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显微及色谱法鉴别
白及的性状与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白及的性状与薄层色谱鉴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f82f0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0.png)
白及的性状与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贠玉伟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7(036)008
【摘要】作者通过2016年金昌市药检中心承检的46批次白及的检验,其方法采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结合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经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在性状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在薄层色谱鉴别中,伪品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未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从而将两者予以区分.
【总页数】2页(P137,139)
【作者】贠玉伟
【作者单位】金昌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金昌 7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河北安国市场砂仁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及微性状鉴别研究 [J], 侯芳洁;郭利霄;宋军娜;张丹;郑开颜;郑玉光;王乾
2.基于多息薄层色谱法的黄甲软肝颗粒的鉴别研究 [J], 王宗权;黄朝情;黄志辉;高进;张丽丽;张保献;滕利荣
3.水黄连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J], 徐晓芳;石玉梅;舒娟;王元辉
4.蒙药照山白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J], 刘娜;红霞;郝美玲
5.基于薄层色谱的枳实与其混伪品鉴别研究 [J], 袁汉文;李琳;吕梦颖;罗江溢;刘杨;彭彩云;王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鉴定法的原理及应用
![中药鉴定法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20605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2.png)
中药鉴定法的原理及应用1. 背景介绍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在中药应用和研究中,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
中药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中药材的质量、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过程。
本文将对中药鉴定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2. 中药鉴定法的原理中药鉴定法主要依据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效等方面进行鉴定。
常用的中药鉴定法包括显微鉴定、色谱法、质谱法和生物学鉴定等。
以下是这些鉴定方法的原理:2.1 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植物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和细胞器等特征来进行鉴别。
显微鉴定可以通过比较各部位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判断是否为真品。
2.2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化学物质的常用方法。
在中药鉴定中,色谱法常用于分离和测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2.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测量物质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的方法。
质谱法在中药鉴定中常用于检测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并通过对质谱图进行比对和分析来进行鉴定。
2.4 生物学鉴定生物学鉴定是指通过观察和记录中药植物的生长特点、植株形态、花果特征、种子形态、花粉形态等来进行鉴定。
生物学鉴定通常用于判断中药植物的种属和品种。
3. 中药鉴定法的应用中药鉴定法在中药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3.1 中药质量评价中药鉴定法可以通过对中药的成分、形态和性状等进行检测,评价中药的质量,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3.2 中药真伪鉴定中药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的中药产品,中药鉴定法可以通过对中药的成分和特征进行检测,鉴别中药的真伪。
3.3 中药种属鉴定中药鉴定法对于进行中药物种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植物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比对,可以准确判断中药的种属。
白及的研究概况汇总
![白及的研究概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474e89ff121dd36a32d8275.png)
白及的研究概况摘要:白及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随着白及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白及更加广泛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就近年来从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概述,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及;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药理作用白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2010版药典规定其来源为兰科植物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及除作为药用外,还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并且在护肤化妆品,酿酒中亦广泛应用。
本文对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方法、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概述,尤其是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及快速繁殖技术,期待能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白及的生物学特性白及属为亚洲特有属,共有六种,我国有4种,分别为华白及、小白及、白及、黄花白及。
白及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
茎粗壮,劲直。
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几步收成鞘并抱茎。
花序具-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
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6]。
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2]陈谦海.贵州植物志(第十卷)[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八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陈娅娅[7]在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中发现白及3 月份出苗,4月份进入了开花期,5月至7月为植株的结实期。
并且此阶段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地上部分生长迅速,至7月下旬地上部分不在变化。
8月下旬植株进入倒苗期,地下部分生长缓慢直到10 月植株完全倒苗,倒苗后块茎则不再生长,所以白及采挖一般在倒苗的前后时期。
王彩霞等[4]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白及的繁育系统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因为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花药始终高于柱头,而且花粉由粘性物质聚结成团无法散落至柱头,因此自然条件下的单花自交受到限制。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2f340ab14e852459fb57de.png)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白及的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2-(对羟基苄基)-3-甲氧基联苄(1)、shancigusin B(2)、shanciguol(3)、arundinan(4)、3′,5-二羟基-2,4-二(对-羟基苄基)-3-甲氧基联苄(5)、arundin(6)、3,3′-二羟基-2-(4-羟基苄基)-5-甲氧基联苄(7)、3,3′-二羟基-2′,6′-二(对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8)、7-羟基-2,4-二甲氧基菲(9)、bleformin B(10)、nudol(11)、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12)、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3)、bleformin D(14)、4,4′-二甲氧基-9,10-二氢-[6,1′-联菲]-2,2′,7,7′-四醇(15)、gymconopin C(16)、(2,3-反式)-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10-甲氧基-2,3,4,5-四氢菲[2,1-b]呋喃-7-醇(17)、shanciol(18)。
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联苄类化合物,化合物2~6,9,15~18为首次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标签:白及;化学成分;联苄类;菲类;二氢菲类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uber of Bletilla striataMA Xian-jie,CUI Bao-song,HAN Shao-wei,LI Shua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Medicines,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50,China)[Abstract] Eigh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Ac soluble fr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such as silica gel,ODS,Sephadex LH-20,RP-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s 5-hydroxy-2-(p-hydroxybenzyl)- 3- methoxybibenzyl(1),shancigusins B(2),shanciguol(3),arundinan(4),3′,5-dihydroxy-2,4-di(p-hydroxybenzyl)-3-methoxybibenzyl(5),arundin(6),3,3′-dihydroxy-2-(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7),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8),7-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ene(9),bleformin B(10),nudol(11),3,7-di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ene(12),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threne (13),bleformin D(14),4,4′-dimethoxy-9,10-dyhydro-[6,1′-biphenanthrene]-2,2′,7,7′-tetraol(15),gymconopin C(16),(2,3-tran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10-methoxy-2,3,4,5-tetrahydro-phenanthro[2,1-b]furan-7-ol(17),shanciol(18). Among them,compound 1 was a new compound,Compounds 2-6,9,15-18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Key words] Bletilla striata;chemical constituents;bibenzyls;phenanthrenes;dihydrophenanthrenes中藥白及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的干燥块茎,其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皴裂[1]。
白及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白及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983850b52acfc789ebc9b5.png)
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白及
1.2 汉语拼音:Baiji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甲醇、水、乙醚、白及对照药材、环己烷、乙酸乙酯、硫酸、乙醇。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超声波处理器、回流装置、水浴锅、硅胶G薄层板、紫外光灯、烘箱、马福炉。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乙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min。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5.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400mg/kg。
中药白及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白及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6d68000740be1e650e9a6b.png)
岛津 LC - 10AT 液相色谱仪 ,SPD - 10AV 检测 器 ,岛津 Class - VP 色谱工作站 ; SK250H 超声波清 洗器 (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对照品 :大黄 素甲醚 (758 - 9301)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供 。甲醇为色谱纯 ( Fisher Chemicals) ,水为超纯水 , 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 212 方法与结果 21211 色谱条件
1 白级对照药材 2. 白及样品 图 1 白及的薄层色谱图
2 含量测定 211 仪器与试药
基金项目《: 中国药典》2005 年版 2065 项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李及 ,女 ,1971 年生 ;主管中药师 ;研究方向 :中药材及中成药的质量标准研究 。
·58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28 卷
4 韩广轩 、王新 、顾正兵等 1 中药白及中一新的联苄化合 物[J ]1 药学学报 ,2002 ,37 (3) :194 - 195
5 韩广轩 、王立新 、张卫东等 1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 Ⅱ) [J ]1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2002 ,23 (9) :1029 - 1031
6 韩广轩 、王立新 、张卫东等 1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 Ⅰ) [J ]1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2002 ,23 (4) :443 - 4451 (收稿日期 :2005201217)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M]1 一部 1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176 - 77
2 肖培根 、李大鹏 、杨世林等 1 新编中药志 [M]1 北京 :化学 工业出版社 ,20021316 - 322
3 徐国钧 、何宏贤 、徐珞珊等 1 中国药材学 (上) [M]1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1692 - 695
白及药材掺伪的快速鉴别
![白及药材掺伪的快速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b57ef0cb9ec3d5bbfd0a748d.png)
2 . 2 . 4 . 1 白及对照药材 的粉末显微特征 取 白及对照药 材粉 末置 显微 镜下 观察… : 本 品粉末淡 黄 白 色。①表皮细胞 表面 观垂 周 壁波 状弯 曲, 略增 厚 , 木化 , 孔 沟 明
年度在襄 阳市辖 区 内进 行 中药 饮 品 日常监 督抽 验 时 , 共抽 验 白
关键词 : 白及 ; 知母 ; 鉴 别
中图分类 号 : R 2 8 2 .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7 0 4 ( 2 0 1 3 ) 0 7— 0 0 8 0- 0 1
2 . 2 . 4 对 照药材 的显微 特征
白及 为常用中药材 , 系兰科植 物 白及 的干燥块 茎。 白及 苦 , 甘, 温, 具有 收敛 止血 , 消肿生 肌 的功效 。我所 药 品检测 车 2 0 1 2
B K— L E D型显微镜 成像 系统。 白及 对照药 材 ( 中国食 品药 品检定研究 院, 批号: 1 2 1 2 6 2 ) ; 知母 对 照 药材 ( 中 国食 品药 品检
定研究院 , 批号 : 1 2 1 0 7 0 ) , 三批 样 品均来 源于药 品检测 车 日常 监
色。①黏液 细胞含有 草酸钙 针 晶成 束或 散在 , 针晶长 3 6一 l l 0 1  ̄ m 。②纤维细长 , 壁稍厚 , 木化, 纹孔稀疏。③木化厚壁细胞
3 讨论
本品呈不规则类 圆形 的厚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色, 可见 少量残存的黄棕色叶基纤维和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切面黄
白色至黄色 ; 气微, 味微甜 , 略苦 , 嚼之带粘性 。见 图 1— 2 。 2 . 2 . 3 抽检样 品的性状特征
根据其 显微特征 , 我们 对 白及 和知母 对照药 材 , 以及抽验 的 三批 白及样品进行 了显 微 鉴别 。结果 表 明 : 白及药 材具 表皮 细 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 曲 , 较多, 略增 厚 , 木化 , 孔沟 明显 。草酸
一种鉴别三种药用白及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鉴别三种药用白及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6a8232b0c22590103029d94.png)
专利名称:一种鉴别三种药用白及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邓辉,陈乃富,韩邦兴,王广林,孙传伯
申请号:CN201610931276.0
申请日:20161031
公开号:CN106501422A
公开日:
201703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三种药用白及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多糖提取,多糖纯化,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未知种类白及的鉴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通过白及主要药效成分‑白及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来有效区分和鉴别三种药用白及,能弥补中国药典2015版设定的白及鉴定方法的不足,因为后者是利用硅胶薄层点样层析的出现目的斑点的来作为其质量评价和判断标准,是一种单一的信息反馈,制假者利用检测方法的漏洞可以造假,而本方法更贴近化学组分的本质,是更精细的信息,制假者几乎无法仿制或仿制成本昂贵。
申请人:皖西学院
地址:237010 安徽省六安市云路桥西月亮岛
国籍:CN
代理机构: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丁瑞瑞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药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f03f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b.png)
中药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作者:刘想晴单圣男程旺兴骆莉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3年第09期【摘要】目的:建立白及電化学指纹图谱,对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进行鉴别研究,为其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Belousov-Zhabotinski(B-Z)振荡反应研究白及及其伪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以BrO-3+H++Ce4++丙二酸为震荡体系,考查温度、转速、加入量等条件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最佳测定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600 r/min、白及粉末加入量0.1000 g。
结果: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相差较大。
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的峰形、振荡寿命、振荡周期及诱导时间等特征参数可以作为白及与其伪品“水白及”的有效鉴别依据。
【关键词】白及;混伪品;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中图分类号】R28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8-0040-05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8.zgmzmjyyzz202318008Study on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of Bletillae Rhizoma and Its Conterfeits “shuibaiji”LIU Xingqing DAN Shennan CHENG Wangxing LUO Lili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u 241000, China;2.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ChinaAbstract:Objective An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of Bletillae Rhizoma. To analyze and identify Bletillae Rhizoma and Its conterfeits “shuibaiji”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suring its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Methods The technique of Belousov-Zhabotinski (B-Z) oscillating reaction was used. BrO-3+H++Ce4++malonic acid was used as the shock system, 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otational speed and addition amount on the fingerpri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emperature 310 K, speed 600 r /min, the amount of Bletillae Rhizoma added 0.1000 g.Results The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s of Bletillae Rhizoma and its conterfeits “shuibaiji”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Conclusion The peak shape,oscillation life, oscillation period, induction tim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fingerprint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Bletillae Rhizoma and its conterfeits “shuibaiji”.Keywords:Bletillae Rhizoma; Conterfeits; Electrochemic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中药白及源于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白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白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a0619c84254b35eefd34fe.png)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
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粉末淡黄白色。
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μm。
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
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Um。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2.2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lO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中药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ae11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e.png)
中药鉴定方法中药鉴定方法是确定中药品质的重要方法。
中药鉴定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鉴定、生化鉴定等。
不同的鉴定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中药鉴定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外观鉴定法外观鉴定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直观的鉴定方法。
外观鉴定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形态、色泽、气味、味道等特征进行判断。
外观鉴定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现场鉴定。
但是,外观鉴定法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外观特征受气候、地域、种植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二、显微鉴定法显微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鉴定方法。
显微鉴定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来鉴定。
显微鉴定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观察到药材的微观结构,可以确定药材的科属和品种,容易鉴定一些相似性很高的中药。
但是,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显微镜和相关设备,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显微鉴定法也需要进行处理和制片,比较费时费力。
三、色谱鉴定法色谱鉴定法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一种中药鉴定方法。
色谱鉴定法主要是通过分离、识别、定量分析中药中的有效化学成分。
常用的色谱鉴定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色谱鉴定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适用于微量成分的分析和鉴定。
但是,色谱鉴定法需要较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不适用于现场鉴定。
四、生化鉴定法生化鉴定法是基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通过鉴定中药中的DNA、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挥发油、药效成分等低分子物质进行鉴定。
生化鉴定法的主要优点是准确性高,可以对中药的物种、产地、真假、掺杂等问题进行准确鉴定。
但是,生化鉴定法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和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高额的成本。
综上所述,不同的中药鉴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鉴定,使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白及
![白及](https://img.taocdn.com/s3/m/0a63440b16fc700abb68fc66.png)
白及是兰科白及属的一种。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
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约5厘米,由3枚萼片、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组成;唇瓣3裂,上面有纵褶片;雄蕊与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顶端有一个花药,前上方有一个柱头凹穴。
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如鸡头状,富粘性,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
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
白及,多年生草本,高15-70cm。
根茎(或称假鳞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
茎直立。
叶片3-5,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花序轴长4-12cm;苞片披针形,长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3-4cm;萼片和花瓣等长,狭长圆形,长2.8-3cm;唇瓣倒卵形,长2.3-2.8cm,白色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
蒴果圆柱形,长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
花期4-5月。
果期7-9月.植物属性白及图片欣赏(16张) 【学名】:Bletilla striata (Thunb.exA.Murray)Rchb.f. 【英文名】:Bletilla 【科名】:兰科Orchidaceae 【异名】: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
【地理分布】:产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等地,生林下阴湿处或山坡草丛中;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2be1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f.png)
《白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引言白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及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相关进展。
二、白及的化学成分白及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黄酮、生物碱、挥发油等。
其中,多糖是白及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此外,白及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儿茶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
同时,白及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医药、保健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1. 免疫调节作用:白及中的多糖成分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抗肿瘤作用:白及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3. 抗氧化作用:白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4. 抗炎作用:白及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对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白及的生物活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白及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
此外,白及还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抗衰老、保肝等作用,为白及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五、结论白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白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白及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还可以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白及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GC-YL-10390白及检验操作规程
![GC-YL-10390白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eb5e8c49649b6648d747ce.png)
【检查】
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等。
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仪器:粉碎机、药筛、分析天平、坩埚、箱式电阻炉等。
方法:取供试品2~3g,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计算公式:
W1-W0
总灰分% =×100%
计算公式:
W样+W0-W1
样品含水量% =×100%
式中:
W0----------------------------称量瓶的重量(g)。
W1---------------------------称量瓶与样品的重量(g)。
W样---------------------------样品的重量(g)。
总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数显恒温水浴锅等。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3nmo理论板数按1,4-二[4-(葡萄糖氧)节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中药白鲜皮性状显微色谱法鉴别
![中药白鲜皮性状显微色谱法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6dcc2828b90d6c85ec3ac6f2.png)
中药白鲜皮性状显微色谱法鉴别【来源】中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和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我院新购进一批中药白鲜皮,依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鉴别真伪优劣如下【性状鉴别】本品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
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和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
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
有羊膻气,味微苦。
切制成中药饮片后,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
切面类白色,略呈层片状。
有羊膻气,味微苦。
见下图:、【显微鉴别】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纤维单个散在,梭型,壁厚【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
理论板数以梣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对照品梣酮、黄柏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lml含梣酮70ug、黄柏酮113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白鲜皮粗粉(过四号筛)约l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梣酮不得少于0.050%,黄柏酮不得少于0.15%。
对照品色谱图,见下图:供试品白鲜皮色谱图,见下图:结论性状鉴别符合规定显微鉴别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含梣酮0.091%,黄柏酮0.38% 符合规定本批中药白鲜皮为优质真品。
白及与其混淆品
![白及与其混淆品](https://img.taocdn.com/s3/m/3fbe9739312b3169a451a4ca.png)
白及与其混淆品、伪品的生药学对比研究【摘要】: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除药用外,还可作庭院观赏植物,并在护肤化妆品,高级卷烟烟蒂胶,工业上的糊料、浆丝绸、浆纱或作涂料等原料以及酿酒等中广泛应用。
由于白及为依靠野生资源的中药材,用途广,需求量大,资源紧缺,市场价格逐年上升。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出现了多种白及的混淆品、伪品,且有的基源不清,由于其外观性状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于识别。
另据调查,市场上流通的“水白及”在云南省资源丰富,当地广泛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与白及的临床功效有异,由于名称上的混乱,使得市场上出现同名异物。
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白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多种白及混淆品、伪品的调查,及“水白及”的来源地追踪调查,并进行基源鉴定及生药学对比研究,为当前中药材市场白及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澄清混乱,保证药材品质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了白及及其混淆品、伪品的调查,明确了当前市场流通的白及混淆品、伪品主要有“水白及”,另有黄精、玉竹、射干等充伪现象,首次对“水白及”的主要来源地进行了实地追踪调查,鉴定基源,弄清了“水白及”的基源植物主要有紫花美冠兰Eulophia.spectabilis (Dennst.) Suresh、毛梗兰Eriodes barbata (Lindl.) Rolfe,这两种植物在白及的伪品中尚属首次报道。
2进行了白及正品与其混淆品、伪品的生药学对比鉴别,找出了其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上的区别点。
2.1原植物方面,主要从叶子的形状、是否具关节,花粉团的质地,花的形状、大小及颜色,花序轴及花梗是否被毛进行鉴定。
2.2药材性状方面,主要从块茎是否有爪状分枝、表面的环节纹点、须根痕,质地,味等方面进行鉴别。
白及与伪品白及的鉴别
![白及与伪品白及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a0307b4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3.png)
白及与伪品白及的鉴别
黄群莲;熊军;王玲;贺勇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9(18)20
【摘要】目的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方法采用饮片的传统外观特征鉴别方法和药典规定的理化鉴别法.结果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在颜色、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理化鉴别显示两者在薄层色谱的不同位置呈现不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应杜绝伪品白及的混淆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总页数】1页(P73-73)
【作者】黄群莲;熊军;王玲;贺勇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四川,泸州,646000;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四川,成都,610075;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R282.71
【相关文献】
1.白及研究进展与伪品鉴别 [J], 鞠康;赵鑫磊
2.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J], 鄢玉芬;李峰庆;刘珈羽;郭换;陈鸿平;刘友平
3.白及与伪品"水白及"的对比鉴别 [J], 朱樵苏; 段营辉; 黄澜; 陈惠玲; 李玲玲
4.白及与2种混伪品的对比鉴别研究 [J], 朱新焰; 王家金; 季鹏章; 张彬若; 杨竹雅;
张智慧; 丛琨; 孙信梅; 曾彪; 石亚娜; 钱均祥
5.市售白及与三种混伪品的对比鉴别 [J], 翟萌;马逾英;郑光雅;金丽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及显微及色谱法鉴别
白及,中药名,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 Thunb.)Reichb. f . 的干燥块茎。
临床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白及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可以滋润、美白肌肤,让肌肤光滑如玉。
白及显微鉴别白及粉末置于显微镜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µm。
纤维成束,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圖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
梯纹导管多见、也有具緣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
糊化淀粉粒团块。
白
及
表
皮
细
胞
白
及
草
酸
钙
针
晶
束
存
在
于
大
的
粘
液
细
胞
中
白
及
草酸
钙针晶束
白及纤维束
胞
白
及
纤
维
周
围
的
硅
质
块
细管
白
及
梯
纹
导
糊
化
淀
粉
粒
团
块
白及薄层色谱鉴别
取白及和白及对照药材各2g ,粉碎,适当方法提取,制成供试品和对照药材溶液。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 白及对照药材 2-4白及
白及粘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