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小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即使同为唐诗,但也有较大不同。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 牺牲,也死而无悔。但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 扬向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 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
•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边塞诗风格异彩纷呈,
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慨……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 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同一诗人, 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 在主题、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歌不可 陷入定势思维。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 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Leabharlann Baidu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 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 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 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 4.用典故: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 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 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 常见的乐器及曲子:羌笛、琵琶、胡笳、芦管、
角、鼓。《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
其它常用词语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 阔、广阔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 卢 纶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 怨 》柳中庸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 行 》王昌龄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鉴赏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 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诗歌。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 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 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 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 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 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战争的艰苦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
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 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岑参)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 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 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
同为边塞诗,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
思想、迥异的艺术风格?
•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 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 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 昂。而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 侵,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 多用来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 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有理智的冷静,基调是,雄浑悲壮慷慨昂扬的。 总体风格:尚理重质,悲凉慷慨。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评论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 其文。” • “多胸臆语”,就是直抒胸臆,少隐晦,多率直,以饱满兼强烈感情的语言, 坦然明快地表现自己郁结心头的感受;“兼有气骨”,是指诗歌的情感基调 慷慨悲壮,大气磅礴,雄浑而朴实。
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 ⑴从内容上来看,二人都写作边塞诗,但高适多以政治 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抨击、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边防 政策的弊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岑参的边塞诗多讴 歌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还有不少描绘边塞风土人 情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⑵从风格上来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以描 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岑参的诗歌以歌 颂将士勇敢和边地奇异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
• 人各具特色。就诗歌的思想价值而言,大抵高适胜于岑参; 而从艺术上看,则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这主要表 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有艺术个性方面
李益
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 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 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 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 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 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 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 ⑶从抒情方式来说,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 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 ⑷从语言方面说,高适尚质朴,不追求奇字奇句, 以醇厚自然感人;岑参尚奇巧,刻意求奇求新, 以新奇俊逸动人。
• ⑸从形式上来说,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 严整,对仗工稳;岑诗奔放,句式长短错综。
• ⑹从创作方法上来说,高适多用写实手法,岑参 近乎浪漫主义。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其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 喻、夸张、渲染、烘托等等,如:
• (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2)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军。
高适
一、生平 “喜谈王霸大略,务功名,尚 节义”
(《旧唐书》本传) 西游长安,干进无门 北游燕赵,隐居淇上 被荐中举,授封丘尉 辞官入幕,三次出塞 入朝为官,官至高位
高适
二、高适边塞诗的内容 内容所及颇为广泛,或表达其建功立业的志向,或揭露军中苦
乐不均的矛盾。或遣责穷兵黩式,申述向往和平的愿望,或描绘边 塞风光,风俗等等,不一而足。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燕歌行》。
三、高适边塞诗歌的艺术特点: 1、采用歌行体(长于七言歌行)以及五言古诗 。其歌行体诗
歌,讲究韵律和对偶,婉转流畅。 2、将边塞的见闻、观察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

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 •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
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 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他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从总体说,是中唐诗人 所不可企及的。这些诗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当时边 塞战争的实际,闪烁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
王昌龄
位沉下僚,但诗坛声誉很高 。七绝最为著名,有“七绝 圣手”的美誉。
1、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揭示人物刹那间微妙的内心世界和 复杂的思想感情,收到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2、善于起承转合; 3、善于将一首七绝分为两个画面,两层境界; 4、善于锤炼语言,但又出以自然流畅,音节也十分和谐爽朗
《从军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
龄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
岑参
一、生平: 隐居嵩阳,谋求出仕;进士及第,授以微 职;入幕出塞,求取功名。
二、岑参边塞诗的内容: 边塞诗多达七十馀首,是盛唐诗人里写边塞诗最多的诗 人。内容着重表现的是西北边陲奇异的景色以及将士英 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 三、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1、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2、边塞诗尚奇,描写出了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与风物 人情,表现出奇伟壮丽之美。(意奇、语奇、调奇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 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适)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 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 空的对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 旋律。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 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 而无悔。
•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 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 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 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 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