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解读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中庸(节选)》(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中庸(节选)》(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中庸(节选)》《中庸(节选)》正文翻译注释赏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

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博学之,审问之,慎(shèn)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

有弗(fú)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

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

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

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

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

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中庸(节选)》理解性默写1.《礼记·中庸》中用“,,”三句阐述了达到“中和”的境界可以使天地各在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观点。

2.《礼记·中庸》中,表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句子是“,,。

”3.《礼记·中庸》中,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

4.《礼记·中庸》中,作者对“博学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5.《礼记·中庸》中,作者对“审问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中庸节选讲解

中庸节选讲解

中庸节选讲解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四书五经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的内容涵盖了道德、政治、哲学、人性等多个方面,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经典著作。

以下是对其中一段节选的讲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如果能够合乎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叫做“和”。

中是天下万物之本源,和是天下万物达到的境地。

如果能够做到致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就会生长发育了。

这段话是《中庸》的开篇之言,是全书的核心思想。

它提出了“中”与“和”的概念,认为“中”是本源,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所在;“和”是达到的境地,是实现“中”的理想状态。

只有致中和,才能使天地安位,万物生长。

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非常重要。

它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只有把握好“中”与“和”的关系,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人生的最高追求。

此外,《中庸》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慎独”、“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

这些规范和准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所提出的“中”与“和”的思想以及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升个人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庸全文及译文资料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资料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全文 (含解释)

中庸全文 (含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个意思是:保持中立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生活不会偏离和改变它的目标和主张。

这是一种持续成功的方式。

孔子曾说:“中庸是一种美德。

中庸是最重要的。

人民生机勃勃已经很久了。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种含义:中间是指善的含义和平庸的相同用法,即中间用法的含义。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有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也意味着人们应该坚守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立是世界的根基【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你可以马上离开,但你不能离开道。

因此,一个绅士的谨慎比他看到的要多,他的恐惧比他听到的要多。

不看隐藏,不显示微(3)。

因此,一个绅士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独立性。

幸福、愤怒、悲伤和喜悦的缺失被称为(4);头发和一切都在中间部分(5),称为和。

世界上的人也是世界的根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1)命运:天赋。

朱子解释说:“天堂与殷和杨和五个元素一起转化为万物,而齐则形成,而理性也赋予严和命令。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中庸(节选)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中庸(节选)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中庸(节选)《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读《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中”为居中不偏,“庸”为用。

“中庸”是讲儒家的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之情没产生的时候,就叫“中”。

人有感物生情的天然本性,当没有任何外物的刺激时,喜怒哀乐之情不会产生,人的内心是平静的,不偏不倚,所以“谓之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此的解释是:“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由此可知,“中”就是人的天然本性,天然本性对于天下万物而言,当然是最根本的所在,故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喜怒哀乐种种感情一旦产生,总是要抒发表现出来的,情感的抒发表现必须“中节”,就是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合适,没有乖戾之情,没有过分之情,恰到好处。

感情抒发的“中节”,就是“和”。

对此朱熹解释云:“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和”是“情之正”,是内心情感的正当合理、恰当合适地抒发表现。

“和”要求在抒发表现内在感情时,必须掌握好合适的程度,不可过分。

既要使感情得到抒发表现,又要抒发得合适恰当,不能损害别人,所以,这种“和”是“天下之达道”,是通用于天下的基本准则,人人都应该遵守。

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能“天地位,万物育”,天地万物就能够秩序井然地生长发展,因为“致中和”一方面使本性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使合情合理的和谐准则得到了实现。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际正是“中和”巨大功能的体现,这也是儒家极力提倡“中和”原则、强调“中庸”之道的原因所在。

“致中和”的实质就是注重人之内在心性的修养,其关键在于达到性情之“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节选)·《礼记》原文注释与鉴赏

中庸(节选)·《礼记》原文注释与鉴赏

中庸(节选)·《礼记》原文注释与鉴赏中庸(节选) 《礼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51〕可辞〔52〕也,白刃可蹈〔53〕也,中庸不可能〔54〕也。

”……哀公〔55〕问政。

子曰:“文武〔56〕之政,布〔57〕在方策〔58〕。

其人存,则其政举〔59〕;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60〕政,地道敏树〔61〕。

夫政也者,蒲芦〔62〕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63〕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64〕,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65〕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66〕也。

或〔67〕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68〕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中庸》全文及注释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国学小讲堂-中庸节选

国学小讲堂-中庸节选

明辨之
• 识别是非,分清黑白,判定真伪
慎思之
• 仔细考察,辩证思考,探求规律
审问之
• 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 • 不能盲目相信
博学之
• 广泛的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 要有博大和宽容的胸怀去包容不同领域的知识
分段解读(二)
原文: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字词注释: 弗:通“不”,表示否定。 弗措:不罢休。措,停止,罢休。 问:这里指求教。
分段解读(三)
原文: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道:做到。 参考释义: 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 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 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 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 定会坚强起来。 理解: 如果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态度 去努力,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
红领巾国学小讲堂
—《中庸》节选
讲人
HSH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 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 必强。
分段解读(二)
参考释义: 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 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 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 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 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 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 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理解: “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 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告诉 我们求知需要坚持不懈。

中庸全文注解

中庸全文注解

中庸全文注解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

国学中庸的全文及解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有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其唯圣人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富贵;素贫贱,行贫贱;素夷狄,行夷狄;素患难,行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禄,大德必得其名,大德必得其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恕”便是“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实 际上就是给出了一个同他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准 则和底线。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考物来 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 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 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 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 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 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一封家信,说家人为了争 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 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 硬读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 信,并附上一首诗:“千里书信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 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 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宅基 地,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 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则可则能则能则能为唯 可以可尽能尽能尽能天 以赞以物尽人尽其尽下 与天赞之物之人性其至 天地天性之性之,性诚 地之地,性,性 。, 参化之 ; ; 矣育化 。,育 ;
亦 勿 施 于 人 。
施 诸 己 而 不 愿 ,
忠 恕 远 道 不 远 。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名伋,字子思】的著作。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 的一派。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 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 孟子。后世把子思、孟子并成为“思孟学派。 北宋,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又 追封子思为“述圣公”,以后就尊称子思为 “述圣”。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 “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三、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 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 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 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 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 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 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 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 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 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 宙间的真正位置。
这个一个小故事也能充分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精 神。一个暴风雨的早上,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许多多的 鱼被抛到沙滩上。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哎息 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把鱼捡 回海襄。老人很是感动,便也弯腰帮助小男孩。老人对小 男孩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在乎的。” 男孩却说:“小鱼在乎。”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是 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当你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 体会别人,了解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多数人也一 定会回报与你最真诚的笑容。只要我们时时站在他人的角 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的、友 善的与人相处,这就是能恰当得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人 之 为 道 而 远 人 , 不 可 以 为 道 。
子 曰 : 「 道 不 远 人 。
可 谓 仁 之 方 也 已 。
能 近 取 譬 ,
己 欲 达 而 达 人 。
己 欲 立 而 立 人 ,
夫 仁 者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
失子小故上正在君素素素素君 诸曰人君不己上子患夷贫富子 正:行子怨而位无难锹贱贵素 鹄「险居天不不入,,,,其 ,射以易,求陵而行行行行位 反有侥以下于下不乎乎乎乎而 求似幸俟不人,自患夷贫富行 诸乎。命尤,在得难锹贱贵, 其君 ,人则下焉。。。。不 身子 。无位。 愿 。 怨不 乎 。援 其 外 上 。 ,
简 而 文 , 温 而 理 。
君 子 之 道 , 淡 而 不 厌 ,
施。人 诸 治 己 人 而 , 不 改 愿 而 , 止 亦 。 勿 忠 施 恕 于 违 人 道 。 不 远
眯 而 视 之 , 犹 以 为 远 。 故 君 子 以
其 则 不 远 。 执 柯 以 伐 柯 ,
《 诗 》 云 : 伐 柯 伐 柯 ,
《中庸》节选
诗 词 朗 诵

故 君 子 慎 其 独 也
莫 显 乎 微 。
莫 见 乎 隐 ,
恐 惧 乎 其 所 不 闻 。
是 故 君 子 戒 慎 乎 其 所 不 睹 ,
可 离 非 道 也 。
道 也 者 , 不 可 须 臾 离 也 ,
知 微 之 显 , 可 与 入 德 矣
知 远 之 近 , 知 风 之 自 ,
为人处世的黄金律
《中庸》说:“忠恕远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 “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 人。比如:你想到不愿意做的事,你不要叫人家 做;我不愿意拿的东西不要叫人家拿;我不愿意 听的话,你不要讲给人家听;你怕人家骂你,你 不要骂人;你怕人家笑你,你不要笑人。这是忠 恕之道。“忠”与“恕”实则一道,即二者有着 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 更为基本。
中庸之道的总原则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 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 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 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中为人处世的黄金律
慎独自修
三 原 则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一、慎独自修

Hale Waihona Puke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 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 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 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 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 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 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 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 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 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 《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 显,可与入德矣。”
二、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 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 行、並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 《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 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眯而视之,犹以为 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 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 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 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 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 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矩之道”。《大学》说: “所恶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 毋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 实即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 我也,吾亦欲勿加诸人”(《论语,公治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 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 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 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 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 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 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 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 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 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 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 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