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本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影视传播学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目标1: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在视觉、听觉方面的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其特殊的叙事方式;目标2:采用影视作品为教学实例,培养学生对视听艺术的认知和解读分析影视作品的能力;目标3:通过学生对影视作品视听语言的理解,达到能够初步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该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影视作品为辅,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观赏、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第二节声画关系第一节剪辑的概念第三节长镜头 2 0 0 2第四节影视作品分析《战2 0 0 2舰波将金号》第五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 2 0 0 2 5 第五章场面调度第一节场面调度概念 2 0 0 2第二节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 2 0 0 2第三节场面调度的美学观念 2 0 0 2第四节影视作品分析《罗生2 0 0 2门》第五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 2 0 0 2 合计48 0 0 48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电影的历史第二节电影的拍摄原理(成像、帧、镜头)第三节视听语言主要构成元素(视觉、听觉)第二章视觉元素——画面构成第一节画面构图及画面元素第二节景别与角度第三节焦距第四节运动摄影第五节灯光与色彩第六节影视作品分析《新世界》、《无间道》第七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第三章听觉元素第一节听觉元素分类:语言、音乐、音响第二节声画关系第三节分析影片《鸟人》第四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第四章视听语言的剪辑第一节剪辑的概念第二节蒙太奇段落的剪辑第三节长镜头第四节影视作品分析《战舰波将金号》第五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第五章场面调度第一节场面调度概念第二节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第三节场面调度的美学观念第四节影视作品分析《罗生门》第五节影视作品分析练习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所采用考核方法为论文,分数值计算为出勤10%+平时作业40%+期末论文50%。
影视视听语言第二版
人声
音乐
从整个组织层面的需求来
分析,如组织目标需求、 组织效率与质量期望、人 事接续计划、市场竞争需 求与核心能力培养等。
根据岗位素质模型的要求
或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要 求来分析(知识、技能、 态度等),也可称为职位 分解法/任务分析法。
确定理想状况与现有业绩
之间的差距,分析造成业 绩差距的原因,并结合员 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从 而得出培训需求。
包括的要素:
1、人物位置移动 2、机器运动 3、人机关系
第三节 场 面 调 度
人物调度
横向、纵深、对角线、垂直、环形、综合调度
镜头调度
1、人机的运动与静止相对关系 2、人物上下场方式:出画、入画、定点 3、跟拍方式:人物走向、情节走向
场面调度基本方案
· 描述场景的空间关系
· 强调演员表演 · 引导和强调场景的戏剧性
3、运动的推镜头 非常符合一个运 动中的人物对环 境中景物的关注 和视点关系
★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意义
2016/2/21
摄影机借助移动摄影 设备或摄影师自身移 动,改变自身的位置 进行拍摄,用移动摄 影拍摄的镜头叫做移
轨道车移动拍摄
摇臂移动拍摄 手持摄影机移动拍摄 航空拍摄 特殊运动设备拍摄等
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第一节 固 定 镜 头
主要运动镜头形式:
不同的运动镜头形式, 它的功能和表现意义不同。
拉镜 头
推镜头
移动镜 头
摇镜头
第二节 运 动 镜 头
2016/2/21
运动镜头的表现功能和意义
1、作为电影叙事手段的运动: 呈现戏剧性、因果关系
2、作为视觉风格的运动:观 赏愉悦感和刺激性 3、对运动物体和视线的记录
(完整word版)《视听语言》教案
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定义及其分类2、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3、知道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4、掌握镜头的概念5、了解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叫《视听语言》。
那么什么叫视听语言,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导论的学习,把大家带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大门.(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或媒介符号.思考:人类能在没有工具或媒介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吗?二、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外延大小分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
狭义的语言指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它又称作自然语言文字语言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符号系统,它又称作书面语言。
法国美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中指书:“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
”广义的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符号。
如数学中有数学语言,计算机中有计算机语言,艺术中有艺术语言。
2、根据语言的存在方式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
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
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
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一、视听语言的发展流程简单表意的手势动作和声音:思想感情交流不够精确,有很大的模糊性.口头语言:可以精确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但是受到时空限制.留声机:不受时空限制,但只限于单向交流,并且传播速度慢。
影视视听语言 教案
视听语言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影视视听语言
课程性质 必修课( √ ) 理论课( )
任课教师
李妮乡
2018-2019/2
教案编写时间 2019.02.25
课程编号 学分
15061121
3
总学时 48
选修课( ) 实验课( )
讲课: 48 实验: 0
职称 助教
实习: 0
学时 学时 周
授课对象
2017 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2 班
课程内容 简介和
主要参考 资料
课程内容:本课程立足于中外影视制作实际,立足于学生已经习得的影视理论、技 术课程之基础,用理论与例片分析结合的方式,讲述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特征、构成 关系,讲述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审美内涵。
主要参考资料: 《视听语言》,邵清风、李骏等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年
视听语言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6 学时
第一章 视听语言概述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章、节)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含义、特点,掌握视听语言的发展概况,理解电影与戏剧、 文学等艺术的区别与关联。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方式。
1. 视听语言的含义及特点 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艺术中的戏剧语 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 2.视听语言的发展
简
单
表
意
的
手
势
教学内容与 动
教学设计
作 和
声
音
绘画 雕塑
照相 摄影
图画文字 口头语言
影视视听语言(传媒大学版)
(1)、定义: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者
与此相当的景物局部的电影画面。
(2)、作用:它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
作,而是透露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
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
情之中,产生与剧中人的感情交流。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五) 特写:
(1)、定义: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三) 中景:
(1)、定义:显示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形象
或场景局部的镜头。
(2)、作用:中景镜头将银幕空间和整体降
到了次要地位,它重视情节和动作,
往往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的局
部,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绪
交流。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四) 近景:
绪论
四、课程相关性和课程目的 视听语言是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
概论课。 学习视听语言的目的是掌握影视创作中声画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 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 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视听思维,能运用 视听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五、课程内容框架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角度:摄影角度、镜头角度、拍摄角度、 机位角度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三节 角 度
二、镜头的角度 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关系可将角度划分为: 俯瞰、俯角、平视、仰角、倾斜。 常见角度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三种。
1、平角度 平角度,又称为平摄或平拍镜头,是指摄影机 处于与人眼水平视线等高的位置所拍摄的镜头。 这是电影电视中最常见的镜头。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三节 角 度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02 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视听语言》课程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这门课程以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基础及实践方法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传授影视语言知识,是合格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创作人才的必修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影视编导与创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具备电视节目编导、摄制的基本能力和进行电视节目创作的基本才能,从而能够适应社会对电视节目编导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并配以适当的观摩与实例分析,教师指导下的讨论等方式手段。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广泛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素质相统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教学与课程阐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教学与课程阐述第一节教学目的阐述第二节课程关键词解读:影像、声音、语言、科技、文化、艺术、媒介、光线、色彩、空间、空间调度等(重点关键词为科技、艺术:通过艺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验证视听媒介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形态;通过各个元素解读,深刻理解电影综合性的概念)重、难点提示: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解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的内容,对视听语言有一个宏观上的理解和把握第二章视听语言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节视听媒介媒介内涵;媒介的分类;媒介的发展历程;视听媒介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视听思维从思维形态来看,视听思维不属于概念思维;视听思维不是线性思维,应打破文学线性思维的习惯。
重、难点提示:视听思维是一种非线性思维、情感性思维,和文学的线性思维不同。
第三章视听语言20世纪新语言(2学时)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视听语言含义第二节电影与人的心理现象视觉暂留原理似动现象完型心理第三节视听语言特点镜头没有最小的信息单位;视听媒介是一种单向交流媒介;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课程内容与标准
课程内容与标准天津市⾼等教育⾃学考试课程考试⼤纲课程名称:视听语⾔课程编号:3381第⼀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的⼀、课程性质与特点视听语⾔是⾼等教育⾃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它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视听语⾔特有的思维⽅式和语⾔法则为基本内容,从声⾳和画⾯的⾓度详细的介绍了这⼀媒体构成形式的内部规律和客观法则。
⼆、课程⽬标和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通过学习能够牢固掌握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规律、技巧和应⽤⽅法,依据这些理念对数字媒体制作进⾏理性思维,创作符合客观规律的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正确理解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规律、技巧和应⽤⽅法,掌握视听语⾔的学习⽅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法,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视听语⾔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学⽣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本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录⾳制作”、“影像与剪辑艺术”、“电脑动画”、“数字影视合成”是本课程的应⽤,同时它与“形态构成”、“⽹络艺术”互相衔接配合,互为知识补充。
第⼆部分课程内容与标准第⼀章画⾯造型语⾔⼀、学习⽬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掌握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学习视听语⾔的基本⽅法、镜头画⾯造型语⾔概念及特征、了解掌握镜头画⾯造型语⾔的规律和应⽤。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标(⼀)绪论(重点)识记:镜头的含义和摄像机镜头理解:视听语⾔的基本概念、特征。
应⽤:学习视听语⾔的⽬的和基本⽅法(⼆)景别(次重点)识记:景别的概念,景别的划分⽅法理解:景别的画⾯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
景别的剪辑规则(三)景深与焦距(⼀般)识记: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的画⾯造型特点和电影中的应⽤理解:短焦·中焦·长焦镜头在电影中的应⽤应⽤:电视字幕与声画搭配(四)⾓度(次重点)识记:⾓度的概念理解:⾓度的意义(五)构图(次重点)理解:构图规则和基本形式。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视听语言》课程
一、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是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艺术思维空间,并且在实践拍摄中运用。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高校专业课应当与思政课一样都为育人的主阵地,《视听语言》作为高校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既有丰富的理论,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有很多的思政资源可以挖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和利用知识点内的思政资源;案例中的思政资源;专业实践中的思政资源。
(一)挖掘和利用知识点内的思政资源视听语言是影视的语言,它与文学语言相似却又不同。
文学语言可以直接讲思政,视听语言同样也可以。
在讲述视听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入思政元素。
例如,在画框与构图一讲中,伟人、国家建筑等都会采用相对严肃、对称的构图方式,在这里可以提到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内容。
除此之外,景别与角度、灯光与色彩、运动摄影、场面调度、声画关系、剪辑的原则等章节都可融入思政内容。
(二)案例中的思政资源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案例,让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加深理解,精心挑选的案例也能成为思政教育的资源。
例如,以国家献礼剧等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为例进行讲授,《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无间道》《湄公河行动》《战狼》《阳光灿烂的日子》《红高粱》等口碑好上座率佳艺术性较强的影片为例,分析其中的视听元素,融入爱国、明礼、诚信、友善、民族性等思政内容,把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三)专业实践中的思政资源视听语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进行实践,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思政资源。
最典型的就是拍摄作品,在拍摄过程中指导学生多关注思政类主题的作品,例如关注当下疫情期间志愿者、医护、党员先锋队等群体;关注家乡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关注残障群体等,从他们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拍摄,以小见大,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土地。
视听语言
• 如《天堂电影院》 (2:13:34-2:17:24 )成年多多返回家乡参加埃尔夫瑞多的葬礼,无意 中发现酷似女友的女孩,于是就开始跟踪她。
间接主观视点 —— 接近动作卷入情节中
• 间接主观视点实际上不是在提供一种参与性的观点,而是在迫使观众接近这个动作,以
便将其带入剧情并使其观影经验更加紧张。 • 比方说,一个特写镜头揭示出人物的情感反应,观众能意识到自己不是角色,但仍然能
A
B
C
故事接龙
故事写作
即兴故事
4
影视分析
影视分析又名影视作品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电影、电视节目进行分析与批评。
影视分析是戏剧影视类艺考最重要的考核内容,掌握影视分析能力,就掌握了戏剧 影视专业最重要的核心。
A
B
电影分析
C
电视剧分析
D
综艺节目分析
纪录片分析
5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是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叙事散文主要
由情节所引导的画面兴趣中心的位置,通过场面调度和前后镜头调度加以突出。
• 2. 和陪体的对比关系 • 人物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在环境中突显主体,常以对比的手法来实 现,这些对比可能包括画幅面积对比、布光影调对比、人物动静对比等。
• 3. 镜头运动中保持主体位置 • 在主体人物运动或镜头运动的情况下,使人物保持在画面中的主体位置上。这也是构图 的目的之一。
A
B
C
《红楼梦》
D
《人间词话》
E
《月亮与六便士》
F
《活着》
《呼啸山庄》
《朝花夕拾》
8
剧本创作
剧本是在故事编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更适合影视拍摄的文学作品形式,其分为文
《视听语言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视听语言B》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2 (理论32)总学分数:2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影视艺术和影视制作类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包括艺术传播语言的比较,影视传播的感知属性,视听语言的造型属性、时空结构特点及其在影视传播和制作中的运用。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视听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语言,通过许多连续的和不连续的画面和声音组合在一起,到达叙事和审美的要求,表达了影视传播传情达意的特有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的知识。
在学生掌握电视创作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深化对影视艺术的本体与视听语言内核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影视传播规律的理解及其在影视制作和分析中的系统运用能力。
本课程要求将学习的理论与先前学过的影视制作的相关课程相联系,与影视作品分析相联系,认真读解,灵活应用,并在今后的影视创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深化。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理论:32 实验:0 上机:0 其它:0五、其它工程: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查课,考核方式为开卷开卷,平时作业成绩40%,期末课堂考核60%。
2、习题:空间的时间化结构过程的空间化结构时序结构设计多要素结构设计场面描写设计心理描写设计3、能力培养要求:本课程要求将视听语言基本利禄、基本方法与先前学过的影视制作的相关课程相联系, 与影视作品分析相联系,认真理解,灵活应用,并在今后的影视创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深化。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电视栏目筹划与编导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影视文学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媒介伦理学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宋杰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目:①《银幕的造型世界》查希里扬中国电影出版社②《认识电影》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③《电影剪辑技巧》莱兹中国电影出版社④《为银幕写作》汪流中国电影出版社⑤《蒙太奇论》艾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中国传媒大学自考专业有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成人高考专业1.新闻学专业本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培养从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络等工作的新闻传播人才。
开设的部分课程有:大学英语、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与语言艺术、文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网络新闻传播概论、新闻心理学、媒介经营管理、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2.广告学专业本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部分课程有:大学英语、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与语言艺术、广告设计基础、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学、广告管理与法规、市场营销学、广告策划、广告摄影、广告文案、广告媒介实务、电脑图文设计基础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业融合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多学科知识,培养从事媒体管理、组织、策划、项目运作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开设的部分课程有:大学英语、写作与语言艺术、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媒介通论、财务管理、管理心理学、电视节目栏目策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媒体政策与法规、影视节目市场研究、媒体管理4.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专业本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专门为艺术类考生设计,培养从事电视节目和频道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的人才。
开设的部分课程有:大学英语、中国现代文学史、电视传播理论、摄影技术、电视艺术概论、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影构图、影视精品读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导播基础、电视编导、电视画面编辑、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栏目策划5.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专业本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培养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栏目及频道策划、节目编导等工作的人才。
开设的部分课程有:大学英语、中国现代文学史、视听语言、传播学概论、摄影技术、电视艺术概论、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影构图、影视精品读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文艺编导、广播节目编导、影视声音艺术、影视画面剪辑6.摄影专业本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平面摄影、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节目摄影等工作,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ZB013010
课程名称(中文):视听语言二级学科类:05
课程名称(英文):visual and audio language 学时/学分:36/2
适应对象:广播电视学
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所阐明的内容,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知识,对于学生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的建立和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内容大都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
二、主要参考书
[1]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一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二版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6月第一版
课程负责人:谢杰执笔人:谢杰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版本
————————————————————————————————作者:————————————————————————————————日期:
2
影视视听语言
第九章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
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包括: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电视综艺晚会,电视专题晚会,电视文艺专题,音乐电视,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电视散文等。
电视文艺不同的样式因节目性质的要求,体现出了视听语言中再现、表现、或再现与表现并存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节视听元素在电视中的运用
第二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基本样式
一电视文艺信息报道
这是对文艺动态消息的一种新闻报道,新闻消息的视听语言非常有特色,所以基本采用正常光线,正常视点下拍摄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组接的方式。
为了增加娱乐性,它刻意运用了一些只有在电视文艺语境下才能使用的元素,如有意地晃动镜头,快速推拉,色彩、构图的变形夸张等等;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的视听语言主要完成任务时间的还原与在线,视听语言多为再现和叙事形式。
二电视文艺实况转播
这是一种对文艺演出节目客观传播的节目样式。
主要依靠多极为的导播和切换来完成;
这类节目的视听语言样式为:在正常视点下的机位和正常光线下对正在演出的文艺节目和正在进行的文艺活动进行记录。
摄像机运动速度适中,并按照不同机位和不同景别进行组接。
它以唱词和动作的间隙及段落为切换点,有同期声还原,必要时有解说。
三电视文艺纪录片
电视文艺纪录片是以文艺为题材的记录片,既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又是文艺节目的一种样式除了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外,还需要对相关的文艺演出进行记录。
它的基本语言样式是:正常视点下的机位,正常光线和色调下的图像,较长的镜头和较慢的摄像机运动,采用同期声,对画面不确定因素适度解说,没有特技手法的切换编辑。
它所运用的视听元素中,不包括音乐、音响。
如有,声源往往是片中记录的对象本身发出的。
四电视文艺专题片
电视文艺专题的基本语言方式是:画面既有正常视点机位、正常光线色彩下记录现实生活镜头,也有造型性强表现主观感受和认识的拍摄内容。
画面平均长度较短,一般在五至七秒左右。
摄像机运动速度根据主题、情绪表达的需要确定,常常快速地推拉摇移。
运用同期声、音乐音响。
解说词占相当大的比例和分量。
后期编辑手法多样,可以灵活和创造性的使用各种编辑手法,包括各类特技手法
五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是: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光线造型和突出主观意识。
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音乐音响在此不再仅仅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和辅助,它成为片中重要的独立传达思想情感的元素。
和纪录片相比,电视艺术片的主要功能转为艺术创造。
它的后期编辑更为自由。
在画面和声音的关系上,生化对位、声画分离得情况大量出现。
六电视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分为综艺晚会和专题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从节庆日庆祝出发,以提供热闹欢快的娱乐为基本目的。
它由各种文艺表演为基础,以一定的主题和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勇主持人、字幕等方式加以串联。
电视文艺晚会多在演播室中进行,有时也采用实景拍摄,一些大型晚会往往运用演播室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时空多样性,是艺术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
电视文艺晚会以三级为为基本方法,并由此演变出更多机位,更多变化的调机和切换方式。
一般来说,舞台演出的记录、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就是通顺和流畅的,切换时多一场次的某个段落为切换点,编辑手法上除对切外,还常常运用特技技巧。
第三节电视文艺语境中的视听语言
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
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语境下,通过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传达特定的语义。
电视文艺被认为是电视遗嘱中的基本样式之一,从视听语言方面考察,它不仅仅只使用了哪些能够建立和构造艺术性的元素,在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中,场景(尤其是演播室)、场面调度、色彩、影调、非正常视点下的机位设置、多机拍摄和即时组接,以及特技编辑成为特有的标志性元素。
第四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
一直观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特点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再现物质形象、形状时所具备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达不到的环境描述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没有的性格和个性描绘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视听语言带来了其他艺术语言所不擅长的情绪表达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生动性和情感冲击力;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为电视文艺的诞生、存在和繁荣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电视文艺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所在。
二运动性
视听语言的运动感来自于摄像机运动和被拍摄物体的运动,电视文艺演出过程的拍摄,包含演员的调度、场景的转化、物体的设置、摄相机的运动,以及后期编辑创造的节奏,这种运动性为电视文艺提供了有效地艺术创作手法。
三立体性
视听语言是一种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下的产物,看到画面的同时就听到了声音,如果需要,视听语言还可以运用特技方式将历史与现实重叠、将时空与时空重叠,是画面和声音呈现出立体的、多意的效果。
它增大了画面和声音的信息量,是任务描述在立体的声画状态下同时呈现。
四技术性
视听语言是技术的产物,、而技术又为视听语言提供了许多基本元素,视听语言的技术性一方面表现在它的技术属性上,另一方面,影视技术的发展使视听语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第五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审美特征
第一电视文艺更多地展示文艺演出的状态,展示艺术家的活动和艺术的美。
它再现生活中美好的人物和事件,但它本身并不以叙事为重点
第二再现链条中虽然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但节奏的展开和起伏、结构的省略与演唱,使点电视文艺的再现具有了特殊的审美效果
第三电视文艺在表现意向时,具有事件和空间结合的特点。
自由的时空转化,一句意像和氛围需要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场面调度和全片结构,是电视文艺突出的美学原则
第四电视文艺在记录和还原现实的基础上具有了艺术表现的效果。
纪实与表现相结合,将现实虚拟化,象征化,赋予实景以视觉美感,以唤起联想与深思
第五电视文艺收视群体巨大而身份庞杂,使得审美效果因人而异。
而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丰富多彩,也为读解提供了多种路径
第六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具有结构主义的典型特征
第七象征和隐喻,使电视文艺视听语言具有了艺术性。