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手足口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ca03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2.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手部和脚部出现疱疹和溃疡。
____年手足口病疫情呈现一定程度的爆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项应急预案,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一、信息收集与宣传1. 及时收集本地区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包括感染人数、感染范围、病例严重程度等,并及时向公众通报。
2. 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手册,包括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3. 向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机构发放宣传材料,加强儿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指导儿童正确洗手、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等。
二、加强学校和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1. 学校要做好室内通风,定时消毒,确保空气流通。
2. 各学校要设置检测点,每天对进入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留存相关记录。
3. 对于确诊手足口病的学生,立即隔离治疗,并通知其家长。
4. 对于手足口病病例集中爆发的学校,可以考虑停课或延长假期,以遏制疫情扩散。
5. 在公共场所设置消毒站,提供免费的洗手液和纸巾,并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消毒工作。
三、家庭预防措施1. 加强家庭卫生清洁,经常清洗房间地板、玩具等物品,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
2. 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外面活动回家之后。
3.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如何正确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冷食物等。
4. 对于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断绝传播链条。
四、加强医疗资源调配和应急部署1. 提前建立专门的手足口病定点医疗机构和隔离病房,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例。
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 配备足够的医疗物资和药品,确保在疫情爆发时有足够的储备。
4. 协调邻近地区的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救治能力,防止疫情蔓延。
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指挥体系1.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由有关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组成,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指导和决策。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fe0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7.png)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通用5篇)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篇1一、目的: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手足口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
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
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1、成立本园预防手足口病的管理小组组长:崔爱芝副组长:朱春丽组员:朱晓红张红梅田建华耿佃娟贾庆霞路庆英2、职责分工:崔爱芝为组长,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手足口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副组长朱春丽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布置与检查落实情况、以及疫情报告的职责。
负责协助各项消毒隔离的检查。
四、具体处理方法:1、发生手足口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镇中心校、疾控中心报告。
2、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发病班级幼儿晨检与未发病班级幼儿分开,晨检有专人负责,对该班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该班活动室、睡眠室进行全面消毒。
厕所及幼儿园其它易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
并且发病幼儿班级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玩具等所有物品都放到单独的房间进行清洗,消毒。
3、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4、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各类物品按照以下消毒要求进行消毒。
空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每天紫外线中午照射1小时,每1小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喷雾。
玩具消毒:塑料玩具每天幼儿使用后用1000mg/L的消毒水浸泡1小时,图书放在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
餐具、毛巾、杯子:每天幼儿使用后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浸泡1小时后,再清洗干净,最后煮沸消毒半小时。
2024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
![2024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a9d3b6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a.png)
2024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____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流行趋势,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做好对____年手足口病的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构建健全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2.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切断病毒传播链;3. 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5. 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防控能力建设,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2. 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协调和组织实施各项工作;3. 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4. 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应急工作;5. 物资保障组:负责统筹物资采购和储备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例来源和传播途径;(3)加强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4)组织定期疫情分析会议,及时研究分析疫情形势,做出相应调整。
2. 医疗救治(1)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2)完善病人的医疗救治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4)加强对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 防控措施(1)加强社区和学校的防控工作,做好人员登记、体温监测和消毒工作;(2)对病例进行隔离和流行病学调查,切断传播链;(3)加强对病毒污染物的处置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4)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5)加强对食品和水源的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4. 宣传教育(1)加强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2)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公众如何正确防控手足口病;(3)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个人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4)加强幼儿园和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613e9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f.png)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易在婴幼儿中发生。
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常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针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我校制定了应急预案如下:
1. 提高师生防护意识
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如班会、家长会、宣传栏等,宣传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帮助师生提高健康防护意识,警惕病症发生。
2.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师生应定期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口鼻接触,不随地吐痰;避免不洁食物或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度接触患病者等。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将加强对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场所,防止病毒传播。
4. 做好疫情监测与报告
学校将定期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机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5. 做好师生联防联控
学校将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及措施的贯彻执行,相信我校能够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为校园的平安和稳定建设贡献力量!。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4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f720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5.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三)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___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_》(沭政办字[____]____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____]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_年____月____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
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
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____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____、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dbe2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3.png)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____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一、背景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播。
该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要感染群体,易在托幼机构、幼儿园以及小学等学校中传播。
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在小学中的传播,保护学生健康,提前制定一套系统且科学的防控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原则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做好小学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应对手足口病时,我们要坚持的原则包括:1. 以科学为依据: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 以预防为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学生卫生习惯培养,减少病毒的传播。
3. 以及时为要: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立即采取措施,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4. 以统一指挥为保障:统一指挥机构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的工作,包括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预防与宣传一、预防措施1. 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教导学生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环境卫生等好习惯。
2. 教室环境卫生:学校要定期对教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3. 食品安全:学校食堂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4. 定期巡查: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卫生状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不适应者。
5. 接种疫苗:学生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和疫苗种类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6. 病例控制:对于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传播。
二、宣传工作1. 学校要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的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家长的防范意识。
2. 宣传栏和展板:学校要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和展板,向学生传达防控知识。
3. 发放宣传资料:学校可以制作宣传资料,如手册、海报等,向学生发放,提高防控意识。
4. 利用媒体:学校可以借助无线电、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a2b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b.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发病率高、易发流行,对幼儿园、幼儿等集体儿童活动场所构成危害,为此,我们需要开展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以保障幼儿的健康
与安全。
一、组织领导防止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要求一旦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病征,让家
长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园,园方立即向卫生部门进行汇报。
2、组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防控措施。
3、进行基础知识宣传,让幼儿园员工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加强室内卫生和通风
1、做好教室、食堂、儿童卫生间及公共设施的清洁,特别是儿
童玩具、桌椅等需及时进行消毒。
2、加强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气流循环,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三、做好幼儿监护和治疗
1、所有幼儿必须定期体检,如有手足口病传染病史,及时报告
并提供相应医疗证明。
2、幼儿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将其隔
离到特定的地方,确保不与其它幼儿接触。
3、要鼓励幼儿对症治疗,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控制感染源,严格隔离传染源
1、要求幼儿家长严格控制孩子出门的时间和频率,避免去公众
场所等有风险的地方。
2、发现带病幼儿,要及时查验其相关证明,否则要求其隔离治疗,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开展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只有我们掌握好一系
列预防措施,才能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保障幼儿活动场所的安全
与健康。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4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9a9e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d.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序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足、口部的皮疹。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夏秋季节易发。
为了能够及时应对手足口病的爆发和传播,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提供4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的模板,以供参考。
一、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模板1:学校应急预案1. 预案目的本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及时发现并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减少病例的发生。
2. 预案内容2.1 早期预警机制•学校通过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学校定期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卫生部门。
2.2 疫情监测与控制•学校设立疫情监测小组,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
•对于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出现的学生,及时隔离并报告卫生部门。
•加强学校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卫生。
2.3 应对措施•对于确诊手足口病病例,学校要立即通知家长,并协助家长进行治疗。
•确诊病例的学生应停课休息,直到康复后方可返校。
•学校要组织卫生宣教活动,教育师生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2.4 信息发布•学校要及时向家长和师生发布手足口病相关的预防知识,加强健康教育。
•学校要定期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与卫生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3. 应急预案的实施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或疫情爆发,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内容进行实施。
二、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模板2:家庭应急预案1. 预案目的本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及时发现并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减少病例的发生。
2. 预案内容2.1 家庭环境卫生•家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居住环境。
•家庭成员要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
2.2 健康状况监测•家庭成员要定期测量体温,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对于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出现的家庭成员,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医生进行诊治。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648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0.png)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中传播。
如何及时发现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帮助你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传播。
一、监测和报告为了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的传播情况,需要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对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社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监测。
2.明确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统一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
3.及时报告病例,确保有效信息的传递。
二、疫情防控在发现手足口病传播的情况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具体措施如下:1.启动紧急疫情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抗击工作。
2.加强病例的隔离和检疫,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的医学观察和隔离。
3.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提升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醒人们注意卫生和避免传播。
5.对病例近期接触的人进行追踪和监测,如确诊病例的家人、同学、同事等。
三、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在手足口病爆发的时期,为了能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医疗服务的效能。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协作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2.提高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对手足口病的识别、治疗和隔离等方面的培训。
3.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手足口病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就诊地点。
四、社会协同防控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调。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教育部门、保健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2.依托社区、学校等机构,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发布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信息,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4.组织专家会诊,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28f9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4.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二)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
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1、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____领导,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3、防保科职责。
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
负责每天下午____时至次时____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
负责每天早上____时至下午____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
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
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
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
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
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____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____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518c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9.png)
2024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____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途径传播,尤其在幼儿园和小学等集中儿童活动场所易发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HFMD,保障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制定了____年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二、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有效应对小学手足口病疫情,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例数量和传播范围,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三、预案内容1. 情况监测和报告(1)学校每日进行学生体温检测,并及时记录。
(2)对学生进行病例监测,发现发热、口腔和手足部皮疹等症状,立即报告给校医和相关部门。
(3)学校建立疫情报告机制,及时向教育局、卫生健康部门汇报疫情情况。
2. 传染病防控教育(1)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向学生和家长普及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宣传,提倡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保持卫生等良好卫生习惯。
3. 卫生防控措施(1)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2)增加公共空间卫生清洁频率,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地方,如手扶梯、门把手等。
(3)每日对教室、教具、食堂餐具等进行消毒,特别是午餐后。
(4)为孩子们配备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并定期检查和补充。
4. 学校应急响应机制(1)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2)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隔离患儿,并通知家长及相关部门。
(3)协助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疫情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和配合工作。
5. 家长配合措施(1)家长配合学校的疫情监测和报告要求,如实做好家庭疫情登记报告。
(2)保持家庭卫生清洁,勤洗手、勤通风、注意个人卫生等。
(3)疫情期间,避免将患病儿童送到学校,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6. 课程安排和管理(1)在疫情期间,适当调整学校课程安排,减少集体活动和课间操等。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d94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5.png)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幼儿和儿童,偶尔也会发生于成人。
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特点是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由于手足口病病毒易于传播,对儿童园所、学校和社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应对手足口病疫情,制定健全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应急响应流程1. 监测和预警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是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此系统应包括各级单位的疫情监测、信息收集和病例报告机制。
每日对学校、幼儿园和社区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体温检测,并收集儿童的就医记录。
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应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 应急响应组织当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时,应及时成立应急响应工作组织。
该组织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宣教员、病例追踪人员等。
各成员应分工协作,迅速展开疫情调查、隔离病例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3. 隔离措施为控制疾病传播,必须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
对于疑似和确诊的病例,应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同时,对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有效的隔离观察。
隔离期可根据病情持续时间而定,一般为7-10天。
4. 清洁和消毒手足口病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场所、学校和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对于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等。
5. 疫苗接种对于手足口病,虽然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疫苗接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
儿童和幼儿园等处的工作人员应积极宣传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并协助相关单位组织接种活动。
6. 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应急响应期间,应加强对公众和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疫情认知和防护意识。
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形式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三、资源准备为保证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高效性,应提前准备一些必要的资源,包括:- 医疗资源:每个病例应有充足的医疗救治资源,如病房、药物等。
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8篇
![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3cd0d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7.png)
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8篇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篇一一、总则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该病可在多年龄组人群中引起感染,但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易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途径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流行蔓延,及时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指导和规范全镇范围内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xx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xx年版〉》《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隆回县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原则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属地分管、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二、组织管理(一)成立城关镇卫生院手足口病领导小组,由罗文任组长,钟艺斌副组长,镇卫生院、中心校、托幼所等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罗文同志兼任。
(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卫生院: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联络员制度,及时与有关部门交流协商,形成部门共同参与联防联控机制。
中心校、托幼所:切实加强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因病缺课学生的管理,同时全面整治学校环境卫生,加强学校饮水、饮食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e66aa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7.png)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序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学校中易于传播。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制定了____年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该预案旨在预防、控制和处理手足口病疫情,确保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2. 预防与宣传(1)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和卫生间。
(2)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宣传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礼仪、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3)设立宣传栏,定期发布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
(4)组织家长会、学生会等,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指导材料。
3. 疫情监测和报告(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
如发现手足口病症状,及时通知家长并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确诊。
(2)教师和班主任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咳嗽、发热、口疮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学校保健医生。
(3)学校保健医生要定期向卫生部门上报学生手足口病的统计资料。
4. 疫情处置(1)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疫情,立即通知卫生部门,并按照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处置。
(2)对于疫情较轻的学校,可以自行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如疫情较重或短时间内发生多起病例,应求助卫生部门提供支持和指导。
(3)根据卫生部门指导,及时对患病学生进行治疗,并与家长保持联系,提供相关的病情跟踪和照顾指导。
(4)对于疫情严重的学校,可以考虑停课或暂停特定班级的上课活动,并加强学校环境的消毒工作。
(5)学校要与卫生部门、家长和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疫情的变化和处置情况,并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5. 教学保障(1)对于疫情较轻的学校,可以暂停患病学生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但其他正常教学活动可以继续进行。
(2)对于疫情较重的学校,可以暂停所有学生的集体活动,并根据需要调整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3)对于需要停课或暂停特定班级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623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2.png)
2024手足口病应急预案____年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 组织指挥体系的建立建立由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统筹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工作。
同时,建立由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组成的指挥部,负责指导、调度和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对。
2.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3. 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供准确的疫情情报。
4. 物资储备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加强对相关防控物资的储备,确保及时供应。
同时,提升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手足口病的救治技术和方法。
二、应急响应阶段1. 疫情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趋势,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2. 疫情控制和隔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封控和隔离。
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3. 市场监管和环境卫生治理加强对食品市场和托幼机构的监管,提高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防止通过食物和环境传播手足口病的风险。
4. 救治和康复服务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关注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
5. 情报掌握与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提供准确的疫情情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后期防控工作1. 疫苗研发和推广加强对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2. 预防知识宣传开展广泛的手足口病预防宣传工作,向公众传播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3. 长效机制建设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提高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应对能力。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ae0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e.png)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途径传播。
在学校环境中,容易出现集中性传播,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以下是针对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制定的应急预案:
1.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学校应定期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老师应指导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如经常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2. 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3. 隔离患者:一旦发现学生患有手足口病症状,学校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观察,防止进一步传播。
4.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学校可适当减少提供生食品的比例,增加熟食的供应。
5. 协调与合作:学校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家长、学生等各方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共同防范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并对学校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提升教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因此在学校环境中尤为容易发生。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于有效防控疫情蔓延至关重要。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保障师生健康!
第 1 页共 1 页。
手足口的应急预案
![手足口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572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e.png)
一、预案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破溃成溃疡。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
3. 确保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 设立手足口病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
3.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四、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2)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3)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
2. 监测与报告(1)建立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学校防控办公室报告。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3. 隔离与治疗(1)对确诊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患者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4. 清洁消毒(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2)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灭病毒。
(3)做好患者用过的物品、用具的消毒处理。
5. 防控物资储备(1)储备充足的消毒剂、防护用品等防控物资。
(2)确保防控物资的供应,满足防控工作需要。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接到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成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信息发布(1)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布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2)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3. 应急处置(1)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a14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2024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____年小学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
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较弱,手足口病在学校中容易传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1. 及时发现患病学生,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2. 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防控意识,增加个人防护措施。
3. 做好学校内部卫生防护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应急预案的工作小组: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和防疫专家组成,制定疫情监测策略和防控措施。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家长会议等途径宣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个人卫生。
(3)增加学校内部的防疫设施:在学校门口、教室门口等地方放置洗手液,提醒学生和教职工保持手部卫生。
(4)建立健康档案:学校要求学生和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健康检查和登记工作,便于疫情监测和排查。
2. 疫情监测和报告(1)定期监测学生的健康情况:教师要通过每日的体温测量和身体状况的观察,发现有发热或其他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
(2)加强学生家庭的监测和上报工作:学校要求家长每天对学生的体温进行测量,并上报学校,便于及时发现患病学生。
(3)疫情报告:学校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疫情,配合开展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3. 患病学生的隔离治疗(1)发现患病学生后,立即进行隔离:学校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发热或其他症状明显的学生进行隔离,并报告家长。
(2)病情观察和治疗:学校建立健全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机制,对隔离的患病学生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治疗,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3)疫情通报:学校要及时向家长和相关卫生部门通报患病学生的情况,做好信息交流。
4. 学校内部的卫生防护措施(1)加强校园卫生消毒:学校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和教室的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概率。
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55fa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
为了及时应对手足口病的爆发,保护儿童的健康,制定一份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共计1200字。
一、预案概述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是为了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统一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的扩散。
预案明确了各级责任单位及个人在预防、监测、报告、处置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方案,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应急预警和监测1.建立完善的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包括学校、医院、托幼机构等地的病例监测。
2.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水平,确保准确判断是否为手足口病,并及时报告。
3.健全手足口病信息报告机制,确保病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三、应急响应和处置1.卫生健康部门一旦接到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指挥部。
2.指挥部将疫情信息及时通报各级政府、学校、医院等相关单位,协调各方力量共同防控手足口病。
3.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疫情发生地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指导工作。
4.学校、托幼机构等地要立即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现感染病例的儿童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
5.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地点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病源得到有效控制。
6.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和卫生监督,避免病毒的传播。
四、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控1.制定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计划,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2.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特定场所,加强对师生、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3.鼓励家长定期给孩子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土壤后要及时清洗双手。
4.尽量减少人群聚集,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5.学校、托幼机构等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为配合市教育局整体部署,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手足口”病疫情带来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1、普及“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与监测,各班级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等方面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疫情在校园内不发生、不蔓延。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手足口”病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组织机构1、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夏军副组长:邵敏、崔劲松、张淑清、于桐力、赵双菊成员:吉林一中各处(室)、年级主任2、吉林一中防控“手足口”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手足口”病办公室主任:崔劲松(副校长)副主任:代为(总务处主任)、禹永红(综治办主任)、刘锡元(场馆中心主任)、惠成功(综合办主任)、郎文杰(教务处主任)、题正启(学生处主任)、霍大海(09级主任)、王江林(10级主任)、魏爽(国际部主任)成员:穆鑫、杨宏伟、贾琦玮、张震宇、佟洪涛、梁毛春、高钰枰、谢玉林、孙立鹏、窦学武3、防控“手足口”病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联系电话:0432——4、主要职责:(1)在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的各项工作。
(2)做好“手足口”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师生了解“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
(3)指导、落实并督查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各班认真做好晨检和因病缺课上报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校医室,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学校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各班级、宿舍及其他校内公共场所每天保持开窗通风,并搞好环境卫生。
五、应急处理(一)日常监测机制1、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由校医组成,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确定责任报告人:班主任、校医室医务人员王瑞美、高钰枰。
3、建立校医室病人登记制度,对来诊病人基本信息、诊断、去向等进行登记。
4、校医室加强对学校食堂、学生公寓的卫生监督检查,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5、建立校医室值班电话, 24小时开通(校医务人员电话:梁毛春、高钰枰)。
6、保持信息畅通,有疫情及时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
(二)信息报告程序及时限各班级如发现疑似病例或传染病病例时,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校医室,校医室责任报告人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按“甲类”传染病在2小时内报告地方疾病控制中心,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应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三)应急技术、人才储备1、做好师生“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包括:网上宣传、专栏、发放宣传单等。
2、负责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防控甲型流感应急处理技术操作和协调配合演练。
3、校医室建立常设的应急医疗队伍,人员变动及时报告,确保召之即来。
(四)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储备校医室按照“手足口”病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保证其开展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物质条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配备相应的口罩等必要的预防设施及药品。
(五)应急处理工作方案1、处置原则:“手足口”病传染性和致病力强,应按甲类传染病加以管理,即疫情报告、疫点和疫区处理均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2、“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协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现场监测、诊断、查明原因,采取控制措施。
3、“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校医室对前来就诊的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接诊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及时送市医院救治。
4、现场处置:配合有关部门,对“手足口”病病人的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进行严密的消毒和处置。
5、病人转送: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或传染病病例时,应当将病历复印件随病人转送到指定的医院。
6、当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校医室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设立门诊检查处,为每个病人发放一次性口罩,测量体温做到每人一表一消毒,及时送市医院。
(2)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情况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电话,为流行病调查提供详实的资料。
(3)加强消毒管理,严格按照防范“手足口”病消毒的规定进行环境或室内的消毒,特别加强对校医室发热门诊、急诊、治疗室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
(六)疫情应急响应1、三级响应接到三级预警通知后,学校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防控措施:(1)对与校外”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并上报有关部门,请示处理意见。
(2)切实做好学校的检测、消毒、空气流通和其他预防工作。
(3)严格控制出入校门人员。
2、二级响应接到上级有关通知后,学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在三级防控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对疫情发生地的学生家长和从疫情地区来的人员,严禁进入学校,实行封闭管理。
(2)按照教育局安排,做好在校师生的思想工作,确保稳定。
(3)取消人员过于集中的大型活动,加强师生员工的体温检测、公共场所消毒的力度。
3、一级响应接到上级有关通知后,学校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全面启动群防群控措施,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
(2)全校教职员工一律坚守工作岗位,全身心为学生服务,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六、具体措施1、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的医学观察点,有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
凡与“手足口”病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学校应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动员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2、组织广大师生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清理污染不留死角、环境清扫消毒不留空白。
学校的教室、食堂餐厅、师生集体宿舍定期消毒,随时保持通风换气。
学校重点加强排水沟、污水排放沟、垃圾堆放点、厕所等重点区域的消杀灭工作,消除蚊蝇孳生,认真开展除“四害”工作。
3、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
为师生员工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
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4、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
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落实“三勤”(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责成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执行,宣传教育组要加强督查,把“手足口”病防治和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医院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6、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
人员来源复杂的各种培训班、课程班尽可能调整、推迟来校授课时间。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7、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对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外来人员进入。
制定学生外出校门的管理规定,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活动。
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8、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向校内所有教职工、学生发放“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单。
充分利用本校的现有媒体,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知识。
同时,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做好群防群治,保持校园的稳定环境。
八、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保障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分管校长具体牵头,校医室具体负责日常防控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学校按照要求配备卫生指导教师,分管校长、总务处、卫生指导教师定期接受市卫生局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各部门、各班班主任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卫生安全工作各司其职,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分。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