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手足口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
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为配合市教育局整体部署,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手足口”病疫情带来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与监测,各班级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等方面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疫情在校园内不发生、不蔓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组织机构
1、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夏军
副组长:邵敏、崔劲松、张淑清、于桐力、赵双菊
成员:吉林一中各处(室)、年级主任
2、吉林一中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手足口”病办公室
主任:崔劲松(副校长)
副主任:代为(总务处主任)、禹永红(综治办主任)、刘锡元(场馆中心主任)、惠成功(综合办主任)、
郎文杰(教务处主任)、题正启(学生处主任)、
霍大海(09级主任)、王江林(10级主任)、
魏爽(国际部主任)
成员:穆鑫、杨宏伟、贾琦玮、张震宇、佟洪涛、
梁毛春、高钰枰、谢玉林、孙立鹏、窦学武
3、防控“手足口”病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联系电话:0432——
4、主要职责:
(1)在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的各项工作。(2)做好“手足口”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师生了解“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
(3)指导、落实并督查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各班认真做好晨检和因病缺课上报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校医室,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学校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各班级、宿舍及其他校内公共场所每天保持开窗通风,并搞好环境卫生。
五、应急处理
(一)日常监测机制
1、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由校医组成,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确定责任报告人:班主任、校医室医务人员王瑞美、高钰枰。
3、建立校医室病人登记制度,对来诊病人基本信息、诊断、去向等进行登记。
4、校医室加强对学校食堂、学生公寓的卫生监督检查,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5、建立校医室值班电话, 24小时开通(校医务人员电话:梁毛春、高钰枰)。
6、保持信息畅通,有疫情及时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二)信息报告程序及时限
各班级如发现疑似病例或传染病病例时,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校医室,校医室责任报告人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按“甲类”传染病在2小时内报告地方疾病控制中心,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应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三)应急技术、人才储备
1、做好师生“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包括:网上宣传、专栏、发放宣传单等。
2、负责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防控甲型流感应急处理技术操作和协调配合演练。
3、校医室建立常设的应急医疗队伍,人员变动及时报告,确保召之即来。
(四)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储备
校医室按照“手足口”病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保证其开展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物质条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配备相应的口罩等必要的预防设施及药品。
(五)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1、处置原则:“手足口”病传染性和致病力强,应按甲类传染病加以管理,即疫情报告、疫点和疫区处理均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2、“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协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现场监测、诊断、查明原因,采取控制措施。
3、“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校医室对前来就诊的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接诊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及时送市医院救治。
4、现场处置:配合有关部门,对“手足口”病病人的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进行严密的消毒和处置。
5、病人转送: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或传染病病例时,应当将病历复印件随病人转送到指定的医院。
6、当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校医室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设立门诊检查处,为每个病人发放一次性口罩,测量体温做到每人一表一消毒,及时送市医院。
(2)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情况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电话,为流行病调查提供详实的资料。
(3)加强消毒管理,严格按照防范“手足口”病消毒的规定进行环境或室内的消毒,特别加强对校医室发热门诊、急诊、治疗室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
(六)疫情应急响应
1、三级响应
接到三级预警通知后,学校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防控措施:
(1)对与校外”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并上报有关部门,请示处理意见。
(2)切实做好学校的检测、消毒、空气流通和其他预防工作。
(3)严格控制出入校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