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网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围网类渔具
§1.围网的捕捞原理与结构 §2.围网的设计理论与计算 §3.围网的捕捞技术
2020/7/21
围网作业图
2020/7/21
二、生产特点
•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 机械化程度高,作业主动性强,能捕捞大多数中上层
鱼类; • 在鱼群密集的水域,捕捞效果优于其它类型渔具; • 可常年作业; • 作业区域广,特别适宜在深水湖泊、大型水库等水域
– 湖泊:多用小型的无环无囊围网 – 水库:多用大型的有环无囊围网
• 有囊围网(海洋多用):一个短囊和两个长翼构成。
2020/7/21
• 单船围网:用单艘机轮放网来包抄鱼群, 机械化程度高;
• 双船围网:用双船同时放网包抄鱼群,包 围鱼群速度相对较快;
• 多船围网:用三船或多船作业(目前少用 )。
2 vc
k
vp
vc
vp 2 2
2020/7/21
• 式中: Lw—围网长度,m; r —鱼群大小的平均半径,m; x —渔船相对鱼群的超前距离,m; vp —鱼群的游动速度,m/s; vc —渔船放网时的平均速度,m/s; k —常数,k与Vc/Vp有关。
2020/7/21
3、有关VC、VP、x和r
2020/7/21
二、高度的确定
• 围网高度:网具中央取鱼部的高度; • 主要取决于作业场所的实际水深、捕捞对
象的栖息水层及其下潜能力——作业场所 水较深,捕捞对象栖息水层较低,下潜能 力强,则网高可适当加大;反之,网高可 降低; • 按长高比来确定:
– 机轮围网12:1~15:1;手工围网15:1~20: 1。
• 作业时,渔船的回转半径不小于渔船长 度的1.5倍,即: R ≥1.5 Lc 式中 R—渔船的回转半径,m; Lc—渔船吃水线长度,m.
2020/7/21
• 围网的最短长度(Lw)即为: Lw=2πR=2π×1.5 Lc 10 Lc
• 由于在作业时,包围半径均大于回转半径, 而且包围圈也不一定是正圆形,故围网实际 长度(L’w )应再放长50~100%。即:
2020/7/21
四、结构
• 无囊围网:由网翼和取鱼部构成,取鱼部 最高,两侧网翼逐渐降低,取鱼部网衣较 多,作业时能形成囊状接纳鱼群。其中:
– 有环围网:由网衣、纲索、与下纲相连的缔括 装置(即括纲、底环和环纲)及属具构成;缔 括装置的作用——封闭鱼类下逃的通道,即起 网时,封闭网底口,防止鱼群从下底逃逸。
2020/7/21
一、长度的确定
• 围网长度:网具缩结后的上纲长度; • 长度与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鱼群大
小、鱼群游速)、作业方式(单船、双 船、多船)、渔船性能(主机功率、行 驶速度、回转性能)以及作业时的机械 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2020/7/21
1、依渔船的回转半径确定
• 回转半径,即渔船最快调转前进方向所 绕圆周的最小半径;
2020/7/21
上纲长于下纲
D1、D2——上、下纲包围圈周长; R1、R2——上、下纲包围圈半径; H——围网高度; H1——工作高度; l——包围圈半径的差
2020/7/21
上纲长于下纲(最常用)
• 比例: L2= L1 -1.5H; • 优点:形成底边收缩的截头圆锥形,减少
鱼类从下纲逃逸的可能,并缩短收绞括纲 的时间; • 缺点:下纲的沉降速度慢,网片利用率低 ,网衣与括纲易纠缠。
– 无环围网:无缔括装置。
2020/7/21
无囊围网结构图
2020/7/21
有环围网结构:网衣、纲索、缔括装置 (底环、环纲、括纲)、属具(浮沉子、 卸甲、转环)。
2020/7/21
§2.围网的设计理论与计算
• 长度的确定(重点) • 上下纲长度比例 • 高度的确定 • 缩结系数与网目尺寸 • 纲索与缔括装置 • 浮沉力配备
• L’w =(1+50~100%)Lw =(15~20)Lc
2020/7/21
2、依鱼类行为特点确定
C.C . A
E
x. x D
B
O
R
➢鱼群由A点 游到B点时, 渔船放网由C 点到D点,即 鱼群所经过的 路程直线AB 和渔船所经过
的路程弧线 CD在时间上 应相等。
2020/7/21
Lw = k (x + r)
层鱼类r约为10m。
2020/7/21
•x • 指渔船超越鱼群的距离,又称超前距离。
– 作业时不打扰鱼群原有的集群行为; – 阻止鱼群的水平逃逸和垂直下潜逃逸。
• 淡水中捕捞鲢、鳙和草鱼等时,x值约为 30m。
2020/7/21
4、上下纲长度的比例
• 上纲长于下纲 • 上下纲等长 • 下纲长于上纲
2020/7/21
缩结与围网高度
• 通过改变上下纲的缩结系数来改变围网的 上下纲长度,从而改变围网高度。
2020/7/21
• 上纲与下纲等长:多为手工操作的无环围 网,长期使用,则因起网时上纲受力大而 使得上纲长于下纲,故其特点与第一种情 Baidu Nhomakorabea相类似。
• 下纲长于上纲:生产中,下纲比上纲长约8 ~10%。
• 装配时多选用较大的ET ,有利于提高网片 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网衣滤水性 能、加快网具的沉降速度。
• VC • 指渔船放网时的速度。研究表明,2a在100 mm以上,
渔船快速投网时,其最大自由航速Vmax将损失约30% 。即:
VC = 70%Vmax • 淡水围网符合上述条件。
2020/7/21
• VP • 指鱼群的最大游速。淡水中鲢、鳙和草鱼
等中上层鱼群的VP约为1.2 m/s。 •r • 指鱼群的最大半径。鲢、鳙和草鱼等中上
2020/7/21
• 无囊围网多为中部高,两翼低。
– 翼端过高,操作不便,网衣与括纲、底环等易 纠缠;翼端过低,将会影响网具两端的封闭, 容易逃鱼;
– 一般认为,翼端高度为中部最高处的65~75% 。
2020/7/21
三、缩结系数的确定
• ET/ EN 的取值,关系到网片利用率、网片 受力、下纲的沉降速度和网具工作高度的 变化;
作业; • 能捕捞名特优鱼类,如银鱼、池沼公鱼等; • 空网率较高; • 劳动强度大。
2020/7/21
三、种类
• 按网具结构来分,分为无囊围网和有囊 围网两个型;
• 按作业船只来分,可分为单船围网、双 船围网和多船围网三个式。
2020/7/21
• 无囊围网(内陆水域多用):长带形,取鱼部一般位 于中央(等翼围网),依其下纲有无缔括装置可分为 无环围网和有环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