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宝玉挨打》一课,内容包括第二十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林黛玉误剪香罗带”和第二十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两部分。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宝玉因误剪香罗带一事受到贾母责打,以及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的含义及用法。

2.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3.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体会课文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如“香罗带”、“误剪”、“中山狼”等。

4. 人物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答题方法和技巧。

6. 随堂练习:针对课堂所学,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人物关系图:展示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之间的关系。

3. 重点词语:香罗带、误剪、中山狼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性格的认识。

答案示例:宝玉挨打的原因:误剪香罗带,引起贾母不满。

人物性格分析:宝玉:多情、善良、任性;黛玉:敏感、多疑、善良;宝钗:端庄、贤惠、稳重。

2. 拓展延伸: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了解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在全书中的命运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析宝玉挨打这一事件,让学生了解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性格特点,提高了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宝玉挨打》。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结果;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技巧。

3. 学习课文中的情节安排、修辞手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作者借此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情节安排、修辞手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贾府繁华景象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细节:观看视频,教师简要介绍贾府背景。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过程细节: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塑造人物的技巧。

4. 情节安排与修辞手法:讲解课文情节安排,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过程细节:教师讲解,举例分析,学生随堂练习。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贾府中的一员,面对宝玉挨打事件,会如何应对。

过程细节: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过程细节:教师出题,学生解答,教师讲解。

7.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内容:宝玉挨打原因人物形象分析情节安排与修辞手法实践情景引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从课文中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不少于300字。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按时完成。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宝玉挨打》一课,内容包括第二十五章的全部内容。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贾宝玉因受到贾母责骂而心情沮丧,后被贾政误打一顿的故事,通过事件展示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和宝玉的个性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成语、典故及修辞手法。

2. 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反叛性格的形成原因。

3. 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领会作者曹雪芹通过事件反映封建家族矛盾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封建家族矛盾。

教学重点:宝玉挨打情节的理解,以及贾宝玉、贾母、贾政等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宝玉挨打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成语、典故等,理解宝玉挨打的过程。

3. 课堂讲解:a. 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进行解析。

b. 分析贾宝玉、贾母、贾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家族矛盾。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宝玉挨打情节的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分析并讨论宝玉挨打事件对贾府家族矛盾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事件经过。

2. 重要人物性格特点:贾宝玉、贾母、贾政。

3. 小说的情节结构及创作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封建家族矛盾。

答案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对贾府家族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宝玉挨打事件的讲解,学生对贾府家族矛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贾宝玉的成长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教案: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一章。

本章节主要描写了贾宝玉因为在贾府中与贾政的矛盾而遭受毒打的事件。

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贾宝玉与贾政之间的深刻矛盾,以及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宝玉挨打》一章的内容,把握贾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理解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个性解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宝玉挨打》一章的内容,分析贾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理解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引发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宝玉挨打》一章,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内容讲解:讲解贾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分析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4. 情节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5. 隐喻与象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如宝玉被打的象征意义。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宝玉挨打》贾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概括《宝玉挨打》一章的情节。

(2)分析贾宝玉与贾政的矛盾冲突,说明其原因。

(3)谈谈你对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理解。

(4)解释课文中的一个隐喻或象征,并阐述其意义。

2. 作业答案:(1)贾宝玉因为在贾府中与贾政的矛盾而遭受毒打。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宝玉挨打》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选自《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主要内容涵盖宝玉被贾母责打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影响。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贾母的家长威严以及贾府的家庭教育问题。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影响。

难点: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中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红楼梦》;3.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前文内容,回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与贾母、贾政的关系;二、故事情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强调宝玉的性格特点、贾母的家长威严以及贾府的家庭教育问题;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宝玉的性格特点对事件的影响;四、家庭教育问题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家庭教育问题;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宝玉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同步进行)1. 宝玉的性格特点;2. 贾母的家长威严;3. 家庭教育问题。

作业设计: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要概括“宝玉挨打”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影响;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看法;3. 阅读《红楼梦》下一章节,了解宝玉挨打后的生活变化。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使学生深入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贾母的家长威严以及贾府的家庭教育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联系实际生活,对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的背景和意义。

(2)能够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

(3)能够鉴赏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宝玉挨打》这一情节。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3)运用文本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贾宝玉叛逆性格的魅力,理解其对封建礼教的挑战。

(2)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败,反思历史,珍惜现实。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

(2)分析《宝玉挨打》这一情节在《红楼梦》中的意义。

(3)鉴赏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贾宝玉叛逆性格的深层原因及其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

(2)如何理解作者通过对宝玉挨打情节的描写,反映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现作品中的奥秘。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作品人物的共情,培养审美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红楼梦》及贾宝玉的角色形象。

(2)引发学生对宝玉挨打情节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分析其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和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贾宝玉在挨打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封建礼教的残酷与不合理。

5. 作品鉴赏:(1)分析作者在情节描写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宝玉挨打》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象征意义。

(3)能够欣赏作者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情感世界,培养同理心。

(3)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宝玉挨打》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象征意义。

3. 作者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象征意义。

(3)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宝玉挨打的象征意义。

(2)鉴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的整体情节,引起对宝玉挨打事件的兴趣。

(2)分发课文《宝玉挨打》的复印件,让学生自主阅读。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做笔记,记录关键词语和自己的想法。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就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讨论。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4.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讨论。

5.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2)学生举例说明,进行鉴赏练习。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宝玉挨打》,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短文,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象征意义。

3. 选择一个喜欢的段落,进行文学鉴赏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宝玉挨打》。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结果;学习本文的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刻画;探讨本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结构。

2. 学习本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和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探讨本文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宝玉挨打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内容分析:a. 教师提问:宝玉为什么挨打?4. 表达技巧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描写手法,如动作、语言、心理等。

5. 人物形象分析:a. 教师提问:本文中宝玉、贾母、王夫人等人物形象特点是什么?6. 主题思想探讨:a. 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探讨本文的主题思想。

7.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表达技巧: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

3. 人物形象:宝玉、贾母、王夫人等。

4. 主题思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文,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及作者的表达技巧。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深入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宝玉挨打的原因。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背景;(2)能够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3)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宝玉挨打事件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影响;(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宝玉这个人物的深厚感情;(2)体会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3)培养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背景;(2)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3)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宝玉挨打事件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影响;(2)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红楼梦》这部作品及其作者曹雪芹,引导学生关注宝玉这个人物。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宝玉挨打》这一章节,了解事件原因、过程和结果。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事件来展现宝玉的性格特点。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解析宝玉挨打事件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影响。

5. 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等角度欣赏作品,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宝玉挨打事件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过程;2. 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举例说明;3. 结合课后阅读,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以及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红楼梦》中其他重要事件,如“林黛玉进贾府”、“宝钗生日”等,与宝玉挨打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宝玉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进一步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_3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_3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_3《宝玉挨打》教案设计_3教案设计:《宝玉挨打》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及其对宝玉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宝玉挨打的场景。

4.能够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宝玉挨打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及其对宝玉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宝玉挨打的场景。

2.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宝玉挨打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幻灯片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图片。

2.纸板、彩色笔等。

3.打印好的学生练习册。

学生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故事《宝玉挨打》。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宝玉挨打》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板书“宝玉挨打”四个字。

Step 2:故事情节复述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展示故事情节相关图片。

2.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读。

Step 3:原因分析与影响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教师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并选取代表发表意见。

3.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反思。

Step 4:情景描述练习1.教师展示打印好的学生练习册,其中有一部分练习是关于描述宝玉挨打的场景,教师解释练习内容,并示范一次。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练习册的要求进行练习,然后互相交流并互相评价,帮助彼此改进。

3.部分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Step 5:情感表达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宝玉挨打时的情感,例如恐惧、愤怒、伤心等。

2.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情感对应的声音和肢体语言。

3.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其中一人表达情感,其他成员猜测表达的情感,并提出改进意见。

Step 6:小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并进行简要复习。

2.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回答以下问题:我对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有多深?我对宝玉挨打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有多准确?我在情景描述和情感表达练习中的表现如何?六、课后作业1.完成学生练习册中与《宝玉挨打》相关的练习。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的背景和意义;(2)能够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的关系;(3)能够领悟作者通过对宝玉挨打的描写,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宝玉挨打》这一情节;(2)学会从文学作品的背景、情节、人物性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的关系;(2)分析《宝玉挨打》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宝玉挨打背后的社会现实;(2)如何评价贾宝玉在挨打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后续情节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红楼梦》及贾宝玉的人物形象;(2)引发学生对《宝玉挨打》这一情节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宝玉挨打》相关内容,了解情节发展;(2)引导学生关注贾宝玉在挨打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与封建礼教的冲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的关系;(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2)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阐述和分析能力的运用。

2. 作业评价:(1)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宝玉挨打》情节的分析文章;(2)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深入解读《宝玉挨打》这一情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封建礼教的关系。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完整版《宝玉挨打》教案

(完整版《宝玉挨打》教案

(完整版《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红楼梦》选段《宝玉挨打》。

具体内容包括: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和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母怒打宝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社会背景。

2.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贾母对宝玉的关爱与教育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贾母的教育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社会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五回和第六回的内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解读贾母的教育方式。

a. 宝玉为什么挨打?b. 你如何看待贾母的教育方式?c.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宝玉挨打》的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类似的阅读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贾母的教育方式,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b. 选取《红楼梦》中的另一个情节,分析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答案:a. 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b. 答案应包括情节概述、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贾宝玉等人物形象。

b.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红楼梦》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宝玉挨打的原因。

2. 贾母的教育方式。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一、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挨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宝玉性格中的叛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与黛玉的深厚感情、贾母的宠爱等。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宝玉挨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 chapters 章节的《宝玉挨打》一课,详细内容为:描述贾宝玉因犯错而被父亲贾政打得情节,通过分析文中细腻的描绘,理解作者曹雪芹对人物性格、家庭伦理及社会风貌的刻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掌握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关系。

2. 分析《宝玉挨打》的情节,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观和社会寓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中的人物性格、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风貌。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说情节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楼梦》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古典小说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宝玉挨打》。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了解故事情节。

3. 内容解析: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探讨贾政与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解读文中人物性格。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题目,讲解答题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风貌,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提高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主要人物:贾宝玉、贾政、王夫人等3. 情节概括:挨打原因、经过、结果4. 家庭伦理观:父权至上、孝道观念5. 社会风貌:封建礼教、等级制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中的人物性格,谈谈你对贾政教育方式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是否深入,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宝玉挨打》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

2.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深入理解曹雪芹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宝玉挨打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人物性格分析。

2.教学难点:宝玉与贾政、贾宝玉与贾母之间的关系;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前文内容,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进而导入新课《宝玉挨打》。

2.故事梗概请学生简要复述《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分析人物性格(1)贾宝玉:善良、天真、独立、反叛、多情。

(2)贾政:严厉、古板、顽固、维护封建礼教。

(3)贾母:慈爱、明理、护短、关心宝玉。

4.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1)宝玉不务正业,结识不良少年,引起贾政不满。

(2)宝玉与贾政性格不合,观念冲突。

(3)宝玉母亲王夫人护短,使贾政对宝玉更加严厉。

5.分析宝玉挨打的经过(1)宝玉被贾政打得皮开肉绽,痛苦不堪。

(2)贾母得知宝玉被打,心疼不已,责备贾政。

(3)贾政无奈,向贾母认错,宝玉得以平安。

6.分析宝玉挨打的影响(1)加深了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矛盾,使宝玉更加反叛。

(2)使宝玉对封建礼教产生更多疑问,促使他独立思考。

(3)使贾母对宝玉更加关爱,更加袒护宝玉。

7.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宝玉挨打事件中,哪些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些封建礼教观念?(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通过分析《宝玉挨打》这一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束缚,以及宝玉在反叛中成长的过程。

9.作业布置(1)熟读《宝玉挨打》章节,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四、教学反思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3.在合作探究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

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贾政、贾宝玉、贾母等。

3、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

4、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梳理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贾政、贾宝玉等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难点(1)深入理解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探讨封建礼教与叛逆精神的冲突。

(2)体会小说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如主要人物、故事背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宝玉挨打。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思考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1)贾政①分析贾政在打宝玉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他的愤怒和严厉。

②探讨贾政的性格特点,如封建家长的专制、刻板和对家族前途的忧虑。

(2)贾宝玉①找出宝玉在挨打前后的表现,分析他的内心想法。

②总结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如叛逆、追求自由和真性情。

(3)贾母①研究贾母出场制止贾政打宝玉时的言行,理解她对宝玉的疼爱。

②分析贾母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在小说中,封建礼教与叛逆精神的冲突是如何体现的?5、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情节、人物和主题。

(2)强调《宝玉挨打》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意义。

6、布置作业(1)写一篇短文,分析《宝玉挨打》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

(2)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章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人物形象。

同时,要注意控制课堂节奏,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宝玉挨打》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楼梦》第九章《宝玉挨打》。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贾宝玉因误会导致其遭受父亲贾政的严厉惩罚,深入剖析了贾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父子关系,以及贾宝玉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第九章《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分析贾宝玉与贾政的父子关系。

2. 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理解贾政的教育观念。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红楼梦》第九章《宝玉挨打》文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红楼梦》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让学生观察插图,了解贾宝玉、贾政等人物形象。

(2)提问:你们对贾宝玉和贾政的关系有何看法?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宝玉挨打》文本,分析故事情节。

(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贾宝玉为何挨打?贾政的教育观念有何问题?3.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挑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分析作者的语言技巧。

(2)讲解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中的其他语言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宝玉挨打》2. 主要人物:贾宝玉、贾政3. 故事情节:误会导致挨打,父子关系紧张4. 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描写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中贾宝玉与贾政的父子关系,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贾政教育观念的看法。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贾宝玉与贾政的父子关系,以及贾政的教育观念,言之成理即可。

2. 拓展作业: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红楼梦》选段《宝玉挨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 chapters 章节中宝玉因金钏儿之事被贾政毒打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故事背后所反映的封建家族的伦理观念和人性的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深入挖掘封建家族的伦理观念和人性的悲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红楼梦》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学生在课前阅读《红楼梦》的感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宝玉挨打》。

2. 情境引入: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宝玉挨打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故事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3.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矛盾冲突,讲解人物性格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讨论封建家族的伦理观念。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人物关系图:宝玉、贾政、贾母、王夫人等。

3. 重点词语:伦理观念、人性悲剧、矛盾冲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中的人物性格,谈谈你对封建家族伦理观念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教学难点的把握。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组织课后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关系图及重点词语。

2. 教学目标中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1)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1)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一节。

具体内容包括: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及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母怒打俏宝玉”中宝玉因误入贾母禁地而挨打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主要矛盾和冲突。

2. 掌握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暗示等,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寓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作品中的文学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楼梦》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寓意,讲解作品中的文学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宝玉挨打事件中的人物性格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主要内容: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误入贾母禁地挨打3. 文学手法:象征、暗示4. 人物性格分析:宝玉、贾母、王夫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寓意。

(2)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文学手法,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宝玉挨打事件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个性的束缚,以及宝玉对这种束缚的反抗。

(2)示例:以象征手法写一篇关于成长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作品。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宝玉挨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宝玉挨打》,主要讲解教材的第2章“宝玉挨打”部分。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贾宝玉在贾府中因误会被打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展现了封建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理解贾府的社会环境。

2.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掌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3. 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理解封建礼教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宝玉挨打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析贾府中的人物关系及封建礼教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宝玉挨打时,贾母、王夫人、黛玉等人的表现,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分析其他章节中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起因:误会经过:挨打结果:贾府风波2. 人物关系及性格特点贾母:溺爱宝玉,维护家族利益王夫人:疼爱宝玉,态度暧昧黛玉:关心宝玉,无奈叹息3. 写作方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红楼梦》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阐述其性格特点。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宝玉挨打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高三语文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人教版 教案

高三语文宝玉挨打教案设计 人教版 教案

高三语文宝玉挨打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

2.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聚】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

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二、解题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解说:学生如果在学此文前未接触过《红楼梦》,教师授课前可简要介绍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主题和人物形象等。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记得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挨打(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宝玉挨打【教学目的】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

2.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聚】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

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二、解题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解说:学生如果在学此文前未接触过《红楼梦》,教师授课前可简要介绍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主题和人物形象等。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记得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

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解说:在课前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速读,学生可依据“三态”理论快速理清全文的情节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分两部分也可,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近距离反应以王夫人、贾母为代表,远距离反应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

(解说:分层首先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只要标准设置合理,学生论说言之有据就可以了。

)2.局部设疑,引导学生讨论。

问题一:思考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明确: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葳葳蕤蕤;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

问题二:一事紧接一事,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情节高潮到了非如此不可的境地。

这其间贾政的神色变化也很有层进性,请同学们从书中快速找出对贾政神色变化的描写。

明确: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纹;但看到贾宝玉垂头耷耳,“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波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浪涛已拍天,矛盾激化到极点,打已成为必然。

(解说:学生读书,首先要有文本意识,要学会从书中筛选、感知一些重要信息,并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问题三:马克思曾言:“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偶然性’的。

”宝玉挨打片断中也有偶然性的情节,请试着找出,看看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明确:宝玉被喝禁在厅上,他料到挨打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

假想,如果贾母、王夫人此时得信,掀起的巨浪便会一下子平息,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会顿时放下。

相反,高明的作者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来触发:机灵贴身的小厮焙茗不见踪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妈子偏又是个聋子。

偶然性的因素为必然性的结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问题四:碰巧的几件事儿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请同学们进一步分析贾政“恨”儿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矛盾的焦点在于父子二人价值观念上的对立。

贾政信奉着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

而宝玉恰恰与之相悖,由于他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具体境遇,使他鄙视以男人为中心的虚伪的贵族社会,他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的追求情感信仰的人生观。

相对贾政之主流,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即使不是这些事儿,换了其他的事儿,他也会挨打的。

(解说:学生讨论时要指导他们从文本中找根据,如:谈贾政:贾政希望宝玉有“慷慨挥洒谈吐”,时时顾及“祖宗颜面”,不要让父亲落有“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和他也越发担心宝玉将来走“弑君杀父”之路等等。

文中谈宝玉的地方更多,尤其是挨打后,宝玉对其他人的所言所思,都渗透着他的价值观。

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前面章节里表现贾政、宝玉思想观点的资料投影,让学生进行对照分析并归纳总结。

如表现贾政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第9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第23回“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

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

”——第81回表现宝玉的:“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第16回问题五:宝玉挨打余波荡漾,由一个情节深入展开到父母之间、嫡庶之间、情人之间、婆媳之间、主奴之间,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加以概括。

明确:近距离余波: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远距离余波:袭人痛心以相告,宝钗动情来探源,黛玉泪眼表真性。

(解说:答案不是绝对的,只要学生能依据情节发展,将多层面的“余波”内容加以概括,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四、课堂小结要进行文学鉴赏,首先应准确感知文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认识、归纳、评价的能力。

比如曹雪芹描写情节有一个可贵的经验——他叙写矛盾往往不是孤立地写一种原因,而是善于将多种因素或条件有机地交错在一起,造成矛盾之“源”的厚度。

同时一个矛盾波及的后果也是多向发散的,因而也为下一个波澜的创设打下了埋伏。

五、布置作业思考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宝玉挨打后,人们不同态度的描述来揭示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与对比,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立体而丰满。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体会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所显露的不同心态。

二、研习课文问题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9自然段,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感知人物性格。

明确: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

总之,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

贾政与王夫人相比。

相同:认为宝玉该打,应当管教,但教育方法不当。

不同:贾政欲望之爱大于情感之爱,所以在行为上失之以严,除了讲大道理,便是骂甚或打,结果儿子叛逆。

王夫人一方面依从宝玉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

宽大于严,其结果,对儿子的管教苍白无力。

王夫人与贾母相比。

相同:溺爱,在行为上失之以宽。

不同:王夫人(同上)。

贾母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认罪,也使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解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本身是见仁见智的,引发学生讨论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兴趣,答案绝不可惟一。

讨论中,学生有时略显幼稚,只要有文本意识,推想合理,凭借他们仅有的阅历、知识面等阐发自己的观点想法即可,即使彼此间产生分歧也没关系,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褒扬。

教师可参与讨论,亦或旁观引导,最好不做定性的结论。

)问题二:找一位同学读第13段和第15段,并请同学们讨论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明确:根据细节提示比较异同。

宝钗动作: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

语言:“心疼”。

神态:红了脸,娇羞怯怯。

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

宝玉心理:可玩可观,可怜可敬,死也无足叹惜。

黛玉动作:无声之泣,气噎喉堵。

神态:悲戚,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语言:哄骗黛玉,并发誓为这些人死也情愿。

恩格斯曾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的是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去做。

”理解人物,体味人物的真性情,就不妨从“怎么做”入手。

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堪称双峰对峙,她们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因而在待人接物或表现感情时也有所不同。

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其他。

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毕竟她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有才德、明事理的大家闺秀,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解说:学生讨论,教师不要刻意限制学生太多。

)三、课堂小结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便可以把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

(解说:“文无定法”,但不是无法,学生刚开始用幼稚的眼光鉴赏文学作品时,可授之一定的法,活学活用,越趋于自然越好。

)四、布置作业1.结合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