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50024黄笑迪 佛教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佛教艺术赏析论文

佛教艺术赏析论文

佛教艺术赏析论文墨予禅宗六祖慧能曾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转眼已两千多年了。

经过与中华本土文化无数次的碰撞,终于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兴盛。

佛理的精深,无法言喻。

读一本佛经,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每一句箴言,心就像木鱼,一下一下地被敲着,由混沌变为洞彻。

喜爱林清玄的文章,不仅是因为他清雅的文字,更是因为那字里行间的禅意。

在我看来,探究佛理的人,思想定不会浅薄。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品一杯清茗,读一本佛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每个人都上紧了发条,狂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步伐虽快,心却早已疲惫。

仓央嘉措曾经说过:“在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是啊,汲汲于名利,奔走在尘世,任由那颗心渐渐停止跳动,那么多人泯灭良知,亲手铸就一个个炼狱,最终纵身一跃,自己尝了苦果。

求佛,无数善男信女踏进金光闪闪的大雄宝殿,诚心祈求,他们求的不是佛,有的求的是尘世的安稳,对于这,我想,佛大约是慈悲的。

偏偏有那么多人求的是心安,倘若如此,他们大概是走错了地方,佛应该更希望他们能弥补自己的罪过。

我信仰佛,但我很少踏入富丽堂皇的寺庙,那里的佛,或许只有一个金色的躯壳。

心在哪儿,佛就在哪儿。

有人砸了佛像,毁了香炉,说:“念了半辈子佛,一个子儿没发。

”此等粗鄙之语,只怕他是念了半辈子的财。

有人说,佛家讲究万念皆空,若无欲望,生亦何欢呢!在我看来,空是得道者的境界,生于尘世,注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不能,佛亦是尘世中人所化,有的如文殊普贤,让人顶礼膜拜。

而弥勒佛袒胸露乳,却无人说他不是佛,人人都说他那一抹笑意味深长,我却认为那是他的一抹人性,身处西方极乐,自然普度众生,但他更为人所亲近。

只需将佛的思想注入凡人的躯壳,纵使不能六欲尽除,但以一双眼看人间悲喜,若是与人为善,便兼贪嗔痴恨,也是对众生的怜悯,在我看来,亦是佛。

选修论文(我看佛教)

选修论文(我看佛教)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201 0 ——201 1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宗教学任课教师:沈文捷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论文题目:我看佛教内容摘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在中国传播近2000年,这被称为三大宗教之一的古老宗教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它的历史造就了它未来的使命。

它所推崇的佛法与世界文化相统一,它的未来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和平与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佛教过去现在佛教的过去: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是释迦族,所以人们称他为“释迦摩尼”。

在我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讲关于佛教菩萨类的神话故事,那时的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中国的古老文化的产物。

长大了才知道并非如此,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在公历纪元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那时的中国文化水平也较高,两者相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

任何一个教派的发展都会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动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战争。

就比如当年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曾引发了世人对上帝的质疑,后来他遭到了宗教的迫害。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了解到了佛教的过去的种种经历。

在当时的古印度,有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经常发生战争。

那时共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随着战争的发生,一部分的刹帝利人武力水平发展逐渐壮大了起来,吠舍族的商人也以经济创造为主,两家种姓共同掀起了“沙门思潮”运动,针对当时最大的统治者婆罗门教。

这个运动中就包括了佛教。

乔达摩在小时候与常人无异,长大后看到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便四处走动寻求解脱之道。

当时他的思想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斥责,但他心志坚定,励志践行,实行苦修,黎明起床进行冥想、坐禅。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成了道。

之后他便四处传教,才有了今天的释迦摩尼与佛教。

佛教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探索与积累,如今的一些年轻人觉得世界上并没什么佛祖、神仙,认为纯属迷信,他们被称为“无神论者”。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

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克己观念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自己,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识。

“克己”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三)慈悲利他观念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教的文化源于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达到成佛——正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所以佛教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青少年对佛教文化的研究

青少年对佛教文化的研究

的 关 系 慎 密 , 在 文 学 , 书 法 ,雕 刻 , 音 乐 , 礼 仪等 方面 也 多 有
的智慧和慈悲 的力量中吸取精 神营养, 树立起圆满的人 生价值观念,
宁波的佛教诗词文化可谓是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例如:佛教著 不断提高自己 的道德修养, 以高尚的慈悲心 去做一个更有 益于社会、
述 ,佛 教文 选 ,佛教 诗 词, 佛教 楹联 等 。许多 的 文化 形 态和 佛 教 有益于 国家 的人 , 在建设 和谐 社会 中实 现自 己的 人 生价 值。
综合研究 ZONGHE YANJ IU
青少年对佛教文化的研究
郭林杰 郑 丹 余舒佳 沈艳欣 季彬 彬 王云娇 张志敏 /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指导老 师:汤亚旎
【摘 要】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世界性的宗教中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佛教发源于印度,与其他的宗教一样是让人止恶扬善,自净自省的教法,但却又和其他的宗教不一样,佛教是无神论者,这就造就了 佛教最大的特色:是宗教又非宗教,看似是与哲学有关可是又无关,通晓科学却又非科学。佛教在汉朝正式传入中国以来能很好的与中 国的传统的文化相融合,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中国的名族宗教之一,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中流砥柱,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 响。我们小组这次主要是研究青少年对佛教文化的认知以及佛教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 键词 】青少 年; 佛教 文化; 文化 认知; 文化 影响
一个特色便 是茶 。佛教中 人不 能犯酒戒,所以茶对于僧人来说是必不 迷惘 ,沐浴 在 自在 和 洒脱 、喜 悦与 祥 和中 。它 给青 少 年学 生 提供
可 少 的, 因 此许 多 茶文 化 也得 以 传承 下 来。

佛教艺术赏析课程论文学生

佛教艺术赏析课程论文学生

《佛教艺术赏析》期末考试(堂下论文)试卷A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教师: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题目:佛教艺术以尽善尽美的外在形式透露出慈悲智慧、善良博爱、无私奉献、宁静祥和的内在精神,引领人们对真善美的终极探讨、对和谐安宁社会的构建及对健康快乐美好生活的追求。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佛教艺术:石窟壁画、雕刻艺术、禅诗(佛偈)或者禅画,由艺术入佛理进行赏析评论,写一篇1500~2000字的评论文,结合现实生活或自身经历及感悟,谈谈你对佛教、佛教艺术的理解。

(要求:题目自定;论文论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鲜明;条理清晰、词语简练、文字优美。

请用小4号字双面打印)自由飘洒赏飞天摘要:飞天是我国宗教艺术中一个美丽而又非常生动的形象,泛指天空中飞行的神人,一般出现在佛教浮雕、壁画中。

我第一次知道飞天是在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的一期介绍敦煌石窟的节目里。

电视里石窟洞中出现很多的飞天,非常漂亮,动态优美,一边飞舞一边奏乐,散天雨花,给佛国带来欢乐和美好。

由此,我对飞天这一佛教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我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很多有关于飞天的知识。

关键词:佛教艺术;飞天;敦煌;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

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

《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评述

《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评述

信 息 与 评 论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使本书展现了详实的历史过程。

据称,为了本书的写作,作者于2001年10月2日至11月4日赴台对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

先后考察了花莲慈济、新竹福严禅寺、中坜圆光寺和圆光佛学院、台中慈光寺、台中佛教会馆、中台禅寺、嘉义香光尼寺、台北泰北中学(原台湾佛教中学林)、玄奘大学、台湾中央图书馆、台中台湾省图书馆、南天书局、瑞成书局等,访问了有关学者如蓝吉富、江灿腾、阚正宗等,参访了台湾教界的惟觉、惠空、达和、如悟等法师。

在台期间,作者收集了约5000万字关于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的资料,主要有:《南瀛佛教》1至20卷(1923年至1942年):(日)丸井圭治郎《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温国良《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宗教史料汇编》: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研究》:江灿腾、王见川《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王见川《台湾的斋教与鸾堂》:王见川《台湾佛教史年表:日据篇》:阚正宗《台湾佛教一百年》:李添春《台湾省通志稿》(宗教篇):《台湾全台寺院斋堂名迹宝鉴》(1932年):(日)大桥舍三郎《真宗本愿寺台湾开教史》:蔡锦堂《日本帝国主义下台湾的宗教政策》:(日)白井朝吉、江间常吉《皇民化运动》:陈蓉玲《日据时期神道统治下的台湾宗教政策》等。

(作者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评述王雪梅观音信仰是大乘佛教领域最流行的信仰形态,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因其流传极其广泛、影响极为深远而为世人所瞩目,但观音信仰作为学术研究在学界特别是我国大陆学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值得欣慰的是200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利安的《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弥补了这一缺憾。

该书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中的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渊源和流变。

通观全书,无论是历史梳理还是理论剖析,均让读者对观音信仰这一历史而现实的宗教文化现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中国佛教传播实现路径研究

中国佛教传播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由传入、发展到鼎盛,直至衰退和现代的复兴,佛教没有因时间的漫长而泯灭,相反它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佛教的成功可视为传播上的成功。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展开佛学研究,从传播制度、媒介、操作层面上解释佛教思想何以取得如此的传播效果,以及在当代新媒体下实现复兴的方式。

因此,本文提出“佛教传播实现路径研究”的话题,试图研究佛学在历史上的实现途径,并探索现代社会中佛学的传播。

对佛教传播进行历时性考察,从传播受众的分析可知,传播对象首先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这其中有政治、文化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原因,因此佛教的传播路径是从社会上层往下层传播这一途径;对传播地域分析可知,其传入之初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其传播地域是从社会中心向社会边缘地区进行。

同时佛教思想中彼岸化的情感归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关注此岸化精神诉求的补充。

佛教在中国的成功传播与传播媒介的应用有紧密的联系。

口头语和祭祀法会等非物质形式传播媒介与纸张、石块等物质性传播媒介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对物质形式传播媒介分析,物质媒介是承载佛教教义的具体材料,如石头、纸张、羊皮、竹简等,传播媒介分为两种,有利于空间上的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伸的媒介,而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播媒介,两种皆有,因此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佛教在传入我国之初首先依附于本土文化,对规仪制度和戒律进行分析,其经典教义以及规仪制度和戒律,都有依附于当时流行的道教和儒学的趋势,从寺庙建设和佛像雕塑中也可看出对于道教传播形式的模仿。

在后期,对佛教精神追求以及价值观改变的分析,佛教的成功传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其自身价值观的转移,精神追求的改变,从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社会风俗,并最终最为本土主流文化而存在。

本文将做佛学实现途径的性质研究,同时考察佛教传播的得失,并为佛学的当下续存提供注脚。

在佛学的现代价值日益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讨论佛教传播的实现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成长为宗教徒——论藏族儿童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

成长为宗教徒——论藏族儿童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

“成长为宗教徒”———论藏族儿童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吴碧君 陈昌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4)摘要:藏族儿童是在其所属家庭———社区(特指小社区)———村落(或城镇)这三重同质性较强的环境中“成长为宗教徒”的。

这三重环境中的宗教性环境与非宗教性环境及因素的博弈结果,是藏族儿童成长为宗教徒的关键。

关键词:藏族儿童;信仰社会化;宗教环境中图分类号:C91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4-0135-05“GROWN INTO BU DD HISTS ”———the P attern of the Tibetan Children ’Socialization of R eligionWU Bi -jun CHEN Chang -wen(Institute of Religious S tudies of S 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 ichuan 610064,China )Abstract :T ibetan children grown into T ibetan Buddhists in the religious environments which is struc 2tured by T ibetan children ’family ,community and village (or town ),and there are less differences but m ore sameness in those three tiers of circumstances.Accordingly ,the religious factors ’influences to T i 2betan children are m ore than the influences from unreligious factors ,as a result ,T ibetan children grown into T ibetan Buddhists.K ey w ords :T ibetan children ;S ocialization of religion ;Religious environments 导 言婴儿是如何从没有“宗教本能”成为一个宗教信徒的?社会学通常认为,人们并不是生而具有已准备好的宗教体系,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就如他们学习语言和各种规则一样,这都被包括在一种叫社会化的基本社会过程中。

宗教文化期末论文

宗教文化期末论文

我对五斗米道教的认知和理解我对五斗米道教最初的接触,大概在玩的三国游戏时吧。

其实刚开始并不知道张鲁和道教有什么关系,迷迷糊糊读了多年的三国演义书,看了几遍的电视剧,都没发现张鲁和道教有什么关系。

直到高考后的暑假接触了一个叫三国全面战争的游戏,它里面各个势力有自己的特色兵种,而张鲁势力的信仰是道,特色兵种是鬼卒和鬼道祭祀,于是学生抱着勤学好问的态度,查了些相关的资料,算是对五斗米道教有了些最基本的认识,下面学生就谈谈对五斗米道教的认知和理解。

五斗米道。

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太清玄元道、正一盟威之道等。

一般认为:创立者为东汉顺帝时期的张陵(张道陵),创立地点为四川鹤鸣山。

但也有人认为创立者为张修,甚至有张修,张陵,张衡三人共为首领创立等等说法不一。

争议主要集中张陵和张修之间,原因如下是: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的《典略》中有张修较详细的记载:熹平中,妓贼大起,三梢有骆耀。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

骆唯教民缅医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千米道。

……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

而《三国志》——魏志中记载:张鲁,字公祺,沛国豐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復行之益牧……故到底是张陵还是张修谁为五斗米道教真正的创立者是存在一定的史料不清的。

不过我更赞同有学者给出的一种解释既:公元142,年张陵创立天师道"规定凡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故又称之为五斗米道教。

公元178年,张陵升仙,儿子张衡继承教主之位,不料却英年早逝,卒于179年。

张衡去世后,其子张鲁因为年幼无法胜任教主一职,教权旁落,被张陵弟子张修暂掌。

张修继承张陵父子的做法,继续以五斗米道教化民众,逐渐在汉中及巴蜀地区形成强大势力,其本人被称之为五斗米师。

然张修终归不是张陵的直系子孙,执掌五斗米道名不正言不顺。

可张鲁母子势单力薄无法与张修相抗衡,只好投靠益州牧刘焉静待时机。

第五届全国汉传佛教论文发表会之第八场评议

第五届全国汉传佛教论文发表会之第八场评议

第五届全国汉传佛教论文发表会之第八场评议刚晓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不过,说实在的,我确实不会是一个太合格的评议者。

因为我是一个表演欲比较强的人,自己有太多的想法,不管场合合不合适,只要逮着一个机会,不管不顾地就想表演一番。

还有一个是我的口音问题,我是河南人,自己觉得我的普通话还算是挺好的,但大家可能听不懂,要是说了半天,我自己倒是说得痛快了,可大家根本没有听懂,那我也就没咒念了,算是白瞎了这个坛场。

要真是出现了这情况,先给大家抱个歉。

我自己的专业是因明,所以我倒是想被分到上午第二场,也就是冯国栋教授点评的那一场,那一场有几篇因明的文章,我相对很熟悉,而下午这一场扫尾,三篇文章全是天台的,我的熟悉程度就差一些。

当然了,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相较而言,不如因明放肆而已。

最开始我们是请的黄华新教授,他是浙江逻辑学会的会长,因为是逻辑学会,所以我们把因明相关的排给他了。

他答应得十分痛快的,后来一下子有了点儿状况。

他是院长嘛,领导总是身不由己的,他就推荐了冯国栋教授。

若是最开始就是冯教授的话,我一定换换。

不过也没有十分的关系了。

咱们这是一场活动,论文发表会也是活动嘛。

所谓活动,就是游戏——咱们佛教说世间都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显现出来的一个图像,韩老就把阿赖耶识叫成图景识。

既然是图像、幻像,当然就是游戏了。

修行就是认仔细真地把这场游戏做好,认仔细真地玩这场游戏,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就是禅!本来是一场游戏,你要是不仔细地玩,那就不是你玩游戏,而是游戏把你给玩了,那就好痛苦的。

咱们常说如梦幻泡影,没有关系,梦也没事儿,做个好梦总比噩梦强。

所以仔细点儿。

对于参会的听众来说,大家来随喜,成全了我们这场活动,赞叹一下!可是不要在中间就跑到茶歇处,那就是不仔细的表现。

对于我们论文发表者来说,比如有些文章竟然有不少错别字,这也就是不仔细嘛。

这是第一,态度的问题。

第二,咱们应该要啥样的文章。

文章嘛,有两种,一种是一定得有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是一定不准有自己的见解的。

浅析佛教寺院艺术文化对大众心理之影响

浅析佛教寺院艺术文化对大众心理之影响
这 种 外 来 的佛 教 寺 院 艺 术 文化 与 中 国 的 传 统 艺 术 文 化 相 互 融
1 0 0 0 8 1 )
1 2 主观 幸福 感 的 总体 状 况
合, 以其博 大精 深的 内涵吸引 着大众。本文试 图结合人 类学的 田野 调 查 以及 西方 宗教 心 理 学 等 方 法 , 探 讨 一 下 佛 教 寺 院 艺 术 文化对大众及佛教信仰者 心理 健康、 幸福 感等心理方 面的积极 调试作用 , 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 寺 院; 佛教 ; 心理健康 ; 幸福感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 把宗教定义为一 种文化形 式 , 现 当代 , 佛教也被认 同为是 一种 文化。各种与 佛教文 化艺术 相关 的寺 院、 绘画 、 造像 、 石窟 、 建筑等等 , 在历经发展 与演变 之后 , 这些外 来的艺术文化逐渐与 中国的传 统艺术文化相 互融合 , 以其博大 精深的内涵 吸引着大众。当越来越多的大众或是信仰者走进佛 教寺院 , 不管是欣赏佛 教的绘 画、 造像 、 石窟 、 建筑 等等 , 还是参 与 相 关 的佛 教活 动 , 都 会 对 个 体 的心 理 健 康 和 幸 福 感 等 心 理 因 素 产 生 一 定 的影 响 。 1 佛教寺 院艺术对大众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 为 了 了解 大 众 与欣 赏 佛 教 寺 院 艺 术及 参 与 佛 教 活动 之 间 的 心理状况 , 我们做了一个假设 , 假设进入寺 院的大众都暂定为佛 教徒 , 编制 了相关的测试量表并进行了相关 的调研活动。
表 2 佛 教 徒 宗教 应 对 方 式 的入 教 时 间差 异 比 较 出 生 即是
变 量
M S D
后 来 加 入
M S D

佛教出世观简论

佛教出世观简论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佛教出世观简论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
20060501
佛教出世观简论
作者:丁小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1.傅坤.Fu Kun净土宗的思想探析[期刊论文]-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
2.霍进凤天台湛然佛教思想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张小媚康德认识论中主体能动性探析[期刊论文]-世纪桥2008(14)
4.胡家祥《孟子》与《庄子》思想倾向之比较[期刊论文]-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
5.姜永仁.Jiang Yongren论佛教与缅甸现代化进程[期刊论文]-东南亚2001(3)
6.李靖寰.Li Jinghuan中国佛教艺术的一支奇葩--谈傣族的佛教造型艺术[期刊论文]-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
7.郭玮.GUO Wei中古佛教与王权的关系[期刊论文]-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3)
8.李智会.LI Zhi-hui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
9.何应敏.黄承贵试论牛头宗与老庄思想之此较——兼论牛头禅学之老庄化[期刊论文]-船山学刊2009(4)
10.卢盈华.卢天华庄子之出世哲学[期刊论文]-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
引用本文格式:丁小平佛教出世

佛教文化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佛教文化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佛教文化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佛教文化的研究报告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
1. 引言:
- 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阐述研究佛教文化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文化内涵:
- 介绍佛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如四谛、八正道等;
- 分析佛教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影响的方面,包括农业、艺术、哲学、道德等。

3. 佛教传播:
- 探讨佛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传播路径和方式; - 分析佛教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和接纳程度。

4. 佛教建筑与艺术:
- 简介佛教寺庙、塔、佛像等建筑形式;
- 分析佛教艺术在绘画、雕塑等方面的特点。

5. 佛教文学:
- 介绍佛教经典文献,如《大般若经》、《法华经》等; - 分析佛教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6. 佛教与社会:
- 探讨佛教在社会发展、教育、福利等方面的作用;
- 分析佛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7. 结论:
- 总结佛教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 提出对佛教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8. 参考文献:
- 引用使用的相关书籍、文献和资料;
在写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重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同时,使用合适的论证方法和数据支持,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试论《金瓶梅》道教世俗化书写

试论《金瓶梅》道教世俗化书写
《金瓶梅》中虽未正面描写天庭、地狱等鬼神世 界,并且对“天公”也没有更多的人格化描写,但是 对其理念感知、神力意志却有着默认的“天命惩戒” 的安排。突出表现为众人的命运安排,无论是开篇 点题,还是中间众多人物被安排算命,无不在暗示这 种天命惩戒的思想。在第二十九回中,作者安排吴 神仙给众人算命,就定下了命运的结局。如吴神仙 为西门庆相面,直言西门庆虽有富贵,但是一生必定 坎坷而不得善终,此处借吴神仙之口定下了西门庆 的命运。这与第七十九回吴神仙给西门庆下了的判 词遥相呼应。《金瓶梅》中有众多的女性形象,如潘 金莲、庞春梅、吴月娘。但是书中最后个人命运的不 同,究其原因也在于一个“天命惩戒”。如吴月娘一 生乐善好施、信佛念经,经常体恤下人,故得以善终, 最终正常死亡。反观潘金莲被武松杀死,抛尸在沟 里,以及书中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都在报应的框 架之内,无形之中受着束缚。正如欣欣子所言:“祸 因恶积,福 缘 善 庆,种 种 皆 不 出 循 环 之 机。”[7]这 也 与道教循环彼此印证着,善恶总有时,天命报应加诸 于众生。 2.2 因果报应观念
《金瓶梅》中 第 一 回 中 的 玉 皇 庙 吴 道 官 为 西 门 庆等人结拜成兄弟作法,亲自迎接西门庆等人,同时 还亲自作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钱财,而玉 皇庙这样的道教场所也成了接待西门庆等人举办宴 会的一个场所。 1.2 道士人际关系的变化
道士的日常活动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修炼自身, 但是《金瓶梅》所描摹的道士多了一些人情世故,作
Abstract:TheauthorofJinpingmeinovelhasaprofoundunderstandingofTaoismintheprocessofsecu larization.ThenoveldepictsTaoism’sdialect,etiquetteandlegalaffairsindetailinthelateMingDynas ty.ItisclosetothetruerepresentationofTaoismandhasstrongreligiouscolor.Itisagreatnovelofworld situationandreligion.From thedescriptionofTaoism’ssecularlifeinthenovel,itexploredthefurther developmentofTaoism’ssecularizationinthispaperduringthelateMingDynastyandmanycharacteris ticsintheevolutionofTaoismitself.Fromthis,thenovelnotonlyaffirmspeople’sdesires,butalsodeep lycriticizesthiskindofsexuallifeinthesecularizationofTaoistthoughts. Keywords:Jinpingmeinovel;Taoism;secularization;writing

佛教文化对古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古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古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的影响
黄永久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创作方面,促成了四声的发现以及近体格律诗的形成,影响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思想和思维方式.诗歌评论方面,表现为大量禅语的运用,强调在言语文字之外寻求言外之意、味外之味.
【总页数】3页(P97-98,101)
【作者】黄永久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佛教文化对古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的影响 [J], 黄永久
2.论佛教文化影响下古代小说的三大功能 [J], 刘书成
3.古代诗歌评论中的取象作喻类型 [J], 张燕
4."思"与"情"的诗化书写——李犁的诗歌创作及诗歌评论 [J], 林雪飞
5.论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染织纹样 [J], 边晓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验经济下的景区佛文化展示探讨5则范文》

《体验经济下的景区佛文化展示探讨5则范文》

《体验经济下的景区佛文化展示探讨5则范文》体验经济下的景区佛文化展示探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旅游越来越成为每个人的需求。

在这个旅游业急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时代,如何发挥普陀山的优势,展现佛岛文化的特点。

如何扩大普陀山的影响力。

等等,这都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索,持续努力的研究课题。

现在“旅游经济”早已悄然走热,而且也成为了许多景区的追求目标。

但是就社会的发展来说,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先进和遍地开花的新景点,增长见识,放松身心等传统旅游作用已变得十分普通,也很容易得到满足。

更为明显的是我国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精神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景区,我们该如何迎接这些即将到来的挑战,这直接关系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头脑中有清晰的战略设想。

正如前所说,我觉得发展体验经济应当成为景区发展,景点建设的战略思考点。

就体验经济来说,它是服务经济的更高形式,它把体验作为当今人们消费的首要商品。

如对旅游景区来说,景区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景区的景点当做一个提供体验商品的大舞台,旅游消费者在这个舞台上能体验到独特的感受,使他从内到外感到身心愉悦和精神的充实。

我们的景区应成为一个体验供应商,针对个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体验经历。

当然这对于景区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它不仅需要景区在景点的布局上独具匠心,而且要求管理者要有足够的魄力开拓创新。

既可以有主题公园式的聚光展览,又可以如古代园林中牡丹园,菊花园的横向陈设等等,重要的是在景点的开发上应表现的更加富有特色。

就普陀山来说,它既可以构建“海天佛国”的主题,也可以构建“佛”,“佛与景”,“海景”等独立的旅游地域空间。

当然对于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普陀山景区来说,还有各种各样的规划。

具体要说那种形式更好,这需要经过科学调查论证。

这是说到体验经济,同时就景区文化建设来说,普陀山作为我国四大名山之一,其对佛文化的挖掘,对佛资源的开发还应当下更大的力气。

论佛教与中国文化

论佛教与中国文化

论佛教与中国文化
吴立民
【期刊名称】《佛教文化》
【年(卷),期】1991(000)003
【摘要】“佛教与精神文明”笔谈会的多数文章已经在上期和90、91年《法音》上陆续发表。

其中多数文章是从某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本文作者尝试从佛教与中
国文化的总体关系上作一研究,文章特别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佛教从开始
传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逐步与中国原有文化接触、交流而最后融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有
很大意义,特别在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很大历史借鉴价值。

【总页数】24页(P3-26)
【作者】吴立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佛教与中国文化 [J], 宋立道
2.从佛教东传看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 [J], 万芳;蒋米娜
3.从佛语俗化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韩佳楠;邹文贵
4.从佛语俗化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韩佳楠;邹文贵;
5.浅析佛教与中国文化 [J], 刘兴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佛经中的孝亲观及其中国化

论佛经中的孝亲观及其中国化

论佛经中的孝亲观及其中国化
吴福秀
【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佛经中的孝亲观,具有张扬宇宙自然亲情,重视对母恩的报答,凸显自然心理的虔诚,通过善恶业报理论展开等特征.它包括子女之孝、弟子之敬、夫妇之爱、朋友之信、友爱众生等内容.佛经中的孝亲观从其传入始即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它是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而发展的.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吴福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浅析《孝经》与《孝论》不同的孝亲观 [J], 杨振华
2.从“百善孝为先”到“不孝罚单”——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孝亲观 [J], 李建德
3.事亲之“孝”与“至孝”:《庄子》中“孝”观念的两层意涵 [J], 张文虎
4.事亲之“孝”与“至孝”:《庄子》中“孝”观念的两层意涵 [J], 张文虎
5.解析《孝经》与《孝论》孝亲观的差异 [J], 杨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用佛教的思想看待人世苦难
071050024 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黄笑迪佛教,在我的观念里,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初高中的文化课中都不曾专门、具体地介绍过佛教的历史和内容。

虽然,我对佛教的理解很肤浅,但一直以来,对它的好奇让我不时地觉得自己相信佛的存在,相信因缘与命数。

这门选修课让我的好奇变为了兴趣,从课堂的介绍以及课外书的故事里,我更多地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和其中的思想。

我并不是一位佛教信徒,也不明白佛教中的很多观点,但是佛陀的一些话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让我学到了应该如何看待人世间的苦难。

人类即使有智慧和知识,但在宇宙之中,也显得极为有限,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当挫折来临时,人们无奈、彷徨。

无论如何维护与拯救,逆境总是不断到来。

佛陀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流程,是生生不息的轮回,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无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如果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我们会更加的痛苦,因为当我们发现一切幻想和追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的时候,心中的悲伤远比将人生看作苦的历程来得痛苦。

认清了这个本质,我们就不会一味埋怨、叹息。

为何会导致人世的苦难?佛陀说,世界本身就是空幻假相的,而在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就有“无明”,这是导致人不能自觉的根本,所以人会有欲念,产生了欲望、贪婪、渴求,就会去获取,在人的渴求中,假相的世界就幻化成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纷纭纭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内心意向的因和各种关系的缘偶然凑合发生的,这就是因缘,它勾引出人的渴望,求之不得,便会烦恼,求知而得,又永不满足,于是,它成了苦难的根源。

我现在渐渐感觉到,当我们拥有财物、爱情等好处后,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消失,若我们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事实,一种无奈油然而生,那便是痛苦,而我们在遇到挫折、疾病时,如果只是怨天尤人,那痛苦的感觉就会一直反复出现。

佛教认为世俗生活就是苦难,人在时间中流转生存,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但它并不是叫我们悲观地、消极地接纳与承受苦。

佛法以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不理想,可以从有情自己身心合于因果的努力中去完成。

如果我学会了用佛教的思想看待那些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也许我就不会总是抱怨,总是郁闷了。

记得高中的时候,
我生过一场病,住院的时光漫长而煎熬,而那时正值紧张的期中考试,我因为生病而耽误了很多功课。

在医院的每天,我烦躁不堪,情绪低落,我认为老天对自己很不公平,在我学习、生活慢慢进步的时候却给我沉重的一击,我将弥勒佛天天挂在胸前,但它从不保佑我。

其实,这种想法过于消极和悲观,佛不是说保佑就保佑的,人世间的苦难有很多,有时我们会将自己遇到的挫折放大,认为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但其实这些痛苦在宇宙万物之下就显得相当渺小,我们所谓的苦难,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看法。

个人以怎样的心情与态度来面对和处理这些困境,将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我将这场病看作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是磨练意志的一次机会,那我就不会那么烦躁和不安,那么,在我战胜病魔,并追赶上同学们的步伐时,我不但不会遗憾,反而会为自己的坚强而自豪。

所以,在同样的因缘与处境,有人认为是苦难与逆境,有人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转机与顺境,这就在于我们的心态。

在了解了佛教看待世俗苦难的方式后,我更加觉得自己应当换个角度对待我身边发生的事,既然我们生来是受苦的,那就要以坚忍的意志去忍受它们。

当有成就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那些辉煌都是幻象,总会有暗淡的一天,当有烦恼的时候,也不要悲哀,那是对人生的考验,只有当我们以平常心看待并克服它们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快乐。

佛教精深的思想我无法一一揣摩,但是它对待人世苦难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佛教里种种对人生的看法会在以后的经历中慢慢被我读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