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高三一模测验作文解题指导例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模作文讲评材料

材料回放: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

什么,种桃李春风

审题指导:“每个人心里一亩田”,“心里一亩田”即心田,指人的心灵世界、精神家园;“每个

人心里一个梦”,“梦”的隐喻非常丰富,但在这首诗歌中,应指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人的志向、理想和梦想等;“一颗种子”可视为“每个人心里有一颗种子”的简省和诗化的表达,“种子”是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长成新的植物体的东西,喻指能使人的心灵、精神、品格等向着真善美发展生长的根基和触媒。

后三行诗,首先在人称上有一个转变:从前三行的每个人转换为我。其次,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明确倾向性的判断:要在“我”的心里播种“桃李春风”。“桃李”开美丽的花结甘甜的果,“春风”和煦温暖,给人和自然带来生命和生机,它们喻指美好的事物,往大处说,就是真善美。此处的“桃李春风”既可以指播种的内容,也可以指播种的结果。“播种”是形象化的表达,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保护,守护,追求等意义。短诗的核心内涵应该在后面三行,即要在心田中播种美好,才能收获善果。

注意:(1)立意时宜化大为小,化形象为具体,才能使文章不空泛。如:种下经典阅读的品味和习惯,收获人文精神的滋养;种下诚实、友善、助人为乐的美德,收获文明和谐的公序良俗;种下诗意纯美的精神追求,收获平静从容的生活方式等等。

(2)虽然诗句中的人称的转换强调我的主体性,学生在立意和论述过程中不管是侧重我的自主性,还是侧重被动受他人影响,或者侧重播种他人的心田,都视为切合题意。

(3)如果只依据前两行或前三行立意,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想”之类,则视为基本切题。如果只是抓住“梦”“种子”“桃李春风”这些词语,由此引申演绎观点,必须谨慎,根据观点和诗的核心意涵的联系来判定是否切题。

(4)论述时和叙事中播种的行为和过程必须体现充分,关注到这一行为的影响或可预期的结果。范文赏析:

(一)树之梦

我梦想着成为一棵树,一棵独立自持的树,笔立荒原,守望古道。

我一直执著地相信:人本木生。可是,摧枯拉朽的时代里,人的动物性的特质充分暴露,逐猎、撕扯、掠夺、挤兑。当狂欢的潮水退去,裸露出来的是苍茫时空中有去无回的空心人。就如泡桐,盛夏时节,纷纷扬扬,占尽风光,待到金风,衰败之姿不堪入目,其腹中空而无一良材。

不是菟丝藤萝,不是依傍橡树,我愿成为的必是独立自主者,站着,而绝不靠着。人格的独立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年,台静农与鲁迅亦师亦友,却对此讳莫如深,拒写回忆录。如今,名人已成为无数相识者不相识者的摇钱树,砸下的名利蒙蔽了双眼,最终永远屈居人后,断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面目模糊中认不清自我的来路与归途。

亦不是鲜花烂漫,不是落英缤纷,树之自持守静才是我倾尽心力去追逐的高度。一贯以美貌著称的严歌苓即使平素等人也保持舞者的挺拔与端肃。“聪明人使笨功夫”,她笔耕不辍,以汗水约束着人性的虚浮,以严苛律己,以守静应世,成长为华语文坛傲然直立的一枝独秀,令人仰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独立自持者拒绝和光同尘,便落入了芸芸众

生的围困。在这“无逃乎天地之间”的困局里,偏偏有人依旧冷峻而热切地看守着心灵的高贵。人间纷繁一出戏,庄周以“无端涯之词”、“谬悠之说”,热心冷眼看世界,忍尤攘垢,超拔出群,其荫蔽滋养了一代代士大夫们高洁睥睨的精神向度。附庸劳碌、营营役役之徒,却自以为高出众人,实际上又匍匐于地,异变为精神上的臣服,掉入了“在光明中失明”的悖论。

独立自持,必当兼具生命的尊重与温柔。“有大洋船,远行出航,庄严回归,生锈拆毁”,黄碧云以十六字总结人生。安顿了生,亦瞭望了死,她与人生达成彼此相宜的格局,因而看透因果,在一次次嬗变中,获得了独立自持的情怀。如同荒原中的古树,无惧变迁,只愿在风中晃晃枝叶,与天地万物打个招呼。

一亩心田,播下种子,它便决不会辜负时光与心血,因为梦中有一棵独立自持的参天古木。得分:_________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莲上的岁月

“接大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红。”

对此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荷叶田田的西子湖,烂漫而富丽;而我首先想到的却是祖父的那半亩莲塘,污黑而腥臭。

莲池与莲塘虽一字之差,便注定了它的存在为的不是被欣赏,为的不是入画。甚至有人认为,莲塘上的荷花散发不了芬芳,污臭的土壤根本播种不了诗意与梦想。

祖父在与祖母的争吵中度过大半生,像极了典型的中国农民。愚鲁,固执与倔强早已渗入体内。他会悉心待候那处桃树,那条鱼塘,当然,还有这片莲塘,却独不会待候家人。祖父穿着皮制背带裤,蹬着套鞋,在那个弥漫着腐殖质与排泄物的莲塘上走走停停,用手去刨挖泥士深处的花生。期待碰上曾经种下的期许在来看会有收获的惊喜。笑靥展开,眼角的鱼尾纹漾开,似抚不平的岁月的沟壑。

三伏天,正是赏荷的大好时光。这时,西湖边的游客躲在茶楼,咖啡馆里对着满月的生机指指点点。而祖父,却是一整个下午在莲塘里无数次低身弯腰,深挖莲藕、采摘莲蓬。这是极辛苦的活计,丝毫没有“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的古趣,只有那“一弯腰”的辛苦。

祖父依然会把采来洗干净的莲子拿到集市上卖,已鲜有人问津。远近几个村落早已不再以种莲为。但祖父却热拗地坚守着那片莲塘,他诗意的土壤。

莲塘与莲池并无大异,它们一样开或粉或红或白的莲花,一样结散发着淡雅清香,可以降火祛暑的莲子。可祖父的双手,却在不被人理解与岁月的无情磨损下布满老茧,光亮如琥珀,以至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读书人的手。

谁会相信,祖父是位心存诗意的读书人?

谁会相信,莲塘中开出的莲花依然会散发芬芳?

一日,我在莲塘边玩耍。祖父将一枝含苞待放的浓粉荷花递给我,说:“回去给你奶奶。”

这或许是一个读书人心头蛰伏许久,只能埋藏于凝睇的诗意与甜梦。

莲池之爱,宜乎众矣;然莲塘之爱,同予者何人?

得分:_________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贵有诗心

诗人周梦蝶曾言:“愿有一小块地,里头栽七棵蒜苗,就这样过一辈子。”于如此简陋朴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