鲜技术差B.交通运输困难C.贸易壁垒森严D.饮食习惯不同科学思维农业区位的分析思路第(1)题,红枣树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第(2)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答案](1)D(2)D提升运用能力从江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稻鱼鸭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

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

该耕作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

下图示意稻鱼鸭耕作模式及其农事安排。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气温B.地形C.水源D.土壤答案 C解析“稻鱼鸭系统”的基础是水稻田,因此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源。

2.该农业生产方式的显著优势是()A.稻米的品质优良B.一年三熟产量大C.能够根除病虫害D.可自由调整农事安排答案 A解析材料中显示该耕作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优良。

任务探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材料一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源地。

材料二冬季,海南岛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从海南岛销往北京。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2)与山东寿光相比,海南岛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3)蔬菜大棚主要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试分析寿光发展蔬菜大棚的有利条件。

[成果展示](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2)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较丰富,一年四季可连续生产。

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

(3)热量(气温)。

寿光冬季晴天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劳动力充足;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减少C.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D.农产品过剩科学思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方法第(1)题,读图可知,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主要供应本地区,说明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距城区近。

第(2)题,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既供应本地区又外销,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发生了变化,销售范围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的进步。

[答案](1)C(2)C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答案 C解析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

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答案 B解析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55页思考]思路点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

除了图中的区位因素外,还有历史、文化、政治、科技等因素。

成果展示略。

[教材第56页思考]思路点拨千烟洲采取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体现了该地区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

影响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的成因可从地形角度分析。

成果展示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

地势较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以上各种农业类型共同形成了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材第57~58页活动]思路点拨 1.可从生长习性角度分析水稻生产对热量和水分条件的要求。

2.可结合图3.8中的亚洲水稻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判断亚洲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形区。

其成因可从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3.从市场、劳动力角度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受土壤、水源、政策、历史、饮食偏好、种植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成果展示 1.水稻好暖喜湿,亚洲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正好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生产条件。

2.据图3.8中的亚洲水稻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可知,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中下游平原。

原因: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水稻栽培,便于水田管理。

3.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因而,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4.略。

[教材第61页活动]思路点拨 1.荷兰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主要在地价、劳动力、市场距离等方面具有优势。

2.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销售市场的新鲜程度,可从改良品种、节省运输时间和保鲜、冷藏技术等方面入手。

3.因鲜切花不易保存,生产地应靠近销售市场。

4.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因素,可从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