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事务中的立场、策略和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2.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某一外交事件中的立场和策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50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50张)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日建交
(1)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 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2)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 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 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 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友好信号
1970年12月18日,毛 泽东会见美国作家斯诺 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 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如果没有中国这 个拥有七亿多人民 的国家出力量,要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 国际秩序是不可设 想的。”
——尼克松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试探之旅——乒乓外交
1971年4月,中国乒乓 球协会邀请美国乒乓球 队访华。周恩来总理在 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 代表团全体成员。他说: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 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 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 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 数的赞成和支持。”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 梯最后一节, 迈步向他走去 时,特意伸出 手去。我们双 手一接触,一 个时代结束, 另一个时代开 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 松回忆录》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会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国务卿 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 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1971年 10月25日, 第26届联 合国大会。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下册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下册归纳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原因: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阻力:①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2、分析概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概况及历史意义是什么?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3、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1)自信的笑、胜利的笑;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3)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4)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3)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

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建交6、概括中美建交的背景、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背景:从中国来说: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原因:美国方面:(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3)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可增加对付苏联的实力;(4)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外交事业方面,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对具体的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难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交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文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的资料。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合作探究 我在国联为合什国么 的能 合够 法在 席位20世?根纪本70年原代因恢复
材料一: 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
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1970
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材料二: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
可设想的。
——尼克松(1970年2月18日)
材料二 当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之际,改变的时机似乎比较成
熟。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承认,日本崛
起为美国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苏分裂的加剧则提供了利用此
情况来加强美国优势的机会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尼克松)讨论联合国席位、美
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
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有哪些?
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成
从美国方面看:
为两国共同需求!
1.中国崛起,遏制中国的失败,需要中国出力量
2.日本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3.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导入新课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 1971年7月15日,北迈京步、向华他盛走顿去时,特意伸出手 同时发表公告,这去代篇。结不我束到们,两双另百手一一个接时触代,开一始个了时。 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尼克松回忆录》 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在他什们么离吗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飞机 舷梯还有三四个台阶时,就向周 总理伸出了手。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讲述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以及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乒乓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新中国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可能较为表面,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讨论,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乒乓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

2.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教学课件的制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历史事件,展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开放等外交政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一些重要的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线索,引导学生关注重要历史事件,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2.教学难点: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共同探究
《南京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对比旧中国
屈辱的外交和 新中国辉煌的 外交成就,分 析新中国取得 外交成就的原 因有哪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上海APEC会议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政策)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国际环境)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3、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 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A、基辛格 B、布什C、尼克松 D、克林顿
联系新旧中国外交,以“弱国无外交,强 国多自豪”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 拟,200字左右。
意义:是中国外 交的重大胜利, 有利于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一.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54年,国际日 内瓦会议上,美国 国务卿杜勒斯拒绝 与周恩来握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2)分析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读材料,想问题 《中美建交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 府承认中国的立场, 即只有一个中国,台
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建交公报中,你能 看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 关键是什么?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部编历史课程的第17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包括1954年日内瓦会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中美建交等重要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相关内容。

对于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其背后的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细节内容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外交事业重要性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2.难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3.时间线索法:通过时间线索,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准备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书籍。

2.教学多媒体材料: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与外交事业相关的道具,如国旗、地图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包括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后的外交突破以及新时期的外交特点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认识其重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原因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原因和特点。

4.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果,进行课堂讲解,重点阐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5.史料分析:让学生分析相关史料,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重大成就。

2.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3.采用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外交事业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包括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中美关 中日邦
业 的 发
系正常 化
交正常 化

全方位外交
70年代外 交突破
改革开放后 外交新发展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由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这些内容跟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不理解。

但是也正是这种反差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部分历史的兴趣。

从他们的疑问入手,结合现实,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情感态 度价 值观 爱国情感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 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 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法学法教法:1.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采用“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总体上采取“分—总”的形式。

先对教材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再进行总体归纳。

2.讲解分析与指导相结合。

对于每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本课内容。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 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 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 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 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了美国 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
你们这次应邀 来访,打开了 两国人民友好 往来的大门。
辛 格 举 行 会 谈
周 恩 来 总 理 与 基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 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 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 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1、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
2、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两国共同的要求
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会出现转机?
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 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 统一。
从美国讲,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 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外改 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1、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外交孤立政策。 2、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 3、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4、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果、意义)开始走向正常化 5、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实现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 (1)国内: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根本原 因)。
• (2)国际:①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加入联合国,打破了少数国 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与援助的立场,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表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温史实,使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协助其解决问题;借助年代尺,让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掌握自主归纳的方法;借助图片,生动再现历史,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学生能明确知道,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从而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产生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课前导案】1.学习目标(1)重温史实,提出问题,能结合史料解决问题。

(2)可以自主阅读教材,解决教材中需要整理归纳的基础知识。

(3)加强小组合作,提升总结和感悟能力。

2.温故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质疑探究质疑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归纳阅读教材,按年代尺中节点归纳重大外交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单元导读本单元主要从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上讲述新中国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以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

特别是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在极其薄弱甚至空白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铸造了守卫祖国安宁的钢铁长城。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艰难的国际环境,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相继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通过努力,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后与日本和美国建交,由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纷纷而来。

改革开放后,我国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1课时)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3、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体会外交是利益的博弈,理解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大国责任。

评价任务1.完成评价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评价任务二、(检测目标2)3.完成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本课紧承上一课的内容,是上一课内容的继续和延伸,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包含了本单元三个重点内容:中美、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所取得成就。

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懂得外交事业的发展源于国力的增强。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习过程第一篇章中国范儿之扬眉吐气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学习任务评价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85页,准确说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会议、结果和意义?(指向学习任务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会议结果意义(一)读图学史右图为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乔冠华为什么会有这样灿烂的笑容?知识拓展:(指向目标一)(二)你知道吗?1、这是世界哪一组织的标志?2、它有哪些主要机构?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中、美、苏、英、法为五大常任理事国。

(三)问题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史料探究:材料一:“我们是被亚非兄弟抬进联合国的”---毛泽东原因1:亚非拉国家的支持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原因2: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原因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第二篇章中国范儿之冰释前嫌学习任务评价二: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86—87页,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指向学习目标二)合作探究(一)为什么中美关系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材料一: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中苏关系生了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激烈交火。

之后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降至冰点美国: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②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国: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②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二)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签署《中美建交公报(三)直击中考(目标指向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取得了重大成果,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请概述这一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解读外交辞令1972年2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方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中国坚持的立场是什么?第三篇章中国范儿之抓住机遇学习评价任务三:学生阅读课文P87页,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体会外交是利益的博弈,理解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大国责任。

(指向学习目标三)1.我国全方位外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3.新世纪中国主要有哪些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什么历史意义?共同探究(一)对比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和新中国辉煌的外交成就,分析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综合国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从中得出哪些启示?回顾百年: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南京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APEC会议(二)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国际环境)拓展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 2.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实后盾• 3.我国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课堂小结:有人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形容70年代的三大外交盛事,你能为它们对号入座吗?扬眉吐气------------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跨洋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冰释雪融------------中日建交检测广场:(分层评价,当堂达标)1.图片是形象的史料。

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2、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3、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4、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5..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这是在哪件事之后()A中日建交B中美建交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地位D基辛格访华二、材料解析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季胜利郝庆去《1945---2000》材料二:(右图)材料三: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美国对新生的中国是什么态度?(2)材料二反映的是发生于1972年的什么重大事件?这件事使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长期阻碍中美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美通过哪些组织正在“·····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敌视、尼克松访华、从敌视到正常化、台湾问题、APEC、WT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