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合集下载

急诊医学(二)心肺脑复苏

急诊医学(二)心肺脑复苏
▪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 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按时间依次划分为骤 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四个 阶段。
-
11
▪ 1、骤停前期 心脏骤停前,机体潜在的疾 病及促发心脏骤停的因素能明显影响心肌 细胞的代谢状态,也将影响到复苏后细胞 的存活能力。
-
12
▪ 3、骤停期 心脏骤停引起血液循环中断, 数秒钟内即导致组织缺氧和有氧代谢中断。 这种情况下细胞代谢转为无氧代谢。无氧 代谢所产生的三磷酸腺苷极少,难以维持 细胞存活所必需的能量。不同组织能量消 耗的速度不同,亦取决于其能量储备和代 谢需求程度。心肌能量消耗与心脏骤停时 的心律失常相关,无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 相比较,心室颤动的心肌能量消耗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气道异物阻塞、感染、创伤、 哮喘、COPD、肺水肿、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心脏压塞、肺栓塞
出血、脓毒症、神经源性休克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高镁血症、低钙 血症、
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β-受体及钙通道阻滞剂、 一氧化碳、氰化物、农药及化工原料
雷击、淹溺、- 触电、严重创伤
9
(三)病理生理机制
-
4
▪ 应用人工方法促使呼吸、循环和脑功能尽 快恢复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包括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和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
-
28
▪ (二)注意的问题
▪ 1.CPR中实际经过肺的血流明显减少 (约为正常的25%~33 %),维持相对低 的通气/血流比例,要求潮气量和呼吸频 率均较生理状态下更低。同时要避免急速、 过大潮气量的人工呼吸,以免引起胃胀气 导致隔肌上抬使肺的顺应性下降,或胃内 容反流造成误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汁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死亡。

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k)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其中脑复苏是关键。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

如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消耗致死,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这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

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有可能复苏并恢复健康生活。

[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心脏骤停的病因任何一种疾病或意外均可导致心脏骤停,但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由心脏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所谓心源性心脏骤停和由其它因素和病变引起的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一)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血管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早期。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至少80%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其余20%是由其它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马凡综合征、心肌病(其中以肥厚型者最多见,扩张型者次之)、心肌炎、心脏瓣膜损害(如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脱垂)、原发性电生理紊乱(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详见表99—1。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钾代谢紊乱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引起心脏骤停。

高血钾(血清钾>6.5retool/I,)时,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自律性,引起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或缓慢的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多源性室早,反复发作的短阵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均可致心脏骤停。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教案单位:护理学院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 单向波形除颤仪: 360J • 双向波形除颤仪: 200J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除颤步骤
① 打开电源 ② 粘贴电极板 ③ 选择能量 ④ 确认安全后按电击按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起搏治疗
• 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 • 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立即起搏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四环节:有效高级心血管生命 支持
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建立高级 气道和用药进行的抢救治疗。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维持血液充分氧合和清除二
氧化碳潴留
BLS和ACLS阶段应给患者100% 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最大化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 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 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婴儿12-20次/分
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 对 鼻 呼 吸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装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 呼唤: “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 央,向气管一侧轻按 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需立即呼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 -人工循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3.心电-机械分离:心肌仍有生物电
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多为严重心 肌损伤的结果,常为左心室泵衰竭的终期 表现。断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 QRS波群。
三、心肺骤停的表现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原来清醒的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
2.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
不到血压,心音消失。 3.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 4.面色死灰色或转为紫绀。 5.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 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体位
将病员双手上举 一腿屈膝 一手托其后颈部 另一手托其腋下
头、颈、躯干 整体翻成仰卧位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初期复苏可归纳为CAB三个步骤:
1.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1)心前区叩击:简便快捷,在发现患者心脏停跳而无法 获得除颤器时可考虑使用,对于终止室颤有一定的作用。
三、持续生命支持(PLS)
1.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2.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3.防止肾功能衰竭 4.脑复苏 (1)低温疗法: (2)脱水疗法: (3)其他药物治疗: (4)高压氧治疗: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一.监测生命体征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末梢循环的观察 四.神志和瞳孔变化的观察 五.监测尿量、尿的颜色和尿比重 六.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中止后,有恶
性心律失常危险。
3.阿托品
适应症:
1.心室静止和心电机械分离的心脏骤停病人 2.复苏成功后心率慢至50次/分以下的心脏骤 停
病人 3.伴室性期前收缩及低血压的心动过缓病人。
4.碳酸氢钠
适应症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3、除颤
成人(≥8岁)
儿童(1~8岁)婴儿Fra bibliotek<1岁)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人工呼吸起始
2次吹气,每次持续1S以上
气道异物(FBAO)
腹部冲击法
拍背或胸部冲击
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乳头连线下 方水平
按压方法快速有力匀 速胸壁充分弹性 复位
双手:一手掌根接触
按压部位,另一只 手重叠于上方按压
双手:同成人 单手:单手掌根按压
中指无名指两 手指按压
按压深度
1.5~2.0英寸
约胸廓的1/3~1/2
按压频率
约100次/min
按压/通气比
30:2
电除颤
AED
使用成人除颤电极 5周期CPR后,使用儿童除颤电极 不推荐使用

板;1~8岁使用特制的除颤
电极,如没有则使用成人除
颤电极板
表1
表2
成人 非医务人员:≥8岁 HCP:青春期以上
引起除极和复极异常,从而心肌电生理紊乱而 发 生心脏骤停。
3、创伤:创伤是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之一,颅 内、胸内、腹内创伤均可导致心脏骤停,肢体 创伤所致急性肺脂肪栓塞是不少见的猝死原 因。创伤所引起的休克可致交感过度释放、电 解质紊乱、代射失常及ARDS均可使患者易于 发生心脏骤停。
4、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酸中毒、高 钾、低血钾。
四、心脏骤停三种形式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心室颤动(VF)/无脉性室速 (VT)。
(二)无脉性电活动(PEA)。 (三)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
五、识别心脏骤停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或抽搐呼吸。 4、瞳孔固定及发绀。 5、心电表现:VF、PEA、心室停顿。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常见疑问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 什么是心搏骤停?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2. 什么是猝死?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3.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4. 心搏骤停的原因的分类有那几种?如何分类?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①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②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5. 哪些心源性因素可引起心搏骤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等。

6. 哪些非心源性因素可引起心搏骤停?呼吸停止,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雷击或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等。

7. 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的表现为哪几种类型?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三种类型。

8. 什么是心室颤动?又称室颤。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9. 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室颤?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严重心肌缺血时,是冠心病猝死的常见原因,也见于外科心脏手术后,其复苏成功率最高。

10. 什么是心室静止?又称心脏停搏。

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11.哪情况下易发生心脏停搏?心脏停搏多见于麻醉、外科手术及缺氧、酸中毒、休克等。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源性 冠心病 心肌病变 心瓣膜病 主动脉病变
2024/10/8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5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0/8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低血容量
酸碱失衡
低氧血症
6H 低/高糖血症
低/高温
电解质升高/降低
创伤
药物过量
张力性气胸
6T 心包填塞
2024/10/8
22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2024/10/8
17
方法
• 患者平卧,解开上衣,救护者立于患者一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确定按压部位: • 1 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定位,另一手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 2 双手食指自患者两乳头出同时向中心移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 * 注意:定位后掌跟接触患者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成人与儿童按压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
2024/10/8
1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024/10/8
2
第一节 概述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 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终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复苏后综合征 定义为严重的 全身系统性缺 血后多器官功 能障碍或衰竭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脏骤停 典型表现
• 意识突然丧失 • 呼吸停止 • 大动脉搏动消失
复苏监测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呼气末CO2分压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VT,及药物治疗等

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

呼吸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二、病理生理机制
骤停前期
骤停期
复苏期
复苏后期
机体潜在的 疾病及促发 心脏骤停的 因素影响心 肌细胞代谢
心脏骤停引起 血液循环中断 数秒钟内即导 致组织缺氧和 有氧代谢中断
全身缺血延续 胸外按压心排 出量仅为正常 时的30%左右 并随着复苏胸 外按压时间的 延长而下降
主要教学内容
1
概论
2
病理生理机制
3
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一、概 论
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

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电图类型为心室颤动 无脉电活动

心脏骤停后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

及呼吸停止,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
者可获存活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概论
心 心脏性猝死(SCD)指未能预料的 脏 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
性 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不治是心脏性猝死最
死 常见的直接死因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概述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基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

心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护理一、概述(一)心脏骤停的概念心脏骤停一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

(二)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三)临床表现及判断标准(1)意识突然丧失。

(2)大血管搏动(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5)手术患者创面血色变紫,渗血或出血停止。

临床上只要具备前述临床表现中的前两项,即可判断为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

二、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s,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地面或坚实的垫板表面。

(3)暴露胸部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

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为10~12L/min(有氧情况下)。

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起,连续2次。

通气频率8~10次/min.(6)按压和通气比为30:2.(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果未成功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评估时间不超过10s.(三)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1)病人散大的瞳孔缩小。

急重症护理 --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重症护理 --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法。患者仰卧,急救人员将两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肘部
支撑在病人所躺平面上,双手手指放在患者下颌角,一面
使头后仰,一面将下颌角前移,即可打开气道。这种技术
对开放呼吸道非常有效,但急救者容易疲劳,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三)人工呼吸
在人工规律吹气条件下,可使血PaC02达30~40mmHg, PaO2≥75mmHg,SaO2≥90%。
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找到气管,两指
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
脉。
• 3.急救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呼救 在院外通过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呼叫EMSS,院
内呼叫医护人员。拨打电话时应尽量镇静地提供 以下情况:
• (1)发生地点(最好有明显标志); • (2)所发生的紧急事件; • (3)需要急救的人数; • (4)病人目前情况; • (5) 报告人联系电话与姓名。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
急重症护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心博骤停的原因、类型 2.熟悉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 3.掌握心博骤停的临床表现、口对口人 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4.学会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系指心脏突然停搏,心音消失,重要脏器,特别是 脑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以致出现呼吸停止,意识 丧失等一系列症状。心搏骤停后经及时有效的心、 肺、脑复苏措施可存活,否则,会迅速导致死亡。
气管内给药。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前给予患者充分供
氧,操作要迅速,齐备,手法熟练,应在30s内完成,以免停止心肺
复苏时间太长。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编号: 05(第5次课)★课题: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时:2学时★重点难点: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和心肺脑复苏的步骤★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教学目的:1、了解体外心脏电起搏。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表现与诊断;胸外心脏按压术。

3、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第一节心搏骤停一、概念(一)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药物中毒),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二)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二、原因(一)冠心病(二)心肌病变(三)主动脉疾病(四)呼吸停止(五)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六)药物中毒或过敏(七)电击、雷击或溺水(八)麻醉或手术意外(九)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某些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变等。

三、类型(一)心室颤动(室颤)最常见,复苏成功率最高。

(二)心脏停搏(心室静止)(三)心电-机械分离四、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消失或拌有短阵抽搐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二)诊断1、患者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一)CPR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心肺复苏术,简称;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对此所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

1956年Zoll提出的体外电击除颤法,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经实验证实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量,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2)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2)

注意的问题:
(1)对于恢复自主循环(可触到脉搏)的患者,人工呼吸维持在10 ~12次/分,大致每5~6秒给予1次人工通气,约2分钟重新检查1 次脉搏。
(2)心脏骤停最初数分钟内,血中氧合血红蛋白水平还保持一定水 平,心、脑的氧供更多取决于血流降低程度,所以开始胸外按压比 人工通气相对更重要,急救人员应尽可能避免中断胸外按压。
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 (2)除颤器分为单相波型和双相波型。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
能量选择300J—360J;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J— 200J。 (3)电极位置:右侧电极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下区,左侧电极 旋转于患者左乳头侧腋中线处。 (4)电击时要提示在场所有人员不要接触患者身体。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病因
1. 心脏本身的原因 冠心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它如 心肌炎、心肌病 、先心病 、心瓣膜病、心脏传导系 统异常等。
2. 非心脏本身的原因 雷击、触电、低/高温、淹溺 、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药物中毒 、休 克等。
临床表现
在心血管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心脏骤停可分为四期: 前驱期、发病期、心脏骤停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前驱期:此期的表现并非特异性,多数在发病前数天、 数周,甚至数月可出现原有心脏病加重,或疲劳无力等 ,仅能提示发生了心血管病变或原有病情加重,或发生 意外的危险性增大,而不意味着必然要发生心脏骤停。 发病期:即心脏骤停前的心血管改变期,一般不超过1h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心悸、头晕、呼吸困难或长时间心 绞痛等。也可无任何征兆瞬间发生心脏骤停。
2. 呼救
若已确定为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 苏,同时并大声呼叫周围的人协助抢救并及时通知急 救救护系统,如拨打120电话等。
3. 现场心肺复苏即基本生命支持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会判断心脏骤停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

1.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急救护理中的药物使用和设备操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演示:展示心肺脑复苏的步骤和技巧。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操作练习。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心肺脑复苏技巧和准确性。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和急救护理知识的掌握。

二、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2.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

掌握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病、电解质失衡、药物过量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展示:通过图表和案例展示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定义和病因的掌握。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

3.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

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症状、触摸脉搏、检查呼吸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演示:展示心脏骤停的诊断过程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四、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学会心肺脑复苏的技巧。

4.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开始胸外按压等。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应立即招呼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 抢救。
方法:大叫“来人啊!救命啊!”
(3)将病人放置复苏体位
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supine-face
up) 。气道管理和救生呼吸都需要在仰卧位下进行。病
人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4)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Open the Airway and Check Breathing
双人面罩通气法
单人面罩通气法
心脏骤停时实施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超过1秒钟 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每次通气量不要过大,通气量只要产生明显的
胸廓起伏即可, >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面罩要与病人皮肤密封良好,以保障有效通气
心脏骤停时实施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有效气道建立之前,无论单人与双人CPR,均为每 按压胸部30次后,通气两次,即按压与通气之比 是30:2
心脏停搏:就是心房、心室肌完全丧失 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 波可见,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心电机械分离:指心肌虽有电生物活动, 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断续出现间断而弱 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的宽 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
三、心脏呼吸骤停时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 2.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 3.心音消失; 4. 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 头眼偏斜,随之呼吸停止;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紫绀。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 相等;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愿意进行单纯按压CPR吗?
70%愿意进行单纯按压CPR
蔡健Βιβλιοθήκη 单纯胸外按压CPR
可行与否?


早期血液中尚有氧,因循环停止不能被利用。 按压胸廓导致自动通气,可有接近正常的分钟通气 量、PaCO2和PaO2 不作人工呼吸有利于尽快开始胸外按压 对成人患者复苏时,若不愿或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 呼吸,应先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 单纯胸外按压也较无CPR效果好。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系 蔡健
第一节 概述

心脏骤停: 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 到严重的打击,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 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 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蔡健
概述
心脏停博 指各种慢性疾病的晚期于临终前表现的 心搏停止。 猝死: 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 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 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
概 述

心 跳 停 止


4分钟内复苏-----近50%的人救活, 4—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10%可以存活, 超过6分钟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4%,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更小, 12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由最初目击者开始复苏最为有效。
蔡健
时间就是生命!!!
院外死亡率高的原因
最初目击者不懂急救方法 在呼叫救护人员、等待中耽误了时间 最初目击者作出了错误的处理
10
蔡健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性原因(心脏疾病) 冠心病------主要病因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 心肌疾病 主动脉疾病 瓣膜性心脏病 其他
蔡健
Las Vegas: 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 是全世界最高 (74%)
蔡健
Las Vegas 的经验 ◆ 重视 当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都会放 臵心脏除颤仪等急救设施 ◆ 普及 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青年都 要学会急救,复苏知识灌输到了公众
蔡健
What have been done in US

A B C D
Airway 开放气道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Defibrillation 电击除颤
初步ABCD= 基本生命支持(BLS) --《CPR2005国际新指南》

目的在于尽快地恢复氧和血供应脑。 力争呼吸心跳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
蔡健
蔡健
心室静止 常见原因为高血钾,室性自主心律或病 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等。( 小儿心室静止约占78%,室性心 律的发生率<10% )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力。 较难复苏成功
蔡健
电-机械分离

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 EMD

缓慢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 ,QRS波群宽而畸形, 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
*The sequence of BLS :
Assessment
EMS Activation
Airway
Defibrillation
Circulation
Breathing
蔡健
基础生命支持
主要内容:ABCD四个步骤 A 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判定患者有无意识和自主呼吸 呼救 将病人放至适当的体位 畅通呼吸道 1、舌后坠的处理。 2、气道内异物的处理。
蔡健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CPCR)是对心脏停搏病人所 采取的以恢复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为目的的抢救措施。其心肺复苏是基 础,必须争分夺秒,正确施行。
蔡健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 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 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 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 主呼吸,达到恢复复苏和挽救生命的目 的。
蔡健
2、非心源性疾病原因 呼吸停止 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 麻醉和手术意外 意外事件:电击、雷击、溺水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等
蔡健
二、 心脏骤停的类型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类型

心室颤动 心室静止 心电—机械分离
蔡健


心室颤动
蔡健
现场心肺复苏术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10/6/2012
35
蔡健
现场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10/6/2012
36
蔡健
人工呼吸
在用1L气囊时所需容量为1/2或2/3, 而2L气囊时为1/3。 使用低潮气量 的优点是减少胃膨胀的发生率。
蔡健
C 人工循环
机制 1、胸泵理论 2、心泵理论 操作方法 1、体位 2、部位 3、姿势 4、按压频率 5、按压深度 6、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并发症:肋骨或胸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压塞、肺挫 伤、气胸、血胸、肝脾撕裂等

蔡健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机制:胸骨中下1/3加压, 增加胸内压(胸泵)或直接挤压心脏(心泵), 促使血液流向肺部及其他重要脏器 胸泵机制?心泵机制? 何为主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近年主张胸泵学说,总之有效

蔡健
C胸外心脏按压
① 体位 :平卧于硬平面,下肢抬高15度,如病人 是俯卧位的,将其翻正至仰卧位。 ②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③ 按压幅度:用力压:垂直下压4-5 cm ④频率:快速压:100次/min,尽量不间断。 ⑤按压/通气比: 30 : 2(CPR2005) ⑥有效按压的指征:
蔡健
心电-机械分离 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或其他原因引起 的心脏破裂,心包填塞或严重休克等。常 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心脏已 无收缩能力。较难复苏成功 ,为死亡率极 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
蔡健
心跳骤停结局

三种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结局相同:
心室有效循环停止 全身性缺血缺氧


心室颤动值得高度重视:
蔡健
四、心脏骤停的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
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
不要等待静听心音 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 不要等待测血压 ----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蔡健
2000国际CPR指南最新规定


非专业人员 : 无需检查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和无呼吸 即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电除颤 专业人员 : 检查脉搏,同时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等 时间不超过10秒 若不能肯定,应立即行胸外按压
蔡健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
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 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神 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心脏骤停
4分钟内进行BLS, 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 存活率可达40%
蔡健
现代心肺脑复苏术组成
基本生命支持 BLS
Basic Life Support 初期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BLS)或现场急救
高级生命支持 ALS或ACLS
Advance Life Support 二期复苏或加强生命支持(ALS)
持续生命支持 PLS
Prolonged Life Support 后期复苏或长程生命支持(PLS)
蔡健
2005新指南的核心内容

心肌纤维快速不规则 颤动(不同步快速收缩) ECG: QRS波群消失, 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 不规则的颤动波,频 率200~500次/分
蔡健
心室颤动 成人占80%,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缺血,低血钾,药物中毒,触电 早期等等。较易复苏成功
蔡健
心室停顿(心室静止)


ventricular standstill asystole cardiac standstill 心室完全无收缩,ECG无心室激动波,偶见 P波
CPR 三个阶段 ABCD 四步法 第一阶段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 D 体外除颤 第二阶段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继续CPR
D 药物应用
第三阶段 A 气道控制 B 高浓给氧 C 体征评估 D 鉴别预后
蔡健
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
蔡健
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坐位、立 位或卧位) 膈肌下腹部压举法,5次后用手清除异 物。
蔡健
现场心肺复苏术
-开放气道-----
10/6/2012
33
蔡健


B 人工呼吸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
呼出气氧浓度16%, PaO2可达10.7kPa(80mmHg

蔡健
现场心肺复苏术
-闭式按压常见的错误:

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按在胸壁上,易导致肋骨或肋骨软 骨交界处骨折 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导致剑突折断损伤肝脏,向两侧错位易导 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按压力量减弱,达不到4~5cm 冲击式按压、猛压,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美国采用短期学习以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
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班,通过考试后,可获 得CPR培训证书 程
在美国学校里,普遍开设复苏急救常识课
蔡健





心跳呼吸骤停是最紧急事件。心跳一 旦停止,全身血液循环立即停止,脑组 织、心肌组织及全身各脏器缺血、缺氧, 很快出现功能丧失和细胞坏死。一般来 说,心跳停止后出现下列变化: 10Sec----意识丧失 时间就 30Sec----呼吸停止 是生命 60Sec----瞳孔散大固定 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 5Min----脑内ATP枯竭 6Min----脑神经不可逆病理变化 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 停,应在6Min内迅速给予基础生命支持 蔡健 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