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第三章 生产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有力工具,是为企业、行业研究经济周期、商业机会以及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基础。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扩展统计专业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基础和能力。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联系我国实际,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增强经济数据信息处理综合能力,提高经济分析和科学决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规则和基本数据;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和有效的综合分析。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和学分1.学时:36课时2.学分:2学分(二)教材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分为录象教材和IP课程两种,分别计划为13课时(50分钟)和7课时。
电视课形式以精讲为主,全面系统的讲授课程内容。
IP课件以模块式讲授,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并随课程进度录制。
3、其他包括网上动态实时和非实时发布的教学资源及计算机CAI课件。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形成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三)教学环节1.自学及面授辅导电大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录象课的进程及文字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国民经济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统计预警 主要包括判别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等方法。
23
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
第七种,国民经济预测方法
1.专家预测方法 主要是以预测人员的经验判断为依据进行预测。
29
本章结束
谢谢
30
2.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指不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考虑变量自身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利用经济变量的历史统计资料,建立时间序列模型 来进行外推预测的方法。
3. 因果关系建模预测方法 可以通过找出影响该变量的主要因素(自变量),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进而拟合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因果关系,然后通过分 析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得出因变量的预期行为。
第四种,估价方法
1. 估价原则 按市场价格估价。 如果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则要以相近的市场价格为参照进行 估价。 如果不存在可供参照的市场价格,则要模拟市场价格的形成过 程对其估价。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用,则以未来收益的贴现值来记录。 对以外币记值的交易的处理。
17
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
二是内容编排的优化,将整个文本分成主干和延伸两个部分
为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实施了《中国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2016)》。
9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如何把握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统计的关系?
答1:国民经济核算就只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2:本书认为,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主体内容,也
第四种,估价方法
2. 市场价格 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得到的价格,其中不 包括该货物或服务的销售或使用所应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 产品补贴,同时,它也不包括生产者单独开发票的货物运输费 用。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得到的价格,其中 包括该货物或服务的销售或使用所应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 产品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货物运 输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其中 包括购买者按其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交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但不包括任何可扣除的增值税和类似可扣除税。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1)
20
产品部门划分的方式
• 产品部门分类也可参照“产业部门”分类 标准中有关部门的名称来确定产品部门, 并根据分析需要和核算条件来确定产品部 门划分的粗细程度。 • 但仍应注意到,“产品部门”与“产业部 门”是两种既相似、又不同的部门分类方 法。
21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续)
• 因产业部门与产品部门口径之不同,分为:
24
11
• 投入产出表将使用结构表与投入结构表巧妙地 叠合在一起,整合为一张表。 • 行方向的中间使用部分与列方向的中间投入部 分记录的是相同的数据,并要求采用相同的分 类,但行列却有不同的解释 • 投入产出表所记录的数据可分为三类 • 1、中间流量数据,反映各部分间的投入产出 关系。 • 2、各部门最终使用数据。 • 3、各部门最初投入数据。 • 投入产出表反映了各种产品的生产与用途,根 据投入产出表,可以清晰地了解产品是如何生 产出来的以及都用到了何处。
投入产出表的优势 • 投入产出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部 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投入产出表通过其多部门结构,简洁 明了地揭示了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 的关联关系。 • 如果要增加1亿元第三产业的总产出 ,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需要增加 多少第一产业产品的供应??
16
第二节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
• 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 投入产出表中的价格
9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思路
• 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 品之间的生产和使用关系 。 • 投入产出表中的行向,表示使用去向,分 为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两者之和为总产 出 • 中间使用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产 品被用于中间消耗的部分 • 最终使用是指被用于最终消费、投资和出 口的部分
10
• 投入产出表的列向,表示投入,是指各部门 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时的各种投入,包括中间 投入和最初投入,两者之和就是总投入。 • 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各种原材料、燃 料、动力及各种服务的价值。 • 最初投入指增加值各要素的投入,包括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生产税 净额。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2.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变化趋势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3.1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3.3 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4 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与进展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结构4.2 收入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关系及其核算方法4.3 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4.4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第五章:国民经济分析方法5.1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5.2 宏观经济预警与风险分析5.3 经济计量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5.4 我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实践与成果《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六章:收入分配核算6.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6.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和方法6.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问题6.4 收入分配核算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七章: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7.1 价格核算的概念与方法7.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3 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与影响7.4 我国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对策第八章:国际收支核算8.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与方法8.2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与风险8.4 国际收支核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第九章:环境与经济核算9.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9.2 绿色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现状与问题9.4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10.1 新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10.2 大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10.3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10.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展望《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11.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1.2 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11.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的实践1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第十二章:区域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12.1 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方法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政策12.3 我国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与问题1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算13.1 可持续发展核算的概念与指标1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核算的实践与进展1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3.4 可持续发展核算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统计与信息披露14.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14.3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与问题14.4 信息披露制度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与培训15.1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5.2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手段15.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与问题15.4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2)
间接推导法的数据基础 • 中间投入的产品×产业矩阵(U表—使
用矩阵)与产业×产品矩阵(V表—制
造矩阵或供应矩阵)
• 产业部门口径的最初投入(增加值)以 及总产出
• 产品部门口径的最终使用数据
21
间接推导法的数据基础
表3-3 间接推导法的数据基础和目标
中间使用 产品 n个部门 产 品 产 业 n个部 门 m个部 门 最初投入 总投入
23
间接推导法的推导公式
三个系数
其系数矩阵记为H 投入系数 : hij hij U ij X j cij cij Vij X i 系数矩阵转置记为C 部门的产品比例系数 : 产品的部门比例系数 :d ij d ij Vij Q j 其系数矩阵记为D
• 间接推导的基本思想:
1.建立假设条件 2.推出产品×产品投入产出系数 3.将投入产出系数×总产出数据
15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源于五部分的估算 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 用形成的固定资产 商品房购买形成的固定资产 新产品试制费增加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本形成 报废和调出的固定资产净值(扣减项,为负 值) • 基本数据来源于统计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 计年报、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汇总表、 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标准表、以及财政部 16 决算资料
5
• 农业总产出 – 农业部门总产出 • 工业总产出 –现有核算资料是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而投 入产出表中的总产出应包括全部企业的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 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现有核算资料是产业部门口径,而投入产出 表是产品部门口径; –要进行相应调整。
自用的电中2/3用于炼钢,故1.5万元其他材料中
的1万元应该分摊给炼钢业,即炼钢间接消耗其
国民经济核算-3
国民经济核算-3一、简介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统计和测算的一种方法。
它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分析经济结构和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并探讨其在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测算的过程。
它以全国为统计单位,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并测算其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各项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活动来测算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等来测算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劳动报酬、利润、税收和补贴等来测算GDP。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1. 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通过分析GDP的增长率,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果GDP增长率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迅速;如果GDP增长率低,可能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出现经济衰退。
2. 经济结构的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提供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从而分析经济结构的特征和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增长率和贡献度,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行业的相对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这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3. 经济政策的评估国民经济核算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分析GDP、投资、消费和税收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一项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
如果一个政策能够提高GDP增长率、推动投资和刺激消费,可以认为它是成功的;反之则需要重新评估或调整政策措施。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尽管国民经济核算在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结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
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系统描述,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2.1993年联合国修订SNA,国民经济核算实现全球一体化。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过程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
3.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92年提出并分两步实施,1998年正式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数据。
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对象1.国民经济核算目的。
2.机构单位、机构部门、基层单位、产业部门的概念。
3.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分类:货物和服务交易、分配交易、金融交易、内部交易的概念。
4.经济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5.价格的概念,主要价格形式及概念。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1.一般市场活动过程的主要构成,市场的分类。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量关系,社会再生产的三个阶段。
3.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和分类体系。
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原则1.市场原则。
2.所有权原则。
3.三等价原则。
4.核算统计原则。
第五节国民经济核算方法1.国民经济帐户方法、平衡表法、矩阵方法、方程式法、图解法,其中国民经济帐户方法是主要方法。
2.国民经济帐户方法的特点。
3.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方法,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并会进行生产核算的简单应用分析。
第一节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1.生产总量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2.生产活动的的基本单位是基层单位;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
3.货物与服务产出的特点。
4.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与非市场产出。
5.生产的概念。
第二节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1.机构单位总产出的核算:生产要素最初投入、对货物或服务的中间消耗、生产税净额。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涵§2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3 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调查方法§4 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非调查方法§5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思想及表中元素的实际意义第二、掌握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关系第三、了解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调查方法第四、掌握用非调查方法编表的技术第五、掌握运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涵一、华西里·列昂惕夫的简介二、投入产出表入门三、根据投入产出表进行GDP核算四、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一、华西里·列昂惕夫简介沃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06-1999),美籍俄裔著名经济学家。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沃西里·列昂惕夫生平1、1906年,出生于彼得堡;2、1925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后改名为彼得堡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同年,移居德国进入柏林大学专攻经济学;3、1928年,取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中国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顾问。
4、1931年,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
5、1932年,与诗人马克丝(Estelle Marks)结婚,婚后育有三子。
6、1932年,起获聘为哈佛大学经济系助教;7、1946年,升为正教授至1975年退休。
8、1948年,主持“哈佛经济研究计划”(Harvard Economic Research Project)并出任主持人至1973年;9、 1974年,联合国委托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产出模型,以研究本世纪最后的20多年中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与国际社会能够采取的方案。
10、 1975年,转至纽约大学任经济学教授、经济分析研究所所长。
第三章 投入产出核算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第一节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一、投入产出核算概述(一)投入产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又称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产业关联方法、部门联系平衡法,是以产业(部门)为单位,从数量上研究经济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投入、产出关系),并进而分析国民经济结构及其变动的内在原因和影响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体系。
它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把国民经济分成若干互有联系的产品部门,并运用线性代数方法,借助计算机来模拟社会生产过程和国民经济结构,综合分析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重要的比例关系。
可以看出,投入产出是一种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经济组成部门之间的组合方式和相互影响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不是单独分析经济部门,而是将经济部门置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环境中,通过其相互关系来分析其运行状态、所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而分析经济总体的运行状况。
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的延伸和发展,它侧重于中间产品的核算,能提供更为丰富、详细的信息,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物流量核算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二)投入产出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俄裔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研究的基础上,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方法,他利用国情普查资料编制了美国1919年至1929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美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均衡问题,并于1936年发表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结构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标志着投入产出方法的诞生。
1941年里昂惕夫发表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 1953年里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
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荣获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出方法最早在二战期间开始应用:美国政府根据战争的进程,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飞机装备的保障及物资需要,即钢铁工业的发展及进口需要,劳动力和设备的保证等。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一、基本概念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产品工艺假定部门工艺假定RAS法改进RAS法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分析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二、思考题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体现在哪里?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投入产出表记录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______,可以从使用和投入两个方向解读;第二类和第三类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都只具有一种含义。
2.在各类投入产出表中,产品×产业表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______的信息,而产业×产品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_______的信息,由于这两类表编制所需数据可以从现有统计体系中较容易获得,故常用于推算产品×产品表。
3.影响力系数表现的是拉动效应,显示的是_____联系;感应度系数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映的是_____联系。
答案:1. 中间流量数据最终使用数据最初投入数据2. 投入结构所生产的产品结构3. 后向前向(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______,从列向上看表示_______。
A.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D.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2.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_______。
A. 钢铁业B. 炼焦业C. 煤炭开采业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3.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核算方法:生产法和分配法。 •1、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 中间投入 •2、分配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固定 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六、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 •同上 •七、生产帐户 •
•4、资本形成
•其他资本转移
•资本形成: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理生产资 产的行为(获得-处理)
•(1)固定资本形成
•(2)库存变化
•(3)贵重物品净获得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5、资本帐户 •
资本帐户
单位:亿元
资产变化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库存变化 贵重物品净获得
固定资本消耗(-) 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 净获得 净贷出(+)/净借入(-)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全国最初投入=全国最终产品总计 •二、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 种中间投入的数量 •2、完全消耗系数:某产品产出与为之而进行的完全消 耗(直接消耗、间接消耗)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2所有权原则3三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4核算统计原则七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帐户方法是根本的方法也有其他方法主要是矩阵方法方程式方法和图解法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2020/11/9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生产核算细述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生产核算细述1. 引言国民经济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可通过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测算和分析。
其中,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关键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探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生产核算细节,并介绍其相关的核算指标和方法。
2. 国民经济核算的背景国民经济核算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支持。
它通过将经济活动分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统计和核算各个部门的生产、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得出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等核心经济指标。
3. 生产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指标生产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统计和核算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活动。
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算指标:3.1 产业增加值产业增加值(Gross Value Added, GVA)是统计和衡量一个部门或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增加值。
它是生产核算的核心指标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VA = 产出 - 中间消费其中,产出指该部门或行业所生产和销售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值,中间消费指该部门或行业为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所购买的各类物资和服务的总值。
3.2 产值产值是统计和衡量一个部门或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量或销售额。
它是生产核算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一个部门或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水平。
3.3 营业税金净额营业税金净额是指一个部门或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缴纳的税金减去享受的税收优惠后的金额。
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负面指标之一,反映了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4. 生产核算的方法为了进行生产核算,需要采集和整理大量的经济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归类和核算。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标准,生产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4.1 产业分类法产业分类法是将经济活动按照产业类型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可以将经济活动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部门,便于对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统计和核算。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三章
校
务
要求就 劳动 押
加社 社会
人
学
劳
业者 能力 犯
会劳 劳动
数
生
动
的人 人
动的 的人
者
口
人口 口
经济活动人口(民用劳动力)
非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现 役 军 人
军用 劳动 力
2.劳动力资源构成和利用统计 2.1 劳动力的地区、教育程度、性别、部门构成 2.2 就业率、失业率。 ●就业率=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就业率和失业率也可按照经济活动人口口径计算。
我国人口普查规定: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或居住虽 然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为常住。 我国核算体系中,不包括虽然居住在统计范围地域内, 但未取得居住国国籍的外国公民。
1.3 现有人口:一般指在人口调查的时点上居住在本地的 人口。 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 一般来讲,研究地区人口发展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之间的关系时,大多用常住人口;研究一个地区的交通、 商品市场、旅游旅馆等服务业的发展时,大多用现有人 口。
=1984.3万人 (3)社会劳动者人数(就业人数)=1984.3+20+5=2009.3万人 (4)失业人数=12万人 (5)劳动力资源总数=2009.3+12+390+10+3=2424.3万人
lx =lx-1-dx-1 ;
Lx =(lx+lx+1)/2;
Tx=Lx+Tx+1 ;
e0x =Tx/lx
3.人口增长与生产、消费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 (1)计算平均每人的产品产量、产值或国民收 入等指标,并做动态比较。 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针对人口数和产品产量、产值或国民收入 等指标,分别计算各年的或年平均的发展速度, 并把两者进行比较。 如:超前系数=产品生产方面的发展速度/人口方 面的发展速度 (3)计算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主要消费品数量, 并做动态比较。 如:人均某耐用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至第四章学习指导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至第四章学习指导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一、投入产出的概念产品生产的技术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投入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
中间投入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也称为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具体说来就是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产出分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大类,中间产出就是中间产品,它与中间投入相对应,当某种产品被用作中间投入时,它也就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出就是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口。
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如果投入产出表采用实物计量单位,它就是一张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如果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就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不受价格影响,能更直接地反映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但由于实物计量单位受制于产品质的差异,这使得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要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但它保证了投入产出核算内部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与其他核算之间采用同一种计量单位,它是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投入产出表。
以下主要涉及的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简化的产业部门投人产出表由四个象限构成。
这四个象限的内容各不相同。
第I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第Ⅱ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
第Ⅲ象限主要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构成情况。
第Ⅳ象限一般认为主要反映再分配关系。
第Ⅰ、Ⅱ象限连接在一起,通过各横行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分配和使用去向;第I、Ⅲ象限连接在一起,各级别反映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也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
三、投入产出表中的几个基本平衡关系投入产出表中有以下几个基本的平衡关系式。
1、从纵向看,中间投入十最初投入=总投入。
2、从横向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4、第Ⅱ象限的总量=第Ⅲ象限的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应该包括半成品和在制品中的当期生产完成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8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保国险核内心生系产总值 统 核算
概
念
定
义
方
法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9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3
本章目录
1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3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实践与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4
学习要点
什么是生产 生产核算的范围 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践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5
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国内生产总值又被称为总增加值
表3-2
中间投入 产出 增加值
农场 0 a a
面包的生产增加值
面粉厂
面包厂
a
a+b
a+b
aa++bb++cc
b
c
合计 2a+b 3a+2b+c a+b+c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毛”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中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毛”在哪呢?
的,这种经济流量就在生产核算的统计范围之内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核算不应排除非法生产及地下经济成份 目的:全面地反映生产及消费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0
非法生产与地下经济
非法 生产
1. 法律禁止销售、分配或持有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2. 生产活动通常是合法的,但由未经许可的生产者从事
例如,麻醉品的制造和销售、走私形式的非法运输 、卖淫
原因:
——这些活动与市场相对分离和互不依赖的,它们的市场性最弱,其 它市场产品与其缺乏替代性或互补性,不对之进行统计,不会影响其 它市场产品;
——这些活动几乎无法做出相应的有经济意义的市场估价;
——从劳动力与就业统计看,如果把这类行为计入生产核算的统计范 围,就承认了其生产的性质,这样就不再存在失业现象及失业人口(因 为这时家务劳动也是一种工作) 注意,如果 “在家庭中生产的服务” 由市场提供的(如由保姆来完 成),则这些服务也应被纳入生产核算的范围
的住房使用) 6.通常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在家庭中生产的服务(如家庭主妇的家
务劳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2
准市场标准
对不具完全市场性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市场假设——虚拟一个市场, 在这个“准市场”中经济流量得以流动,其流量应与相应的市场产品 相对照
虚拟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在市场上交易的该类产品的价格,来虚拟没有在市场上交易的 该类产品的价值 二是用该类生产活动的费用、成本来虚拟其产品的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1
GDP的增加值内涵
表3-1生产过程中,只有面包厂的产出是最终产品,而农场和面粉厂 的产出都是中间产品。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则会形成 3a+2b+c总计生产成果,明显重复计算了2a+b个单位的生产成果
如何确定一个产品的最终产品属性,尤其是那些既可做最终产品,又 可做中间产品的产品? 确定方法:从价值构成角度分析最终产品,即通过对每一生产环节的 “增加值”加总的方法来估计最终产品的总量
在某些领域,地下经济可能占相应产业总产出很大的比重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1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问题三:生产核算不排斥绝大部分的非市场生产
市场化程度依次递减的几种经济流量: 1.为能在市场上换回货币而生产产品 2.实物交换的产品或实物性的收入 3.非市场产出的供给(不以获利为目的生产) 4.生产者对产品的自给性消费(如农产品的自产自用) 5.对消费者自我所有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如住在自有住宅中的房主享受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6
常住性概念
交易者
住户及个人 公司和准公司 其他
经济利益中心
主要住处
相当规模的经 济活动或交易
一年规则
一国的经济领土
地理领土 飞地(大使馆...) 免税区等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7
(二)生产核算的时间界定
生产核算是一个流量核算,最常见的年度核算,通常以自然年份为起 止点
记录时间:权责发生制,即在经济价值被创造、转换、交换、转移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4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核算主体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常住居民的生产规模 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常住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者联系:虽然收入大多来源于生产成果,但由于一些生产要素的使 用是跨国进行的,各国的生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还要以要素收入的 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配,而这些生产成果分配后才能形成各国原 始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没有扣除生产设备等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折旧) 原因:
——固定资本折旧的计算不仅取决于其有形损耗的程度,还取决于无 形损耗、价格变化、财政政策及工商政策等,很难以准确计算, ——传统上的会计资料的折旧额由于受到其经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不能直接应用 国内生产“总”值,除了最终产品之外,还包含一些应剥离而未剥离 的固定资本折旧部分,所以才是一个“总”值;与此相对应,扣除固 定资本折旧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国内生产“净”值
问题一:生产核算排除了非经济生产
能给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利益的活动不一定都在生产核算的范围内 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的,只有在人类的劳动、负责、
控制及管理下形成的生产活动成果,才纳入生产核算的范围之内 替代处理方法:判断某种所有权特征来推断某种活动的经济生产性 典型例子:鱼类生长——公海与养鱼场
货物
货物是对其有某
IT能力 服务
服务是指生产者
按照消费者的需
对货物的服务
满足服务消费者 生活需要的服务
种社会需求且能 够确定其所有权
要进行活动而实 现的消费单位状
满足服务消费者 精神需要的服务
的有形实体
况的变化
满足服务消费者生产 及商业需要的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8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等色情服务
目前中国的生产核算范围尚未包括非法生产部分
二者可能没 有明确界限!
地下 经济
又称隐蔽生产,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性活动,完全合法的 活动(如果遵守了某些标准和规章),但出于某种原因, 故意将生产活动隐藏起来,不公开进行。
原因包括:1. 为避免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或其他税;2. 为 避免缴纳社会保障缴款;3. 为避免遵从某些法定标准;4. 为避免遵守某些行政程序
以表3-1数据为例,先计算各厂商的增加值(Value Added,产出减中 间投入):再对其加总,得到表3-2中的结果: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2
GDP的增加值内涵
从表3-2可以看出,增加值合计结果(a+b+c)与在面包厂形成的最终产 品量(a+b+c)是相同的,而且这一过程不需要找出区分中间产品与最 终产品,解决了最终产品统计的难题
生产结合紧密 服务消费支出大 世界经济一体化
实施综合性生产观
产
观
特点
17世纪
20世纪后
合理性
改革开放后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7
二、生产核算的范围
生产的概念
生产者利用投入生产产出的活动
随需而变
具体地说,这是一个经济生产的概念:在机构单位控制和
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的投入生产货物和
服务的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4
生产核算范围的概括
1. 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 的生产
2. 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 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 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 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5
三、生产核算的时空边界
(一)生产核算的空间界定
树木生长——是否经过培育 不是所有人类行为支配下的产品都被核算,只有其中的有效成果才被
统计,不符合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产品虽然也受人类行为的支配,但不 是生产的有效成果,因而不能列入生产核算的生产成果中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9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问题二:生产核算遵循全面客观的标准
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在生产活动范围内,以该活动的客观存在性为标准 只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其产出是有实际市场需求
中间(intermediate)产品,即在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但又在另一个 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GDP只核算最终产品是为了防止核算上的重复计算 例:面包生产过程的核算
表3-1
中间投入 产出
农场 0 a
面包的生产过程 面粉厂
面包厂
a
a+b
a+b
a+b+c
合计 2a+b 3a+2b+c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
Product 生产货物和提 供服务的价值
Gross(net) 毛值,与 净值对应
GDP
Domestic 系统内,区域内 针对统计空间
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0
GDP的增加值内涵
最终(final)产品是指本期完成生产,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