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报告材料参考文档
《系统测试报告》参考模板

PRIMETON TECHNOLOGIES, LTD.普元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期)测试总结报告日期:2003年9月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ny electronic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therwise,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owner.COPYRIGHT 2003 by Primeton Technologie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1引言31.1目的3 1.2文档约定3 1.3参考文档32历程回顾32.1内部测试(7月21日---9月5日)3 2.2联合测试(8月29日---9月25日)43质量报告43.1功能4 3.2性能4 3.3易用性4 3.4安全性5 3.5扩展性54缺陷跟踪报告5 5进度控制报告7 6使用建议71引言1.1 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整个测试阶段的工作,并且为招商证券CRM系统的质量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果您关心的是招商证券CRM的质量,您可以跳到第3章查阅质量报告;如果你关心的是整个测试阶段的工作,建议您通读全文。
1.2 文档约定文档中提到的招商(或招商证券)均表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普元均表示普元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1.3 参考文档《招商证券CRM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招商证券CRM开发规范》《招商证券CRM系统测试计划》《招商CRM系统测试方案》《单元测试检查要点》2历程回顾招商证券CRM系统测试从7月21日开始,截止9月25日,历时2个月左右,分内部测试和联合测试两个阶段。
系统测试报告参考文档

系统测试报告1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目的1、软件测试人员对整个系统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对被测试对象进行评估,并对以后的测试工作给出建议2、测试经理通过测试报告了解被测试产品的质量情况、测试过程的质量3、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通过软件测试报告了解开发产品的质量情况,并在下阶段的开发工作中采取应对措施4、在软件测试报告中,软件测试人员作出的软件产品质量评估,可以作为软件产品是否对外发布的重要参考依据。
2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要点2.1 概述简单介绍被测对象、测试特性及其版本/修订级别情况指明本次系统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对测试内容也要进行简要说明2.2 测试时间、地点、人员描述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以及人员分工。
例如:2.3 环境描述描述本次测试的环境,包括软硬件、测试仪器、组网图等。
例如:2.4 总结和评价2.4.1 测试过程质量统计评估1、工作量数据统计例如:分析:1)可以根据不同模块每千行代码投入的工作量来查看哪些模块测试比较充分;哪些模块测试不够充分。
2)结合模块的实际情况,对关键模块或者复杂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应相对较高;对非关键或者简单的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可以相对较低,根据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测试过程中测试资源的分布是否合理。
2、用例数统计例如:分析:1)可以根据用例数/KLOC来查看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比较充分;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相对比较少,结合模块的具体特点,需要进行分析,避免关键模块用例设计不充分的情况。
2)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用例数来了解不同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结合时间方面的数据,对工作量少而花费时间较多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策略进行有效的规避。
3、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例如:分析:从需求的覆盖率来查看不同的需求对应的用例数,可以考量不同需求测试的程度:1)对于重要的关键的需求,应该设计比较充分的用例;2)对于功能比较简单的需求,可以设计相对少的用例;3)对于没有用例对应的需求,一定要调查相关负责人员的工作情况,避免工作中的不认真导致的测试的不全面性。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简介.......................................................1.1.文档目的..............................................1.2.适用范围..............................................1.3.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1.4.术语和缩写词 (5)2.参考文档 ..................................................3.软件集成测试环境与测试工具.................................4.测试结果记录 ..............................................5.测试结果分析 ..............................................5.1.测试案例统计..........................................5.2.发现问题统计与分析....................................6.测试假设及局限 ............................................7.测试结论 ..................................................1.简介1.1.文档目的1.2.适用范围1.3.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提示:如需求和设计文档的关系1.4.术语和缩写词2.参考文档提示: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标准、文档及其版本号3.系统集成测试环境与测试工具提示:介绍软件集成测试用到的环境、配置以及所用到的测试工具等。
4.测试结果记录提示:按照软件集成测试规范中的测试案例记录实际测试的结果。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以评估其功能、性能和稳定性。
系统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报告将对测试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为软件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二、测试目的。
1. 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软件能够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正常运行。
2. 检验软件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负载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验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系统在长时间运行和各种异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崩溃或死锁等问题。
4. 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为开发人员提供改进和修复的方向。
三、测试范围。
本次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测试,对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输入输出、界面交互、数据处理等方面。
2. 性能测试,通过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手段,评估软件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3. 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防攻击等方面。
4. 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上的兼容性。
5. 用户体验测试,评估用户在使用软件系统时的整体体验,包括易用性、友好性等方面。
四、测试方法。
1. 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通过对输入输出的验证和功能路径的覆盖,检验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2. 性能测试采用压力测试工具,模拟多种场景下的并发用户访问,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3. 安全性测试采用安全扫描工具和手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4. 兼容性测试覆盖多种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通过测试用例验证软件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
5. 用户体验测试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的方式,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评估软件系统的用户体验。
五、测试结果。
1. 功能测试结果,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均能正常运行,未发现功能性缺陷。
开发系统自测报告模板

开发系统自测报告模板1. 概述本文档为开发系统自测报告模板,旨在记录开发系统自测过程中的测试结果和问题,帮助团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该文档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开发系统自测。
以下是自测报告的范例,包括一些示例性的内容,团队在撰写自测报告时应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2. 测试目的本次自测的目的是测试该开发系统在特定情况下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评估该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
3. 测试环境以下是本次自测的环境信息:•测试时间:2021年9月1日 - 2021年9月7日•测试人员:XXX,XXX,XXX•测试设备:PC,Mac,Android,iOS•测试软件:Windows,Linux,Chrome,Firefox,Safari4. 测试结果4.1 启动、登录与退出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备注启动通过登录通过退出通过4.2 功能测试测试模块测试功能测试结果备注用户管理用户注册通过用户登录通过用户注销通过数据库管理数据库连接通过数据库备份通过数据库恢复通过日志管理日志查询通过日志导出失败日志导出功能未开发完成4.3 性能测试测试环境测试结果备注带宽300Mb/s并发量300响应时间500ms5. 问题和建议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日志导出功能未开发完成。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开发团队增加开发进度和完成时间计划,并督促开发人员尽快完成日志导出功能,以满足项目需求。
6. 附录6.1 自测测试用例自测测试用例未在本文档中列举,具体测试用例请参考项目测试用例文档。
6.2 术语表•自测:指由开发人员自行进行的功能测试。
•稳定性: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可用性:指系统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性能:指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响应速度和资源消耗能力。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模板篇一: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 2概述............................. 4 测试概要 .....................4 2.1 进度回顾 ......... 4 2.2 测试环境 (5)2.2.1 软硬件环境 .................................................................. ..................................... 5 2.2.2 网络拓扑 .................................................................. ......................................... 5 测试结论 ..................... 63.1 测试记录 ......... 6 3.2 缺陷修改记录 .6 3.3 功能性 ............. 6 3.4 易用性 ............. 6 3.5 可靠性 ............. 6 3.6 兼容性 .............7 3.7 安全性 .............7 缺陷分析 ..................... 7 4.1 缺陷收敛趋势 . 7 4.2 缺陷统计分析 . 8 遗留问题分析 ............. 9 5.1 遗留问题统计 . 93451 概述说明项目测试整体情况,经过等。
2 测试概要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xx年7月2日开始到20xx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系统测试报告(三方确认版)(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

系统测试报告一、概述1.1编写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大数据平台软件的评价;为纠正软件缺陷提供依据;分析测试过程,评估测试执行情况,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大数据平台软件质量状况,为软件的发布和完善提供参考。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人员。
1.2名词解释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二、测试环境说明2.1硬件配置2.2软件配置三、测试策略3.1测试场景本次测试严格按照测试计划中的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确保了功能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并对所有缺陷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覆盖的功能列表如下:四、测试结果4.1版本兼容性测试结果测试目标主要是对各大主流的浏览器、不同版本的浏览器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范围浏览器技术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分析,错误猜测方法开始标准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后完成标准所有测试用例都被执行并通过;所有发现的缺陷都被修正并回归测试过;功能要求符合标准程序是否符合外部规格说明测试重点和优先级测试结果测试通过4.2.1测试结果统计4.2.1.1缺陷密度分布4.2.1.2缺陷等级分布从需求上看:系统实现了所有所需的功能,并以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实现,用户体验满意度高。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_5

项目名称系统测试报告项目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背景 (1)1.3读者对象 (1)1.4参考资料 (1)1.5术语与缩写解释 (1)2测试执行情况 (2)2.1测试机构和人员 (2)2.2测试时间 (2)3缺陷统计与分析 (3)3.1覆盖分析 (3)3.2缺陷统计 (4)3.3缺陷分析 (5)4测试结论与建议 (6)4.1测试结论 (6)4.2建议 (6)5附录 (7)5.1附录1缺陷严重等级定义 (7)1引言1.1编写目的【描述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
】1.2背景1.3读者对象【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经理、QA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4参考资料1.5术语与缩写解释2测试执行情况2.1测试机构和人员测试组架构:【提示:对本次测试小组的情况进行描述,如如何分组、用户参与等情况。
】测试经理:主要测试人员:参与测试人员:2.2测试时间3缺陷统计与分析3.1覆盖分析➢需求覆盖率:注:Y表示通过,P表示部分通过,N表示不通过,N/A表示不可测试或者用例不适用。
【需求覆盖率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要达到100%的目标。
根据测试结果,按编号给出每一测试需求的通过与否结论。
实际上,需求跟踪矩阵列出了一一对应的用例情况以避免遗漏,此表作用为传达需求的测试信息以供检查和审核。
】需求覆盖率=Y项总数/需求总数×100%=?➢测试覆盖率:【实际上,测试用例已经记载了预期结果数据,测试缺陷上说明了实测结果数据和与预期结果数据的偏差;因此没有必要对每个编号在此包含更详细的说明的缺陷记录与偏差,列表的目的仅在于更好的查看测试结果。
】测试覆盖率=执行合计数/用例合计数×100%=?3.2 缺陷统计➢ 按缺陷严重等级:【对本轮测试发现的缺陷按严重等级统计,并给出饼图,形象说明缺陷严重度的情况。
员工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员工管理系统测试报告项目开发人员:XXXXXX年 X 月 XX 日目录一、简介 01. 编写目的 02. 背景 03. 定义 04. 系统简介 05. 参考资料 (1)二、测试用例 (2)三、测试结果及发现 (3)1. 测试1(系统登陆模块) (3)2. 测试2(员工管理模块) (3)3. 测试3(部门管理模块) (3)4. 测试4(职位管理模块) (3)5. 测试5(用户管理模块) (4)6. 测试6(员工签到模块) (4)7. 测试7(员工请假模块) (4)8. 测试8(公告管理模块) (5)9. 测试9(留言管理模块) (5)10. 测试10(公司通讯录模块) (6)11. 测试11(回收站模块) (6)四、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7)1. 功能1(登录模块) (7)2. 功能2(公司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7)3. 功能3(签到、签退模块) (7)4. 功能4(请假模块) (7)5. 功能5(留言模块) (8)6. 功能6(公告模块) (8)7. 功能7(回收站) (8)8. 功能8(通讯录模块) (9)五、分析摘要 (10)1. 能力 (10)2. 缺陷和限制 (10)3. 建议 (10)4. 评价 (10)一、简介1. 编写目的测试分析报告是在设计实现的基础上,对测试的结果以及测试的数据等加以记录和分析总结。
它也是测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它也是对软件性能的一个总结的分析和认可及不足之处的说明。
因此,测试分析报告对于今后对软件的功能的加强,不足之处的弥补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提纲作用。
另外,它还有利于今后软件开发者阅读原程序,根据测试提供的数据和结果,分析源代码,掌握各函数的功能和局限性。
从而缩短软件开发者的再开发时间和所耗费的精力,资金。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
为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本小组计划测试各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多个用例。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概要

XX项目性能测试报告(副标题)【可选】修改记录目录1 引言 (1)1.1 目标与范围 (1)1.1.1 测试目标 (1)1.1.2 测试范围 (1)1.2 参考资料 (1)1.3 术语说明 (1)2 测试设计 (2)2.1 测试指标 (2)2.2 测试交易 (2)3 测试环境 (2)3.1 软硬件环境 (2)3.1.1 部署结构图 (2)3.1.2 配置清单 (2)3.2 网络环境 (3)3.3 基础数据环境 (3)4 测试执行情况 (3)4.1 测试轮次 (3)4.2 测试场景 (3)4.3 问题记录 (3)5 测试结果与分析 (4)5.1 基准测试 (4)5.1.1 测试结果 (4)5.1.2 结果分析 (5)5.2 并发测试 (5)5.2.1 单业务并发测试结果 (5)5.2.2 混合并发测试结果 (6)5.2.3 结果分析 (7)5.3 稳定性测试 (7)5.3.1 测试结果 (7)5.3.2 结果分析 (9)5.4 EOD批处理测试 (9)5.4.1 日常批处理 (9)5.4.2 结息批处理 (9)5.4.3 年终批处理 (10)5.4.4 结果分析 (10)6 性能测试结论 (10)7 建议 (10)附录 (10)1 引言1.1 目标与范围1.1.1 测试目标【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
】如:本次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是验证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在现有测试环境下获取相应性能指标,为确定该系统是否满足业务需求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为性能调优提供参考依据。
1.1.2 测试范围【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范围,是所有系统还是某个系统,主要关注什么】1.2 参考资料【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相关需求文档、技术参考文档等。
】表X 参考资料列表1.3 术语说明【编写提示:说明该文档内有关的术语,并解释术语的英文含义。
】是指每秒钟完成的事务数,事务是事先在脚本中定义的统计单元;表1.术语表2 测试设计2.1 测试指标【编写提示:根据性能需求,列出本次性能测试指标。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xxxxxxxxxxx公司20xx年xx月版本修订记录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项目背景 (1)1.3术语解释 (1)1.4参考资料 (1)2测试概要 (2)2.1系统简介 (2)2.2测试计划描述 (2)2.3测试环境 (2)3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测试执行情况 (3)3.2功能测试报告 (3)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4测试结论与建议 (9)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4.3测试结果分析 (9)4.4建议 (9)1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1.3 术语解释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2测试概要2.1 系统简介xxxxxxxxxxxxxxxxxxxx2.2 测试计划描述本测试报告按照xxxxx系统使用手册介绍系统的功能,测试系统的能力是否满足《xxxx 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XX系统测试报告模板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系统测试报告目录1 概述 (1)1.1编写目的 (1)1.2术语 (1)1.3参考资料 (2)2 测试说明 (2)2.1测试时间 (2)2.2测试环境要求 (2)2.3测试人员 (3)2.4测试工具 (3)2.5测试方法 (3)3 测试准则 (4)3.1功能测试准则 (4)3.2数据测试准则 (5)3.3用户界面测试准则 (6)3.4安全性测试准则 (6)3.5性能测试准则 (7)4 测试执行情况 (8)5 测试分析 (10)6 测试结论与建议 (11)1概述本报告是系统测试的总结,该测试活动依据测试计划、测试用例为本文档的参考文档,测试重点是XXXX系统的课程资料,XXXX等模块,测试对象请参考文档测试用例。
1.1编写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说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为纠正软件缺陷提供依据,对软件质量做出评价,使对系统运行建立信心, 预期的读者有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项目经理等。
依据系统测试等情况,对XXXX系统功能进行总结分析。
1.2术语●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其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发现所开发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不符或矛盾的地方,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
●功能测试:基于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在不知道系统或组件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孤立页面: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响应时间:系统提交一个请求到做出响应之间的间隔时间。
●思考时间:系统在收到响应后到提交下一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
1.3参考资料2 测试说明2.1测试时间测试总体时间段:2.2测试环境要求环境配置:2.3测试人员2.4测试工具2.5测试方法第一条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分析、基于因果图的测试、基于猜错的测试、基于场景的测试、基于随机的测试。
CMMI 3标准文档模板-系统测试

CMMI 3标准文档模板第13章系统测试 (1)13.1 介绍 (1)13.2 系统测试规程 (2)13.2.1目的 (2)13.2.2角色与职责 (2)13.2.3启动准则 (2)13.2.4输入 (2)13.2.5主要步骤 (3)[Step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3)[Step2]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3)[Step3] 执行系统测试 (3)[Step4] 缺陷管理与改错 (3)13.2.6输出 (3)13.2.7结束准则 (4)13.2.8度量 (4)13.3 实施建议 (4)第13章系统测试系统测试(System Test, ST)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系统测试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3.1 介绍系统测试流程如图14-1所示。
由于系统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所以当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系统测试小组就可以提前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而不必等到“实现与测试”阶段结束。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的效率。
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缺陷必须用统一的缺陷管理工具来管理,开发人员应当及时消除缺陷(改错)。
图13-1 系统测试流程图项目经理设法组建富有成效的系统测试小组。
系统测试小组的成员主要来源于:✧机构独立的测试小组(如果存在的话)。
✧邀请其它项目的开发人员参与系统测试。
✧本项目的部分开发人员。
✧机构的质量保证人员。
系统测试小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征确定测试内容。
一般地,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其依据是需求文档,如《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总结系统集成测试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 测试概述
在系统集成测试阶段,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以验证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互操作性,并确保系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测试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 模块间接口测试
- 数据交换和传输测试
- 各个功能模块的协同测试
3. 测试结果
在系统集成测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具体问题如下:
1. 模块A与模块B之间的接口不稳定,经常出现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
2. 某些功能模块在高并发情况下性能不稳定,导致系统响应变慢。
3. 某个功能模块的输入验证不完善,存在安全风险。
4. 建议和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案:
1. 对模块A和模块B的接口进行进一步的稳定性测试,并修复数据传输错误的问题。
2. 对性能不稳定的功能模块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对输入验证不完善的功能模块进行安全性测试,加强输入验证,防止安全漏洞的发生。
5. 测试结论
通过系统集成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建议根据这些建议和解决方案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修复,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6. 参考资料
- 系统集成测试计划
-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功能测试总结文档

系统功能测试总结文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系统功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详细设计文档,逐一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开发人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
本文将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对系统功能测试总结文档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从总结文档的撰写内容、格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说明,然后针对常见的功能测试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最后针对系统功能测试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一些建议。
一、系统功能测试总结文档的撰写内容及格式1. 测试概述:首先要明确系统功能测试的目的和范围,对测试的背景和测试计划进行简要描述,以便让读者了解测试的整体情况。
2. 测试环境:详细描述测试的环境配置,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相关信息,以便读者了解测试所用的环境是否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3. 测试工具:列出测试所用的工具和软件版本,包括测试管理工具、缺陷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以便后续的测试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4. 测试用例设计:简要介绍测试用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说明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和编写规范,以便测试人员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试。
5. 测试执行:详细描述测试的执行过程,包括测试用例执行的结果、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对问题的处理和修复情况。
6. 测试总结: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包括测试的覆盖率、发现的问题数量和严重程度等,以便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参考。
7. 测试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包括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改进方向,以及测试流程和方法的优化建议。
8. 附件:附上相关的测试数据、测试报告和测试评审记录等,以便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测试的情况。
系统功能测试总结文档的格式一般可以采用Word或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编写,内容要清晰明了、结构合理,文字要简练明了、不啰嗦。
系统安全测试报告模版V1

系统安全测试报告模版V1.0XXX的XXX系统已完成安全测试,并生成了本报告。
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XXX系统安全性方面的信息,以便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进行必要的改进。
1.简介1.1 编写目的本报告的编写目的是为了向相关方提供XXX系统的安全测试结果和评估,以便他们了解系统的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2 项目背景XXX系统是XXX开发的一款软件系统,主要用于XXX 领域。
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1.3 系统简介XXX系统是一款综合性软件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和功能。
它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稳定、易用和安全。
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1.4 术语定义和缩写词本报告中使用的术语和缩写词的定义如下:XXX系统:指XXX开发的软件系统。
安全测试:指对XXX系统进行的安全性测试。
评估:指对XXX系统安全性的评估和分析。
相关方:指对XXX系统安全性有关的人员和组织。
模块:指XXX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功能部分。
参考资料:本次测试所参考的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等。
测试概要: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测试范围:本次测试的范围包括产品的所有功能模块和相关的业务流程。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登录、注册、购物车、订单管理、支付等功能。
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本次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测试工具包括但不限于JMeter、Selenium、Appium等。
测试环境与配置:测试环境包括测试服务器、测试数据库、测试客户端等。
测试服务器配置为4核8G内存、100M带宽,测试数据库采用MySQL,测试客户端包括PC端和移动端。
具体配置如下:测试服务器:CPU:4核内存:8G带宽:100M测试数据库:数据库类型:MySQL版本:5.7测试客户端:PC端:操作系统:Windows 10浏览器:Chrome、Firefox、IE11移动端:操作系统:Android、iOS设备:XXXP30、iPhone X测试组织:本次测试由测试经理负责组织和协调,测试人员包括功能测试人员、性能测试人员、兼容性测试人员、安全性测试人员等。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吧。
简单来说,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就是一种记录软件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的文档。
这份报告可以帮助软件开发团队了解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改进软件质量。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写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呢?原因有很多。
测试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在正式发布软件时出现故障。
测试报告可以让软件开发团队了解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测试报告还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团队改进软件质量的一个参考依据。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如何撰写一份好的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吧。
我们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和范围。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我们要测试哪些功能和模块,以及我们的测试目标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表、资源分配和测试方法等。
在进行测试之前,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合适的测试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能够模拟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下所有的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问题描述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为我们撰写测试报告提供重要的依据。
当我们完成了所有的测试工作之后,就可以开始整理测试报告了。
在整理测试报告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一般来说,测试报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封面、目录、摘要、背景介绍、测试方法、测试结果、问题描述、建议和结论等。
每个部分都需要包含相应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
在撰写测试报告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说,我们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使用图表和图片来展示数据和结果;我们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充分的说明。
我们需要确保测试报告既详细又易懂,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软件系统的测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测试报告
1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目的
1、软件测试人员对整个系统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对被测试对象进行评估,并对以后的测试工作给出建议
2、测试经理通过测试报告了解被测试产品的质量情况、测试过程的质量
3、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通过软件测试报告了解开发产品的质量情况,并在下阶段的开发工作中采取应对措施
4、在软件测试报告中,软件测试人员作出的软件产品质量评估,可以作为软件产品是否对外发布的重要参考依据。
2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要点
2.1 概述
简单介绍被测对象、测试特性及其版本/修订级别情况
指明本次系统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对测试容也要进行简要说明
2.2 测试时间、地点、人员
描述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以及人员分工。
例如:
2.3 环境描述
描述本次测试的环境,包括软硬件、测试仪器、组网图等。
例如:
2.4 总结和评价
2.4.1 测试过程质量统计评估
1、工作量数据统计
例如:
分析:
1)可以根据不同模块每千行代码投入的工作量来查看哪些模块测试比较充分;哪些模块测试不够充分。
2)结合模块的实际情况,对关键模块或者复杂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应相对较高;对非关键或者简单的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可以相对较低,根据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测试过程中测试资源的分布是否合理。
2、用例数统计
例如:
合计
分析:
1)可以根据用例数/KLOC来查看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比较充分;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相对比较少,结合模块的具体特点,需要进行分析,避免关键模块用例设计不充分的情况。
2)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用例数来了解不同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结合时间方面的数据,对工作量少而花费时间较多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策略进行有效的规避。
3、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
例如:
需求id 用例数
分析:
从需求的覆盖率来查看不同的需求对应的用例数,可以考量不同需求测试的程度:
1)对于重要的关键的需求,应该设计比较充分的用例;
2)对于功能比较简单的需求,可以设计相对少的用例;
3)对于没有用例对应的需求,一定要调查相关负责人员的工作情况,避免工作中的不认真导致的测试的不全面性。
4、用例的稳定性
例如:
分析:
根据每个模块设计的用例的稳定性来判断:
对个别变更比例比较高的模块要进行调查分析,看变更的原因在哪里?是开发的文档发生了变更,还是由于测试方面理解发生了偏差导致的变更。
1)如果是开发方面变更频繁,需要反馈给开发方面;
2)如果是后者,测试方面需要分析导致这个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要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
5、用例的有效性
例如:
分析:
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平均用例缺陷数来判断用例设计的水准:
1)如果模块对应的该值比较高,可以认为:
该模块质量比较差
用例设计的质量比较高
2)如果模块对应的该值比较低,可以认为:
该模块的质量比较好
用例设计的质量一般
总之,对于上面的各种情况,必须调查验证,对有问题的情况进行改善控制。
6、测试执行的效率:
例如:
分析:根据不同的模块查看不同测试人员的执行效率:
1)个别模块执行效率很高,考虑
测试人员对工作比较负责,积极,或者使用了比较好的测试技术;
测试人员测试的比较马虎,用例执行可能存在应付现象。
2)个别模块执行效率不高,考虑
测试人员测试方法存在问题,或者能力有限,考虑是否需要帮助
对应的模块测试难度较大,属客观因素。
总之,对于上面的各种情况,必须调查验证,对有问题的情况进行改善控制。
2.4.2 软件产品质量统计评估1、版本缺陷统计
例如:
分析:
根据不同版本缺陷的收敛状态来观察软件的质量
如果缺陷收敛的比较快,可以考虑系统中的缺陷主要在模块或者函数部生成,接口方面的缺陷相对较少,一个模块的修改不会引发其他模块的问题;可以认为软件产品质量相对比较容易控制;
如果缺陷收敛的比较慢,可以考虑系统中的缺陷主要在模块的接口处产生,一个bug 的修改,可能对多个模块产生影响,从而引入新的bug;可以认为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相对困难。
另外,通过这个指标,也可以考核测试组对每个版本测试的充分性,但在前面测试过程控制的前提下,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软件的质量水平。
2、缺陷等级统计
例如:
分析:
根据不同的模块来查看缺陷的严重性。
对于等级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进行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考虑有没有比较好的方式进行规避。
对于严重问题比较多的模块,要结合开发人员的能力,工作态度和模块的难度考虑,考虑任务安排的合理性。
3、测试用例的通过率
例如:
模块/特性Passe
Failed BLOCK No Run N/A 合计用例通过率%d
合计
分析:
假设测试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在最后一个回归测试版本中,对用例的通过率的衡量可以考核软件产品质量的等级
1)对于未通过的用例点需要分析,看对软件产品质量的影响达到什么级别
2)对于遗留的问题,需要分析遗留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考虑在以后的版本中是否可以进行规避。
4、缺陷原因分布:
例如:
缺陷/原因致命严重一般提示合计
需求
设计
编码
合计
分析:
根据缺陷的分布来分析研发过程的规性
如果在需求及设计阶段发现的缺陷较多,需要考虑相关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否严格
如果在需求及设计阶段发现的缺陷很少,可以认为过程的质量控制比较有效
2.4.3 系统测试综合评价
1、对测试过程综合评价:
从测试的充分性,效率,质量,协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重点在于暴露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2、对被测模块/特性综合评价:
从软件产品的系统功能、业务正确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性能,可靠性等多个方面作出客观评价。
测试对象的整体质量:
A: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应用;
B:存在少数严重问题,但有规避措施,可以使用;
C:基本功能可用,但问题较多
D:基本功能不可用
2.5 系统测试遗留问题报告
遗留问题是指测试过程中发生的并且在测试报告时仍没有得到解决的测试问题。
测试报告时已经得到解决,并已经过回归验证的测试问题不记入其中。
可对遗留问题数和级别进行统计。
要列出每个遗留问题的详细情况,包括问题单号、问题级别、详细描述、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等。
例如:
遗留问题详细信息参见《TurboShop Defect Report》
2.6 附件
交付的系统测试工作产品
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测试计划
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
测试规程
测试日志
缺陷报告
测试输入及输出数据
测试工具
测试代码及设计文档
系统测试项目通过情况清单(测试记录)修改、添加的系统测试方案或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