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
目的对流动人口中存在的艾滋病问题和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选取本地区的1000例流动人口,对1000例流动人口所存在的艾滋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一定的艾滋病健康预防干预措施,对流动人口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本地区中流动人口所存在的艾滋病问题主要表现为感染人数急剧增加、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贫乏、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增加、艾滋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难度增加四个方面。

同时,经有效健康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1000例流动人口在预防干预后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较提高了25.8%,干预前后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健康干预的方法,这对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和减少艾滋病的感染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标签: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从当前社会的发展格局分析,目前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都在不断的攀升,以此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于此同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和蔓延还呈现着由农村向城市,从吸毒、卖淫等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传播的趋势[1]。

在艾滋病的传播中,由于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和流动性都比较大,以此导致着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成为了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人群。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和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地区的3家工厂、1个农贸市场和2个建筑工地为抽取对象,随机抽取其中的1000例流动人口。

1.2方法首先采取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从文献、网络、医院等方面对当前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中的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流动人口中所呈现的这些艾滋病问题进而采取一定的预防干预措施。

针对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为健康干预的方法,此预防干预措施所采取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的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录像、以课题组专家讲授的方式听取关于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的讲座、下发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的方法,以及在以上三种单一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复合性的干预,此四种方式进行[2]。

健康干预后,对1000例流动人口在预防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分析,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经调查结果分析,流动人口中针对艾滋病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感染人数
急剧增加、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贫乏、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增加、艾滋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难度增加四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流动人口中针对艾滋病的预防干预需要采取以艾滋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录像、讲座、宣传手册,以及复合性干预四种健康干预预防措施。

表1中,在选取的1000例流动人口中,健康干预前,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2.8%,健康干预后,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78.6%,干预前后对比提高了25.8%,以此为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的感染量的减少上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健康干预前后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流动人口的特性出发,在流动人口中,艾滋病与这一人群中存在着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比较贫乏、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增加、艾滋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难度增加四个方面,针对流动人口所实施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也逐渐的成为了医学工作者和卫生组织的当务之急。

受艾滋病特殊性的影响,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传播速度的抑制只能通过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并以艾滋病的健康知识为主体,这也是当前预防艾滋病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3]。

在此次选取的1000例流动人口中,经艾滋病健康知识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健康干预前,1000例流动人口中仅有528人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知晓率仅为52.8%,健康干预后,1000例流动人口中有786人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知晓率为78.6%,干预前后相比较,知晓率提高了25.8%,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从这一数据中显示,艾滋病健康知识预防措施对流动人口提高艾滋病知识,以及在艾滋病的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以艾滋病知識为主体的录像、宣传手册、专家讲座和复合性干预四种健康干预的方法,这不仅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率,还有效的减少了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上的感染和传播率,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1(02):158-160.
[2]农丽萍,何波,李冰等.凭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01):4-7.
[3]课题组.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问题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10(01):5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