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46366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提高体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原则3. 运动营养与健康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
2. 教学难点: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原则,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心得,分享运动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4. 运动营养与健康:讲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来提高身体素质。
5.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6. 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讲解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关注运动营养与健康。
10.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运动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程时长:1学期(16周)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和好处。
3. 学习运动技能和基本体育知识。
4. 掌握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
2. 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4.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5. 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
2. 实践:安排体育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 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运动项目和健康饮食的效果。
课程安排:第一周: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1. 体育和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2. 体育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周: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1.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1. 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四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1. 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五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1. 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2. 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六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1. 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2. 健康饮食的具体实践。
第七周:生活习惯的养成1. 规律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养成。
第八周:生活习惯的养成1. 锻炼和运动的习惯养成。
2. 户外活动和阳光的重要性。
第九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领导技能的培养方法。
第十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1. 团队协作的案例分析。
2. 领导技能的实践和发展。
第十一周:复习和总结1. 复习之前的内容。
2. 总结课程收获和思考。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课堂参与: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能力。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健身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运动营养与健康5. 心理健康与运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健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与运动等内容。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运动损伤的预防经验,探讨运动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整理笔记。
2. 制定个人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3. 观察身边的同学或家人,了解他们的运动损伤经历,思考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4. 调查身边的同学或家人,了解他们的运动饮食习惯,思考如何做到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平衡。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能力。
4. 学生对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的了解。
5.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材。
2. 课件:体育与健康相关课件。
3. 视频:体育锻炼方法与技巧的视频。
4. 实物:运动器材、运动损伤的样本等。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 演示法:展示体育锻炼方法与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5.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营养与健康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营养与健康,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兴趣。
2. 基本理论知识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5. 运动心理素质的培养:讨论运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运动心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运动损伤处理视频,直观地展示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参考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参考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1 体育的概念与功能1.2 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3 体育与健康的相互关系1.4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2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2.3 运动与能量代谢2.4 运动与心肺功能第三章:运动损伤与预防3.1 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原因3.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3.4 安全运动的理念与实践第四章:运动营养与健康4.1 营养基础知识4.2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4.3 运动营养补充的原则与方法4.4 健康饮食的实践与指导第五章:运动心理与健康5.1 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5.2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5.3 运动心理辅导与训练的方法5.4 运动心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第六章: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6.1 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6.2 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6.3 运动训练方法的原则与分类6.4 运动技术的实践与提高第七章: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组织与管理7.1 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与实施7.2 运动比赛的组织与运营7.3 运动团队管理与领导力7.4 运动训练与比赛的评价与反馈第八章:体育教学方法与实践8.1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目标8.2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8.3 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8.4 创新性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第九章:体育与健康教育9.1 体育教育的概念与目标9.2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方法9.3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9.4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践案例分析第十章:体育与健康的未来发展10.1 体育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10.2 健康中国战略与体育的角色10.3 科技在体育与健康领域的应用10.4 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第十一章:运动与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11.1 慢性病的特点与影响11.2 运动在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11.3 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指导11.4 运动与慢性病的实证研究第十二章:女性体育与健康12.1 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12.2 女性体育健康问题的特殊性12.3 女性体育活动的推荐与实践12.4 女性体育与健康的的社会支持与政策第十三章:老年体育与健康13.1 老年人体生理特点与运动13.2 老年体育活动的类型与推荐13.3 老年体育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处理13.4 老年体育与健康的社会支持与政策第十四章: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14.1 特殊人群的定义与特点14.2 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14.3 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案例分析14.4 特殊人群体育与健康的政策与支持第十五章:体育与健康的国际视角15.1 国际体育健康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5.2 国际体育健康政策的比较与分析15.3 国际体育健康领域的合作与交流15.4 中国体育健康发展的国际定位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的概念与功能,以及体育与健康的相互关系。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
4. 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
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 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
4.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运动和健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介绍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向学生介绍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好处。
3. 教授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六个方面,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避免有害的生活习惯等。
4. 讨论和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包括每天的饮食、
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安排。
5. 演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健康饮食的制作、日常运动项目的练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生活的好处。
6. 总结和展望: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健康生活,鼓励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评估:
1.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2. 学生制定的个人健康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问答练习的成果。
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完整版

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案例评选教案设计课题: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单位:河南省临颍县三家店镇一中作者:吴根跃邮编:462600课题: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全体学生中学学科:体育2、课时:13、老师课前准备:A、多媒体网络教室(与互联网相连)以及投影设备B、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C、教学的PPT课件D、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的资料备好课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第三阶段第一篇健身篇A健身知识章的第一节---体育锻炼与健康。
本节课主要讲述:1、什么是健康?健康有三个组成部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2、体育锻炼与疾病的预防;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预防疾病。
如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身体适应能力,有助于病愈后的康复等。
主要内容就这么多,如果老师只是泛泛的说,学生根本无心听、无心记,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不理解,记得快忘得也快,起不到上理论知识课的作用;但是初中学生对玩电脑是情有独钟,所以本节课我想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电脑室中上课,让学生在有兴趣的电脑活动中获得我要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健康的概念以及体育锻炼与预防疾病的关系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3、学生通过学习能加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
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步骤:(1)创设问题的情境(2)选择与确定问题(3)讨论与提出假设(4)实践与寻求结果(5)验证与得出结论五环节教学法即导学---自学---展示---探究---总结。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1.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1.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理论素养。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体育理论知识2.1.1 体育的含义与功能:介绍体育的定义、类别、功能及其在人生各个阶段的作用。
2.1.2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讲解科学锻炼的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2.1.3 运动营养与运动损伤:介绍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2 健康理论知识2.2.1 健康观念与现代健康观:阐述健康观念的演变、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2.2.2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健康行为的特点及其养成。
2.2.3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压力管理的策略。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3.1.1 体育的含义与功能:通过案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内涵及功能。
3.1.2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讲解锻炼原则、方法,并进行实地演练。
3.1.3 运动营养与运动损伤:讲解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实操。
3.2 健康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3.2.1 健康观念与现代健康观:通过视频、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健康观念的演变。
3.2.2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进行健康行为养成实操。
3.2.3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进行压力管理实操。
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体育的含义、功能及锻炼原则和方法。
4.1.2 学生能够理解健康观念、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4.1.3 学生能够掌握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以及压力管理的方法。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关系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体育赛事的基本规则5. 运动营养与健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 教学难点:运动营养与健康,体育赛事的基本规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营养与健康、体育赛事的基本规则等话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关于体育与健康的短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阐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介绍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了解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能力的掌握。
4. 评价学生对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的了解。
5.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体育赛事规则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 准备PPT或教学课件。
3. 准备运动营养与健康的案例。
4. 准备体育赛事规则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材。
2. 课件:PPT或教学课件。
3. 案例:运动营养与健康的案例。
(完整版)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目标:认识、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与作用。
认同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实验报告。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包括形成原因、症状和危害)。
准备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材料和用具。
拒绝毒品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片以及相应的宣传报道)。
学生: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主要是一些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症状和危害).。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2.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3. 运动生理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基础知识,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体育的概念与分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与健康2. 运动心理与健康3. 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5.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评价。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实证分析法:分析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训练方法。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1 了解体育的定义和功能1.2 理解健康的重要性1.3 探讨体育与健康之间的联系1.4 分析体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5 总结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系统2.2 探讨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3 分析运动对心血管、呼吸、肌肉系统的作用2.4 了解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2.5 总结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第三章:运动营养与饮食3.1 了解营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3.2 探讨运动与营养的关系3.3 分析运动营养的需求和摄入方法3.4 了解饮食对运动表现和健康的影响3.5 总结运动营养与饮食的重要性第四章: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4.1 了解运动伤害的常见类型和原因4.2 探讨预防运动伤害的措施4.3 分析运动伤害的处理方法4.4 了解运动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5 总结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的重要性第五章:运动心理与团队协作5.1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5.2 探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5.3 分析运动中的心理技巧和策略5.4 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5 总结运动心理与团队协作的作用和意义第六章: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6.1 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6.2 探讨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6.3 分析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6.4 了解个体差异对训练的影响6.5 总结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的应用第七章: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7.1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7.2 探讨运动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7.3 分析运动与睡眠、压力管理的关系7.4 了解运动与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关联7.5 总结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第八章:特殊人群的体育运动8.1 了解特殊人群的体育运动需求8.2 探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群的运动特点8.3 分析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运动注意事项8.4 了解慢性病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8.5 总结特殊人群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第九章:运动与环境9.1 探讨运动与环境的关系9.2 分析气候、场地等环境因素对运动的影响9.3 了解运动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作用9.4 掌握运动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9.5 总结运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十章: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10.1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0.2 探讨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形式10.3 分析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的开展10.4 了解学校体育教育与企业体育教育的差异10.5 总结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的经验与启示第十一章:体育教学方法与技巧11.1 掌握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11.2 探讨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1.3 分析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法11.4 了解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1.5 总结体育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第十二章:体育课程设计与创新12.1 理解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12.2 探讨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2.3 分析体育课程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2.4 了解体育课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12.5 总结体育课程设计与创新的实践经验第十三章:体育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13.1 了解体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13.2 探讨体育教师素养的提升途径13.3 分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3.4 了解体育教师培训与学习的重要性13.5 总结体育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第十四章:体育与健康政策法规14.1 理解国家体育与健康政策的重要性14.2 探讨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内容与实施14.3 分析体育法规对体育与健康的影响14.4 了解体育与健康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14.5 总结体育与健康政策法规的遵守与执行第十五章:体育与健康发展趋势15.1 掌握国内外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动态15.2 探讨体育与健康未来的发展趋势15.3 分析体育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15.4 了解新兴体育项目与运动方式的出现15.5 总结体育与健康发展的未来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营养与饮食、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与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篇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完全版)高中英式橄榄球教学计划任课教师:李洪国课的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创新,开发校本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兴趣,自由练习,自由选择,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活跃、更新颖,改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根据新形势下体育教学和橄榄球运动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全面发展身体的同时还要树立“健康第一”、“团队协作”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针对当前高一学生娇气、相互间信任不足,缺乏团队合作等现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经受挫折,乐观自信,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
结合学生对橄榄球运动了解不多这一情况以及高一年级是力量发展的最佳期这一特点,结合学生普遍喜欢激烈、刺激的运动来达到自我释放,自我实现的目的,选择运动过程激烈,团队配合密切的橄榄球运动作为学习内容。
三、教材分析根据我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场地器材的优势,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选择了橄榄球作为本课教学的内容。
通过富于激情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达到自学、自练、自我满足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1、通过橄榄球的学习,提高学生力量、灵敏等什么身体素质。
2、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司克兰”技术,体会时机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1)(2)(3)(4)(5)(6)运用慢跑和游戏作为准备活动,达到身体和情绪双“预热”。
复习橄榄球的基本传球技术,配合指导与示范。
学习新授课内容“司克兰”,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加强讲解与示范。
在比赛中运用和体会司克兰技术。
在音乐中,利用球操进行身心的放松。
在老师的总结中愉快的结束本课。
六、教学特色项目特色,橄榄球运动比较激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热情;教师教学特色,通过循序渐进的“学-练”方法,促进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学习方式特色,善于调动学生情绪。
运用“战舞”提升团队士气,运用独特的橄榄球放松操达到理想的放松身心的效果。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关系2. 体育锻炼的好处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运动营养与饮食5. 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好处,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营养与饮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分析体育锻炼的好处,传授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介绍运动营养与饮食知识,讲解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体育锻炼心得,分享运动营养与饮食的经验,探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项目,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 运动营养与饮食:介绍运动营养与饮食的知识,引导学生科学饮食,为体育锻炼提供能量保障。
6. 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分析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的竞技道德和集体荣誉感。
7.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体育锻炼心得,分享运动营养与饮食的经验,探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9.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项目,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10.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
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4. 运动技能的提高5. 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技能的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演示:演示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3. 观察自己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进步,学会自我评价。
4. 向家人或朋友分享体育锻炼的收获,传播健康理念。
5. 下一节课前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了解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实际体验和收获。
4.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2. 体育器材如球类、跳绳等。
3. 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4. 网络资源,如健康相关的网站、视频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运用示范法和实践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运用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思考。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适合自己的锻炼。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课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教学内容: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一、课前常规: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
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课教案2中华养生:修其德与运其智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知道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是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说出和恰当地解释课文中的两句话——“大德必得其寿”、“知者不惑”;同时,能做到日行一善(天天做好事)、日增一智(天天添知识)。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3. 运动生理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赛事简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赛事的分类与规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学会预防与处理运动损伤。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的分类与规则,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学会预防与处理运动损伤。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的分类与规则。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了解一种体育赛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运动生理知识和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讨论质量:在课堂讨论环节,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观点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正式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讲解和相关的视频案例,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体育新闻网站、在线体育知识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案一、教案概述章节名称: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案章节顺序:第一章至第五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3.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4.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体育锻炼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教育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体育锻炼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
教学准备:1. 教材: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三、第二章: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锻炼,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材。
2. 实践场地和器材: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四、第三章: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教育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1.2 健康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1.3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1.4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第二章:体育教学方法2.1 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2.2 常见体育教学方法介绍2.3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4 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践案例第三章:体育课程设计与评价3.1 体育课程设计的意义与步骤3.2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3 体育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指标3.4 体育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实践案例第四章: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4.1 体育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4.2 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与方法4.3 体育教学管理的任务与策略4.4 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实践案例第五章: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5.1 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5.2 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5.3 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的注意事项5.4 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的案例分享第六章:运动生理学基础6.1 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6.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6.3 运动与呼吸系统6.4 运动与肌肉系统第七章:运动营养与健康7.1 营养基础知识7.2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7.3 运动营养补剂的选用7.4 健康饮食的实践指导第八章: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8.1 运动伤害的常见类型与原因8.2 运动伤害的预防措施8.3 运动伤害的紧急处理8.4 运动伤害的康复与恢复第九章: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教育9.1 儿童与青少年的体育与健康教育9.2 成年人的体育与健康教育9.3 老年人的体育与健康教育9.4 特殊需求人群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第十章: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体育教育的科技应用10.2 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10.3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政策导向10.4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国际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关键。
教师应深入理解并能够清晰地阐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具体教学目标,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学习的内容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教案课题:怎样科学的健身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以后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科学健身的新概念。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健身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板书设计(一)题目用红色笔写出(二)小标题用白色笔写出(三)板书要写清楚六、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
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这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科学健身观1、引言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生来就是为运动而设计的,人类学家指出:人之所以要运动是出于一种“搏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
为了寻找食物,原始人有时不得不同其它食肉动物进行搏斗或为了生命安全而奔逃,在上述情况下人的反应通常是快速激烈的,离我们比较近的人类祖先,运动占据比重大。
到了近代由生产自动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现代文明时代劳动强度大幅度地下降。
统计资料显示近100年来世界每年的人均工作天数在不断地下降,余暇时间增加,如果说以往过大的劳动强度及其它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导致人的健康受损和寿命较短外,那么现代社会中运动的减少给人的健康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缺少经常运动导致人的身体适应能力下降,运动缺乏症,健康的生活方式较之任何单一的因素将更加有助于保持人的最佳状态。
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学习,下决心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和努力的实践保持身心的健康。
2、关键的概念要掌握现代科学健身的理论知识,首先必须了解几个关键的科学概念,经常温习这些词汇,使其牢牢地扎根于个人的意识之中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锻炼和生活。
①身体运动:一般都是指人身体大肌肉群的活动(包括高度专门化的相对不那么费力的小肌肉群的活动。
指人的正规或不正规的一切身体活动)②运动缺乏症:指由于缺乏运动而引发的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腰背痛等。
③健康:是指在人的遗传和个体能力所限的范围内,人的身体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方面所达到的和谐状态。
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尽管不患疾病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健康却不仅仅是不患疾病。
(三维健康观)④最佳健康状态:是健康和身体适应力等各种要素(包括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高度整合时的表现。
这种状态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以高效地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往往反映人对生活的感受(幸福感)以及人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最佳状态是与疾病状态相对应的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⑤疾病状态:人体的正常机能遭到损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也指身体不适的感受。
⑥生活方式:是指人的生活行为模式或个体典型的生活习惯。
⑦身体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功能的能力,包括与健康相关的适应能力和技能相关的适应能力两大类。
最佳身体适应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经常性的身体锻炼。
1、现代健身观俗话说:“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健康。
社会调查显示99%的人认为,保持健康是最为关注的社会价值之一。
①最佳健康状态远不是身体没有疾病。
(三维健康观)健康状态与高质量生活是最佳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健康效用框图①过去在1900年出生的平均寿命47岁,现在出生的平均寿命70岁。
健康状态疾病状态 有病患的生活死亡框图①健康效用的追求②延长健康生活的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目。
见健康生活占期望寿命比例图②期望寿命73岁11年素。
6516%;第二,保健条件10%活方式)环境因素53%遗传因素④经常运动是形成良好身体适应力和最佳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既有助于预防运动缺乏症,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佳健康状态的实质就是高质量的生活,鼓励更多的人有规律的参加健身活动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
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有22位研究人类健康问题的专家,经过集体讨论,提出了30多条人类21世纪健康的目标,这些目标集中反映了当今健康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全面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和努力从事健身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现将32条向同学们作一简单的介绍:第一,延长健康生活的时间。
第二,提高人们身体活动的水平。
第三,增加经常做健身运动的人口比例。
第四,降低余暇时间不运动者的人口比例。
第五,遏止人类过度肥胖的趋势,提高身体超重人群的身体活动量。
第六,减少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
第七,降低胆固醇水平。
第八,减少肥胖症的发生率。
第九,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第十,降低脑血管意外致死的发生率。
第十一,缩小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和死亡率。
第十二,缩小慢性腰背痛的发病人群。
第十三,遏止并降低癌病的死亡率。
第十四,减少精神失常的发病率。
第十五,减少生活压力导致的不健康因素。
第十六,降低自杀率。
第十七,降低老年人骨盆骨折发生率。
第十八,减少哮喘病住院治疗率。
第十九,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死亡人数。
第二十,增加从事运动锻炼、改善心血管适应能力的人口比例。
第二十一,增加从事运动,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性的人口比例。
第二十二,减少运用类固醇合成代谢药物的人口比例。
第二十三,将20岁左右人群过度肥胖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第二十四,肥胖人群中能够经常参加运动,摄取合理营养,达到适宜脂肪的人口比例增加到50%。
第二十五,增加工作场所的健身活动。
第二十六,减少由于长期腰背痛而造成的活动限制。
第二十七,增加参与终身活动的人口比率、每天运动人口比率。
第二十八,增加传播健康信息的渠道。
第二十九,减少压力给人带来的负面效应,减轻控制压力。
第三十,增加使用减肥运动和经常练习,达到正常体重的肥胖者比例。
第三十一,减少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适度增加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
第三十二,增加钙吸收,减少盐成分、铁情况,增加使用食物标签的人的比例。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教学手段:课堂讲解教学步骤:一、意志与意志品质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
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
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
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
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自我阅读】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
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
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
你说呢?【自我测评】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c、难以回答;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
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
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