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4工作面物探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地点,某物探公司。
实习内容: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有幸加入了某物探公司,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实地勘察和数据分析工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地质勘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我参与了一些地质勘探项目的实地勘察工作。
在实地勘察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如何进行地质剖面的绘制和数据采集等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地质勘探的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巧。
其次,我还参与了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作。
在这方面,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地质勘探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
括地质剖面的绘制、地层分析、勘探成果的评价等内容。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有幸结识了一些优秀的同事,他们在工作中给予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这两个月的物探认识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探报告范例

物探报告范例1 序言1.1 工区地理概况碗厂测区位于北纬25°34′、东经101°39′附近,属云南省牟定县戌街乡管辖,交通便利(见插图1)。
测区海拔1700—2200米,属中高山区,气候适宜。
区内居住汉、彝族人民等。
1.2 工作任务根据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色地地字[2002]5号文《关于“二00二年地勘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复》附件:云南省元谋—牟定铂钯矿资源评价(编号:200207)的要求,在牟定县碗厂—竹园开展高精度磁测,面积10Km2,比例尺1:10000,网度100×20m,目的是寻找隐伏岩体,确定深部验证靶位。
我分院接受任务后,即与昆明分院共同划定测区位置及范围,经院技术部同意,按要求进行设计书的编写。
设计书经分院审查合格,报有色地质勘查院批准后,即组成项目组,于5月2日赴测区开展野外工作, 6月7日结束野外施工。
野外施工结束后,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于12月结束室内工作,提交工作报告。
完成高精度磁测10.03 Km2。
具体工作量见下表:工作量表表1 方法基线测线实际工作量 16.9 Km 101.06Km 设计工作量 16.9 Km 102Km 完成率 100% 99.1% 99.1% 高精度磁测 101.06Km,5113个点 102Km, 5160个点磁参数标本采集测定60块。
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3工作效果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a)高精度磁法在该区寻找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有效的。
(b)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c) 获得磁法△T异常9处:其中Ⅰ、Ⅱ、Ⅲ号异常为已有工程控制的超基性岩体引起;Ⅴ、Ⅵ、Ⅸ号异常推测为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位于构造有利部位;Ⅳ号异常区内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基、超基性岩体;Ⅶ、Ⅷ号异常异常推测可能与基、超基性岩体有关。
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2.1 以往地质、物探工作程度本区六、七十年代地质工作较多。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地质物探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深入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次总结报告将对____年度地质物探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地质物探事业发展。
二、工作亮点:1.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勘探能力____年,我单位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组织开展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有效提升了勘探能力。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物探仪器设备,提高勘探效率和质量,降低勘探成本。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研骨干,为地质物探技术的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2. 探索新领域,拓宽勘探范围____年,我单位在传统油气领域外,积极探索非常规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通过开展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工作,扩大了资源勘探的范围,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加强了对海底资源的勘探,通过海洋地质物探等手段,深入研究了海底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____年,我单位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实施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了科学的勘探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了项目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了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为地质物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1.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虽然我单位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引进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地质物探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地质勘探公司,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灾害治理等业务。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勘探团队,具有丰富的勘探经验和先进的勘探设备。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球物理勘探项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地质勘探方案的制定、地质勘探设备的调试和使用、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勘探的整个流程,对地质勘探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勘探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贡献而努力奋斗。
五、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会珍惜这次实习机会,将所学所得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导师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地质勘探工作中,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探_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石油物探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了解石油物探行业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物探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分析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物探野外采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数据采集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仪器操作,了解地震数据采集原理。
(2)跟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野外实地作业,掌握地震数据采集流程。
(3)熟悉地震数据处理设备,了解地震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标准。
2. 数据处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数据处理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了解数据处理流程。
(2)参与地震数据预处理,包括去噪、增益、滤波等。
(3)进行地震数据反演,提取地质信息。
3. 解释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震解释分析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学习地震解释分析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储层等地质信息。
(2)参与地震剖面解释,绘制地质构造图、断层图等。
(3)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提高解释准确性。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物探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分析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深入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 拓宽了视野:实习让我对石油物探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 培养了敬业精神: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石油物探行业的工作严谨性和责任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石油物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还让我对石油物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煤矿掘进工作面物探设计及总结报告(模板)

富源县富顺鸿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富顺鸿煤矿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编制:富顺鸿煤矿技术科时间:2020年2月25日物探设计审批表15401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65m-265m里程物探探测设计一、探测地点:15401运输上山迎头正前方65m-265m范围。
二、物探设备:YCS200。
三、计划物探探测时间:2020年2月27日早班。
四、探测目的:掌握15401运输上山掘进前方65m至265m里程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以及老空区(老巷)断层、裂隙导水带的分布情况。
五、探测精度要求: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每条测线9个物理点,总计27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1。
图1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施工布置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4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探测作业时必须根据点线的个数合理布置测点角度及距离,确保探测精度。
六、探测要求1、巷道断面、长度满足探测所需要的空间,宽度不小于2.5m,高度不小于1.8m;2.距探测点20m范围内不得有积水,且不得存放掘进机、铁轨、皮带机架、锚网、锚杆等金属物体;3.巷道内动力电缆、大型机电设备必须停电;4、探测时必须严格按照探测线路,分线探测做好标记,物探探测必须确保巷道掘进前方水平方面探测一线,顶板探测一线,底板探测一线,(根据物探设备类型的至少保证两线);5、物探探测地点必须确保支护完好,无淋水;6、物探探测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仪,严禁瓦斯超限作业;7、准备进行物探的前一天,提前通知施工区队将巷道内杂物清理干净、积水疏干,工作面停产及影响物探的一切工作,机电运输设备必须停电,施工区队全力配合,保证物探工作顺利完成。
煤矿采煤工作面物探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煤矿*****采煤工作面内及底板富水性瞬变电磁探测探测报告*****2019年3月28日目录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 (4)1.1工程概况及目的 (4)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 (4)2、矿井瞬变电磁法概述 (4)3、技术工作方法 (5)3.1仪器设备 (5)3.2测线布置 (6)4、数据解析及结果 (7)4.1*****工作面回风巷一侧工作面内富水性探测结果分析 (7)4.2*****运输巷右帮工作面内富水性探测结果分析 (8)4.3*****工作面内底板富水性三维切片结果分析 (9)5结论 (11)5.1探测结论与分析 (11)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1.1工程概况及目的根据*****煤矿编制的《*****运输巷透水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及****运输巷、*****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方案》要求,应****煤矿委托,我单位于2019年3月23日组织人员对****煤矿*****回采工作面进行了富水性情况探测。
*****回采工作面范围:*****回采工作面以***石门揭煤处为起始点,向西走向长200m为终点,上部以*****回风巷为界(标高+1254m),下部以*****运输巷为界(标高1200m)。
根据*****运输巷掘进位置及回风巷掘进情况,利用*****运输巷及*****运输巷迎头和*****回风巷对*****工作面内及底板富水性情况探测,为下一步*****工作面回采提供指导及相关防治水措施,2019年3月23日我方在上述*****运输巷右帮及回风巷左帮对*****工作面内部进行瞬变电磁法对穿探测,布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从电性上分析不同地层的电性分布规律为:煤层电阻率值相对较高,砂岩次之,粘土岩类最低。
由于煤系地层的沉积序列比较清晰,在原生地层状态下,其导电性特征在纵向上有固定的变化规律,而在横向上相对比较均一。
当存在构造破碎带时,如果构造不含水,则其导电性较差,局部电阻率值增高; 如果构造含水,由于其导电性好,相当于存在局部低电阻率值地质体。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许可评价报告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许可评价自评报告书二〇一三年八月1-101回采工作面安全评价自评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四邻关系及地表位置1-101回采工作面地表相对位于东梁村以东,地表为黄土丘陵和沟壑,黄土层厚度118-136m,基岩厚度为170-210m,地面标高600——640m,工作面部分位于工业广场保安煤柱与东梁村保安煤柱下;地表形态属中高山地形,地表丘陵为农田,沟谷内种植树木。
工作面井下位于260水平南侧,井下标高200——275m,1-101回采工作面以西为原1-103回采工作面采空破坏区(已回采)与工业广场保安煤柱,以东为260水平采区1-102回采工作面(未形成),以北为采区皮带下山巷与回风下山巷及东梁村保安煤柱,以南为万安断层保安煤柱及采区边界。
1-101回采工作面设计两个切巷,一切巷的正巷长为1029.1m,副巷长为801.9m,切巷长为170m,面积为148631㎡。
二切巷的正巷长为386.3m,副巷长为302.3m,面积为58021㎡。
2、煤层及储量①1-101回采工作面位于260水平采区工作面,所采煤层为1#煤,煤层厚度为1.6m,呈油脂或暗淡的油脂光泽,稀疏线理状结构,煤层结构简单、稳定,属3/1焦煤,煤层倾角为5°-8°。
煤质指标为Mad,1.21% Ad,16.49% Vdaf,36.70% St,d,0.50% Qgr,d,228.679%(MJ/Kg),煤种牌号为3/1焦煤。
②以正巷付巷切巷及停采线为界,参数密度1.35t/m3,参与计算:(一)1-101工作面一切巷与停采线圈定可采面积:18190㎡煤厚:1.6m煤层容重:1.35t/m³工作面回采率:95%工业储量为:工业储量=可采面积×煤层容重×煤厚=18190×1.35×1.6=39290.4t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39290.4×95%=37325.88t(二)1-101工作面二切巷与停采线圈定可采面积:74800㎡煤厚:1.7m煤层容重:1.35t/m³工作面回采率:95%工业储量为:工业储量=可采面积×煤层容重×煤厚=74800×1.35×1.7=171666t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171666×95%=163082.7t(三)1-101回采工作面一切巷与二切巷停采线圈定可采储量合计为:200408.58t.二、工作面地质条件老顶:老顶为K8中砂岩厚度为3.5m,灰白色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及煤屑,钙质胶结,致密坚硬,裂隙发育,稳定。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5篇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目的及要求二、各种方法目的方法及内容…………………………1.磁法勘探…………………………………………2.电法勘探…………………………………………3.地震勘探…………………………………………第二章磁法勘探……………………………………第三章电法勘探……………………………………第四章地震勘探…………………………………………第五章实习总结…………………………………………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安排专业教学实习,将磁法、电法、地震各方法与野外地质条件和工程任务相结合,进行专业教学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野外施工的认识。
一、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综合分析问题方面得到初步训练。
3、巩固校内理论教学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卫进一步学习各种物探方法打好基础。
4、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能力。
5、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实习要求1、初步掌握重、磁、电、震等各种物探方法在野外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2、能熟练地操作各类专业仪器,切实掌握仪器及保证仪器安全的主要措施。
3、掌握各方法的工作设计、资料整理、图件绘制、推断解释和报告编写,要求每人能独立完成各方法实习报告。
三、实习方式1、室内教学与野外施工相结合;2、仪器操作、物探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资料解释相结合;3、教学实习的全过程与报告编写相结合。
四、个方法实习简介Ⅰ、磁法勘探实习1、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每个同学都掌握磁法勘探野外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工作设计、仪器操作、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
因此要求每个同学端正实习态度,严格遵守实习期间的各项规定,确保人员及仪器设备安全,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物探,实习报告

物探,实习报告篇一:物探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 (2)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要求 (2)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方法 (4)一工作内容 (4)二工作方法 (4)第三章收获及体会 (8)第四章问题和不足 (9)第五章致谢 (10)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目的作为一名地质学校的在校学生,我们不仅应该认真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更应该积极参加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以便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而这次顶岗实习不仅是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野外施工的认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
而且,通过这次顶岗实习,有利于巩固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二实习要求这次顶岗实习中,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在野外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及工作方法。
学习野外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法及大概工作流程。
初步掌握地质野外勘察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能熟练的操作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专业勘察仪器,切实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保证仪器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积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野外施工过程中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方法及技术。
有问题,及时向老员工请教。
实习工作过程中,要将在学校中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去,养成严谨认真、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
争取早日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地质工作者。
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方法一工作内容此次我们的实习单位是山东中煤物探测量总公司电法队,实习地点是新疆伊宁市霍城县,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务包括(1)查明测区范围内小窑采空区的分布范围(2)尽量查明测区内大的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和煤层的埋藏深度、起伏状态(3)查明测区内火烧区的分布范围。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工作的地质任务,我们的主要工作方法是:首先,利用GPS RTK放样进行野外地质测量放样;再在勘察范围内利用瞬变电磁法(PROTEM 67)进行野外地下数据采集;最后,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推导和反演,从而得到勘察结果。
物探生产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某物探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物探生产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物探的基本原理、野外施工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并亲身体验了物探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现将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物探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学习,我了解了不同勘探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 野外施工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物探队进行了野外施工。
具体流程如下:(1)选址:根据勘探目的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探地点。
(2)布设测线:按照设计要求,在选定的地点布设测线,测线间距和测点间距根据勘探深度和精度要求确定。
(3)采集数据:使用相应物探仪器,对测线上的测点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数据预处理、滤波、反演等处理,最终得到所需的地球物理信息。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1)数据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平滑等,提高数据质量。
(2)反演:根据地球物理原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反演为地球物理信息。
(3)解释:对反演结果进行地质解释,为勘探目的服务。
三、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地球物理勘探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物探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勘探任务。
3. 增强动手能力实习期间,我亲自动手操作物探仪器,学会了野外施工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感受物探工作的艰辛物探工作需要在野外环境下进行,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
物探数据实习报告

目录1 实习目的及要求 (3)1.1 实习目的 (3)1.2 实习要求 (3)1.3实习内容及安排 (3)2 直流电阻率法 (3)2.1 直接反演法 (3)2.1.1 基本原理 (3)2.1.2 数据处理 (3)2.1.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6)2.2 最小二乘法反演 (6)2.2.1 基本原理 (6)2.2.2 数据处理 (7)2.2.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8)2.3 对称四极测深 (9)2.3.1 基本原理 (9)2.3.2 数据处理 (9)2.3.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9)2.4 高密度电阻率法 (9)2.4.1 基本原理 (9)2.4.2 数据处理 (10)2.4.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12)3 电磁法 (12)3.1大地电磁测深Bostic反演 (12)3.1.1 基本原理 (12)3.1.2 数据处理 (12)3.1.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15)3.2 EH4电磁测深 (15)3.2.1 基本原理 (15)3.2.2 数据处理 (15)3.2.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16)4 地震勘探 (17)4.1 折射波法 (17)4.1.1 基本原理 (17)4.1.2 数据处理 (17)4.1.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19)4.2 反射波多次覆盖方法 (20)4.2.1 基本原理 (20)4.2.2 数据处理 (20)4.2.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23)4.3 面波法 (23)4.3.1基本理论 (23)4.3.2 数据处理 (23)4.3.3 面波地质绘图 (25)4.3.4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26)4.4 地震映像法 (26)4.4.1 基本原理 (26)4.4.2 数据处理 (26)4.4.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27)5 磁法勘探 (27)5.1 基本原理 (27)5.2 数据处理 (28)5.3 实测数据分析解释 (28)6 实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01综采工作面3.15-4.5矿压观测报告

东区10-101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与评价文件名称RPAnalysis系统部门回坡底矿生产科文件状态[ ]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编制人张文龙编制日期2012.4.11审核人审核日期1工作面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10-101工作面位于山西霍州煤电回坡底煤矿 +556水平东一采区,工作面所采煤层为 10#煤,该工作面走向长度 695m,倾向长度 250m,倾角 2.5°-14o。
工作面采用长壁采煤法,属于单一走向长壁开采,采高 2.6m,采煤方式为综采,顶板处理方式为垮落法。
工作面岩层柱状如图1所示。
图1 10-101工作面岩层柱状图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支护,支架名称为两柱式,额定初撑力 30 Mpa,额定工作阻力 43.8 MPa,支护强度 0.86 MPa,支架数量 170 架。
2 综采(放)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及分析2.1 10-101工作面需控岩层范围及分类(级)(1)直接顶厚度σ、厚度M、碎胀根据10-101工作面采高、顶板岩层柱状图中各岩层抗压强度c系数K A可判定该工作面直接顶厚度为 3.7 m,组成直接顶的岩层层数2。
(2)基本顶厚度σ、厚度M可判定根据10-101工作面采高、顶板岩层柱状图中各岩层抗压强度c该工作面基本顶厚度为14 m,组成基本顶的岩层层数 2 。
(3)直接顶分类根据直接顶强度指数和初次来压步距,该工作面直接顶属于 1 类直接顶。
(4)基本顶分级根据基本顶初次来压当量,该工作面基本顶属于Ⅰ级基本顶。
2.2 10-101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分析观测日期从 2012年03月15日到 2012年04月05日,期间工作面推进距离 m 累计推进距离共 411.4m,各个液压支架整架工作阻力如图(横坐标为:①工作面距开切眼距离m或至观测点距离m,②观测日期;纵坐标为:以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阻力为纵坐标,单位MPa)所示:(1)顶板来压步距判断10-101工作面顶板来压步距如表1所示。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总结2024年是地质物探领域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团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地质物探工作的总结,总结内容约为____字。
一、工作概况在2024年,我们团队的地质物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地震深部探测。
地震勘探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对特定地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的分析。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能够获得地下层的结构信息,从而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为资源勘探和灾害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重力勘探是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并结合地质地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地下岩石和构造的密度分布情况。
这对于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察和地质灾害的评估都有着重要意义。
电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分布来研究地下结构。
我们团队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电法勘探实验,获得了大量的电阻率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对电阻率数据的综合研究,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地下岩石的类型、厚度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磁法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磁场强度来研究地下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
2024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磁法勘探实验,获得了详细的磁场数据,并进行了准确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通过磁法勘探,我们能够确定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以及地下构造的分布,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深部探测是我们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2024年,我们利用地震勘探数据,结合地球物理理论和计算模拟,深入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的界面特征、地幔上部结构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成果在2024年,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成果。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1. 地震勘探方面,我们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获得了目标地区地壳结构的详细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XX煤矿物探

水平钻探法是超前地质预报最直接的一种方法,通过钻探对掌子面前方获取的地层岩性进行鉴别,来确定其埋藏距离与厚度(或宽度),溶洞及充填的性质,能查明钻探深度内的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进行水量、水压的测定。当为矿系地层时,可确定矿层厚度,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所取岩芯可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因此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经地质、物探综合手段超前地质预报确认的重点的地段,应施以水平钻探法确认。
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验表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10-100倍。井下的干扰信号相对于有用信号近似等于零,而地面测量信号在衰减到一定时间段接被干扰信号覆盖,无法识别有用的异常信号;
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
由于介质的欧姆损耗,这一感应电流将会迅速衰减,这种迅速衰减的磁场又在其周围的地下介质中感应出新的强度更弱的涡流,这一过渡场继续下去,直至大地的欧姆损耗将能量消耗完为止。这便是大地中的瞬变电磁过渡场,伴随这一过渡场存在的电磁场就是大地的瞬变电磁场。
瞬变电磁法测量装置由发射回线和接收回线两部分组成,工作过程分为发射、电磁感应和接收三部分。当发射回线中通以阶跃电流I,发射电流突然由I下降到零,根据电磁感应理论,发射回线中电流突然变化必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该磁场称为一次磁场,一次磁场在周围传播过程中,如遇到地下良导电的地质体,将在其内部激发产生感应电流,又称涡流或二次电流,由于二次电流随时间变化,因而在其周围又产生新的磁场,称为二次磁场。由于良导电地质体内感应电流的热损耗,二次磁场大致按指数规律随时间衰减,形成瞬变磁场,二次磁场主要来源于良导电地质体的感应电流,因此它包含着与地质体有关的地质信息,二次磁场通过接收回线观测,并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地下地质体的相关物理参数进行解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编制:科长:总工程师:山西××××煤业有限公司2019年6月5日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地面位置情况该工作面位于副斜井北部偏西1132m-1573m,秦家源西部保护煤柱,地面无其它构筑物、河流等分布。
(2)井下四邻关系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北部,开口位置位于一采区运输巷北段,南邻东回风巷,西邻一采区运输巷北段,北邻100102工作面(未形成),东邻矿井未采掘区域。
100117回采工作面长度为643m,工作面90米。
(3)工作煤层情况及储量情况该工作面主要为单斜构造,煤(岩)倾角平均5°左右,煤层厚度0.8m—1.2m,平均1.0m,以亮煤、镜煤为主,其次为暗煤。
煤容重1.47t/m3。
地质储量为77190t,可采储量68200t。
二、地质构造及老巷情况1、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质类型中等。
工作面在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内揭露4条断层和3个陷落柱,对工作面回采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2、老巷情况根据《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地质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勘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类型划分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水患隐患补充勘探报告》和《矿井防治水分区论证报告》显示,工作面回采范围内10号煤层中不存在老空积水情况;上覆煤层不存在老空区。
三、水害因素分析及评价1、地表水:该工作面对应地表无河流、湖泊等其他水体。
2、顶板水:该工作面10号煤层顶板约8米处为K2灰岩,含水性较弱,但部分地段裂隙,回采过程中,顶板水影响较大。
100104工作面采后总结2概论

100104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概况1、作面位置、范围、面积及四邻关系100104工作面井下位于运输大巷以东,东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南部为100104工作面,现已投产。
地面相对位置位于赵家沟村以南、柏明村以西,地表为黄土覆盖,无建筑物及河流。
2、100104工作面开采10煤层,煤层赋存稳定,全区可采,平均全煤厚度1.5m。
3、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机选用MG150/345-W双滚筒液压牵引采煤机一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高控制在 1.5m,循环进尺 1.2m。
工艺流程为:双滚筒采煤机割煤—自动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回刀拾煤—推移刮板输送机—支临时支柱—煤机割第二刀煤—自动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回刀拾煤—推移刮板输送机—支正规支柱—回料—清理整改。
4、采煤机的进刀采用端部自开缺口斜切进刀的方式,斜切进刀段长度不少于35m,进刀深度为0~0.6m。
5、支护:(1)工作面采用柱径为100mm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人工支、回柱。
端头支护采用机头3米、机尾4.5米范围内采用对柱进行支护。
(2)、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4m,放顶步距1.2m。
(3)、工作面基本支架:排距1.0m,柱距0.7m(±50mm)。
二、储量利用情况1、采勘对比100104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两顺槽煤厚1.1~1.8m,平均1.5m,回采范围内提交工业储量为34.94万吨,可采储量23.56万吨;动用储量34.08万t(不包含地质损失0.88万t),采出量为21.4万t,损失量2.16万吨,回采率实际完成91%。
工作面实际回采工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加强煤炭资源的回收管理。
但由于面中间出现断层陷落柱及厚夹矸影响,回采面积比设计减少10864 m2。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煤层厚度1.1~1.8m,平均1.5m,比回采说明书提交平均煤厚减小0.1m。
2、损失量分析工作面共计损失2.16万吨,煤厚前后变化较大,是采勘对比工业储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面上断层、陷落柱、氧化带等地质构造频繁出现是造成储量减少的又一个原因。
10104采面消突报

水城县禹举明矿业有限公司10104采面消突评价报告编制人:通防副总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技术负责人:矿长:编制日期:2013年8月22日消突评价报告会审参加部门签字日期参加部门签字日期技术科长防突队长通防副总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会审意见:总工程师意见:签字:年月日矿长意见:签字:年月日10104采面消突评价报告一、前言1、评价范围本评价范围为1333东瓦斯抽放巷钻场控制和巷道钻孔控制的,自+1333m水平~+1378m水平10104采面走向450m、倾向41m的全部区域2、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0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等。
《10104采面防突专项设计》水城县阿戛禹举明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二、工作面概况1、煤层及工作面相对位置10104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位于+1333m水平运输石门揭C1煤层位置至东翼采面边界,巷道布置与C1煤层中,起点标高1334.5m,终点标高1339.1m,坡度3‰~5‰。
采面回风巷位于1378石门揭C1煤层位置至东翼边界,起点标高1378.6m,终点标高1380.1m,采面斜长41m,采面走向长450m; 具体见(禹举明煤矿10104采煤工作面平面布置图)该面所处地表相对位置地形起伏较大,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
矿区地势总体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石梁子的山顶上,标高约1984m,最低点(即矿区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东部的河谷处,标高约1425m,相对高差约560m 。
该面埋深240m~200m.采面运输巷、回风巷设计巷道断面为梯形,运输巷上净宽 2.0m,下净宽3.2m,净断面6.24m2。
回风巷上宽2.0m,下宽3.0m,巷道净高2.4m。
巷道净断面: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华100104回采工作面物探报告
探测人员:_______________
资料处理:_______________
矿防治水:_______________
煤矿总工:_______________
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六日
一、本次勘探任务及目的
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掘进情况,在100104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进行超前探测,对100104工作面富水性进行分析,为探放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任务及目的:探测100104工作面100米的高、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00104工作面布置在本矿10#煤一采区西北部,煤层厚度0.9~1.3m,平均1.0m。
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为607m,平均倾斜长为90m,平均倾角为+5°,工作面北邻100102回风顺槽(未施工),南邻矿井未采掘区域,东邻秦家源保护煤柱,西邻一采区运输巷北段。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均采用锚网支护。
宝华煤业井田属于霍西煤田,受造山运动影响较大,根据宝华煤业公司现有巷道揭露情况,100104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部分地段存在小断层和陷落柱,该工作面为单斜构造。
根据305孔资料显示,该工作面10号煤层顶板约8米处为K2灰岩,含水性较弱,但是部分地段裂隙发育,掘进过程中,顶板水影响较大。
所以探放水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坚持“物探现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防治水措施。
三、本次勘探的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一)、瞬变电磁法超前探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量,沿100104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朝采面内部(即开口350米),布置测线2条,每条测线56个物理点,总计112个物理点。
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2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施工方法如下图。
探测纵剖面示意图
探测横剖面示意图
2.施工技术措施,本次物探使用的仪器型号为YCS200(A)矿用瞬变电磁仪和YCS60-F大功率发射机,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60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四、现场探测条件
探测顺槽部分地点由于场地限制导致线圈距离皮带架、积水点很近,干扰较大。
五、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处理与解释
1、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成果图
20
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320340360380
图示的横坐标为测线坐标,0米处为探测起始位置,终点以100米内做扇形探测,方向以顺巷道前进方向。
右侧为彩柱阻率,不同电阻率赋予不同颜色,颜色越蓝(电阻率值越小)表示此处可能富水性越好,其中横坐标红色矩形框代表此处物探时干扰较大。
2、结论及建议
综合以上三个方向的探测结果:100104回采工作面100m范围内存在低阻异常区,具体位置图中已经表明,但要从物探成果图对应横坐标红色矩形来看,凡是干扰较大的地方此处视电阻率就低、具体表现就是低阻异常,所以不能完全排除低阻异常区域是由干扰导致。
矿方需进行钻探验证
异常区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视电阻率值的高低,但引起电阻率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物探结论存在多解性,物探结果为钻探提供参考资料,建议矿方对前方区域进一步钻探验证,避免意外水害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