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毒 性 肝 炎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声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对在座各位同 学产生误导非柯邵鹏本人意愿。
31
(1)肝脏炎症指标
病理---直接证据
(肉眼、肝穿刺活检)
抽血---间接证据
1.最主要是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
解释: ALT分布:肝>肾>心>肌肉,在肝细胞胞浆内且浓度极高
2.其他: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GT和AKP
病毒性肝炎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柯邵鹏 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科
1
第一部分 概述
2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目前在我 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流最广,危害极 大。国内有近7.18%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者逾1.2亿,其中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3
肝炎,顾名思义,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 肝脏炎症病变。
病理:介绍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 型肝炎
病理生理:介绍黄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出血
13
第四部分 临床表现
14
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
各种肝炎临床表现:乏力、消化道症状、部分 病人有黄疸
临床分型:急性肝炎(黄疸型及无黄疸型)、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功 能衰竭)、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21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因:主要见于HBV、HCV和HDV感染。目前尚 无HAV和HEV所致慢性肝炎的证据
特点:反复发作性,而非持续性。发病间歇期 病人可无明显症状
慢性的机会: HBV---婴幼儿期感染:近90%转为慢性
成年人感染:85%以上可痊愈,仅约10% 转为慢性
HCV---30%~50%转为慢性,有报道可达70%

病毒性肝炎课件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课件ppt课件

最新课件
36
❖1. 乙肝病人能否生育?
❖ 可以生育.
❖ 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且稳定, 妻子又有保护性抗体(抗-HBs),是可以生育 的。
❖ 女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其新 生儿出生时呈表面抗原阳性者占5%~7%,可 能是经胎盘传播的。如在妊娠后期患病,胎 儿及新生儿的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20%~ 30%。要注意以下处理:
最新课件
7
三、发病情况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2.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 3.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4.每年近 30万人 死于肝炎或肝癌。
最新课件
8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
❖ 症状: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
❖ 体征:黄疸、肝大、脾肿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 水等
对乙肝已有免疫力
HBsAb +
HBeAb +
HBcAb +
最新课件
20
HBsAg HBeAg -
HBsAg HBeAg -
HBsAb HBeAb + HBcAb +
既往感染
单独抗HBc阳性 不是传染性的指标
HBsAb HBeAb HBcAb +
但需注意 隐匿性慢性乙肝 (HBV DNA阳性)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7
❖ 怀孕期处理: 从孕妇孕 28 周以后开始的, 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使用抗病毒药物,肌 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新生儿处理: 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 生后立即注射HBIG100~200IU, 3天后接种乙 肝疫苗10微克,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6 个月时再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95%以上.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24岁结婚育2女配偶健护理检查?t36c19次分?bp11080mmhg?身高170cm体重65kg?随机血糖60mmoll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清淡饮食氯化钠淡饮食氯化钠250ml250ml还原型谷胱甘还原型谷胱甘肽肽1200mg1200mg葡萄糖葡萄糖250ml250ml肝水解肽肝水解肽500mg500mg葡萄糖葡萄糖250ml250ml甘草甜素甘草甜素60ml60ml静静脉输入脉输入治疗措施治疗措施辅助检查血常觃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甲功三项凝血全套乙肝dna测定
• 三、焦虑:与患者对知识缺乏,治疗时间漫长有
关 • 目标: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 • 1.耐心为病人解答疑难问题,给予安慰、理解,使
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2.讲解有关乙肝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以及了解
肝炎的诱发因素及预防等,以使患者减少复发次 数,提高生活质量。 • 效果评价:目标达到
25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细胞介导细胞毒也可破坏肝细胞。
15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由于慢性HBV抗原持续存在,机体产生对 应的抗体,循环中免疫复合物不断形成, 沉积于器官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激活补 体和趋化炎症细胞趋化,引起关节炎、血 管炎、肾小球肾炎等肝外表现,造成肝细 胞的损害。
16
乙肝的致病特点
免疫系统
乙肝 病毒
人体
3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的指导 如吗啡、巴比妥类、氯丙嗪等
对肝脏有损害,应禁止使用。告诉患者在外购买药物时在
医师指导下应用。
34
自我管理
1 、 胆盐沉积时皮肤瘙痒,嘱患者勿抓伤皮肤 ,用温水擦浴。
2 、 防止并发症,避免受凉、感冒,预防劳累 ,保持大便通畅,严密观察出血倾向,如: 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便血等。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PPT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PPT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 免过度饮酒和刺激性食品。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 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家庭护理
家庭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生活用品和餐具进行消毒处理。
预防交叉感染
家庭成员中如有肝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个人卫 生用品、分餐制等。
预警与应对
针对疫情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 扩散和蔓延。
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改进和调整
1 2
创新防控技术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防控技术,提高病毒性肝炎 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调整防控策略
根据疫情变化和防控实践,不断调整和优化防控 策略,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S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病毒性肝炎的康复与护理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管理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CHAPTER
定义和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 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谢谢
THANKS
05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管理
CHAPTER
预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预防策略
根据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措施。
实施预防策略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等方式,推动预防策略的实施,提高公众 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IgM为近期感染和标志(8-12周) ----IgG为过去感染的标志(长期存在) 6、一般只有急性感染或无症状感染,而无慢性感染 7、可终生免疫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9
二、HBV
1963年Blumberg
• 三种病毒颗粒:小球形、柱形、
大球形(Dane)—完整HBV。
• 42 nm,有囊膜(HBsAg),核心
pre-S1
pre-S1蛋白
pre-S2
pre-S2蛋白
S
HBsAg
pre-C
HBeAg
C
HBcAg
P
DNAP
X
HBxAg
pre-c X
HBsAg
pre-S2 pre-S1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11
2、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HBeAg HBcAg Pre S1 Pre S2
HBsAb (抗-HBs) HBeAb (抗-HBe) HBcAb (抗-HBc ) 抗Pre S1 抗Pre S2
1、基因组:单股环状闭合负链RNA、 HDV-RNA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
2、核衣壳:HDVAg。 3、包膜:HBsAg。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22
4、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 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才能复制、 表达及引起肝损害。
5、HDV抗原抗体系统:
(1)HDVAg是唯一的一种抗原成分, 为HDV感染的直接证据;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18
• 2、HCV抗原抗体系统:HCVAg阳性表示
HCV感染,抗-HCV阳性不是保护性抗体, 是感染标志。
• 3、HCV基因型:目前分为6个基因型,中

丙型病毒性肝炎幻灯片课件

丙型病毒性肝炎幻灯片课件
8
五:影像学检查
•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B超、 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B超、 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
脏或脾脏轻度增大。 •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B超、 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
呈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 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
17
5
三: 实验室检查
•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 局部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局部慢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
• 血清抗-HCV阳性。 • 血清HCV RNA阳性。
6
四: 组织病理学检查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 织学特征包括: a) 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即单个核细胞 浸润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 b)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c) 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 d) 常见界面性炎症。
7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界面炎、
汇管区淋巴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胆管 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叶内肝细胞 脂肪变性、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的根底上 出现肝纤维化及小叶构造的改变,即假小 叶形成。
疼痛或不适等。 • 局部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 局部患者可无明显病症和体征。
4
• 3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或不适等。
•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急性重型:急黄肝,起病15天至24周出 现重肝表现者。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
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 者,称为腹水型。
慢性重型: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
肝炎、肝硬化或HBsAg携带史者;或有慢性
肝病辅助诊 断依据;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
炎等。
2020/12/10
14
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
3.季节分布:甲肝以秋、冬季节为发病高 峰;乙肝为慢行经过,无明显季节性。
4.地理分布:甲肝地理分布不明显;乙肝
按流行的严重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种流行地
区。中国处于高度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为8%—20%。
2020/12/10
10
三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HAV 30(15-45)日 HBV 70(30-180)日 HCV 50(15-150)日 HDV 70(30-180)日 HEV 40(10-75)日
2020/12/10
3
(一)传染源:
1.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粪便排出病原 体。(甲型)
2.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从血液和体液排 出病原体。(乙型)
注: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 者未见报道。
2020/12/10
4
(二)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为甲肝病毒(HAV)的主要传播途径。
2.乙肝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
③ 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 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 等)均可传播HBV。
2020/12/10
6
④ 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
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 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 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 触者的体内。
⑤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 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 HBV。
2020/12/10
16
重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
出血 继发感染 肝肾综合征 肝性脑病等
2020/12/10
17
四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 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 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的发生,从 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2020/12/10
20
五预 防
1、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2、保持积极的心态与乐观的情绪,坚定 战胜疾病的信心;
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识, 养成并坚持良好、科学的生活规律;
2020/12/10
21
4、合理调配营养与食疗,忌烟酒,少食油 腻之物,避免便秘;
5、注意起居和个人卫生,根据气温增减衣 服,积极预防各种感染;
2020/12/10
11
(二)急性肝炎
病程:<6月;
急性起病,HBV,HCV多不发热。 全身中毒症状:主要为乏力,嗜睡。 消化道症状突出: 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 腹胀、肝区痛等。
Hale Waihona Puke 体征:①巩膜皮肤黄染;(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 痒,心动过缓等表现)②肝肿大,叩压痛;③脾肿大 (约占30%左右)。
病毒性肝炎
2020/12/10
——甲 、乙 型 肝 炎
1
一概 念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 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病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 肝功能异常。
主要分型:甲,乙,丙,丁,戊等型。
2020/12/10
2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与免疫力
流行特征
①极度乏力;
②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频繁恶心、 呕吐及顽固呃逆;
③黄疸迅速进行性加深;(每天上升 > 1mg)
④出血倾向严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
2020/12/10
15
⑤ PT时间明显延长。
⑥腹胀明显,腹水;后期可出现肝肾综 合征;
⑦肝浊音界缩小;
⑧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⑨酶—胆分离;
化验:肝功能异常
2020/12/10
12
(三)慢性肝炎
1.病程超过半年;
2.原有病史,同一病原再引起;
3.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史,但肝 活检符合或综合分析。
2020/12/10
13
(四) 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急黄肝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
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 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40%者。
2020/12/10
18
1.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 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 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 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 抗病毒治疗。
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
2020/12/10
19
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
1、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怒则伤肝”,要 保持愉快心情;
乙肝: 感染者年龄高峰:低发病区:20~40岁, 高发病区:4~8岁,男女感染率相近, 但发病者男多于女,感染时年龄 越小, 越易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慢性HBV 携带状态(免疫耐受)。
2020/12/10
9
(四) 流行特征
1.散发性发病:甲肝、乙肝均以散发性发 病为主。
2.流行爆发:主要由水和食物传播所致。 (水,食物污染)
2、病毒活动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 转氨酶不升高时才能适当活动;
3、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针对 自己的病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 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 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
4、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 为主。
2020/12/10
7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 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 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 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 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
2020/12/10
8
(三)易感与免疫力
甲肝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 持久.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 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 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 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020/12/10
5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 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 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 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定期复查肝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