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促进学校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应该被视为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不够顺畅。
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和科研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常常遇到阻碍。
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不够快。
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难以迅速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导致了教学改进的滞后。
中小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不够畅通,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被广泛应用。
学校和教师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中小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奖励机制等。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
建立中小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促进科研机构、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教育场景转化。
建立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数据库,为科研成果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便利。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培训。
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
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情况进行及时监督和评估,为改进和提升提供依据。
在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强调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在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办好教育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我国未来的生力军和建设者,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
科研成果转化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实际应用性当前,很多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缺乏实际的应用性。
由于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所以教师和学校往往不愿意采纳这些成果,最终成果转化率不高。
2.转化难度大由于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技术转移、政策支持、管理和市场推广等,这些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此外,科技公司、高校等转化机构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比较被动,缺乏积极性。
3.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很多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渠道受限,推广方式也比较单一。
由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并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场景中,因此,需要大力整合互联网、教育推广机构、传统媒体、科技公司等渠道,增强推广效果。
二、提出的措施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加强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研究应该鼓励教育科研人员加强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成果,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
2.构建转化机构需要建立覆盖接受科研成果的教师、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教育转化机构,以增强转化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3.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与产业的紧密联系。
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支持。
4.增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渠道需要更加广泛,例如加强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多与教育器材、媒体等合作,建立适合科研成果的推广平台,提高其推广效果。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
在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化的困难,以及如何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一、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首先要明确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
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为了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科研成果经过实践验证后,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利于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化的困难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化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许多中小学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导致教育科研成果很难得到有效地应用。
学校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转化缺乏有效的支持和重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较难得到充分的自由度和支持。
学校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也给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想有效地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
学校还可以积极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
加强学术界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良好转化。
学校可以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实现科研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教育的重点。
因此,在教育的领域中,教师教研成果转化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是指把教师在教学上的经验、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等公开、分享,并运用到实际中。
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使得教育更加规范、科学,教学更加高效、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也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一种途径。
在现代化社会中,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点,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教师来说,教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使得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对于学生也能够造福匡济,起到长远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方法目前,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方法比较多,包括学术会议、学术期刊、教材编写、公开课、教学展等多种形式。
做到教研成果的转化,还需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跨学科合作,增强团队的协作。
在教育领域中,社群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
社群教学能够促进教育模式的革新,在教师的教研过程中,也会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
在社群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可以相互合作,开展教学投稿,还能相互评价、相互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采取课堂观摩、学术交流等形式,共同分享教学心得体验。
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如何实现?为了使教师教研成果的转化更为顺利,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科研和教师教研成果转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应该进一步开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阅读、积累教学经验、多到课堂中去进行尝试、探究、交流等方法,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思想,是教师教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尽管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成果转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思考与实践探讨。
一、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作为科研机构,与企业相比具有更加高端的研发优势,可以研发更具前瞻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但在成果转化方面却不如企业灵活。
与企业相比,高校常常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以及产品本身的可实现性,缺乏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
因此,在高校中,需要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二、搭建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创新服务,支撑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创新平台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并整合产业界和政府资源,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
例如,有些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园区,为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园区、技术转移等服务,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建立科技转化机制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科研成果运用与推广的机制体系。
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运作。
2. 设立技术专利转化中心,为科研成果的专利转化提供支持。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了解高校的科研成果。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可以在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联合制定研究规划、参与项目研究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建立。
同时,有些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产业园区合作推介交流会等活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转移和基础研究服务。
五、探索新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包括科技成果创新型企业孵化、大学混合所有制公司、科技成果产业基金等模式。
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是指将教育科研成果、教育技术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创新等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对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科研等方面有益的实践成果的过程。
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涉及到诸多利益相关方,包括教育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产业界等。
因此,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也十分复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从教育创新成果的转化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有助于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
将教育科研成果、教育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应用,不仅可以为教育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也为教育市场注入更多的新活力。
3.提升教育学科实践能力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转化为实践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也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资源,提升学习效果。
4.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教育创新成果转化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治理水平。
通过将教育管理创新转化为实际成果,有助于提升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二、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1.学术机构和产业界融合不足学术机构和产业界之间融合不足是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问题。
学术机构主要着眼于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而产业界则更加注重实践落地和经济效益。
由于双方理念和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双方合作融合不足,影响了教育创新成果的转化。
2.教育资源孤岛化教育资源孤岛化也是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个问题。
目前,学校、教育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很难将教育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成果。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过程。
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工具,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教育科研的实用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开展科研项目时,研究者应该深入学校实际,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应该注重实践性,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方法、工具和资源,方便教师在实践中应用。
需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科研成果只有被广泛推广和普及,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认可这些科研成果,并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教学中应用。
还可以通过举办教育研讨会、培训班、发表论文等方式,提高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需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的评估体系。
科研成果的评估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只有经过科学的评估,才能确定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进一步决定是否推广应用。
需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的评估体系,包括对科研项目的评估、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和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等。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参考依据,帮助决策者判断科研成果是否适合推广应用。
需要加强教育科研与产业界的合作。
教育科研与产业界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产业界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帮助科研成果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需要鼓励和推动教育科研与产业界的合作,建立科研与产业界的衔接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实用性、推广普及、建立评估体系和加强产业界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以推动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思考,旨在为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现,才能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分析教育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努力挖掘和发现中小学教育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向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
科研成果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才能真正为中小学教育服务。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学校、课堂,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积极探索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科研成果传播给教师、家长和社会大众,促进科研成果的更广泛应用和推广。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是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和支持。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力度,明确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研成果的产权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已成为国际性的问题和挑战。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和方法,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科研成果凝结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体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教育实践的脱节。
目前,一些科研成果难以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原因在于科研人员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畅,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教师对科研成果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障碍等。
二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
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这些支持还不够充分。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形式为主,对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效果评价不够充分,导致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是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科研成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推广,包括宣传册、研讨会、展示会等,以增加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对接。
鼓励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支持。
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相关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
四是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激励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探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探讨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探讨为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并提出相应建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
一、加强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意识。
高校应该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在科研项目中,要鼓励科研人员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此外,高校还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加强科技成果的保护和管理。
科研成果的保护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和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档案和数据库,方便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三、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
高校应该积极寻找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与企业和产业界密切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
可以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展览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起来。
此外,高校还可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加强科技成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
五、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高校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可以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意识,加强科技成果的保护和管理,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加强科技成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在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应用转化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个别性。
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应实际教育需求和实际教学情境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工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因此需要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实践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面临资源和政策支持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目前教育科研机构在资源方面的供给还比较不足,很多教育科研项目缺乏经费支持和硬件设施。
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以鼓励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实践者积极参与转化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面临评价和认证的问题。
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有科学的评价和认证机制来验证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导致很多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认可和推广。
建立一套科学和公正的评价机制,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认证,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加强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实践者的培训和能力建设。
教育科研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才能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育工作;而教育实践者需要了解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理论,才能把握科研成果的正确用途和方法。
加强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实践者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需要教育界、科研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小学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推动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思考。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将科研成果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学习内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可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推动教育研究前进,从而逐步实现中小学教育现代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面临的一个难点是,学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教学,很难兼顾科研工作。
此外,科研机构专注于科学研究而不一定考虑到实际教学需求,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学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充分协作和沟通。
另一个难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科研成果,学校需要投入经费和人力资源来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这些都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投入和担当。
要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一些可行的建议如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尚学崇德的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把握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科研热情。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和素养。
建立科研成果集成平台。
由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各类资源,需要建立集成平台,让教师们能够方便地找到和使用各种开发的教育科研成果。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和实践应用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研究成果得以落地的途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很多优秀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并没有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这是由于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需要足够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条件。
因此,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应用,以支持教育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部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并未真正符合教学实践需求。
在教育科研中,需要着重强调教师实践问题的研究。
科学研究应该紧紧围绕着实践问题,而不是僵泽学科研。
研究成果如果只是停留在学术论证和研究报告的层面,那么其实践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重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打破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旨在真正切实的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也需要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主要面向的是教师群体,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离不开在掌握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科研资格申请机会和科研经费,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实质性工具,创造教学信息化的先进型教师,为促进教育创新做出突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应用需要克服困难、注重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
上述几点思考,有助于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教育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
对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转化几个问题的探析
对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转化几个问题的探析近年来,国家和教育界对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转化问题不断加大关注力度,并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即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改革、政策制定、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的实际应用,从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应认清把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可以提高社会的教育质量。
目前,许多教育改革、政策制定与实践都是源于科研成果,因此,若将科研成果转化再加以应用,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好的教育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应了解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种类与具体步骤。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可以分为更新改革、政策制定、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等几种类型。
改革的转化步骤一般包括科研成果的收集、分析、研究、转化和应用五个步骤,转化的过程一般经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步骤。
再者,应认识转化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转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不明显、转化时缺少科学分析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此外,在转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资金不足、实施工作者能力不足以及资源分配不当等问题。
最后,有必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应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教育改革的推进;其次,应加强对改革落实情况的科学跟踪,并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来评估转化效果;再者,应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育者更加重视转化实施;最后,应提供更多的资金、人力、资源等支持,以促进教育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然而,在转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
只有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有效评估、引导教育者重视转化以及提供资金支持等,才能实现教育科研成果可持续有效地转化,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以改进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领域的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挑战以及推动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还在于推动教育创新。
首先,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可以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其次,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促进教育创新。
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思路。
将科研成果与实际教育场景相结合,可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推动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挑战尽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的转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科研成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常常较为专业和复杂,不利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和应用。
因此,需要将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简化和概括,使其更易为教育工作者所理解。
其次,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教育实践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思维,这对于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与教育实践场景相结合,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三、推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要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于教育科研的支持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与基层教育实践的合作。
其次,教育实践者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思维,增强对科研成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实践的需求与科研的实践相结合。
此外,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对教育实践者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研成果。
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未来展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路径探讨
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路径探讨教育研究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成果的转化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路径是多元的。
首先,教育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向学术界传播,从而引发学术界的讨论和争辩。
在学术界的探讨和研究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研究成果,使其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次,教育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平台向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传播,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可以通过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等形式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决策者传播,提高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决策者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可以通过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推广来实现。
教育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开展教育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的对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促进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教师进修、教育政策制定等途径将教育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改善教育环境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可以通过教育产业化、科技转移等途径来实现。
教育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与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技转移的形式,将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科技产品或技术,实现科技成果的再利用和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路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应共同努力,为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其次,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需要加强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提升他们的转化能力和水平。
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引言: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研究论文、科研项目等教育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中可操作和可应用的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创新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现状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产出较多,包括科研论文、研究项目等,但很少能够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另一方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转化渠道不畅、科研成果鲜活度不高等。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
二、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面临多重挑战,如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转化渠道的不畅、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等。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加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沟通与合作要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者应积极与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实践者对话,并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实际问题。
同时,研究者还应能够将研究论文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更加贴近教育实践的形式,如教学案例、教材等。
四、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为了解决转化渠道不畅的问题,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科研成果转化专门机构的设立、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等环节,以确保科研成果能够被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
五、提高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学校科研项目的立项应该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求,确保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实际问题相匹配。
同时,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也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六、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宣传学校应该积极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宣传,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使科学的理论得以付诸实践,并且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点。
从如何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如何提高科研成果的普及与推广等方面进行思考,对于健全科研转化体系,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产出是教育科研转化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应当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提高学科素质和研究能力,增强科研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条件和资源保障,并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
只有加强科研人员的产出能力,才能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是关键。
科研成果要发挥作用,必须与实际教育教学相结合。
中小学教育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学校的建设等形式,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实验验证和示范效果的方式,使科研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形成科研成果的文献资料和教材,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和参考。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示范,推动科研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科研成果的普及与推广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转化的重要环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科研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非常关键。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能力。
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鼓励教育机构和教师之间进行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借鉴。
只有科研成果得到普及与推广,才能够实际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要建立健全的科研转化体系。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取得具体效益的过程,这是教育研究成果发挥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对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中小学科研机构和平台建设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建立在优秀的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基础上,中小学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应该认真组织学校科研机构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推进建立学校科研平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持续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组织教、研结合等工作,形成一个有利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师资队伍。
三、完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科研课题申报、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成果转化业绩考核等内容。
要加强部门协作、组织推广、示范带动、评估认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的新方法、新途径,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推广,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应用服务。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服务,集成教育研究资源,推进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五、切实加强教育于科研成果的整合加强教育于科研成果的整合,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
学校要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贯穿教育全过程,多方面整合优秀资源,切实服务全体师生和家长,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总之,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科研成果成为支持和支撑教育改革深化与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载体,而作为一种载体怎样更好地影响教育发展并发挥其价值,其中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无疑是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把教育科研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并融入教育实践,进而成为理念创新、方法改进、政策制定、制度完善等实践成果的活动。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言:“转化为教育事业发展活生生的实践应该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出发点和归宿。
理论生产阶段结束后,要转向成果转化应用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绝不是把成果变成抽屉里、书橱里、记忆里的成果,而是要把它融入教育事业发展活生生的实践中,变成指导教学、服务决策、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实践成果。
”可见,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们生活福祉等具有强大的功能。
但在当下教育科研人员科研热情不断高涨、教育科研成果数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观念落后,转化意识不强;转化机制刻板,活力不足;转化模式固化,转化主体单一等。
基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系统论、社会建构论为理论指导,提出相关转化策略。
一、树立正确观念,增强转化意识当前,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但是对于教育成果转化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转化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及教育科研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意识。
(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转变人的教育观念为首要前提教育科研成果与自然科研成果不同,也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属于“人学”科研成果的范畴,“它(教育科研成果)以改变人的观念、调整人的思路、培养人的能力为前提,它要求人们接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转变人的教育观念为首要前提,而教育观念转变为人的实际行动需要经历感悟、体验、接收、内化、反馈等过程。
以叶澜的新基础教育为例,之所以称之为“新”基础教育,根本原因在于该科研成果重新定义了“生命”“实践”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并将其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的高度。
在新基础教育成果中,“生命”不仅包含个体生命特征、个体生命成长,而且包含了群体生命、类生命的意涵;“实践”不是理论的实验田,不是理论的对象和工具,而是作为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是教育学研究的源头。
“生命”与“实践”不仅仅是新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的关键概念,更重要的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因此,这样全新的教育观念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历经认识、体悟、内化和接受,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长期性,其中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乃至倒退现象。
(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层次性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出来——知识形态和技术形态。
“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属于观念意识形态,具有潜在的应用性。
”以专著、学术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为主要呈现形式,它们的转化结果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主体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丰富和更新教育主体的教育观念、教育认识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决策的变革,如教育方针制定、教育行政决策、教育投资决策等。
但知识形态教育成果转化的过程是缓慢的、潜在的、间接的,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渗透到教育主体的行为和言谈举止中,发挥着隐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技术形态的教育科研成果属于实践技术层面,具有显在的应用性,它们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针对教育实践问题而开发出来的技术、策略、模式、仪器设备或教学软件等,如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运用这一模式之前首先已具备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运用相应的具体技术手段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三)教育价值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首要价值作为“人学”研究的一部分以及它所具有的“教育性”特征,决定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首先应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育人价值,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进而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软实力。
知识形态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技术形态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表面上看似乎是技术、方法、策略等的推广应用,实际上是这些技术、方法、策略负载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化,没有理论思想观念的转化,技术、方法、策略等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广转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面作用。
例如赏识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是赏识学生行为的动机和过程,但这一研究成果在转化推广过程中,由于没有更好领会其思想实质,转变观念,导致许多采纳此模式的学校和教师以学生的行为结果作为赏识的目标,违背了教育科研成果的初衷。
(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受时空因素的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受地域、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不同于自然科研成果的转化。
自然科学作为“客体性科学”和“精密科学”,其成果转化和推广一般不受时空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其成果多以追求商业成功,获得倍增放大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而教育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属于“主体性科学”,主要是运用阐释分析为主的方法对“人”的动机、意图、行为、思想等进行主观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受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人这个主体主观意愿和价值取向的导引。
如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模式,是典型的以“情”定“境”的教育科研成果,这一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使用者不可能照抄照搬李吉林的上课实例。
李吉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设的“境”,是以他所面对的特定的“情”,即学生自身特征、学校文化、地域文化等而创设的情境,而在另一个不同的时空场域中,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下,使用者因之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在面对不同经验、不同需要、不同特征的学生时,情境的创设就应做相应的调整。
二、创新转化机制,激发创造活力当前,教育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成果的转化率普遍不高,除了观念上的原因以外,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转化机制落后,创新活力不足,这与知识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这就需要创新转化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mechane”,现通常译成“mechanism”,从最初的物理学、生理学领域拓展和扩大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从方法论层面来看,机制是指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系统化和制度化方法。
而将“机制”一词引申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系统时,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看待教育科研成果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与运行机制的关系。
研究者也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运行机制以及渗透其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增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与效益。
(一)导向机制导向机制,主要指的是引导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方向的内部运行机理。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在宏观层面上应以教育价值作为主要的价值导向,这是由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性”特征决定的。
目前,不同领域学者倡导的价值导向主要有学术价值导向、经济利益导向、社会价值导向等。
在多元价值导向面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当具有基于自身特征的价值导向,这不仅关系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向问题,也关系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问题。
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各要素中,教育行政人员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当负有宏观引导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方向的责任。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都是在教育价值导向下制定的教育法规政策文件,它们引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向,成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指路明灯。
(二)治理机制治理是调和公私部门或个人之间利益的持续互动的过程,它主要体现了平等、协商、互动、合作、多元的思想理念。
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的利益主体来看,政府、企业、高校、教育科研院所、中小学校等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协商主体。
在面对同一项教育科研成果时,不同主体的认识、态度、观念、理解以及期待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是既定的事实,而是由不同利益主体在互动中不断被建构生成的,“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是一个非理性和多维度的过程……知识的应用是一个社会重建的过程,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社会环境对科研成果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因此,各个利益主体是在互动中建构生成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价值的,这种建构生成则需要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协商互动。
为了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各个利益主体应当在平等的原则下,在协商、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合作。
这就需要改变过去教育行政人员作为管理者,科研人员作为成果产出者,教育实践人员、企业人员等作为使用者的上下直线式管理模式。
这方面可资借鉴的案例是西班牙大学的协同创新治理机制,大学设立四个部门:社会委员会、治理委员会、大学代表大会和院系委员会。
社会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政府、企业、地方、大学(包括校长、秘书、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了各个机构和部门的利益,他们平等协调科研成果的利益分配、资源流动、内外部关系等工作。
(三)驱动机制驱动机制,主要指的是促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在推动力量。
基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性”特征,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涉及人的因素是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实践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主体,其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在于‘追求价值创造或价值改善’。
”但在多重价值面前,各类主体的价值选择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教育科研人员更看重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教育实践人员更看重教育实践价值,教育行政人员则更看重教育决策价值,其他利益相关者更看重教育经济价值。
这就构成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四种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学术驱动力、教育驱动力和决策驱动力。
这四种驱动力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共同作用于教育主体身上。
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和运作四种驱动力成为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方面。
以新基础教育改革为例,以叶澜教授为主的研究人员首先重视学术价值,所以才有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诞生;其次重视教育价值,所以才诞生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实践命题;而各个中小学校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更重视这一理论指导思想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实际意义;教育行政人员则通过与新基础教育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为建构生成相关教育决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