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中药学:解表药PPT(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学习课件.ppt

三、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四、平抑肝阳--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最新.课件
112
“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 《本经》
最新.课件
113
蔓荆子
最新.课件
114
最新.课件
115
疏散风热、清利头-风热表证头痛,偏头痛 目赤肿痛多泪
最新.课件
116
柴胡
最新.课件
117
最新.课件
118
一、疏散退热--外感发热,少阳证
最新.课件
44
防风
最新.课件
45
最新.课件
46
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 最要,故名。”
最新.课件
47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 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最新.课件
48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 三、止痉--破伤风
最新.课件
49
羌活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一、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最新.课件
52
特点: 1、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 2、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
最新.课件
53
藁本
最新.课件
54
最新.课件
55
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28
三、行气安胎--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
最新.课件
29
生姜
最新.课件
30
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中药学课件-11解表药

中药学课件-11解表药
12
麻黄
【药性】 辛、微苦, 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3
麻 黄【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
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
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 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
34
【适应证】
1.风寒感冒。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
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外
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和胃,故风寒表证兼有气滞者
多用。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
动不安者。梅核气。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
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
3.痰饮、蓄水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 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 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脾阳不运,水湿内停----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 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
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 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46
荆芥 《本经》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质轻透散,祛风止 痒,宣散疹毒。
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 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若配伍苦参、 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47
荆芥 《本经》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
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偏于 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 于风热者,每与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中药(解表药) ppt课件

中药(解表药)  ppt课件

▲苦参
[ 杀虫利尿
白鲜皮
[ 祛风解毒
14
三.清热解毒药
★ 金银花 ★连翘
[(痈肿疔疮要药),凉血止痢,(双花,二宝花,忍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冬花)
[(疮家圣药),消痈散结,(瘰疬痰核),(清心火)
15
★ 蒲公英
紫花地丁 ▲ 野菊花 清热解毒 ▲ 穿心莲
▲贯众
[(乳痈要药),利湿通淋,(黄花地丁),(可致
9
★ 柴胡
★ 葛根
▲ 升麻 淡豆豉
解表 升阳 [ 除烦
[(疏散),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中气下
退热
陷,内脏下垂等;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解肌),止泻,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清阳不升之泄泻等)
[ 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
第二篇:清热药
11
一.清热泻火药
★ 石膏 ★ 知母
[ 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要药),清肺胃热,收敛生肌,(煅后外用) 清热泻火
20
四.清热凉血药
★ 生地黄
★ 玄参 ★ 牡丹皮 ★ 赤芍 ▲ 紫草 ▲ 水牛角
[ 生津
养阴
[ 泻火解毒
清热凉血
[ 散瘀,清虚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肠痈)
活血 [(散瘀),止痛
[ 解毒透疹,(轻泻)
[ 解毒
21
五.清虚热药
★ 青蒿 ★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 除骨蒸,解暑,截疟,(不宜久煎),(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一.发散风寒药
★ 麻黄 ★ 桂枝 ★ 紫苏
▲ 生姜 ▲ 香薷
发汗解表
[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表实无汗) [(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表实无汗,表虚有汗)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PPT课件
.
药材
30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 效]: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临床应用]:
1 . 用于外感风寒表夹湿证。解表湿要 要,如:九味阳经和督 脉经的阳气,常用于肩周炎,颈椎病。
如蠲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羌活、桂枝、当归、没药、桑枝、防风、 姜黄、天麻、蜈蚣。
.
12
麻黄与桂枝
药物 相同 发汗力 功效 点
主治
麻黄 辛 大 温 解
兼能宣 肺平喘, 利水退 肿
表寒 实证
桂枝 表 小
兼能温 表寒 经通阳 虚证
.
用法
自汗 盗汗
虚喘禁 用
温热
血热
月经禁

13
紫苏
来源:为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紫苏 的干燥茎、叶, 其叶称紫苏叶, 其茎称紫苏梗。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枝叶茂盛时 采收茎叶,阴干, 切段,生用。
3 . 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
4、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五苓散 5、用于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 6、振奋脾阳用:苓桂术甘汤
.
10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 月经过多者,均忌用。
.
11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既能温通扶阳、助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 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宜; 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治寒 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 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 之胸痹、心痛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
药 材
14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 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

21
药 物 来 源C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草麻黄
2020/9/22
木贼麻黄
草质茎
医学课件
中麻黄
22
性 味 归 经A
➢ 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2020/9/22
医学课件
23
功 效A
功 效
2020/9/22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证 咳喘实证 风 水水肿
发汗力较强,
体质
兼证配伍 四时气候
气血


虚虚


外外


感感


2020/9/22
医学课件
14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医学课件
15
解表药使用注意
➢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耗伤津液。 ➢多汗,热病后期, 疮家、淋家、亡血家、
医学课件
11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解表 药
多具辛味
发散作用


2020/9/22
归肺、膀胱经 偏行肌表
医学课件
发散解表
主 治
12
➢总 论
• 中医表证的发病机理 • 解表药相关的概念
• 解表药性能及功能主治 • 解表药配伍方法 • 解表药使用注意
2020/9/22
医学课件
13
解表药配伍方法
解表药配伍
2020/9/22
指治疗表证的方法。《内 经》:“其在表者,汗而
发之”——汗法

中药学一解表药精品PPT课件

中药学一解表药精品PPT课件

麻黄与桂枝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 无汗证,常相须为用。同中之异:其中麻黄发汗 力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补,又宜于 风寒表虚有汗证。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 为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平冲降逆,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 和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白芷
散风除湿——特点:味辛 而外散风寒,气芳香而内 化水湿。应用:①风寒感 冒,②湿浊中阻证,③湿 盛带下证,④胃肠型感冒, ⑤风湿痹痛等。
通窍止痛——应用:①风 寒客于阳明经之前额头痛, ②鼻渊头痛,③牙痛等。
消肿止痛——疮疡肿痛。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细辛
菊花
疏散风热 —— 特点: 散风热之力和缓。
平肝明目 —— 特点: 既平肝又清肝。
清热解毒——疮疡肿 毒。
注意:黄菊花,白菊 花,野菊花。
桑叶与菊花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 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 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清 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优于桑叶。不同 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止汗, 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血热证、自汗 盗汗等;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 毒,是二者之异。
宣散透疹——用于麻疹外 出不畅。
祛风止痒——应用:①风 疹,②皮肤瘙痒等。
疗疮——疮疡初起。 炒炭止血——便血、崩漏、
产后血晕。
防风
解表祛风——特点:味甘 质润,为风药中润剂。应 用:风寒表证。
胜湿止痛——特点:配伍 引经药,无所不达,治一 身之痛。应用:一身之风 寒湿痹痛。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火旺、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35页PPT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35页PPT
中药学课件-- 解表药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药学基础解表药培训课件(共34张PPT)

中药学基础解表药培训课件(共34张PPT)
培训专用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培训专用
桂枝 《名医别录》
▪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
培训专用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1.风寒感冒
et Yuan
培训专用
【药性】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阳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培训专用
细辛 《本经》
②胸痹心痛——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 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③中焦虚寒,脘腹冷痛,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④脾阳不运,水湿内停----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 用,如苓桂术甘汤;
⑤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 用,如五苓散。
培训专用
羌活 《本经》
▪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 Chang
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
和根。
培训专用
【药性】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适应证】 1.风寒感冒。用于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 2.风寒湿痹。善于治疗腰以上的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