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是人类为了控制和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一系列工程设施,如水库、大坝、渠道、水电站等。
这些工程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各种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防洪减灾。
通过修建大坝和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在洪水期储存多余的水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水利工程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区,通过引水工程可以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输送到短缺的地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者,水利工程可以发电,为社会提供清洁的能源。
水力发电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减少了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在河流生态方面,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
河流的流速、流量、水温等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一些洄游鱼类的通道被阻断,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此外,水库蓄水还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包括森林、草地和农田,破坏了原有的陆地生态系统。
在土壤和地质方面,水利工程可能引发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
水库周边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蒸发积聚在地表,造成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水库蓄水增加了地壳的压力,可能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对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大面积的水体改变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了空气湿度,导致降雨量和气温发生变化。
而且,水库蓄水后,水体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加,可能导致周边地区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栖息地,使得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一些珍稀物种可能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濒临灭绝。
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还可能带来移民问题。
为了修建水库等设施,往往需要搬迁大量居民,这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土地和家园,面临重新安置和适应新环境的困难。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摸清影响因素的本质,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对策,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运行。
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环境,如山体、水质、气候等自然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施工效率、施工成本及最终效果。
例如,在山区进行水坝的建设,由于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和成本都会明显增加,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之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如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人口迁移、资源利用等,这些都会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安全。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广泛协商,提高社会广泛参与度和满意度。
3.技术因素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之一。
对于技术因素,必须在建设前充分做好技术评估,科学确定技术路线和施工方案,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4.管理因素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环节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
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务必确保各层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周期性的监测、验收和评估,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对策分析1.在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方面,应该采用前期勘察、深化设计等方式,充分评估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科学确定方案,减少不确定性,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适量的安全边缘。
2.在社会因素方面,应该与相关部门广泛协商,并充分考虑利益关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民众利益受到保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等设施,这样会导致河流的断流或减少流量,进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库淹没了大量的湿地和河流岸边的植被,使得湿地生态系统的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是水位变化引发的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
大坝调控水位的变化会导致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输运变化,进而引发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威胁岸边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是水利水电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污染物和废水,导致下游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被的减少。
二是大量的建筑材料开采对土地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开采对土地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这些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可能对周边的生物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损害。
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和选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选址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是采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对于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四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环保设施的应用。
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应用环保设施,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改造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特定区域,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建筑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水利工程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在建设前需进行生态环境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分析。
一、生态环境评价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土地和人力等资源,而且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既要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正面效应,也要分析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正面效应1. 保障灌溉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满足农业、城市及工业生产等用水需求,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干旱或半干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保障灌溉用水至关重要。
2. 调节水文循环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河流流量的调节和洪水的防控,并提高水域水文循环的平衡性,有助于维护水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3. 促进土地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开辟土地资源利用,增加了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负面效应1. 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通常涉及河道的编筑、淤积及其他人工干预措施等,造成河流的生态改变,尤其是泥沙的流动受到影响,这对于生物多样性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2. 洪水和旱灾风险的增加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降雨和洪水造成的损失,但它们可能加剧其它区域的洪涝问题。
当河流深刻改变,河岸和下流地区的土壤会变得干燥,淹水风险增加。
同时,在水库中旱期水位往往很低,使得水族有可能枯竭。
3. 水体污染风险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通常会导致城市或工业区排放污水到河流中,进而污染河流,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带来危害。
四、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方法在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中,关键步骤是确立分析范围,确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模型以及进行结果分析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应该具备可量化、可比较、可预测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这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关注。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地区的水需求。
这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农田灌溉用水和发电用水,促进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本文内容概述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将介绍水利工程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然后,将详细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库、堤坝等建设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和改变。
接着,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如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重点讨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措施,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并提出未来水利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展望和建议。
2. 正文2.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有效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堤坝、引水渠等设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是指为了管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地进行。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体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等方面。
1. 水体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可能改变水体的流动路径和水质,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大坝的修建会改变河流的水位和水流速度,对鱼类迁徙和繁殖造成影响。
2. 土壤环境: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涉及土地的扰动和改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例如,修建水库和渠道时,需要进行挖掘和填土,这些活动可能破坏土壤结构和质量。
3. 大气环境:水利工程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能源消耗,这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尾气排放。
例如,挖掘和运输工程材料时产生的废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4. 生物多样性:水利工程建设可能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
例如,水库的兴建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植被,导致部分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5. 社会经济: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也可能产生影响。
例如,修建水库和灌溉系统可能改变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田利用面积,对农民的生计带来影响。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了评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范围确定:确定评估的范围和重点。
针对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确定需要评估的环境要素和关键影响因素。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和工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采集现场数据、调查和监测,了解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实际影响。
3. 环境影响预测:基于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利用环境模型和模拟工具,定量评估各种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4.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组织志 愿者参与环保活动,如环保宣 传、环保监督等,形成良好的
环保氛围。
3
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
具体水利工程案例的影响
三峡工程:改 善了长江中下 游的防洪能力, 但也对生态环 境产生了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 缓解了北方水 资源短缺问题, 但也对生态环 境产生了影响
小浪底工程: 改善了黄河中 下游的防洪能 力,但也对生 态环境产生了
响
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案例背景:某水利工程对 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启示:工程设计、施工和 运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
境因素
借鉴意义:为其他类似工 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论:水利工程对环境的 影响与保护措施是工程设 计和施工的重要考虑因素,
需要充分研究和实施。
4
未来展望
水利工程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趋势:智能化、 数字化、信息
修复措施:采取工程、生物等手段,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生态监测: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 施
环保法规:遵守相关环保法规,确保水利工程符合环保要求
监测和评估
建立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水质、土壤、 空气等环境因素
制定评估标准:根 据监测数据,评估 环境影响程度
采取预防措施:根 据评估结果,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调整工程设计、 优化施工方案等
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 改善了长江中 下游的航运条 件,但也对生 态环境产生了
影响
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其效果
案例:三峡 水利工程
保护措施: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 水资源管理
效果:改善 生态环境、 减少水土流 失、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展望未来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深入研究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机制,提高预测和评估能力。
推广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注重 生态修复和保护,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
加强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探索更加可持续的水资源 开发方式。
加强环境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 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控 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提高公众对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 的认识,加强公众参与和沟通, 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水利 工程与环境保护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确定环境保护范围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环境保护的范围,包括水域、陆 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以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 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完善环保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环保工作的责任人、 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等,确保环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污染
1 2 3
加强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活动 符合环保法规和方案要求,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 的环境污染。
监测内容
在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应加强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质、土壤、生 物多样性等方面。
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
03
水利工程中环境保护的具 体措施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在水利工程规划阶段,应制定全面的环境保护方案,明确 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移民安置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大量移民搬迁。为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和生活质量,采取了多种移民安 置措施,如建设新村、提供就业等,以确保移民搬迁后的生活和生计得到保障。Biblioteka 其他水利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实践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与对策分析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与对策分析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我们需要全面认识这些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轻不利影响,实现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天然径流过程,如修建大坝会拦蓄河水,导致下游河道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同时,水库的蓄水和放水也会改变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水温等水文要素,影响河流的生态功能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对水质的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可能导致水质发生变化。
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累和富营养化。
此外,水库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库底沉积物的释放等,也会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3、对土壤和地质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引发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
例如,水库蓄水会淹没大片土地,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土壤结构破坏。
同时,大坝的建设可能会改变地下水位,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条件,导致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能阻断动物的迁徙通道,破坏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5、对气候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库的大面积水面会增加蒸发量,改变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和降水分布。
同时,水库的蓄水和放水也可能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二、减轻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1、科学规划和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大坝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坝型和泄洪方式,以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是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方面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还可以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评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其评价方法。
一、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往往会对水环境、生物环境、土壤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通过评价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模拟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众所周知,水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以及生态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通过评价工程对于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修复和改善环境,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参与。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因此,公众在水利工程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至关重要。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使公众了解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参与到决策中来,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线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和可行性分析等。
首先,基线调查是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它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了解工程建设区域的生物、水文、生态等自然环境现状,并对环境敏感点进行评估和记录。
其次,环境风险评估是评价工程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评估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识别和评估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最后,可行性分析是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性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影响评价结果、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等因素,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水库建设可能会引起河流堵塞,破坏洪水冲刷平衡,导致下游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大量水资源,可能会导致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进而影响到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生态系统破坏:水库建设可能导致河流断流,改变河道水流速度和水体温度,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水库蓄水后,堆积了大量有机物,会在发酵过程中消耗水库中的氧气,导致水库水体中氧气含量降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 洪水泛滥:水库的建设可能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
一旦发生大规模洪水,可能会导致河岸的农田和居民区被淹没,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3. 水资源短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建设水电站,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的竞争,影响到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措施1. 科学规划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合理选择建设地点和用水规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向受影响的生态系统提供相应的补偿,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可以在建设水库的同时进行河床疏浚和水生动物保护,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
3. 加强监管和环境保护: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措施。
建立健全环境评估制度和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4. 研发环保技术: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水电工程的依赖;利用水电工程建设提供的机会,推动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1. 河流生态环境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常常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这样会导致河流的
水流减缓、水流断流或者被截断,影响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大坝建设还会造成大面积水
域淹没,导致水生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2. 水体富营养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导致的水体蓄水,会增加水体中沉积物的含量,进而促使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增加,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进一步影响水生生
物的生存环境。
3. 水生生物迁徙受阻: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会阻断水道,尤其是鱼类等水生生物
的迁徙,造成他们的栖息地隔离和资源减少,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1. 生态补偿机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阶段,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评估,通过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受影响的生境进行修复和补偿,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保护。
2. 生态环境监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
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减
少生态环境破坏。
3. 采用生态友好的建设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采用生态友好的建设技术,
如人工模拟鱼梯、导流建设、河床复原等,减少对水生生物迁徙和栖息地的影响,保护生
态环境。
4.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督和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
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可以减少
这些影响,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优化工程布局
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环保 技术和材料,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 和污染。
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优化水利工 程的布局和设计,尽量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强化环境影响评估
完善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 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评估监督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估的监 督和管理,确保评估工作 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 地质灾害:水库蓄水可能引发库区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及解决措施
生态保护
实施生态移民,保护和恢复库区 生态环境,建设鱼类增殖站等。
监测与预警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 境变化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
加强库区地质勘察,制定地质灾 害防治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及解决措施
生态补偿
对调水可能影响的地区进行生态 补偿,如资金补偿、实物补偿等
。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地 资源的浪费。
监测与预警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境 变化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其他国内外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及解决措施
生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水质变化等。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 决措施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 解决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措
施 • 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
01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改变
水利工程如水库的建设会改变水流速 度、水深和水温,影响水生生物的栖 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01
生态友好的工程设计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对生
态影响较小的设计方案。
02 03
生态修复和补偿
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水利工程,应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修复 、鱼类洄游通道建设等,同时可以尝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补偿因工程 建设造成的生态损失。
加强环境监管和监测
以采取以下措施
全面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水利工 程建设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环 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 的各种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
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引入生态预测技术:利用生态预测技术 ,预测水利工程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 影响,为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依
据。
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弥补水利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必要的。这主要包括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通过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制定和实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内容和要求, 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04
案例分析与启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文情势改变
优化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 考虑其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工程对
自然水文过程的干扰。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利工 程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 条件,从而影响水文循环过程。为减轻其负面 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水利工程对区域水文循环的负面影响,实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论文篇11 、影响水利工程地的局部气候1.1 影响局部降水量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首要影响就是降水量,详细表达在: (1) 降水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水库工程建设蓄积大面积的水,在光辐射下增加蒸发量,引起降雨;(2) 降水区域发生改变,水库的低温效应会影响降雨区域的改变,比方库区及其邻近区的降水量可能削减,而相距肯定距离的外围区则会增加; 地势高且迎风面降水增加,背风面削减;(3) 降水时间发生改变,夏季因水面稳定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对流变弱而削减降水; 冬天则相反,降水增加。
1.2 影响局部气温水利工程竣工后,因水库区与空间的接触性质发生改变,由陆地变为水面,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转变,进而引起气温改变,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局部气温会略微上升,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上升,而夏季温度降低,夏季水利工程外围区域降温明显。
同时,会降低局部的日温差和年温差。
2 、影响水利工程相关的水文系统水利工程,特殊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直接转变了相关流域的水文状况,对整个流域差生影响。
大多数水库建设于水质较好、水流急、水量较大的流域上游,水闸则建设在渠道、河道,利用闸门来掌握水流量及调整水位,关闭闸门可防洪、挡潮、蓄水将上游水位抬升满意上游通航、取水等需要。
开启闸门则可泄洪、排涝、浇灌等,或依据下游用水要求调控水流量。
但是,上游水利工程如过度拦截非汛期水流,则会大大削减下游的水流量,降低水位,甚至消失断流,而入海河流会因河水流量变少而淤积泥沙,导致海水倒灌严峻影响农业生产。
水文系统改变主要有: 流量稳定性和频率改变; 季节性峰流丢失,流速变缓,急流消逝; 水位落差改变较缓; 水量蒸发和下渗消失改变等。
3、影响相关流域的水质3.1 主动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的水质有肯定的主动影响,主要表达在: 一是库区河道的水流速度变缓,使得浮游生物活动频繁,其产生的CO2和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形成碳酸化合物,沉淀水底,降低水质硬度; 二是河水停留时间较长,可使水中杂物沉降,提高水体清楚度。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是人类为了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和发电需求而兴建的重要工程。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
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水体改变:水利水电工程通常需要对水源进行改变和利用,这会导致水体发生变化,包括水流速度、水位高度、水质等多方面的变化。
2. 自然地形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往往需在河流或山谷中建造水库、水电站等,这需要对河流和山谷进行疏浚、开挖、填方等工作,导致自然地形的改变。
3. 建设物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水力发电站、堤坝等建筑物的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例如水生生态系统、鸟类、哺乳动物等生物。
在水库贮水期间,湖泊面积的扩大会影响附近植物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
4. 对水土流失和泥沙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水土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造成泥沙淤积,河道内的水体质量可能会受到污染,这会对水生植物、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水泥与砂石等的掩埋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对土壤生态造成损害。
比如,土石方工程可能会引起落石、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周边社区和环境安全产生威胁。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 人工控制水流: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需要人工控制水流,这将影响河川生态平衡。
例如,河水的排放和吸入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命周期改变,农田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使得水域生物的栖息地和饮用水减少。
此外,由于水库存水不同于河流自然流动,水库蓄水后,下游生态环境中,水草不再生长,水下生物数量减少,影响到下游水资源的水生态环境。
2. 绿化与环保措施:当水利水电工程已经建立以后,要通过环保措施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例如,可以采取生态补偿计划,通过森林植被的补偿,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产生抵消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等措施来保证水质良好,起到保护环境和水生生物的作用。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论文: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论文: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论文摘要:水利工程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求而在自然水体上建设的工程内容。
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初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未形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实现对水利工程就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做好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 气候影响水利工程建成后,工程底面的陆面变为水面,这使得原本以陆面为基础的能量交换转变为水面能量交换,因陆面能量交换与水面能量交换在环境、形式上存在差异,故在进行能量交换式会导致水利工程周围气候发生变化。
其具体变化表现为夏季会相对凉爽,冬季相对温和。
因为水面的影响,水利工程所在地会出现大量的水分蒸发,这会让空气变得湿润。
1.2 地质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水文的影响主要有5个方面:改变下游河道流量,引起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改变工程库区与下游河道的泥沙输移模式,造成淤泥沉积,致使河床抬高,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诱发地震、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因为水体压重会引起地壳应力增加,促进地壳运动,引起地质灾害;使水位升高对岸坡土体带来更大的压力,致使岸坡土体抗剪强度下降;使下游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1.3 生物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有水生物影响与陆生物影响两个方面。
其中水生物影响主要是因为河道水体状态改变,引起水生物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库区内的鱼类组成发生改变。
例如,水利工程建设后,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饵料增多,这会促使喜欢静水状态水生物进行栖息繁衍。
同时,会阻断洄游性鱼类的会游,阻碍其繁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水生物的生活条件,出现部分水生物数量骤减。
陆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河道水流变化导致河岸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森林、草场退化,导致陆生物的生存环境消失,迫使陆地生物进行迁徙。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改善和利用水资源而建设的各种工程项目,包括水库、堤防、渠道、河道、水电站等。
虽然水利工程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水力发电、保护沿海地区等,但是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这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使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与生态环境相融合。
1. 水质变化。
水利工程可能会改变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等,使得水质发生变化。
例如,当水库水位升高时,很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鱼类死亡等现象。
2. 湿地退化。
水利工程可能会切断河流和湿地之间的联系,导致湿地退化。
湿地是自然界中的水润物资,生命之源,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 河流生态系统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上,必然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例如,堤防建设会妨碍河流的正常流动,并导致水流速度、水位高度等变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4. 鱼类资源下降。
水利工程建设有时会导致鱼类逃离或死亡,从而使得鱼类资源下降。
例如,水库和水电站的建设可能会使得河流中的鱼类数量减少。
5. 沿海地区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环境破坏。
例如,水库建设会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口沙滩退化等现象,从而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解决措施1. 科学规划。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要进行科学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前期,要开展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 生态修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例如,可以在引水渠道中增加生态梯级,促进鱼类生存和繁殖;在水库建设中突出生态效益,增加水库的生态功能;在生态保护区内禁止水利工程建设等。
3. 适度减缓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适度减缓其建设速度,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冲击。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精)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课程辅导(第六期)编者的话为了帮助做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编写了这份课程辅导材料,在中国教育网上发布,供学员和辅导教师参考。
课程辅导材料采用问答方式,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作了讲解和提示。
课程辅导材料按照文字教材各章的顺序编写,依课程进度分为八期发布,其中第一期对应于文字教材第1章,第二期、第三期对应于第2、3章,其余各期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第4章至第7章。
在辅导材料的最后对课程考核作了简要说明。
第六章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水资源开发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是什么?答:从时间看,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时期是直接的、短期的;而在运用期则是间接的、长期的。
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主要是施工废水、废渣、粉尘、噪声、震动等;施工清场也会破坏一些文物古迹,殃及施工区的生态平衡。
工程建成后对水资源调配引起的环境的变化,库周环境变化对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关系的影响,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诱发地震、滑坡、坍岸、地下水位变化等);对河流演变的影响,介水传播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等则是长期的、影响深远的.从空间看,水利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显著特点是:其环境影响通常不是一个点(建设工程附近),而是一条线、一条带(从工程所在河流上游到下游的带状区域)或者是一个面(灌区).水电工程的影响往往长达几百公里,甚至影响河口。
例如南水北调总干渠众多的穿越河道工程不仅影响交叉工程处河道,而是沿河上下游几公里至十几公里范围都受影响.灌溉工程的影响则不仅是点、线、带(输水渠),而是整个大面积的灌溉区域.2.简述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与影响评价的特点?答: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有:回顾性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历史状况予以评价。
现状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现状予以评价。
影响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未来状况予以预测性评价。
3.简述蓄水工程在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答:蓄水工程在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主要有:(1)诱发地震(2)山体滑坡(3)岸壁坍塌(4)地下水上升等4.何谓水库的临界库容?如何通过调节库水位来满足水库环境容量要求?答:满足水库环境容量要求的水库最小水体体积;当污染负荷超过环境容量要求时,通过提高库水位,增加临界库容,直至达到水库环境容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课程辅导
(第六期)
编者的话
为了帮助做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编写了这份课程辅导材料,在中国教育网上发布,供学员和辅导教师参考。
课程辅导材料采用问答方式,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作了讲解和提示。
课程辅导材料按照文字教材各章的顺序编写,依课程进度分为八期发布,其中第一期对应于文字教材第1章,第二期、第三期对应于第2、3章,其余各期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第4章至第7章。
在辅导材料的最后对课程考核作了简要说明。
第六章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水资源开发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时间看,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时期是直接的、短期的;而在运用期则是间接的、长期的。
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主要是施工废水、废渣、粉尘、噪声、震动等;施工清场也会破坏一些文物古迹,殃及施工区的生态平衡。
工程建成后对水资源调配引起的环境的变化,库周环境变化对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关系的影响,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诱发地震、滑坡、坍岸、地下水位变化等);对河流演变的影响,介水传播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等则是长期的、影响深远的。
从空间看,水利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显著特点是:其环境影响通常不是一个点(建设工程附近),而是一条线、一条带(从工程所在河流上游到下游的带状区域)或者是
一个面(灌区)。
水电工程的影响往往长达几百公里,甚至影响河口。
例如南水北调总
干渠众多的穿越河道工程不仅影响交叉工程处河道,而是沿河上下游几公里至十几公
里范围都受影响。
灌溉工程的影响则不仅是点、线、带(输水渠),而是整个大面积的
灌溉区域。
2.简述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与影响评价的特点?
答: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有:
回顾性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历史状况予以评价。
现状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现状予以评价。
影响评价,主要对研究水体的水环境未来状况予以预测性评价。
3.简述蓄水工程在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
答:蓄水工程在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主要有:
(1)诱发地震
(2)山体滑坡
(3)岸壁坍塌
(4)地下水上升等
4.何谓水库的临界库容?如何通过调节库水位来满足水库环境容量要求?
答:满足水库环境容量要求的水库最小水体体积;
当污染负荷超过环境容量要求时,通过提高库水位,增加临界库容,直至达到
水库环境容量要求。
5.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沿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沿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1)沿线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介水传染
(3)沿线交叉建筑物与河流环境的相互影响
(4)移民搬迁的环境影响
(5)施工期环境影响
6.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
答:对水量调出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
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
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下游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
(2)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3)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及河口稳定。
7.简述富营养化污染
答:①水质恶化,水体生态平衡被破坏
水体的富营养化会使水质恶化,透明度降低,大量藻类生长,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底中的有机物处于腐化状态,并逐渐向上层扩展,严重时,可使部分水域成为腐化区。
这样,由一开始的水生植物大量增殖,到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并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
②使水体失去水产养殖的功能
对具有水产养殖功能的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使一些藻类大量繁殖,使饵料质量下降,影响鱼类的生长,同时藻类覆盖水面再加上藻类死亡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缺氧大批死亡。
③由于富营养化,大量增殖的浮游生物的分解产生异味,危害水
源,破坏水体的供水功能
8. 简述热污染及其危害性
答:(1)含义:当大量自热电厂、核发电厂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石油、机械等工
业部门排出的冷却水进入水体后,会使水温升高;若水温升高到足以使水生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影响其繁殖和生长时称为热污染。
(2)危害:热污染严重影响水域的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水体生态平衡的
破坏。
当河流水温超出正常过多,使一些藻类“疯狂生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同时高水温加速了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使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低,导致水质恶化,
破坏鱼类的生活,引起富营养化问题;水温升高还会加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热水
还能使河面蒸发量加大,引起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9. 若某排污口各次的实测BOD值为:13,17,9,11,6(mg/l),水质标准Cs=7(mg/l)求内梅罗单因子水质Cw和水质指数pw
解:C平均=(13+17+9+11+6)/5=11.2
C w=[(11.22+172)/2]0.5=14.4,p w=14.4/7=2.06
10.水库中水温分层的规律是什么?
答: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水温分层结构,它决定于库区地形、气象条件、水文条件、泄
水口布置及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分层型水温结构在夏天库底水温与库表水温差别大,呈明显的分层现象,多见于水流较缓的大型深水水库。
分层型水库水温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层特性,其分层状况是与净辐射强度的年循环有关的。
天来临时气温上升,太阳辐射增强,库表层水受热升温,密度减小,不易与停留在其下的较冷水层混合。
若库区水体温差较大时,就形成了稳定的三层式温度分布。
沿水深看,水库上部为大体上水温均匀的库面温水层;在此之下的水温迅速变化区称为温跃层,温跃层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作用于水面上的风力;温跃层以下水温很低,为停滞静水,称为库下冷水层。
秋天温水层厚度逐渐加大,温跃层的深度增加,最后混合作用扩展至整个水深,形成等温状态,这称为秋季对流。
冬天将出现底层水温比表层水温高的逆分层。
春天来临时,逆分层将混合消失,这称为春季对流,随后再一次出现温度分层。
11.河流上建坝后,对坝下游河道有什么影响?
答:河流上建坝后,对下游河道也有很大影响。
一些处于“蓄水拦沙”运用阶段的水
库,下泄的水流含沙量低,从而使坝下游很长一段河道的护岸、整治控导工程、桥梁以及滩地受到强烈冲刷。
如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运用后,改变了天然水沙过程,使黄河宁蒙河段活动性增强、弯曲率增大,河道平滩流量减小;丹江口水库运用后也使下游河段有类似变化。
美国帕克坝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长度达237km。
冲刷的泥沙又淤积在更下游的河道上,引起河道形态改变、河势调整。
这些河道河床形态改变、或淤积使过洪能力减小或冲刷使河床下切、水位下降都会给防洪、航运、引水、溉灌、沿河城镇建设、河口海岸线蚀退等方面带来种种问题。
当然河道冲刷下切可增加防洪能力,对维持航道水深也有有利的一面。
一般情况下水库调度增加了枯水期径流,提高了下游河段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
但由于下游河段的环境容量取决于水库调度运用,一些水库调蓄使下游河段流量剧减,引起河流萎缩进而导致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降低,环境容量减小。
更有甚者下游河段间歇性缺水断流,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特点,水体环境容量严重丧失。
12. 水资源开发工程对河流上下游渔业的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
答: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水面增大、流速变缓、透明度提高,加上各种营养成份的
大坝修建截断了洄游性鱼类的觅食、产卵、越冬的通道,可能导致洄游性鱼类数量和种群减少。
水库放空时,库中鱼类可能因水底沉淀物泛起,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而死亡。
从水库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流速高,水中溶解氧过饱和,也会危及鱼类生存。
水库拦水截沙使流至河口的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淤泥和水量减少,山水动力条件减小而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导致海岸线蚀退,河口淤积。
这种变化还会引起河口缺乏食物链
此外,夏季水库深孔泄流水温过低、在湖泊通江河口处建闸都会影响鱼类的洄游、生长、繁殖,引起鱼类的种群、数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