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部编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部编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彩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用语的美感。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4.能够描述自己对彩虹的喜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的故事情节。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向往。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能够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老师可利用课前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下对彩虹的认识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1.听课文:先由老师朗读课文《彩虹》,让学生仔细聆听,了解整个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对彩虹的想法和感受。

3.课文解析:老师逐段解释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4.小组朗读: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彩虹》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后活动1.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彩虹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2.撰写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彩虹的短文,描述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听课文、分组讨论、课文解析、小组朗读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对《彩虹》有深入的理解,能够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和向往。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和作文的要求,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延伸老师还可以结合音乐、手工等形式,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彩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邀请学生们将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互动。

七、家庭作业1.完成《彩虹》课后习题。

2.完成自己的彩虹绘画作品,准备下节课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热爱彩虹,愿意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美好。

希望他们在欣赏彩虹的同时,也能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彩虹》 教案(新教材)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彩虹》 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11、彩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7个生字、会写“那到兴”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读好第2自然段中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好分句间的停顿,读好问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2、写好“兴”字,注意写好“点”的组合。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画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彩虹图片:你能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彩虹吗?预设:一道彩虹、美丽的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彩虹。

一起读一读课题。

(1)提醒“彩”平舌音。

“虹”后鼻音。

3、指导生字“虹”(1)记住字形,加一加、换一换(虫+工红—虹)(2)为什么“虹”是虫字旁?小故事:“彩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代的人就以为“虹”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

就像一条大虫挂在天上,弓着身体,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在造“虹”字时用了“虫字旁”。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课文里也有一句话描写了彩虹,抽生读。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3)指导生字“座”2A 座指导读好平舌音B 记一记:广+坐C 坐—座:坐和座就像两兄弟,读音相同,样子相似,选字填空(坐和座调皮地藏在了括号后面和孩子们捉迷藏呢,你能正确地把它们找出来吗?坐下坐车座位一座桥D: 通过游戏,你发现了这两兄弟的区别了吗?你还会说“一座()”E:小结:咱们组词填空的时候,多想想它们的意思一定就能区分清楚了。

2、彩虹弯弯地挂在天上,看起来就像一座桥,多美呀!读好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雨停了,轻声。

(2)全班齐读。

3、自由读文:(1)(出示插图:文中的小姑娘“我”)“我”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小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彩虹》,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学会正确朗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读、情感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彩虹》内容。

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难点1.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抽象意象可能存在困难。

2.需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感受彩虹。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

2.彩虹图片或幻灯片。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准备彩虹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论自己对彩虹的感受。

2.引出诗歌《彩虹》,让学生猜测诗歌可能讲述的内容。

2. 学习诗歌(1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彩虹》诗歌,注意语调和节奏。

2.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美丽。

3. 分组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各自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 情感体验(10分钟)1.让学生闭目回想上次看到彩虹的场景,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互动,分享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5. 创作练习(10分钟)1.让学生以《彩虹》为题材,自由创作一首小诗歌或画一幅画。

2.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课堂内容,强调彩虹的美好和诗歌的表达方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彩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创作练习。

2.寻找彩虹的照片或画,描述自己的感受。

七、课外拓展1.观看有关彩虹的视频或动画,进一步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家长引导或讲述,了解彩虹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和故事。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彩虹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理解,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彩虹》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背诵《彩虹》这首诗。

3.提高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彩虹》这首诗的意义。

2.背诵《彩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义。

2.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诗歌中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彩虹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本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彩虹的视频,引出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彩虹吗?”2. 学习诗歌教师朗读《彩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然后进行诗歌分析,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意义。

3. 背诵诗歌全班一起跟读《彩虹》,教师进行逐句纠正和指导。

4. 讨论交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要写彩虹?彩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5. 创作让学生组成小组,用自己的话描述彩虹的美丽,并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创意。

6. 总结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引导。

六、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关于彩虹的小视频。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诗歌相关的图画或手工制作。

七、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彩虹》。

2.请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眼中的彩虹之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背诵《彩虹》这首诗,还能够培养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感和审美情趣。

希望学生在更多的绘声绘色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加生动、朴实的情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教案主题:《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2.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出现的颜色词,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跟读课文《彩虹》,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 让学生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颜色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颜色词。

2. 提问:什么是彩虹?它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是哪些?学生回答。

3.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字词,描述他们喜欢的颜色,并画图展示。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出现原理和形状变化。

2. 让学生自己绘制彩虹,可以使用彩色笔、彩纸等。

3.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绘制的彩虹,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2. 通过小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空,尝试找到彩虹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解释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通过绘制彩虹和观察天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次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1课《彩虹》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1课《彩虹》人教(部编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彩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彩虹在哪些地方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帮助?”
举例:在田字格纸上进行数字书写练习,让学生熟悉笔画结构,提高书写质量。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生字词的学习是难点,特别是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
举例:针对形近字“彩”和“采”,同音字“虹”和“宏”,设计对比学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区分记忆。
(2)朗读感情的把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将情感融入朗读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彩虹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彩虹为什么总是出现在雨后?”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透明水杯、白纸和手电筒来模拟彩虹的形成过程,演示彩虹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此外,关于朗读教学,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缺乏朗读技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课文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大自然的美。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彩虹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彩虹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彩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虹、桥、七、色”等 4 个生字,会写“虹、桥”两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3. 感受彩虹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字,会写“虹、桥”两个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难点:理解“七色”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虹图片、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彩色笔。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o你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颜色的?o彩虹是什么形状的?o彩虹出现在哪里?2.教师介绍彩虹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

(二)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认读。

o“虹”字:像一座弯弯的桥,上面有一条线,表示彩虹的形状。

o“桥”字:像一座桥,下面有一条线,表示桥的支撑。

o“七”字:像一个数字,表示彩虹的颜色。

o“色”字:像一个颜色,表示彩虹的颜色。

2.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比划、组词、造句等。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虹、桥”两个字,注意笔顺和字形。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读出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四)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并回答以下问题:o彩虹是什么颜色的?o彩虹像什么?o彩虹出现在哪里?•你喜欢彩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形状和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2.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3.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自然现象,并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板书设计彩虹虹桥七色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并感受彩虹的美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1《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2.能感受彩虹的美丽,懂得彩虹是大自然的一种奇妙景观。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常识。

4.能够表达对彩虹的感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2.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包括抽象难以形象化的内容。

2.表达对彩虹的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感受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PPT。

2.彩虹图片或视频资料。

3.准备相关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彩虹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和向往,引入本课话题。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彩虹的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彩虹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何种彩虹,带领学生共同发现彩虹的美丽。

4. 共同表达(15分钟)让每组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彩虹的感受。

5. 情景再现(15分钟)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表演彩虹出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彩虹的美丽以及大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六、课后作业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见过的最美的彩虹,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彩虹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生活常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四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四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教学设计
5.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如彩虹的形成原理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b.彩虹有几种颜色?这些颜色是如何排列的?
c.你觉得彩虹为什么会出现在天空中?
2.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采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如观察图片、实物展示等。同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个体差异:学生在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6.课后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彩虹的观察日记,或绘制一幅彩虹图画,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学生珍惜美好时光。
3.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分享快乐,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是针对《彩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11课《《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11课《《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11课《彩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课文《彩虹》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

2.能够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彩虹》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彩虹》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彩虹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教材。

2.彩虹图片或PPT。

3.黑板、粉笔、音响设备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导入1.引导学生讨论“彩虹”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2.播放彩虹的图片或PPT,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解释课文中生字和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彩虹》中的故事情节,共同探讨彩虹的美丽。

2.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四步:巩固提升1.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分角色演练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彩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希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美的热爱,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以上就是本节课《彩虹》的教学设计,希望本节课能够为学生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有关“彩虹”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产生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彩虹”这一自然景观,并能表达对彩虹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自身视角出发,描绘和表达彩虹的形象和意义。

3. 教学准备•教材:《彩虹》课文;•教具:彩虹图片、彩虹模型、彩纸、水彩笔等;•媒体设备:投影仪(用于展示彩虹相关图片);•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准备书桌椅和学习用具。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展示的彩虹图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彩虹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形成的?”2.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请学生跟读课文《彩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彩虹的形状和颜色,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第三步:课文解读(2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彩虹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和整体语境。

第四步:课文操练(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描绘绘本上的彩虹。

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彩虹,同时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理由。

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制作彩虹挂饰,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

2.分享学生制作的彩虹挂饰,展示学生对彩虹的多样理解。

第六步: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关于彩虹的什么知识?2.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5.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彩虹》;2.回家观察天空,写一篇有关彩虹的小作文。

6.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创作彩虹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又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准备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找朋友)。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1.美度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雨停了,太阳从云彩露出头来,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一()美丽的彩虹一座()一座()3.小姑娘看到美丽的彩虹想到了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3)小姑娘为什么要把水洒下来?同桌讨论。

(4)平常你会为爸爸做什么事?4. 小姑娘娘要为妈妈做什么事?读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天上会多出一个月亮呢?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圆圆的月亮像()?还可以说()的月亮像()?()像()。

(2)为什么要给妈妈照着梳头?5. 小姑娘还想到了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为什么要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呢?(2)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三.指导朗读本文问句较多,所以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注意语气。

四.总结文中的小姑娘可真快乐,看到一座美丽的彩虹想到了很多快乐、有趣事,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姑娘。

你还会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呢?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要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课本第十单元——雨中的第二篇主题课文。

《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

文中主要写了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

整篇儿歌分为6小节,每一个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因此学起来学生很有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有关《彩虹》的内容,理解彩虹的由来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4.能够欣赏彩虹,感受彩虹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2.掌握彩虹的基本颜色。

3.完整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简单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感受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彩虹图片或素材。

2.视频资源:有关彩虹的形成视频。

3.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彩虹的视频,引出话题:“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2. 学习内容(15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彩虹》,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由来。

3. 学习活动(20分钟)1.分组讨论: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每组汇报自己的答案。

2.老师展示彩虹图片或模板,让学生观看,描述彩虹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4. 拓展训练(15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彩虹拼图或手工制作彩虹模板。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到家中寻找彩虹相关的资料,或者绘制一幅自己心中的彩虹画。

2.下节课将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分享彩虹的不同视角和表现形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彩虹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关于自然界奇妙的话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1 《彩虹》一、教材分析1. 《彩虹》课文背景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和美丽景象,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课文内容概要《彩虹》这篇课文生动描述了彩虹的形成过程和颜色魅力。

通过描绘雨后天晴时的美妙奇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好。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背诵《彩虹》这篇课文;2.能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3.能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掌握《彩虹》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2.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识字学习:学习生字词和生词,理解课文内容;•语言表达:学习描述彩虹的句子;•课文分析:解读《彩虹》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彩虹的好奇心;•互动法: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景再现法:以展示彩虹和云朵的手工制作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播放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对彩虹的认识;•学习课文:逐段解读《彩虹》,学生跟读;•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彩虹的颜色和形成原理。

2. 第二课时•复习:复述《彩虹》的内容;•语文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彩虹相关的题目;•互动游戏: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云朵和彩虹,增加趣味性。

3. 第三课时•手工制作:指导学生用彩纸制作彩虹和云朵,体会彩虹的美丽;•表演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彩虹和云朵,分享制作心得。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和美妙景象,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了美的触动。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多地去发现自然之美,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一个奇迹与希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1、自制卡片式图谱、彩虹两个、小雨点4中各两个。

2、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发声游戏1、用声音吹气球la和lu。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发声游戏,老师今天买了很多气球,我拿了一个我喜欢的红色的气球,你听:la~ la~ la ~。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用手势表示音符的长短。

可是老师买的气球质量太差,一吹就破,你听:la~拍手,la~拍手。

我们一起来吹吹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1、教师:小朋友你见过彩虹吗?你听,哪里的彩虹会唱歌?(出示彩虹图谱),教师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2、教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随乐演唱)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教师:这是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他们跳舞的时候回发出什么声音呢?4、教师引导幼儿将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连一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

2、教师:那问号唱的是什么?仔细听哦。

3、幼儿跟随教师范唱歌曲前半段。

4、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1、教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合适的图案贴在“?”处。

3、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思路: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

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4.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卡片。

3.彩虹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彩虹?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用生字卡片认读,并组内交流。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

(1)讲解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讲解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彩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3)讲解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美丽和神奇。

4.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三、观察彩虹1.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彩虹特点。

四、表达彩虹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彩虹吗?为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彩虹的喜爱。

3.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关于彩虹的小诗或故事。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观察天空,寻找彩虹,记录彩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彩虹》一文,使学生认识到了彩虹的美丽和神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彩虹的小诗或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彩虹》。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彩虹》是一首描绘彩虹的美丽诗篇。

课文通过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彩虹的美丽和神奇。

2.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彩虹、阳光、雨滴、七彩、绚丽、空中、桥梁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彩虹》。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难点1. 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内容。

2.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虹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彩虹的认识和感受。

2. 引入课文《彩虹》,让学生初步感知彩虹的美丽。

5.2 朗读课文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5.3 学习生字词1. 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 通过组词和造句,帮助学生运用生字词。

5.4 理解课文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能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表现彩虹糖。

2、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愿意参加点画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1、红色、绿色、黄色颜料、剪成瓶状的作业纸。

2、彩虹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图形刺激→想象创造活动过程:一、预热阶段。

1、创设小熊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励宝宝向小熊问好,并出示小熊带来的彩虹糖。

2、认认说说彩虹糖的颜色、形状,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颜色呢?”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彩虹糖是什么形状的?”3、分享彩虹糖,学说短句“我喜欢什么颜色的彩虹糖”,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二、图形刺激。

1、出示瓶状的作业纸。

“看,小熊的瓶子里还有彩虹糖吗?”“看,老师把彩虹糖变出来。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彩虹糖。

说口诀“压压(蘸颜料)点点(点画)彩虹糖”,并鼓励宝宝伸出食指,和教师一起边说边练习。

三、想象创造。

幼儿自由找空瓶子进行点画,教师指导孩子用是指点画,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点画,在瓶子里变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们换颜色时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颜料擦干净。

活动结束活动反思: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儿的眼球,调动了幼儿积极性。

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进而引入手指点画的美工活动。

在操作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务,可是有部分幼儿还是出现了颜色的混搭,整个彩虹糖的罐子没有均匀的填满。

在此次的活动中,还是要重点强调活动要求力求达到活动目标。

在最后一个环节作品欣赏中,没有做到更好的评析。

整节活动过程太顺利,没有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配乐倾听的过程中头脑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学生的交流内容可以是
课文中出现过的, 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引
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得清楚完整。 )
3、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段落,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 ,如果我 -------------- ,走到桥上去, --------------- ? --------------------- ,你高兴吗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彩虹的美丽和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 3、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写了一位小朋友想到彩虹上玩。 ) 3、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文中的小朋友,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彩虹桥上玩一玩吧! 二、学习课文,体会想象,认识人物
(3) 指名学生朗读第 3 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拿着、镜子、照亮,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拿”是鼻音, “镜”是后鼻音,
“照”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 指导长句子朗读:
妈妈,如果我拿着 /你梳头用的 /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 吗?
/ 不是多了一个月亮
师范读,生练习朗读,注意恰当的停顿。
书收获。
(3) 学生自主读书学习,与同位轻声交流,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自学。
4、 交流汇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加以引导和提升。 (1) 第 3 自然段:小作者拿着妈妈的镜子来到彩虹桥,把妈妈的镜子当成圆圆的月亮,
为妈妈照着梳头,可见小作者也很爱自己的妈妈。
(2) (3)
第 4 自然段:小作者拿着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十分开 心,而且自己的花裙子变成了一朵彩云。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很调皮,也很爱美。 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师出示一则谜语:多彩绳子颜色鲜,雨后弯弯挂蓝天,要问绳子有多长,这山搭到那山 前。生猜出谜底是彩虹。
2、 师板书课题“彩虹”并出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彩虹的形状和颜色。
(彩虹像一座弯弯的小桥,由七种颜色组成,通常出现在雨后。

3、 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想打了许多好玩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 课文中看一看吧!
的时候,我的花裙子 /不就成了一朵彩云 / 飘来飘去吗?
/荡来荡去
学生练习朗读,师指名学生朗读后范读,强调根据句意在朗读时注意恰当的停顿。 ③ 出示词语“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指名学生认读并交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 * 来 * 去) 鼓励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如:跳来跳去,游来游去,蹦来蹦去,走来走去。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初读情况,随文识字,指导朗读。 (1) 指名学生朗读第 1 自然段,出示“一座美丽的桥” ,指名生认读。
师出示“一座山、一座桥、一座房子、坐下、请坐”这些短语和词语,引导学生区别“座”
与“坐”的不同用法。
(2) 指名学生朗读第 2 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提着、那把、浇花、走到、洒下来、挑水、高兴,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着”在此处读轻声, “洒”是平舌音, “兴”是翘舌音。
②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③ 鼓励学生利用动作、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提着” “高兴”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④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 2 自然段,师再次指名学生朗读。
4、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个新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③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 3 自然段,师再次指名学生朗读。
.
精品文档
(4) 指名学生朗读第 4 自然段。 ① 出示词语卡片:秋千、花裙子、成了,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秋千”的意思。
“成”是后鼻音。
②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哥哥 ,如果我把 /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拿去挂在 /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11 《彩虹》教学设计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
12 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
写“着、那、到、高、兴、千、成” 7 个汉字,积累“ ABAC ”式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体会小作者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5)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交流读书收获:小朋友要把雨洒到了山上的田地里,因为这
样做爸爸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
(6)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品质:通过这一段学习,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小朋友?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谈谈自己的认识, 师适当小结: 文中的小朋友站在彩
虹桥上向田地洒水,是希望爸爸不要太辛苦,可见她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
1、学习第 1 自然段。
.
精品文档
(1)指名学生朗读第 1 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说说这座美丽的桥是什么颜料什么形状的。
(3)拓展表达:雨停了,天上有一座桥,一座(
)的桥。
2、重点指导学习第 2 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段有几句话。 (两句话。师向学生明确,
除了句号可以表示一句话的结束,问号和感叹号也可以用来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4、 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 巩固识字。 (1) 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
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 单独出示本课生字,鼓励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并强调“手”和“礻”这两个新偏旁。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词语,并读通了课文,看 看文中的小朋友都到彩虹上去干什么了。
2、 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文中的小作者拿着爸爸的水壶到彩虹
桥上洒水,拿着妈妈的镜子为妈妈照着梳头,拿着哥哥的秋千到彩虹桥上去荡秋千。 四、指导生字书写
1、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着、那、到、高、兴、千、成。
2、 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生字的理解。 3、 生自主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 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重点强调: “着”与“看” 、“高”与“京” 、“千”

(2)师出示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我”
提着爸爸的水壶提到彩虹桥上洒水。 )
(3)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大胆的想象:观察课文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到小作者把浇花用
的水壶提到彩虹桥上去,向着大地洒水,就好像是在下雨。
(4)师过渡:文中的小朋友把雨洒到哪里去了呢?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与“干”可通过比较记忆; “成”的笔顺是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其中第四 笔斜钩要贯穿整个字并稍长。
5、 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而美丽的彩虹, 还认识了一位想到彩虹上去玩 的小朋友。那么,这位小朋友梦想着如何到彩虹桥上去玩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4、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同时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 一座彩虹桥可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
享受快乐的生活。 其实,
大自然中又许多美景都值得我们去观察去想象, 只要小朋友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就能
放飞想象的翅膀,收获童年的快乐。
.
板书设计
爸爸的水壶 洒水
11 彩虹 妈妈的镜子
找妈妈梳头
哥哥的秋千 荡秋千精品文档 Nhomakorabea.
5、 师小结:文中的小朋友看到彩虹桥,禁不住展开了自己丰富又大胆的想象,她想象自己 在彩虹桥上洒水、照镜子、荡秋千,这真是一位天真快乐又可爱的小天使。让我们也把 自己当成文中的小朋友,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三、感情朗读,适度拓展
1、师配乐朗读课文, 生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把文字转化成画面。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注意在问句的朗读中表现小作者的天真和可爱。
3、师总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
3、 4 自然段。
(1)师总结第 2 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读课文,总结主要内容,体会小作者是怎么想象的。
(2)布置自学任务: 按照上面的方法自主学习第 3、4 自然段, 并和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